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小学生种绿豆观察记录图片

最新小学生种绿豆观察记录图片

最新小学生种绿豆观察记录图片
最新小学生种绿豆观察记录图片

种绿豆芽(观察记录)

(图一)第一天种绿豆,放入适量的清水 (图二)第二天绿豆开始破皮出芽了

(图三)第三天绿豆撑开了皮,芽长大 ,长度约5-8毫米(图四)第五天绿豆芽长约10-15毫米

(图五)第六天绿豆芽完全出撑出表皮,长度约15-20毫米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是我寒假期间阅读的,书名叫《李毓YU 敏数学童话集》小学低年级版本的,他是李毓敏爷爷创作的,看书名我们就知道,这是一本跟数学有关的童话书,它用讲童话故事的方式,大家比拼智慧算数学题。书里面的人物也是我们平时熟悉的比如狡猾的狐狸,笨的大灰狼,还有猪八戒等等,比如狐狸和大灰狼为了分配战利品,互相挑战出题。我觉得题目也非常有意思,比如狐狸偷了一窝鸡,如果一狐一鸡多一鸡,一狐两鸡多一狐,问有几只狐狸几只鸡?你们会算吗?所以我向大家推荐可以一边读故事,一边和爸爸妈妈PK 谁算的又对又快,感兴趣的同学赶紧去看

看吧! 电梯常用计算简介

1曳引电动机客容量校核:

)(102 v K)(1 Q kW N η

-= 式中:

N —电动机功率(kW ); K —电梯平衡系数;

Q —额定载重量(kg ); V —额定速度(m/s );.

η—机械传动总效率;

(教材(3-6)的V 应该为曳引轮节经线速度,或把公式中的 i 去掉,否则计算会出错)

根据功率的定义和换算关系,

102k g f .m /s =1k W

102?101.972?1000kgf/g n (重力加速度)

102

v K)(1 Q - 电梯满载上升工作时理论功率 电机的功率应折算电梯机械传动总效率η,对蜗轮蜗杆曳引机电梯η=0.5-0.65, 对无齿轮曳引机电梯η=0.8-0.85,

η

102 v K)(1 Q - 电机的功率 例

设电梯额定载重量Q=2000kg ,额定速度v=0.5m/s,钢丝绳曳引比i=2,平衡系数k=0.5,曳引轮直径D=640mm ,盘车手轮直径d=400mm ,减速器减速比为I=32,机械传动总效率η=0.68。请校核曳引电动机功率N ;

解: kW Qv K N 2.768

.01025.02000)5.01(102)1(=???-=-=η

电动机的校核还应包括曳引机过载能力校核、起制动时间验算;电动机热容量验算。

2 曳引机输出扭矩M 1

()Nm n 9500Ni ηΜ1

1=, 式中,N 1—电动机功率;( kW)

1n —电梯额定转速,r/min ;

η一曳引机总效率,由曳引机厂提供;或根据蜗杆头数Z 1及减速箱速比i 来估算,

Z 1=1,η=0.75~0.70; Z 1=2,η=0.82~0.75; Z 1=3,η=0.87~0.82;

Z 1=41,η=0.92~0.87。

(i 数值大效率低)

绿豆芽发芽实验报告

绿豆芽发芽实验报告 篇一: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报告 绿豆种子发芽的研究报告 学习《种子发芽实验》这一课,老师要求我们自己动手做一个“绿豆种子发芽”的小实验。我做的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水”这个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完成了这个科学小实验。 一.实验计划: 我们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 我们的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温度、空气、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水 实验的方法:让一组绿豆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叫实验组;让一组绿豆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叫对照组。这个实验至少有两个小组同时进行。 二.实验准备: 1. 种子:6粒饱满、颜色和大小基本一致的绿豆 2. 材料:两个一次性纸杯、纸巾2张、牙签、水 3. 场地:窗台 4. 环境温度:25℃左右。 三.实验过程: 1. 在两个一次性纸杯里垫上纸巾,用牙签各按三个小

洞。 2. 在纸巾的小洞上各放三粒绿豆。 3. 在一个纸杯里的纸巾上滴水标注为1号杯,另一个纸杯里不滴水标注为2号杯。 4. 将两个杯子放在窗台上。 5. 坚持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及时补充实验组的水分,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四.观察记录: 10月1日12:00 准备材料 XX年10月1日12时:今天,我把绿豆种子分别放入了两个垫有纸巾的一次性纸杯中,在1号纸杯中放入了少量的水,2号杯不加水。这时两个纸杯中的绿豆种子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深绿色的,米粒般大小,边上还有一点儿白白的小条。 XX年10月2日11时:今天,1号纸杯的绿豆像是喝足了水,膨胀的很大,变成了一个个“绿胖子”,肚子滚圆滚圆的,好像饱涨得马上要裂开来似的,颜色由深绿色变为浅绿色。其中有两个“绿胖子”的肚子已经开了个小口,在白色的小口里长出了一丁点儿约2毫米的小芽,那就是胚根吧。可2号杯里的绿豆没有任何变化。 XX年10月2日17时:1号杯两个“绿胖子”的白色口子又裂开了点,胚根约有3毫米多了,其它三个“绿胖子”还在蓄势待发中。2号杯没有动静。

小学科学教案:《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 2、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水、空气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分析,植物生长离不开的因素有哪些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教学准备:实验记录表,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盒子、烧杯 板书设计: 绿豆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阳光 水分 空气 教学过程 一、承接上一课,学生把绿豆种在土壤中,交流自己把绿豆种在土壤中的情况和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学生描述自己的绿豆长势情况,再看看别人的,进行比较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可能会提出绿豆生长需要阳光、水等,并让学生说出推测

的理由是什么 (意图:让学生把绿豆移植到土壤中,就是让学生获取一定的感性认识,为研究绿豆的生长需要的条件奠定基础)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 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 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观察记录表

中班幼儿个案记录表 幼儿姓名:冯思源性别:女观察人:李老师观察时间:9月10 观察地点:区域角观察记录: 上午的区域活中,源源选择了建构区里的大块积木。源源从篮筐里找出拱型的积木,一个一个地像小火车一样排好队,然后在两个拱形中间放一长条积木,一座长长的桥建成了。接着她想建房子了,在搭到第三层的时候,“房子”晃了一下,源源嘬起小嘴,马上用两只手护在“房子”的两边,还好,“房子”没有倒,源源松了一口气。“休息”了一会儿后,源源又开始接着往上搭了起来,在造到第四层的时候,房子倒了下来还把桥也压跨了。“哎呀!”“真是太可惜了。”“源源,房子倒了没关系,刚才你造到第几层了?”“第四层。”源源无精打采地回答。“不要紧的,说明你刚才造了三层楼,已经成功了,要不你再造一次,看看能不能造四层楼的房子?”“好的。”这次,源源更加小心了,终于,源源用刚才的办法造好了四层楼的“房子”,创造了最高记录,源源高兴地喊:“戴老师,你看,我造了四层楼房子”“你可真厉害呀!”我真为源源的成功而高兴。 分析与说明 在“房子”倒下来的时候,看着源源失望的神情,我心里想源源或许要泄气了,为了及时地“预防”,我介入了源源的活动,我先告诉源源,虽然“房子”倒了,但并不算失败,然后再用提出建议的方式让源源向自己挑战,看看能否超越自己刚才的成果,这样源源很快就接受了我的建议。 下阶段措施 在整个过程中源源能够自主创作, 能一直坚持到最后,这一次源源并没有和往常一样因为中途失败而懊恼,我真心地为源源而高兴,因为源源的成功,更因为源源在这过程中的表现在用大块积木造高楼的过程中需要非常小心,同时也需要很大的耐心。在以后的活动中仍就要多注意源源耐心仔细的做事。 中班幼儿个案记录表 幼儿姓名:宋秋铭性别:男观察人:李老师观察时间:9月16日观察地点:活动室 观察记录 铭铭表现欲望非常强烈、自制力不够;语言表述能力较强,聪明、爱提问题。在课堂上总是抢着回答问题,甚至不等老师把话说完,就着急地抢话。日常生活中也没有耐心听别人说话,一味急于自己表达。甚至吃饭早操时,他也不忘记倾诉。 分析与说明: 孩子爱表现,但自控能力很差,所以不管在什么场合,他总会不由自主的插话。所以我们要教育孩子耐心听完别人的话,并能根据讲话内容作出应答。 下阶段措施: 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能做到在不该说话的场合控制自己不说话,认真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1、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交谈,教师耐心倾听孩子讲话,以良好的态度对待和回应孩子。 2、课余时间给孩子宽松的语言表达的环境,多让孩子说。 3、积极开展能培养孩子自控能力的游戏:木头人、猜谜语等,锻炼孩子的自我约束力。 中班幼儿个案记录表 幼儿姓名:陈嘉宁性别男观察人:李老师观察时间 9月17 观察地点活动

实验观察记录本

实验观察记录本 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一) ☆1、观察绿豆种子发芽记载卡(1) 绿豆种子发芽和关系的实验观察记录表 实验开始时间 观察实验记录签名: ☆☆2、观察绿豆种子发芽记载卡(2) 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过程中你能看到了哪些现象(请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自我评定:小组评定:教师评定:

第2课种子发芽实验(二) ☆1、观察绿豆种子发芽记载卡(1) 自选研究的项目(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开展两个项目研究):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 ☆表一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的实验记录 ☆☆表二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的实验记录 自我评定:小组评定:教师评定:

开场白 许多学生认为数学是枯燥的、乏味的。一些非数学老师在听完一堂数学课后,往往这样评价:思路清晰、语言精练、解题严谨,就是太乏味、缺少趣味性,让人昏昏欲睡。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引发他们的好奇心?设计好“开场白”,非常关键。下面是数学课的几个片断: 动手实验式“开场白”:桌上摆满了切成各种形状的萝卜,大伙好像还在热列地讨论着什么。老师微笑问:“同学们,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什么形状?” 悬念式“开场白”:老师一上讲台,故意神神秘秘地说“你们每人随便想一个自然数,将这个数乘5减7,再把结果乘2加14”。……“你们算得的结果个位数字一定是0”。顿时教室里象炸了锅似的,……“等你学了字母表示数,你也会算了”。…… 故事式“开场白”:为了让学生体会图形的边长、周长、面积在变化过程中的关系,领会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关键是捕捉到不变的量。老师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父亲的羊越来越多,想拆旧羊圈扩大面积,可是没有多余的篱笆,怎么办呢?他叫来了儿子,儿子不慌不忙地说:“爸,我有办法”。“你看,旧羊圈长70米,宽30米,面积2100平方米。如果改成50米见方的新羊圈,不用添篱笆,羊圈面积就有2500平方米”。 诸如此类的还有:“贴近生活式”开场白;“设疑式”开场白;“名言式”开场白;“趣味式”开场白;“实例式”开场白;“比喻式”开场白等等。向学生提出恰当的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