斜视病人的配镜原则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12.50 KB
- 文档页数:17
隐斜视应如何配镜引言隐斜视,也被称为斜视或斜视症,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其中眼睛的位置不正常,导致双眼在注视同一对象时出现视线不平行的情况。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视觉模糊、眼睛疲劳和深度知觉问题。
配镜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使用特定的镜片来纠正隐斜视。
本文将详细介绍隐斜视的配镜过程和注意事项。
1. 认识隐斜视隐斜视是一种由于眼球在两个方向的肌肉控制失调或受损而引起的病理性斜视情况。
它可以分为内斜视和外斜视两种类型。
内斜视是指眼球向鼻子方向斜视,而外斜视则是眼球向外侧斜视。
隐斜视通常是由于眼球肌肉调节功能紊乱引起的,而这可能与先天性问题、眼外伤、脑神经疾病或其他潜在问题有关。
配镜是隐斜视治疗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2. 配镜过程2.1 眼科检查在进行配镜之前,必须首先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以确定隐斜视的类型、程度和原因。
这些检查包括但不限于视力检查、眼球位置评估、眼球运动评估、双眼视觉测量和眼底检查等。
2.2 配镜原则配镜的目的是通过使用特定的镜片来纠正隐斜视,以使双眼能够在注视同一对象时保持平行。
在配镜隐斜视患者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光学重排:通过选择合适的镜片参数,校正屈光度差异,并使双眼视野保持平行。
•纠正斜视:使用适当的镜片设计,纠正斜视角度,以使眼球能够保持正常位置。
•提高视觉质量:选择高质量的镜片材料和涂层,以提高视觉清晰度和视觉舒适性。
2.3 配镜方法在配镜隐斜视患者时,通常会使用以下几种方法:•单光束解剖法:这是一种常见的配镜方法,通过调整镜片形状和角度来纠正斜视。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隐斜视患者。
•移位配镜法:对于隐斜视患者中那些具有较大角度的斜视者,常采用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在镜片上进行特殊设计,将光线引导到受累眼睛上的相应位置。
•双光束解剖法: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配镜方法,适用于那些存在其他复杂问题(如散光等)的隐斜视患者。
3. 配镜注意事项在配镜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个体差异:每个隐斜视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因此在配镜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配镜方案。
三棱镜矫正斜视的配镜原则三棱镜是矫治儿童斜视,消除复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它巧妙地运用了物理学原理:当光线穿过三棱镜后会向其基底方向折射,物像向其尖端方向移位,根据物像移位的规律和斜视度的大小,在斜视眼前放置三棱镜,并不断改变三棱镜的度数,直至外界物体成像于斜视眼的黄斑,双眼有了共同的视觉方向,复视也就可以消除了。
棱镜是由于两个不平行的平面所构成的光学元件。
其主要截面为三角形称为三棱镜。
主要用于眼肌的正位训练及对隐斜视的矫正。
人的眼睛在水平方向融合力大,能耐受的棱镜度成隐斜视度较大,垂直方向融合力小,能耐受的棱镜度小,一般不超过1-2△三棱镜度数,有隐斜视而无症状者无须矫正。
有症状者应先矫正其屈光不正。
对水平方向隐性斜视,一般用三棱镜矫正其全部隐性斜视的1/2。
垂直方向隐性斜视可直接用三棱镜进行矫正,上转肌麻痹,矫正其斜视度1/3-2/3.下转肌麻痹,矫正其斜视度2/3-全部斜视度。
麻痹性斜视的矫正用三棱镜矫正时还可以通过透镜移心或在镜片上加磨三棱镜的方法。
为获取所需棱镜度数,其底方向与隐性斜视轴偏斜方向相反,如上隐斜视用底朝下三棱镜矫正。
一.普通三棱镜给镜原则:1.应用均分法,将矫正所需棱镜度均分于两眼且每只眼不超过6△,如右眼需3△底朝上矫正三棱镜均分到两眼为:右眼1.5△度底朝上,左眼1.5△底朝下。
2.非均分法:配镜时考虑到患者配镜后舒适程度,可以双眼非均分法配镜,配镜时主导眼少量给镜,非主导眼适当多给度数。
3.配镜时要考虑到偏斜是混合性的原因,当垂直性偏斜矫正后,常因正常反射及融合能力是水平斜视得到改善。
因此可以认为通过三棱镜矫正垂直隐斜部分后,会对全部水平斜视的干扰症状的解除会有很大的帮助。
反之水平误差合并垂直偏斜存在,如只做水平斜视的矫正其矫正结果几乎会失败。
当偏斜度很小时,可用透镜的移位作为廉价的权宜办法,有时可得到同样的矫正结果二.膜状三棱镜给镜原则1.超过6△以上的斜视度,三棱镜厚度增加,为佩戴造成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