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压与青光眼的关系
- 格式:ppt
- 大小:293.50 KB
- 文档页数:23
dW:10.16252/kd imn10043501乙020.02.02024小时眼压与青光眼相关性研究进展王小琴,曾流芝(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四川成都610000)!关键词】24小时眼压;青光眼;昼夜眼压波动!中图分类号】R77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4-0501(2020)02-0202-04眼压是一个具有昼夜节律和自发变化的动态参数,正常人24h眼压波动小于8mmHg,而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波动可能高于8mmHg[1]。
眼压病理性升高是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降低眼压被证实为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2]。
此外,较大的昼夜眼压波动被认为是青光眼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通过24h 眼压监测识别眼压波动和峰值,根据波动幅度及峰值制订个性化的降眼压方案,对指导青光眼的治疗有重要意义[3]。
早期的青光眼患者眼压改变并不稳定,眼压升高多在昼夜的某个时间点上,随着病情的进展才逐渐发展为持续性高眼压。
因此,通过24h眼压监测可全面的了解眼压状况,确定安全的“靶眼压”,从而有效地控制眼压,阻止视功能的进一步恶化⑷。
24h眼压测量无需特殊设备,方法简易,因此可作为青光眼早期筛查及评价进展的指标。
124小时眼压监测方法传统方法24h眼压监测:该方法体位是昼夜均坐位。
昼夜均明光(500~1000Lux)。
优点是结果指标与青光眼患者病情相符合,可以为治疗提供临床指导。
缺点是患者依从性差,监测条件不能满足习惯性体位监测要求。
测量时间建议为“5:00、7:00,10:00,14: 00,18:00,22:00”。
为满足夜间眼压的测量需求,目前临床实施办法可考虑测量时间为“2:00,5:00,7:00、10:00、14:00、18:00,22:00”或“2:00,6:00、8:00、10: 00,14:00,18:00,22:00”。
对于眼压计的类型,建议使用Goldmann眼压计,也可使用各类公认的眼压计⑷+习惯性体位24h眼压监测:该方法体位是昼坐位,夜间平卧位。
青光眼诊断标准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给
患者的视力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准确的诊断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青光眼的诊断标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眼压测量。
眼压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眼压在10-21mmHg之间,超过此范围可能是青光眼的表现。
眼压测量需要专业的设备和
技术,一般由眼科医生进行。
2.视神经头检查。
视神经头是青光眼的重要检查部位之一。
通过眼底检查或者
OCT扫描等方式,可以观察到视神经头的形态和颜色,进而判断是
否存在青光眼的可能。
3.视野检查。
青光眼患者常常出现视野缺损的情况,因此视野检查是诊断青
光眼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计算机辅助的静态视野检查或者Goldmann型视野仪检查,可以发现患者的视野情况,从而进行诊断。
4.角膜厚度测量。
角膜厚度是影响眼压测量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进
行眼压测量时,需要对角膜厚度进行测量,并进行相应的修正。
5.眼前房角检查。
眼前房角检查是通过专业的设备观察前房角的情况,包括前房
深度、房角宽度等,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青光眼的可能。
总结,以上是青光眼的诊断标准及相关检查项目,希望能够帮
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青光眼的诊断方法,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
同时,也希望大家平时多加注意,定期进行眼部检查,预防青光眼的发生。
祝大家健康!。
青光眼降眼压的方法眼压与青光眼发病的关系可以这样表述:当眼压高过某人视神经筛板的承受力时,可导致特征性的青光眼视神经损伤。
“眼压是否相对过高”是判断眼压与青光眼关系的准则,而不能简单地根据11~21毫米汞柱的“正常”眼压区间来诊断。
要鉴别高眼压症与青光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与健康眼,主要看是否有青光眼视神经损伤。
若单纯从眼压来看,眼压越高,青光眼的可能性越大,眼压越低,发生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可能性越小。
一般来说,眼压在22~25毫米汞柱,需要仔细鉴别是否为高眼压症。
眼压在26~29毫米汞柱,倾向于诊断青光眼。
眼压达到或超过30毫米汞柱,基本可确诊为青光眼。
青光眼降眼压的方法:方法1、体位的改变也会引起眼压的改变因为姿势的改变会破坏血液动力学的平衡,从而使两眼间的血管灌注发生改变。
当从站立或坐位改变为卧位时,眼压可升高2~3毫米汞柱,如将头位低于心脏位置,必然会引起眼压的升高;从仰卧位恢复到坐位或站立位时,则眼压下降。
而且,睡觉时习惯在下一侧的眼压较高,青光眼患者在夜间患眼的视神经损害较重。
方法2、抬高床头有益于降低眼压改变睡觉侧卧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使病程延缓,侧卧时,应采取健眼在下患眼在上的体位。
使用较柔软的枕头,因为硬枕头可能会阻断眼内引流从而导致眼内压增高。
方法3:身体的姿势也会影响眼压。
正常人在由坐姿换成平躺位置时,眼压可能上扬六毫米汞柱。
若是采取倒立的姿势,眼压可能会上扬十多毫米汞柱之多。
因此青光眼患者若有做瑜迦运动,我们会劝其尽量避免倒立的动作。
此外,在短时间内喝下大量的液体(如五百C.C.)会使眼压升高。
方法4、经常贴敷眼睛大家要共同在生活中做好疾病的护理保健,不让疾病夺取我们的光明。
关于青光眼的护理,如果您现在还没有考虑手术治疗,【镁国瞳仁】就是不错的选择,它可以补充眼部营养,排出眼部的毒素。
如果您的青光眼到了必须要动手术的地步,那么用眼tie护理还可以防止感染和复发。
提醒:无论是在诊断或是治疗青光眼时,医师都不只关心眼压一个因素,而是多方评估后再做结论。
青光眼诊断与治疗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疾,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导致视力损失。
下面是有关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的一些信息:
诊断:
1.眼压测量:青光眼的主要特征是眼压升高,通常通过测量眼压来初步诊断。
2.视野检查:青光眼会导致视野缺损,视场检查可帮助确定青光眼的程度和类型。
3.眼底检查:通过检查眼底可以观察到青光眼引起的视神经损伤。
治疗:
1.药物治疗:药物可以通过减少眼压来控制青光眼病情,常用的药物包括降眼压药和促进房水排出的药物。
2.手术治疗:对于无法通过药物控制的青光眼,手术可能是必要的。
常见的手术包括激光手术和过滤性手术,旨在减
少眼压。
3.辅助治疗:一些辅助治疗方法,如按摩和热敷,可以缓解眼部不适。
重要提示:
青光眼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定期随访。
同时,早期发现和治疗能够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视力损失的风险。
因此,定期眼健康检查对于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如果您怀疑自己或他人患有青光眼,请尽早就医。
卫生与健康幸福生活指南 2020年第1期81幸福生活指南青光眼前兆是什么症状赵宇生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民医院 621600青光眼的病理机制与视神经供血异常、眼压增高有紧密联系,主要的病理表现有视力下降、视乳头凹陷、萎缩、视野受损等,患者眼压增高后对视神经产生压迫,进而视力出现模糊、下降的情况,可能还伴有眼部和头部的疼痛。
对于青光眼我们必须提起重视,目前该疾病引起的失明患者数量仅少于白内障,危害极大。
来接青光眼的先兆非常重要,有利于及早筛查,及早预防。
1、青光眼疾病前兆的主要症状表现眼睛对人的重要性不用多讲,在知道青光眼的危害后,我们首选需要对该疾病的前兆有所了解,这对于青光眼的筛查十分重要。
笔者在此对该疾病早期的一些常见症状表现做了总结,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①视线对准太阳可见彩虹效果,在疾病前期,部分患者在夜间视线集中在灯光上时,可见五颜六色的晕圈,这一点可能与眼压升高有关,此时患者眼内体液的异常循环可能使眼角膜出现水肿、折光,而在白日,视线集中于日光时,会出现虹视现象,即视线中光圈呈现橙红色外圈、紫兰色内圈,中间夹杂着绿色。
②经常感到头痛眼胀,青光眼患者的三叉神经末梢容易受到刺激,此时若长时间处于昏暗环境或者突然情绪激动,容易引起头痛症状且伴有视力模糊、眼睛胀痛现象;另外,眼压正常时在昼夜会有规律的波动,一般夜间眼压较低,晨间眼压较高,而青光眼有眼压增高的特点,基本一天都处于偏高状态,因此晨起看书时容易出现眼眶前额胀痛、鼻梁根酸胀的症状,产生看书很累的感觉。
③眼压升高,眼压骤升是青光眼的重要提示,青光眼越严重该症状越明显,是一种严重威胁健康的高风险症状。
研究表示咽炎是眼压增高的高危因素,因此需要对咽炎进行有效的控制。
另外,青光眼患者还可能在饮水时出现眼压升高的现象,例如一次性饮水300ml 以上,由于量多、饮用速度较快,会在短时间内稀释血液,降低渗透压,房水更容易进入眼内,进而造成压力的增高。
青光眼的成因是什么引言青光眼是一种慢性眼病,其特点是视神经损伤和视野缺损。
青光眼发病率逐渐增加,对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了解青光眼的成因对于预防和治疗本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青光眼的成因,并介绍相关的风险因素、遗传因素以及其他可导致青光眼发生的因素。
风险因素青光眼的发生与多种风险因素相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青光眼风险因素:1.高眼压:高眼压是青光眼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眼压升高会给视神经带来压力,最终导致视神经损伤和视野缺损。
高眼压可能是由于眼房水循环紊乱引起的。
2.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青光眼的风险也会增加。
中老年人更容易患上此病。
3.家族史:青光眼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如果家族中有亲人患有青光眼,那么罹患本病的风险将大幅提高。
4.种族:非洲人、亚洲人和拉美人患青光眼的风险较高。
5.眼球解剖结构异常:具有异常眼球结构,如眼角过尖或眼角开放角度狭窄等,容易导致房角堵塞,引起青光眼。
6.高度近视:近视度数较高的人患青光眼的风险较高。
7.眼外伤:曾经遭受过眼外伤的人患青光眼的风险也会增加。
遗传因素青光眼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
一些青光眼患者具有特定的基因变异,这些基因变异可能会导致眼房水循环紊乱,进而引发眼压升高和视神经损伤。
已经鉴定出一些与青光眼有关的遗传基因,例如: - CYP1B1基因:该基因突变常见于小角青光眼患者中,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青光眼类型。
- MYOC基因:该基因在开角青光眼患者中突变率较高,突变后可能会导致房角堵塞。
遗传因素对于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和病程的了解仍在不断深入研究中。
随着研究的进展,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和干预青光眼的发生。
其他因素除了高眼压和遗传因素外,青光眼的发生还与其他一些因素有关:1.使用类固醇药物:长期使用类固醇药物可能增加患青光眼的风险。
类固醇可导致眼房水排出减少,从而引发眼压升高。
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青光眼。
糖尿病引发的眼部病变可能导致房角堵塞和眼压升高。
青光眼基本知识1.什么是青光眼?青光眼(Glaua)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眼压升高的水平和视神经对压力损害的耐受性,与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的发生、发展有关。
青光眼是主要致盲眼科疾病之一,有一定遗传趋向。
在患者的直系亲属中,10%~15%的个体可能发生青光眼。
2.眼压与青光眼的关系? 眼压是眼球容物作用于眼球壁的压力。
从临床角度,正常眼压的定义应该是不引起视神经损害的眼压水平。
但由于视神经对眼压的耐受性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正常眼压不能以某一准确数值来定义。
正常人眼压平均值为16mmHg(1mmHg=0.133kPa),标准差3mmHg。
从统计学概念出发,通常将正常眼压定义在10~21mmHg围。
实际上,正常人眼压并非呈正态分布,而是略偏右侧。
因此,不能机械地把眼压>21mmHg认为是病理值。
临床上,一些人的眼压虽已超越统计学正常上限,但长期随访并不出现视神经和视野损害,称为高眼压症;而有些人的眼压在正常围,却发生了典型的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称为正常眼压青光眼。
这说明高眼压并非都是青光眼,而正常眼压也不能排除青光眼。
此外,也有部分患者在眼压得到控制后,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仍然进行性发展,这提示除眼压外,还有其他因素参与青光眼的发病。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近视眼也是青光眼常见的危险因素。
正常人和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分布有一定的重叠。
眼压升高不是青光眼发病的惟一危险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眼压测量不重要。
实验性青光眼和继发性青光眼的病理过程都证实,眼压升高是引起视神经、视野损害的重要因素。
眼压越高,导致视神经损害的危险性越大。
因此,认识正常眼压及病理性眼压,对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都有很大意义。
3.青光眼是如何分类的?青光眼分为原发性、继发性、混合性、先天性,原发性又分为闭角“型和开角型。
闭角型有急性和慢性以及恶性青光眼之分。
开角型有慢性、单纯性、低眼压性和房水分泌过多性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