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尿潴留
- 格式:ppt
- 大小:88.50 KB
- 文档页数:19
产后尿潴留病人的护理观察及措施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产妇尿液不能充分排出,导致尿液滞留在膀胱内。
产后尿潴留可能导致尿道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对产后尿潴留病人的护理观察及措施非常重要。
护理观察:1. 观察尿液情况:查看尿液颜色、澄清度和量。
如果尿液呈深黄色、浑浊,表明可能存在尿液感染。
2. 观察尿液排出情况:查看尿液是否能够顺利排出,或者有无尿液滞留的现象。
3. 观察腹部情况:检查腹部是否有胀痛和压痛的感觉,观察腹部是否隆起。
4. 观察排尿症状:查看是否有尿意明显,小便困难或尿失禁等症状。
5. 观察尿路感染症状:注意是否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的症状。
护理措施:1. 帮助建立正确排尿姿势:教育产妇采用蹲位、前倾和两腿分开的姿势,有助于减少尿液滞留和避免尿液倒流。
2. 利尿措施:鼓励产妇多饮水,增加尿液量,促进尿液排出。
可适当给予利尿剂。
3. 按摩膀胱:适当按摩膀胱,帮助刺激排尿反射,促进尿液排出。
4. 加强排尿训练:通过按压腹部下坠、清空膀胱时间和尿液量的核对等方法,帮助产妇恢复自主排尿功能。
5. 监测尿液排出量:记录尿液排出量的变化,及时发现尿潴留的征兆。
6. 密切监测尿液感染: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和性状的变化,积极处理尿液感染,如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针对产后尿潴留病人,我们要密切观察尿液情况,了解尿液排出情况,观察腹部症状和排尿症状等,以及监测尿液排出量和感染状况。
在护理措施方面,我们可以帮助产妇建立正确的排尿姿势,饮水增加和利尿措施,按摩膀胱和加强排尿训练等方法,来促进尿液排出。
通过合理的护理观察和措施,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尿潴留问题,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产妇恢复。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及护理体会关键词产后尿潴留原因护理体会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通常是指孕产妇产后6~8小时内不能自行排尿或无尿意,引起膀胱尿液不能排尽的临床症状。
该症不但增加产妇的痛苦,影响乳汁正常分泌,致使降低母乳喂养成功率,而且还会影响子宫收缩,诱发膀胱炎,严重还会引起产后大出血,威胁产妇的生命健康安全[1]。
为此,将观察产妇排尿情况,探究产后尿潴留的诱因,总结临床护理体会,预防产后尿潴留现象的发生。
发病原因心理因素:由于产妇对分娩没有经验,认识不足,待产妇临产后,未将膀胱的尿液排空,影响胎头下降,延长产程,诱发产后发生尿潴留。
内分泌因素:产妇受妊娠期间体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子宫增大,压迫盆腔脏器组织,其中膀胱和尿道有充血、水肿等现象,对膀胱尿道起到抑制作用,致使膀胱三角、尿道口水肿,引起尿潴留。
压迫:产妇分娩时,胎头长久压迫膀胱,同时子宫下段被过度扩张,主韧带和子宫底韧带极度伸张,也会牵拉膀胱,加重膀胱组织充血,引起尿潴留。
药物因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在产前和产中,会给予硫磺镁等解痉药,以此改善膀胱张力和收缩功能;产后给予大剂量的宫缩剂,子宫被动收缩于直肠子宫凹内,压迫尿道,引起尿潴留。
精神因素:产妇因会阴部撕裂缝合,害怕伤口疼痛,担心伤口裂开,伤口感染,不敢排尿;加之,产妇因分娩疲倦,膀胱张力差,膀胱充盈内部张力不敏感,抑制尿道括约肌痉挛,引起排尿困难,导致尿潴留[2]。
损伤因素:由于产妇在产程中膀胱充盈,需要在宫缩是插入导尿管,因操作不当,致使尿道黏膜损伤,拔管时机械性刺激尿道口黏膜,致使尿道黏膜水肿,引起产后尿潴留。
护理方法加强宣教:根据产妇的临床现象和心理变化做出有效评估,对产妇给予针对性的分娩致使宣教。
讲解临床不同产程中生理变化和正常的分娩过程,指导产妇如何预防尿潴留。
产程中,叮嘱产妇2小时排尿1次,教会病床上排尿,预防膀胱充盈,胎头下降。
若产程中需要给予导尿措施,应严格操作流程,避免插入导尿管时损伤尿道黏膜。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探究及护理尿潴留一般指膀胱里面潴留很多尿液而无法自主排出体外,产妇的临床表现多为心慌意乱、表情焦虑、情绪极度紧张。
为了准确地找出原因,帮助产妇减轻痛苦,诱导排尿,我们产科两年来,对19例尿潴留进行认真观察、精心护理和及时医治,积累了大量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护理和治愈效果。
产后尿潴留是产妇产后容易出现的一种病理现象,尽管原因很多,但只要提前预防,护理得当,是可以防患于未然的;即使出现尿储留,及时辅之以药物治疗,采取得当的护理措施,也是可以完全解除的。
标签:尿潴留;原因探究;膀胱;护理措施;药物治疗正常情况下,产妇在产后4到6小时内就可以自己小便,但是,如果孕妇在分娩6到8小时之后仍然不能顺利排出小便,并且膀胱还有饱涨的感觉,那就可诊断为产后尿潴留。
不管是部分性和完全性的尿潴留,子宫收缩都会受到影响,阴道出血量也会增多,严重者甚至会使产妇产后泌尿系统感染,从而给产妇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困扰。
我们科室对2013年至2014年发生的19例产后尿潴留产妇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逐步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和治疗措施,大大降低了产后尿储留的发生率。
1 原因探究1.1 膀胱神经麻痹由于宫缩乏力、枕横位或枕后位、臀位、产程处理不当等导致产程延长,胎先露压迫膀胱时间过久,膀胱黏膜充血、水肿,感受性降低,甚至发生神经麻痹,使膀胱排尿反射功能消失。
1.2 外阴损伤及尿道口水肿由于过度伸展的子宫下段将膀胱牵拉过高,尿道充血、水肿,尿道口闭塞,也会导致尿潴留的发生。
因为排尿时需要增加腹压,但产妇由于外阴创伤,惧怕伤口疼痛而不敢用力排尿,尿潴留发生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
1.3 精神因素的影响有一部分产妇因精神紧张对自己排尿缺乏信心而暂时不能排尿,导致尿潴留的发生。
1.4 产妇的腹壁变得松弛产妇妊娠时,由于腹壁长久持续地扩张,腹壁肌纤维在产后弹性变差导致松弛,腹压也会下降,没有力气排尿,从而导致尿潴留的发生。
产后尿潴留鉴别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女性在排尿时出现困难、尿频、尿急等症状,导致尿液无法完全排空的情况。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盆底肌肉损伤或神经损伤所导致的。
产后尿潴留给产妇带来不适和困扰,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她们的生活质量。
在临床上,产后尿潴留的诊断需要通过一系列的鉴别诊断来确定,避免与其他泌尿系统疾病相混淆。
因此,建立明确的鉴别诊断标准对于产后尿潴留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产后尿潴留的定义、症状和危害,重点讨论鉴别诊断标准的制定对于产后尿潴留的诊断和治疗的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产后尿潴留的定义,包括其病理生理特点和临床表现,以便读者对该病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接着,我们将详细探讨产后尿潴留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该病症的表现。
最后,我们将分析产后尿潴留的危害,涉及到可能的并发症和影响,以引起读者的重视。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强调鉴别诊断标准对于提高产后尿潴留诊断准确性的重要性,并探讨相关研究和实践,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产后尿潴留的鉴别诊断标准,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1.3 目的产后尿潴留是产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未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梳理产后尿潴留的定义、症状和危害,探讨如何建立正确的鉴别诊断标准,从而提高产后尿潴留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指导,保障产妇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同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讨论,能够促进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为未来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和合理的依据。
2.正文2.1 产后尿潴留的定义: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排尿困难或无法排尿的情况。
通常在生产过程中,产妇会出现会阴肌肉疲劳或受损,导致尿道括约肌功能减弱,从而影响尿液的排出。
这种情况在产后尿液排出量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明显。
产后尿潴留原因分析与对策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6—8小时膀胱有尿而不能自行排出者。
它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常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给产妇增加痛苦,甚至危及到产妇的生命,也是造成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
有效及时的护理能够避免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同时也能够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笔者对产后尿潴留原因和护理对策总结如下:1 产后发生尿潴留的因素1.1 机械性损伤: 分娩过程中胎先露的压迫或多次阴道检查使尿道充血水肿,尤以滞产时胎先露对膀胱颈及骨盆底长时间压迫者更甚。
再加上屏气时腹压骤增,膀胱内压力也明显上升,可致膀胱感觉及张力均有所减退,逼尿肌收缩力减弱,而尿道的水肿又使排尿阻力增加,二者明显的协同失调导致尿潴留。
此外,手术助产或暴力向下按压子宫不仅易使膀胱位置下垂,也可损伤位于子宫骶骨韧带两侧的副交感神经,致使逼尿肌和膀胱内括约肌出现功能性失调引起尿潴留。
此类情况是引起产后尿潴留的最常见的原因。
1.2精神心理因素: 有会阴侧切伤口或会阴撕裂伤而行缝合的产妇,因惧怕伤口疼痛不敢用力排尿,或担心伤口感染而惧怕排尿,以致膀胱过度充盈而失去应有的收缩力,反射性抑制尿道括约肌痉挛,增加排尿困难,导致尿潴留。
1.3 产后未及时排尿:有时产妇身体虚弱,产程过长致过度疲劳,再加腹壁松弛,膀胱肌张力差,对内部张力的增加不敏感,又未及时排尿致尿潴留。
也有一部分产妇因不习惯卧床排尿而致尿潴留。
2护理干预方式2.1心理护理:向产妇及家属说明产后排尿的重要性,鼓励产妇尽早自行排尿,鼓励产妇坐起排尿,解除惧怕排尿引起疼痛和伤口裂开的顾虑和紧张的心理。
2.2产时护理:严密观察和正确处理产程。
第一、产程要密切观察宫缩,给产妇精神安慰,鼓励产妇2—4小时排尿一次。
严格掌握阴道检查适应症。
第二、产程指导产妇屏气,正确运用腹压,第二产程延长,及时查找原因,严格掌握会阴切开指征,认真保护好会阴。
2.3产后护理:加强产后观察,督促产妇产后4小时内排尿,若排尿困难,鼓励产妇坐起排尿,消除顾虑和紧张的心理外,采取以下护理措施:2.3.1 葱泥贴敷穴位法[1]:通过直接刺激穴位,发挥经络体系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产后尿潴留病人的护理观察及措施产后尿潴留是指妇女在生产后出现排尿障碍现象,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量少、尿频、尿急、尿失禁等。
对于产后尿潴留病人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正确的观察和及时的处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产后尿潴留病人的护理观察及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生理特点的护理1. 术后的护理在产后尿潴留病人手术后,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手术患者的观察,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病人的尿量和尿液的颜色,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2. 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饮食,加强饮水量,增加排尿次数,促进患者的排尿。
3. 体位护理适当的体位能够促进患者的排尿,因此护理人员应合理安排产妇的体位,使其处于舒适的状态,便于排尿。
二、护理观察1. 尿量观察护理人员要随时观察产后尿潴留病人的尿量情况,及时记录患者的排尿量,观察是否有尿潴留的表现。
2. 尿液颜色观察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者的尿液颜色,尤其是术后患者,要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是否明显发黄,如呈现深黄色,说明患者的尿液浓缩,可能出现尿潴留。
4. 疼痛观察护理人员要定期询问患者是否有排尿疼痛的感觉,观察患者表情和言辞,及时发现患者的症状变化。
5. 尿急尿失禁观察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尿急、尿失禁的情况,如有以上症状,应及时进行护理干预。
三、护理措施1. 患者的情绪护理患者产后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进行心理护理,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2. 塞尿管护理对于需要留置尿管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注意定时清洁尿管口、观察尿管引流情况,避免尿管堵塞导致患者尿潴留。
3. 膀胱球压力测定对于床上长期卧床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通过适当的膀胱球压力测定来了解患者的膀胱排尿情况。
4. 生理理疗护理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膀胱按摩、盆底功能锻炼等生理理疗护理,帮助患者加速康复。
5. 膀胱超声波检查对于疑似尿潴留的病人,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膀胱超声波检查来帮助医生诊断患者的病情,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发生尿潴留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自然分娩尿潴留是指自然分娩后6h产妇出现不能自主排尿且需要借助导尿管进行排尿的情况,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产后并发症。
自然分娩尿潴留与产程时间、女性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会阴裂伤及手术后镇静解痉药物使用具有较为密切的连系。
尿潴留可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引发产后出血,同时会对泌尿系统造成感染、损伤逼尿肌,甚至可能出现膀胱破裂、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从而危害产妇生命。
留置导尿管时间过长,会使得产妇身体的不适感及精神压力大幅度提升,进一步对产妇哺乳产生影响。
产后尿潴留发生原因分析(一)产程延长第二产程延长时产妇长时间处于精神紧张、疼痛刺激、力气殆尽,往往筋疲力竭,加上胎儿先露部位长时间对盆腔的神经丛及膀胱的压迫引起神经水肿,常常会导致膀胱收缩障碍,其次导致周围组织的水肿,如膀胱三角、尿道口的水肿,从而引发狭窄和痉挛,增加排尿的阻力,导致产妇出现排尿困难。
当子宫下段过度及长时间伸展时,膀胱逼尿肌和尿道内外括约肌出现水肿,导致膀胱逼尿肌和尿道内外括约肌的自主收缩能力减弱,排尿反射能力降低,产妇没有尿意,从而排尿困难。
(二)机械性损伤产钳助产一般情况下不会使用,当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第二产程宫缩乏力、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臀位、吸引器助产失败及胎头入盆、母体因素(如产妇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在分娩的过程中也不宜过度用力者)则会使用到产钳助产。
使用产钳时,对产妇盆底部分组织存在严重压迫和摩擦,其中可能会压迫到尿路,导致尿路水肿或血肿的出现,引发机械性尿道梗阻。
自然分娩会直接损伤产妇盆底的局部肌肉、周围交感神经,包括阴部交感神经、子宫的腰骶和韧带两侧的副交感神经、骨盆交感神经等,导致产妇排尿系统反射失常,逼尿肌、膀胱内括约肌失去正常调节功能而引起尿潴留。
(三)心理因素由于疼痛刺激、知识缺乏、精神紧张、疲惫、担心排尿会导致会阴伤口裂开、不习惯床上排尿等原因,而对排尿产生恐惧,不敢继续用力地排尿或者是排出尿液不尽,当膀胱过度充盈,膀胱平滑肌长期处于拉伸状态,膀胱感受器的敏感性降低,抑制了膀胱括约肌和逼尿肌的功能,减弱了排尿反而导致尿潴留。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妇产后6~8h膀胱内有尿液而不能自行排出或不能完全排净,膀胱内的残余尿大于或等于100ml,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
多发生于初产妇,特别是手术助产尿储留的发生率高达26~3 8%[1,2]。
表现为下腹盈满,耻骨上区彭隆,按之有波动感。
包括完全性和部分性两种,前者是指自己完全不能排尿,后者是指仅能解出部分尿液。
产后尿潴留不仅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也是造成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3,4],给产妇造成身心痛苦。
为此对尿潴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1 原因分析1.1产前尿潴留未及时处理,使膀胱紧张度及感受性降低,甚至神经麻痹,使膀胱排尿反射功能消失而致产后尿潴留。
1.2第二产程延长临床研究表明,由于第二产程延长,会进一步增加本以受胎头先露挤压膀胱三角区黏膜充盈、水肿,诱发膀胱底部、尿道括约肌及会阴部,从而增加产后尿潴留概率。
1.3会阴伤口局部疼痛刺激切口疼痛刺激将会对产妇产生心理应激反应,这些心理因素所引起的尿道痉挛,也会增加产妇排尿的难度。
1.4腹壁由于妊娠时的持久扩张,产后会发生松弛,腹压下降,无力排尿。
此时孕妇在孕期如果多运动,加强腹肌锻炼,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此种原因的患病可能。
1.5无痛分娩技术的使用无痛分娩使用将会降低产妇膀胱敏感度,可能导致产妇难以自行排出小便,尤其是在第二产程中,产妇难以很好地配合宫缩屏气用力,导致产程延长,从而延长胎头压迫膀胱时间,乃至诱发产后尿潴留。
1.6精神因素产后不习惯床上排尿、或因产后体虚起床后可能发生眩晕现象等因素,也可能导致产妇排小便困难。
1.7大剂量解痉镇静药,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给予硫酸镁,莨菪碱等药物,也会降低膀胱张力而引发尿潴留现象。
1.8人为因素护理人员在导尿操作时,可能损伤尿道黏膜,拔尿管时由于对尿道粘膜机械性刺激,使尿道粘膜水肿,而发生尿潴留。
1.9剖宫产术前、术后留置导尿管、拔出导尿管均出产生刺激,加上硬膜外麻醉,同时术后使用镇痛泵,均会加重排尿困难。
产后尿潴留的预防与护理产后尿潴留是产科较为常见的一种产后并发症。
不仅增加产妇的痛苦,增加产后尿路感染的机会,且易导致产后子宫的收缩乏力,严重者可引起产后大出血而出现的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
预防产后尿潴留,降低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是产后护理较为突出的问题。
我产科从我院开诊以来在此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共收住产妇48例,阴道分娩,其中初产妇40例;经产妇8例;会阴未破12例;会阴切开或ⅠⅡ度裂伤者46例,产后未发生尿潴留。
1.2产后尿潴留产后尿量明显增多,应鼓励产妇尽早自解小便。
产后4h即应让产妇排尿。
若排尿困难,应解除怕排尿引起疼痛的顾虑,鼓励产妇坐起排尿,用热水熏洗外阴,用温开水冲洗尿道外口周围诱导排尿。
下腹部正中放置热水袋,刺激膀胱肌收缩。
用强刺激手法,或肌内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1mg或加兰他敏注射液2.5mg,兴奋膀胱逼尿肌促其排尿。
若使用上述方法均无效时应予导尿,必要时留置导尿管1~2日,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 预防与护理2.1预防2.1.1 鼓励排尿:产后尿量明显增多,应鼓励产妇尽早自解小便,产后四小时即应让产妇排尿,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向产妇宣传分娩过程可能产生的疼痛和原因,解除产妇紧张恐惧心理,让待产妇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增强自信心,并告之产后应尽早下床解小便以及早解小便的好处,解除产妇怕排尿引起疼痛的顾虑。
如因不习惯卧床姿势排尿,应鼓励产妇早下床活动,坐起排尿,创造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并向其解释产后第一次排尿虽然困难,但自己完全有能力排尿,消除其紧张、顾虑情绪。
2.1.2 术中操作:对在产程中需导尿者,应在宫缩间歇进行,严密观察产程,积极处理各种原因造成的产程延长,纠正产妇的一般情况,以免产妇过度疲劳。
操作时动作要轻柔,胎头压迫过紧时,可用左手上推或下压胎头,右手持尿管缓慢插入,避免损伤尿道黏膜,减少人为因素所致的产后尿潴留。
2.1.3 产后:鼓励产妇多饮水,护士主动协助、督促产妇于产后2~4小时及时排尿,以免因膀胱过度充盈而引起排尿困难。
产后尿潴留病人的护理观察及措施
产后尿潴留指因分娩后会阴、会阴及盆底肌肉松弛等原因导致尿液滞留在膀胱内,出
现排尿困难、排尿频率减少、尿流变细等症状。
这一病症的护理观察及措施如下。
一、护理观察
1. 总体情况观察:病人应定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等生命体征,并记录病
人的情况变化情况。
2. 尿液观察:观察并记录病人的尿量、颜色及性状,如尿量过少、尿液呈现橙色或
者深色等情况应及时与医生协商处理措施。
3. 腹部观察:观察病人腹部是否有胀气、鼓胀或者腹部疼痛等症状,如有症状应及
时与医生联系。
4. 盆底肌肉观察:观察病人盆底肌肉收缩情况,如盆底肌肉松弛,可以使用鼓励病
人进行骨盆底肌肉训练的方法来加强肌肉力量。
5. 排尿观察:观察病人的排尿情况,如发现病人无法正常排尿或者排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二、护理措施
1. 饮水量的控制:病人在产后应适当控制饮水量,避免过多的水分导致泌尿系统负
担过重。
3. 清洁护理:定期为病人进行外阴部清洁、更换卫生巾等护理工作,防止感染。
4. 使用导尿管:对于严重尿潴留的病人,可以使用导尿管进行排尿。
5. 心理护理:对于产后尿潴留的病人,应加强心理护理,鼓励病人积极面对疾病和
治疗。
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原因及防范处理进展作者:姚健平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21期产后尿潴留是产妇产后6-8h膀胱有尿而不能自行排出或排出不畅,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l]。
据报道[2。
4],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可高达1090% - 1888%,如处理不及时会引起膀胱过度充盈、下腹胀痛不适,影响子宫收缩,严重时会导致产后大出血,增加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给产妇产后恢复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及处理产后尿潴留显得尤为重要。
现将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原因及处理对策综述如下。
l 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原因II产程延长产程延长是发生尿潴留的最主要原因。
据报道[“5],分娩过程中由于产程过长,尤其是第二产程延长,胎儿先露部对膀胱与尿道长时间地压迫,因此引起膀胱尿道黏膜充血甚至出现水肿,尤其是尿道内口水肿,使产妇膀胱充盈感减弱,逼尿肌收缩乏力,排尿难度增大,最终发生尿潴留;由于胎先露压迫,使膀胱内神经末梢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即使膀胱内充满尿液也不能上传致脊髓及大脑,因此无法产生尿意;此外,产程延长会增加产妇的疲劳程度,产后如果不能及时自行排尿,就会进一步诱发产后尿潴留。
12产后康复相关知识缺乏由于健康宣教不到位,产妇与家属均错误地认为产后需要绝对卧床休息、不宜过多活动,甚至担忧排屎会感染会阴部的切口,因此产妇未能主动及时地排尿,导致了产妇膀胱过度充盈,甚至出现膀胱麻痹等哺],也是产后尿潴留的原因之一。
13心理因素由于各种原因,如外阴创伤疼痛或担心会阴切口感染裂开等造成产妇精神紧张,出现了无法用力排尿或者排尿不尽,造成残余尿量较多,膀胱过度充盈,诱发排尿困难‘”。
14生理因素产妇在妊娠期,由于腹壁持续扩张、松弛,特别是多胎妊娠、巨大儿、羊水过多等原因,会造成产妇在分娩后腹压下降、腹部肌肉松弛,也造成了逼尿肌收缩乏力,膀胱排尿功能受到影响,最终导致尿潴留的发生‘引。
15药物因素产妇在产前或者产程期间,由于大剂量镇静镇痛药物、解痉药物的应用,如产妇无痛分娩时使用的镇痛药物,妊高症患者使用硫酸镁或者莨菪类药物等,导致膀胱收缩功能及膀胱肌张力降低,造成排尿困难,导致了尿潴留发生,其发生率达9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