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
- 格式:doc
- 大小:312.00 KB
- 文档页数:1
带虎字的四字成语好寓意大全带虎字的成语其实有很多,那么大家知道有哪些呢?不妨写下来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带虎字的四字成语好寓意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带虎字的成语1、虎头虎脑:形容壮健憨厚的样子(多指儿童)。
2、放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
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3、帮虎吃食: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
4、虎口拔牙:比喻做十分危险的事情。
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
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
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6、藏龙卧虎: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7、初生牛犊不怕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8、虎背熊腰: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9、虎口逃生: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
比喻逃脱极危险的境地侥幸活下来。
10、风虎云龙:虎啸生风,龙起生云。
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
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11、伏虎降龙: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
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
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12、官虎吏狼:官如虎,吏如狼。
形容官吏贪暴。
13、关门养虎,虎大伤人:比喻纵容助长坏人坏事,到头来自己受害。
14、狐虎之威: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
比喻权贵当道者与其爪牙串通一气而发出的淫威。
15、狐假虎威:假:借。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
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16、放虎自卫: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
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
17、虎视眈眈:眈眈:注视的样子。
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
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18、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
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19、二虎相斗,必有一伤: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
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烈斗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
20、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
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21、虎头燕颔: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
22、虎尾春冰: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
带虎的四字成语精选大全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那么你知道带虎字的成语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带虎的四字成语精选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37个在第一位虎背熊腰、虎变龙蒸、虎不食儿、虎步龙行、虎超龙骧虎党狐侪、虎荡羊群、虎斗龙争、虎而冠、虎据龙蟠虎踞鲸吞、虎踞龙盘、虎踞龙蟠、虎口拔牙、虎口逃生虎口余生、虎窟龙潭、虎狼之势、虎略龙韬、虎落平川虎落平阳、虎珀拾芥、虎入羊群、虎生三子,必有一彪虎视眈眈、虎视耽耽、虎兕出柙、虎体熊腰、虎头虎脑、虎头蛇尾、虎头燕颔、虎尾春冰、虎卧龙跳、虎啸风生、虎穴狼巢、虎穴龙潭、虎掷龙拿80个在第二位帮虎吃食、暴虎冯河、豺虎肆虐、刺虎持鹬、打虎牢龙雕虎焦原、调虎离山、恶虎不食子、饿虎饥鹰、饿虎扑食饿虎扑羊、饿虎擒羊、饿虎吞羊、饿虎之蹊、二虎相斗,必有一伤、放虎归山、放虎遗患、放虎自卫、风虎云龙、伏虎降龙、官虎吏狼、狐虎之威、画虎不成、画虎不成反类狗、画虎不成反类犬、画虎成狗、画虎画皮难画骨、画虎刻鹄、画虎类狗、画虎类犬、假虎张威、酒虎诗龙、拒虎进狼、踞虎盘龙、老虎头上扑苍蝇、老虎头上搔痒、两虎相斗、两虎相争、龙虎风云、捋虎须、猛虎插翅、猛虎出山、猛虎深山、猛虎添翼、骑虎难下、如虎得翼、如虎傅翼、如虎生翼、如虎添翼、豕虎传讹、谈虎色变、为虎傅翼、为虎添翼、为虎作伥、卧虎藏龙、柙虎樊熊、绣虎雕龙、杨虎围匡、养虎留患、养虎伤身、养虎为患、养虎贻患、养虎遗患、养虎自毙、养虎自残、养虎自啮、养虎自啮、养虎自贻灾、养虎自遗患、一虎不河、引虎拒狼、引虎入室、引虎自卫、与虎谋皮、与虎添翼众虎同心、捉虎擒蛟、纵虎出匣、纵虎出柙、纵虎归山94个在第三位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豺狼虎豹、鸱目虎吻、鸱视虎顾、垂饵虎口、春冰虎尾、打马虎眼、打死虎、大人虎变、大贤虎变、风从虎,云从龙、凤叹虎视、甘冒虎口、狐假虎威、狐藉虎威、虎头虎脑、将门虎子、鲸吞虎噬、九关虎豹、九阍虎豹、骏波虎浪、狼飡虎食、狼飡虎咽、狼餐虎噬、狼餐虎咽、狼虫虎豹、狼顾虎视、狼前虎后、狼飧虎咽、狼贪虎视、狼吞虎餐、狼吞虎噬、狼吞虎咽、麟角虎翅、龙驰虎骤、龙蹲虎踞、龙幡虎纛、龙飞虎跳、龙化虎变、龙江虎浪、龙精虎猛、龙拏虎攫、龙拏虎跳、龙拏虎掷、龙盘虎踞、龙盘虎拏、龙蟠虎伏、龙蟠虎踞、龙蟠虎绕、龙跧虎卧、龙潭虎窟、龙潭虎穴、龙腾虎蹴、龙腾虎踞、龙腾虎啸、龙腾虎跃、龙腾虎踯、龙腾虎掷、龙跳虎伏、龙跳虎卧、龙威虎震、龙骧虎步、龙骧虎视、龙骧虎啸、龙骧虎跱、龙翔虎跃、龙行虎变、龙行虎步、龙吟虎啸、龙跃虎踞、龙战虎争、龙争虎斗、龙争虎战、龙睁虎眼、马马虎虎、身寄虎吻、委肉虎蹊、舄乌虎帝、笑面虎、熊据虎跱、熊腰虎背、燕额虎头、燕颔虎颈、燕颔虎头、燕颔虎须、羊落虎口、羊入虎群、羊质虎皮、鹰瞵虎攫、鹰瞵虎视、鹰视虎步、鹰扬虎视、鹰扬虎噬45个在第四位杯弓市虎、藏龙卧虎、除狼得虎、打死老虎、断蛟刺虎冯河暴虎、割肉饲虎、宫邻金虎、关门养虎,虎大伤人、饥鹰饿虎、降龙伏虎、九牛二虎之力、酒龙诗虎、拒狼进虎、开柙出虎、离山调虎、鲁鱼帝虎、马马虎虎、盘龙卧虎、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前门去虎,后门进狼、潜龙伏虎、敲山振虎、敲山震虎、乔龙画虎、驱羊攻虎、人中龙虎、如狼如虎、如狼似虎、如龙似虎、三人成虎、三言讹虎、生龙活虎、势成骑虎、投畀豺虎、畏敌如虎、握蛇骑虎、以肉啖虎、以肉喂虎、以肉餧虎、引狼拒虎、鱼鲁帝虎、云龙风虎、照猫画虎、坐山观虎斗五、14个在其他位置: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初生牛犊不怕虎初生之犊不惧虎初生之犊不畏虎关门养虎,虎大伤人苛政猛于虎拉大旗作虎皮前怕狼,后怕虎前怕龙,后怕虎乳犊不怕虎三夫成市虎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一山不藏二虎。
动物,被称为兽中之王,为国家保护⽣物,也被引申为王者之风,龙⾏虎步,虎威。
下⾯是店铺给⼤家整理的虎的象征意义,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虎的象征意义 ⽼虎象征威严与权势。
虎的性格特征勇猛、威武、凶暴以⾄使⼈望⽽⽣畏,不敢亲近,就如同在“帝王”或者权威的⾯前。
在⼈们⼼⽬中,⽼虎是威严与权势的象征,⾔谈举⽌⼀派凛然不可侵犯的王者⽓度,是不可得罪的也是惹不起的,于是民谚中就有这样的说法:“⽼虎的屁股摸不得”、“⽼虎的胡⼦谁敢摸?”、“⽼虎未吃⼈,样⼦赫杀⼈”。
有些谚语表现了⽼虎的习性,以及它与⼈、与环境、与其他动物之间的某种特殊关系。
前者如“⽼虎也有打盹的时候”、“⽼虎藏在洞⾥不显威风”;后者如“前门拒虎,后门进狼”、“⽺⼉跑进虎群”、“⽼虎进了城,家家都闭门”、“好虎架不住狼群”……有些谚语,绝⼤多数除了表⾯的具有⽐喻或象征性的浅层含义之外,还有其本质的深层含义,表现为或具有某种⼈⽣哲理,或提⽰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是⼈们⽣活经验的总结,或者在这些谚语的背后,潜藏着⾸先的意味和⽣活的情趣。
这种谚语实际上是种⽐喻,可能是某种象征,都是思维的美丽之花,是⼈们出于某种⽬的.⽽设想或虚构出来的。
如:“⽼虎头上扑苍蝇”、“⽼虎头上搔痒”、“两虎相⽃,必有⼀伤”、“⽺披上虎⽪,见到⽼虎还是害怕”、“⽺跟⽼虎交朋友,总有⼀天会吃亏”、“猪给⽼虎拜年,有去⽽⽆归”、“苛政猛于虎”、“不⼊虎⽳,焉得虎⼦?”、“⼭中⽆⽼虎,猴⼦称⼤王”……这些谚语,都有弦外之⾳,⾔外之意,都具有⾔在此⽽意在彼的特点,有的甚⾄可以就是寓⾔故事的概括与浓缩,是极为精湛的语⾔艺术。
虎的⽣肖介绍 ⽣肖 虎为⼗⼆⽣肖之⼀,排⾏第三,称为寅虎。
虎图腾崇拜与⽂化遗产 《跳於菟》(就是《跳⽼虎》)传统民俗仪式,是古羌部族虎图腾崇拜的⼀种遗俗,⽬前仅存于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年都乎村,每年农历⼗⼀⽉初五⾄⼆⼗⽇,都要进⾏驱魔逐疫的《跳於菟》(wu tú)—— 即“跳⽼虎”活动。
关于虎的成语及解释生肖虎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三,在十二地支配属“寅”,故一天十二时晨中之=“寅时”--清晨三点至五点又称“虎时”。
据古书载。
这时候,老虎是最活跃、最凶猛、伤人最多,因为寅时同虎搭配。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虎的成语及解释,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虎的成语1:虎背熊腰: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虎变龙蒸:谓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虎步龙行: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凡,如龙虎之姿虎超龙骧:比喻群雄奋起,互相角逐虎党狐侪:比喻凶恶狡黠之辈虎斗龙争:比喻群雄互相争斗虎踞鲸吞:比喻豪强割据和相互兼并虎踞龙盘:亦作“虎据龙蟠”。
亦作“虎踞龙蟠”。
形容地势极峻峭险要虎口扳须:比喻冒极大的危险虎口馀生: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得生虎窟龙潭:比喻极艰险的境地虎略龙韬:兵书的代称。
亦指用兵的谋略虎目豕喙:古人谓贪婪无厌之相虎皮羊质:语本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
”比喻外强中干虎视眈眈:形容像猛虎一样凶狠地注视着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虎视鹰扬:谓雄视高翔,甚有威仪虎体原斑:比喻出身高门贵族,富贵本自有,不待外求虎头蛇尾:比喻做事起初声势浩大,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虎头燕颔:形容相貌威武。
古之相者说是万里封侯之相虎尾春冰:比喻极其危险的境地虎卧龙跳:形容字势雄强超逸。
语出南朝梁袁昂《评书》:“王右军书,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虎啸风驰:谓事物之相互感应虎啸风生:比喻英雄乘时奋起虎啸狼号:比喻强暴者欲有所掠夺时的叫嚣虎啸龙吟:形容歌声雄壮而嘹亮虎穴得子:比喻诗文贴切中肯,且深得其要旨虎咽狼飡: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虎跃龙骧:形容威武雄壮虎掷龙挐:比喻群雄相争虎子狼孙:比喻凶暴贪残的人帮虎吃食:亦作“帮狗吃食”。
比喻帮坏人作坏事暴虎冯河:典出《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
”空手搏虎,徒步渡河。
比喻冒险行事,有勇无谋杯弓市虎:谓捕风捉影,疑虑重重,自相惊扰柙虎樊熊:柙中的虎,樊内的熊。
有虎字的四字词语1. 虎啸山林2. 虎口拔牙3. 虎踞龙盘4. 虎纹石板5. 虎视眈眈6. 虎头蛇尾7. 虎虎生威8. 虎落平阳9. 虎穴龙潭10. 虎背熊腰11. 虎步龙行12. 虎痴龙傻13. 虎头燕颔14. 虎威熊态15. 虎窟龙潭16. 虎狮双瞳17. 虎胆龙威18. 虎骨龙筋19. 虎摧龙虐20. 虎头蛇尾21. 虎威狼顾22. 虎踞龙蟠24. 虎踞龙盘25. 虎口拔牙26. 虎年龙凤27. 虎毒龙威28. 虎蹲龙跃29. 虎狼之势30. 虎吼龙吟31. 虎狼之气32. 虎魄龙魂33. 虎狮双形34. 虎踞龙蟠35. 虎狼之威36. 虎愤龙飞37. 虎胆龙魂38. 虎落南山39. 虎头燕颔40. 虎威狮势41. 虎窟龙穴42. 虎穴蛇潜43. 虎狼之气44. 虎车龙盾45. 虎虎皆飞46. 虎威狼勇47. 虎狮双尾49. 虎落阳城50. 虎胆龙威51. 虎落平原52. 虎踞龙虎53. 虎踞龙盘54. 虎狼之影55. 虎吼龙吟56. 虎踞龙蹲57. 虎威龙势58. 虎吼龙踞59. 虎骨龙筋60. 虎窟龙洞61. 虎狮双翼62. 虎虎生辉63. 虎威龙踞64. 虎燕龙颔65. 虎狼之灾66. 虎踞龙虎67. 虎图龙霸68. 虎落平川69. 虎王龙驹70. 虎威狮略71. 虎背熊腰72. 虎窟龙蜿74. 虎穴龙巢75. 虎狮双生76. 虎踞龙斗77. 虎落蛟龙78. 虎穴蛟巢79. 虎窟蛟潜80. 虎豹切尔81. 虎踞龙盤82. 虎躯龙骨83. 虎威狼烟84. 虎落风尘85. 虎威龙渊86. 虎口逃生87. 虎威狼奔88. 虎鹤骈阙89. 虎穴龙窟90. 虎鹤双形91. 虎虎之威92. 虎舞龙吟93. 虎踞龙蹲94. 虎狼之力95. 虎燕龙吟96. 虎豹飞将97. 虎狮双星99. 虎踞龙蟠 100. 虎穴龙坛。
虎相关的成语虎相关的成语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虎相关的成语(精选65个)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1、生龙活虎2、福虎生旺3、虎虎生威4、虎气十足5、虎背熊腰6、狐假虎威7、虎啸山林8、如狼似虎9、虎虎生威10、龙兄虎弟11、龙腾虎跃12、生龙生虎13、虎口拔牙14、虎狼之师15、虎变龙蒸16、虎步龙行17、虎斗龙争18、虎视眈眈19、调虎离山20、饿虎扑食21、放虎归山22、踞虎盘龙23、龙虎风云24、猛虎深山25、猛虎添翼26、如虎生翼27、谈虎色变28、为虎傅翼29、为虎添翼30、羊落虎口31、龙争虎斗32、生龙活虎33、虎狼之势34、虎头燕颔35、虎略龙韬36、福虎呈祥37、金虎旺财38、玉虎送财39、瑞虎运财40、金虎纳福41、金虎送福42、金虎进宝43、金虎纳福44、灵虎送福45、虎年大吉46、虎兆丰年47、虎灵虎气48、相虎有皮49、偃虎饮河50、虎报佳音51、虎报吉祥52、瑞虎迎春53、虎闹新春54、金虎送喜55、虎兆丰年56、瑞虎运财57、玉虎迎春58、玉虎送财59、福虎迎春60、福虎呈祥61、金虎献瑞62、金虎旺财63、金虎迎春64、金虎送喜65、金虎闹春。
虎简介
虎(学名:Panthera tigris;英文名:Tiger):大型猫科动物;毛色浅黄或棕黄色,满有黑色横纹;头圆、耳短,耳背面黑色,中央有一白斑甚显著;四肢健壮有力;尾粗长,具黑色环纹,尾端黑色。
老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栖动物,由南方的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以至北方的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都能很好的生活。
在中国东北地区,也常出没于山脊、矮林灌丛和岩石较多或砾石塘等山地,以利于捕食。
虎常单独活动,只有在繁殖季节雌雄才在一起生活。
无固定巢穴,多在山林间游荡寻食。
能游泳,不会爬树。
由于林区开发、人口激增,过去偏远地区都已发展为村镇,虎亦常到林区居民点附近觅食。
虎多黄昏活动,白天多潜伏休息,没有惊动则很少出来。
虎的活动范围较大,在北方日寻食活动范围可达数十公里;在南方西双版纳因食物较多则活动距离较短。
发情交配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2月份,发情期间,虎的叫声特别响亮,能达2千米远。
怀孕期105天左右,每产1-5仔,通常2仔,新生虎仔重约1kg,哺乳期5-6个月,母虎和幼仔在一起生活2-3年,在此期间雌虎不发情交配,故在自然条件下雌虎要每隔2-3年才能繁殖一次。
雌虎3年龄时性成熟,雄虎要更晚些。
虎的寿命一般20-25年。
“虎”的四字成语hǔ虎tóu头shī狮shēn身hǔ虎mǎ马diān颠xuán旋hǔ虎jù踞chánɡ长jiānɡ江hǔ虎shì视mó魔lái来hǔ虎luò落pínɡ平yuán原hǔ虎shì视chóu仇dí敌hǔ虎xiào啸jīng惊tāo涛hǔ虎pì睥lánɡ狼móu眸hǔ虎méi眉yīng鹰mù目hǔ虎yù驭táng螳láng螂hǔ虎bào豹kāi开lù路hǔ虎tóu头fènɡ凤wěi尾hǔ虎bào豹ɡònɡ共wǔ舞hǔ虎xiào啸chánɡ长lǐnɡ岭hǔ虎yuè跃lóng龙mén门hǔ虎bào豹huò祸tāi胎hǔ虎tóu头diāo雕tí题hǔ虎shì视zhān瞻yǎnɡ仰hǔ虎dǎn胆dìng定tiān天hǔ虎bēn奔bào豹yuè跃hǔ虎lì厉lóng龙yù驭hǔ虎shì视lónɡ龙xiānɡ相hǔ虎bào豹yī一bān般hǔ虎bù步xùn迅měng猛hǔ虎ɡǔ骨chánɡ长chánɡ肠hǔ虎zhān瞻lónɡ龙xínɡ行hǔ虎ěr耳jīn金zhǎn盏hǔ虎tóu头mó摩jié羯hǔ虎móu谋hú狐guǎn管hǔ虎yǎn眼měng猛piē瞥hǔ虎tóu头māo猫zhǎo爪hǔ虎wèi卫sì四fāng方hǔ虎bào豹zhī之lì力共4页,第1页hǔ虎yínɡ营wū乌hé合hǔ虎tóu头lán拦lù路hǔ虎tóu头hǔ虎bèi背hǔ虎mǎ马quǎn犬fèi吠hǔ虎kǒu口huī灰fēi飞hǔ虎rì日sān三shěnɡ省hǔ虎guàn贯chè彻jīn金hǔ虎qián钳chánɡ长jǐnɡ颈hǔ虎bào豹quǎn犬fèi吠hǔ虎shēnɡ生lónɡ龙fú服hǔ虎shì视qián潜yún云hǔ虎shì势láng狼xīn心hǔ虎bào豹jiāo交fēng锋hǔ虎kǒu口shī狮wǔ舞hǔ虎bù步bào豹bù步hǔ虎bù步péng鹏chéng程hǔ虎jīng睛měng猛shì视hǔ虎bù步hǔ虎yùn韵hǔ虎bì臂qiánɡ强jìn劲hǔ虎dǎn胆bào豹xīn心hǔ虎móu谋hú狐bù步hǔ虎bào豹chēnɡ称xiónɡ雄hǔ虎ɡǔ骨qiān牵xiù绣hǔ虎shì视yǐn隐yún云hǔ虎kǒu口yú余nù怒hǔ虎tóu头jiǎn剪zuǐ嘴hǔ虎cánɡ藏lónɡ龙shé蛇hǔ虎pí皮bào豹wěi尾hǔ虎qū躯rú如fēnɡ风hǔ虎jīng精hóng鸿yóu猷hǔ虎dà大jiānɡ将jūn军hǔ虎shuì睡xióng熊qǐ起hǔ虎kǒu口xiǎn险è恶hǔ虎jiān肩xióng熊tuǐ腿hǔ虎kěn啃cāng苍yīng鹰hǔ虎yuè越lóng龙yá涯共4页,第2页hǔ虎chī痴láng狼ào傲hǔ虎jù踞qīng青míng冥hǔ虎dòu斗bào豹zhēnɡ爭hǔ虎yǎn眼lèi淚xià下hǔ虎ɡǔ骨zhēn榛ɡāo膏hǔ虎shì视měng猛zì眦hǔ虎kǒu口yú余shēng生hǔ虎tóu头xiónɡ熊yāo腰hǔ虎láng狼zhī之shì势hǔ虎bào豹zhēng争fēng锋hǔ虎bù不fā发rì日hǔ虎bù步bào豹xínɡ行hǔ虎ɡǔ骨yù驭fēnɡ风hǔ虎tǐ体xióng熊yāo腰hǔ虎dǎn胆lóng龙wēi威hǔ虎xiào啸fēng风shēng生hǔ虎shì视kuí睽kuí睽hǔ虎bù步bào豹jù踞zhào 照māo猫huà画hǔ虎bào暴hǔ虎píng冯hé河sān三rén人chéng成hǔ虎tán 谈hǔ虎sè色biàn变hǔ虎luò落píng平yáng阳qí骑hǔ虎nán难xià下cáng 藏lóng龙wò卧hǔ虎hǔ虎bèi背xióng熊yāo腰hǔ虎tóu头shé蛇wěi尾lóng 龙zhēng争hǔ虎dòu斗yǔ与hǔ虎móu谋pí皮lóng龙pán盘hǔ虎jù踞xiáng 降lóng龙fú伏hǔ虎hǔ虎jù踞lóng龙pán盘hǔ虎shì视dān眈dān眈diào 调hǔ虎lí离shān山lóng龙tán潭hǔ虎xué穴rú如hǔ虎tiān添yì翼共4页,第3页láng 狼tūn吞hǔ虎yàn咽hú狐jiǎ假hǔ虎wēi威xiào笑miàn面lǎo老hǔ虎yáng 羊zhì质hǔ虎xíng形è饿hǔ虎jī饥yīng鹰hǔ虎shì视yīng鹰yáng扬lóng 龙fān幡hǔ虎dào纛lóng龙jiāng江hǔ虎làng浪xióng熊jù据hǔ虎zhì跱kāi 开xiá柙chū出hǔ虎xióng熊yāo腰hǔ虎bèi背yún云lóng龙fēng风hǔ虎hǔ虎jù据lóng龙pán蟠lóng龙xiāng骧hǔ虎shì视yàn燕hàn颔hǔ虎xū须hǔ虎luò落píng平chuān川hǔ虎rù入yáng羊qún群lóng龙xiāng骧hǔ虎zhì跱yáng 羊zhì质hǔ虎pí皮lóng龙xíng行hǔ虎bù步yǎng养hǔ虎yí遗huàn患hǔ虎tóu头hǔ虎nǎo脑lóng龙pán蟠hǔ虎rào遶è饿hǔ虎zǎn攒yáng羊jī饥yīng鹰è饿hǔ虎pán蟠lóng龙jù踞hǔ虎diāo雕hǔ虎jiāo焦yuán原lóng 龙pán蟠hǔ虎rào绕láng狼gù顾hǔ虎shì视hǔ虎shì视yīng鹰lín瞵bāng 帮hǔ虎chī吃shí食lóng龙téng腾hǔ虎cù蹴hǔ虎hǔ虎yǒu有shēng生qì气共4页,第4页。
十二生肖虎的传说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生肖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神话传说。
对于虎的传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关于虎的来历和特点,二是关于虎的象征意义和神话故事。
下面将从这两个方面对虎的传说进行探讨。
关于虎的来历和特点,虎是猫科动物中的顶级捕食者,也是地球上最强大的陆地食肉动物之一。
虎的外貌独特,身姿矫健,毛色鲜艳,头上有着一对锐利的獠牙和宽阔威猛的面庞。
虎的体型庞大,力大无穷,能够轻松地跃过十米的河流或者三米的墙壁。
虎独有的体格和力量让它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勇、威武的象征。
虎的象征意义和神话故事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象征着勇猛和力量,人们常用“虎虎有生气”来形容一个人神采奕奕,充满活力。
而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虎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最著名的虎神话之一是关于虎妈妈和虎爸爸的故事。
相传虎妈妈为了教育虎儿们勇敢迎战,每天给它们上树课,并告诉它们只有上树才能拥有强大的力量。
虎妈妈的教导让虎儿们发自内心地敬佩,它们纷纷拥抱着树干,争相爬到了树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虎虽然生来勇猛,但还需要经过艰苦的修行,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
除了虎妈妈和虎爸爸的故事,还有一个关于虎的故事也倍受人们喜爱。
相传,在古代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个善良的小女孩。
一天,小女孩在山上捡到一只饥饿的小虎,并放它去吃东西。
从此以后,小虎便形影不离地跟随着小女孩,保护她免受灾难侵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虎虽然威猛,但也有善良和友爱的一面。
虎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不仅在中国的传统画作、雕塑、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也以各种形式展示在农历新年、节日庆祝等各种场合。
虎的形象寄托着人们对于自由、勇敢和力量的向往。
总之,虎作为生肖的一员,承载着丰富的传说和象征意义。
虎的传说关联着虎的来历和特点,以及虎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虎虽然凶猛,但也是善良和友爱的象征,虎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人们的心目中,虎是一种威武而勇敢的形象,也是一种富有智慧和善良的存在。
带虎的四字成语精选大全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那么你知道带虎字的成语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带虎的四字成语精选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37个在第一位虎背熊腰、虎变龙蒸、虎不食儿、虎步龙行、虎超龙骧虎党狐侪、虎荡羊群、虎斗龙争、虎而冠、虎据龙蟠虎踞鲸吞、虎踞龙盘、虎踞龙蟠、虎口拔牙、虎口逃生虎口余生、虎窟龙潭、虎狼之势、虎略龙韬、虎落平川虎落平阳、虎珀拾芥、虎入羊群、虎生三子,必有一彪虎视眈眈、虎视耽耽、虎兕出柙、虎体熊腰、虎头虎脑、虎头蛇尾、虎头燕颔、虎尾春冰、虎卧龙跳、虎啸风生、虎穴狼巢、虎穴龙潭、虎掷龙拿80个在第二位帮虎吃食、暴虎冯河、豺虎肆虐、刺虎持鹬、打虎牢龙雕虎焦原、调虎离山、恶虎不食子、饿虎饥鹰、饿虎扑食饿虎扑羊、饿虎擒羊、饿虎吞羊、饿虎之蹊、二虎相斗,必有一伤、放虎归山、放虎遗患、放虎自卫、风虎云龙、伏虎降龙、官虎吏狼、狐虎之威、画虎不成、画虎不成反类狗、画虎不成反类犬、画虎成狗、画虎画皮难画骨、画虎刻鹄、画虎类狗、画虎类犬、假虎张威、酒虎诗龙、拒虎进狼、踞虎盘龙、老虎头上扑苍蝇、老虎头上搔痒、两虎相斗、两虎相争、龙虎风云、捋虎须、猛虎插翅、猛虎出山、猛虎深山、猛虎添翼、骑虎难下、如虎得翼、如虎傅翼、如虎生翼、如虎添翼、豕虎传讹、谈虎色变、为虎傅翼、为虎添翼、为虎作伥、卧虎藏龙、柙虎樊熊、绣虎雕龙、杨虎围匡、养虎留患、养虎伤身、养虎为患、养虎贻患、养虎遗患、养虎自毙、养虎自残、养虎自啮、养虎自啮、养虎自贻灾、养虎自遗患、一虎不河、引虎拒狼、引虎入室、引虎自卫、与虎谋皮、与虎添翼众虎同心、捉虎擒蛟、纵虎出匣、纵虎出柙、纵虎归山94个在第三位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豺狼虎豹、鸱目虎吻、鸱视虎顾、垂饵虎口、春冰虎尾、打马虎眼、打死虎、大人虎变、大贤虎变、风从虎,云从龙、凤叹虎视、甘冒虎口、狐假虎威、狐藉虎威、虎头虎脑、将门虎子、鲸吞虎噬、九关虎豹、九阍虎豹、骏波虎浪、狼飡虎食、狼飡虎咽、狼餐虎噬、狼餐虎咽、狼虫虎豹、狼顾虎视、狼前虎后、狼飧虎咽、狼贪虎视、狼吞虎餐、狼吞虎噬、狼吞虎咽、麟角虎翅、龙驰虎骤、龙蹲虎踞、龙幡虎纛、龙飞虎跳、龙化虎变、龙江虎浪、龙精虎猛、龙拏虎攫、龙拏虎跳、龙拏虎掷、龙盘虎踞、龙盘虎拏、龙蟠虎伏、龙蟠虎踞、龙蟠虎绕、龙跧虎卧、龙潭虎窟、龙潭虎穴、龙腾虎蹴、龙腾虎踞、龙腾虎啸、龙腾虎跃、龙腾虎踯、龙腾虎掷、龙跳虎伏、龙跳虎卧、龙威虎震、龙骧虎步、龙骧虎视、龙骧虎啸、龙骧虎跱、龙翔虎跃、龙行虎变、龙行虎步、龙吟虎啸、龙跃虎踞、龙战虎争、龙争虎斗、龙争虎战、龙睁虎眼、马马虎虎、身寄虎吻、委肉虎蹊、舄乌虎帝、笑面虎、熊据虎跱、熊腰虎背、燕额虎头、燕颔虎颈、燕颔虎头、燕颔虎须、羊落虎口、羊入虎群、羊质虎皮、鹰瞵虎攫、鹰瞵虎视、鹰视虎步、鹰扬虎视、鹰扬虎噬45个在第四位杯弓市虎、藏龙卧虎、除狼得虎、打死老虎、断蛟刺虎冯河暴虎、割肉饲虎、宫邻金虎、关门养虎,虎大伤人、饥鹰饿虎、降龙伏虎、九牛二虎之力、酒龙诗虎、拒狼进虎、开柙出虎、离山调虎、鲁鱼帝虎、马马虎虎、盘龙卧虎、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前门去虎,后门进狼、潜龙伏虎、敲山振虎、敲山震虎、乔龙画虎、驱羊攻虎、人中龙虎、如狼如虎、如狼似虎、如龙似虎、三人成虎、三言讹虎、生龙活虎、势成骑虎、投畀豺虎、畏敌如虎、握蛇骑虎、以肉啖虎、以肉喂虎、以肉餧虎、引狼拒虎、鱼鲁帝虎、云龙风虎、照猫画虎、坐山观虎斗五、14个在其他位置: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初生牛犊不怕虎初生之犊不惧虎初生之犊不畏虎关门养虎,虎大伤人苛政猛于虎拉大旗作虎皮前怕狼,后怕虎前怕龙,后怕虎乳犊不怕虎三夫成市虎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一山不藏二虎。
虎
虎(学名:Panthera tigris;英文名:Tiger):大型猫科动物;老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栖动物,由南方的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以至北方的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都能很好的生活。
在中国东北地区,也常出没于山脊、矮林灌丛和岩石较多或砾石塘等山地,以利于捕食。
虎常单独活动,无固定巢穴,多在山林间游荡寻食。
能游泳,不会爬树。
虎多黄昏活动,白天多潜伏休息。
虎的叫声特别响亮,能达2千米远。
怀孕期105天左右,每产1-5仔,通常2仔,新生虎仔重约1kg,哺乳期5-6个月,母虎和幼仔在一起生活2-3年,故在自然条件下雌虎要每隔2-3年才能繁殖一次。
虎的寿命一般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