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比热容的标准试验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02.85 KB
- 文档页数:2
astm e1269-2011 用差示扫描热量测定仪(dsc)测定比热容量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E1269-2011是《用差示扫描热量测定仪(DSC)测定比热容量的标准试验方法》的一项标准。
这个标准规定了使用差示扫描热量测定仪(DSC)测定材料比热容量的方法和要求。
差示扫描热量测定仪(DSC)是一种测量样品和参考物体之间热量差异的仪器。
它通过测量材料在连续升温或降温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来计算出材料的比热容量。
比热容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单位温度变化下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它是研究材料热性质和热行为的重要指标。
ASTM E1269-2011的主要内容包括试验样品的制备、测量条件的选择、试验过程的操作步骤和结果的处理方法等。
试验样品的制备是关键的一步,需要保证样品的纯度和均匀性,以及样品与参考物之间的热容差异。
在选择测量条件时,需要考虑到样品的性质、温度范围和仪器的能力等因素。
试验过程中需要按照标准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包括样品的装载、加热和冷却过程等。
结果的处理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曲线分析和比热容量的计算等。
ASTM E1269-2011的适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各种材料的比热容量测定,包括金属、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等。
它常被用于材料研究和开发、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等领域。
比热容量的准确测定对于理解材料的热性质和热行为、设计和优化材料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ASTM E1269-2011的主要优点是简单、快速、准确且重复性好。
它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测量出材料的比热容量,并且可以进行多次重复测量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与其他比热容量测定方法相比,DSC具有操作简便、数据获取方便和结果解释清晰等优势。
总之,ASTM E1269-2011是一项重要的标准试验方法,用于使用差示扫描热量测定仪(DSC)测定材料比热容量。
它为材料研究和开发、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等领域提供了一种可靠且有效的实验手段。
在使用该标准方法进行测量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操作步骤和要求进行,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比热容测试操作规程1、开机:打开气瓶、仪器电源与计算机。
2、打开DSC214测量软件,在“附加功能”菜单中选择“Setpoint配置”,将对话框中“建议的冷却设备”由“没有冷却”切换为“冷却(机械制冷)70”,点击“应用”和“确定”打开机械制冷机。
制样:称取三个质量范围在50.85-50.95mg的铝坩埚,向其中一个坩埚中加入样品并压制(样品量计算公式:8.26*0.7788/样品比热容),记录样品质量、铝坩埚质量及相应样品位数。
3、装样:在1号位置放置空坩埚,2号位置放置装有蓝宝石的坩埚,3号及后面位置放置样品坩埚。
4、方法编辑:软件菜单“方法”中选择“创建新方法”:(1)“设置”页面:选择坩埚模式—Concavus Pan Al, pierced lid;自动冷却—关闭。
(2)“基本信息”页面:方法类型—修正+样品,并完善实验室—C211,测试项目—DSC,操作者;(3)“温度程序”页面:勾选吹扫气2 MFC和保护气MFC为开启状态。
测试温度程序:初始—增加;动态(升温速率10C/min)—增加;恒温—增加;动态-增加;结束-增加。
※测试温度程序升温降温过程要设置三遍!!!(4)“校正”页面选择温度校准和热流校准:点击“选择”→日期最近的校准文件(5)命名该测试方法并保存命名原则:起始温度-终止温度Cp three times-温度校准文件-操作时间例如:20-350C Cp three times-190705-202008245、开始测量:软件菜单“自动进样器”中选择“查看/编辑进样序列号设定”,在“进样序列视图”中双击相应样品位,选择已编辑的实验方法,确定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编辑相应样品和蓝宝石的名称、编号、样品质量、坩埚质量以及数据储存路径信息,点“增加”完成该样品编辑。
依次完成所有样品添加后,点击“开始”按钮开始测量。
6、测试结束:自动进样机械手会移出参比及样品盘并置于相应样品位。
碳酸甲乙酯比热容碳酸甲乙酯(diethyl carbonate,DEC)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较低的粘度和较高的沸点。
它是一种重要的溶剂和化学品,在化工、电子、医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研究和生产过程中,了解其物理性质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比热容就是一项关键参数。
一、什么是比热容?比热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是指物质单位质量在吸收或放出相同数量的热量时所需的温度变化量。
通常用符号C表示,单位为J/(kg·K)。
二、碳酸甲乙酯比热容的测定方法测定碳酸甲乙酯的比热容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该方法通过对样品在恒定温度下加热或冷却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进行测定,并根据样品质量和温度变化计算出其比热容。
三、碳酸甲乙酯比热容与温度关系碳酸甲乙酯的比热容与温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比热容逐渐降低。
以下是碳酸甲乙酯在不同温度下的比热容数据:-20℃:1135 J/(kg·K)0℃:1154 J/(kg·K)20℃:1181 J/(kg·K)40℃:1198 J/(kg·K)60℃:1213 J/(kg·K)80℃:1225 J/(kg·K)100℃:1235 J/(kg·K)四、碳酸甲乙酯比热容的影响因素碳酸甲乙酯的比热容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力和纯度等。
具体而言:1. 温度:随着温度升高,分子内能量增加,分子振动频率增加,分子间距减小,从而导致其比热容减小。
2. 压力:随着压力升高,分子间距减小,从而导致其比热容减小。
3. 纯度:纯度越高,则其内部分子间作用力越强,从而导致其比热容增大。
五、碳酸甲乙酯比热容的应用碳酸甲乙酯比热容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热力学计算:在化学反应、相变等热力学计算中,需要知道物质的比热容。
如何利用dsc测定聚合物的比热容
利用DSC(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聚合物的比热容,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1.准备样品:将聚合物样品制备成适合DSC测试的形态,通常是将样品制成薄膜或粉末。
2.设置DSC仪器:将DSC仪器预热至所需的测试温度,并设置好测试程序,包括升温速率、测试温度范围等。
3.放置样品:将制备好的聚合物样品放置在DSC仪器的样品台上,确保样品与参比物(通常是空白铝皿或蓝宝石)之间的热接触良好。
4.进行测试:启动DSC仪器,开始进行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仪器会记录样品随温度变化的热流量变化,生成DSC曲线。
5.分析数据:根据DSC曲线,可以确定聚合物的比热容。
通常,在DSC曲线上选择一个温度区间,计算该区间内样品与参比物的热流量差,然后除以该区间的温度差,即可得到聚合物的比热容。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DSC测试时,应确保样品的纯度和质量,以避免测试结果受到杂质或样品制备不当的影响。
此外,还应根据聚合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测试条件和参数,以获得准确的比热容值。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仪器和样品特性进行适当的调整。
建议在进行DSC测试前,先查阅相关的仪器操作手册和文献,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dsccal法
DSC-CAL法是一种用于测量热物理性质的方法,它结合了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量-比热容-温度曲线法(CAL)。
这种方法通过测量样品的热量变化和比热容随温度的变化,能够获得样品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的热物理性质。
DSC-CAL法的实验步骤如下:
准备样品:选择适当的样品,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制备,以便进行测量。
测量热量变化: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量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热量变化。
DSC 通过测量样品和参考物之间的热量差来测量样品的热量变化。
测量比热容:使用热量-比热容-温度曲线法(CAL)测量样品的比热容。
CAL通过测量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热量变化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来计算样品的比热容。
分析数据:通过测量得到的热量变化和比热容数据,可以计算出样品的各种热物理性质,如热容、热膨胀系数、热导率等。
DSC-CAL法的优点包括:
测量精度高:由于DSC和CAL都是高精度的测量方法,因此DSC-CAL法可以获得高精度的测量结果。
适用范围广:DSC-CAL法可以用于测量各种不同类型样品的热物理性质,包括固体、液体、气体等。
可重复性好:由于DSC-CAL法是一种相对比较成熟的方法,因此不同实验之间的可重复性比较好。
总的来说,DSC-CAL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测量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并应用于多个领域。
差示扫描量热法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是一种用于确定受控温度范围内被测样品与参考样品之间热流率差异的技术。
该分析过程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实现的,该封闭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通过边界隔离,只有热量和能量可以流动,而质量不能通过边界流动。
差示扫描量热法可以在恒定压力或恒定体积下进行,这使分析人员可以监测由所研究的反应引起的温度变化。
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常用于:1,获取未知材料的性质和成分信息;2,研究样品纯度和确认成分分析。
同时,DSC在食品和制药行业中也很流行,用于表征和微调某些性质;大分子的稳定性,折叠或展开信息也可以通过DSC实验测量。
差示扫描量热法可应用于:
1,相变分析。
通过测量焓随温度的变化来确定熔点、结晶点和相变;
2,玻璃化温度测量。
用高分辨率量热法检测玻璃化转变温度(Tg);3,比热容的测量。
用蓝宝石标准测定固体和液体的Cp(比热容);4,化学反应焓的测定。
测定化学反应的吸热和放热焓ΔH;
5,热、氧化稳定性的测定。
测定各种气体环境和不同压力下的氧化诱导时间。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是一种热分析技术,用于测量材料的热性能,如比热容。
在DSC测试中,样品在程序控制温度下加热或冷却,同时测量样品和参考物质之间的能量差异。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样品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单位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它是热力学中一个重要的参数,用于描述材料的热性能。
DSC测试比热容的标准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样品:将待测试样置于DSC样品舟中,确保样品与参考物质的质量相等。
2. 设定试验参数:选择合适的升温速率和温度范围,设置DSC仪器参数。
3. 进行试验:将样品和参考物质放入DSC仪器中,按照设定的温度程序进行测试。
4. 数据分析:记录DSC曲线,即样品和参考物质之间的能量差异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通过计算DSC曲线的面积,可以得到样品在温度变化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进而可以计算出样品的比热容。
5. 结果表示:将计算得到的比热容结果表示为单位质量的热量或单位体积的热量。
需要注意的是,DSC测试比热容的结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样品的结晶度、微观结构、颗粒大小等。
因此,在进行DSC 测试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处理方法和试验参数,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