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1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1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1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1

稠州中学八年级科学期中学力检测卷2011.11 (命题教师:楼松海)

本试卷g取10N/Kg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蔗糖和水

B .硝酸钾和水

C .碘和酒精

D .植物油和水

2、下列家庭用水习惯中,你认为既科学又经济的是()

A、澡擦香皂时不关上喷头 B 、洗碗筷时不间断地冲洗

C、洗菜、淘米,洗衣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D刚买的新车每天都用水冲洗

3.人类较易利用的淡水,它主要包括()

A.河水、湖泊水、地下淡水

B. 陆地水、冰川、江河水

C.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

D. 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淡水

5.若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

A .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 .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C .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D .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6.物理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4所示。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

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从A管吸气,烧瓶将会()

A.上浮,它受到的浮力增大

B. 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减小

C.下沉,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D. 上浮,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7.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冬天气温为 5 C时配制

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在夏天气温

B、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 X 105帕,(760毫米汞柱)

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D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阴雨天大气压的高低变化有关

为38 C时(水的蒸发忽略不计)

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溶液变浑浊

B.溶液变为不饱和

C.溶液质量变小

D.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8、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

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

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0 20 40 60 80 100 温度/ C

-- 大气压。

4?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在图1所示的事例中, 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溶0.20

解0.15

度0.10

/g 0.05

A ?粉笔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 ?两支粉笔都受到了桌面给予的摩擦力,且大小相等

C ?由于受力面积不同,桌面对粉笔的支持力不同

D ?本实验无法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10?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 ,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

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15. 洗衣机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洗涤剂加水稀释后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B .洗涤后衣服上一定没有残留洗涤剂

C .洗涤后排出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

.洗涤时适当提高水温能加快洗衣粉溶解

16.

图中所示物体 A 对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正

确的是

( )

大气压强有多大

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A. 探究的问题

B. 探究的假设

C. 探究的目的

D. 探究的结论 11、如图所示将一长方体物块水平漂浮在水面上静止,如果将它改 为

竖直漂浮在水面上静止,则物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将(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12. 20C 时,NaCI 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 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B .

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20C 时10g 水最多能溶解 4g NaCI 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C. D. 13、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 实验 水的 M A NaCI

溶襪的 序号 质量(0

的质量

质量(g )

10 2 12 ②

10 3

13 ③

10 A

13.6

10

5

13.6

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

A 、 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 、 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 、 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D 、无法判断

14.

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内

装有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后,从烧 杯中溢出200g 的水,则下列判断

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所受浮力可能等于 3.0 N

B .小球的体积可能小于 C. 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 200cm 5

D. 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一定增大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128g 、60g,体积分别为16

cm?、 )

这个实心球是a ,金属的密度是8 g/cm 3 B .这个实心球是a ,金属的密度是5 g/cm 3 这个实心球是b ,金属的密度是8 g/cm 3 D .这个实心球是b ,金属的密度是5 g/cm 3 “远征号”潜水艇从长江某基地赴东海执行任务过程中,

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

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

______ 在

( )

C .等于;等于 17. a 、b 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

12 cm 3

。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A . C. 18. 浮力

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下列正确的是

A .大于;小于

B .大于;等于

C .等于;等于

D 19.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大于;大于

P 甲〉P 乙。若在两个

A

B CD

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后,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P甲=P乙,则两个实心正方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A. p甲>p乙

B. p甲=p乙C p乙〉p甲D .无法判断

20.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

中,有如图所示的四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

序应是()

A.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④③②① D .②①④③

二、填空题(每空2分)

21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

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小刚利用图①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1中

所收集的气体为_______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的。

22.人们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污水,这些污水直接排入河流和湖泊

后会产生严重的污染。那么该如何来处理这些污水呢?右图是某中学环保小组的

同学设计的污水处理流程图。

(1)初步处理时,让污水流经沉淀槽,使一些较大的颗粒沉入底部形成矿泥。在这一处

理中,应该让污水的流速_________ (填“快”或“慢”)一些。

(2)用于再处理的处理槽底部有一层厚厚的

沙,这样可以除去一些不

溶于水的物质,这种方法被称作__________ 法。

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铁的密度是7.9克/厘米3,合千克/米

3,它表示的含

义是 ____________ 。市场上出售的铁棒,将其制作成螺帽,密度

将 _______。(填“变大” “变小”“不变”)

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温表示当地空气的程度,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____________ ;大气温度在 __________________ (垂直或水平)方向上的变化是大气分层的主25.八年级一班教室的窗户朝南开着,当外面刮东风(与窗户平行)时,窗帘向窗外飘,

这是因为气体流速大的地方___________ 。当刮西风时,窗帘向窗 ________ 飘(选填内”或外”。

26.右图为KN0 3 (硝酸钾)和NaCI (食盐)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⑴tiC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硝酸钾 __________ 食盐。

(2)t2C时,将20g硝酸钾固体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硝酸

钾_________ 溶液(填不饱和"或饱和”。

(3)将很稀的不饱和食盐水变为饱和食盐水,可行的方法是: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表明雪的密度_________ 冰的密度(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小丽利用冰的密度,使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利用平整地面上的积雪,脚向

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然后测量脚印的深度和___________ ,就可以估测

出积雪的密度。

28、马德堡半球内剩余的气压是外界气压的1/4,拉开它所需要的拉力为F1;继续抽气使马

德堡半球内剩余的气压是外界气压的1/5,拉开它所需要的拉力为F2;贝U F1 : F2=

29 .如图,用力F把一个边长为10厘米,密度为8克/厘米3的立方体物体

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受到的摩擦力为压力0.4倍,则墙.

三、实验和探究(每空2分)

30.下图是某化学小组同学配制意

图:

①根据上图回答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放一张相同的纸,然后______________ (按操

作的先后顺序填字母)

A、将氯化钠固体加入左盘 B

②如果氯化钠中含有少量不溶性杂质,所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填偏大”或偏小”。

31 ?小刚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小刚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

B.把适量的水倒进

量筒中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 i;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

D.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d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为V3;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

(填序号)。称量时先在左右托盘各

,直至天平平衡。

、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

a所示。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

S

3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

出塑料球的密度p = _______ g/cm3.

(2)实验拓展:本实验中若不用天平,只在

测出塑料球的密度。请你写出这个操作步骤

30

20

10

50

40

30

20

10

50

40

30

20

10

g,

B、C、

塑料球的体积V= cm3,计算

D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以

____ 。根据你补充的步骤,写出计。(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p 水)

ml.

40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又掌握了不少知识了吧?请你认真阅读,细心答题,书写工整,把握好时间,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标志中,用来提醒人们注意节约用水的是( ) 2.地球上水含量最多的是( ) A.海洋水B.河流水C.冰川水D.大气水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B.泥水 C.肥皂水 D. 食盐水 4.下列有关对流层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强烈的对流运动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C.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D.对流层中的天气变化现象复杂多变 5.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一种物质①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 ①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①在生活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A.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① 6.温瑞塘河的水经过下列哪种方法处理后,你会放心地饮用?( ) A、过滤法 B、沉淀法 C、蒸馏法 D、煮到沸腾 A B C D

7.两个体积相等的木球和铁球,用细线系住后放入水中时将能悬浮在水中,如图,则木球和铁球所受到的水的压强和水的浮力的大小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浮力相同,压强相同 B. 浮力木球大,压强铁球相同 C.浮力铁球大,压强铁球小 D. 浮力相同,压强铁球大 8.温州山青水秀,气候宜人。下列描述温州气候的是( ) A.冬无严寒、夏无酷暑B.今天最高气温24① C.今天市区空气质量①级D.明天阴转多云 9.氨常用来生产化肥,氨可由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右图表示的是不同温度和大气压下等量氮气与氢气混合后生成氨的百分比。由图可知,在什么条件下氨的产量较高?( ) A、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气压 B、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高的气压 C、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低的气压 D、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气压 10.瑞安市应征入伍赴藏的青年,刚到达青藏高原时,常会头晕、头痛、耳鸣,有的甚至恶心、呕吐,其主要原因是( ) A.高原上气温偏低,经常下雪B.高原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 C.高原上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D.高原上道路崎岖,人体能量消耗过多11.在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的溶解、过滤和蒸发三个操作步骤中,都要用到玻璃棒,而使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所有知识点

浙教版科学八上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 第一节水在哪里 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5.水的循环:小循环 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 ⑤下渗(地下径流)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②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第二节水的组成 1.水的电解 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 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 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倍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实验结论: 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 原子构成) 2.、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无色沸点100℃ 气味无味凝固点0℃ 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

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 密度的大小只由材料决定。(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密度的公式: ρ = m / v(公式变形: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m3或cm3)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m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m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 3.密度的单位: (1)密度的单位:kg/m3或g/cm3, (2)两者的关系:1g/cm3=1000kg/m31kg/m3=1×103-g/cm3 (3)水的密度:1×103kg/m3或1g/cm3 1毫升= 1cm3= 1×106-m31吨=1000千克=1×106克(4)单位转化 : 1毫升= 1×103-升1升=103-m3 4.密度的测量 (1)测量原理:ρ=m/v (2)测量步骤: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③计算 5.密度知识的应用: (1)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 (2)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种类。

最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和答案 2套

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19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水是循环的,没有必要担心水资源不足 B.农业生产中应提倡喷灌或滴灌 C.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D.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2.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 A.牛奶、汽水、石灰水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C.浑浊的江水、肥皂水、碘酒D.酒精、泥浆、汽水 3.下列有关气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温是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B.冬季我国的最低气温出现在我国纬度最高的黑龙江漠河 C.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点 D.气象观测时,通常把温度计放在一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 4.春节期间,哈尔滨冰天雪地,广州却是鲜花盛开。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 5.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 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 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6.2018年10月17日(农历9月初9)是重阳节,民间有重阳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在登山过程中,随着高度的上升,下列情况不符合事实的是() A.大气的密度逐渐增大B.大气压强逐渐减小 C.水的沸点逐渐降低D.大气的温度逐渐降低

7.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②中溶液是饱和溶液 B.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 D.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8.如图,4个位置中天气最晴朗的是() A.①B.②C.③D.④ 9.近些年来,北京地区的沙尘暴越来越严重。起初,许多专家都认为北方沙漠中的沙是北京沙尘的主要来源。最近,经科学家实地测量了沙漠中沙粒的大小与形状、沙尘暴中沙粒的大小与形状以及北京本地沙粒的大小与形状后,认定北京的沙尘主要来源于本地干涸的河床以及地表裸露的沙土。上述案例表明() A.科学家的观点是绝对正确的 B.环境污染会加剧土地的沙漠化 C.没有实验证实以前,猜想是不必要的 D.要解决北京的沙尘暴问题,应着眼于北京本地的植被建设 10.现有一杯水和一杯酒精,用以下四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其中不能用来区别两者的实验组合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八年级科学上期中试卷及答案

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试卷 本卷g 取10牛/千克 一、选择题(24×2分=48分) 1.近段时间,为切实做好秋冬季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我们应定时做好体温的测量工作。在测量体温时,体温计内水银的哪个量是保持不变的( ) A.密度 B.质量 C.温度 D.体积 2.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水是由氧气与氢气组成的 B .水是一种良好溶剂,能溶解所有物质 C .被污染的水经过过滤就可饮用 D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3.高空走钢丝是一项惊险的杂技运动,表演者常穿一双底部柔软的鞋,这样的好处是( ) A.减小钢丝对脚的压强 B.为了减少钢丝对脚的支撑力 C.增加脚对钢丝的压力 D.为了增大脚对钢丝的压强 4.据美联社报道,“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由于车轮陷入到细沙中而被困在火星表面的一个沙丘上,一直动弹不得,这与沙丘能够承受的压强较小有关。如果你是火星探测器的设计者,为了减小探测器对地面的压强,可行的改进方法是( ) A .增大探测器的质量 B .增大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C .减小车轮表面的粗糙程度 D .减少车轮的个数 5.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①向水中加入少量 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 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 约为2:1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④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③ C .①② D .①②③ 6.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那存在的是( ) A. 火山喷发 B. 碧海蓝天 C. 狂风暴雨 D.雷电交加 7.图中所示物体A 对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8.2009第8号台风“莫拉克”于8月8日在苍南登陆,中心气压985百帕,这“百帕”是哪一个科学量的单位?( ) A.压力 B.距离 C.压强 D.速度 (A) (B) (C) (D)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浙教版科学八下 八年级下第一章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原子。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4、分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 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体非金属及稀有气体 原子结构的模型 质子(带正电) 夸克一、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夸克(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 (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子不同,原子种类一定不同。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五、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 【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 实验现象: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 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组成元素不止一种)。离子和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组成物质的元素 1、由多种物质组成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叫纯净物。 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元素组成。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其次是铁。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试题卷(附答案)

浙教版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检测 科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班级、姓名、座位号等。 3.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7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下列关于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分配不均匀,但在时间上分配均匀 B.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影响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 C.要全面推行河长制,因为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 D.台风可以缓解局部地区的高温和干旱天气 2.如图所示为电解水实验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说明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B.若产生氢气质量为2克,则产生氧气的质量为1克 C.试管B中的气体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水电解时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3.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硝酸钾溶液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降温结晶) B.酒精和水(蒸馏) C.糖和食盐(过滤) D.泥沙和食盐(过滤) 4.下列有关气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温是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B.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时 C.我国冬季的最低气温出现在纬度最高的黑龙江省 D.气象观测时,通常把温度计放在一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 5.将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装满水,然后往杯中轻放入一小球,溢出的水共100g,g取10N/kg,据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会增大B.小球的质量等于100g C.小球的体积一定大于100cm3D.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1N 6.下列做法能改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A.将氯化铵的饱和溶液降温B.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 C.把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D.在蔗糖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少量蔗糖7.在进行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下列条件必须控制的是(▲)

(完整word版)新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xx》 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 第2节《走进科学实验室》 第3节《科学观察》 第4节《科学测量》 第5节《科学探究》 第二章《观察生物》 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 第2节《细胞》 第3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4节《常见的动物》 第5节《常见的植物》 第6节《生物的多样性》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 球》 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 结构》 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 第3节《组成地壳的岩石》 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

震》 第5节《泥石流》 第6节《地球表面的板块》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第四章《物质的特性》 第1节《物质的构成》 第2节《质量的测量》 第3节《物质的密度》 第4节《物质的比热》 第5节《熔化与凝固》 第6节《汽化与液化》 第7节《升华与凝华》 第8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 第1节地球上的水 第2节水的组成 第3节水的浮力 第4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第5节物质的溶解

第6节物质的分离 第7节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第二章:天气与气候 第1节大气层 第2节气温 第3节大气的压强 第4节风和降雨 第5节天气预报 第6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7节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节人体激素的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 第4节动物的行为 第5节体温的控制 第四章电路xx

第1节点和与电流 第2节电流的测量 第3节物质的导电性与电 阻 第4节变阻器 第5节电压的测量 第6节电流与电压、电阻 的关系 第7节电路分析与应用九年级上册 第1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第3节探索碱的性质第4节几种重要的盐第5节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 第6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 第2xx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2节物质转化的规律第3节常见的材料第4节材料的发展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1节能量的相互转化第2节能量转化的量度第3节认识简单机械第4节动能和势能第5节物体的内能第6节电能的利用第7节电热器 第8节核能的利用第9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4章代谢与平衡第1节动物的食物与摄食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第4节能量的获得第5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第6节代谢的多样性 七年级下册

科学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真题

科学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 1.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一种物质②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③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④在生活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2. 据英国媒体《BBC》报道,奥地利著名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从39 04 3.9米纵身跃下并成功着陆,成为这个星球上首位成功完成超音速自由落体的跳伞运动员。这一高度属于大气层中哪一层 A . 对流层 B . 平流层 C . 中间层 D . 暖层 3. 通过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 . 配制蔗糖溶液 B . 获取纯净水 C . 获取氯化钠晶体 D . 配制10%的食盐水 4. 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动物行为与气温有关。下列行为与气温无关的是 A . 青蛙冬眠 B . 小狗吐舌 C . 金蝉脱壳 D . 候鸟迁徙 5. 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 ℃ 10 2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克氯化钠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硝酸钾13.3 20.9 31.6 45.8 63.9

110 138 169 A . 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的溶解度大 B . 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 20 ℃~30 ℃之间C .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克D . 60 ℃时,将11克硝酸钾加入10克水中充分溶解,溶液刚好饱和 6. 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满水,然后将甲、乙两球分别放入两个杯子中,甲球浮在水面,而乙球可以停在水中的任何位置,则三个杯子的总重量哪个大 A . 放甲球的杯子最大 B . 放乙球的杯子最大 C . 没放球的杯子最大 D . 三个杯子一样大 7. 下列降水量的年分布图中,最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是 A . B . C . D . 8. 下图为气温垂直分布图,对照该图,分析关于大气层的气温特点,下列各图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 第1节地球上的水 1、地球上占总量最多的是海洋水(咸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淡水 3、水的循环:小循环: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4、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蒸腾、升华)、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下渗、⑤地表或地下径流。 5、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 ①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②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原因:外因:太阳辐射、地心引力。内因:水的三态变化 6、我国水资源在时间、空间分布不均衡。 7、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据测量,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儿童身上4/5是水分。 8、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第2节水的组成 水的电解 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水的分子式:H2O)。 第3节水的浮力 1、液体(气体)对浸入(包括完全浸没和部分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向上的浮力。 大小:浮在水面上,F浮=G;方向:垂直向上;作用点:物体重心。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F浮= G排液=ρ液gV排液 注意(1)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 (2)浮力与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密度,形状无关; (3)对于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而言,浮力还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有关; (4)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液取kg/m3, V排取m3) 3、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 ①F浮G 上浮(完全浸没时的F浮) ③F浮=G 悬浮此时V排=V物 ④F浮=G 漂浮此时 V排< V物 注意:①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状态,是动态过程。上浮的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而处于漂浮状态; 下沉的物体最终则会沉到液底处于静止状态。 ②漂浮和悬浮时,物体都是受到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F浮=G (沉到水底时:F浮+F支持力=G) 4、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 1. 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 . 取用固体粉末 B . 加热液体 C . 过滤 D . 倾倒液体 2. 2018年11月5日,我国已正式启动“天河工程”卫星和火箭工程研制,“天河工程”项目旨在科学分析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进而采取人工干预手法,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地表水资源再分配。“天河工程”计划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进行干预 A .水汽输送 B . 蒸发 C . 降水 D . 径流 3. 将红砂糖倒入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 A . 砂糖水颜色很深 B . 砂糖水味道很甜 C . 砂糖溶解得很快 D . 砂糖固体有剩余 4. 根据水电解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B . 电解水属于化学变化 C .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拆分成原子 D . 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5. 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 B . 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正午 C . 同一纬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D . 百叶箱内温度与百叶箱外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相比,

箱内平均值低,数值变化小 6. 小贺用一个玻璃瓶装上写有祝福的纸片,然后盖上盖子并密封,投入江中,就能漂浮在水面上,成为“漂流瓶”。如果漂流瓶从长江漂入大海,漂流瓶所受到的浮力及它露出水面的体积变化情况是 A . 浮力变大,露出水面体积不变 B . 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大 C . 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小 D . 浮力变小,露出水面体积变大 7. 如表是某同学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溶质 碘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酒精 水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A . 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B . 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溶解能力相同 C . 同

(word完整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最新浮力总复习(内容全面详细)

课题:浮力总复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道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知道求浮力的方法 3.能综合利用压强、浮力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1.求浮力的方法; 2.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内容】知识网络和知识点: (一)浮力基本知识点 1、浮力的定义: 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浮力的测量:F 浮=G-F (G 等于弹簧秤在空气中的示数,F 表示物体浸在液体中的弹簧秤示数) 5、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 浮 = G 排 =ρ液V 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6、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3)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 2/3ρ G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汇总(八年级上)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汇总(八年级上)

————————————————————————————————作者:————————————————————————————————日期:

浙教版科学八上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 第一节水在哪里 1. 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 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 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儿童身上4/5是水分 5.水的循环: 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l)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e下渗 (地下径流) (2)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 a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b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第二节水的组成 1. 水的电解 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 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 1/2气体能是带火星的 木条复燃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氧气 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极 的2倍气体能在空气中燃 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 氢气 实验结论: 水通直流电 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2.、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无色沸点100℃ 气味无味凝固点0℃ 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 浮在水面上 第三节.水的密度 1、密度定义: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l)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2)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密度的公式: m =ρ/ v(公式变形: 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米3或厘米3)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米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 3、密度的单位: (1)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 或克/厘米 3 , (2)两者的关系:1克/厘米3 =1000千克/米 3 1kg/m 3 =1×10 -3 g/cm 3 (3)水的密度:1×103 千克/米 3 或1克/厘米 3 (4)单位转化::1毫升 = 1cm 3 = 1×10 -6m3 1吨=1000千克=1×10 6 克 1毫升= 1×10-3 升 1升=10 -3 m 3 4、密度的测量 (1)测量原理:ρ=m/v (2)测量步骤:

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检测考试试题

宁波十九中八年级上科学期中测试卷 命题人:姚辉审题人:黄翠娣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在人类对科学奥秘的探索之路上,众多的科学巨人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 其中属于牛顿发现的是 ( ) A、分子运动论 B、氧气 C、牛顿的第一定律 D、日心说 2、下列各种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地球绕太阳公转 B、人体的生命活动 C、运动员在赛道上奔跑 D、城际大巴从宁波开到杭州 3、在国际单位中,力的单位是() A、千克 B、帕斯卡 C、牛顿 D、米/秒 4、根据图汽车中乘客的反应可以判断,这辆汽车现在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 A、突然开动 B、匀速行驶 C、突然刹车 D、加速行驶 5、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的估计,其中哪个基本符合实际 情况的是() A、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大约为30m B、成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C、一般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D、用手托起2个鸡蛋的力约为20N 6、跳水项目是中国的强项。在跳板跳水中,运动员通过蹬板使跳板发生弯曲,这一现象说 明:() A、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质量 D、跳板没有受到力 7、赵强同学学了物理后,养成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他发现好多药瓶瓶盖的侧面 都做成密集的竖条纹,如图,你分析一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A、坚固耐用 B、增大摩擦 C、便于运输 D、节约材料 8、在刚刚结束的我校第38届校运会上,初三(6)班的陈开俊同学以14.15米的成绩打破 了铅球项目的校记录。请分析:不计空气阻力,在铅球从手中推出以后,它的受力情况是() A、只受到手对球的推力 B、只受到重力 C、同时受到重力和手对球的推力 D、球受到重力和惯性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A卷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20分) 1. (1分)水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明矾溶液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 . 在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C . 水与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均可用于制备氧气 D . 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2. (1分)在大气成分中既有保温作用,又是植物光合作用重要原料的是() A . 氧气 B . 氮气 C . 二氧化碳 D . 臭氧 3. (1分)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40℃和85℃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均为40g B . 该物质在60℃时的溶解度比40℃时的溶解度大 C . 40℃时该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D . 将85℃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60℃,此过程中不会析出晶体

4. (1分)寒冷的冬天来临,导致北极狐换上了白色的厚绒毛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 . 温度 B . 阳光 C . 水 D . 空气 5. (1分)0℃时,在三个各盛有 100g 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 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703 A . 0℃时,甲的溶解度最小 B . 三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乙>丙>甲 C . 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D . 升高温度,三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都会改变 6. (1分)小陈泡脚时,双脚感受到水的浮力。不禁好奇,盆内起按摩作用的凸起A、B(如图所示)是否也受浮力作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 A,B受到浮力作用 B . A,B不受浮力作用 C . A受浮力作用,B不受浮力作用 D . A不受浮力作用, B受浮力作用 7. (1分)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很大。如图是上海和乌鲁木齐两地的气温曲

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 (本教案共73页)(包含教学时间安排、重难点分析、教学分析及措施)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二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不浓厚,他们的科学素养不是十分理想,但也有极少部分学生虽然对科学有一定的兴趣,却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还较欠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实际特点,在保护学生原有的学习科学兴趣的同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本学期的教学的主要目标。 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教科书共四章:“水和水的溶液”、“天气与气候”、“生命活动的调节”、“电路探秘”。八年级上教科书与七年级下教科书都属于学习物质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包含了地球运动、机械运动、光运动、声运动、水和大气的运动、神经和激素对生命运动的作用、电的运动等。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水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物质之一。在小学阶段已学习过水在自然界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知道一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水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要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等。过去学习水是割裂为:地理学中学习水的分布和循环;生物学中学习水与生命的关系,如根吸水、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新陈代谢等;化学中学习溶解性、溶解度、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物理学中学习水的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定律,使这一内容显得支离破碎,而十分重要的水的净化、水资源的保护等却很难放在哪一门学科中。在《科学》教科书中,用“水”这个主题把过去分散的内容综合起来,很自然使这些内容联系在一起。 第2章“天气与气候”。大气也是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物质,没有大气就没有生命。小学阶段已学习过空气的存在,人类对空气的利用,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知道温度、风力、风向、降水量、云量等描述天气的可测量的量。初步了解雨、雪成因,大气污染和大气保护等。地球上的风、雨、雾、雪等与大气运动密切相关,天气和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对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大气运动和变化原理是必须要了解的科学常识。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内容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人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生长素的发现、植物感应性的产生等。小学阶段是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习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和向水性,知道大脑是人的生命活动总指挥部。小学阶段只提出现象,没有学习生理作用的机理。学习这一章可以用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植物的感应性。对于生物激素的作用,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仅做常识性介绍。 第4章“电路探秘”学习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小学阶段已学过简单电路,知道电源、导线、开关、电池、灯泡这样组成一个简单电路。本章学习了电流、电阻、电压、欧姆定律,知道了电流、电阻、电压三者的关系。发电、输电、用电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重点、难点: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水的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溶液的概念、溶解度概念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建立对水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的思想。 第2章“天气与气候”重点:大气的垂直分层;气温的观测;气压的观测;大气压存在的证明;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风的观测;相对湿度的观测;凝结与降水的形成;怎样看天气预报;天气图上的常见的天气系统;天气图与天气形势;不同物质的比热;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季风的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与洪水;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探究为什么气象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里;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风的形成;目测风向、风速;相对湿度与水汽凝结和降水;天气图上的等压线和天气系

浙江省温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1-2)解析版

浙江省温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1-2) 一、单选题(共15 题,共30 分) 1.根据如图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 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C. 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D. 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2.下列4 种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A. “蒙牛”纯牛奶 B. “娃哈哈”矿泉水 C. “祖名”豆浆 D. “妙恋”果粒多 3.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下列不属于水循环主要环节的是() A. 蒸发 B. 径流 C. 太阳辐射 D. 水汽输送 4.下列关于水的电解实验(如图所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本实验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是为了减弱水的导电能力 C. 试管b 中的气体是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D. 本实验说明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其体积比为1∶2 5.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②中溶液是饱和溶液 B. 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 D. 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6.如图是某气象观测站一天中四次气温的观测记录,其中能正确反映14 时的气温状况的是( )

A. A B. B C. C D. D 7.根据所学知识,对图中d、e两点生长素浓度的分析合理的是() A. 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c点的浓度 B. 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b,则e点对应c 点的浓度 C. 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b点的浓度 D. 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c,则e点对应a 点的浓度 8.如图所示一个封闭的三角形玻璃管内装满水,水中悬浮着一些固体小颗粒,当在某处加热时,发现小颗粒运动方向是Q→H→P→Q,则加热的部位一定是() A. Q B. H C. P D. 无法确定 9.丽水机场是浙江省内唯一新增的机场,规划在2020 年前建成。从丽水飞往北京的客机,根据飞行路线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 ) A. 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 B. 对流层→暖层→对流层 C. 对流层→外层→对流层 D.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 10.当雨水滴在含羞草的小叶上时,小叶会逐渐合拢,我们把植物感受刺激并发生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在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与植物感应性不同的是( ) A. 叶逐渐长大 B. 根向水生长 C. 茎背地生长 D. 茎向窗外生长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2、符号的作用: (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 (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 二.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的种类由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决定。 2、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3.水分解过程的模型你能说出多少相关的信息? (1)、分子由原子构成。 (2)、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 (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成分更小的原子。 (5)、在化学变化过程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4水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从分子角度看,其变化的本质是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已。 三.原子结构的模型 1、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道尔顿:实心原子结构模型→汤姆森:“汤姆森模型”、→卢瑟福:“核式模型→玻尔:“分层模型”→“电子云模型”。 2、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道尔顿;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汤姆生。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磷P、硫S、硅Si等)。 4、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 质子: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带正电) 原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氢原子没有中子) 核外电子(带负电):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说明:(1)、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3)、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4)、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变化,而原子种类和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期中考试试卷

2011学年第二学期初二年级科学学科期中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 :12 H :1 O :16 N :14 Cl :35.5 S:32 Ca :40 一.选择题(每题仅一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选项属于符号的是( ) 2.同学们为了探究水的组成,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电后两电极都有气体放出,经检验甲试管里的气体能燃烧,乙试管里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若氧原子模型用“●”表示,氢原子模型,用“○”表示,则构成甲试管中气体微粒的模型可表示为( ) 3.张明同学为了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物质与条件,他选择了健康植株上正常生长的两片叶子,将其中一片的主叶脉切断(如图中甲),另一片中间部位的正反两面都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如图中乙),然后在暗室中放置24小时,再在太阳光下照6小时。取下两叶片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 部位呈棕褐色,B 部位呈蓝色,C 部位不呈蓝色。以上实验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光合作用需要水和二氧化碳 B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阳光 C .光合作用需要水和阳光 D .光合作用需要阳光 4.据报道.美国宇航局的专家发明了“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使月球土壤发生化学反应制取氧气(O 2).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 ) A .氧元素 B .氧气 C .水 D .氯酸钾 5.下列符号既可表示一个原子,又可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 A 、N B 、O C 、Hg D 、H 2 6.为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 2Cr 2O 7)的仪器检测司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酒精分子,因为酒精分子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的硫酸铬[Cr 2 (SO 4) 3]。重铬酸钾和硫酸铬中铬的化合价分别是 ( ) A 、+3,+5 B 、+5,+3 C 、+3,+6 D 、+6,+3 7.重水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核反应堆的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是由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重 氢原子的核电荷数是l ,相对原子质量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氢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 B .重氢离子核内有一个质子 C .重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D .氢原子和重氢原子化学性质不一样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若无二氧化锰,可以用少量高锰酸钾代替 B .工业上可以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和氮气,这个变化属于分解反应 C .仅由两种物质结合成一种新的物质的变化才是化合反应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9.a 克氢气b 克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混合后点燃,生成的水的质量 ( ) A .一定等于(a+b )克 B 一定大于(a+b )克 C .一定小于(a+b )克 D.一定不大于(a+b )克 10.物质X 和物质Y (构成它们的微粒分别用“□”和“○”表示)的反应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描述,下列反应方程正确的是( ) A .X +2Y =XY 2 B .3X +6Y =X 3Y 6 C .3X +8Y =3XY 2+2Y D .3X +8Y =X 3Y 8 11.根据维生素 C 能够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的原理 , 应用右图实验可以 测定果汁中维生 素 C 含量的多少。要得出正确结论 , 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 A. 烧杯中溶液的体积 B. 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 C. 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浓度 D. 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 12.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的错误结论是( ) A 、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 、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13.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 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14.X 、Y 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 ,X 与Y 形成的化合物中,X 、Y 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1∶8 ,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 A 、X 3Y 2 B 、X 3Y 4 C 、X 2Y 3 D 、XY 15.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 物质 a b c d D . 月份 销量 2005年产品销售曲线 B .S=vt C . A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