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的激素补充治疗-完整版
- 格式:ppt
- 大小:3.82 MB
- 文档页数:99
绝经激素治疗(完整版)中国女性预期寿命接近80岁,根据我国2018年人口统计资料,50岁以上的女性人口已超过2亿。
绝经健康管理应从绝经过渡期开始进行全面的生活方式调整,并在适宜人群中开展包括绝经激素治疗(MHT)在内的各项医疗干预。
MHT适用于哪些人群?不同年龄段的女性使用MHT是否获益相同?何时启动才能获得最大获益?一起来看看吧!01、MHT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慎用情况?MHT的适应证绝经相关症状:月经紊乱,血管舒缩症状(VMS),睡眠障碍,疲乏无力,情绪障碍,躯体症状等;绝经生殖泌尿综合征(GSM)相关症状;存在骨质疏松症高危因素,低骨量,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及有骨折风险;过早的低雌激素状态: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下丘脑垂体性闭经、手术绝经等。
要点:MHT是医疗措施,只在有适应证时才考虑应用。
MHT的禁忌证已知或可疑妊娠:围绝经期女性,月经紊乱时应注意排除妊娠相关问题如宫内妊娠、异位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等。
原因不明的阴道流血:阴道流病因包括肿瘤性、炎症、医源性、创伤性和卵巢功能失调等,在予以性激素治疗围绝经期月经失调前应仔细鉴别。
已知或可疑患有乳腺癌。
已知或可疑患性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
最近6个月内患有活动性静脉或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对于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应用MHT时推荐经皮途径;若重复测定肝肾功能高于正常值的2~3倍,建议先行内科诊疗。
要点:评估存在MHT禁忌证者,不建议全身应用MHT。
MHT的慎用情况包括: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增生病史、血栓形成倾向、胆石症、免疫系统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乳腺良性疾病及乳腺癌家族史、癫痫、偏头痛、哮喘、血卟啉症、耳硬化症、现患脑膜瘤等。
要点:有MHT慎用情况的女性,应权衡利弊选择个体化的MHT方案,并加强监测和随访,力争获益大于风险。
02、接受MHT的女性应如何进行获益/风险评估?国内最新指南建议:使用MHT的女性每年应至少接受1次全面的获益风险评估,包括绝经症状评分、新发疾病筛查、全面查体、必要的辅助检查,讨论生活方式和防控慢性疾病的策略,根据评估结果个体化调整MHT方案[1]。
1.一般治疗:应进行心理治疗,了解绝经是生理变化过程,必要时可选用适量的镇静药,如夜晚服用地西泮
2.5~5mg.谷维素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可服30~60mg /d.为预防骨质疏松,老年妇女应坚持体质锻炼,增加日晒时间,摄入含钙丰富的食物,并补充钙剂,有条件者可注射降钙素。
2.雌激素替代治疗(1)适应证:主要包括因雌激素缺乏所致的老年性阴道炎、泌尿道感染、精神神经症状及骨质疏松等;(2)禁忌证:严重肝病、胆汁淤积性疾病、深静脉血栓性疾病及雌激素依赖性肿瘤患者;有不规则出血、乳腺增生者;(3)制剂的选择:原则上尽量选用天然雌激素,以雌三醇和雌二醇间日给药量为安全有效。
我国应用最多的是尼尔雌醇,为一种长效雌三醇。
每半月服2mg,或每月服2~5mg,可有效地控制潮热、多汗、阴道干燥和尿路感染。
由于其对子宫内膜作用弱,不易引起子宫出血;雌激素药物种类及给药途径,应酌情选用。
(4)剂量个体化:药量以取最小有效量为宜。
(5)长期用药者要定期检查子宫内膜及盆腔,每半年应酌情考虑是否给黄体酮,使子宫内膜产生撤退性出血。
《围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重点人群治未病干预指南2023》——绝经激素治疗概述绝经相关问题或疾病危害着广大中老年女性的身心健康,严重影响她们的生活质量。
如何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降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绝经绝经分为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
自然绝经指卵巢内卵泡生理性耗竭所致的绝经;人工绝经指两侧卵巢经手术切除或放射线照射等所致的绝经。
人工绝经者更易发生绝经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引起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 ,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证候群,主要包括月经周期改变、血管舒缩症状、精神神经症状、焦虑抑郁、心血管症状阵发性发作、骨质疏松等。
高风险人群本指南以四类高风险人群作为围绝经期综合征重点人群:(1)重度围绝经期综合征高风险人群(2)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高风险人群(3)围绝经期心脑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4)围绝经期焦虑抑郁高风险人群干预原则需对绝经期女性进行全面健康管理,包括每年健康体检、推荐合理饮食和科学锻炼、并鼓励增加社交活动和脑力劳动。
启动指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e hormone therapy , MHT)应在有适应证、无禁忌证、绝经女性本人有通过MHT改善生活质量的主观意愿前提下尽早开始,根据患者需求,选择治疗方案,并长期评估。
绝经激素治疗(MHT)国际绝经学会对中年女性的健康管理及 MHT的建议(2016)指出:对于绝经前后启动MHT 的女性,可获得骨质疏松性骨折一级预防的好处。
有子宫的女性在补充雌激素时,应加用足量足疗程孕激素以保护子宫内膜,已切除子宫的女性通常不必加用孕激素;MHT 必须个体化,应根据治疗症状的需求选择治疗方案,并定期进行获益/风险评估。
MHT 的启动时机虽然MHT 可以预防绝经后任何年龄的骨折发生,但是患者采用MHT 的年龄非常重要。
患者年龄50~ 60 岁或者绝经< 10 年,MHT 可作为一线治疗;60岁以上患者不建议启动MHT。
绝经期综合征及绝经后激素补充诊治原则绝经是一种生命现象,是每个女性都要经历的阶段。
绝经期分为绝经前期、绝经后期、绝经过渡期、围绝经期和更年期。
绝经后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各期出现的一系列症状。
绝经后激素补充治疗(MHT)主要指对卵巢功能衰退的妇女,在有适应证、无禁忌证的前提下,给予个体化低剂量雌激素或孕激素治疗。
对于有子宫者,需要补充雌激素同时添加孕激素治疗,临床上称作雌孕激素治疗(EPT);对于无子宫者,多采用单一雌激素治疗(ET)。
MHT应用于绝经早期有症状的中年妇女进行激素替代治疗(HRT),对于骨骼、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有长期保护作用,对于预防骨折有一定的作用,对既往未使用HRT的年龄大于60岁的妇女,不推荐使用HRT。
诊断妇女最后一次月经来潮后12个月即可确诊。
绝经的真正含义并非指月经停止,而是指卵巢功能的衰竭。
治疗自围绝经期开始,月经紊乱、血管舒缩症状和精神症状在多数妇女身上发生,随之而来的是泌尿生殖道萎缩和神经精神症状逐渐明显。
在绝经晚期,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痴呆的发生也与雌激素缺乏息息相关。
因此,雌激素的补充仍然是临床用于改善更年期妇女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一项必要的、不可或缺的医疗措施。
对于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管理的决策,首先应推动相关知识的教育、宣传,内容涵盖中老年健康生活方式、系统管理HRT妇女相关信息、HRT的益处、HRT 的个性化治疗及其治疗的利弊、"窗口期"的启动等。
HRT是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助于整体的身心健康,对保持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健康、降低乳腺肿瘤发病风险也都有较大益处。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态对于身体健康极为有益。
规律运动可以降低总的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率。
有数据表明,经常参加运动的人,其身体代谢情况、平衡能力、肌肉力量、认知程度及生命质量都更好,并且心脏不良事件、卒中、骨折、乳腺癌发生概率都显著降低。
激素补充治疗抗衰老技术规范化指南(最全版)激素补充治疗抗衰老是指女性卵巢功能衰退[1]、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2,3,4]以及成年生长激素缺乏症等疾病,导致性激素和生长激素不足,引起机体健康问题而采用的临床医疗干预措施。
该治疗方法应在有适应证而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应用。
通过适当补充所缺乏的激素,有助于缓解围绝经期妇女的不适症状以及中老年男性的机体和精神衰退,增加肌肉含量,减少脂肪成分,从而提高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改善生活质量,达到抗衰老目的[5]。
但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目前的临床证据显示,这些激素的合理应用(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②激素应用,必须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相结合,包括运动和饮食管理。
③激素的补充剂量为生理剂量,剂量不足会影响疗效;反之,若补充过多则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设置有妇产科、内分泌科、整形美容抗衰老中心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
(二)有激素水平检测及相关诊断检验的分析条件和能力,或者与具备上述条件和能力的实验室有固定协作关系。
二、专业人员资质(一)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并登记注册。
(二)有主治医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有3年以上妇产科、男科、内分泌科、整形外科、保健科、老年病学等相关科室工作经验。
(四)经过省级或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关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相关组织、材料、制剂、药品及仪器设备要求(一)所使用的激素类药品必须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
(二)有符合药品存放要求的独立储存设备。
四、雌孕激素的替代治疗(一)对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妇女进行激素补充治疗相关知识的培训。
应根据激素补充治疗的适应证,为有需要的女性提供激素补充治疗的相关信息,特别是激素补充治疗的可能获益和风险等信息。
在开始激素补充治疗前,应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告知并分析治疗的利弊。
治疗前详细了解病史,包括目前症状、一般病史、女性妇科病史、家族史(女性主要包括乳腺癌及子宫内膜癌等恶性肿瘤病史)、性生活史以及女性的绝经相关疾病的高危因素。
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中国指南(全文)绝经的本质是卵巢功能衰竭。
伴随卵巢功能的衰退,女性会出现多种绝经相关症状、组织萎缩退化和代谢功能紊乱,导致一系列身心健康问题。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已成为女性生命周期中最长的阶段,需要对此阶段的女性进行全面的生活方式指导和健康管理,包括饮食、运动、控烟、限酒等,并指导适宜人群开展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e hormone therapy, MHT),或对非适宜人群采用非激素治疗,以缓解绝经相关症状,提高和改善其生命质量。
MHT是为弥补卵巢功能衰竭而采取的治疗措施。
经过多年的实践证实,科学应用MHT可有效缓解绝经相关症状,绝经早期使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老年慢性疾病的发生[1-2]。
为使国内各级医师更好地开展绝经管理工作并指导临床治疗,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基于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结果和最佳证据,参考国际最新的相关指南,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在2012年修订的《绝经期管理与激素补充治疗临床应用指南(2012版)》[3]基础上,经多次讨论修改,制定了本指南。
本指南中应用的证据级别和建议等级源自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协会(RCOG)的推荐[4]。
一、绝经的诊断及分期1. 诊断:绝经是指月经永久性停止,属回顾性临床诊断。
40岁以上的女性末次月经之后12个月仍未出现月经,排除妊娠后则可临床诊断为绝经。
绝经的真正含义并非指月经的有无,而是指卵巢功能的衰竭。
单纯子宫切除的女性,虽然不再有月经来潮,如卵巢功能正常,则不属于绝经的范畴。
2. 分期:随着临床和科研的进步,需对生殖衰老过程进一步细分。
2011年发表的“生殖衰老研讨会分期+10(stages of reproductive aging workshop+10,STRAW+10)”分期系统是目前公认的生殖衰老分期的“金标准”[5][B]。
STRAW+10分期系统将女性生殖衰老过程分为3个阶段:生育期、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每个阶段又进一步划分为早期和晚期,用阿拉伯数字-5~+2表示;其中,生育期还增加了峰期,生育期晚期和绝经后期早期进一步细分为2~3个亚阶段,采用阿拉伯数字后加英文字母(a、b、c)表示。
绝经相关激素补充治疗的适应证主要内容绝经相关的激素补充治疗(hormonereplacementtherapy,HRT)已经历了几十年的历程,其发展及人们对其受益和风险的认识经历了极其崎岖的过程。
在世界各地,有关绝经症状、绝经相关疾病的发生、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激素补充治疗的应用、以及医疗保健的重视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异。
其次,社会文化、态度和国民素质也会对绝经治疗和激素的应用形成很大的影响。
大众对绝经期相关知识的了解及相关专业人士对绝经的关注度差别迥异。
然而,中国目前的形势又极为严峻,随着老龄化的到来,绝经人口已逾1亿,并且还在不断增加中。
除了更年期症状外,激素补充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由于雌激素长期缺乏所带来的老年慢性疾病,这虽已为大量循证医学研究所证实,但却并不为一般民众所知。
在中国,无论是患者的家属还是绝经妇女本人,由于传统的对激素的恐惧,本能地排斥一切使用激素的治疗,尤其是长期使用。
这种情绪,使得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遇到了极大障碍。
温故而知新,我们希望从回顾绝经相关的HRT的历史出发,总结经验教训,分析现状,展望未来,尽量以循证医学为证据,使HRT 逐步完善。
1绝经相关的激素补充治疗的必要性〃绝经是每个女性都要经历的阶段,只要她的寿命足够长〃。
很多人只注意到了这句话的前半部分,因而认为绝经是一个生理现象,无需也不应该加以任何医疗干预。
但是女性的绝经期之于进化生物学家,则是动物世界中的一种突变,是一个值得深究的矛盾。
人类有绝经期,而黑猩猩、大猩猩、狒狒和大象却没有这一征象(或者说至少在野生种群中没有形成固定的征象),因此,多数生物学家将女性的绝经期视作人类近来预期寿命不断增长的时代产物,在人类几百万年的进化史上的多数时期,绝经期绝不可能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因为推测那时无论男女,几乎无人能活过40岁。
因此,绝经这种现象是近代人类才会经历的一个“生理"现象,是随着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而日趋严峻的问题。
绝经后怎样补充雌激素文章目录*一、绝经后怎样补充雌激素*二、绝经的中医辨证治疗*三、绝经的症状绝经后怎样补充雌激素1、使用口服药物补充雌激素一般为改善泌尿、生殖道萎缩,防治反复尿路感染、尿失禁、尿道综合征,改善阴道干涩、性生活困难,可采取阴道局部用药,小剂量即可达到效果。
防治骨质疏松症、冠心病等多采用口服。
口服时药物首先进入肝脏,容易引起肝内代谢变化,但也可使血脂代谢改善较经皮肤应用时显着。
口服雌激素制剂有多种,现在应用最广泛的为尼尔雌醇,这是长效制剂,只需要2~4周服1次,且对子宫内膜影响小。
2、不可滥用药物来补充雌激素利维爱兼有雌激素、孕激素与雄激素作用,使用时不必再加用孕激素,目前应用也较多。
雌激素补充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因为滥用雌激素会出现副反应。
长期单用雌激素制剂可以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但加用孕激素后这种危险性显着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与不用雌激素者相同或更低。
3、选择正确的时间来补充雌激素从出现绝经的症状开始,或者小于60岁之前开始激素补充是“黄金时期”,效果最好,特别是对心血管系统的好处最明显。
60岁以后才开始激素补充效果有限,太晚甚至可能增加老年痴呆的风险。
绝经的中医辨证治疗辨证分型治疗分两型论治:肾阴虚者以生地黄、枸杞子、女贞子、山药、珍珠粉、淫羊藿、鸡血藤、何首乌组方治疗;肾阴虚兼阳虚者以熟地黄、杞子、补骨脂、鸡血藤、何首乌、珍珠母、山药、淫羊藿组方治疗。
基本方加减治疗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以益肾燮平汤为主,生地黄、淫羊藿、桑寄生、钩藤、(生)麦芽各15克?熏紫草、糯稻根各30克,(炒)当归、(制)香附各10克?熏酸枣仁12克。
肝郁心虚、脏躁神烦者加小麦、(炙)甘草、大枣;脾弱少运、纳差便溏者加山药、茯苓、白术;水亏木旺、急躁易怒者加夏枯草、石决明;阴虚血少、心悸失眠者加麦冬、五味子。
专方治疗主要专方有:妇宁康(人参、枸杞子、当归、熟地黄、赤芍、山茱萸、知母、黄柏、牡丹皮、石菖蒲、远志、茯苓、菟丝子、淫羊藿、巴戟天、蛇床子、狗脊、五味子)、更年灵(熟地黄、山药、茯神、菟丝子、杜仲、肉苁蓉、泽泻),更年舒(生地黄、熟地黄、白芍、山药、桂枝、荆芥)等。
《绝经相关激素补充治疗规范诊疗流程》绝经是女性生理功能逐渐衰退至闭经停止的过程,通常发生在45-55岁之间。
随着绝经的到来,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引发了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如潮热、失眠、情绪波动、骨质疏松等。
为了缓解这些不适症状,许多女性选择进行激素补充治疗来帮助调节体内激素水平和缓解相关症状。
然而,激素补充治疗并非所有绝经女性都适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
因此,临床医生在进行绝经相关激素补充治疗时需要遵循规范的诊疗流程,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一、诊断及评估:1.临床医生应该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绝经症状和相关疾病史。
2.建议患者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雌激素、孕激素、FSH、LH等激素水平检测,以帮助评估患者的激素状态和卵巢功能。
3.对存在严重心血管疾病、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禁忌症的患者,激素补充治疗应谨慎使用或禁止使用。
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1.根据患者的绝经症状和激素水平,制定个性化的激素补充治疗方案,包括药物选择、剂量和疗程。
2.对于轻度绝经症状的患者,可以采用非荷尔蒙疗法,如心理疗法、中药治疗等。
对于严重症状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雌激素、孕激素等荷尔蒙替代治疗。
3.在使用激素补充治疗时,应该坚持“最小有效剂量、最短疗程”的原则,避免长期使用和过量使用。
三、监测和随访:1.在激素补充治疗期间,应该定期监测患者的激素水平和相关生化指标,评估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2.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症状变化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对于长期使用激素补充治疗的患者,应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预防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四、注意事项:1.激素补充治疗过程中,应该避免吸烟、过度饮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在使用激素补充治疗时,应该密切监测患者的心血管状况,避免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3.激素补充治疗期间,患者应该及时告知医生任何不适症状和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