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斜视的配镜原则
- 格式:docx
- 大小:15.77 KB
- 文档页数:2
V on Grafe和马氏杆检查隐斜的结果分析论文题目:V on Graefe和马氏杆检查隐斜的结果分析年级:08级仪器班院系:眼视光工程学院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1年6 月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1.隐斜的概念及隐斜测量方法 (2)1.1隐斜的概念 (2)1.1.1 隐斜的分类 (2)1.1.2 隐斜的危害 (3)1.1.3 隐斜的治疗 (3)1.2 隐斜测量方法 (4)1.2.1 遮盖法(Cover test) (4)1.2.2 马氏杆法(Maddox杆法) (5)1.2.3 Von Graefe法(格雷夫法) (6)2.隐斜测量的主要方法——马氏杆测量法和Von Graefe法 (6)2.1 马氏杆法的检测原理 (6)2.2 Von Graefe法的检测原理 (8)3.马氏杆测量法和Von Grafe法检查隐斜的结果 (9)3.1 引用实验得出两种方法检测隐斜的结果 (9)3.2 分析马氏杆与Von Graefe检测隐斜的结果 (11)4.结论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摘要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正眼位的人占10%左右,有隐斜视的人占90%左右。
因此,隐斜测量是验光师在临床屈光检查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项。
随着综合验光仪在国内的普及,Von Graefe法和马氏杆法成为最常用的两种临床主观隐斜测量方法。
本文从比较这两种方法的准确性、适用范围出发,深入分析各自的检测原理,为临床医生和视光师在使用综合验光仪检查隐斜时选用适当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Von Graefe 马氏杆隐斜Abstract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statistics, the eye position accounted for 10% of the people, who had heterophoria about 90%. Therefore, the phoria measurement is an optometrist in clinical refraction in the essential one. With the popularity of integrated refractometer in the country, Von Graefe method and the method has becom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arkov shot the two methods of clinical measurement of the subjective phoria. This paper compared the accuracy of the two methods, scope of departur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r clinical doctors and optometrists in the use of integrated refractometer check phoria use the appropriate method when the reference.Key words: Von Graefe Maddox Phoria measurements引言在通常情况下,90%的人都有隐斜视,而98%的隐斜视者没有不良反应。
2022年眼镜验光员资格考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1.(C)的态度是每个验光员应必备的。
A、消极B、被动C、积极主动D、平淡2.验光员使用仪器工作时,均应做到(0。
A、不能损耗B、随便使用C、遵守操纵规程,爱护仪器设备D、快速操纵3.0.52毫米是用光学方法丈量活体角膜(C)的正常值。
A、厚度B、曲率C、中心部厚度D、周边部厚度4.含有视紫红质,感弱光的视细胞是(B)。
A、锥体细胞B、杆体细胞C、色素细胞D、柱状细胞5.视神经炎早期视力(C),并伴有前额部或眼球后疼痛。
A、无改变B、减退C、显著减退D、可矫6.(C)是由底相对的大小不同的三棱镜单向排列所组成。
A、正球面透镜B、负球面透镜C、正柱面透镜D、负柱面透镜7.正透镜的移心方向与所需之三棱镜(0。
A、底向相反底向相同C、顶向相同D、顶向垂直8.7.7mm为(A)曲率半径的正常值。
A、角膜前面B、角膜后面C、晶状体前面D、玻璃体后面9.(B)为角膜折射率的正常值。
A、1.336B、1.376C、1.406D、1.43710.透镜是由(I))构成的透明介质。
A、两个反射面B、三个反射面C、一个折射面D、两个折射面11.两个平面相交形成的三角形透明柱称(I))。
A、凸透镜B、凹透镜C、透镜D、棱镜12.钛的特点是:密度为4.5、重量轻、有很高的强度、(C)和良好的可塑性。
A、着色性B、耐磨性C、耐腐蚀性D、刚性13.隐性斜视者对于显性斜视者来说,两眼的(C)。
A、屈光参差程度高、融像能力差B、屈光参差程度低、融像能力差C、屈光参差程度低、融像能力强D、配镜问题更难于解决14.(C)是影响双眼单视质量的因素。
A、两眼成像的清晰度B、两眼成像的清晰度和大小程度C、两眼成像的清晰度、大小程度和大脑视觉中枢的融像能力D、以上都不是15.(A)是双眼视近时的三联运动。
A、调节、集合与瞳孔缩小B、调节C、瞳孔缩小D、调节、集合与瞳孔放大16.一镜片下部有一圆形,其边缘是直边的子片,这样的镜片是(A)oA、双焦点镜片B、多焦点镜片C、单焦点镜片D、近用矫正镜片17.屈光参差的产生原因(D)oA、均是先天的B、均是后天的C、疾病造成的D、先天、后天、用眼不当等18.(D)位于晶体与视网膜之间。
斜视一、概述1.斜视的定义斜视是指眼球视轴呈分离状态,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而这种状态是不能被融合功能所控制和克服的,患者没有双眼单视。
双眼正常协调运动时保证双眼单视的基本条件之一。
临床上将双眼视功能共分三级,包括同时视、融合功能及立体视觉。
2.斜视的分类(1)按偏斜视的发作时间分类:间歇性斜视是隐斜视向显斜转变的过渡阶,恒定性斜视经常存在。
(2)按引起的偏斜的原因分类:共同性斜视眼球运动无障碍,斜视角不随注视方向和注视眼别不同而不同。
麻痹性斜视:单根或多根眼外肌完全或部分麻痹引起的眼位偏斜。
二、共同性斜视斜视是与双眼视觉屈光状态直接有关的临床现象。
所以这里主要讲与屈光不正有关的斜视,即共同性斜视。
共同性斜视是视中枢在形成双眼视觉反射过程中发生障碍,造成双眼视觉分离,但无神经及肌肉的器质性病变,故眼外肌检查无异常。
共同性斜视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视力,矫正眼位偏斜,建立和恢复双眼视功能。
由于双眼视觉在出生后1~2岁时已基本形成,5~6岁时逐步改善,所以共同性斜视的治疗必须及早进行。
1.共同性斜视的病因(1)解剖因素:包括各种眼外肌的异常;(2)调节因素: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率失调;(3)神经支配因素:集合与外展之间的关系失衡;(4)融合功能缺陷因素:Worth认为斜视是融合功能不全的后果;(5)双眼反射因素:有人认为双眼单视是一个条件反射,如果在这个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中,发生感觉或运动方面的病变,就产生斜视;(6)遗传因素:有些学者认为共同性斜视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2.共同性斜视的分类按眼位偏斜与调节的关系分为:(1)调节性斜视:又分为调节性内斜视和调节性外斜视,主要是调节性内斜视,近视引起的调节性外斜视较少见。
(2)非调节性斜视:与调节无关。
3.共同性斜视临床特征(1)注视眼正位,非注视眼偏向鼻侧或颞侧。
(2)第一、第二斜视角大致相同。
(3)任何方向注视时斜视角相等。
(4)无代偿头位。
(5)无复视。
-7-12 09:32 | 作者: lubenlin | 来源: 百慕社区眼用棱镜(D)鲁本麟一、概述:眼科、眼视光临床常用折射三棱镜对于眼位异常、双眼单视功能障碍患者的检查、训练和矫正,我们称这类棱镜为眼用棱镜。
㈠眼用棱镜的三种形式:楔状棱镜:棱镜块、棱镜串、旋转棱镜,镜片箱中的棱镜均为楔状棱镜。
综合验光仪中是旋转棱镜,所谓旋转棱镜就是两片楔状棱镜(同度)活动性叠加、利用棱镜分解合成的原理、底向不同的旋转产生不同的棱镜度组合,它的总效果为2psinθ,其中两片楔状棱镜各为10△,当旋转时,可在0~20△之间任意变换。
旋转至两片棱镜底向相反时,合成棱镜度为0,旋转至两片棱镜底向一致时,合成棱镜度为20△。
新月形棱镜:球透镜、球柱镜与棱镜磨成一块组合镜片时,为使棱镜与球透镜、球柱透镜一个界面弧度吻合,棱镜形式设计为相同圆弧面。
搓板形棱镜称为fresnel press-on薄膜棱镜,这种棱镜是使用PVC材料注塑成型,折射率为1.525,厚度1mm,使用范围0.5△~30△,薄膜棱镜只在一个表面上存在密集的凹槽,另一面为平面,非常柔软,在不使用粘合剂的情况下就可以轻松的贴附在透镜的后表面(用加热法贴固和取下),应用于隐斜、偏心固视、融像不足、复视的矫治,但由于它影响视力和对比敏感度、不美观,我国近年来已很少使用。
㈡眼用棱镜的构造(术语)、光学特性、单位(计,量)构造:由两个平面相交形成的三角形透明体构成,两个平面相交的线为棱,通常称为顶,两个平面相交的角称为顶角,与顶角相对的平面称为棱镜的底,垂直于底和顶的线称为底顶线。
与底顶线和两个平面垂直的切面称为主切面,在临床使用中,以主切面表示。
即△。
光学特性:当光线通过棱镜后,改变了传播方向,向棱镜底偏斜,而我们通过棱镜看发光点,发光点(物象)的位置向棱镜尖端移位。
眼用棱镜的计量单位:棱镜的计量可用顶角或偏向角表示,但在眼用棱镜的计量中,大都以棱镜度作为计量单位,裴(prentice)氏法,即通过三棱镜观察1m处的物体,物象向棱镜尖端移动切线长度1cm,称为一个棱镜度,以1△表示。
儿童眼睛弱视的配镜原则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弱视的配镜原则大部分弱视儿童均为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即使在斜视性弱视和先天性弱视中,亦有不少患儿存在屈光异常。
因此矫正屈光,予以一个比较清晰的聚焦视网膜成像以改善黄斑区的功能,实是治疗儿童弱视的首要步骤。
它可以矫正屈光不正以促进视功能发育,还可以减轻或消除眼位的偏斜,改善空间频率的敏感度。
弱视儿童的配镜种治疗性配镜和一般的光矫性配境完全不同。
它必须以阿托品散瞳验光的屈光度数为基础(应以检影为主、电脑验光的数据为参考),参照弱视儿童的相关年龄和弱视的程度,扣除其生理性屈光范围,考虑双眼平衡,再结合原瞳孔的实际试戴效果,才可设定配境度数。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治疗效果的进退,每半年或一年应作阿托品散瞳验光复查屈光度的改变,适时的更换相应的镜片。
配戴矫正屈光不正的眼镜:多数弱视患者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屈光不正,首先需要配戴矫正眼镜,其配镜原则如下:一、无斜视的弱视按验光结果,以矫正视力最佳为原则,根据屈光状态、视力、年龄、给予配镜处方。
在试镜基础上,在获得最佳视力的镜片中进行筛选,远视眼中可选其中较高屈光度镜片,近视眼选较低屈光底镜片。
1、远视根据患儿年龄,扣除其生理性远视度数配镜。
例如:(1)年龄 4~5岁验光 +5.0DS配镜 +3.0DS或+3.50DS(2)年龄 6 岁验光 +5.0DS配镜 +4.0DS(3)年龄 5 岁验光 +5.0DS^+1.25DC*90配镜 +3.50DS^+1.0DC*90(4)年龄 5岁验光 +5.0DS三周复验 +3.50DS→0.2、+2.0DS→0.5,仍应配镜+3.50DS。
(5)若年龄< 4岁,阿托品散瞳验光,其远视度数<+2.50DS者,一般不予配镜,可随访观察。
2、高度远视最好配两副眼镜,足矫镜用以训练时戴和近用;平时戴镜度数则以扣除相关年龄的生理远视度数来配。
斜视诊治指南斜视是导致儿童视觉发育障碍的常见眼病。
斜视除了影响美观外,还会导致弱视及双眼单视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
早期治疗斜视可以在矫正眼位、恢复外观的基础上,促进视力发育和双眼视觉功能的建立。
为规范斜视的诊断治疗,制定本指南。
一、斜视的基本检查(一)询问病史询问斜视发生(发现)的时间及症状,询问母亲妊娠史、是否早产、难产、出生时缺氧史及出生体重。
是否存在相关诱因,如发热、外伤等疾病。
询问斜视为恒定性或间歇性,同时观察患儿是否有代偿头位、斜视出现在视近还是视远或远近均有、是单眼恒定性斜视或双眼交替性斜视。
询问既往治疗情况,是否做过弱视治疗,或集合训练等双眼视功能训练,是否配戴过眼镜,是否做过斜视矫正手术。
询问是否有斜视家族史,是否有甲状腺疾病、糖尿病、高度近视等病史。
(二)视力与屈光检查1.视力检查(1)分别查裸眼及矫正的远近视力。
远视力检查常用E 字视力表,对年幼儿童也可应用儿童图形视力表。
近视力检查多采用Jaeger 近视力表和标准近视力表。
(2 )对于眼球震颤患儿,检查时保持双眼同时睁开,雾视一眼(在该眼前多加+5.00Ds 球镜)以检测对侧眼视力,用此方法可检测出接近实际生活的视力。
另外,要查双眼视力,对伴有代偿头位的患儿应检查有头位偏斜时的视力。
2.屈光检查适当的睫状肌麻痹对于儿童进行准确的屈光检查是必须的。
常用的睫状肌麻痹剂有1% 的阿托品眼膏或凝胶和1% 环戊通滴眼液。
对于部分病例(例如屈光状态为远视和内斜视患儿),建议滴用1% 硫酸阿托品眼膏或凝胶来获得最大的睫状肌麻痹效果。
对于年龄大于12 岁且不伴有与调节相关的内斜视或调节功能异常的儿童,可应用复方托吡卡胺散瞳后进行屈光检查。
3.常规外眼、眼前节及眼底检查。
二、斜视的专科检查专科检查包括眼球运动功能检查和双眼视觉功能检查两部分。
(一)眼球运动功能检查1.眼位检查测量近距离斜视度的关键是需使用适当的调节性注视视标,如果不使用调节性注视视标,所测量的斜视度就不可能准确。
浅述验光配镜处方应注意的方面及几项原则俞铭元验光配镜是矫正眼屈光不正的主要方法之一,为使患者配上一副合适的眼镜,验光师必须懂得与验光有关的眼屈光学、眼科学、眼镜光学和隐形眼镜学等知识,还必须掌握验光配镜处方的技巧,在实际的工作中,使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我们在验光过程中,切不能将验光试镜结果作为唯一的验光配镜处方,应根据各患者对远、近视力的试镜效果和行动感受及配镜用途等因综合考虑,对球镜、柱镜的增减,使患者配镜后感觉舒适视觉清晰。
一、我们在开写验光配镜处方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了解患者的年龄、职业、健康状况,从年龄上我们可以基本判断有否老视现象,从职业上可知其工作学习环境和用眼程度,从健康状况上可以了解影响视功能的疾病(如糖屎病、高血压、眼疾史等),以估计其所需的调节范围和影响视力的发病因素。
2•注意了解患者验光配镜的真实目的与要求、心理状况、生活中用眼习惯,针对患者的配镜目的,是以看远为主,还是以看近为主又有因工作学习之需远近兼顾,还是需配隐形眼镜等,对个别患者担心屈光度增加后,戴镜会越来越深的心理因素,应给予准确的解释与疏导,提出合理建议。
3. 注意检查患者的裸眼视力和眼位,检影度数和试镜时矫正视力最佳的屈光度之间的关系,同时进行比较分析,以判别其调节紧张度的强弱及睫状肌的张力,估计出所能接受并能长期戴用的屈光度,以免出现配镜后不适现象。
4•注意了解患者的戴镜史和旧镜处方及测量旧镜度数,对原有的眼镜进行比较,如清晰度,满意度,舒适度等,对球柱镜、轴向差异较大的需反复比较,在矫正视力或舒适程度有所提高的前提下,处方时一定要向患者交待清楚,戴镜后可能出现的一些症状,使之配合克服,患者同意后方能处方。
5•注意和掌握患者屈光不正的性质和配镜目的后,我们在处方时要尊重患者的主观要求,不要把验光师的主观意向强加于患者。
因眼疾或其它疾病影响验光原因的,在不明了病因的情况下,不要草率下结论(可请医生帮助检查),以免患者产生心理上的情绪障碍,影响配镜效果。
隐斜视的配镜原则文章来源:39健康网社区 2010年08月09日文字大小:【大】【中】【小】隐斜视是一种潜在性眼位偏斜,但能在融合反射控制下保持双眼单视,以强制两眼球保持在正位而不显出偏斜,一旦大脑融合作用遭到阻断(如一眼被遮盖时)或失去控制(如在过度使用目力或精神疲劳时),眼位偏斜就会表现出来。
(1)内隐斜视配镜原则:内隐斜伴有症状者,了解患者确切的屈光状态,如果是低、中度远视,给予充分矫正,高度远视,则逐渐增加度数,每次增加不能超过+ ,不必完全矫正,以期达到缓解症状的度数为宜。
如果近视,应该给予获得最佳视力的最低矫正度数为宜。
如果有屈光参差,则通过同视机检查,如果仍有双眼单视功能,以给予既能维持正常双眼单视功能、又能达到清晰的远视力为准。
由于双眼不等视,已丧失了双眼单视功能者,则不必完全矫正;比如,患者右眼屈光度为+5D,左眼为+,若其双眼单视功能正常,则要给予获得清晰的视力,而非最佳视力,以维护双眼单视功能。
若无双眼单视,则以低屈光度的眼为主,避免因屈光参差所至的双眼影像相差较大而引起不适症状,甚至不能耐受。
有些患者,虽无远视,但其AC/A比率偏高,则需配戴双光眼镜,看远用平光,看近则需配戴适当度数的正镜片,选用正镜片的量,应以看近时,能减轻内隐症状,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隐斜的幅度为准。
(2)外隐斜视配镜原则:外隐斜有症状者,如果合并有近视,则必须足度矫正;如为远视,则尽量低矫;如为散光,无论是单纯或复合散光,都需完全矫正。
对于一些年龄大,合并有高度、中度的远视患者,需给予三棱镜的治疗,一般来说,三棱镜的度数能解除症状为标准,其隐斜度改变不超过其原来的1/3~1/4。
这种三棱镜只能作为近距离工作时,为缓解外隐斜症状的辅助手段,不作为常规使用。
(3)上隐斜的配镜原则:一般都需采用三棱镜治疗。
以往的三棱镜本身就有度数较大时,引起视物变形及色散现象。
现在采用高分子材料合成的薄膜三棱镜.,极大地改善了色散情况,以及各视野斜度不一致问题,而且有重量轻等优势。
配镜处方原则一、远视眼1.≤3岁的小儿,如远视度数≤3.00D,无明显散光和屈光参差,可先不配镜;>3.00D,部分矫正;2.4-10岁,相应视力下限:4-5岁:0.6;6-7岁:0.7;8岁或以上:0.9;中低度远视,视力正常,可不配镜;凡视力未达到上述视力下限,都应予以配镜,初次配镜度数不宜低于散瞳验光度数的1/2;高度远视,可进行分次配镜;,或的3.7-18岁,属学龄期和青春期,有学习的需求;如近视影响到学习,即使浅度数也予以配镜;配镜度数≤-0.50D的需在备注中注明原因;4.19-40岁,近视度数趋于稳定,根据用眼需求和适应情况进行配镜,更改配镜处方需谨慎;5.>40岁,近视度数会趋于变化,应定期复查;6.近视眼的配镜度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散瞳验光度数基础上稍作调整,允许比散瞳验光度数高-0.25~-0.50D;7.假性近视不要配镜,转门诊医生处理调节紧张;8.中高度近视,如有试戴不适的,可分次配镜;9.如旧镜过矫:I如为青少年,处于近视发展阶段,不宜过矫;配镜时应根据实际情况一次性或分次降到验光度数,并向病人及家长充分解释;II如成人过矫≤0.75D,无任何疲劳症状者,可暂不换镜或按旧镜度数配镜;过矫≥1.00D或有疲劳症状者,应根据实际情况一次或分次降到验光度数;III调节紧张明显的转屈光科;10.近视眼应如何戴镜;-2.50D以下的低度近视,可在视远时戴,视近不用戴;-2.50D以上的近视,建议经常戴镜;11.有屈光科或眼肌科意见的,按专科意见进行配镜;三、散光眼,散如果散光的等效球柱镜度为正,类似远视眼,可考虑适当降低正球镜度,保留生理性调节;以下内容仅涉及球镜度的调整,柱镜的处方原则请参见之前所述;1.单纯远视散光/复性远视散光等效球镜度为正,可考虑降低球镜度,保留生理性调节;应以等效球镜度作为依据:可降低的最大正镜度为等效球镜度,但一般不宜超过等效球镜度的一半;参考例子8岁小儿,验光度数为+2.00×90;等效球镜度为+1.00D,可保留生理性调节,可降低的最大正镜度为+1.00D,但一般不宜超过+0.50D.假设柱镜足矫,以下处方都是正确的:球镜度足矫: +2.00×90球镜度降低+0.25D:-0.25/+2.00×90;球镜度降低+0.50D:-0.50/+2.00×90;也可通过降低正柱镜的形式保留生理性调节,但不建议单纯为保留生理性调节而降低柱镜度,柱镜度是否调整应参照之前所述的处方原则考虑;2.单纯近视散光/复性近视散光等效球镜度为负,不考虑保留生理性调节的问题;3.混合性散光此类散光的等效球镜度可能为正,为零,或为负,在进行处方时要区别对待:等效球镜度为负:不可降低正镜度;等效球镜度为零:不可降低正镜度;1.双眼等效球镜度相差小于2.50D的,尽可能足矫;2.双眼等效球镜度相差大于2.50D的,也有可能适应足矫;如果屈光参差是眼球长差异引起的,戴框架眼镜好;如果是眼球屈光力差异引起的,戴隐形眼镜好;在未知屈光参差性质的时候,可先给足矫或接近足矫的度数进行试戴;3.如果双眼矫正视力理想,但不接受框架眼镜足矫的,诊屈光专科决定配隐形眼镜,做激光手术还是高度数欠矫配框架眼镜;4.小儿屈光参差性弱视,应尽量予以足矫,转屈光科进行遮盖和弱视治疗;5.眼镜在垂直方向屈光差异大的,应建议病人尽量通过镜片中心区域视物;6.屈光参差太大或矫正视力相差太远,不可能获得双眼视的,按好眼进行配镜;如果差眼的屈光状态与好眼相同,配接近好眼的度数;如屈光状态相反,配平光;参考例子①OD:-2.00→1.2;OS:-10.00→0.05 屈光状态相同配镜:OD-2.00;OS:-2.00②OD:-2.00→1.2;OS:+10.00→0.05 屈光状态相反配镜:OD-2.00;OS:PL7.屈光参差如何戴镜:①屈光参差的等效球镜度≤1.00D的,戴镜方式参照相关屈光不正的戴镜方法;②屈光参差的等效球镜度>1.00D,建议经常戴镜;③屈光参差太大导致差眼废用的,戴镜方法参照好眼的屈光状态而定;8.有屈光科或眼肌科配镜意见的,按专科意见进行配镜;,。
近视是平行光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不能形成清晰的影象,病人主观感觉看远模糊,看近还清楚,用凹透镜矫正近视。
远视是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之后形成焦点,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不能形成清晰的影象。
病人主观感觉看远模糊,看近更模糊。
用凸透镜矫正远视。
轻度的远视,通过晶体的调节,主观感觉不明显。
随着年龄的增大,调节力下降,视疲劳,视物模糊等症状慢慢表现出来。
散光是由于眼球在不同方向上对光线的曲折能力不一样而引起的。
近视远视或正常眼的屈光情况像足球篮球一样,而散光眼对光线的曲折就像橄榄球一样,有些方向曲折比较大,有些方向曲折比较小,因此成像就无法成为一个点。
你看视力表可能也会发现有些方向比较容易辨认,有些方向比较难辨认。
看远看近视力都会受影响,严重的时候会有重影。
常见眼疾的配镜原则眼镜行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觉得视力不满意或者感到视力疲劳的人。
配镜目的常见有这样几种情况:1、希望通过配镜提高远视力的近视。
2、希望通过配镜矫正先天性远视以及因远视引起的内斜视及弱视。
3、希望矫正单纯近视或远视镜片仍不能提高视力的散光。
4、希望通过配镜解决近距离读写困难、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性老视。
5、希望通过配戴隐形眼镜来达到矫正视力的屈光不正。
6、希望通过配戴眼镜遮盖眼部缺点或达到某些特殊目的的人士。
对上述情况,其处理原则分述如下:一、近视近视配镜,总的原则是:取其最佳视力(对数视力表的最低度数。
青少年学生配镜,应散瞳后检影,或者散瞳后电脑验光。
以便消除眼的调节,避免把假性近视或轻度远视,误认为真性近视而配戴不必要的近视镜。
如近视在以内的近视,可能为假性近视,暂不配镜,应先由医生进行治疗。
经治疗后,视力确不能提高,根据情况再行配镜,给这些青少年一个可能恢复正常视力的机会。
根据验光的结果还得认真调试,调试的这一过程又叫:主观验光或者主觉验光。
一副眼镜处方的确定,应该是电脑验光或人工检影(客观验光)加主观验光后的结果。
一、远视眼的配镜原则有远视的病人,轻度和中度者,在青少年期由于调节力强,很少出现视力减退和视力疲劳症状。
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健康状况下降,调节能力随之减退;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视力疲劳,有的甚至近视力和远视力均减退。
究竟什么程度的远视才给予矫正,这要以各人的年龄、视力、症状、调节力、眼外肌的平衡力量、体质、精神状况、习惯与职业而定。
7岁以下的儿童,有3.OOD左右的远视,是属于正常的生理性远视,随年龄的增长,眼球轴也伴着整个身体的发育而逐渐增长,远视度逐渐减轻,乃至发展至正视,一般不必矫正。
远视度数比较高且有斜视、弱视者应该尽早矫正,并经常戴镜。
验光检查一定要在用阿托品充分麻痹睫状肌、使调节消失的条件下进行。
对内斜视者应做充分矫正,坚持经常戴用,切不可间断,借此放松调节而使集合放松。
幼儿无法辨认视力表者,可在客观验光检查的结果中减去1.OOD~2.00D给予处方。
作这样的矫正,所配眼镜是难以被儿童接受的,戴镜前应先用阿托品麻痹睫状肌,戴镜前最好还隔日用药1次,维持1周。
这样才使睫状肌不发生痉挛,逐渐适应。
戴镜后每1~3 ei-,q复查1次,以观察其视力提高的程度和斜视度的改变情况。
如斜视度消失,应在能控制斜视度和保持较好的双眼视力功能的情况下,逐渐减少屈光度。
有外斜视而视力下降者,尽管远视度数不高只要加镜能使视力提高,也应将能提高的视力绝对远视度给予矫正。
总之,应在视力提高的原则上给予最低度数的镜片矫正,使其尽量使用调节,从而加强眼的集合,减少轻度、中度以上远视。
双眼弱视而无斜视者,当作充分矫正,视力相差仅1~2行,可不必施行遮盖;超出3行,应行全遮盖,或不完全遮盖。
儿童戴镜应每年验光检查1次。
如屈光度降低,应更换镜片,以免由于远视矫正过度而成为人工近视。
我们在多年的儿童斜视验光检查中发现,一般幼儿内斜视患者,经过戴矫正镜一年,再用阿托品麻痹睫状肌验光,屈光度没有减少,有些反而增加0.25D~0.50D,这说明儿童远视者由于调节力丰富,未戴矫正眼镜前,为了获得较好的视力过度调节,致使睫状肌痉挛,尽管连续用阿托品7天,睫状肌的调节力完全消失,通过戴镜矫正合理使用调节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使睫状肌的紧张力松弛下来。
配镜处方原则一、远视眼1.≤3岁的小儿,如远视度数≤,无明显散光和屈光参差,可先不配镜;>,部分矫正。
2.4-10岁,相应视力下限:4-5岁:;6-7岁:;8岁或以上:;中低度远视,视力正常,可不配镜;凡视力未达到上述视力下限,都应予以配镜,初次配镜度数不宜低于散瞳验光度数的1/2;高度远视,可进行分次配镜;3.10岁-30岁中低度远视,裸眼视力正常,无任何视疲劳或调节紧张症状的,可暂不配镜;凡出现视物不清或视疲劳症状的,要进行适当的配镜;配镜度数不宜低于散瞳验光度数的1/2;如配镜后仍有视近不清或视疲劳症状,应增加度数配镜直至足矫;中高度远视,可分次配镜;调节紧张明显的,转屈光科;4.30岁以上:中低度远视开始出现症状,如有症状予以适当配镜,并倾向足矫;如病人度数较高,或较难适应,可分次配镜;5.远视合并调节性内斜视,不管远视度数如何,予以足矫配镜;若远视度数(或等效球镜度)大于+,初次配镜,可先配+,以后再增加度数至足矫;6.凡远视眼或远视散光的小儿配镜,须向家长解释开始戴镜时可能会比较模糊,一定要坚持戴镜,适应后就能看清楚。
7.远视眼应如何戴镜:I10岁之前,远视配镜后应经常戴镜;II10岁之后和成人,若为低度远视,只在视近有疲劳症状,可只在看近时戴;中,高度远视建议经常戴镜;8.有屈光科或眼肌科意见的,按专科意见进行配镜。
二、近视眼1.≤2岁的小儿,中低度近视,可先观察;高度近视,进行部分矫正;2.3-6岁,学龄前期,以防治弱视为主。
一般单纯的中低度近视不会导致弱视,≤的近视可先观察;大于的近视予以部分矫正;3.7-18岁,属学龄期和青春期,有学习的需求。
如近视影响到学习,即使浅度数也予以配镜;配镜度数≤的需在备注中注明原因;4.19-40岁,近视度数趋于稳定,根据用眼需求和适应情况进行配镜,更改配镜处方需谨慎;5.>40岁,近视度数会趋于变化,应定期复查;6.近视眼的配镜度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散瞳验光度数基础上稍作调整,允许比散瞳验光度数高~;7.假性近视不要配镜,转门诊医生处理调节紧张;8.中高度近视,如有试戴不适的,可分次配镜;9.如旧镜过矫:I如为青少年,处于近视发展阶段,不宜过矫;配镜时应根据实际情况一次性或分次降到验光度数,并向病人及家长充分解释;II如成人过矫≤,无任何疲劳症状者,可暂不换镜或按旧镜度数配镜;过矫≥或有疲劳症状者,应根据实际情况一次或分次降到验光度数;III调节紧张明显的转屈光科;10.近视眼应如何戴镜;以下的低度近视,可在视远时戴,视近不用戴;以上的近视,建议经常戴镜;11.有屈光科或眼肌科意见的,按专科意见进行配镜。
斜视诊治指南斜视是致使少儿视觉发育阻碍的常有眼病。
斜视除了影响雅观外,还会致使弱视及双眼单视功能不一样程度的丧失。
早期治疗斜视能够在改正眼位、恢复外观的基础上,促使视力发育和双眼视觉功能的成立。
为规范斜视的诊疗治疗,制定本指南。
一、斜视的基本检查(一)咨询病史咨询斜视发生(发现)的时间及症状,咨询母亲妊娠史、能否早产、难产、出生时缺氧史及出生体重。
能否存在有关诱因,如发热、外伤等疾病。
咨询斜视为恒定性或间歇性,同时察看患儿能否有代偿头位、斜视出此刻视近仍是视远或远近均有、是单眼恒定性斜视或双眼交替性斜视。
咨询既往治疗状况,能否做过弱视治疗,或会集训练等双眼视功能训练,能否配戴过眼镜,能否做过斜视改正手术。
咨询能否有斜视家族史,能否有甲状腺疾病、糖尿病、高度近视等病史。
(二)视力与屈光检查1.视力检查(1)分别查裸眼及改正的远近视力。
远视力检查常用 E 字视力表,对年幼少儿也可应用少儿图形视力表。
近视力检查多采纳 Jaeger 近视力表和标准近视力表。
(2)关于眼球震颤患儿,检查时保持双眼同时张开,雾视一眼(在该眼前多加 +5.00Ds 球镜)以检测对侧眼视力,用此方法可检测出靠近实质生活的视力。
此外,要查双眼视力,对伴有代偿头位的患儿应检查有头位偏斜时的视力。
2.屈光检查适合的睫状肌麻木关于少儿进行正确的屈光检查是必须的。
常用的睫状肌麻木剂有 1% 的阿托品眼膏或凝胶和 1% 环戊通滴眼液。
关于部分病例(比如屈光状态为远视和内斜视患儿),建议滴用 1%硫酸阿托品眼膏或凝胶来获取最大的睫状肌麻木成效。
关于年纪大于 12 岁且不伴有与调理相关的内斜视或调理功能异样的少儿,可应用复方托吡卡胺散瞳后进行屈光检查。
3.惯例外眼、眼前节及眼底检查。
二、斜视的专科检查专科检查包含眼球运动功能检查和双眼视觉功能检查两部分。
(一)眼球运动功能检查1.眼位检查丈量近距离斜视度的要点是需使用适合的调理性凝视视标,假如不使用调理性凝视视标,所丈量的斜视度就不行能正确。
内隐斜视的配镜原则
*导读:内隐斜伴有症状者,了解患者确切的屈光状态,如果是低、中度远视,给予充分矫正,高度远视,则逐渐增加度数,每次增加不能超过+1.00D,不必完全矫正,以期达到缓解症状的度数为宜。
……
内隐斜伴有症状者,了解患者确切的屈光状态,如果是低、中度远视,给予充分矫正,高度远视,则逐渐增加度数,每次增加不能超过+ 1.00D,不必完全矫正,以期达到缓解症状的度数为宜。
如果近视,应该给予获得最佳视力的最低矫正度数为宜。
如果有屈光参差,则通过同视机检查,如果仍有双眼单视功能,以给予既能维持正常双眼单视功能、又能达到清晰的远视力为准。
由于双眼不等视,已丧失了双眼单视
功能者,则不必完全矫正;比如,患者右眼屈光度为+5D,左眼为+1.5D,若其双眼单视功能正常,则要给予获得清晰的视力,而非最佳视力,以维护双眼单视功能。
若无双眼单视,则以低屈光度的眼为主,避免因屈光参差所至的双眼影像相差较大而引起不适症状,甚至不能耐受。
有些患者,虽无远视,但其AC/A比率偏高,则需配戴双光眼镜,看远用平光,看近则需配戴适当度数的正镜片,选用正镜片的量,应以看近时,能减轻内隐症状,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隐斜的幅度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