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配煤
- 格式:ppt
- 大小:201.50 KB
- 文档页数:22
动力配煤技术及其自动化探讨动力配煤能满足节能与环保的要求,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方向,是具有前景的洁净煤技术之一。
对动力配煤过程的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
介绍基于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的选煤厂自动配煤控制系统。
标签:动力配煤;配煤模型;可编程控制器;配煤自动化2013年我国煤炭开采量达到37亿t,但原煤入洗率仅为56.2%,燃烧效率低下。
利用先进的动力配煤技术生产稳定的配煤产品,有利于提高燃烧效率和保证用煤安全。
动力配煤是综合各单一煤种的灰分、硫分、挥发分、发热量等主要指标,通过调节混合比例,配制出质量达標又节能减排的煤品。
它包括动力配煤发展状况、配煤工艺的选择以及产品自动检测和过程控制三个方面的内容。
1.动力配煤的发展概况我国最早使用动力煤技术质量达到稳定的方法是在1979年初由上海燃料总公司研发,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我国对动力配煤发展的关注,国内多个省市大力发展动力配煤技术,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国外对动力配煤相接近的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就有报道。
西方一些国家使用混煤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满足锅炉设备的设计参数。
日本研究使用混煤的主要目的是燃料依赖进口,为了节约煤炭资源,减少运输费用。
澳大利亚向不同进口国家提供符合多种煤质指标的煤炭,结合配煤技术,可以帮助澳大利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我国混煤的燃烧及其研究混煤的燃烧特性并不是单一煤种的简单叠tfl,而是混煤在燃烧过程中的行为变化比煤质分析值的变化表现出更为复杂的特性,由于不同煤中的矿物组成及其特性有所区别,使得不同煤质的煤在掺配燃烧的过程中煤粒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与制约的现象。
同时由于燃煤供应品种多、质量不均一,煤质不适应设备要求,造成了混煤燃烧的过程中存在主动燃烧和被动燃烧的现象,而这2种燃烧方式也是燃煤效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如果混煤配比不当,混煤的燃烧会造成设备运行水平下降、着火困难、燃烧不稳定、效率降低、结渣积灰加剧,甚至出现停炉事故。
煤炭相关专业用语动力配煤:动力配煤是依据不同类型的工业锅炉、窑炉和取暖炉等对煤质的要求,将两种(或以上)不同品质的煤按肯定比例匀称混事作为动力煤使用的工艺。
采纳动力配煤可以利用某一种煤或几种煤的特长弥补另一种或几种煤的不足,取长补短,达到使锅炉用煤的品质稳定,解决煤质与炉型不相匹配的冲突,收到使锅炉运行稳定,提高热效率,降低煤耗,削减煤尘对大气污染的效果。
据统计表明,锅炉采纳动力配煤后,平均节煤5%,并能充分利用高灰或高硫等低质煤资源,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配煤:配煤是一项改善燃煤品质的技术。
它可理解为依据用户对煤炭质量的要求,将若干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煤根据肯定比例掺配加工,得到对锅炉燃烧状况最佳的燃料煤。
它虽具有单煤的某些特征,但其综合性能已有所转变,可以认为是一种人为加工的"煤种'。
由于不同地区煤炭性质、锅炉类型和规格及环境要求等方面的差别,可综合考虑对原煤还可经筛分、洗选等加工后再相配,同时亦可加入肯定旱的固硫剂、助燃剂等添加剂以取得抱负的综合效果。
配煤是以煤化学、煤燃烧学为基础,结合煤质检测、计算机优化掌握等新技术的应用,与筛选、加入添加剂等工艺相结合,以实现煤质互补,提高燃煤质量,取得较好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
检查筛分:检查筛分是在破裂后进行筛分,筛出粒度合格的筛下产物,不合格的筛上产物返回破裂机再次进行破裂,以保证产品粒度。
工业分析: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四个项目煤质分析的总称。
外在水分:在肯定条件下煤样与四周空气湿度达到平衡时所失去的水分。
内在水分:在肯定条件下煤样达到空气干燥状态时所保持的水分。
全水分: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的总和。
平仓:又叫做平舱,指货物装船后,为了保持船舶承受压力均衡和航行平安,对成堆装入船舱的散装货物,如煤炭,粮谷等,需要进行调动和平整,此项作业就称为"平舱'。
平仓价:又叫做平舱价,就是指货物运到港口并装到船上的价格(开船前发生的一切费用,包含了上船之前的全部费用),但不包括其后的相关费用。
动力配煤主要煤质指标的正确计算方法陈怀珍,陈文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13)摘要:根据计算配煤煤质指标的加权平均值必须处于相同基准下的原则,纠正了过去沿用的一些不正确的计算方法,提出了计算配煤工业分析、发热量、灰熔融性和灰成分的正确的计算公式,从而使配煤煤质指标的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更趋于一致。
关键词:动力配煤;煤质指标;计算方法国内动力配煤是在20年前由物资系统首先开发实现产业化的,其中对配煤质量指标的计算是基于工业分析等煤质指标具有线性可加性的基础上实施的,煤炭系统自90年代开展动力配煤以来,经过多年的实践、运行后发现,并不是什么基准的煤质指标都可以按含分析水的各种单煤的配比来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的,只有含分析水的一些指标(如Aad、Vad和Qgr,ad等)是符合线性可加性的原理,可按加权平均法对配煤质量指标进行计算。
而配煤的干燥基指标(如Ad、Vd和Qgr,d等)特别是干燥无灰基指标(Vdaf)和灰成分%、灰熔融性特征温度(DT、ST、HT、FT)则是不能用简单的加权平均法进行计算。
总的来说,在计算配煤的主要煤质指标时都必须根据其基准的不同而分别考虑校正各种单煤配比(含分析水)中的水分(Mt)、灰分(Ad)或水分加灰分(Mad+Aad)的影响。
同时,在计算配煤的灰成分和灰熔融性特征温度时还必须考虑各单煤的灰分产率的影响。
1 配煤水分(Mad)的计算系沿用常规的加权平均法进行计算,即把各单煤的Mad值乘以相对应的配比,其乘积之和再除以各单煤的配比之和,即得配煤的Mad结果: 配煤Mad%=∑[(A、B、C……几种单煤的配比)×(A、B、C……各单煤的Mad结果)]÷∑(A、B、C……几种单煤的配比)。
上述公式的原理同样适用于计算配煤的Aad、Vad、St,ad等其他指标。
现以某配煤场的甲、乙、丙3种单煤为配煤原料为例,主要煤质指标见表1。
2 配煤干燥基灰分(Ad)的计算由于配煤中各单种煤均以空气干燥基煤为基础的配比,因此在求算配煤的干基灰分时,必须先把各种单煤的配比折算成干燥煤的配比后才能用加权平均法求算其配煤的Ad结果。
动力配煤技术动力配煤技术是以煤化学、煤的燃烧动力学和煤质测试等学科和技术为基础,将不同类别、不同质量的单种煤通过筛选、破碎、按不同比例混合和配入添加剂等过程,改变单种动力用煤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燃烧特性,充分发挥单种煤的煤质优点,克服单种煤的煤质缺点,提供可满足不同燃煤设备要求的煤炭产品的一种简易的成本较低的技术。
从而达到提高效率、节约煤炭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任何类型的锅炉和窑炉对煤质均有一定的要求,在现有条件下,要提高锅炉热效率,就要保证锅炉达到正常高效运行,使燃煤特性与锅炉设计参数相匹配。
煤质过高或过低都难以达到最佳效果。
在满足燃煤设备对煤质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动力配煤技术可最大限度地利用低质煤、或更充分地利用当地现有的煤炭资源。
不同品质煤的相互配合,还可以按不同地区对大气环境、水质的要求,、NOx及有害元素调节燃煤的硫分及氮、氯、砷、氟等有害元素含量,减少SO2的排放,最大限度地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动力配煤技术的作用和意义(1)保证燃煤特性与用煤设备设计参数相匹配、提高设备热效率、节约煤炭;(2)通过“均质化”来保证燃煤质量的稳定,使用煤设备正常、高效运行;(3)充分利用低质煤或当地现有煤炭资源,做到物尽其用,提高社会效益;(4)调节燃煤中硫及其它有害物质的含量、满足环保要求。
一般来说,动力配煤厂由以下工艺组成,原则流程如下图。
(1)原料的接受和储存,采用的主要设备有滚龙取料机,地龙式刮板机和斗轮式取料机等。
(2)筛分,通过筛分,控制配煤粒度,同时可筛选出块煤,为煤厂增加一定的经济效益,比较常用的筛分设备有滚筒筛和振动筛。
(3)混配,是动力配煤的重要工艺,一般分为重量配料和容积配料两种。
容积配料的主要设备为园盘给料机和胶带配料机,重量配料一般采用电子皮带秤。
动力配煤是根据不同类型的工业锅炉、窑炉和取暖炉等对煤质的要求,将两种(或以上)不同品质的煤按一定比例均匀混事作为动力煤使用的工艺。
采用动力配煤可以利用某一种煤或几种煤的长处弥补另一种或几种煤的不足,取长补短,达到使锅炉用煤的品质稳定,解决煤质与炉型不相匹配的矛盾,收到使锅炉运行稳定,提高热效率,降低煤耗,减少煤尘对大气污染的效果。
浅谈动力配煤文章论述了目前的动力用煤体现出的具体特征,指出了该项配煤活动是现如今提升燃煤状态的合理措施,分析了其具体的工艺步骤和效益内容等。
标签:动力配煤;SO2;添加剂1 关于其使用状态的分析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能源的煤,一年中用到燃烧的动力煤就占据总量的大约五分之四。
具体的讲,发电占据的比例大约在百分之三十二,而锅炉等占据的比例在百分之三十五左右,像是民用和别的一些用途占据大约百分之十左右。
这类煤的类型非常多,其涵盖很多的煤种,而且品质有着非常大的差异,一些类型的含硫量非常高,它的入洗率还不到百分之五。
现在,整个国家的锅炉总数大体上在四十六万台左右,70%为中小型层燃锅炉,其装置不是很先进,而且工艺也较为低下。
另有16万台燃煤窑炉,窑炉和民用燃煤热效率在20%~30%,而燃煤排放的粉尘和SO2分别占总尘和总SO2排放量的50%和80%以上。
目前的空气污染中大部分是因为燃烧煤炭而导致的。
掌控好燃煤导致的烟雾和二氧化硫是当前改善环境的重要措施。
2 完善目前的燃煤体系所谓的动力配煤,是说把不一样类型,不一样品质的材料经由筛选等结合比例来配置的一个步骤。
其会改变动力煤的具体要素,进而实现合理使用资源的意义,切实的优化产业构造,切实的合乎使用人的装置对于煤炭品质的规定,切实的提升燃烧的效率,降低污染现象的发生几率。
优秀的燃气工艺要对设备开展综合化的技术革新,烟气净化则设备费用昂贵,燃前加工与配煤是目前能够较大范围应用、推广改善燃煤状况的主要措施。
目前来讲,洗选是当前降低灰分含量等的关键的方法。
不过该项技术对其别的一些特征,像是发热情况等无法进行有效的掌控。
而该项配煤活动则有效的应对了洗选时期面对的一些不利现象。
能够结合使用者对于煤炭品质的规定,把很多类型不同,不一样品质的原煤结合燃烧的特点和其他的一些特征等全面的分析探索,经由优化分析,掌控好给料的总数,探索出不仅合乎燃烧规定,同时还能够降低污染现象的优质煤炭。
电厂配煤技术原则及煤质特性参数的计算范!华!挺!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摘!要!介绍了电厂动力配煤的技术原则和煤质计算方法!并对不同煤种(不同比例配煤的煤质特性参数进行了计算!根据煤质参数可以预见动力配煤对于结焦预防的作用"关键词!动力配煤#煤质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I$%B)’,(’B*%+0(+"*7*%,.’,2’,B+;%)B*",#-",.("*(<*"#’+,+0(+"*F<"*’#:($")"(#%)’-#’(B")"&%#%)-‘(65L>*?29:;7/)%&@0%&S/"Q?3"+.*#+#.57*0/I20*I0*).#0%J.@>67/)%&N,0/&!"+#"62,#%)<67-#)"(#8$17O M2982O B7@C I?7>=8@>B J B79A29:29O@H7M O B>9?I>9A8>B8L B>?29:=7?1@A I@C8@>B\L>B2?K81>M>8?7M2I?28O>M>=7?7M I>M7 29?M@A L87A3>9A8@>B\L>B2?K81>M>8?7M2I?28O>M>=7?7M I@C A2C C7M79?8@>B I>9AJ B79A29:8@>B@C A2C C7M79?O M@O@M?2@9>M78>B8L B>?7A29 ?12I O>O7M P g C C78??1>?I?7>=8@>B J B79A29:>N@2A I I B>::29:8>9J7C@M78>I7A>88@M A29:?@8@>B\L>B2?KO>M>=7?7M I P9%:;+).-8I?7>=8@>B Q8@>B\L>B2?K!!概!!述锅炉结焦主要是煤粉燃烧对煤中矿物成分发生作用的结果’通常情况下#如果煤灰中含有较多碱性氧化物!如F>/+‘7,/#+b,/+6>,/+Y:/等"就容易发生结焦-含酸性氧化物!如42/,+ (B,/#+$2/,等"较多#则灰熔融温度就高#不易发生结焦’在工程实际中#对煤进行调质经常采用的一种极其有效的方法是掺烧煤#也称动力配煤’它是将不同牌号#不同品质的煤按一定的比例配合以改变动力煤的化学组成+物理特性和燃烧特性#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煤炭资源+优化产品结构+防止结焦的一种技术(!)’动力配煤与煤炭洗选相比有其独特的优点’煤炭洗选只能将单一煤种降灰+降无机硫+提高热值’而无法改变其挥发分+内在水分+有机硫+灰成分+粘结性等与燃烧有关的主要指标’只有配煤才能改变上述指标#满足用户对煤质的特定要求#充分发挥煤炭的潜能’取各单种煤之长处#使燃煤性质稳定#锅炉操作可靠#达到节煤降耗与减轻结焦之目的(,)’该文介绍了动力配煤的技术原则#并基于动力配煤的原则对#种煤种分别按#种不同的比例!S X,#)X##+X V"进行配煤#并按照动力配煤技术掺烧后的煤质特性进行了计算#同时根据煤质特性参数预见了动力配煤技术对结焦预防的作用’#!动力配煤原则及其质量指标#"!!动力配煤原则确定一个新煤种能否进行掺烧#首先看该煤的热值+挥发分是否与设计煤种相近#其次看灰熔融温度是否高于设计煤种#此外还要看掺烧煤的灰分+可磨系数是否适中等’实践表明#掺烧煤的热值和挥发分与设计煤种热值和挥发分愈近愈好’因为这样不仅能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要求#而且能满足锅炉负荷的要求’而掺烧煤的灰熔融温度愈高愈好#这样可以达到提高整个锅炉灰熔融温度而防止锅炉结焦的目的’对于优化的动力配煤#仍要注意下列技术问题(#)*!!"对于锅炉的适应性’目前的燃煤锅炉类型较多#对煤质均有不同的要求范围#并非指标越高越好’例如挥发分太高#虽容易起火燃烧#但烟气中有效成份增加#且会由于局部燃烧剧烈而造成结焦等问题’所以配煤指标的选择要使炉型和燃料性质相匹配’!,"煤源煤种的选择’在评价单种动力煤时#&!不能仅考虑发热量或挥发分指标#而应考虑影响锅炉效率的综合指标和煤的价格’配煤中煤种数量多少对配煤操作费用有些影响#一般不需要更多的单种煤配合#以简化操作’!#"合理的燃烧温度区间#各单种煤的燃烧特征温度随煤种不同变化较大#但配合煤中的各单种煤的燃烧温度范围必须尽量多的重叠#以保证连续稳定的燃烧’如年青的高挥发分气煤和年老的低挥发分贫煤相互配合时#从配煤指标看#同样可以得到满足质量指标的配合煤#但实际燃烧过程中#由于燃烧温度范围不同#出现分段燃烧现象’!V"燃烧粒度分布’一般燃煤工业炉对粒度都有特定的要求#但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对于快装锅炉#配煤中规定大于+!,&==占+"c以上#另外粒度的组成分布对炭粒完全燃烧影响也很大#粒度组成过细#粉煤漏损量大#粒度太大#同样会因一定时间内燃烧不完全而随炉灰排出’故配煤质量也应考虑粒度的控制’#"#!质量指标结合煤的燃烧理论#制定动力配煤的质量标准时应选取的煤质指标主要有*发热量+挥发分+灰分+全硫+水分和煤灰熔融性’煤的结焦性和粘结性指标对动力煤来说也很重要#结焦性高的煤在燃烧过程中易鼓泡#结成焦块#出现火口#布风不均#火苗不匀#炉渣含炭量高#热效率降低’无结焦性的煤在燃烧时出现的粉末易被风吹起#被烟气带走#或从炉排孔中漏掉’所以#动力煤最好能具有适度的结焦性’从我国煤炭资源特点看#强粘结性煤所占比例较少#且大部分用于炼焦生产#只有少部分高灰+高硫难洗选的炼焦煤用作动力煤#所以对动力煤的粘结性指标可不作出规定’$!电厂动力配煤计算$"!!煤种掺混后煤质参数变化计算原理对动力煤而言#比较重要的煤质指标有发热量+挥发分+灰分+硫分+水分+煤灰熔融性+结焦性!一般用焦渣特征来衡量"和粒度’一般而论#煤的灰分+硫含量和水分均具有较好的直线可加性#在进行配煤方案计算时#按各单煤的配比对其进行加权平均计算是不会产生过大误差的’煤的发热量和挥发分也具有相对较好的直线可加性#但研究工作已表明-配煤的实测发热量一般高于其计算值#配煤的实测挥发分低于计算值’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煤配合后性质的改变及测定条件等因素有关’试验表明#配煤后煤灰熔融性温度与单煤并不成线性关系’因为不同品种煤所含矿物质各不相同#在高温下发生复杂的物化反应#形成各种复杂的氧化物#导致灰熔融温度成非线性变化’因此#在该文中#对煤灰熔融性温度采用了目前比较成熟的+应用较多的回归公式进行计算’而对配煤的其它煤质特性#采用加权平均方法计算’煤灰熔融性温度计算公式分别如下*!!"当42/,小于或等于+"c且(B,/#大于#"c时*4$T+W’W V42/,k)!’"!(B,/#k+&’,#‘7,/#k !,’!+F>/k+S’#!Y:/k+)’!W)U&V S&’)!,"当42/,小于或等于+"c且(B,/#小于或等于#"c#且‘7,/#小于且等于!&c时*4$T W,’&&42/,k W)’S#(B,/#k S V’&,‘7,/#k S#’+)F>/k S!’"V Y:/k W!’W,)U)S W!!#"当42/,小于或等于+"c且(B,/#小于或等于#"c#且‘7,/#大于且等于!&c时*4$T!&#!U#’"!42/,k&’"S(B,/#U S’",‘7,/#U W’+W F>/U&’S+Y:/U W!’W,)!V"当42/,大于+"c时*4$T!"’)&42/,k!#’"#(B,/#U&’S,‘7,/#U &’S S F>/U!"’,S Y:/k#’)&)k V&#以上各式中#)T!""U!42/,k(B,/#k‘7,/# kF>/kY:/"$"#!配煤的煤质特性参数计算及结焦预测$"#"!!配煤煤质特性参数计算下面对#种煤按S X,#)X##+X V的质量比例进行掺混后的煤质特性进行计算’#种煤的煤质特性!分析基"分析见表!’根据煤质变化参数计算原则#对于发热量+挥发分+灰分+硫分+水分可以通过两种煤的相应参数的加权平均数得到#而对于炉内结焦情况影响最大的煤灰熔融温度则需要通过多元回归方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见表,和表#’表!!$种煤的煤质特性#分析基$c 煤!种L>A M:M#>A,Y_.G:U!4$,e42/,(B,/#‘7,/#F>/Y:/$2/,b,/k6>,/煤!号,&’+,+’+!,&"+V’"#,"’&&’W)&’)&"’#&"’W"’+#煤,号,)’W,V’!!#S&&!’&,&’+W’V S S’)+,’V)"’&W"’,,+煤#号,&’#,#’#!#W"&&’#!S’W!V’+,’#V"’W"’)W!’++!表#!煤!号和煤#号掺混后配煤的煤质特性c比例4$,e 42/,(B ,/#‘7,/#F >/Y :/$2/,b ,/k6>,/S X ,!#V ++!’&,V ,!’&,+’+),+’#&,"’))V "’S #S "’&V W,)X #!#&#+"’,)!,,’"#)’",#+’+&#"’W S +"’S ")"’&"SS +X V!#&)&W ’"!S,,’&V)’#)V+’W &V!’!W S"’))+"’V +SV表$!煤!号和煤$号掺混后配煤的煤质特性c比例4$,e 42/,(B ,/#‘7,/#F >/Y :/$2/,b ,/k6>,/S X ,!#V V +,’,S V ,"’!S )’+W +&’"+S "’V +"’S )S "’S ,V )X #!#&V +!’V !!,"’",S ’&&W V ’),)"’&!&"’S +)"’W ,!+X V!#&++"’&#S!W ’S +W ’V ,,V ’#S +"’&)"’S &+!’"!S$"#"#!结焦预测根据我国煤种的实际以及实践经验#对#个煤种及动力配煤后的易结焦程度进行判别#常规且最为有效的判别方法是采用煤灰熔融温度!4$"+硅铝比!42/,,(B ,/#"+碱酸比!P "和硅比!7"V 个煤质指标#煤质指标判别标准见表V ’表&!各因素结渣倾向判别标准项目煤灰熔融性!4$",e 碱酸比硅铝比硅比严重$!,+"""’V ""$,’+&"++’!中等!,+"!!#W ""’V !"’,"+,’+&!!’S )++’!!)S ’S轻微"!#W "$"’,"+$!’S )")S ’S "!!除了煤灰熔融温度的计算方法在上文描述了以外#其它#个指标计算方法如下*!!"硅比7!T !42/,j!""",!42/,kF>/k Y :/k 当量‘7,/#"’!,"碱酸比P T !‘7,/#kF >/k Y :/k6>,/kb ,/",!42/,k(B ,/#k$2/,"’!#"硅铝比!42/,,(B ,/#"’#个指标计算结果见表&’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动力配煤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劣质煤的煤灰熔融温度!煤!号的煤灰熔点为!,&"e #而配煤后煤灰熔融温度都大于!#&"e "#通过对比其余#个指标!硅铝比+碱酸比和硅比"也可发现动力配煤对于结焦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动力配煤后煤质指标计算结果见表+’表’!$种煤煤质指标计算结果煤种煤灰熔融性!4$",e 硅比碱酸比硅铝比煤!号!,&"S V ’!V "’!&#’!,煤,号!#S &)!’#,"’,),’"!煤#号!#W ")&’+!"’,+,’W #表(!动力配煤后煤质指标计算结果比例煤!号和煤,号掺烧煤!号和煤#号掺烧煤灰熔融性!4$",e 硅比碱酸比硅铝比煤灰熔融性!4$",e 硅比碱酸比硅铝比S X ,!#V +S !’+S "’!),’S +!#V V S ,’V W "’!)#’"W )X #!#&#S "’V #"’!S ,’)V !#&V S !’+&"’!S #’")+X V!#&))W ’!)"’!W,’+,!#&+S "’S !"’!W#’"&&!结!!语详细介绍了动力配煤的技术原则及质量标准#并基于动力配煤的原则对#种煤分别按#种不同的比例掺混后的煤质特性以及结焦判别指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动力配煤能够改变煤的挥发分+内在水分+全硫+灰成分+粘结性等与燃烧有关的主要指标’满足用户对煤质的特定要求#充分发挥煤炭的潜能’取各单种煤之长处#使燃煤性质稳定#锅炉操作可靠#达到节煤降耗与减轻结焦之目的’参考文献!$!%李文华’动力配煤的现状及发展$_%’中国煤炭"!W W )!)#’$,%陈有功’优化动力配煤$_%’洁净煤技术"!W W )!,#’$#%郑明东’动力配煤研究$_%’华东冶金学院学报"!W W +!V #’!!作者简介!范华挺!!W )W *#!男!广东阳江人!工学学士!从事电厂用燃料应用的研究和管理工作"!$收稿日期’,""+*")*!!%)!。
动力配煤的主要指标配煤是将几种质量不同的煤炭以物理方法混合,从而改变配煤质量的方法。
研究配煤的基础就是要分析与燃烧有关的煤炭的主要性质在配煤中的变化规律。
锅炉对煤炭的主要要求指标有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发热量、灰融点等。
一、煤的水分煤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它是煤中的无机成分。
煤中的水有自由水分、湿存水分、结晶水分三种不同的存在状态,并具有不同的物流化学性质。
自由水分是指附着在煤粒表面的水分,湿存水分是指存在于煤的小毛细管中队水分,这两种水分以机械方式和物理化学方式(附着、吸附)与煤结合,通常称为游离水。
这些游离水分在105oC-110 oC的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的蒸发即可全部脱除。
游离水分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能表征煤炭的煤化程度的深浅,随着煤的变质程度不同,水分的变化很大。
泥炭中水分最大,可达40%-50%,褐煤次之,约在10%-40%,烟煤含量较低,无烟煤则又有增高的趋势,这是由于煤中的水分除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外,还与媒的结构有关,因此水分也是决定媒质优劣的重要参数之一,结晶水分是以化学方式结合的水,在严格的高温下才能除去,煤中该水分含量不大。
吸附或凝聚在有机质颗粒内部毛孔中的水分称为煤的内在水分;附着在煤粒表面的水分称为外在水分。
内在水分比外在水分较难除去,内在水分只有在外在水分除去相当一部分后才会缓慢向外逸散,且在室温下几乎不可能全部除去。
根据煤样状态,煤的水分测定可分为应用煤样水分(Mt)及分析煤样水分(Mad)。
应用煤样水分是指即将应用的煤的全水分,它包括内水和外水。
由于工业分析中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的煤样基准不同,所以全水分的测值必须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即Mfz+Minhx(100- Mfz)Mt=------------------ (7-3-7)100式中Mt----煤样的全水分,%Mfz----煤样的外在水分,%Minh----煤样的内在水分,%煤中水分高,运输时会增加运力;炼焦时消耗热量,延长炼焦时间;燃烧时降低发热量,每增加1%的水分,降低发热量的0.1%,从而增加了煤耗。
动力配煤的工艺流程动力配煤就是煤的机械加工的一种简易实用方式,其生产工艺就是将2种或2种以上不同性质的煤根据用户对媒质品质的技术要求,经过筛分、破碎、均匀掺混,使其成为一种新的品种,为实现这目的就需建设机械化的配煤生产线。
在设计、建设动力配煤生产线时,必须要注意生产工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生产工艺各个工序环节上的设备能力要相互匹配,设备选型要经济、合理与适用,要根据配煤场的具体情况与建设资金的投入,确定工艺流程的机械化与电子化的程度。
为此,在建设动力配煤场以前,要进行项目的技术性与经济性的可行性分析论证。
动力配煤生产线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原料煤的收卸、按品种堆放、分品种化验、计算与优化配比、配煤原料的取料输送、筛分、破碎、加添加剂、混合掺配、抽取检测、成品煤的存贮与外运等。
在实际生产中,根据配煤场地特点、配煤生产线的规模大小、机械化程度的高低、资金投入的多少等情况,生产工艺流程就是不尽相同的。
通常有两类生产工艺流程,一类就是简单动力配煤生产工艺流程,另一类为现代化大型动力配煤生产工艺流程。
简单的机械化配煤生产线的工艺流程:用装载机将不同性质的单种原料煤装入不同的贮煤斗,通过圆盘给料机或箱式给煤机出煤闸门的调节,控制各单种原料煤出煤量的大小,不同的煤经滚筒筛或振动筛等筛分设备进行筛分与混配,筛下物成为动力配煤,筛上物经粉碎后掺入动力配煤中,然后作为成品贮存或外运。
一般中小型配煤场常用这种简单的工艺流程。
该生产工艺流程比较简单,其配比计量就是靠体积比来估算,混合掺配就是靠煤在运输胶带的迭加,再经过滚筒筛的滚转搅拌来实现,虽然加工出来的配合煤质量不太稳定,但一般能满足工业锅炉正常燃烧的要求。
对于工业用煤量较大的城市,如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这简单的配煤工艺就不能满足用户对配煤数量与质量的要求。
在这类大城市中建立的配煤生产线,机械化与电子化程度较高,取料基本就是专用设备,如滚轮取料机或斗轮取料机等;配比计量单位就是靠电子胶带秤计量,按一定比例调节胶带的速度进行配料;混配的质量控制由在线分析仪监控等,这类配煤生产线加工量大,原料煤中常混有的优质块煤量也较多,因此在生产工艺流程中应先将优质块煤筛出后再混合,筛出的优质块煤单独存放与销售,以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章动力配煤与洗选加工知识第一节常用名词术语1.动力煤:用于锅炉和窑炉作燃料的煤。
2.动力配煤:将若干种不同种类、不同品质的动力煤按一定比例掺配成满足市场及用户要求的混合煤的一种洁净煤技术。
3.动力配煤产品:按动力配煤技术生产出的一种混合煤产品。
4.配煤比:各种煤掺配比例的质量百分数。
5.目标值:配煤产品的有关重要的煤质指标值。
6.理论值:按配煤比计算出的各煤质指标值。
7.实测值:配煤产品煤质指标的实际测定值。
8.选煤:将煤炭经过机械处理除去非煤物质,并按需要分成不同质量、规格产品的加工过程。
9.选煤厂:对煤进行分选加工,生产不同质量、规格产品的加工厂。
10.筛选厂:对煤进行筛选加工,生产不同粒级产物的加工厂。
11.矿井选煤厂:厂址位于煤矿工业场地内,只选该矿所产毛煤的选煤厂。
12.群矿选煤厂:厂址位于某一座煤矿工业场地内,可同时选该矿及附近煤矿所产毛(原)煤的选煤厂。
13.矿区选煤厂:在矿区范围内,厂址设在单独的工业场地上,入选外来煤的选煤厂。
14.中央选煤厂:厂址设在矿区范围外独立的工业场地上,入选外来煤的选煤厂。
15.用户选煤厂:厂址设在用户(如焦化厂等)工业场地的选煤厂。
16.工艺原则流程图:按原料煤加工顺序,表明工艺过程中各作业间相互联系的示意图。
17.工艺流程图:表明原料煤、产品、中间产品以及辅助物料(水、药剂、加重质等)的数量、产率和质量指标的工艺原则流程图。
18.设备联系图:用图示符号表明工艺过程所使用的设备和设施及相互联系的系统图。
19.毛煤:煤矿生产出来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煤。
20.原煤:从毛煤中选出规定粒度的矸石(包括黄铁矿等杂物)以后的煤。
21.原料煤:供给选煤厂或选煤设备以便用某种方式加工处理的煤。
22.混煤:粒度小于50mm的煤。
23.精煤:经过分选获得的高质量煤炭产物。
24.中煤:经过分选获得的质量介于精煤与矸石之间的选煤产物。
25.矸石:泛指采掘过程中顶底板和夹层混入煤中的岩石;专指分选过程排出的高灰分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