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期末复习试题

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期末复习试题

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期末复习试题
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期末复习试题

`

一、判断题

1. 在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时,若各区层所包含的抽样单位数不同,则从各区层抽取单位数应根据其所包含的抽样单位数按比例配置。(√)

2.二项分布属于连续型概率分布(×)

3.一般情况下,长方形尤其是狭长形小区的试验误差比正方形小区的大(×)

4.准确性是指在试验中某一试验指标或性状的观测值与其真值接近的程度(√)

5.调和平均数主要用于反映研究对象不同阶段的平均速率(√)

6.在计算植物生长率时,用调和平均数比用算术平均数更能代表其平均水平(×)

7.就同一资料而言,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

8.通常将样本容量n30的样本称为大样本,将样本容量n30的样本称为小样本(√)

9.正态分布属于离散型概率分布(×)

10.统计分析的试验误差主要指随机误差。这种误差越小,试验的准确性越高(×)

二、填空题

1. 正交试验设计表的主要性质有正交性、代表性、综合可比性。

2. 两个变量数据依据确定性关系可分为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2种类型。

3. 常用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主要有直方图、多边形图、条形图、圆图这4种图形。

4.在田间试验中,由观察、测量所得的资料,一般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和质量性

状资料两大类。

5. 小样本抽样分布主要包括三类分布:t分布、 X2分布和F分布。

6. 随机事件可分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基本事件3种类型

7. 常用的田间试验设计方法主要有随机区组试验、随机裂区试验、拉丁方试验。

8. 正交试验设计表的主要类型有两种分别相同水平正交表和混合水平正交表

9. 田间试验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

样和多级随机抽样

10. 试验地土壤差异测量的方法有目测法和肥力测定法

12. 试验处理重复的作用分别是估计试验误差和降低试验误差。

13. 试验地土壤肥力差异的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肥力梯度的变化和斑块状变

化。

14. 在研究玉米种植密度和产量的相关关系中,其中种植密度是自变数,产量是

依变数

15. 小麦品种A每穗小穗数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值为18和3(厘米),品种B为30和4.5(厘米),根据 CV 大于_ CV _,品种_ A _ 的该性状变异大于品种_ B BA

_。

16. 田间试验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有、、和等

17.根据试验的容将田间试验分为:品种试验、栽培试验、品种和栽培相结合

的试验3种类型。

18. 统计学中,一般来说常见抽样的方法有典型抽样、随机抽样和顺序抽样3

种方法。

19. 在Excel表格中计算正态分布概率值和反正态分布随机变量的函数分别是NORMDIST 和NORMINV

文档Word

`

20. 在Excel表格中,求和、算术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使用的函数SUM、 AVERAGE 、

STDEV。

21. 用来描述资料基本特征特性的三个统计数分别是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

22.各因素水平间间距的确定方法有等差法、等比法、随机法、选优法四种方法。

23. 统计表由标题、横标目、纵标目、线条和数据五部分组成。

24. 二项总体也可以称为0,1总体,是因为二项总体中两事件为对立事件,将

发生事件记为“1”,另一事件记为“0”。

25. 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是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是:处理效应与环境效应的可加

性、误差的正态性、误差的同质性。

三、问答题

1.请举例说明函数关系和统计关系的区别

2.请简要回答随机试验的三大特性是什么?

答:(1)每次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1 个;

(2)事先不能准确知道每次的具体结果(可知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3)可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试验。

3.请简要回答田间试验的几个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1.进行试验的复杂性2、具有地区性和季节性3、存在试验误差

4.请简要回答控制田间试验误差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答:(1)选择同质一致的试验材料,(2)改进操作和管理技术,使之标准化,(3)控制引起差异的外界主要因素

5.请简要回答什么是试验误差?田间试验误差又有哪些类型?

答:试验误差指观察值与其理论值或真值的差异;系统和随机

6.请简要回答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原理的主要容是什么?

答:若随机事件的概率很小,例如小于0.05、0.01、0.001,称之为小概率事件。在统计学上,把小概率事件再一次试验中堪称是实际不可能发生的时间称为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原理,亦称为小概率原理。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原理是统计学上进行假设实验的基础依据。

7.请简要回答随机区组设计的优点有哪些?

答:(1)设计简单,容易掌握;(2)灵活性大,单因素、多因素以及综合性试验都可以采用;(3)符合试验设计的三原则,能提供无偏的误差估计,能有效地减少单向的土壤肥力差异对试验的影响,降低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度;(4)对试验地的形状和大小要求不严,必要时不同区组可以分散设置在不同的田块或地段上;(5)易于分析,当因某种偶然事故而损失某一处理或区组时,可以除去该处理或区组进行分析。

8.请简要回答田间试验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在自然或田间条件下,选育和坚定新的作物品种和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客观地评定优良品种及其适应区域,研究各项生产措施及其应用围,使科研成果能够合理地应用和推广,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9.请简要回答正态分布的主要性质有哪些?

文档Word

`

10.请简要说明直线回归与相关的在联系

请简要回答随机事件具有哪些特征?11.

请简要回答田间试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是那些?12.)试验时农事操作和管理技术的不一致所引2(1)试验材料固有的差异,(答:)进行试验时外界条件的差异起的差异,(3 请简要回答中心极限定理的主要容是什么?13. 答:概率论中讨论随机变量序列部分和的分布渐近于正态分布的一类定理

请简要回答田间试验设计的三个原则分别是什么?14. 答:田间试验设计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排列、局部控制。估计试验误差。(2) 降低试验误差。重复的作用:(1)

中的任(区组)随机排列的作用:试验的每一处理都有同等机会设置在一个重复局部何一个试验小区上。随机排列和重复结合,能获得试验误差的无偏估计。控制的作用:可解决土壤差异较大的问题,能较好地降低试验误差。四、计算分析题22P40) 的正态分布,试求x服从μ=30.3,σ(x=5.1<1. 设

22P10) 服从μ=30.3,σ(x=5.1<的正态分布,试求2. 设x

问这两个甘薯品种和品种B的淀粉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3.测得甘薯两个品种AA 12.0 11.8 13.5 两个甘薯淀粉含量% 品种的淀粉含量有无差异(a=0.05)。

B 11.8 13.0 12.5 14.5 15.5 品种

22 30)P(x4.设x服从μ=28.0,σ<=4.0的正态分布,试求

、4751、50、、、4858、53、46、5.现测得一组辣椒品种的株高数值分别为:55 、标准误的数值。MS、s请分别计算平均值、45、57cm,SS、df、

57?45??51?50?475355?48?58??46解:51?x?

10n?22222 222222)i-x(x=192 +(-4)+6(+-3)+7+(-6)+2+(-5)+0(+-1)SS==4i=9

D f192SS33??21. MS= 9Df21.33?4.62SS S==文档Word

`

4.S62=1.46

标准误==10n6. 6、不同种植密度(A)和不同施肥水平(B)对小麦植株高度的影响,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3次重复。原始数据请见下表,请进行方差分析。(1)原始数据

(2)F检验

(3)各处理间平均数多重比较(LSD法)

x, kg/现对高效低毒新型广谱杀虫剂“甲氰菊酯”的用量(亩)和施用于玉7. -1y mg/kg)的关系,测定结果列于下表。进行直线米后在籽粒中的残留量(10,

22μ的正态分布,试求P(x<,σx 8.设服从=25.0=5.020)

文档Word

`

9.分别测得番茄品种A和品种B的单株产量kg株结果如下表所示。问这两个番茄单株产量有无差异(a=0.05)。品种A 4.2 3.8 4.5 4.5 3.9 品种B 4.3 4.0 3.6 4.2 --

10.某个小麦品种A的千粒重0=38.0g,现育成一新小麦品种B,在6个小区种植,得其千粒重分别为40.0、42.5、38.2、43.1、40.5、37.8g。问新育成小麦品种

B的千粒重与A品种的千粒重有无差异?(提示:a=0.05)

五、名词解释

1.质量性状

2.边际效应:小区两边或两端蜘蛛的生长环境与小区中间植株的生长环境不一致而表现出的差异:

3.田间试验:指在田间土壤、自然气候等环境条件下栽培作物,并进行与作物有关的各种科学性试验

4.样本容量:样本所包含的个体数目称为样本容量,常记为n。通常将样本容量

n >30的样本称为大样本,将样本容量n≤30的样本称为小样

5.统计推断

6.结果重演性:在相同的条件下再次进行同一试验,应能获得与原试验相同的结果

农学专业《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试题题库及答案

≠β农学《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题库1 一、判断题: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每小题2分,共14分) 1 多数的系统误差是特定原因引起的,所以较难控制。( × ) 2 否定正确无效假设的错误为统计假设测验的第一类错误。( √ ) 3 A 群体标准差为5,B 群体的标准差为12, B 群体的变异一定大于A 群体。( × ) 4 “唯一差异”是指仅允许处理不同,其它非处理因素都应保持不变。( √ ) 5 某班30位学生中有男生16位、女生14位,可推断该班男女生比例符合1∶1(已知 84.32 1,05.0=χ) 。 ( √ ) 6 在简单线性回归中,若回归系数,则所拟合的回归方程可以用于由自变数X 可靠地预测依变数Y 。( × ) 7 由固定模型中所得的结论仅在于推断关于特定的处理,而随机模型中试验结论则将用于 推断处理的总体。( √ ) 二、填空题:根据题意,在下列各题的横线处,填上正确的文字、符号或数值。(每个空1分,共16分 ) 1 对不满足方差分析基本假定的资料可以作适当尺度的转换后再分析,常用方法有 平方根转换 、 对数转换 、 反正旋转换 、 平均数转换 等。 2 拉丁方设计在 两个方向 设置区组,所以精确度高,但要求 重复数 等于 处理数 ,所以应用受到限制。 3 完全随机设计由于没有采用局部控制,所以为保证较低的试验误差,应尽可能使 试验的 环境因素相当均匀 。 4 在对单个方差的假设测验中:对于C H =20σ:,其否定区间为2,2 12 να χχ-<或 2 ,22ν αχχ>;对于C H ≥2 0σ:,其否定区间为2,12 ναχχ -<;而对于C H ≤2 0σ:,其 否定区间为2 ,2ναχχ>。 5 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是 处理效应与环境效应的可加性 、 误差的正态性 、 误差的同质性 。 6 一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为80%,若每穴播两粒种子,则每穴至少出一棵苗的概率为 0.96 。 7 当多个处理与共用对照进行显著性比较时,常用 最小显著差数法(LSD) 方法进行多重比较。 三、选择题:将正确选择项的代码填入题目中的括弧中。(每小题2分,共10分 ) 1 田间试验的顺序排列设计包括 ( C )。 A 、间比法 B 、对比法 C 、间比法、对比法 D 、阶梯排列 2 测定某总体的平均数是否显著大于某一定值时,用( C )。 A 、两尾测验 B 、左尾测验 C 、右尾测验 D 、无法确定 3分别从总体方差为4和12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4的样本,样本平均数分别为3和2,在95%置信度下总体平均数差数的置信区间为( D )。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后习题解答及复习资料 (1)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习题集及解答 1.在种田间试验设计方法中,属于顺序排列的试验设计方法为:对比法设计、 间比法 2.若要控制来自两个方面的系统误差,在试验处理少的情况下,可采用:拉丁 方设计 3.如果处理内数据的标准差或全距与其平均数大体成比例,或者效应为相 乘性,则在进行方差分析之前,须作数据转换。其数据转换的方法宜采用:对数转换。 4.对于百分数资料,如果资料的百分数有小于30%或大于70%的,则在进 行方差分析之前,须作数据转换。其数据转换的方法宜采用:反正弦转换(角度转换)。 5.样本平均数显著性测验接受或否定假设的根据是: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 原理。 6.对于同一资料来说,线性回归的显著性和线性相关的显著性:一定等价。 7.为了由样本推论总体,样本应该是:从总体中随机地抽取的一部分 8.测验回归和相关显著性的最简便的方法为:直接按自由度查相关系数显著 表。 9.选择多重比较的方法时,如果试验是几个处理都只与一个对照相比较,则应 选择:LSD法。 10.如要更精细地测定土壤差异程度,并为试验设计提供参考资料,则宜采用: 空白试验 11.当总体方差为末知,且样本容量小于30,但可假设==(两样本 所属的总体方差同质)时,作平均数的假设测验宜用的方法为:t测验 12.因素内不同水平使得试验指标如作物性状、特性发生的变化,称为:效应 13.若算出简单相差系数大于1时,说明:计算中出现了差错。 14.田间试验要求各处理小区作随机排列的主要作用是:获得无偏的误差估计值 15.正态分布曲线与轴之间的总面积为:等于1。 16.描述总体的特征数叫:参数,用希腊字母表示;描述样本的特征数叫:统计 数,用拉丁字母表示。 17.确定分布偏斜度的参数为:自由度 18.用最小显著差数法作多重比较时,当两处理平均数的差数大于LSD0.01时, 推断两处理间差异为:极显著 19.要比较不同单位,或者单位相同但平均数大小相差较大的两个样本资料的变 异度宜采用:变异系数 20.选择多重比较方法时,对于试验结论事关重大或有严格要求的试验,宜用: q测验。 21.顺序排列设计的主要缺点是:估计的试验误差有偏性 22.田间试验贯彻以区组为单位的局部控制原则的主要作用是:更有效地降低试 验误差。

结构试验期末复习题

1、结构试验按试验目的可分为生产检验性试验和科学研究性试验;按试验对象可分为真型试验和模型试验;按荷载性质可分为静力试验和动力试验;按试验场所可分为现场试验和实验室试验;按试验持续时间可分为短期荷载试验和长期荷载试验。 2、动载试验主要包括:疲劳试验、动力特性试验、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和风洞试验 3、结构试验一般可分4个阶段:试验规划和设计、试验技术准备、试验实施过程、试验数据分析和总结 4、重力加载包括:直接重力加载、杠杆重力加载 5.水可作为对建筑结构施加的重力荷载。 6.荷载支承装置分为竖向荷载支承装置和水平荷载支承装置。 7、气压加载有正压加载和负压加载两种方式。 8、可采用卷扬机、绞车、螺旋千斤顶、螺旋弹簧、倒链等方式实现机械加载。 9.在结构构件安装位置和实际工作状态不相一致的情况下进行的试验称为异位试验。 10.试件设计所以要注意它的形状,主要是要求满足在试验时形成和实际工作相一致的应力状态。 11.结构试验中,采用分级加载一方面可控制加载速度,另一方面便于观测结构变形随荷载变化的规律。 12.应变测量方法包括:电阻应变测量方法;手持式应变仪测量方法和振弦式应变计测量方法。 13.测量挠度的仪器包括:①百分表及挠度计;②电子百分表;③电阻应变式位移传感器; ④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⑤刻度尺和水准仪。 14.电液伺服阀能根据输入电流的极性控制液压油的流向,根据输入电流的大小控制液压油的流量。 15.液压加载法的最大优点是利用油压使 液压加载器产生较大的荷载。 16.测定结构的动力特性的方法包括:自由振动法、共振法、脉动法 17.冲击力加载的特点是荷载作用时间极为短促,在它的作用下使被加载结构产生振动响应,适用于进行结构动力特性的试验。 18.在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中为了能再现地震力作用下,墙体经常出现的斜裂缝或交叉裂缝的破坏现象,在墙体安装及考虑试验装置时必须要满足边界条件的模拟。 1、下列(D )不属于科学研究性试验。 A.验证结构计算理论的假定 B.为制订设计规范提供依据 C.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提供实践经验 D.服役结构的可靠性鉴定 2、下列(E )不属于长期荷载试验。 A 混凝土的徐变 B 预应力钢筋的松弛 C 混凝土的碳化 D 钢筋的锈蚀 E 混凝土试块150×150×150抗压试验 3.结构试验中,常用科研性试验解决的问题是( D ) A.综合鉴定重要工程和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质量 B.鉴定预制构件的产品质量 C.已建结构可靠性检验、推断和估计结构的剩余寿命

尔雅网课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后及考试习题答案.doc

1 【多选题】 田间试验任务的主要来源有()。 A、 农业生产实践中发现或提出了新的问题,需要通过田间试验进行解决。 B、 农业科学工作者经常需要通过田间试验开展有关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以及作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等研究。 C、 不同地区和不同单位之间经常有相同或类似的项目需要进行研究,受其它地区或单位的委托进行研究也是田间试验任务的一个重要来源。 D、 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各级农业行政部门或科研主管部门经常会下达一些田间试验项目。 我的答案:ABCD 2 【判断题】 田间试验的任务就是在大田条件下评价农业生产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品种的实际效果,解决农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的答案:√ 1 【单选题】 试验目的要明确就是()。 A、 要求田间试验的各项试验条件要接近试验结果欲推广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 B、 对试验要解决的问题有充分的了解,对预期结果做到心中有数 C、 必须坚持唯一差异原则 D、 在相同或类似的条件下进行同样的试验或生产实践,能获得类似的结果 我的答案:B 2 【单选题】 试验条件要有代表性就是要求田间试验的各项试验条件要接近试验结果欲推广地区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试验结果在欲推广地区的生产上发挥增产增效作用。 A、 自然条件、生产条件 B、 天气条件 C、 土壤条件 D、

市场条件 我的答案:A 3 【单选题】 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可靠,进行田间试验时,必须坚持(),随时随地注意试验的准确性,力求避免造成不应有的试验误差。 A、 重复原则 B 随机排列 C、 唯一差异原则 D、 一致原则 我的答案:C 4 【多选题】 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包括()。 A、 试验目的要明确 B、 试验条件要有代表性 C、 试验结果要准确可靠 D、 试验结果要有重演性 我的答案:ABCD 5 【多选题】 为了满足重演性的要求,有哪些要注意的环节 ( ) A 完全掌握试验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 B、 有及时、准确、完整的田间观察记载,以便分析产生各种试验结果的原因,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C、 每一项试验最好在本地重复进行2~3年,以便弄清作物对不同年份气候条件的反应 D、 如果将试验结果推广到其他地区,还应进行多点试验。 我的答案:ABCD 6 【判断题】 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重演性,必须严格注意试验中的一系列环节,尤其应严格要求试验的正确执行和试验条件的代表性这两个前提。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期末考试试卷#(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中,常用生产鉴定性试验解决的问题是( C )。A.验证结构设计理论的假定B.提供设计依据 C.处理工程事故,提供技术依据 D.提供实践经验 2.工程结构试验的四个阶段中,哪一个阶段是整个试验工作的中心环节?( C ) A.试验规划阶段 B.试验准备阶段 C.试验加载测试阶段 D.试验资料整理和分析阶段 3.在结构试验中应优先选择的结构就位形式是( A )。 A.正位试验 B.卧位试验 C.反位试验 D.原位试验 4.结构试验中,钢结构的荷载持续时间一般不少于( B )。 A.5min B. 10min C. 15min D. 30min 5.对于量测振动频率、加速度等参数的动测仪表,要求仪表的频率、加速度范围( A )被测动态参数的上限。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大于等于 6.工程结构的模型试验与实际尺寸的足尺结构相比,不具备的特点是( D )。 A.经济性强 B.数据准确 C.针对性强 D.适应性强 7.集中荷载相似常数与长度相似常数的( B )次方成正比。 A.1 B.2 C.3 D.4 8.弯矩或扭矩相似常数与长度相似常数的( C )次方成正比。 A.1 B.2 C.3 D.4 9.弹性模型材料中,哪一种材料的缺点是徐变较大,弹性模量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D ) A.金属材料 B.石膏 C.水泥砂浆 D.塑料 10.哪一种模型的制作关键是“材料的选取和节点的连接”?( C )A.混凝土结构模型B.砌体结构模型C.金属结构模型D.有机玻璃模型11.强度模型材料中,哪一种材料需要经过退火处理?( A ) A.模型钢筋 B.微粒混凝土 C.模型砌块 D.水泥砂浆 12.下列哪一种加载设备属于机械力加载设备?( B ) A.杠杆 B.弹簧 C.手动液压千斤顶 D.水 13.机械力加载设备中下列哪一种加载设备常用于结构的持久荷载试验?( D ) A.卷扬机 B.吊链 C.螺旋千斤顶 D.弹簧 14.支座的型式和构造与试件的类型和下列何种条件的要求等因素有关。( A ) A.实际受力和边界条件 B.位移的边界条件 C.边界条件 D.平衡条件 15.结构试验时,试件的就位型式最符合实际受力状态而应优先采用的是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广东药学院自编教材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2014.8

第一章绪论 在医药卫生、食品等专业研究领域,常需要开展大量的试验来确定或验证研究者在科研过程中提出的科学假设,例如临床上研究某种新的降糖药的疗效时,研究者需要将研究对象(如糖尿病患者)随机地分组,使其中一组患者服用研究中的该降糖药,另一组患者服用传统的降糖药,进而比较两组药物的疗效。但在具体的试验实施之前,研究者需要面对很多问题,如试验中试验对象应如何选择和分组?如何在试验过程中避免服用不同试验药物对试验对象心理产生影响,继而影响到最终疗效的判断?选择什么样的指标可更好的反映药物疗效?样本量需要多少?试验数据应如何收集以及运用何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等等问题。因为研究过程中研究结果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和病情可能影响药物疗效,如果不采取科学的方法使这些因素在比较组间分布均衡,就不能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因此为使科学研究在消耗最少人力和物力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获得科学可靠的结论,需要在研究开始之前对整个试验过程做出精心安排,制定详细具体的试验实施方案,即进行试验设计(experimental design)。一个科学合理的试验设计,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试验获得成功的关键。 一、试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医学试验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处理因素、试验对象和试验效应。如研究某降糖新药的疗效,处理因素为降糖新药及比较的传统降糖药;研究者需用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对象;试验效应是能反映药物疗效的指标,如患者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的下降。处理因素作用于试验对象后产生试验效应(图1),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因此试验设计时要先明确三个基本要素,再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1. 处理因素 处理因素(treatment)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施加于试验对象,以考察其试验效应的因素。如临床上研究降糖药的疗效,降糖药即为处理因素。在试验过程中处理因素的状态称为水平(level),如比较降糖新药和传统降糖药的疗效,

农学专业《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试题题库及答案

0≠β农学《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题库1 一、判断题: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每小题2分,共14分) 1 多数的系统误差是特定原因引起的,所以较难控制。( × ) 2 否定正确无效假设的错误为统计假设测验的第一类错误。( √ ) 3 A 群体标准差为5,B 群体的标准差为12, B 群体的变异一定大于A 群体。( × ) 4 “唯一差异”是指仅允许处理不同,其它非处理因素都应保持不变。( √ ) 5 某班30位学生中有男生16位、女生14位,可推断该班男女生比例符合1∶1(已知 84.32 1,05.0=χ) 。 ( √ ) 6 在简单线性回归中,若回归系 数,则所拟合的回归方程可以用于由自变数X 可靠地预测依变数Y 。( × ) 7 由固定模型中所得的结论仅在于推断关于特定的处理,而随机模型中试验结论则将用于 推断处理的总体。( √ ) 二、填空题:根据题意,在下列各题的横线处,填上正确的文字、符号或数值。(每个空1分,共16分 ) 1 对不满足方差分析基本假定的资料可以作适当尺度的转换后再分析,常用方法有 平方根转换 、 对数转换 、 反正旋转换 、 平均数转换 等。 2 拉丁方设计在 两个方向 设置区组,所以精确度高,但要求 重复数 等于 处理数 ,所以应用受到限制。 3 完全随机设计由于没有采用局部控制,所以为保证较低的试验误差,应尽可能使 试验的 环境因素相当均匀 。 4 在对单个方差的假设测验中:对于C H =20σ:,其否定区间为2 ,2 12 ν α χχ-<或 2 ,22ν αχχ>;对于C H ≥2 0σ:,其否定区间为2,12 ναχχ -<;而对于C H ≤2 0σ:,其 否定区间为2 ,2ναχχ>。 5 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是 处理效应与环境效应的可加性 、 误差的正态性 、 误差的同质性 。

田间试验统计学汇总

三、填空题 1.(统计数)是总体相应参数的估计值。 2.χ2临界值由()和()决定。 3.F分布的平均数μF=( 1 )。 4.F临界值的取值由()、()和()决定。 5.SSR临界值的取值由()、()和()决定。 6.t分布的平均数=(0 ),标准差=()。 7.t临界值的取值由(自由度)和(概率?) 决定。 8.标准化正态分布方程的参数是μ=(0 )和σ2 =( 1 )。 9.泊松分布的参数是μ=(m )和σ=(√m )。 10.常用表示资料变异程度的方法有方差、标准差、(极差)和(变异系数)四种。 11.常用的多重比较结果的表示方法有(列梯形表法)、(划线法)和(标记字母法)。 12.常用的随机排列的田间试验设计有(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拉丁方设计、 裂区设计、再裂区设计和(条区)设计等。 13.二项分布的两个参数μ=(np),σ=(根号npq)。 14.二项总体的样本平均数分布的两个参数μ=(),σ=()。 P66 15.二项总体分布的两个参数μ=(p ),σ =(pq )。 16.方差分析的三个基本假定是(可加性)、(正态性)和(误差同质性)。 17.方差分析的三个基本假定是:(1)处理效应与环境效应应该是(可加的);(2)试验误 差应该是(随机的)、彼此独立的,而且作正态分布,具有平均数为零;(3)所有试验处理必须具有(共同的误差方差),即误差同质性假定。 18.方差分析中,常用的变数转换方法有(平方根转换)、(对数转换)、(反正弦转换)和 采用几个观察值的平均数作方差分析等四种。 19.根据处理排列方法,常用的田间试验设计可分为(顺序排列)和(随机排列)两类。 20.观察数据依研究形状、特性不同一般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和(质量性状)资料两大 类。 21.回归估计标准误S y /x与离回归平方和Q和数据对数n的关系是S y /x=

完整word版试验设计期末考试题

试验设计期末试卷A 一、判断题 双因素优选法的方法包括:对开法、旋升法、平行线法和黄金分割法。 拟水平法不能保证整个正交表均衡搭配,只具有部分均衡搭配的性质。 在正交设计结果的直观分析法中,可以直接用极差来确定因素的主次顺序。 拟水平法不仅可以对一个因素虚拟水平,也可以对多个因素虚拟水平,是正交表的 选用更方便、灵活。 二、选择题 1、下列不是解决多指标正交试验的分析方法是 2、属于单因素优选法的是 3、L n (rm )括号中的r 表示 横行数 4、图一反映了精密度和正确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2、 交互作用是不能随意安排的。 3、 若试验不考虑交互作用,则表头设计可以使任意的。 4、 5、 两数的对数平均值总大于他们的算术平均值。 6、 一组试验值的几何平均值常小于它们的算术平均值。 7、 A 、综合平衡法 B 、综合评分法 C 、综合评价法 A 、黄金分割法 B 、A 旋升法 C 、对开法 A 、最多允许安排因素的个数 B 、因素的水平数 C 、正交表的

图一(见课本卩9,图(a )) A 、精密度好,正确度不好 B 、精密度不好,正确度好 C 、精密度好,正确度好 三、填空题 1、试验数据表可分为两大类:记录表 和纟吉果表示表 2、对正交试验结果的分析,通过那个两种方法,一种是直观分析法 析法。 3、不放置因素或交互作用的列称为 空白列。 r 水平两因素的交互作用要占 r-1列。 b 5、对指数函数 —ae ,选择适当的变换,使之变成一个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b In y =1 n a +— X 。 四、计算题 1、设甲、乙两组观测值为: 试在显著水平a=0.05时,检验乙组测定值是否有系统误差? (T 1=33, T 2=63) (答案见课本14页) 2、为考察温度对某种化工产品得率的影响,选取了五种不同的温度,在同一温度下各 ,一种是方差分 4、二水平因素的交互作用只占 列,三水平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则占 两 列, 甲:8.6 10.0 9.9 8.8 9.1 9.1 乙:8.7 8.4 9.2 8.9 7.4 8.0 7.3 8.1 6.8 已知甲组数据无系统误差,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复习资料

≠β 一、判断题: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每小题2分,共14分) 1 多数的系统误差是特定原因引起的,所以较难控制。( × ) 2 否定正确无效假设的错误为统计假设测验的第一类错误。( √ ) 3 A 群体标准差为5,B 群体的标准差为12, B 群体的变异一定大于A 群体。( × ) 4 “唯一差异”是指仅允许处理不同,其它非处理因素都应保持不变。( √ ) 5 某班30位学生中有男生16位、女生14位,可推断该班男女生比例符合1∶1(已知 84.32 1,05.0=χ) 。 ( √ ) 6 在简单线性回归中,若回归系数,则所拟合的回归方程可以用于由自变数X 可靠地预测依变 数Y 。( × ) 7 由固定模型中所得的结论仅在于推断关于特定的处理,而随机模型中试验结论则将用于 推断处理的总体。( √ ) 二、填空题:根据题意,在下列各题的横线处,填上正确的文字、符号或数值。(每个空1分,共16分 ) 1 对不满足方差分析基本假定的资料可以作适当尺度的转换后再分析,常用方法有 平方根转换 、 对数转换 、 反正旋转换 、 平均数转换 等。 2 拉丁方设计在 两个方向 设置区组,所以精确度高,但要求 重复数 等于 处 理数 ,所以应用受到限制。 3 完全随机设计由于没有采用局部控制,所以为保证较低的试验误差,应尽可能使 试验的环境 因素相当均匀 。 4 在对单个方差的假设测验中:对于C H =20σ:,其否定区间为2 ,2 12 να χχ -<或2 ,2 2ν α χχ>; 对于C H ≥20σ:,其否定区间为2 ,12ναχχ-<;而对于C H ≤20σ:,其否定区间为2 ,2ναχχ>。 5 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是 处理效应与环境效应的可加性 、 误差的正态性 、 误差的同质性 。 6 一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为80%,若每穴播两粒种子,则每穴至少出一棵苗的概率为 0.96 。 7 当多个处理与共用对照进行显著性比较时,常用 最小显著差数法(LSD) 方法进行多重比较。 三、选择题:将正确选择项的代码填入题目中的括弧中。(每小题2分,共10分 ) 1 田间试验的顺序排列设计包括 ( C )。 A 、间比法 B 、对比法 C 、间比法、对比法 D 、阶梯排列 2 测定某总体的平均数是否显著大于某一定值时,用( C )。 A 、两尾测验 B 、左尾测验 C 、右尾测验 D 、无法确定 3分别从总体方差为4和12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4的样本,样本平均数分别为3和2,在95%置信度下总体平均数差数的置信区间为( D )。 A 、[-9.32,11.32] B 、[-4.16,6.16] C 、[-1.58,3.58] D 、都不是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报告报告材料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是农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草业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本课程群的教学理念是以应用为导向,以试验设计、统计分析原理和思路为重点,以灵活应用数据处理软件为支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设计方法及其数据分析方法,提高科学研究、逻辑推理、试验设计及数据处理的能力,特别是科学创新能力。使用优良的设计方法及分析技术可以更好地解决农业科学(或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 本课程自2004年被列为河北省精品课程以来,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网络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建设,已完成预期建设目标。分述如下: 1.课程建设目标 (1)在现代化教学理念指导下,制定适合与我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构建适应于不同专业、不同学历层次的课程体系,体现教育教学的现代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2)摸索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3)探索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推进科研,教学科研同步提高的途径。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学术水平和素质。 (4)选用国内优秀的教材,并组织或参与《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系列教材的编写,建设一套具有鲜明特色的教材体系。 (5)完善网络资源的建设,为学生课下学习提供丰富、多样化的资料和案例。

(6)建立适合于本课程特点的考试方式和评定标准,扩充试题库。 2.课程建设内容及进展情况 (1)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的情况 按照我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对原《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程体系进行整改,按照专业类别、学历层次组织教学,构建一个既能够体现植物生产类特色、又能传授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分析方法的课程群。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程群中包括有《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专科)、《生物统计学》(本科)、《试验设计与分析》(本科)和《应用统计学》(本科)四门课程。 (2)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材建设的情况 ①将科学研究经验、教训、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凸显课程特色。在课堂讲授的恰当时候向学生们阐释科研处理数据资料的经典实例,使学生们意识到只有灵活使用统计方法,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益;把所承担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的内容从试验设计学和统计分析的侧面讲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的能力。 ②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采取案例式教学、形象化教学、实践参与式教学等方式来组织教学。并利用本精品课程网上在线答疑、Bb (Blackboard Academic Suite?)网络教学平台讨论区、教师的BLOG网页等多种形式实现课下辅导。

生物统计学期末考试题

生物统计学期末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生物统计学期末考试题 2.样本:从总体中抽出的若干个体所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 3.方差:用样本容量n来除离均差平方和,得到的平方和,称为方差 4.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就是标准差 5.标准误:即样本均数的标准差,是描述均数抽样分布的离散程度及衡量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尺度, 反映的是样本均数之间的变异。 6.变异系数:将样本标准差除以样本平均数,得出的百分比就是变异系数 7.抽样:通常按相等的时间间隔对信号抽取样值的过程。 8.总体参数:所谓总体参数是指总体中对某变量的概括性描述。 9.样本统计量:样本统计量的概念很宽泛(譬如样本均值、样本中位数、样本方差等等),到现在 为止,不是所有的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分布的关系都能被确认,只是常见的一些统计量和总体分布之间 的关系已经被证明了。 10.正态分布:若随机变量X服从一个数学期望为μ、标准方差为σ2的高斯分布, 正态分布又名 高斯分布 11.假设测验:又称显著性检验,就是根据总体的理论分布和小概率原理,对未知或不完全知道的总 体提出两种彼此对立的假设,然后由样本的实际结果,经过一定的计算,做出在一定概率意义上应该 接受的那种假设的推断。 12.方差分析:又称“变异数分析”或“F检验”,用于两个及两个以上样本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 13.小概率原理:一个事件如果发生的概率很小的话,那么它在一次试验中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但 在多次重复试验中几乎是必然发生的,数学上称之小概率原理。 15.决定系数:决定系数定义为相关系数r的平方 16.随机误差:在实际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其绝对值和符号无法预计的测量误差。 17.系统误差:它是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个被测尺寸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误差值的大小和 符号(正值或负值)保持不变;或者在条件变化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 二.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在正态分布N(μ ;σ)中,如果σ相等而μ不等,则曲线平移, ( ) 2. 如果两个玉米品种的植株高度的平均数相同,我们可以认为这两个玉米品种是来自同一总体() 3. 当我们说两个处理平均数有显著差异时,则我们有99%的把握肯定它们来自不同总体. 4小概率原理是指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可以认为不可能发生() 5 激素处理水稻种子具有增产效应,现在在5个试验区内种植经过高、中、低三种剂量的激素处理的水稻种此试验称为三处理五重复试验() 6.系统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可以用来计算试验精度。() 7.精确度就是指观察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 8. 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是重复、随机、局部控制。() 9. 正交试验设计就是从全部组合的处理中随机选取部分组合进行试验。() 10.如果回归方程Y=3+1.5X的R2=0.64,则表明Y的总变异80%是X造成。() 三. 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与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有什么不同? 2. 什么是小概率原理?在统计推断中有何 作用? 3. 什么是多重比较中的FISHER氏保护测验?4. 样本的方差计算中,为什么要离均差平方和 除以n-1而不是除以n? 5. 如果两个变量X和Y的相关系数小于0.5,是否它们就没有显著相关性? 6. 单尾测验与双尾测验有何异同?

《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试卷C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090122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程代码2677 试题C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涂在答题卡上。) 1. 因素的水平是指 A.因素量的级别 B.因素质的不同状态 C.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D.因素量的级别和质的不同状态 2. 误差根据形成的原因不同,可分为 A.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人为误差 C.系统误差 D.偶然误差 3.如果田间试验无法在一天内完成,以下那种做法是正确的 A.同一小区必须在一天完成 B.几个区组可以同时操作 C.同一区组必须在一天完成 D.灵活安排 4.局部控制的主要作用是 A.降低误差 B.无偏估计误差 C.控制误差 D.分析误差 5.随机区组设计在田间布置时可采用以下策略 A.同一区组内小区可以拆开 B.不同区组可以放在不同田块 C.所有区组必须放在同一田块 D.区组内的小区可以顺序排列 6.随机区组设计 A.只能用于单因素试验 B.既能用于单因素又可用于多因素试验 C.只能用于多因素试验 D.只能用于田间试验 7.进行叶面施肥的试验中,对照小区应设置为 A.喷等量清水B.不喷C.减量喷D.以上均不正确 8.标准差的数值越大,则表明一组数据的分布()。 A.越分散,平均数的代表性越低 B.越集中,平均数的代表性越高 C.越分散,平均数的代表性越高 D.越集中,平均数的代表性越低 9.在使用变异系数表示样本变异程度时,宜同时列出()。 A.方差、全距 B.平均数、方差 C.平均数、标准差 D. 平均数、标准误 10.二项概率的正态近似应用连续性矫正时,其正态标准离差的表达中,错误的是 A、 c ||0.5 Y u μ σ -- =B、 c 0.5 Y u μ σ - =± C、 ()0.5 c Y u μ σ - = D、 c u= 11.盒中有24个球,从中随机抽取3个球,其中有1个球是红球,则可以判断该盒中的红球数为()。 A.肯定是8个 B.8个以上 C.8个以下 D.8个上下 12.与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的标准差成反比的是 A.样本容量 B.样本容量的平方 C.样本容量的平方根 D.样本容量的二分之一13.正态曲线的理论取值范围是 A.6个标准差 B.± 3 C.±∞ D.没有限制 14.算术平均数的重要特性之一是离均差之和

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练习题

1. 研究变量间的关系用什么方法。回归相关 2. 比较多个平均数的差异用什么方法。方差分析 3. 方差组分估计解决的问题. 4.协方差分析能够解决的问题。 5. 聚类分析能够解决的问题。 7. 规划求解能够解决的问题。 8. PB 试验要解决的问题。 9.主成分分析要解决的问题。 10.随机单位组试验设计允许试验单元有差异,要求是什么,它的模型是什么. 11.相关系数的意义. 12.12,x x 与 y 二元三次回归方程?y . 13通径分析中谁反映两变量间的综合作用,反映变量间的直接作用。 14.有1、2、3、4四个处理,要比较它们的总体平均数的差异是否显著,试验单元情况如下图,请进行试验设计: 变化方向 15.SPSS 运算得树状图如下,现要聚成二类、三类、四类,分别写出各类所含地块号。 16.因素A 有4个水平,因素B 有3个水平,共有11、…、43个不同搭配 (1) 要研究搭配的不同平均数一致否,请说明试验数据在SPSS 中的数据格式 (2) 要研究A 、B 有无交互作用,请说明试验数据在SPSS 中数据格式。 17. 为求1 2,,x x y 的的二元二次回归方程,请说明数据在SPSS 中数据格式。能够 根据运算结果给出统计结论. 18.混料试验设计题(10分) y 与x 1、x 2、x 3有关系,x 1∈[0.2,1],x 2∈[0.1,1],x 3∈[0.1,1],现采用单纯形重心设计,请给出试验设计(每个试验x 1、x 2、x 3用实值)。 19.响应面分析试验设计题,y 与x 1、x 2有关系,x 1∈[3,11],x 2∈[6,10],现采用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请给试验方案(每个试验x 1、x 2用实值)。

试验设计期末考试题

试验设计期末试卷 A 一、判断题 1、双因素优选法的方法包括:对开法、旋升法、平行线法和黄金分割法。 ( ) 2、交互作用是不能随意安排的。 ( ) 3、若试验不考虑交互作用,则表头设计可以使任意的。 ( ) 4、拟水平法不能保证整个正交表均衡搭配,只具有部分均衡搭配的性质。 ( ) 5、两数的对数平均值总大于他们的算术平均值。 ( ) 6、一组试验值的几何平均值常小于它们的算术平均值。 ( ) 7、在正交设计结果的直观分析法中,可以直接用极差来确定因素的主次顺 序。 ( ) 8、拟水平法不仅可以对一个因素虚拟水平,也可以对多个因素虚拟水平,是正交表的选用更方便、灵活。 ( ) 二、选择题 1、下列不是解决多指标正交试验的分析方法是 ( C ) A 、综合平衡法 B 、综合评分法 C 、综合评价法 2、属于单因素优选法的是 ( A ) A 、黄金分割法 B 、A 旋升法 C 、对开法 3、 )(m n r L 括号中的r 表示 ( B ) A 、最多允许安排因素的个数 B 、因素的水平数 C 、正交表的横行数

4、图一反映了精密度和正确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一(见课本P9,图(a )) A 、精密度好,正确度不好 B 、精密度不好,正确度好 C 、精密度好,正确度好 三、填空题 1、试验数据表可分为两大类:记录表 和 结果表示表 。 2、对正交试验结果的分析,通过那个两种方法,一种是直观分析法 ,一种是方差分析法 。 3、不放置因素或交互作用的列称为 空白列 。 4、二水平因素的交互作用只占 一 列,三水平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则占 两 列,r 水平两因素的交互作用要占 r-1 列。 5、对指数函数x b ae y =选择适当的变换,使之变成一个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x b a y + =ln ln 。 四、计算题 1、设甲、乙两组观测值为: 甲: 乙: 已知甲组数据无系统误差,试在显着水平a=时,检验乙组测定值是否有系统误差?(T 1=33, T 2=63) (答案见课本14页)

常见的实验设计与计算举例

常见的实验设计与举例 一、单因素实验设计 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单因素拉丁方实验设计和单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是四种基本的实验设计,复杂的实验设计大多都是在这四种形式上的组合。研究者根据不同的研究假设、实验目的与条件使用不同的实验设计,但无论哪种实验设计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控制无关变异,使误差变异最小。 1.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中有一个自变量,自变量有两个或多个水平,采用随机化方法,通过随机分配被试给各个实验处理,以期实现各个处理的被试之间在统计上无差异,这种设计每个(组)被试只接受一个水平的处理。完全随机实验的方差分析中,所有不能由处理效应解释的变异全部被归为误差变异,因此,处理效应不够敏感。 例:研究阅读理解随着文章中的生字密度的增加而下降。自变量为生字密度,共有四个水平:5:1、10:1、15:1、20:1,因变量是被试的阅读理解测验分数。实验实施时,研究者将32名被试随机分为四个组,每组被试阅读一种生字密度的文章,并回答阅读理解测验中有关文章内容的问题。 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实施简单,接受每个处理水平的被试数量可以不等,但需要被试的数量较大,且被试个体差异带来的无关变异混杂在组内变异中,从而使实验较为不敏感。完全随机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如果是单因素两组设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如果是单因素完全随机多组设计则采用一元方差分析(One -Way ANOV A)。 2.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中有一个自变量,自变量有两个或多个水平,研究中还有一个无关变量,也有两个或多个水平,并且自变量的水平与无关变量的水平之间没有交互作用。当无关变量是被试变量时,一般首先将被试在这个无关变量上进行匹配,然后将他们随机分配给不同的实验处理。 例:仍以文章的生字密度对阅读理解影响的研究为例,但由于考虑到学生的智力可能对阅读理解测验分数产生影响,但它又不是该实验感兴趣的因素,于是研究者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实验实施前,研究者首先给32个学生做了智力测验,并按智力测验分数将学生分为8个区组,然后随机分配每个区组内的4个同质被试分别阅读一种生字密度的文章。

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的常见设计类型与统计分析

发布日期 20140327 化药药物评价 >> 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的常见设计类型与统计分析 张学辉,卓宏,王骏 化药临床二部 一、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的统计分析问题现状 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在新药上市注册申请中占有重要地位。 与大样本量的 临床试验相比,这类试验样本数少、 观测指标少,其统计分析问题要简单很多, 未引起申请人或研究者的重视,一般较少邀请统计专业人员参与。甚至一些人 认为这类试验是描述性试验,不需要进行专业的统计分析。其实正是因为这类 试验的样本数少,才要更加重视其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的规范性,才能得出相 对可靠的专业结论。从目前申报资料看,存在较多问题: 1 )研究设计时未充 分考虑三要素”(受试者、试验因素、观察指标),无法满足研究目标的专业 需要;2)研究设计不符合 四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和均衡),不采用常见 的设计类型,设计出一些不同寻常的异型试验; 3)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方法 选用不当,与研究设计类型不匹配,尤其是滥用 t 检验和单因素多水平设计资 料的方差分析方法。 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的一般要求参见技术指导原则 ⑴。本文拟介绍这类试 验的常见研栏目 标题 作者 部门 正文内容

究设计类型与统计分析方法,供大家参考。 二、创新药物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 这里的创新药物是指新化学实体。这类药物通常在健康受试者中进行多项 的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包括单次给药、多次给药、食物影响、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等药代动力学试验。后续还要进行目标适应症患者和特殊人群的药代动力学试验。 2.1创新药物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 创新药物的健康受试者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通常在I期耐受性试验结 束后进行。受试者例数一般要求每个剂量组8?12例,男女各半。药物剂量, 一般选用低、中、高三种剂量,有时会选用更多剂量。剂量的确定主要根据I 期临床耐受性试验的结果,并参考动物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及毒理学试验的结果,以及经讨论后确定的拟在∏期临床试验时采用的治疗剂量推算。高剂量组剂量必须接近或等于人最大耐受的剂量。 由于该类药物初上人体试验,出于安全性和伦理的考虑,每位受试者只给药一次,最常采用多剂量组平行设计。一般设计为在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中、随机、开放、多剂量组平行、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试验。整理这类试验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时,可以归类为两因素(剂量、性别)析因设计。各剂量组内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或者不考虑性别因素时,可以将该试验简化为单因素(剂量)的平行组设计。 安全性好的药物,在伦理允许情况下,也可采用多剂量组、多周期的交叉设计。交叉设计的优点是节省样本量、自身对照、减少个体间变异,缺点是多周期时间长、重复测量次数多、受试者依从性差易脱落、统计分析方法复杂。 当选用低、中、高三个剂量组时,通常采用随机、开放、单次给药、三剂量组

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试卷A及答案

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0≠β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A ) 一、判断题: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每小题2分,共14分) 1 多数的系统误差是特定原因引起的,所以较难控制。( ) 2 否定正确无效假设的错误为统计假设测验的第一类错误。( ) 3 A 群体标准差为5,B 群体的标准差为12, B 群体的变异一定大于A 群体。( ) 4 “唯一差异”是指仅允许处理不同,其它非处理因素都应保持不变。( ) 5 某班30位学生中有男生16位、女生14位,可推断该班男女生比例符合1∶1(已知84.32 1,05.0=χ) 。 ( ) 6 在简单线性回归中,若回归系数,则所拟合的回归方程可以用于由自变数X 可靠地 预测依变数Y 。( ) 7 由固定模型中所得的结论仅在于推断关于特定的处理,而随机模型中试验结论则将用于 推断处理的总体。(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 1 对不满足方差分析基本假定的资料可以作适当尺度的转换后再分析,常用方法有 、 、 、 等。 2 拉丁方设计在 设置区组,所以精确度高,但要求 等 于 ,所以应用受到限制。 3 完全随机设计由于没有采用局部控制,所以为保证较低的试验误差,应尽可能使 。 4 在对单个方差的假设测验中:对于C H =20σ:,其否定区间为 或 ; 对于C H ≥20σ:,其否定区间为 ;而对于C H ≤20σ:,其否定区间为 。 5 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是 、 、 。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 1 田间试验的顺序排列设计包括 ( )。 A 、间比法 B 、对比法 C 、间比法、对比法 D 、阶梯排列 2 测定某总体的平均数是否显著大于某一定值时,用( )。 A 、两尾测验 B 、左尾测验 C 、右尾测验 D 、无法确定 3分别从总体方差为4和12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4的样本,样本平均数分别为3和2,在95%置信度下总体平均数差数的置信区间为( )。 A 、[-9.32,11.32] B 、[-4.16,6.16] C 、[-1.58,3.58] D 、都不是 4 正态分布不具有下列哪种特征( )。 A 、左右对称 B 、单峰分布 C 、中间高、两头低 D 、概率处处相等 5 对一个单因素6个水平、3次重复的完全随机设计进行方差分析,若按最小显著差数法进行多重 比较,比较所用的标准误及计算最小显著差数时查表的自由度分别为( )。 A 、 2MSe/6 , 3 B 、 MSe/6 , 3 C 、 2MSe/3 , 12 D 、 MSe/3 , 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