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图分析法教学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148.50 KB
- 文档页数:7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九宫格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图形》第三节《认识九宫格》。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九宫格的概念,学习九宫格的基本特点,掌握九宫格的排列规律,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九宫格的定义,理解九宫格的结构特点,能独立完成九宫格的排列。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九宫格的结构特点,掌握九宫格的排列规律。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九宫格模型、图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九宫格练习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九宫格现象,如:围棋棋盘、魔方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发现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点?”2. 讲解九宫格概念(10分钟)介绍九宫格的定义,讲解九宫格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九宫格的排列规律。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九宫格模型,讲解如何将19的数字均匀地填入九宫格,并引导学生发现九宫格的排列规律。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学生在九宫格练习纸上进行数字填空,巩固九宫格的排列规律。
5.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互相交换练习纸,评价对方的作品,讨论九宫格排列的技巧。
六、板书设计1. 九宫格定义2. 九宫格结构特点3. 九宫格排列规律4. 生活中的九宫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将19的数字填入九宫格,使每一行、每一列以及两条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都相等。
2 7 69 5 14 3 82. 作业要求:独立完成作业,注意九宫格排列规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互动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九宫格的基本概念和排列规律。
课后可引导学生思考九宫格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计算机编程、数学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标准数独“九宫”教案--完整版数独教案基本项目课程名称:感受数独魅力授课对象:三到六年级学生课程类型:逻辑思维课教学材料:自编纲要教学时间:7课时具体教学方案一、指导思想数学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
数学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之一。
因此,开展数独课程,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符合课改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思维成果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之中,教师适当穿针引线,把单调的数学过程变为艺术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收获。
3、课堂上围绕“趣”字,把数学知识容于活动中,使学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力求体现我们的智慧秘诀:“做数学,玩数学,学数学”。
三、教学措施1、结合教材,精选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形式多样化,解题思路方程化,教学活动实践化。
2、教学内容的选编体现教与学的辨证统一。
教学内容呈现以心理学的知识为基础,符合儿童认知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使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儿童思维发展能力相一致。
3、教学内容形式生动活泼,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赋予启发性,趣味性和全面性,可以扩大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每次数学思维训练课都有中心,有讨论有交流有准备。
有阶段性总结和反思。
四、教学内容数独初级入门课程目录第一课数独的起源 (5)一、数独(sudoku)介绍 (5)第二课数独基本知识 (6)一、数独的游戏规则 (6)二、数独的元素 (6)三、数独技巧 (7)四、数独的优点 (7)五、数独的种类 (7)第三课直观解法(一)单区唯一解法(1) (8)一、什么是单区唯一解法(或称“摒除法”) (8)二、宫摒除法 (8)第四课单区唯一解法(2) (10)例4 (11)第五课行列摒除法(1) (12)第六课、行列摒除法(2) (15)第七课唯一解法 (17)第八课区块摒除法 (20)第九课九宫格对列、行的区块摒除(1) (23)第10课九宫格对列、行的区块摒除(2) (26)第11课行、列对九宫格的区块摒除(1) (28)第12课行、列对九宫格的区块摒除(2) (32)第13课多重区块摒除 (34)第14课唯余解法 (38)第15课单元摒除法(1) (40)第16课单元摒除法(2) (44)第一课数独的起源一、数独(sudoku)介绍是一种智力运动。
幼儿园大班九宫格课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图形》中的第三节“九宫格”。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九宫格,掌握九宫格的基本特点;通过操作九宫格,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习九宫格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幼儿能够理解九宫格的概念,认识到九宫格的排列特点。
2. 技能目标:幼儿能够运用九宫格进行简单的拼图游戏,提高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九宫格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九宫格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九宫格的空间结构,运用九宫格进行拼图游戏。
教学重点:掌握九宫格的基本特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九宫格教具、九宫格图片、九宫格游戏卡片、多媒体设备。
2. 学具:九宫格游戏卡片、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九宫格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它有什么特点?”2. 讲解九宫格的基本特点(5分钟)讲解九宫格的构成、排列特点,让幼儿了解九宫格。
3. 操作九宫格,培养空间想象力(5分钟)分组进行九宫格拼图游戏,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操作,培养空间想象力。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九宫格题目,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幼儿思考。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独立完成九宫格题目,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小结(5分钟)7.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
六、板书设计1. 《九宫格》2. 内容:1)九宫格的基本特点2)九宫格拼图技巧3)九宫格在生活中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课后九宫格题目。
2)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九宫格,与家长分享。
2. 答案:1)课后九宫格题目答案。
2)生活中的九宫格应用实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掌握了九宫格的基本特点,培养了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024年大班数学《神奇的九方格》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图形》第三节《神奇的九方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九方格的基本概念,学会用九方格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并了解九方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九方格的结构特点,理解九宫格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九方格进行数学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将九方格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九方格的数学推理方法。
教学重点:九方格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九方格教具、九方格范例、多媒体设备。
2. 学具:九方格练习纸、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解一个关于九方格的趣味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九方格的神奇之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10分钟)(1)介绍九方格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观察九方格的结构特点。
(2)讲解九方格的数学推理方法,通过范例进行演示。
(3)指导学生进行九方格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九方格的运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九方格练习纸,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九方格2. 内容:(1)九方格的基本概念(2)九方格的数学推理方法(3)九方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在九方格中填入19的数字,使每一行、每一列以及两条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都相等。
(2)请找出生活中的九方格实例,并简要说明其应用。
2. 答案:(1)答案不唯一,如:5 3 46 1 87 2 9(2)答案不唯一,如:九宫格电子密码锁、九宫格拼图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九方格的基本概念和数学推理方法,使学生掌握了九方格的知识。
大班数学教案—九宫格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主题为“九宫格”。
详细内容包括九宫格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在数学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使幼儿掌握九宫格的特点,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九宫格的基本概念,掌握九宫格的性质,并能运用九宫格解决简单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幼儿的空间想象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九宫格的性质及其运用。
2. 教学重点:九宫格的基本概念,以及通过九宫格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九宫格模板、数字卡片、九宫格游戏图。
2. 学具:九宫格练习册、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九宫格游戏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九宫格的特点。
2. 新课导入(10分钟)(1)介绍九宫格的基本概念,让幼儿了解九宫格的结构。
(2)讲解九宫格的性质,引导幼儿思考九宫格的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例题讲解,让幼儿了解九宫格在数学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九宫格练习册,让幼儿独立完成练习。
(2)针对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和解答。
5. 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10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九宫格的性质和应用。
(2)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九宫格基本概念2. 九宫格性质3. 九宫格应用4. 九宫格解题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九宫格练习册第3、4题。
答案:见练习册附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九宫格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可组织幼儿进行九宫格游戏比赛,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九宫格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主题为“认识九宫格”。
具体内容包括九宫格的概念、结构和特点,以及九宫格在数学中的简单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九宫格的概念,掌握其基本结构。
2. 培养学生运用九宫格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九宫格的特点及其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九宫格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九宫格模型、九宫格题目卡片、磁性九宫格。
学具:九宫格练习册、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古代战争中的“排兵布阵”,引出九宫格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九宫格概念与结构学习(10分钟)(1)展示九宫格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其结构特点。
(2)讲解九宫格的概念,强调其由3×3的九个宫格组成。
(3)引导学生探讨九宫格的特点,如对称性、平衡性等。
3. 例题讲解(15分钟)(1)出示九宫格题目卡片,引导学生观察题目特点。
(2)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九宫格的特点解决问题。
(3)展示解题过程,强调九宫格在解题中的作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九宫格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析和讲解。
5. 小结与拓展(5分钟)(2)拓展九宫格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计算机编程、棋类游戏等。
六、板书设计1. 九宫格概念2. 九宫格结构3. 九宫格特点4. 九宫格应用例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九宫格练习册第3、4题。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九宫格的基本概念、结构和特点,并能够运用九宫格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九宫格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索九宫格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班幼儿九宫格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主要内容为九宫格的认识和应用。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九宫格的基本结构,理解九宫格中数字的排列规律,能够运用九宫格进行简单的数数和找规律游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九宫格的基本结构,理解九宫格中数字的排列规律。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九宫格中数字排列规律的理解。
教学重点:九宫格的认识,九宫格数数和找规律游戏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九宫格教具,数字卡片,磁性黑板。
学具:每组一份九宫格纸板,数字卡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向幼儿讲解九宫格的基本结构,引导幼儿认识九宫格。
3.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九宫格,示范如何进行数数。
(2)教师引导幼儿找出九宫格中的规律,如数字的递增递减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九宫格,让幼儿独立完成数数和找规律的任务。
5. 小组活动(10分钟)(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一份九宫格纸板和数字卡片。
(2)小组内讨论,合作完成九宫格的数数和找规律游戏。
六、板书设计1. 九宫格的基本结构。
2. 九宫格数字排列规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两个九宫格的数数和找规律任务。
(1)数数:从1到9,按顺序填入九宫格。
2. 答案:(1)1 2 34 5 67 8 9(2)2 4 68 5 17 3 9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九宫格的基本结构和数字排列规律。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在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九宫格的拓展任务,如设计自己的九宫格游戏,增加幼儿对九宫格的兴趣和认识。
2024年大班幼儿九宫格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图形》中的第三小节“九宫格的认识与应用”。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九宫格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简单的数数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九宫格的基本概念,理解九宫格的构造和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增强幼儿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九宫格的规律认识和应用。
教学重点:九宫格的基本概念、特点及简单的数数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九宫格卡片、磁性九宫格、数字卡片、动物卡片等。
学具:幼儿用九宫格练习册、画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磁性九宫格,以“动物运动会”为主题,引导幼儿观察九宫格中动物的位置,讨论如何找到藏有奖品的格子。
2. 教学新课(10分钟)(1)展示九宫格卡片,讲解九宫格的概念和特点。
(2)通过例题讲解,引导幼儿发现九宫格中的数数规律。
(3)分组讨论,让幼儿相互交流九宫格的规律。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幼儿用九宫格练习册,让幼儿独立完成练习题。
(2)邀请个别幼儿上台展示成果,讲解解题思路。
4. 小组活动(10分钟)(1)分组进行“九宫格接力赛”,每组按照九宫格的规律摆放数字卡片。
(2)比赛结束后,组织幼儿进行自评和互评。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九宫格的概念、特点及规律。
(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幼儿在家与家长共同完成。
六、板书设计1. 九宫格的定义和特点。
2. 九宫格的数数规律。
3. 课后作业及拓展延伸。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九宫格练习册中的第13题。
答案:根据题目要求,将数字或动物卡片按照九宫格的规律摆放。
2. 拓展延伸:与家长一起制作九宫格游戏,如“找出隐藏的数字”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掌握了九宫格的基本概念、特点及规律。
幼儿园大班九宫格课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图形》第三节“九宫格”。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九宫格的基本结构,掌握九宫格的排列规律,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九宫格的基本结构,能够准确描述九宫格的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使其能够运用九宫格解决实际问题。
3.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九宫格的排列规律。
教学重点:认识九宫格的基本结构,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九宫格模板、磁性九宫格、九宫格游戏卡片。
2. 学具:九宫格练习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九宫格模板,引导幼儿观察、描述九宫格的基本结构。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讲解九宫格的排列规律,让幼儿了解九宫格的特点。
(2)通过磁性九宫格游戏,让幼儿亲身体验九宫格的规律。
3.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出示九宫格游戏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分析九宫格的排列规律。
(2)教师示范解题过程,让幼儿跟随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独立完成九宫格练习纸上的题目。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幼儿的疑问。
(2)提出更具挑战性的九宫格问题,激发幼儿的思考。
六、板书设计1. 九宫格的基本结构2. 九宫格的排列规律3. 九宫格游戏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练习纸上的九宫格题目。
答案:见附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充分认识和理解九宫格。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九宫格的身影,如棋盘、地板等,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
同时,可开展九宫格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九宫格的排列规律。
九宫图的认识教案小班上册教案标题:九宫图的认识教案(小班上册)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九宫图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分类和比较的能力。
3. 帮助学生发展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地识别和命名九宫图中的数字。
2. 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九宫图中数字的位置和关系。
3. 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数字和位置,填充九宫图的空缺部分。
教学准备:1. 九宫图的示例图片或实物。
2. 数字卡片1-9。
3. 白板、彩色粉笔或标记笔。
4. 学生的绘画纸和彩色铅笔。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出示九宫图的示例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见过这样的图案吗?它是什么?”2. 学生可能会回答“九宫格”或“九宫图”,教师可以进一步解释:“是的,这是九宫图。
它由9个小方格组成,每个小方格中都有一个数字。
我们今天要学习如何认识和使用九宫图。
”探究活动:1. 教师将数字卡片1-9放在九宫图的对应位置上,并指导学生观察和记忆每个数字的位置。
2. 教师擦除一些数字,然后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擦除的数字是什么。
3. 学生可以用彩色铅笔在自己的绘画纸上画一个九宫图,并尝试填充擦除的数字。
拓展活动:1. 教师可以出示不同的九宫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每个九宫图中数字的位置和关系。
2.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设计一个九宫图,并写下每个数字的位置。
3. 教师可以出示一些数字和位置的提示,让学生填充九宫图的空缺部分。
总结活动: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九宫图的概念和特点。
2.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九宫图设计和填充的经验。
3.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一些关于九宫图的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用九宫图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如加法或减法。
2. 学生可以尝试在九宫图中填充其他形状或图案,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评估方法: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九宫图相关的练习作业,检查他们的掌握程度。
2024年大班幼儿九宫格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智力开发教材《快乐启蒙》第四单元“趣味九宫格”。
具体内容包括:1. 九宫格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九宫格的数字排列规律;3. 九宫格游戏的玩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九宫格的基本概念,了解九宫格的特点;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九宫格数字排列规律的理解和运用;2. 教学重点:九宫格的基本概念、特点及游戏玩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九宫格教具一套,数字卡片一套;2. 学具:学生用九宫格练习册,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进行“找出隐藏的数字”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介绍九宫格的概念、特点;(2)展示九宫格教具,讲解九宫格的数字排列规律。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九宫格游戏为例,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九宫格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结与拓展(5分钟)6. 课堂小结(5分钟)强调九宫格的趣味性和挑战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
六、板书设计1. 九宫格基本概念、特点;2. 九宫格数字排列规律;3. 九宫格游戏示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九宫格练习册第3页;(2)观察生活中的九宫格,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同学。
2. 答案:(1)练习册答案见附录;(2)生活中的九宫格示例:电风扇开关、钢琴键盘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九宫格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九宫格比赛,提高九宫格解题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例题讲解的详细步骤;3. 课堂小结的强调内容;4. 作业设计的生活实践环节;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
九宫图的认识教案大班上册教案标题:九宫图的认识教案(大班上册)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九宫图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类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材准备:1. 大班教室中的黑板或白板。
2. 九宫图的示例图片或手绘九宫图。
3. 九宫图的素材,如颜色卡片、形状卡片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展示九宫图的示例图片或手绘九宫图,并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图形。
2.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和结构,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
探究活动:1. 将九宫图的示例图片或手绘九宫图贴在黑板上,并向学生解释九宫图的结构:一个正方形被分成九个相等的小正方形。
2.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九宫图中的形状、颜色等特点,例如:“你能找到一个红色的小正方形吗?”、“你能找到一个蓝色的长方形吗?”等等。
3. 给学生分发颜色卡片和形状卡片,让他们按照九宫图的结构将卡片分类放置。
例如,将红色的卡片放在九宫图的左上角,将蓝色的卡片放在九宫图的右下角等等。
4. 引导学生观察分类后的九宫图,让他们发现分类的规律和特点。
巩固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予一份九宫图的素材。
2. 要求学生根据九宫图的结构和分类规律,自行选择合适的卡片填充九宫图的空白部分。
3.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确保每个小组完成任务。
总结活动:1. 让学生展示他们完成的九宫图,并向其他同学解释他们的分类规律和思路。
2. 引导学生总结九宫图的基本概念和结构,以及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九宫图的应用,例如:九宫格手机界面、九宫格游戏等。
2. 提供更复杂的九宫图素材,让学生进行更高级的分类和创作。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发现九宫图的特点和规律。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九宫图拼图教案设计意图一、教学背景分析。
九宫图拼图是一种常见的益智游戏,也是一种常见的教学工具。
在教学中,通过九宫图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因此,设计一节以九宫图拼图为主题的教案,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九宫图拼图的基本规则和操作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九宫图拼图的基本规则和操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环节。
通过展示一幅未完成的九宫图拼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完成这幅拼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概念讲解。
向学生介绍九宫图拼图的基本规则和操作方法,包括九宫格的构成、拼图的基本要求等。
3. 操作演示。
老师向学生演示如何进行九宫图拼图,包括如何选择拼图的顺序、如何移动拼图的位置等操作方法。
4. 练习环节。
让学生进行九宫图拼图的练习,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5. 拓展应用。
设计一些拓展应用题目,让学生运用九宫图拼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反思。
让学生总结九宫图拼图的基本规则和操作方法,反思自己在练习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参考。
五、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
1. 教学手段,课件、黑板、拼图玩具等。
2. 教学资源,九宫图拼图相关的教学视频、教学游戏等。
六、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和听取学生的总结反思,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在九宫图拼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心得。
九宫图分析法目录[隐藏]•1 什么是九宫图分析法•2 几种运用九宫图的分析法•3 关于九宫数图的概说•4 参考文献[编辑]什么是九宫图分析法九宫图法是一种有助扩散性思维的思考策略,利用一幅像九宫格图,如下图所示,将主题写在中央,然后把由主题所引发的各种想法或联想写在其余优点乃由事物之核心出发,向八个方向去思考,发挥八种不同的创见。
依循此思维方式加以发挥并扩散其思考范围。
九宫图[编辑]几种运用九宫图的分析法(一)曼陀罗法曼陀罗法是一种有助扩散性思维的思考策略,利用一幅像九宫格图,将主题写在中央,然后把由主题所引发的各种想法或联想写在其余的八个圈内,此法也可配合六何法从多方面进行思考。
[备注]:此九宫格法可作为扩散性思维的基本单位,由此演变出其它九宫格法(如莲花法中央的单位,正是曼陀罗法的基本单位)。
此法之优点乃由事物之核心出发,向八个方向去思巧,发挥八种不同的创见。
而莲花法也是依循此思维方式加以发挥并扩散其思考范围。
(二)莲花法这是从曼陀罗法的基本单位发展扩展而来(下图)。
莲花法图(1) 每位讨论者手持一莲花图,并将讨论之主题或问题写于图中央位置。
(2) 把相关的意念写于围着主题四周的八个圈中(每个圈的左上角分别写上英文字母A 至H),成为八个子题,并于图中央部分构成了一幅曼陀罗法九宫图。
随后,讨论者可就各个子题再想出另外八个意念,将之写于围着「子题」四周及标着1-8号码的方格内,讨论者可沿以上步骤再延伸构思新的意念。
(3) 讨论直至整个莲花图写满为止。
[编辑]关于九宫数图的概说(1)九宫数图起源目前普遍认为,九宫数图即为“洛书”的主要内容,是最早关于数的起源之说(见图3)。
《周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1]但其中并没有明确记载“洛书”的主要内容。
直至西汉经学家孔安国的《尚书•洪范传》才提到:“天与禹,洛出书。
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皆有数至于九。
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所以次序。
九宫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九宫图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在数学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能运用九宫图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如推理、排列组合等。
3. 学生能通过九宫图,掌握一定的数列规律,提高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完成九宫图的绘制,并运用其进行问题分析。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九宫图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运用九宫图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九宫图的学习,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
2. 学生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精神。
3. 学生通过九宫图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数学学科为基础,结合九宫图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针对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课程设计注重直观、有趣、富有挑战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课堂讲解、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人教版数学教材为基础,结合九宫图相关知识,组织以下教学内容:1. 九宫图的基本概念:包括九宫图的定义、结构和特点。
2. 九宫图的数学原理:探讨九宫图中的数学规律,如奇偶性、对称性、数列规律等。
3. 九宫图的应用:介绍九宫图在数学问题解决、逻辑思维训练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绘制九宫图,并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九宫图的基本概念及数学原理- 引导学生了解九宫图的历史背景。
- 学习九宫图的定义、结构和特点。
- 探讨九宫图中的数学规律。
第二课时:九宫图的应用与实践- 介绍九宫图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2024年幼儿园大班九宫格课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智力开发》第四章“有趣的九宫格”。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九宫格的基本概念、数独游戏、以及九宫格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九宫格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九宫格的分布特点。
2. 学会基本的数独游戏规则,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九宫格游戏,培养观察力、注意力和耐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独游戏的解题技巧。
教学重点:九宫格的基本概念和数独游戏规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九宫格教具、数独游戏卡片、多媒体设备。
2. 学具:九宫格练习册、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九宫格现象,如电梯按钮、棋盘等,引发幼儿对九宫格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介绍九宫格的基本概念,引导幼儿观察九宫格的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数独游戏规则,结合实例进行演示,使幼儿了解数独游戏的基本玩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数独游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九宫格基本概念2. 数独游戏规则3. 解题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两道数独游戏题目。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大班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但在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过程中,幼儿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九宫格现象,与家长共同完成数独游戏,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关注幼儿在解题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数独游戏的解题技巧。
2. 教学过程: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难度和答案的准确性。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关注幼儿在解题过程中的表现及与家长的互动。
一、数独游戏的解题技巧1. 填充唯一数:找出每一行、每一列、每一个九宫格中唯一可填的数字。
九宫格的教案标题:九宫格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九宫格的概念和结构,能够正确绘制九宫格。
2. 掌握九宫格的应用技巧,能够运用九宫格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九宫格的定义和结构。
2. 绘制九宫格的方法和技巧。
3. 九宫格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九宫格的概念和结构(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九宫格的定义和结构,解释九宫格在数学和逻辑推理中的重要性。
2. 展示九宫格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九宫格的特点。
步骤二:绘制九宫格的方法和技巧(15分钟)1. 介绍绘制九宫格的基本步骤:先绘制一个3x3的大正方形,然后将大正方形分成3行3列的小正方形。
2. 演示如何使用尺子和直尺绘制九宫格,让学生跟随操作。
3. 引导学生总结九宫格绘制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步骤三:九宫格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20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他们运用九宫格解决问题,如填写数字、找规律等。
2. 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分享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答案,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步骤四:巩固和拓展(10分钟)1. 给学生布置一些九宫格相关的练习题,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2. 鼓励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探索九宫格的应用领域,如数独、迷宫等,并分享他们的发现和体验。
四、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绘制九宫格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2. 学生完成九宫格相关练习题,教师进行批改并给予评价。
3. 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分享,评估他们对九宫格概念和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九宫格示意图和练习题。
2. 尺子、直尺等绘图工具。
3. 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等。
六、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九宫格的示意图和练习题,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2. 在引入九宫格概念时,可以通过实例和故事情节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理解度。
九宫图分析法
九宫图分析法
什么是九宫图分析法
九宫图法是一种有助扩散性思维的思考策略,利用一幅像九宫格图,如下图所示,将主题写在中央,然后把由主题所引发的各种想法或联想写在其余优点乃由事物之核心出发,向八个方向去思考,发挥八种不同的创见。
依循此思维方式加以发挥并扩散其思考范围。
九宫图
几种运用九宫图的分析法
(一)曼陀罗法
曼陀罗法是一种有助扩散性思维的思考策略,利用一幅像九宫格图,将主题写在中央,然后把由主题所引发的各种想法或联想写在其余的八个圈内,此法也可配合六何法从多方面进行思考。
[备注]:此九宫格法可作为扩散性思维的基本单位,由此演变出其它九宫格法(如莲花法中央的单位,正是曼陀罗法的基本单位)。
此法之优点乃由事物之核心出发,向八个方向去思巧,发挥八种不同的创见。
而莲花法也是依循此思维方式加以发挥并扩散其思考范围。
(二)莲花法
这是从曼陀罗法的基本单位发展扩展而来(下图)。
莲花法图
(1) 每位讨论者手持一莲花图,并将讨论之主题或问题写于图中央位置。
(2) 把相关的意念写于围着主题四周的八个圈中(每个圈的左上角分别写上英文字母A至H),成为八个子题,并于图中央部分构成了一幅曼陀罗法九宫图。
随后,讨论者可就各个子题再想出另外八个意念,将之写于围着「子题」四周及标着1-8号码的方格内,讨论者可沿以上步骤再延伸构思新的意念。
(3) 讨论直至整个莲花图写满为止。
关于九宫数图的概说
(1)九宫数图起源
目前普遍认为,九宫数图即为“洛书”的主要内容,是最早关于数的起源之说(见图3)。
《周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1]但其中并没有明确记载“洛书”的主要内容。
直至西汉经学家孔安国的《尚书•洪范传》才提到:“天与禹,洛出书。
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皆有数至于九。
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所以次序。
” 刘歆注1云:“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而画之,八卦是也。
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九畴是也。
” 其九畴,即“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正龟背之象也”。
[2]
《周易本经》的洛书图解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禹治水时,“左准通,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陈九泽……”。
此后大禹以洛书为据,应用到测量、气象、地理与交通运输之中,从而治理黄河,大获成功。
由于神龟所背图是在黄河支流洛水中发现,且图中内容如书一样深奥,故称之为洛书。
而九宫之说首见于《大戴礼记•明堂篇》,其中言到,明堂有“九室”(见下图),其形上圆下方,其数为:“二四九,七五三,六一八。
”其中所记载的九畴、祠庙、太庙、明堂等建筑都用此方法。
之后,九宫结构多被用于皇帝的宫室中。
《管子•幼官》、《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等典籍中都有关于天子在一年四季分居九个不同宫室的记载。
[3]
明堂九室图
后人根据九宫数图创造了“九宫算”的计算方法,我国后汉徐岳的《数术记遗》一书中已有记载:“九宫算注2, 五行参数, 犹如循环, 九宫者, 即二四为肩, 六八为足, 左三右七, 戴九履一, 五居中央。
”[4]
(2)九宫数图内在的排列规律
九宫数图既是一种组合计算,又是一种益智游戏。
后来形成的“九宫算”及“排九宫”等都是以九宫数图为基础(见下图)。
九宫数图
九宫数图最基本的规律,是其纵横及对角线上三数之和都为15,且九个数相加之和为45,是15的3倍。
深入研究其数字的排列组合,可以发现以下规律:
①其8组数列中包含4组等差数列:[4、5、6] 、[3、5、7]、 [8、5、2] 、[1、5、9],以5为中心,逆时针方向,各数列的公差分别为1、2、3、4,又是一个以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如下图所示);
九宫数图中的数列
②另四组数列也有一定的规律(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这四个数列相邻两数的差颠倒对称,而且四边的数中,均有相邻两数之差为5,且各个数字均不重复,具体为:上[4、9、2]9-4=5;下[8、1、6]6-1=5;左[4、3、8]8-3=5;右[2、7、6]7-2=5;
九宫数图
③奇数和偶数相互交错排列,四角之数为偶数,中间之数为奇数,同时,中间除5之外的四个数,任何两个之差都为偶数,且分别为四角四个数,具体为:9-7=3-1=2;9-3=7-1=6;9-1=8;7-3=4(如下图所示)。
九宫数图
注释:
•注1:孔安国:字子国,孔子十一代孙,西汉经学
家;刘歆:字子发,汉宗室刘向之子,对于数术方
技颇有研究,为中国研究求圆周率之第一人。
•注2:“九宫算”是指以九宫数图为基础的计算方法,
是指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数学智力游戏,后来发展到“排
九宫”,就是人们将9 块分别写有自然数1—9的正
方形棋子在九宫格中布阵来构造三阶幻方,是世界上
最早出现的几何形块的玩具。
[编辑]
参考文献
1. ↑苏勇点校,易经,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第85
页。
2. ↑朱熹,周易本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第
147,207页。
3. ↑林忠军,试论郑玄易数哲学,孔子研究,
2003.3。
4. ↑康小虎,论九宫图与古代计算法的关系,延安教育
学院学报,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