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旋肱前动脉发出前外侧 动脉的分支弓形动脉。
• 另有旋肱后动脉发出后内侧动脉。
xx 3
肱骨近端解剖特点
xx 4
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
• Neer于1970年提出肱骨近端骨折的四部分分类法。 • 将肱骨上端4个组成部分即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和肱
骨上端(关节部或解剖颈、大结节、小结节、骨干或外 科颈)相互移位程度分6个基本类型,移位>1 cm或成 角> 45°,否则不能认为是移位骨Neer分型
骨折关系: 是否移位:
部位
数目 1、2、3、4 距离:1cm
成角:45°
xx 6
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
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和肱骨上端这四部分移位> 1cm或成角>45°则定义为一个骨折块。
否侧不能认为是移位骨块。
xx 7
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
肱骨近端骨折分型及治疗
外二科
xx 1
背景
肱骨近端骨折(PHF)占全身骨折的5%,常见于骨质疏松 的老年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生率有逐渐增加 的趋势。
多数PHF 跟髋部骨折一样属于脆性骨折,约占老年(大 于等于65岁)骨折的10% 【Baron,1996】。
xx 2
肱骨近端血供特点
• 肱骨头血供由腋动脉发出旋肱前动脉和旋肱后动脉供应,主 要从前外侧进入。
血运破坏相对较少,肱骨头坏死率较其他四分部骨折低。 ② 肱骨头劈裂骨折
xx 14
肱骨近端骨折AO分型
xx 15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
一、保守治疗 适用于
1、单纯大结节,移位< 1cm或成角< 45° 2、单纯外科颈骨折,成角< 45°,易于复位 复位后可以采用人字石膏固定 复位后较为稳定的骨折可以采用颈腕带悬吊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