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年东城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2年东城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2年东城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2年东城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1— 2012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综合练习(二)

语文试卷

2012.6

、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 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每小题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依据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豁达 ---- 豁然开朗

解释:豁”有开阔”通达”的意思。 判断:豁达”指性格开朗、通达; 豁然开朗”指由狭隘昏暗一变为开阔敞亮。

B. 日益 ---- 相得益彰 解释:益”有更加”的意思。 判断:日益”指一天比一天更加; 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补充,更加显出好处。

C. 厚重 ---- 厚此薄彼 解释:厚”有重”犬”的意思。 判断:厚重”指(利润或价值)大; 厚此薄彼”指一方利润大,另一方利润小。

D. 轩敞 ---- 轩然大波 解释:轩”有高”的意思。 判断:轩敞”指(房屋)高大宽敞;

轩然大波”指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鲁迅先生在小说《故乡》中塑造了杨二嫂这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B. 景山公园里人潮如织,随波逐流,游客们尽情欣赏着园中的美景。

C. 老师祝愿学生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力争中考取得好成绩。 ]

D. 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这是文艺工作者常葆艺术青春的诀窍。 4.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这两句诗把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描写得极 为生动。

B. 第12届北京车展中,跨国车企的首发车大多体现了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新能源和小型 化。

C. 《文化中国》丛书包括《中国人的思想历程》 、《中国人的科学精神》、《中国艺术的特质》 等12册书。

D. 汝窑素雅温润,官窑精致莹澈,哥窑釉色独特,钧窑云蒸霞蔚,定窑如银似雪:中国的陶 瓷艺术

辉煌灿烂,卓越千古。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A. 惬意(qi )

B. 贮藏(zh ?

C. 蓓蕾(b d )

D. 鸟瞰(k 广袤(mao )

高屋建瓴(1 ng )

哺育(b t ) 中流砥柱(d

翘首(qi O ) 随声附和( h ⑥

阔绰(chu 。 刚正不阿(

瞥见(pi I 履行(I Q 踱步

(du o ) 邮

购(y oi

5?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当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时, 平静的人海陡然膨胀起来了, 观众像触了电似地对 她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 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 似乎舒缓而又急促,似乎 。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优雅的

水袖”中,

从她婀娜的身段中, ,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 回音。

6?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着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 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

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 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

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 力求上进的

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

A.

选段中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 ”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白杨树

的特点。

B. 选段中它是树中的伟丈夫”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对白杨树的赞美和敬意。

C. 选段中把 守卫家乡的哨兵”比喻成 傲然挺立的白杨树”,表现了他们的坚强不屈。

D. 选段中连用四个反问句组成排比句式,感情充沛,气势磅礴,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二、 填空(共8分) 7?默写(5分) ⑴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分)

,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分)

⑶隔篁竹,闻水声, ,心乐之。(柳宗元《小石潭记》)(1分)

⑷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表现作者高瞻远瞩,坚韧无畏的句子是:

。(2分)

8?名著阅读(3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 篇,也称 诗三百”。

这些诗歌分为 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 ,是各地的歌谣,我们学过的《 》 就出自秦

风”。

三、 综合性学习(共 10分) 自1997年以来,本市已进行了八次 北京市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活动。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

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两则材料。 请你说说北京市公民在具备科学素养方面呈现出哪三个 特点。(3分)

【材料一】 北京市公民具备科学素养基本情况调查表

(数据来源:《第八次公民科学素养抽样调查》) 【材料二】

A. ①柔和而又铿锵

B. ①婉转而又悠扬

C. ①柔和而又铿锵

D. ①婉转而又悠扬 ② 一粒一粒地坠下

② 一粒一粒地坠下来

② 一粒一粒地滚下

1997年,北京市首次开展 全市公民科学素养调查 ”。1997年,具备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 仅有4.0%,2002年增至6.6%,2007年达到9.2%,最新一次调查又攀升至 10.0%,15年间

增加了 1.5倍,年均增长率达到 7.3%。 特点:⑴

10. 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进行了现场采访。下面是对初中学生、在职人员、居家老人的采 访记录。请你说出 这些记录分别说明了什么,从这些记录中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 (5

分)

初中学生:我最喜欢去北京海洋馆、北京植物园、北京科技馆等地方参观。不仅玩得开 心,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增长了见识。

在职人员:我的科技信息和科学知识主要来自报纸和网络,看报纸和上网是我每天的固 疋节目。 居家老人:我特爱看电视上的 养生堂”“活与健康”快乐健身一箩筐”节目,多看看这些, 对怎么样科学地保养身体有帮助。 说明:⑴ ⑵

结论:

11.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完成一份研究报告,请你根据以上搜集到的材料和采访记录,给 你的报告拟写一个题目。(2分) 题目:

四、文言文阅读(共 10分) 阅读《三峡》,完成第12-14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 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 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⑴不见曦月 曦:

⑵沿溯阻绝 ⑶晴初霜旦

初: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4. 作者从俯视的角度,描写了春冬之时三峡什么样的景物?(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 30分)

(一)阅读《一箱葡萄》,完成第15-17题。(共15分) 一箱葡萄 金科

① 正是新疆瓜果飘香的季节,在乌鲁木齐飞往北京的飞机上,很多乘客带了不少新疆的 时鲜瓜果,像葡萄啊、哈密瓜什么的。这些东西虽说不上贵重,体积却很大,多是用纸箱子 装着,很快就把飞机上的行李舱给塞得满满当当的了。

② 一位高大年轻的巡查正忙不迭地帮着乘客整理着行李舱,以便多腾出点空来,好多放

些行李。当他打开一个行李舱时,一箱葡萄猝不及防地落了下来。随即,旁边的一位中年女 人站了起来,对着巡查大声叫道:

你是怎么搞的!看把我的葡萄 都摔坏了! ”

③ 巡查一边连声说着对不起,一边赶紧捡拾起散落的葡萄来,直到将那箱葡萄给捆扎好 了之后,

沿: ⑷属引凄异 弓

I : (4分) 翻译:

(2 分)

又重新将它放回到行李舱里。

④中年女人站在一旁,不动声色地看着巡查做着这些事情。当巡查收拾完毕,准备离开

时,她却一把抓住巡查,又大声叫了起来:你把我的葡萄给摔坏了,你得赔我!”

⑤巡查一时显得很窘迫,急急地说道:我一打开舱门,它就落下来了,大家都看见的,

怎么能怪我呢?再说,你的葡萄也没有摔坏多少,我又帮你重新捆好了的,你怎么能让我赔呢?”

⑥中年女人却一声不吭,只是紧紧抓着他的衣服不松手,连对闻讯来劝说的空姐也不理不睬。

⑦这样僵持了一会儿之后,巡查沉吟了一下,只好说道:那我下去,看看能不能给你买

一箱吧。”

⑧听了这话,中年女人既未答应,也未松手。

⑨周围的一些乘客见状,纷纷说起话来,而且全是一边倒的声音,都说中年女人不对。

⑩中年女人这才松了手,放了他。

11飞机快要起飞了,还不见大个子巡查的身影。中年女人气呼呼地站了起来,嘴里一边骂着骗子”,一边不顾空姐的劝阻,硬是冲下飞机去了。

12已经到了起飞的时间了,还不见那中年女人回来,乘客们又说开了。有说巡查不守信用的;有说那女人真够厉害的,敢追着不放...............

13大家正说着,只见那中年女人满面怒容地回来了。一落座,她就一连声地高声骂了起来:骗子!骗子!骗子!……”

14周围的乘客又七嘴八舌地劝开了,算了,算了,一箱葡萄不值得生这么大的气……

15中年女人又一下站了起来:刚才就是你们说要放了他的,这下好了,下去他就不见了。

你们再说,我今天就让你们都走不成!”

16周围的乘客一听这话,就没人再吭声了。

17这时,隔着通道坐着一位带小孩的青年女子,大概不胜其烦吧,就对那中年女人说了句:你究竟想要怎么样啊?”

18中年女人马上转过脸来,对着青年女子,狠狠地说道:我要他赔钱!”

19赔多少?”青年女子问她。

20 一百块!”中年女人回答得很干脆。

21青年女子不再言语,由随身携带的手提包里取出一只皮夹,从中抽出一张百元钞票,隔着通道,随手扔到了那中年女人的身上。

22中年女人一愣,脸一下子便红了起来,犹疑了片刻,就拿起那青年女子扔过来的钱,又给扔了回去。嘴里还说着:谁要你的钱啊?”只是,那声音已经小了许多。

23又过了好一会儿,中年女人才悄悄地伸出手来,将那张百元钞票装进了自己的腰包。

24飞机上开始供应午餐了。大家正吃着的时候,机舱里响起了广播,有位乘客突然生病,希望是医生的乘客能够前来相助。

25青年女子一听,马上放下手中的饭盒,对她那大约五六岁的男孩交代了几句,就匆匆离座而去了。

26直到飞机降落了,青年女子还没有回来。这时,一位空姐来到小男孩的身边,告诉他,不要动,妈妈马上就会回来了,并且坐到了小男孩的身边。

27中年女人下飞机的时候,只从行李舱上取下一个红色的皮箱,却没有带走她的那箱摔坏的葡萄。

28当机上的乘客都要走完的时候,中年女人又回到了机上。她径直走到了小男孩的身边, 将一张百元的钞票交到小男孩的手上,笑容满面地说道:小朋友,等你妈妈回来,把这钱

交给你妈妈。”说完,还亲热地摸了摸小男孩的脑袋。

29中年女人步履轻快地朝着机舱门口走去。走着走着,忽然又转身回来,将她那箱摔坏的葡萄从行李舱上取了下来,提着走了。(有删改)

15?阅读文章第②-?段,说说中年女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答:

16. 文章围绕一箱不小心摔坏的葡萄,不仅刻画了中年女人,还刻画了与之有关的其他人物。阅读作品,填写下表。(4分)

0字)(7分)答:(二)阅读《云计算时代,安全更重要》,完成第18-19题。(共7分)

云计算时代,安全更重要

王连海武鲁

①从诞生以来,云计算 1 一直都是IT行业最炙手可热的技术之一。现在,我们无论看网页、发微博、玩社交网站,还是搜索、发邮件、即时通信,在线支付,都不知不觉地使用了云计算。毫不夸张地说,互联网已经全面进入云计算时代。

②尽管云计算表现出了非凡的能力,但其自身的安全问题仍然导致公众对这种新兴技术

心存疑虑。据国外权威调研公司的调查显示,210位被调查的中等规模公司的管理者中,20.9%的人最关注的是云计算的安全和隐私问题。公众的担忧并非毫无根据,在过去的几年里,索尼视频游戏网站、国内程序员社区CSDN先后遭到黑客攻击、用户资料泄露,就是

典型例子。

③形势如此严峻,公众不能不有所顾虑。目前,公有云(第三方提供商为用户提供的能够使用的云”)缺少必要的安全防范,从本质上讲是不安全的。而且,所有基础设施、应用

程序以及用户数据的维护完全依赖于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数据安全和隐私对用户来讲是不可

控的。想在不安全且不可控的公有云上保护用户隐私,最彻底的解决方案是不把隐私数据(如

私人照片、通讯录、企业合同等)放在公有云上,而是把这些数据放在用户可控的范围之内。如果隐私数据必须在公有云中处理,那么处理完后要及时删除。如果隐私数据必须被保存在

公有云中,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必须能够提供较高等级的安全性。

④前两种措施需要个人用户提高自身的保密意识,时时刻刻绷紧防泄密这根弦。企业用

户还需要制定严格的数据保密制度,比如根据数据隐私性和重要性划等级,最高等级的数据

绝对不能放在云”中,低一级的可以放在云”中进行处理,但原始数据和处理结果必须从

云”中清除。

⑤对于第三种措施,选择一家可靠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至关重要。一般而言,云计算服

务提供商保护用户隐私数据的措施主要有访问控制、数据加密、使用安全协议、提高数据可

用性4种。然而这些措施要么有一定的局限性,要么还在发展当中,都不能确实保证用户隐

私数据万无一失。

⑥那么,一旦发生数据窃取、篡改、非法访问的事件,难道用户只能被动挨打、自认倒

霉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取证和安全监控技术加强对云计算的监管,增强云计算的安全性:用户利用取证和监控工具对重要目标(虚拟主机、物理主机、敏感数据、

网络流量等)实施监控,监控云”中可能发生的异常行为。当网络安全事件发生时,马上进

行应急响应取得证据,利用监控数据或电子证据追溯异常行为所产生的源头,为下一步司法

介入铺平道路。

⑦这种方式以计算机取证和网络安全技术为基础,以法律为依托,将取证和法律手段引入云计算这个虚拟社会”,维护云计算安全和秩序,避免用户的数据和隐私受到侵害,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有删节)

1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指在远程的数据中心,几万甚至几千万台电脑和服务器连接成一片,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方式接入数据中心,按各自的需求进行存储和运算。18.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⑤段划线句子不能删除的三条理由。(3分)

答:

19?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为网站避免用户资料泄露提供两条切实有效的建议。(4分)

【材料】

近来,网站泄露用户资料的消息此起彼伏。2011年12月21日国内最大的程序员社区

CSDN遭到黑客攻击,超过600万用户资料被泄露,CSDN在微博上确认了这一事故。2012年1月4日晚,席卷互联网的泄密门”出现新状况。有消息称,新浪爱问”约7000万明文

存储的密码已外泄。无独有偶,2011年4月,日本索尼公司的一个视频游戏网站遭遇大规

模侵袭,7700万用户的个人资料以及银行信用卡信息被窃取。

答:

(三)阅读《吹尽狂沙始到金》,完成第20-22题。(共8分)

吹尽狂沙始到金

王开林

①在自然世界,人类堪称最智慧的灵长动物。在社会组织中,个人也算是最活跃的单元

细胞。但这并不能保证任何智者为人行事时时处处都能有正确无误的认识、精确无差的判断

和准确无失的把握。出错和犯错在所难免。人的一生就是不断犯错的过程,也是不断认错、纠错的过程。总有吃不完的堑,长不完的智,吸取不尽的教训,积累不够的经验。

②【甲】

③圣贤同样会犯错,甚至会犯下大错、特错之外的低级失误。就说孔夫子吧,他是儒家

学派创始人。他身处乱世,痛心礼崩乐坏1,他周游列国,宣讲仁义道德,不遗余力。然而

他四处碰壁,几度受困,郑国人甚至当着其门徒子贡的面嘲笑他为丧家之狗”。孔夫子为什

么会沦落到如此地步?就因为他的判断出现了一个漏洞,在一个武力称雄、威权至上的时代,

他竭力宣讲的仁义道德一钱不值。他向那些崇尚武力、内心阴暗的君王发表仁者爱人”的高

论,无异于对牛弹琴。于是孔子改弦易辙,调整思路,端坐杏坛2,收纳三千门徒,悉心传

授六艺,培养出七十二贤人,极一时之盛,垂千古之范,这才算纠错成功。

④一个人认识自己的失误,及时总结教训,加以补救,永远都不算晚。【乙】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没有谁是完美无缺的,没有谁是一贯正确的。大人物容易犯大错,小人物容易犯小错。小人物犯大错,纵然酿成伤身致命的祸患,毕竟荼毒不广。大人物收天下之铁,铸成大错,则可能贻害千秋。]

⑤人的一生多半由错误构成。这话似乎很消极,其实不然。

⑥一个人成功与否,幸福与否,这要视乎他的判断能力、行动能力、纠错能力的强弱和运气的好坏而定。他认识错误的程度越深,犯错之后的补救越及时,纠错越到位,获取成功

和幸福的机率就越大。智慧的人能从一连串的小错中分辨出正确的路数,愚蠢的人则将一连串的小错零存整取。所以说,【丙】不能记住历史教训的民族是落伍的,也是不幸的。

⑦不忧黄沙一吨,且喜黄金一克。错误即黄沙,正确即黄金。吹尽狂沙始到金”,怎么

个吹法?如何从一吨错误中找获一克正确?如何从多次失败中捕获一次成功?对此,人人言

殊,莫衷一是。但法门是相通的,那就是:别闷头闷脑地蛮干,先看清前后左右,多参照古今中外。真正的大成就者,他们的高明之处并非不犯错误,而是不重蹈前人的覆辙,他们另辟蹊径,就算走错了路吧,也能欣赏到异样旖旎 3 的风景;就算办错了事吧,所收获的一大把教训也能兑换到比黄金更宝贵的觉悟。

(有删改)

1 礼崩乐坏:指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2 杏坛:传说中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后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

3 旖旎:形容柔和美好。

20.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 分)

21. 说说儒家创始人孔子为什么能“垂千古之范”。(3 分)答:

22. 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 分)

①春秋时卫国的精英、孔子的好友蘧(q ?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他反省

之深,对自己要求之严,远远高出当时的名士。

②不能记住以往教训的个人是失败的,也是悲哀的。

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甲】处应填:【乙】处应填:【丙】处应填:

六、作文(50 分)

23. 请以“饮水思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 1 )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 3 )字数在600-1000 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16年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课内文言文汇编

2016年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课内文言文汇编 宝山&嘉定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日:?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1.与本文不是出自同一本书的篇目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A.《天时不如地利》B.《公输》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为学》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 3.(1)孟子的三个问句的共同点,是都用了_______句式。(1分) (2)孟子的三个问句不能换序,其理由是。(3分) 宝山&嘉定 1.B(1分)D(1分) 2.等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却在受冻挨饿(2分) 3.疑问(1分);从生活事件入手,推到中层官吏行为,再推到国家治理,体现孟子对齐宣王却反治国之责的批评(2分) 崇明县 曹刿论战(删选)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1.按要求完成下列二题(4分) (1)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时的语音停顿(2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2)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2.下列句子“之”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公与之乘 B.公将鼓之 C.公将驰之 D.登轼而望之

3.在选段中曹刿的军事才能主要表现为。(2分) 崇明县 1.(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每标识1分,共2分) (2)鲁庄公与曹刿共坐一辆战车。(齐鲁两军)在长勺交战。(2分) 2.B(2 分) 3.善于把握战机(2分) 奉贤区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1.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5分) 2.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叙述了作者与先帝患难与共的经历。 B.交代了作者劝说刘婵“开张圣听”的原因。 C.表达了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 D.表达了作者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奉贤区 1.(1)诸葛亮(1分)(2)奔走效劳(2分)(3)三顾茅庐(2分) 2.B(3 分) 虹口区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

2016年上海初三语文二模(说明文及答案)

2016年上海初三语文二模(说明文部分) 闵行区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一18题(19分) 美丽的禁忌 ②民间对树的尊崇和仰望,要等到草木图腾每相关禁^^成之后。植物有灵的说法,先秦有之。在华夏的犄角旮旯里,随处可闻“树精”、“树神”、“树怪”的传说。 ③我客居山东济宁时,窗外有条古槐路,街心有铁栏,护着一株数百岁的嶙峋老槐。每天清早,枝丫上都会新添一缕缕的红绸布,皆是夜里缠上的,用意不外乎祈福驱灾。这条路扩了许多回,树也从路边到了中央,可谁也不敢去伤它。,为让老树享怡孙之乐,整条路全补种了新槐。 ④从前,凡去一个村子,村口总会遇一棵沧桑大树,北方以槐、榆、柳居多。该树往 ⑤相对于北方,南方乡民对树的感情和构思更丰富些,除“树精”“树怪”这些非凡个体,还把范围扩大到了族群:“风水林”。 ⑥广东鹤山雅瑶镇昆东村后的小冈上有一片“风水林”,相传是从南洋带回的种子。该树叫格木,为亚热带珍贵树种,其大龄者已逾200岁,上世纪60年代,某造船厂许以两台拖拉机换这片木材,被村民一口拒绝。且不说经济实惠,在那个高音喇叭天天喊这喊那的年代,敢拒绝尔等要求,足见“风水林”在百姓心目中的威望了。“风水林” 水”的比例和稳定性大大提高了。从单株神树到成片的“风水林” ⑦较之汉族社会,少数民族的树神崇拜,情感上更天真,纪律上更严格,行动上更彻 人都要过“树秧节”,人人种苗造林,连未婚男女的信物也是一棵树苗。还有个风俗:谁家婴儿降生,全寨老小要齐力替之栽种100棵杉苗。 ⑧西双版纳,乃中国热带雨林最完整、面积最大之地,为什么呢?并非偏僻荒凉,而因这儿的居民有个共同的图腾:视树为衣食父母,为感恩示敬,将大片地势好、近水源的森林供为“神林”,在那儿,连花草禽兽也被视为精灵,不得侵扰。那里要求寂静与安详,不允许伐木、狩猎、开垦,不允许喧闹、泄秽、有猥亵之语,甚至不允许捡拾枯枝落果。整个西双版纳,那样的地方有600余处,近10万公顷,珍稀植物和药用植物200余种。不仅西双版纳,“神林”在滇桂川黔等其他部族也盛行。 ⑨中国最大的植物种子和基因库,寂静如初、仓储完好,靠的是“门神”,是“闲人免入”和“肃静”的牌子,是精神防护罩和铁布衫。 ⑩害怕,有时候是美丽的。怕久了,入了骨,便成爱,上苍佑之,必使有所忌,有所

九年级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九年级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特点 这份模测试卷,总体来说是比较成功的。重点检查了学生初中阶段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对中考题型分析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难度适中,符合对全体同学的考查。 在试卷的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1分),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9分),第三部分写作(50分),120分钟完成。 二、具体分析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主要考查了诗句默写,汉字的音、形、义,语病 ,文学文化常识及应用文等几个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一)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是课内诗歌,出自九年级下册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难度适合,没有给学生设置理解的障碍,这对今后的教学很有指导性。 (二)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是课外阅读,出自张岱的《姚长子墓志铭》,考察了实词、断句、翻译及对文章内容的把握。难度适合,很有指导性。

紧跟时事热点,文章为《光明日报》的《冠状病毒知多少》,考察了说明文的相关知识点,段落的作用,说明文语言,说明方法及作用,概括提炼信息。难度适中,很有指导性与前瞻性。 (四)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是课内对《西游记》《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考查,其中《西游记》难度较低,没有给学生设置障碍,17小题考察的是对故事情节的把握,部分学生失分严重。 (五)现代文阅读 采用课外阅读的形式。课外的是记叙文阅读,题目的设计难度把握较好,考察了概括文章内容、赏析句子、分析人物形象,感悟题。题目很典型,材料也很富有教育意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三部分:作文 作文是命题作文《宅当有为》,基本没有审题障碍,而且题材不限,诗歌除外。 三、答题情况分析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这一大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语言的一般运用能力,主要涉及到“诗句默写、”“拼音”、“汉字的书写”、“词义辨析”、“语病”、“文学文化常识”和“应用文”。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总体来说还不错,得分率只有85%,其中“挣脱”读音错误太多,主要原因是对基础知识不扎实。

2020徐汇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2019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初三语文试卷2020.5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6分) 1.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2. ,却疑春色在邻家。(王驾《雨晴》) 3.潭中鱼可百许头,。(柳宗元《小石潭记》) 4. ,却道海棠依旧。(李清照《如梦令》) 5.毕业前夕,你打算引用李白《行路难》中的名句作为给好友的祝福赠言,最适合的句子是:“,。” (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6一8题(11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以上诗文的作者所处朝代为朝。(2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8.选出诗文所传达的精神追求(6分) (1)《过零丁洋》(2)《爱莲说》 A.与民同乐 B.洁身自好 C.舍生取义 D.寄情山水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9一12题(12分) 解缙①应制题《虎顾众彪②图》,曰:“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文皇③见诗有感,即命夏原吉迎太子于南京。文皇与解缙同游。文皇登桥,问缙:“当做何语?”缙曰:“此谓‘一步高一步'。”及下桥,又问之,缙曰:“此谓‘后面更高似前面'。”【注释】①解缙:字大绅,明代著名才子。②应制:古时由皇帝指定大臣来作诗或者写文章。 ③彪:此指小虎。④文皇:明成祖朱棣。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虎顾众彪(2)及下桥

2013上海市静安区初三语文二模卷(含答案)

静安区2012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 初三年级语文试卷 (完成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2013.4 1.注意: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用黑墨水钢笔或水笔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 一、 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河汉清且浅,。(《迢迢牵牛星》) 2.,若出其里。(《观沧海》) 3.衣沾不足惜,。(《归园田居》) 4.山光悦鸟性,。(《题破山寺后禅院》) 5.,故克之。(《曹刿论战》) 6.苔痕上阶绿,。(《陋室铭》)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8题(4分)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7.(每格一字)(2分) 8.下列对作品内容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衣正单”和“人饥”呼应了“身上衣裳口中食”。 B.从“晓驾炭车”到“日已高”写出运炭历时之久。 C.“翩翩”一词形容太监及其爪牙得意忘形的模样。 D.“惜不得”表现出卖炭翁的心如刀割,意欲抗争。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为学 彭端淑 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⑵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⑶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⑷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⑸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⑹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⑺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9. 以下人物和彭端淑不在同一朝代 ......的是(2分) A.郑燮 B.姚鼐 C.周敦颐 D.袁枚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C卷(含答案)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 C 卷(含答案) 上海市三级语言素质测试(C) (满分150 分测试时间100分) 考生备注: 1。这张试卷有27 道题 2。请将所有答案放在答题纸上指定的位置,不要在试卷上打分。1,文言文(40 分) (1)默写(15分) 1。我们挥手道别,(李白的《送朋友》)2。人们渴望伊拉克(刘勇的《梁祝》) 3。迎一水剑,(匿名“一路牵牛星”)。4 如果所有的旅行都是空的,那就没有根据了。(柳宗元的《小石塘的故事》) 5。所以要有耐心。(《孟子》生在忧患中,死在幸福中) (2)读下面的《元曲》并完成问题6-7 (4 分) [A] 古村的日落,轻烟和老树西寒鸦,在小小的洪飞阴影下青山绿水,白草如茵,红叶黄花[ ·B]枯萎的藤蔓、老树、昏暗的乌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和瘦马夕阳西下,心碎的人在世界的尽头。6.这两首元曲的题目是,元曲的作者是[(2 分)7。以下两首元曲被正确理解为(2 分)。 A。两者都用对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 b。所有这些都通过各种场景组合创造出深刻的意境C.所有人都通过

欢快的场景表达他们的悲伤。D.这首歌结尾的所有句子都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3)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8-10 (9 分) (1)当森林缺水时,就会有一座山。这座山有小开口,好像有光。他放弃了船,从入口进入。在极度狭窄的开始,只有通过人十步之后,豁然开朗土地平坦开阔,房屋看起来像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路上的交通和鸡犬的气味其中,男人和女人穿的衣服和外人一样。黄头发耷拉着,很开心。 (2)见渔人,大惊,问绝有一个答案我们必须回家,摆酒杀鸡吃。听说村子里有这个人,咸就过来打听。自从秦朝第一次避乱的时候,带领妻子城的人到了这种绝望的境地,没有回来;因此在外人看来我不知道谁是汉人,不管在魏晋时期。这个人是一个接一个地说了又听了,个个慨叹其余的人各自延伸到自己的家里,全都没有酒和食物停几天,辞职中国有句谚语,“光是局外人是不够的。”“。8以上作者是东晋时期一位伟大的诗人。(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 分)森林耗尽水源,然后得到一座山。 10。总结第1 段的内容:文章指出了源汉语“走到这种绝境”的时间和原因,并指出句子是“绝望的”(4分) C 论文1 (4)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11-13 (12分)李的家庭很穷。他和李生在同一条街上工作,每次都赚了很多钱。 公感其意,拜为兄弟先寻为进士,李生

上海市2018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 4、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落而石出者。(《醉翁亭记》) 5、然往来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黔之驴》) (二)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6-7题(4分)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净沙?秋思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首诗词都写了雨后山村的景象。 B.两首诗词中都有直接点名季节的诗句。 C.两首诗词都写到了秋天山水的特点 D. 两首诗词都通过色彩来描绘景物。 7、两首诗词的作者借赏心悦目的秋景都表达了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 _。(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5分) 文学常识词语解释成语积累 文中的“臣”是本文作文_________。(人名) 遂许先帝以驱驰

18年上海徐汇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2018年上海徐汇区初三语文二模试 卷(含答案) 2017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初三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默写1.几处早莺争暖树,。2.,却疑春色在邻家。3.沉舟侧畔千帆过,。4.,身世浮沉雨打萍。5.草色烟光残照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从体裁看,本诗属于 A.古体诗 B.律诗 C.绝句 D.七言诗7.诗中“凌”的含义是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8—10题徐汇

区初三语文本卷共8页第1页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8.的作者是。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10.节选的两段文字分别着重强调了、的重要性。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3题艾子讲道于嬴博①之间,齐鲁之士从之者数十百人。一日讲文王羑里②之囚,偶赴宣王召,

不及.竟其说。一士怏怏返舍,其妻问之曰:“子日闻夫子之教,于归必欣然,今何不乐之甚?”士曰:.“朝来闻夫子说周文王,圣人也,今被其主殷纣囚于羑里,吾怜其无辜,是以深生愁恼。”妻欲宽其忧,姑慰之曰:“今虽见囚,久当放赦,岂必禁锢终身?”士叹息曰:“不愁不放,只愁今夜在牢内难过活耳。” 【注释】①嬴博:指“嬴”与“博”,春秋时期齐国的两个城邑。②羑里:古地名,又称羑都,为商纣囚禁周文王的地方。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 齐鲁之士从之者数十百人()⑵于归必欣然..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今天为什么不高兴?徐汇区初三语文本卷共8页第2页B.今天为什么不高兴到那里?C.今天哪里会不高兴呢?D.今天为什么那么不高兴?13.以下选项中对文中“士”的评价合理的两项是() ..A.谦虚谨慎 B.富有同情心C.迂腐僵化 D.能言善辩二、现代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C卷(含答案)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C卷(含答案) 上海市三级语言素质测试(C) (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00分) 考生备注: 1。这张试卷有27道题 2。请将所有答案放在答题纸上指定的位置,不要在试卷上打分。1,文言文(40分) (1)默写(15分) 1。我们挥手道别,(李白的《送朋友》)2。人们渴望伊拉克(刘勇的《梁祝》) 3。迎一水剑,(匿名“一路牵牛星”)4。如果所有的旅行都是空的,那就没有根据了。(柳宗元的《小石塘的故事》) 5。所以要有耐心。(《孟子》生在忧患中,死在幸福中) (2)读下面的《元曲》并完成问题6-7 (4分) [A]古村的日落,轻烟和老树西寒鸦,在小小的洪飞阴影下青山绿水,白草如茵,红叶黄花[·B]枯萎的藤蔓、老树、昏暗的乌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和瘦马夕阳西下,心碎的人在世界的尽头。6.这两首元曲的题目是,元曲的作者是[(2分)7。以下两首元曲被正确理解为(2分)。 A。两者都用对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 b。所有这些都通过各种场景组合创造出深刻的意境C.所有人都通过

欢快的场景表达他们的悲伤。D.这首歌结尾的所有句子都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3)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8-10 (9分) (1)当森林缺水时,就会有一座山。这座山有小开口,好像有光。他放弃了船,从入口进入。在极度狭窄的开始,只有通过人十步之后,豁然开朗土地平坦开阔,房屋看起来像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路上的交通和鸡犬的气味其中,男人和女人穿的衣服和外人一样。黄头发耷拉着,很开心。 (2)见渔人,大惊,问绝有一个答案我们必须回家,摆酒杀鸡吃。听说村子里有这个人,咸就过来打听。自从秦朝第一次避乱的时候,带领妻子城的人到了这种绝望的境地,没有回来;因此在外人看来我不知道谁是汉人,不管在魏晋时期。这个人是一个接一个地说了又听了,个个慨叹其余的人各自延伸到自己的家里,全都没有酒和食物停几天,辞职中国有句谚语,“光是局外人是不够的。”“8。以上作者是东晋时期一位伟大的诗人。(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森林耗尽水源,然后得到一座山。 10。总结第1段的内容:文章指出了源汉语“走到这种绝境”的时间和原因,并指出句子是“绝望的”(4分) C论文1 (4)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11-13 (12分) 李的家庭很穷。他和李生在同一条街上工作,每次都赚了很多钱。

九年级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分析 由教研室组织的全县模拟考试结束了,试卷由学校统一安排评卷组流水阅卷。通过细致地阅卷和分析,我们发现在本次九年级语文考试中,大部分学生卷面整洁,答题态度认真,发挥出了正常水平。但是总体成绩还是不够理想。现就本次考试情况分析如下:、 一、试题评析 本次九年级语文题是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试题难度适中,题型规范,考察知识点紧贴课本和课标要求,是一份比较理想的试卷。试卷在题型上仍由四大板块构成,分别是积累和运用(17分)、综合性学习(7分、现代文和古诗文阅读(46分)、写作(50分),各板块题量分值紧扣我们陕西中考语文试卷,试题主要有这几个特点。 1、注重语言积累、识字写字和语言运用。 试题中字音、字形、古诗文默写、修改句段语病、文言实词与虚词等题重点考察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2.考查学生活学活用、自主探究等能力。试题中“综合性实践”要求学生理解“红歌”,写出歌名,并补充小诗。 3.命题作文,记叙文写作,一看标题,便能让学生思如潮涌:《带着感动出发》要求简洁而明了,让学生有话可写,能尽情发挥自己的文学才能。 二、学生答题分析。 本次阅卷后进行了分析统计,发现学生在答卷中表现出了一些共性特点。积累运用的1题和3题、古诗文填空的A、B两组中的第6

小题两题、说明文阅读中的9题和记叙文阅读中的13题,出错较多。 三、存在问题 纵观本次考试,反思教学过程,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方面 1、学生在审题上不够细心,特别是对题干信息准确的把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训练。 2、部分学生书写潦草,不够规范,尤其在古诗文默写中,没有做到“字迹清楚,笔画清晰”。 3 、基础字词﹙易错词的读音与字形、常用文言实词﹚的掌握不够扎实。 4、写作中还存在主旨不鲜明、语言空洞不够形象、优美的问题和改题目的问题。 ﹙二﹚教学方面 1、复习中注重了知识点的讲解,忽略了方法的传授与归纳。主要体现在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写作中文体及主要表达方式的确定方面。 2、重点词语、诗句、文学常识的听写力度不够。 四、改进措施 今后的复习中,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勤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端正态度,用心学习。 2、重视方法指导,及时总结易错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复习中注意学科渗透,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自身的成长相关的话题。

2016年徐汇区初三语文二模卷

2016年徐汇区初三语文二模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一览众山小。 2、人生自古谁无死,。 3、,浓睡不消残酒。 4、困于心,,而后作。 5、日星隐曜,。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4分) 山居秋瞑 作者:王维(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诗中“春芳歇”意为(2分) 7、下列诗句所体现的情感与此诗相近的一项是()(2分) A、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B、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桃花源记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8、本文作者是晋代著名诗人(姓名)(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 不足为外人道也。 10、下列对第⑤段理解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桃花源只是对刘子骥等高尚之人心中的向往与追求。 B、刘子骥寻桃花源“未果”的经历体现了桃花源的神秘。 C、“后遂无问津者”表明世人普遍怀疑桃花源的真实性。 D、“寻病终”意在呈现探寻桃花源之人的惨淡结局。 (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3题(12分) 陶侃逸事 陶侃①,字士行,本鄱阳人也。常语人曰:“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时造船,其木屑竹头,侃皆令籍②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后正会③,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④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注):①东晋时期名将,陶渊明的曾祖父。②籍:登记后收藏。③正会,皇帝元旦朝会群臣。④桓温:东晋将领。 11、解释加点词(4分) (1)及.桓温伐蜀()(2)于是以.屑布地() 1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活着对当时的人没有好处,死了也不被后人听闻,这是自己丢弃自己啊。 B、出生时对当时没有好处,死了也不被后人听闻,这是自己放弃自己啊。 C、出生时对当时没有好处,死了也不被后人听闻,这是自己丢弃自己啊。 D、活着对当时的人没有好处,死了也不被后人听闻,这是自己放弃自己啊。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C卷(含答案)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C) (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 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默写(15 分)1.挥手自兹去,。2.,为伊消得人憔悴。 3.盈盈一水间,。4.,皆若空游无所依。 5.所以动心忍性,。文言文(40 分) (李白《送友人》) (柳永《蝶恋花》)(无名氏《迢迢牵牛星》)(柳宗元 《小石潭记》)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 题(4 分) 【甲】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这两首元曲的曲牌是,元曲【甲】的作者是。(2 分) 7.下列对这首两首元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都运用对比手法强烈表达作者内心情感。 B.都通过多种景物组合营造出深远的意境。 C.都通过明丽欢快之景描绘烘托伤感之情。 D.都在曲的结尾句直接表达出诗人的情感。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第8-10 题(9 分)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上文的作者是东晋大诗人。(2 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 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10. 概括第①段的内。文章点明源中人“来此绝境” 的时间和原因的句子是“ ”。 4 分) (四)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第11-13 题(12 分)李文定公家甚贫,同

语文二模质量分析

2011年中考个旧市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个旧五中赵洪明 一、质量分析 参与考试29人,及格18人,及格率62.07%,平均分73.70,优秀率 6.90%。 二、试题分析: 1、试卷结构:本次考试语文试题以课标为依据,题型灵活多样,能全面考察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试卷分成四大部分:积累与应用、综合运用、阅读、写作。占分值分别为20分、6分、44分、50分,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体现中考语文试卷的特点,指导中考语文总复习,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2、试卷特点:试卷能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课改理念,引导教学方向。试题能扣住教材强调基础知识如课本字词和名篇名句的积累。注重名著经典的引导,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所选文段出自课外又能扣住教材。试题体现一定的灵活性。 二、学生得失分情况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此题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平时对于字词诗句的积累以及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最高分18分,很多同学的选择题只做对一半,古诗词的积累多是比较著名的句子,但一部分同学对诗词内容理解不够,所以(3)、(4)题失分较多。 第二部分:综合运用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出题紧扣实际生活,学生能较好答题,但也有部分学生对第三小题审题失误。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

三道阅读题的得分情况,古文得分率较高,课外现代文较低。主要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两点: 一是,文言文文章出自课文和类文,学生较熟悉。 二是,现代文的题目虽不难,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不够清楚,答题要点不够准确,而现在语文又采用答题卡答题,所以学生答题不完整失分多。 第四部分:写作能力。 本次作文整体水平比较好,大部分学生能扣住善待来展开作文,但真正富有创意的文章较少。 三、教学建议 1、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特别是古诗词的背诵及理解。 2、加强阅读训练,多对学生进行方法技巧的指导及总结。 3、作文方面要求学生多读优秀作文,教师认真分析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指导他们改正、提高。 2011年5月23日

2020届徐汇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答案版)

2020届市徐汇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2020.5.13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6分)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2.____________,却疑春色在邻家.(王驾《雨晴》) 3.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4.____________,却道海棠依旧.(清照《如梦令》) 5.毕业前夕,你打算引用白《行路难》中的名句作为给好友的祝福赠言,最适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6-8题(11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惶恐滩头说惶恐, 人生自古谁无死,身世浮沉雨打萍. 零丁洋里叹零丁,留取丹心照汗青。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渊明独爱菊,自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以上诗文的作者所处朝代为______朝。(2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8.选出诗文所传达的精神追求(6分) (1)《过零丁洋》:____ (2)《爱莲说》:____ A.与民同乐 B.洁身自好 C.舍生取义 D.寄情山水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9-12题(12分) 解缙①应制②题《虎顾众彪③图》,曰:"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回顾.”文皇④见诗有感,即命夏原吉迎太子于。文皇与解缙同游。文皇登桥,问缙:“当做何语?"缙曰:“此谓,一步高一步’。”及下桥,又问之,缙曰:“此谓,后面更高似前面。” 【注释】①解缙:字大绅,明代著名才子。②应制:古时由皇帝指定大臣来作诗或者写文章。③彪:此指小虎。④文皇:明成祖朱棣。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⑴虎顾.众彪_______ ⑵及.下桥___________ 10.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3分) A.(文皇)于是命令夏原吉到接太子。 B.(文皇)于是任用夏原吉到接太子。 C.(文皇)于是命令夏原吉接太子去。 D.(文皇)于是任用夏原吉接太子去。 11.从文中看,文皇见诗有感,是因为诗中的“”三个字触动了他。(2分)

上海市普陀区初三语文二模卷(含答案)

2013年上海市普陀区初三语文二模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 本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黄鹤一去不复返,。(《黄鹤楼》) 2.,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 3.月上柳梢头,。(《生查子元夕》) 4.蜂蝶纷纷过墙去,。(《雨晴》) 5.此中人语云:“。”(《桃花源记》) 6. ,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下列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了诗人特意去碣石山观海。 B.“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显现大海宁静,山岛耸立的景象。 C.“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萧瑟的秋风呼啸,波涛滚滚。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表现了眼前大海吞吐日月的情景。 8.诗人借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抒发了。(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周处 (选自《世说新语》)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 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9.《世说新语》的编撰者是(朝代)的(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11.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周处、蛟、虎是危害义兴乡里的三大祸患。 B.周处刺虎击蛟的行为可以显现出他的勇猛。 C.乡人“更相庆”的行为印证三害中“处尤剧”。 D.周处不知道自己为人情所患体现其不知者不罪。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归计决矣 及曹操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鸡肋”而已。外曹莫能晓,修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乃令外白稍严,操于此回师.。修之几决,多有此类。 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公归.计决矣( ) (2)操于此回师.( ) 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想进一步讨伐刘备,但没有得到前进指令;想守住汉中,又难以奏效。 B.想进一步讨伐刘备,但不能够前进;想守住汉中,又难以奏效。 C.想进一步讨伐刘备,但没有得到前进指令;想守住汉朝,又难以奏效。 D.想进一步讨伐刘备,但不能够前进;想守住汉朝,又难以奏效。 14.杨修由“鸡肋”揣摩曹操回师的依据是“”。(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15.这件小事表现了杨修聪明但的个性,表现了曹操的个性。(3分)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C卷(含答案)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C)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挥手自兹去,。(李白《送友人》) 2.,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3.盈盈一水间,。(无名氏《迢迢牵牛星》) 4.,皆若空游无所依。(柳宗元《小石潭记》) 5.所以动心忍性,。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甲】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6.这两首元曲的曲牌是,元曲【甲】的作者是。(2分) 7.下列对这首两首元曲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都运用对比手法强烈表达作者内心情感。 B.都通过多种景物组合营造出深远的意境。 C.都通过明丽欢快之景描绘烘托伤感之情。 D.都在曲的结尾句直接表达出诗人的情感。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第8-10题(9分)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上文的作者是东晋大诗人。(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10.概括第①段的内容:。文章点明源中人“来此绝境”的时间和原因的句子是“”。(4分)

中考二模试卷分析

夏县胡张初中 2020中考二模考试试题分析报告 张典明 本次试题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强调了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注重于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与思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对本学期语文学习的总体要求。 一、成绩情况 九年级139班语文学科学生参考人数9人,平均分数 82.9,及格率100﹪. 二、试题分析报告 (一)试题评价 试题的题量适中,难易适中,有较强的区分度,准确的考查学生的语文实际水平。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更加注重能力考查,着重考查学生的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重对文章整体的感悟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欣赏能力的考查。2、注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考查。加强对语言感悟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的考查。3、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统观试题,感性和理性完美统一,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无疑受到一次思想教育和情感的陶冶。

(二)试题亮点:融入了主题实践性活动的考查,考查形式内容多样化,涉及知识点全面。本次大作文内容贴近生活,选材较易。 三、测试结果分析 第一部分读写:景鑫如全对,冯吕苗、柴天祥、樊悦通失分较多,其次是毋梦娇、岳婷,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诗文的掌握不够牢固。失分原因在于学生错别字较多。 第二题,读·思。 (一) 3、4小题,考查基础知识,学生完成较好。 5小题,名著阅读,这种考查形式,大多完成较好,部分学生不会作答。 (二) 6小题,考查概括能力,7小题,写议论文片段,学生完成较好。 (三)8—11题,文言文基础知识,都是平时要求识记和过关的,还是一半学生全对,一半学生完成不够好,有的答得不准确。 课外文言文阅读。 文章较为简单,只有认真阅读,12、13小题完全能够很好作答。但是部分学生文言知识缺失,有待加强。 三、读·写。(70分) 14题,据图写文,写一段文字,学生都能掌握写作技巧,完成较好。

2018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及答案汇编

2018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及答案汇编 一、【杨浦区】 曹玮用兵 曹玮知镇戎军日①,尝出战小捷,虏兵②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③。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④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⑤。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使人谓之曰:“蕃军⑥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⑦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⑧不能立,人气亦阑⑨。吾以此取之。”(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①镇戎:地名,宋时边境重镇。知镇戎军日:主管镇戎军队的时候。②虏兵:敌军。③部伍:兵士的队伍。④縻:束缚。⑤候:侦查。⑥蕃军:吐蕃军队,即上文“虏兵”。⑦少选,一会儿。⑧痹:麻痹。 ⑨阑:残,尽。 1、解释加点字。(4分) (1)徐.谓其下徐()(2)比.其复来比()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3、请用原文中的动词填空,表现曹炜“一战大破虏师”的过程。(3分) □敌→□敌→□敌→破敌 4、请简述划波浪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2分) 1、(1)慢慢地,缓缓地(2分)(2)等到(2分) 2、(敌军)听说曹玮贪图牛羊之利(贪图牛羊这些小利)而军容不严整,立刻就返回袭击曹玮军队(3分) 3、诱待痹(3分) 4、本句交代了部下对曹玮下令携带牛羊而使军队不齐整的现状担忧,并予以劝解。从侧面表现了曹玮巧于谋略,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2分)

最新中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中考语文仿真模拟测试题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一霎.(shà)狭隘.(yì)杳.无音讯(yǎo)殚.精竭虑(dān) B.菜畦.(qí)咽.喉(yān)深恶.痛疾(wù)潜.滋暗长(qiǎn) C.烂.漫(làn)狼藉.(jí)羽扇纶.巾(guān)恹恹 ..欲睡(yān) D.鲜腴.(yú)歼.灭(qiān)喏.喏连声(rě)面面相觑.(qù)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屏嶂峭壁不可捉摸酣然入梦 B. 高粱召唤苛捐杂锐寒气逼人 C. 绯红呜呼成群结对油光可鉴 D. 隧洞绰号伤痕累累取义成仁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公园里,老人悠闲地聊着天,孩子在尽情嬉戏,空气中洋溢 ..着祥和的气氛。 B.在《我和橘皮的往事》中,作者用大量的笔墨饱含深情地缅怀 ..自己的小学班主任。 C.电视剧《破冰行动》主要讲述了警察剿灭“第一毒村”这样一个惊心动魄 ....的故事。 D.一年一度的四川甘孜山地旅游节拉开了帷幕。远远望去,大渡河畔人声鼎沸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 B.福楼拜家的客厅里常常回荡着爽朗的笑声和深情的眼神。 C.读汪曾棋散文的时候就像是欣赏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素描。 D.无论是在二十四节气中还是在人们的生活中,“白露”都是一个诗意的存在。 5.(抗击疫情)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诸多免疫功能都会有所降低。 ②与此同时,不少老人还有着多病共存一身的现象,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③如巨噬细胞、NK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功能,都存在下降趋势 ④随着疫情的深入发张,我们要加强对老年人中“特殊人群”的重点保护。 ⑤这些老人成为新冠肺炎易感者,甚至出现危重症病例 A. ①③②⑤④ B. ①④⑤③② C. ④①③②⑤ D. ④①③②⑤ 6.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红岩》最后的情节中,齐晓轩被敌人打伤,在这危急的时刻,江姐和华子良带着解放军出现了。 B. 《西游记》中,唐僧三打白骨精,逼走了孙悟空,最后是八戒去花果山用激将法把大师兄请了回来。 C. 古代文人合称中,一般来说,“王孟”指王维、孟浩然,“韩柳”指韩愈、柳宗元,“苏辛”指苏轼、辛弃疾。 D.离亭就是驿亭,古人往往在驿亭送别,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如《夜雨寄北》《淮上与友人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