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尿潴留的有效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产后尿潴留应该如何护理在临床过程中,作为产后常见问题之一,产后尿潴留往往会对产妇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基于此,随着医护研究工作的不断推广与深入,大批医护工作者对于产后尿潴留的护理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索,希望进一步促进患者护理工作的多元化发展,以便帮助患者合理实现对于相关问题的充分应对,进而促进患者预后健康的有效恢复。
在本文中,笔者对于产后尿潴留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总结与梳理,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方法,希望有效推动护理工作的持续拓展与优化。
一、什么是产后尿潴留在临床过程中,作为产妇产后常见问题之一,产后尿潴留往往会对产妇身心造成不良影响。
总的来看,该病主要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子宫对膀胱及盆腔神经丛造成压迫有关。
在临床过程中,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在产后阶段,由于产后膀胱盆腔内压力出现骤降,因此,尿液往往会存储在膀胱内无法顺利排出,其对于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
与此同时,对于进行剖腹产的女性而言,在手术期间,麻醉药物的影响也是导致产后出现尿潴留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产后尿潴留的护理方法(一)对小腹及外阴进行热敷在护理工作开展期间,为了帮助尿潴留产妇实现对于病情的充分控制,医护人员在护理工作开展期间,可以引导产妇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对小腹及外阴部位进行热敷。
实践表明,通过相关工作的合理开展,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进一步促进产妇产后相关部位的血液循环功能,有助于促进产妇盆腔组织功能的合理恢复,有利于推动产妇健康水平的持续拓展与提升。
与此同时,部分研究资料表明,热敷有利于促进产妇尿潴留问题的充分改善,对于排尿目标的实现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推动了产妇健康的有效改善。
(二)确保产妇外阴的清洁在产后护理工作中,对于尿潴留的产妇而言,为了有效确保其产后健康的合理维系,医护工作者应积极做好团队相关妇产科健康知识的宣教与说明,从而引导产妇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确保其可以定期对外阴部位进行清洁,以便降低产后细菌在产妇私处滋生与繁殖的可能性,继而为。
产后尿潴留的缘由及处理方法有的产妇在产后出现排尿困难,使得肚子发胀,却只能从尿道溢出少许尿液,不能减轻腹部疼痛的感觉,这种症状就是阴道分娩后出现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产后尿潴留。
产后尿潴留是指分娩过程中子宫压迫膀胱及盆腔神经丛,使膀胱肌麻痹而导致的一种病症,产妇在产后6-8小时膀胱内有尿而不能自行排出,或者不能完全自行排出。
这种并发症除了会增加产妇的痛苦和不安外,还会导致膀胱过度影响子宫收缩,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的概率增大,甚至会引起泌尿系统感染,严重甚至会造成膀胱破裂,同时也会影响母乳喂养。
尿潴留听起来似乎是个非常麻烦的疾病,我们只有清楚了解了尿潴留是怎么引起的,才能对此进行积极的预防与处理。
1.产后尿潴留的原因(1)产程延长:第二产程延长,使胎先露压迫时间过久,致使膀胱充血、水肿,当子宫下段过度伸长时,会将膀胱牵引过高,原先受胎头先露压迫的膀胱三角区域黏膜进一步充血、水肿,同时子宫下段压迫尿道,使尿道括约肌水肿,闭塞尿道内口,使排尿不畅或排不出尿液。
(2)疼痛:有会阴切口或撕裂伤的产妇,会因为害怕疼痛,或者担心排尿或活动过程中伤口裂开,不敢排尿使膀胱过多充盈而失去应有的收缩力,导致排尿困难出现尿潴留。
(3)精神紧张:有些产妇由于对分娩了解不足,导致精神过度紧张和忧虑,容易引起排尿困难,继而形成尿潴留;也有产妇是因为不习惯在床上大小便,使产妇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从心理上对排尿行为产生恐惧,也会因为多个产妇同居一室不敢排尿等。
(4)助产钳:产钳没有伸缩性,可能会造成盆底肌肉和周围神经的损伤,导致膀胱敏感性下降,逼尿肌和膀胱内括约肌功能失调,影响正常排尿反射,导致尿潴留。
(5)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大,盆底肌肉弹性减弱并且容易损伤,恢复能力会下降,并且产次越多,盆底肌肉弹性越弱。
(6)其他原因:由于产前使用如硫酸镁解痉等导致膀胱张力降低,也会发生尿潴留。
产前未及时排空膀胱,使膀胱紧张度、感受性降低,造成膀胱神经麻痹,从而使膀胱排尿功能消失。
女性尿潴留最佳治疗方法
女性尿潴留是指女性无法完全排空膀胱的状况,最常见的原因是尿道梗阻或神经性膀胱问题。
治疗女性尿潴留的最佳方法根据患者病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以下列出了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1. 尿道扩张术:对于尿道狭窄或其他尿道梗阻的患者,尿道扩张术可以通过扩张尿道来改善尿流。
这种方法通常可以有效地恢复正常的尿道通畅度。
2. 药物治疗:针对神经性膀胱引起的尿潴留,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改善症状。
例如,使用抗胆碱药物可以减少膀胱肌肉的紧张,从而提高尿流。
3. 膀胱导尿:在一些严重的尿潴留病例中,可能需要临时使用膀胱导尿管来排空膀胱。
膀胱导尿可以帮助缓解尿潴留症状,并且可以通过减少尿液积聚来预防尿路感染。
4.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尿潴留病例或需要根除尿潴留根本原因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的具体方法取决于患者的病因,可以包括尿道重建手术、移除肿瘤或病变的手术等。
最佳的治疗方法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因、症状的严重程度、患者的需求和风险等因素加以考虑。
因此,建议患者尽快就医,向专业医生咨询,并根
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产后尿潴留应该如何治疗?
一、概述
有些产妇生完孩子后的第一次排尿排不出来,这就是尿潴留。
一般来说,产妇在顺产后4~6小时内就可以自己小便了,但如果在分娩6~8小时后甚至在月子中,仍然不能正常地将尿液排出,那就是患上尿潴留了,患上此病后,一定要及时治疗,否则很容易造成泌尿系统感染。
现在,某同事就和大家分享下,产后尿潴留应该如何治疗,希望对产妇们有帮助。
二、步骤/方法:
1、首先,可是试试按摩法。
顺脐至耻骨联合中点处轻轻按摩,并逐渐加压,可用拇指点按关元穴部位约一分钟,并以手掌自膀胱上方向下轻压膀胀,这样可以有助于排尿,切忌用力过猛,以免造成膀胱破裂。
2、然后再用热敷法。
热敷耻骨上膀胱区及会阴部位,对尿潴留时间较短,膀胱充盈不严重的患者常常有很好的疗效,也可以采用热水浴,如在热水中有排尿感,可在水中试排,不要坚持出浴盆排尿,以防止失去自行排尿的机会。
3、最后,经过一些物理疗法没有效果的产妇,就可以导尿了,导尿一般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故由医护人员操作。
在无法插入导尿管情况下,为暂时缓解患者痛苦,可在无菌条件下,在耻骨联合上缘
二指正中线处,行膀胱穿刺,抽出尿液。
三、注意事项:
产妇都应该做好预防尿潴留的准备,在产后4-6小时内,无论有无尿意,应主动排尿。
此外,可在产后短时间内多吃些带汤饮食,多喝红糖水,使膀胱迅速充盈,以此来强化尿意。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疏理三焦、温通膀胱法治愈产后癃闭病案:阚某,女,成人,已婚。
初诊:1959年6月29日。
主诉及病史:初产妇,产后9天。
自产后起即小便不利,经多次努力后始能排出;腹胀腰痛,大便干结,眠差。
诊查:舌苔白腻,脉象细弦。
辨证:三焦为决渎之官,膀胱为州都之府,今三焦膀胱同病,于是气化失宜,水道不利。
治法:治以疏利三焦,温通膀胱。
处方:当归9g 柴胡4.5g 川芎4.5g 白术9g 茯苓9g 炙甘草3g 制香附6g 小茴香3g 橘皮3g 3剂另:肉桂末2.7g,沉香末1.8g,琥珀末6g,三味相和,分6包,日2次,每次1包。
二诊:7月1日。
服药后小便较通,下腹尚胀,腰酸,便干,恶露多色红,自汗少寐,乳汁不多,胃纳不振。
舌苔薄白中微黄,脉象细弦。
治以养血疏肝,通利膀胱。
处方:当归9g 川芎6g 炙甘草3g 制香附6g 小茴香3g 橘皮3g 茯苓9g 桃仁6g 姜黄3g 泽泻9g 木通3g 小麦9g 2剂1另:肉桂末2.4g,琥珀末3.6g,二味相和,分4包,早晚各服1包。
服上方药2剂后,小便畅通。
按语此例由于三焦气化失宜,以致水道不利。
故治法以疏利三焦,温通膀胱,用琥珀、肉桂、沉香、小茴香、制香附以温通膀胱,再以逍遥散加减疏利三焦,因此能迅速痊愈。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P263,钱伯煊医案。
钱伯煊(1896-1986),江苏省苏州市人。
中医研究员,我国著名的中医妇科学家。
出身于中医世家,其父钱益荪先生,是江苏有名的中医外科专家。
幼承家训,从小酷爱医学。
16岁即从苏杭名医曹融甫学医,20岁满师回家后,又跟父亲学习2年外科。
22岁独立开业,门庭若市,20世纪40年代便闻名江浙。
1948年国民党当局蓄意取消中医,钱氏愤慨之极,不顾个人安危,联合黄一峰、葛云彬、李畴人等中医界知名人士,在苏州组织“同舟社”与企图扼杀中医的政策相对抗,使中国传统医药学在姑苏城里深深扎根。
产后尿潴留原因分析与对策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6—8小时膀胱有尿而不能自行排出者。
它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常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给产妇增加痛苦,甚至危及到产妇的生命,也是造成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
有效及时的护理能够避免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同时也能够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笔者对产后尿潴留原因和护理对策总结如下:1 产后发生尿潴留的因素1.1 机械性损伤: 分娩过程中胎先露的压迫或多次阴道检查使尿道充血水肿,尤以滞产时胎先露对膀胱颈及骨盆底长时间压迫者更甚。
再加上屏气时腹压骤增,膀胱内压力也明显上升,可致膀胱感觉及张力均有所减退,逼尿肌收缩力减弱,而尿道的水肿又使排尿阻力增加,二者明显的协同失调导致尿潴留。
此外,手术助产或暴力向下按压子宫不仅易使膀胱位置下垂,也可损伤位于子宫骶骨韧带两侧的副交感神经,致使逼尿肌和膀胱内括约肌出现功能性失调引起尿潴留。
此类情况是引起产后尿潴留的最常见的原因。
1.2精神心理因素: 有会阴侧切伤口或会阴撕裂伤而行缝合的产妇,因惧怕伤口疼痛不敢用力排尿,或担心伤口感染而惧怕排尿,以致膀胱过度充盈而失去应有的收缩力,反射性抑制尿道括约肌痉挛,增加排尿困难,导致尿潴留。
1.3 产后未及时排尿:有时产妇身体虚弱,产程过长致过度疲劳,再加腹壁松弛,膀胱肌张力差,对内部张力的增加不敏感,又未及时排尿致尿潴留。
也有一部分产妇因不习惯卧床排尿而致尿潴留。
2护理干预方式2.1心理护理:向产妇及家属说明产后排尿的重要性,鼓励产妇尽早自行排尿,鼓励产妇坐起排尿,解除惧怕排尿引起疼痛和伤口裂开的顾虑和紧张的心理。
2.2产时护理:严密观察和正确处理产程。
第一、产程要密切观察宫缩,给产妇精神安慰,鼓励产妇2—4小时排尿一次。
严格掌握阴道检查适应症。
第二、产程指导产妇屏气,正确运用腹压,第二产程延长,及时查找原因,严格掌握会阴切开指征,认真保护好会阴。
2.3产后护理:加强产后观察,督促产妇产后4小时内排尿,若排尿困难,鼓励产妇坐起排尿,消除顾虑和紧张的心理外,采取以下护理措施:2.3.1 葱泥贴敷穴位法[1]:通过直接刺激穴位,发挥经络体系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发生尿潴留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自然分娩尿潴留是指自然分娩后6h产妇出现不能自主排尿且需要借助导尿管进行排尿的情况,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产后并发症。
自然分娩尿潴留与产程时间、女性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会阴裂伤及手术后镇静解痉药物使用具有较为密切的连系。
尿潴留可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引发产后出血,同时会对泌尿系统造成感染、损伤逼尿肌,甚至可能出现膀胱破裂、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从而危害产妇生命。
留置导尿管时间过长,会使得产妇身体的不适感及精神压力大幅度提升,进一步对产妇哺乳产生影响。
产后尿潴留发生原因分析(一)产程延长第二产程延长时产妇长时间处于精神紧张、疼痛刺激、力气殆尽,往往筋疲力竭,加上胎儿先露部位长时间对盆腔的神经丛及膀胱的压迫引起神经水肿,常常会导致膀胱收缩障碍,其次导致周围组织的水肿,如膀胱三角、尿道口的水肿,从而引发狭窄和痉挛,增加排尿的阻力,导致产妇出现排尿困难。
当子宫下段过度及长时间伸展时,膀胱逼尿肌和尿道内外括约肌出现水肿,导致膀胱逼尿肌和尿道内外括约肌的自主收缩能力减弱,排尿反射能力降低,产妇没有尿意,从而排尿困难。
(二)机械性损伤产钳助产一般情况下不会使用,当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第二产程宫缩乏力、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臀位、吸引器助产失败及胎头入盆、母体因素(如产妇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在分娩的过程中也不宜过度用力者)则会使用到产钳助产。
使用产钳时,对产妇盆底部分组织存在严重压迫和摩擦,其中可能会压迫到尿路,导致尿路水肿或血肿的出现,引发机械性尿道梗阻。
自然分娩会直接损伤产妇盆底的局部肌肉、周围交感神经,包括阴部交感神经、子宫的腰骶和韧带两侧的副交感神经、骨盆交感神经等,导致产妇排尿系统反射失常,逼尿肌、膀胱内括约肌失去正常调节功能而引起尿潴留。
(三)心理因素由于疼痛刺激、知识缺乏、精神紧张、疲惫、担心排尿会导致会阴伤口裂开、不习惯床上排尿等原因,而对排尿产生恐惧,不敢继续用力地排尿或者是排出尿液不尽,当膀胱过度充盈,膀胱平滑肌长期处于拉伸状态,膀胱感受器的敏感性降低,抑制了膀胱括约肌和逼尿肌的功能,减弱了排尿反而导致尿潴留。
产后尿潴留的病因与处理尿潴留属于妇产科中发生率很高的并发症类型,由于产妇排尿功能的暂时性障碍,将导致尿液难以从膀胱中顺利排除,而由于膀胱的充盈,将导致子宫收缩的恢复受到阻碍,进而可诱发阴道出血、泌尿系统感染等,不利于产妇分娩后的尽快康复,也会加重患者的负性情绪[1]。
而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原因是什么呢?一旦发生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产后尿潴留的病因膀胱和女性的生殖器临近,在妇产科手术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牵拉或压迫,故而将导致膀胱平滑肌的功能受到损伤,进而难以正常收缩,就会引发尿潴留。
而分娩后尿潴留以初产妇为高发群体,常见为滞产以及手术产后,常见原因主要如下:(1)产妇会阴存在伤口,分娩完成后,由于疼痛或担心伤口开裂而不敢排尿;(2)产程时间延长,导致膀胱长期受压,充血、水肿等,收缩功能暂时性丧失;(3)产后产妇的腹壁较为松弛,娩出胎儿导致盆腔的空间增加,膀胱容量增加,故而在尿液过多时膀胱不敏感,导致尿潴留发生后产妇仍然无尿意;(4)产时导致神经损伤,导致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紊乱,难以起到反射传递排尿信号的作用;(5)产后产妇的排尿姿势改变,由于不习惯平卧位排尿,导致尿潴留;(8)麻醉药物作用,抑制神经支配,导致膀胱肌难以正常收缩,并使膀胱敏感度降低,形成恶性循环[2]。
产后尿潴留的处理在产妇发生产后尿潴留后,必须做好安慰与鼓励工作,消除产妇的恐惧心理,在此基础上,则需要讲解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原因,让其做到心中有数,并告知其产后及时排尿的重要性,鼓励产妇克服排尿的疼痛以及顾虑,提高其治疗以及护理的依从度。
而就具体的干预措施来看,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采用高锰酸钾进行坐浴,浓度设定为1/5000,坐浴2h,每隔20~30min坐浴1次,共5次。
该方法能够改善尿道以及盆地的充血与水肿,且可改善患者产后的排尿功能。
(2)肌肉注射酚妥拉明,剂量为10mg,用以促进排尿。
该药物属于α受体阻断剂,可起到舒张血管,改善肢体以及脏器血运的作用,有利于加快局部微循环的血液灌注,继而可促进膀胱肌血氧的供应,加快其肌肉张力的恢复。
会阴疼痛致产后严重尿潴留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妇产后排尿功能减弱或完全丧失的现象。
会阴疼痛是产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积水、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后果。
本文将从会阴疼痛和产后尿潴留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会阴疼痛会阴是人体生殖器官和直肠之间的三角区域。
产后会阴疼痛是很常见的情况,它可能由以下因素引起:•产程中过度用力•阴道或阴部组织损伤•会阴切开手术•经阴道分娩引起阴道瘢痕在产后,疼痛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轻。
通常情况下,这种疼痛可以通过以下措施予以缓解:•使用冰袋敷会阴,缓解疼痛•进行会阴洗浴可以促进创口愈合和疼痛缓解•饮食清淡、避免便秘,以减轻排便时会阴的疼痛产后尿潴留产后尿潴留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引起会阴疼痛的主要因素之一。
产后尿潴留发生时,产妇尿道括约肌功能发生障碍,排尿困难或完全无法排尿。
尿潴留会导致排尿不及时,尿液在膀胱内滞留,更容易滋生细菌。
原因产后尿潴留的原因不太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分娩过程中,会阴、膀胱和尿道等组织和器官的损伤或肿胀•分娩过程中阴道和会阴长时间受压,引起会阴神经损伤和肌肉疲劳•分娩中出现产钳操作、产程过长、分娩难度大等情况,增加会阴、尿道和括约肌的损伤风险•分娩过程中输尿管与子宫的交界处被压迫,当前输尿管容量减小,阻碍尿液排泄预防产后尿潴留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产妇应该避免劳累和过度用力•产妇应该及时排尿,避免尿液在膀胱内积攒•及时进行会阴冰敷和会阴洗浴,有效减轻会阴肌肉的麻木和肿胀•产妇应该保持膀胱充盈(适度饮水)治疗方法对于产后尿潴留的治疗,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超声引导下留置导尿管超声引导下拟合导尿管直接置放在膀胱内,使尿液顺利排出,从而减轻尿潴留的症状。
通过留置导尿管,还可以防止尿路反流和泌尿感染的发生。
阴道扩张松弛术是一种改善阴道口松弛下垂的术式。
通过加强会阴部肌肉收缩的技术手段,增强肌肉收缩功能,即缩短了会阴强直阶段的时间,从而降低了疼痛程度,随之产生的阴道松弛和宫颈下降等问题得到改善。
产后尿潴留的健康教育
在产后的第一天,妇女可能会出现尿潴留的情况。
这是由于分娩过程中骨盆底肌肉受到牵拉和损伤,导致尿道和膀胱功能受到影响。
以下是一些关于产后尿潴留的健康教育内容:
1. 尿潴留的症状:产后尿潴留的症状包括排尿困难、尿流细弱、尿频和尿急等。
有些妇女可能会感觉到尿液残留在膀胱中,即使已经尝试排尿。
2. 排尿技巧:学习正确的排尿技巧可以帮助缓解尿潴留。
首先,找到一个适合的姿势,例如坐下或洗澡时稍微蹲下。
然后,尽量放松身体,用手轻轻按压下腹部,帮助膀胱尽可能地排尽尿液。
同时,尽量避免久坐不动,可以适当活动身体,促进排尿。
3. 饮水习惯: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对于预防尿潴留非常重要。
妇女应该每天饮用足够的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同时避免饮用过多咖啡、茶和碳酸饮料等刺激性饮品。
4. 注意排尿时间: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避免憋尿过久。
不要等到尿急才去排尿,务必在感觉到需要排尿的时候尽快找到合适的场所排尿。
5. 盆底肌肉锻炼:进行盆底肌肉的锻炼有助于加强肌肉力量,提高尿道和膀胱的控制功能。
可以咨询医生或专业的产后康复师学习正确的盆底肌肉锻炼方法。
6. 就诊咨询:如果尿潴留的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建议及时就
医咨询。
医生可以进一步评估情况,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或药物。
总之,产后尿潴留是一种常见的问题,但通过正确的排尿技巧、适当的水分摄入和盆底肌肉锻炼等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尿潴留的情况。
若有需要,及时就医咨询以得到专业的治疗建议。
产后尿潴留病人的护理产妇分娩后发生尿潴留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
我院自2009年来产后尿潴留患者约96例,对产后尿潴留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产后5-7小时未排尿着65例,8-10小时未排尿着31例。
本组96例中,会阴切开52例,会阴自然破裂16例,臀位牵引8例,自然分娩20例。
2、护理方法对产后5小时不能顺利自主排尿的产妇,进行解释工作,说明产后及时排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鼓励其多饮水,使膀胱充盈增强尿意,并消除其排尿怕痛以及蹲下时伤口会裂开的顾虑,观察1小时仍不能顺利排尿者,则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2.1诱导排尿法对排尿怕痛顾虑较重者,让患者自行蹲在便盆上,观察2—3小时未见排尿者护士可选用器皿装温水冲洗外阴,同时使产妇听流水声,暗示诱导排尿,应用此法能自主或顺利排尿着23例。
2.2 红外线灯或频谱仪器照射排尿法用红外线灯或频谱仪在产妇的膀胱区照射15—20分钟,此法能顺利排尿者21例。
2.3 穴位按摩法护士站在患者右侧用右手中指端对着患者中极穴位(腹正中脐下4寸),拇指和无名指的指端对着气冲穴(耻骨上方腹正中线旁开2寸),以上三穴位用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各按摩3-5分钟,间断2-3分钟,然后用手掌轻压于膀胱嘱患者排尿应用此法顺利排尿者15例。
2.4 通便排尿法产后6小时仍未排尿者用开塞露约40毫升液体,按常规挤入肛门内停留15-20分钟有便意感即进行排尿,应用此法能顺利排尿者26例。
2.5针灸点刺法在采取以上办法无效的情况下可针灸点刺以下穴位中极(腹正中线脐下4寸)关元(腹正中线脐下3寸),足三里(犊骨下3寸)三阴交(内踝高点上3寸)阴陵泉(在胫骨内侧踝下凹陷处)留针三十分钟,十分钟行针一次,针刺1-2次,嘱其排尿。
应用此法顺利排尿者11例。
3、小结本组尿潴留患者96例采用诱导法有效23例,红外线或频谱仪照射排尿法有效21例,穴位按摩法15例,通便排尿法26例,针刺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100%。
产后尿潴留的治疗与护理研究进展【摘要】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女性在分娩后出现排尿困难或完全无法排尿的一种症状。
本文首先对产后尿潴留的概述进行了介绍,然后分析了其病因,包括压迫性和神经性两种原因。
接着详细描述了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表现,如膀胱充盈感、尿频尿急等。
治疗方法与进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手术治疗等,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治疗效果有所提高。
对于护理措施与建议,重点在于注意膀胱训练、避免劳累、保持心情愉快等。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也是关键,及时处理产后尿潴留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最后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希望能够通过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法和更为周密的护理措施,提高产后尿潴留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产后尿潴留、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护理措施、并发症、预防、处理、展望1. 引言1.1 产后尿潴留概述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期女性因多种原因而导致排尿困难或者无法排尿的情况。
产后尿潴留是一种常见的产后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产妇的健康。
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对尿道和盆底肌肉的损伤、产后盆底器官脱垂、子宫、阴道产生炎症、阴道分娩时压迫输尿管等。
这些原因都会导致尿道功能受损,造成尿液在排出过程中的阻塞和滞留。
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表现包括排尿困难、尿量减少、排尿时间延长、尿液滞留在膀胱等症状。
产妇还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感觉。
了解产后尿潴留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对于有效治疗和护理非常重要。
针对不同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医生可以采取各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工作也至关重要,包括定期排尿、保持膀胱正常灌注、避免长时间站立等。
通过对产后尿潴留的治疗与护理研究,可以为产妇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帮助她们尽快康复。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希望能够深入探讨产后尿潴留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
2. 正文2.1 产后尿潴留的病因分析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期因多种原因导致膀胱排空障碍,尿液不能顺利排出体外的情况。
产后尿潴留病人的护理观察及措施
产后尿潴留指因分娩后会阴、会阴及盆底肌肉松弛等原因导致尿液滞留在膀胱内,出
现排尿困难、排尿频率减少、尿流变细等症状。
这一病症的护理观察及措施如下。
一、护理观察
1. 总体情况观察:病人应定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等生命体征,并记录病
人的情况变化情况。
2. 尿液观察:观察并记录病人的尿量、颜色及性状,如尿量过少、尿液呈现橙色或
者深色等情况应及时与医生协商处理措施。
3. 腹部观察:观察病人腹部是否有胀气、鼓胀或者腹部疼痛等症状,如有症状应及
时与医生联系。
4. 盆底肌肉观察:观察病人盆底肌肉收缩情况,如盆底肌肉松弛,可以使用鼓励病
人进行骨盆底肌肉训练的方法来加强肌肉力量。
5. 排尿观察:观察病人的排尿情况,如发现病人无法正常排尿或者排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二、护理措施
1. 饮水量的控制:病人在产后应适当控制饮水量,避免过多的水分导致泌尿系统负
担过重。
3. 清洁护理:定期为病人进行外阴部清洁、更换卫生巾等护理工作,防止感染。
4. 使用导尿管:对于严重尿潴留的病人,可以使用导尿管进行排尿。
5. 心理护理:对于产后尿潴留的病人,应加强心理护理,鼓励病人积极面对疾病和
治疗。
产后尿潴留20例处理体会资料与方法2004~2007年我院分娩产妇中产后尿潴留20例,年龄20~40岁,平均30岁,初产妇14例,经产妇6例,占同期住院分娩总数的0.83%,其中产后6~8小时不能自行排尿15例,排尿不畅5例。
分娩情况:均经阴道分娩,其中阴道自然分娩10例,产钳或胎吸助娩6例,臀位助产4例,第二产程大于2小时者为8例,会阴侧切15例。
滞产40%。
治疗方法:①热水熏洗外阴以及水声诱导排尿;②针灸治疗:穴位选中取、曲骨、双三阴穴,提高膀胱肌肉兴奋性,使逼尿肌收缩,以恢复膀胱功能;③胆碱类药物的应用:以增强胆碱酯酶活性,促进膀胱平滑肌收缩。
如新斯的明1mg肌注,一般注射15~30分钟见效,或氨甲酰胆素25mg肌注,但上述两种药物对有机械性梗阻者禁用;④上述方法均无效时,应保留导尿管,持续开放24~28小时,使膀胱充分排空,膀胱肌肉、神经得以休息和调整,从而恢复其生理功能。
以后改为定期开放,每2~4小时放尿1次,共1~2天,锻炼膀胱功能,待其功能恢复后拔除尿管,在潴留的尿液排尽后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加用抗生素预防尿路感染。
对急性尿潴留产妇,第一次导尿量不得超过1000ml,以免造成腹压突然降低,血流滞留在腹腔血管内,使有效循环血量突然减少,血压下降,大量放尿使膀胱内血管突然减压,可致血管破裂出血。
结果方法①使8例产妇自行排尿,方法②使4例产妇自行排尿,方法③使5例产妇自行排尿,而其余3例产妇经保留尿管后恢复排尿功能,B超监测残余尿量小于50ml,无1例出现反复排尿困难者。
讨论为了降低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首先应了解其发生原因。
首先分娩过程中,凡是能引起膀胱、尿道解剖位置改变或损伤膀胱、尿道组织以及支配排尿的神经纤维的因素,均可引起产后尿潴留。
其次是神经因素,有会阴侧切伤口或会阴撕裂而行缝合的产妇,因惧怕伤口疼痛不敢用力排尿,或担心伤口感染而惧怕排尿,以致膀胱过度充盈而失去应有的收缩力,反射性抑制使尿道括约肌痉挛,增加排尿困难,导致尿潴留。
产后尿潴留的有效处理
【摘要】尿潴留是产妇产后出现的一种较痛苦的疾病,如何尽快尽好的减轻产妇的痛苦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者所希望掌握的,笔者从事护理工作22余年,现将所掌握和了解的有效处理方法报道如下:
【关键词】产妇;尿潴留;处理方法
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妇在产后发生一过性排尿障碍,膀胱有尿而不能自解者。
多见于初产妇,可发生于正常分娩后,但以滞产及手术产后最多见。
1 原因分析
1.1 接生时的损伤,手术助产或暴力向下按压子宫易使膀胱位置下垂,也可损伤位于子宫骶骨韧带两侧的副交感神经,致使逼尿肌和膀胱内括约肌出现功能性失调引起尿潴留。
1.2 精神因素,有会阴侧切或会阴撕裂伤而行缝合的产妇,因惧怕伤口的疼痛,不敢用力排尿或担心伤口感染而惧怕排尿,以致膀胱过度充盈而失去应有的收缩力,反射性抑制尿道括约肌痉挛,增加排尿困难,导致尿潴留。
1.3 产后排尿不及时。
由于产妇产后体虚,过度疲劳,腹壁松弛,膀胱肌张力差,对内部的张力增加不敏感,未及时排尿致尿潴留。
2 临床表现
产后超过8小时仍未能自解小便,病人自觉下腹胀痛,排尿困难。
检查时可见耻骨上膨隆,扪及囊样包块,叩诊呈实音。
当导尿或用其他方法将尿液排除后下腹部的包块随之平复。
3 处理方法
3.1 腹部手术后常规包扎腹带。
切口疼痛应用止痛镇静药有效止痛。
3.2 术后尽早拔出尿管,鼓励病人排尿,最好在6小时以内。
3.3 发生尿潴留时做好心理护理,向病人耐心解释尿潴留的原因,针对病人的心态给予解释和安慰,以缓解其窘迫和焦虑不安,减少紧张焦虑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3.4 诱导排尿,拥温开水冲洗外阴部,行膀胱区按摩,提供排尿环境:用屏风遮挡,以达到视觉隐蔽,适当调整治疗时间,使病人安心排尿,同时使产妇听流水声以诱导尿液排出。
如无禁忌,可协助病人在床沿或床旁排尿。
3.5 指压利尿穴(脐与耻骨联合中间的关元穴):嘱病人坐在便盆上,术者左手搂住病人腰部,右手拇指按压穴位,由轻到重,直至尿液流出。
3.6 腹部热敷按摩,用热水袋内盛60-65度热水装入布套,嘱产妇平卧,双下肢伸直,热水袋放入耻骨联合上四横指处,轻轻上下推转约15-30分钟便于顺利排尿,若还不能排尿,可再热按摩1-2次。
3.7 药物疗法:肌肉注射新斯的明。
新斯的明对膀胱平滑肌的兴奋作用较强。
产后尿潴留的病人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1毫克,以促使膀胱平滑肌的收缩而排尿。
3.8 开塞露塞肛法:利用排便促使排尿的神经反射原理,采用开塞露塞肛,促使逼尿肌收缩,内括约肌松弛而导致排尿。
3.9 针刺足三里,关元,三阴交,中级,曲骨,阴陵泉等穴位。
也可穴位注射新斯的明0.25毫克。
3.10导尿:经上述方法处理后仍不能排尿时,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予以导尿。
导尿时尿液超过500毫升者留置导尿管24-48小时,有利于膀胱壁的逼尿肌恢复收缩力,每四小时开放一次。
第一次放尿时不要太快,不要完全放空,每次不能超过1000毫升,防止膀胱内压力骤然下降,引起粘膜血管破裂而出血。
导尿的同时要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注意保持会阴清洁,拔管前应先锻炼膀胱充盈和排空功能,可做间歇性引流夹管以锻炼膀胱的反射功能以免引起慢性尿潴留。
3.11 对于导尿时间较长膀胱功能较难恢复的产妇可用中药协助调理膀胱功能:桔梗20g 木通6g 莱菔子15g 朱苓10g 金钱草15g 滑石6g 黄芪15g 砂仁6g 车前子10g 丹参15g 每天一剂煎服,连服3天。
4 讨论
许多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在分娩后一段时间内会出现小便困难,有的产妇膀胱充满了尿,但想尿又尿不出来,有的产妇即使能尿,也是点点滴滴的尿不尽。
还有的产妇膀胱里充满了尿,却毫无尿意,产后小便困难是一件难受的事,预防产后排尿困难的方法最好在产后6-8小时主动排尿,不要等有尿意时再排。
排尿时要增加信心,放松精神,平静自然地去排尿,特别把注意力集中在小便上。
应区别不同病因,采取综合治疗方法,使产妇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