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大纲!
- 格式:docx
- 大小:15.99 KB
- 文档页数:3
云南特岗教师化学考试大纲中学音乐Create self, pursue no self. This is a classic motto, so remember it well.音乐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育萃教师招考与你一路相随云南省招聘中学音乐特岗教师考试大纲是专门针对中学选拔音乐特岗教师的招聘考试大纲.主要是为教师命题和音乐教育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毕业就业的学生备考提供依据,可作为招聘音乐特岗教师的指导用书.二、考查内容大纲的考试范围主要参照多所艺术院校、师范院校本科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大纲,结合中学音乐教育实际及中学音乐教师必备的知识技能,其难易程度和范围以本科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为主要内容,范围如下:1.音乐认础理论知识2.音乐教育学A.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一基本乐理1.掌握乐音体系、乐律.2.掌握五线谱记谱法、节拍、节奏、速度、力度、装饰音及各种常用记号.3.掌握和识别音程、和弦及转位.4理解调与调式,把握大、小调式和民族调式.二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1.掌握三和弦及原位正三和弦连接中声部进行的一般规律.2.懂得正三和弦的功能,原位正三和弦I、V、IV级连接的意义、方法.3懂得为旋律配和声的一般程序以及和声的终止功能.4.懂得正三和弦第一转位、第二转位和V7和弦的应用,和弦外音的处理.5.了解副三和弦基本概念II、VI 、III、VII及功能进行.6.掌握主调音乐.三中国音乐史1.远古及夏商的音乐.2.周代的音乐.3.秦汉三国的音乐.4.两晋南北朝的音乐.5.隋唐五代的音乐.6.宋金元的音乐.7.明清的音乐.8.中华民国的音乐.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音乐.四西方音乐史1.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音乐.2.中世纪时期的音乐.3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4.巴洛克时期的音乐.5.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6.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7.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时期的音乐.8.20世纪时期的音乐.B.音乐教育学1.音乐教育的本质特征与社会功能.2.中学生音乐心理发展.3.音乐教育课程,最新的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4.音乐表演学习与教学,音乐创作学习与教学,音乐欣赏学习与教学,音乐基础知识学习与教学.5.音乐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音乐教学方法,音乐教学模式,音乐教学媒体.6.我国引进的国外着名音乐教育体系.7.音乐教学评价与教育研究.8音乐教师.三、参考书目1.李重光编着:基本乐理通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王安国主编: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人民音乐出版社.3.田可文主编: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人民音乐出版社.4.冯志平主编: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人民音乐出版社.5.曹理、何工着:音乐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特岗教师招聘:《初中语文教师专业课》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招聘初中语文教师的考试属选拔性考试。
编写大纲的目的主要是为招聘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服务,为学生备考、教师命题提供科学的依据。
本大纲既可作为招聘特岗教师的指导性用书,也可作为各类学校招聘初中语文教师的指导用书。
考试范围语文学科的特岗招聘考试以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各主干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主,考试范围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写作、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考试重点为担任中学语文教学必备的汉语、文学基础知识和从事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的能力。
考试内容Ⅰ.现代汉语1.了解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三项标准、汉语的七大方言区以及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和影响;2.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中的拼写规则,能够正确给汉字注音,特别要注意纠正平常容易误读的字音;3.能够使用规范的汉字,掌握纠正错别字的方法,敏锐地发现常见的错别字并加以纠正;4.能够划分词的结构类型,正确理解词义,划分词义的类型并准确用词;掌握同义词和反义词的辨析方法,把词义放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解释,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5.了解汉语的语法体系,理解词类划分的依据和句群与复句、段落的区别,能够正确划分词类和句子成分以及复句的层次关系,发现和改正常见的语法错误;6.了解修辞的作用和目的,掌握比喻、比拟、借代、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常见的修辞方法,并运用于写作和文章分析。
Ⅱ .古代汉语1.了解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和形体结构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六书",能够分辨汉字的形体结构;山西总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长治路226号高新区动力港二层2.了解古今词义的异同,能够辨别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辨析同义词;3.了解词类活用的规律和条件、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被动表示法,掌握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弄清宾语前置的规律以及“之"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4.掌握于、以、为、于、而、之、者、夫、盖、也、乎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一〕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根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P4)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局部,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开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2)三过程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P6)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开展过程(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二)开展时期(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四)完善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开展与教育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开展概述一、心理开展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考试范围1.本大纲以大学本科政治学和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为依据,以专业主干课程为重点,结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教育水平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而编写。
2.本大纲共分10个部分。
其中,第1至9部分是专业主干课程;第10部分是专业基本技能课程。
第1至5部分是专业基础理论考核的重点。
3.考核的内容及要求是:基本概念的理解,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理论观点的分析,基本教学教育技能的初步运用。
4.大纲对一些掌握有一定难度或参考书中的观点和表述不太一致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进行了必要的点拨和适当的阐释,考生在使用本大纲时应加以注意。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和对立(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特征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义及其理解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三个理论成果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1.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2.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3.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问(二)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1.实践的本质含义2.实践的基本特征3.实践的基本形式4.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5.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三)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3.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实现途径与条件(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2.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三、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一)世界的普遍联系1.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2.系统的含义及其特征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二)世界的永恒发展1.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2.现象和本质、必然性和偶然性、原因和结果、可能性和现实性(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1.事物存在的质、量、度2.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3.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四)对立统一规律1.唯物辩证法的含义、实质和核心2.矛盾就是对立统一3.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及其相互转化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辩证关系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6.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四、认识的本质和过程(一)认识的基础和本质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二)认识的发展过程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3.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三)真理与价值1.真理的含义及其理解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关系(四)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1.归纳与演绎2.分析与综合3.抽象与具体4.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五、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一)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2.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4.人类社会的本质是实践(二)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1.经济结构2.政治结构3.文化结构六、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二)社会发展的动力1.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生产力标准的依据及其意义3.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三)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2.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和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原则七、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一)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1.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2.社会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二)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1.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的价值及其实现4.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
最新云南特岗教师中学语文考试大纲资料考试简介- 考试名称:云南特岗教师中学语文考试- 考试对象:报考云南特岗教师岗位的中学语文教师- 考试内容:涵盖中学语文教育的知识与技能- 考试形式:笔试- 考试时间:详细考试时间需参照官方通知考试大纲1. 试题类型- 选择题:涵盖知识点考查- 阅读理解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写作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2. 考试内容- 语文教育理论:包括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教学理念等- 课程标准与教材:包括国家和地方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的选用和运用等-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设计等- 教学方法:包括多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等- 学生发展特点:包括中学生认知、情感、道德等方面的特点及影响等- 评价与考核:包括对学生研究情况的评价和考核方式等- 语言文字知识:包括汉字、词语、句子、篇章等语言文字基础知识3. 考试要求- 对语文教育理论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国家和地方的语文课程标准及教材的要求- 能够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知识进行高效的教学活动- 能够评价和考核学生的研究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考试准备与备考建议- 提前熟悉语文教育相关知识和理论,深入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 阅读相关教育专业书籍和论文,扩展对语文教育的认识- 多做真题练,加强对考试题型和解题技巧的掌握- 多参加模拟考试和讨论,培养对教学设计和评价的能力- 注意备考时间安排,确保充分的复和准备时间以上为最新云南特岗教师中学语文考试大纲资料,希望能对备考的学生有所帮助。
祝你成功!。
语文学科的特岗招聘考试以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各主干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主,考试范围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写作、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考试重点为担任中学语文教学的汉语、文学基础知识和从事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的能力。
考试内容Ⅴ.中国现当代文学1.20年代文学:了解五四文学运动的兴起及其历史意义,理解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要求重点掌握的作家作品是鲁迅的《呐喊》《彷徨》,郭沫若的《女神》以及徐志摩、闻一多的新诗,朱自清的散文,田汉的戏剧作品;2.30年代文学:了解30年代文艺思想的论争,要求重点掌握的作家作品是茅盾的《子夜》,老舍的《骆驼祥子》,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沈从文的《边城》,曹禺的《雷雨》、《日出》以及戴望舒、卞之琳的新诗;3.40年代文学:了解关于抗战文学的争论,理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重大意义,要求重点掌握的作家作品是郭沫若的《屈原》等历史剧,艾青的新诗,钱钟书《围城》以及赵树理、孙犁等解放区的作家作品;4.50~60年代文学:了解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等批判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文学的摧残,理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重大意义,要求重点掌握的作家作品是柳青的《创业史》,杨沫的《青春之歌》,梁斌的《红旗谱》,老舍的《茶馆》,田汉的《关汉卿》以及郭小川、贺敬之、闻捷的新诗、杨朔、秦牧的散文;5.70~80年代文学:了解对人性、人道主义、异化以及文学主体性的讨论,理解新时期文艺复苏的背景和意义,要求重点掌握的作家作品是:王蒙、刘心武、高晓声、谌容、张贤亮、贾平凹的小说,舒婷、顾城等的新诗,沙叶新、高行健的戏剧,巴金的《随想录》,徐迟的报告文学;6.90年代文学:了解新写实小说思潮,要求重点掌握的作家作品是王朔等人的新写实小说,王安忆等人的女性小说,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李瑛等的新诗,汪增祺、余秋雨等的散文。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地理教师专业课》考试大纲既可作为招聘特岗地理教师的指导用书,也可作为中学招聘地理教师考试的指导用书。
考试范围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的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四部分。
考试要求(一)系统地理部分在大学阶段系统地理部分主要学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
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主干课程,也是地理教师进行教学的专业必修课。
考试要求:自然地理学部分,要求掌握组成自然地理环境各子系统的物质组成,分布特点和时空变化规律,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建立保护自然资源,维护人地关系协调的观念,全面而系统地认识作为整体的自然地理环境。
形成全面而系统的人地关系思想,进而深入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
人文地理学部分的要求,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满足中学有关人文地理内容的教学需要,并具备从事一般科研和带领学生开展相关课外活动的能力。
(二)区域地理部分在大学阶段区域地理部分主要学习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两大部分。
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是高校地理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
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特点。
考试要求:掌握世界和中国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特征,探讨各区域内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现象的时空分布特征、运动规律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条件的角度去揭示区域的人地关系。
掌握全球、各地理大区和主要国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和区域地理基本知识,树立全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学会区域分析和区域综合的研究方法,提高搜集、整理、运用地理资料和地理文献的能力并掌握使用与绘制教学地图、地理图表的能力等。
满足中学有关区域地理内容的教学需要,并具备从事一般科研和带领学生开展相关课外活动的能力。
(三)地理教学论部分地理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的专业方向主干课程,要求结合地理新课程改革灵活地掌握中学地理教材的分析处理方法;各类地理知识的教学设计、课程设计;各类教学方法的应用;中学地理教学评价等。
选择题:
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B. 选拔优秀人才,补充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队伍(正确答案)
C. 增加教师的福利待遇
D. 改革教育体制
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的笔试内容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个部分?
A. 教育理论与政策法规
B. 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
C. 教育教学能力测试
D. 个人才艺展示(正确答案)
特岗教师在服务期满并考核合格后,可以选择:
A. 自动转为编制内教师(正确答案)
B. 继续作为特岗教师服务
C. 获得一笔丰厚的奖金后离职
D. 无需考核直接转为编制内教师
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对报考者的学历要求通常是:
A. 初中及以上学历
B. 本科及以上学历(正确答案)
C. 硕士及以上学历
D. 无学历要求
特岗教师在服务期间,其工资发放由谁负责?
A. 中央财政(正确答案)
B. 地方财政
C. 学校自筹
D. 教师自行承担
以下哪项不是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笔试的常见题型?
A. 选择题
B. 填空题
C. 论述题
D. 面试题(正确答案)
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的报名方式通常是:
A. 现场报名
B. 网络报名(正确答案)
C. 电话报名
D. 邮寄报名
特岗教师在服务期间,可以享受以下哪项优惠政策?
A. 免费提供住宿
B. 优先评职称(正确答案)
C. 额外发放奖金
D. 减免个人所得税
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的笔试成绩通常占总成绩的多少比例?
A. 30%
B. 50%(正确答案)
C. 70%
D. 100%。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教师专业课考试大纲》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教师专业课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本考试旨在评估申请特岗初中化学教师职位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确保其具备担任初中化学教师的资格和能力。
二、考试内容本考试将涵盖以下内容:1、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包括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物质的状态与性质等。
2、初中化学实验技能: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分析及处理等。
3、初中化学教学知识: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课程设计、学生评价等。
4、化学与生活实际应用:包括化学在日常生活、环境保护、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应用。
5、化学领域发展动态:介绍化学领域的新进展、前沿研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三、考试形式本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总分为100分。
四、考试题型与分值1、单项选择题(20分):针对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2、简答题(30分):针对教学知识和生活实际应用,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
3、论述题(30分):针对化学实验技能和教学知识,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课程设计能力。
4、案例分析题(20分):针对化学与生活实际应用,考察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考试难度本考试难度将根据申请者的实际水平和岗位要求进行合理设置,确保考试结果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申请者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六、考试实施要求1、严格遵守考试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2、考官需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丰富的考试经验,能够准确评估申请者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潜力。
3、考试内容和形式要与时俱进,紧密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和化学教学实际,反映学科发展和岗位需求。
七、结语本考试大纲旨在为特岗初中化学教师招聘提供科学、规范的考核依据,确保选拔出具备优秀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教师,为初中化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大纲!
陕西省
陕西特岗教师笔试内容包括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和学科综合知识两科,笔试两科成绩按各占50%的比例,采用百分制计算报考人员笔试成绩。
教育理论知识:主要考核对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要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新课程理念的了解与运用情况。
其中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考查内容占60%左右。
学科综合知识:语文、数学、英语等。
山西省
笔试:
笔试内容为学科知识、教育理论、教育法规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
面试:
面试主要考察应聘人员的基本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和仪表举止等。
河北省
笔试:
笔试内容为教育法律法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基本要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新课程理念。
笔试不指定参考书目,总分为150分。
面试:
面试内容主要考察应聘者的学科知识、教育教学能力、教师基本素养、语言表达能力、仪表举止等,可以采取课堂试讲和答辩等形式。
面试成绩总分为100分。
湖北省
笔试:
内容分为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两科。
教育教学专业知识科目分学段、分学科命题,根据教学需要和招
聘条件,以学科专业知识为主要内容。
综合知识科目涵盖政治、经济、法律、科技、历史、时事、英语、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
教育教学专业知识、综合知识两科满分各为100分,考生的笔试成绩为教育教学专业知识考试成绩×70%+综合知识考试成绩×30%。
面试:
面试考官以异地选派为主。
面试重在测试教育教学能力,考察考生的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能力,主要以讲课或说课的方式进行。
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
面试分数应当场向考生公布并由考生签名确认。
安徽省
笔试:
采取闭卷形式进行。
每科目试题满分100分,其中综合知识40分、专业知识60分。
笔试科目分为初中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小学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其他科目不分初中和小学,按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目命题。
综合知识主要考查报考人员对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新课程理论和教师道德修养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专业知识主要考查报考人员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
面试:
面试主要考查报考人员的基本素养、仪表举止和逻辑思维、协调应变、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教学岗位必备的素质能力等。
满分100分。
每位面试人员的面试时间为15分钟。
四川省
笔试: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学、教师职业道德。
专业知识笔试:报考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
史、地理、政治学科岗位的考生分别参加本学科专业知识笔试,满分为100分。
报考信息技术、科学岗位的考生参加数学专业知识笔试。
报考音乐、体育、美术和藏语文岗位的考生参加语文专业知识笔试。
专业知识笔试的命题依据及标准为:英语笔试不考听力,数学按文科类要求。
面试:
面试考核内容以教师基本素养、所报考岗位的学科专业知识、语言表达能力、仪表举止、试讲试教等为主,采用现场打分方式进行。
对于没有组织本专业知识笔试的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科学和藏语文等专业岗位考生,将加大专业知识水平测试和能力考核力度。
面试成绩满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