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沙淤积将使库容逐渐减小,甚至全部丧失。
为减缓水库淤积,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在流域 范围内进行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泥沙来源; ②在水库上游来沙量较多的支流上修建小型水库,拦 截部分泥沙;③对水库进行合理调度和运用,利用底 孔排泄异重流,滞洪排沙,造成溯源冲刷等,将泥沙 排往下游。
庙宫水库淤积情况
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
小浪底水库承担着下游防洪、河道减淤、防凌、供水、 发电等重大任务,因此水库调度运用的条件十分复杂 而又严格。要求水库任何时期都有不少于40.5亿m3的 有效防洪库容,非汛期(12~2月),保证有20亿m3的防 凌库容,在凌汛期控制平均下泄量不超过300m3/s。 水库运用分为两期:初期为“拦沙、调水调沙”运用 期,后期为“蓄清排浑、调水调沙”运用期。
A 表层滑动 B 浅层滑动 C 深层滑动 岩体滑动的边界条件应具备3种边界面
滑动面 切割面 临空面
5.2 坝的工程地质问题
3.坝基处理
(一)坝基开挖处理的原因:
天然的坝基表面往往会有树木、树根、杂草、乱石、 水井、窑洞、坟墓、探坑等,表面土壤的有机混合物 的含量比级高,自然容重小,坝基范围内可能有高压 缩性松软土层、湿陷性黄土层等。对它们如果不进行 开挖、清除、处理,必将给坝基的防渗性、稳定性带 来很大威胁。因此,坝基开挖、清除、处理,是土石 坝施工中的重要内容,它的成功与失败往往就决定了 整个水库枢纽工程的成功与失败。所以在坝体施工之 前,必须进行坝基开挖与处理。
5.2.2、坝区渗漏问题
大坝建成后,库水在坝上、下游水位差 作用下,经坝基和坝肩岩、土体中的裂隙、 孔隙、破碎带或喀斯特通道向坝下游渗漏的 现象。经坝基的渗漏称坝基渗漏,经坝肩的 渗漏称绕坝渗漏。
坝的地基在长期渗流作用下,土体颗粒流失,导致 地基变形甚至破坏的现象。水工建筑物地基的渗透变 形,主要发生在砂砾石层和胶结不良的断层破碎带中。 工程实践表明,地基渗透变形可使岩土体孔隙增大, 承载力降低,甚至出现管道空洞,导致地基失稳,在闸、 坝、堤防事故中占有很大比例。因此,研究坝基岩土 体渗透变形及其防治措施,是关系到水利工程安全运 行的关键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