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微课学习任务单
- 格式:doc
- 大小:105.00 KB
- 文档页数:1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体积》教案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体积》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体积》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体积》教案篇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学六年级《圆柱的体积》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实践活动,理解圆柱体体积的含义。
2、经历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会求圆柱的体积。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圆柱体积演示教具。
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谈话引入最近我们认识了圆柱和圆锥,还学会了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现在请看老师的这个圆柱形杯子和这个圆柱比较,谁大?这里所说的大小实际是指它们的什么?(生答)2、提出问题:什么叫体积?我们学过那些图形的体积?怎么算的?(生答师随之板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柱的体积。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一)认识圆柱体积的意义。
圆柱的体积到底是指什么?谁能举例说呢?(二)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1、我们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圆柱体的体积跟什么有关呢?你会有怎样的猜想?(小组内说说)2、回忆圆面积的推导过程。
3、教具演示。
(1)取圆柱体模型。
(2)将圆柱体切成两半。
(3)分别将两半均分成若干小块。
(4)动手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三)归纳公式。
(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板书:V=Sh)三、巩固新知1、这个杯子的底面半径为6厘米,高为1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审题。
提问:你能独立完成这题吗?指名一同学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现在这个杯子装了2/3的水,装了多少水呢?2、完成“试一试”3、“跳一跳”:统一直柱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三课时《圆柱的体积》教案北师大版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三课时《圆柱的体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六十七页至第六十八页的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圆柱体积的含义。
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底面积乘高的方式来计算圆柱的体积。
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圆柱体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自主探索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圆柱模型、直尺、圆规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圆柱模型、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圆柱形物体,如圆柱形的书架、垃圾桶等,引导学生思考圆柱体积的含义。
2. 探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2)引导学生发现,圆柱的体积可以看作是底面积乘以高。
(3)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验证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例题,讲解并示范解题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圆柱体积的含义2. 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底面积× 高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面圆柱的体积。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5cm,高为h=10cm。
2. 答案:圆柱的体积V=πr²h=π×5²×10=250π(cm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圆柱的认识》学习任务单【课前准备】1请你用彩笔勾勒出教材第4页第1题下面物体的边缘。
2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和一张圆形的纸。
3用萝卜或其它食材,制作出4个高6厘米左右的圆柱模型。
(注意安全)温馨提示:如果学具的准备有困难,可以上课时和老师一起观察、想象。
【课上活动】活动一:给圆柱拍照看着老师从不同方向拍摄的照片,把从这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画下来。
(1)从正面看到的图形(2)从上面看到的图形(3)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活动二:“做”圆柱只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或者只用一张圆形的纸,怎样操作你能得到一个圆柱?你的方法和生活中常见的什么事物有联系呢?你可以试一试,想一想。
活动三:切截圆柱(1)如果刀沿着水平方向平行于底面切截,截面是什么形状?(2)如果刀垂直于底面,穿过上、下底面的圆心切截,截面是什么形状?(3)如果刀垂直于底面,但是不穿过上、下底面的圆心,截面是什么形状?(4)如果刀沿着水平方向,切截时角度倾斜一点点,截面是什么形状?【课后作业】1数学书第4页第3题2数学书第4页第4题3数学书第4页第5题4 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制作一个圆柱模型,测量出圆柱模型的高和底面直径,标在模型上。
【参考答案】1数学书第4页,练习一,第3题第一幅图,从正面、后面、左面和右面都可以看到,围着它的侧面转一圈,看灯罩都是这个图形。
第二幅图,从上面或者下面可以看到这个图形。
2数学书第4页,练习一,第4题正方体、圆柱、长方体。
3数学书第4页,练习一,第5题纸盒的长是4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24厘米;纸盒的宽是2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12厘米;纸盒的高是圆柱玻璃杯的高,是10厘米。
4制作圆柱模型这个作业会在下节课交流。
如果你做成了,想一想你用了什么方法。
如果遇到困难也没有关系,把你的困惑记录下来。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圆柱的体积北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并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 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1. 圆柱体积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柱体积模型、圆柱体积公式卡片。
2. 学具:直尺、圆规、计算器。
教学过程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圆柱知识,如圆柱的定义、特征等。
2. 提问:如何计算圆柱的体积?引发学生思考。
新课导入1. 展示圆柱体积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圆柱的底面和高。
2. 引导学生推导圆柱体积公式:V = 底面积× 高。
3. 举例说明圆柱体积公式的应用。
活动与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发一个圆柱体积模型、直尺、圆规和计算器。
2. 学生通过测量、计算,验证圆柱体积公式。
3.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实践活动的心得。
2.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1. 圆柱体积公式:V = 底面积× 高2. 计算步骤:测量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计算底面积:A = πr²计算体积:V = A × 高作业设计1. 计算给定圆柱的体积。
2. 解决实际问题:计算圆柱形容器的容积。
3. 思考题:如何计算不规则圆柱的体积?课后反思2. 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提出改进措施。
3.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活动与实践”部分。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将通过分组合作、测量、计算和交流,亲身体验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过程。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圆柱体积∣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圆柱的定义和特点2. 圆柱的体积公式3. 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4. 圆柱体积公式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柱模型、课件2. 学具:直尺、圆规、计算器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圆柱的定义和特点。
2. 新课导入:讲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圆柱体积的测量和计算,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圆柱体积的计算题,检验学生对公式的掌握程度。
板书设计1. 圆柱的定义和特点2. 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3. 圆柱体积公式的应用作业设计1. 圆柱体积的计算题2. 圆柱体积的应用题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理论讲解、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有一定的理解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1. 圆柱体积公式的引入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让学生对圆柱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圆柱的体积。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计算,然后再给出正确的公式。
2. 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圆柱体积公式是:V = πr²h,其中V表示圆柱的体积,r表示圆柱的底面半径,h表示圆柱的高。
a. 圆柱的底面积我们需要知道圆柱的底面积。
圆柱的底面是一个圆,其面积公式为:A = πr²,其中A表示圆的面积,r表示圆的半径。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3节《圆柱的体积》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柱体积的概念,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1. 圆柱体积的定义:圆柱体积是指圆柱体所占据的空间大小。
2. 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3. 圆柱体积的应用: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计算圆柱体积,如何应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柱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计算圆柱体积,如何将圆柱体积公式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柱体积模型、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卡片。
2. 学具:直尺、圆规、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圆柱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学生直观理解。
3.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
板书设计1. 《圆柱的体积》2. 内容:包括圆柱体积的定义、计算方法、应用实例等。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设计相关的计算题和应用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家中或学校中,寻找圆柱体积的实例,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作业和反馈,了解教学效果,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
2. 学生表现: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 改进措施: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表现,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圆柱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例如,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个圆柱形的汽油桶能装多少汽油,或者一个圆柱形的游泳池需要多少水来填满。
这样的实例能让学生感受到圆柱体积的实际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六年级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实际上这都需要求圆柱的体积。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很多方法,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探究。
这节课我们就共同去探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讲授新课一、探索求圆柱的体积的方法。
1、想一想,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这个猜想对不对呢?2、小组活动:尝试验证你的猜想,并与同伴交流。
3、汇报交流。
(课件演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高”。
我猜想圆柱的体积也可能等于”底面积×高”。
从叠硬币来看,用“底面积×高”能计算出圆柱的体积。
能不能用圆面积的推导方法,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呢?把圆柱等分成猜想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让学生通过独立尝试,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等方法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师生、生生互动中,生成新知。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shV=二、计算圆柱的体积。
1、一根柱子的体积的多少立方米?shV==3.14×0.4²×5=3.14×0.16×5=3.14×0.8=2.512(m3)答:一根柱子的体积2.512m3。
2、求一杯水的体积。
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
长方体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
长方体的宽等于圆柱的底面半径,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从而有效地突出本节的重点,突破本节的难点。
通过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经历成功与失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利用自己推导出来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
从水杯里面量,水杯的底面直径是6cm,高是16cm,这个水杯能装多少毫升水?shV=3.14×(6÷2)²×16=3.14×9×16=452.16(立方厘米)=452.16(毫升)三、试一试。
《圆柱的体积》微课学习任务单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三章《圆柱的体积》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初步学会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渗透转化的数
学思想,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知识形成的合理性,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及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学习中归纳、猜想的作用,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资源 多媒体课件、相关的微视频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方法
学习任务
1、说一说:情境图中要求的是什么?我们学过什么图形的体积?
2、猜一猜:圆柱的体积会不会也等于“底面积×高”呢?
3、想一想:如何验证“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4、做一做:用你想到的方法,验证“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5、议一议:当给出圆柱底面的半径(直径、周长)和高时,如何求圆柱的体积?
6、练一练:利用所学求圆柱体积的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自我测评
学习困惑
(学生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