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葡萄架式及整形修剪
- 格式:ppt
- 大小:6.76 MB
- 文档页数:49
高产葡萄的整形与修剪技术作者:唐黎标来源:《山西果树》2014年第02期葡萄营养丰富,甜蜜可口,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发展葡萄种植是一项致富的好门路。
经过众多葡萄种植户的实践证明,葡萄要想高产丰收,必须科学地整形和修剪。
现将葡萄整形修剪技术介绍如下。
1整形根据种植要求,一定的架式要求一定的整枝方式与之配合才能得到应有的效果。
1.1篱架式整形1.1.1大扇形主要用于架高大于1.5 m篱架。
主蔓从地表直接发出,一般有主蔓3~5个,随株距大小而增减。
在主蔓上不规则地配置侧蔓,主侧蔓上都可根据架面空间大小选留结果枝组和培养母枝。
这种架式的优点是:主、侧蔓较多,修剪灵活,可以得到较高的产量;缺点是:整枝修剪灵活性较大,如掌握不好,易造成从属关系不明,架面紊乱,留枝、留芽量不易做到恰如其分。
1.1.2单、双水平形一般单臂水平形其一条主蔓在第一道铁线引向一侧水平延伸,双臂水平形其两条主蔓在第1道铁线上左右水平延伸。
这种架式的优点是整形规则,主蔓分布均匀,成形快,早期丰产。
1.1.3头状形用于“T”形架和类似的高施架,适用于冬季葡萄枝蔓不下架防寒地区。
这种架形主要是培养一个与架相同高度的主干,在主干顶部每年培养长梢、中梢结果母枝,几年后主干顶部逐步膨大似头形状。
1.2棚架式整形目前我国棚架葡萄多为龙干形,在北方尤以两条龙式被普遍采用,南方中则采用“X”形。
2修剪技术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2)12.1葡萄的冬季修剪由于葡萄在春季根系开始活动后进行修剪会引起伤流,所以,应在落叶后至树液流动前进行修剪。
在冬季埋土防寒地区,一般在秋季落叶后随即进行修剪,以便及时下架防寒;冬季不防寒地区可在落叶后2~3周至次年树液流动前进行修剪。
葡萄冬剪通常按留芽多少分为4种长度,超短梢(1芽或只保留枝条基芽)、短梢(2~4芽)、中梢(5~7芽)、长梢(8芽以上)。
上述修剪长度在生产上应用最普遍的是短梢修剪,尤其北方小棚架葡萄,架面上主蔓分布距离只有50 cm左右,除了特殊需要新梢弥补因瞎眼而空缺部位采取中长梢修剪外,一般都实行短梢或超短梢修剪。
栽培技术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7,4SINO-OVERSEAS GRAPEVINE & WINE葡萄整形与修剪在葡萄栽培管理中占较大的工作量,葡萄的架式、整形与修剪三者之间密切相关,是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决定因素,因此一直是葡萄种植管理的研究热点。
1 常用架式及特点[1-3]1.1 篱架所谓篱架就是纵向延伸,垂直搭架,形似篱笆的栽培方式,一般高度不超过2m。
特点是通风透光,着色好,糖度高,操作容易,适合各种整形方式。
既适于埋土防寒区又适于非埋土防寒区,便于机械化,易于大面积栽培,但结果部位低,易染病害。
单篱架:即栽植行内仅有一条篱笆,葡萄枝蔓均匀着生于垂直的篱臂上。
特点是易于田间操作,但田间湿度低,易日烧,叶幕过于集中,长势过旺,枝叶密闭,土地利用率低,易染果部病害。
双篱架或“V”型架:栽植行内有两条篱笆,互成一定夹角或相互平行。
特点是易于操作,叶幕分布合理,叶面积系数理想,光合效率高,土地利用率高。
但架面内侧喷药不周到,须改进喷药方法。
1.2 棚架就是纵向延伸,水平搭架,外形象一个大棚,高度一般也不超过2m。
特点是既适于埋土防寒区又适于非埋土防寒区,有效叶面积大,光合效率高,土地利用率高,适合龙干和扇形整形方式。
架面高有利于躲避雨水飞溅,减少果部病害,但架下温度低,湿度大,易染叶部病害。
因果实仅见散射光,虽无日烧,但着色往往不如篱架。
大棚架(架长6 m以上):节省苗木,单株产量高,但形成产量需要年份较长(5~6年)。
架长通风点少,不利于架下水分散失,易染叶部病害。
小棚架(架长3~5 m):苗木需要较多,单株产量虽低,但形成产量快(3~4年),利于早丰产;架小,通风点多,利于水汽散失,不易染病。
1.3 柱架即以柱为架,形似圆头,既不水平搭架也不纵向延伸。
优点是省架材,待若干年后将葡萄主干培养成较粗的主干可撤去木桩。
仅适于不埋土防寒区,一般采用头状整形,树型较乱,透光差的地方果实着色不良,叶子变黄,无效叶较多,光合效率低,土地利用率亦低。
甘肃产区葡萄架形选择原则与整形修剪关键技术作者:王玉安雷玉奎何自义罗学义杨建宁卢凯丽来源:《西北园艺·果树》2024年第01期摘要葡萄架形选择应遵循便于利用光能、省工省力、技术简单好操作的原则,达到提升品质、降本增效的目的。
结合生产实践,总结了甘肃产区葡萄整形修剪关键技术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甘肃;葡萄架形;整形修剪;“Y”形架;飞鸟架葡萄整形修剪是一项协调树体生长与结果平衡、延长结果年限、实现丰产稳产优质的技术措施。
甘肃葡萄产区基本都是埋土防寒区,选择适宜的架形对葡萄埋土、施肥、喷药、整穗、套袋、采摘等生产管理非常重要。
1 选择架形的原则葡萄为多年生落叶果树,作为生产者,尤其是企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在建园前一定要高度重视,科学选择适合当地的葡萄架形。
甘肃葡萄产区架形选择的总原则是省力、简化、高光效,目的是节本、优质、稳产、增效。
1.1 便于管理,省工省力劳动力资源短缺是果业发展中的普遍问题,每一项能够节省劳动投入的技术措施都深受种植者欢迎。
葡萄架形的选择,首先要考虑省力,选择的架形要便于埋土、施肥、喷药、整穗、套袋、采摘等生產管理,尤其是施肥、喷药、埋土要考虑到机械应用的便利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所选架形要满足管理者对整穗、套袋等花果管理及采收操作舒适度的要求,根据果园管理者身高设计架高,不能一概而论。
其次,葡萄主蔓每年要求朝一个方向倾斜上架,这样便于成龄树越冬埋土防寒,不至于造成劈裂、增加埋土厚度等问题。
1.2 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傻瓜”技术是最容易被果园管理者学习、掌握并推广应用的技术,选择的架形一定要简单、实用,便于整形修剪。
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独龙蔓、短梢修剪、“V”形或直立叶幕、“三带”(通风带、结果带、营养带)明确是甘肃产区葡萄架形选择的核心要求,也是必须掌握的主要原则。
1.3 利于受光,稳产提质如何让最多的叶片接受最长时间的光照,产生最多的光合产物,从而实现丰产稳产和品质提升,这也是架形选择必须考虑的。
栽培技术电杆式宽顶篱架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在河南应用,长期的实践表明该架形架面光照好,新梢管理省工,结果早,葡萄品质好、产量高。
1电杆式宽顶篱架的基本结构与其相适应的葡萄树形1.1电杆式宽顶篱架的基本结构电杆式宽顶篱架的基本结构是由立柱和横担组成,外形似电线杆,故名电杆式。
一般立柱长2.2~2.5米(入地0.5~0.6米,在离地1.1~1.2米处设第一道铁丝,再向上0.6~0.7米设一横担,横担长1.5~2.0米,在横担的中间及两端各拉一道铁丝(平行三道丝),全架为四道丝。
上层中央的一道丝的高度,还可以因品种的生长势不同作调整,对于生长势较弱的品种,上层铁丝的高度可低于横担高度10~20厘米。
从每道铁丝的可能的负载量考虑,以横担两端的铁丝承载质量最大,应使用较粗的10#(3.351毫米)铅丝,其次是横担中央的一道和下层的一道铁丝,可用12#(2.642毫米)铅丝。
如横担长超过1.5米,建议在横担中央与两端之间再增加一道丝。
立柱可用直径10厘米见方的水泥柱或直径5~6厘米的钢管或5厘米×3厘米的角钢(涂上防锈漆),每行两端的柱子应粗些,行中间的可细些。
如要设立防鸟网或避雨棚,立柱高还应增加50厘米。
栽柱拉丝资金不足时可分两年完成。
1.2与此架式相适应的葡萄树形电杆式宽顶篱架适应的葡萄树形有双干两层四主蔓形(图1)、单干两层四主蔓形(图2)、双干两层两主蔓形(图3)、单干两层两主蔓形等(图4)。
一般干为直立状,但在冬季需要埋土的防寒地区,主干可为倾斜状(便于冬季下架埋土)。
2电杆式宽顶篱架的优点2.1光照好电杆式宽顶篱架,可使全树绝大部分叶片面向太阳,享有较长的光照时间和得到较强的光照强度,为葡萄的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2新梢水平生长,利于省工化管理电杆或宽顶篱架葡萄枝条呈水平生长,有利于省工化管理。
该架形果穗都挂在叶幕下,不仅顺穗的工作量小,而且果穗受到叶幕的遮阴,发生日灼现象也较少。
图解葡萄架型生产中要使营养枝和结果枝的比例保持合理,使树体长势中庸,如此才可避免因枝蔓长势过强而造成的果实得不到充分营养,降低果实品质,而整形修剪时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一般而言,夏季修剪就是通过对结果枝和营养枝以及副梢的疏除和摘心,达到促进葡萄花芽分化、开花坐果和提高果实品质的目的;冬季修剪则是在夏季修剪的基础上,剪除大量地上部分(70%~90%),彻底改变根冠比,将养分集中在根系和成熟枝条内,促进翌年枝条的正常萌发和开花坐果。
规则扇形适用于篱架架式,株行距0.8米×2~3米,架面高度1.5米左右,每株留2~4个主蔓,根据相邻葡萄的空间大小确定每株葡萄的主蔓数,并根据长势情况选留结果枝组和结果母枝。
定植当年,将选留的1~2个新梢在0.8~1.2米处进行摘心。
待第二年主蔓上萌发出新梢,将顶端强壮枝作为主蔓延长枝,其余新梢根据空间合理配比枝蔓,培养侧蔓和枝组,注意边整形边结果。
冬剪时,主蔓长度一定控制在最上层铁线以下,其余枝条根据空间情况,进行长中短梢修剪或疏除,翌年可利用长梢为侧蔓,中短梢作为枝组培养。
一般成熟粗度达0.8厘米以上时,留0.8~1米,留饱满芽剪截。
规则扇形栽植密度较大,每亩350株左右,早期丰产性好,但由于其顶端优势很强,对于长势旺的品种容易造成疯长,影响花芽分化。
L树形又称为古约特形或单层水平形,适于长梢修剪品种。
根据结果母枝数目分为有单古约特形(又称单枝组树形)和双古约特形(又称双枝组树形)两种形式;根据树干是否倾斜又分为斜干古约特(主干倾斜,适于冬季下架埋土防寒地区)和直干古约特(主干直立,适于冬季不下架地区)两种形式。
适于篱架(新梢直立或倾斜绑缚时主干高度0.8~1.0米,新梢自由下垂时主干高度1.8~2.0米)或棚架(新梢水平绑缚,主干高度1.8~2.0米)栽培;新梢分为直立绑缚、倾斜绑缚、水平绑缚和自由下垂几种绑缚方式,直立绑缚时宜采用篱架架式,V形倾斜绑缚时宜采用Y形架式或飞鸟架式,水平绑缚时宜采用棚架架式,自由下垂时宜采用T形架式。
葡萄的篱架有几种整形方式?葡萄的篱架有几种整形方式?怎样整形?同是篱架葡萄,依其整形方式可分为扇形整形和水平形整形两种。
(1)扇形整形:这种整形架面利用合理,更新、管理方便,产量高,但若修剪不当易造成郁闭,因此必须有较为熟练的技术。
由于主干的有无和主蔓的多少而分为有主干扇形和无主干扇形,其整形过程基本相同。
扇面整枝因主蔓的多少而分小扇形(2个主蔓)、中扇形(3―4个主蔓)、大扇形(5~6个主蔓)和多主蔓自由扇形(6个主蔓以上)。
主蔓的多少,应根据品种、土肥水等条件及株行距等技术措施而定。
①小扇形,适于生长势弱、植株较小的品种,以及土壤较瘠薄的条件。
一般定植当年冬剪时,留2个30厘米以上的枝蔓作为主蔓,并可利用副梢加速整形,次年春每蔓留2~3个健壮的新梢作为结果枝,这些结果枝第三年后即成为结果母枝。
以后每年对结果母枝进行双枝更新。
②中扇形,定植当年冬剪时,留近地面处2―3个粗壮、充实的新梢,剪成中、长梢作为主蔓,次年在每个主蔓上留2~3个结果枝,同时选留基部的l~2个新梢作为主蔓,2年即可留出3~4个主蔓,完成中扇形的整形,同时留1个萌蘖枝作为更新用。
以后每年在主蔓上留2―3个结果母枝,并保持结果部位的相对稳定。
③大扇形,整形过程基本与中扇形相似,只是多留主蔓,加大行株距和选择生长势强的品种。
④多主蔓自由扇形,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主蔓较多,整形过程基本与大扇形相似,只是留结果母枝数和长度不一,分布也无一定规律,主要根据架面空间和生长情况,这种整形方法,修剪灵活,能充分利用架面,成形快,产量高。
但因枝蔓配置没有一定规律,修剪时要求有熟练尖气;石剪不当则易造成通风通光不良,病害严重,下部光秃,产量下降。
(2)水平整形:多具主干(亦有无主干),修剪技术简单易行,修剪量大,枝条的架面上分布均匀,果穗多集中在一条水平线上。
可分为单臂单层和单臂双层、双臂单层和双臂双层等形式。
有主干的适于不埋土地区或越冬性强不需埋土的品种,无主干水平整枝则埋土的品种。
葡萄整形修剪技术90.葡萄的树体结构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葡萄的树体结构由主干、主蔓、侧蔓、结果母枝、结果枝、发育枝和副梢组成。
主干是指从植株基部(地面)至茎干上分枝处的部分。
主干的有无或高低因植株整形方式的不同而不同,依据主干的有无,可分为有主干树形和无主干树形。
主蔓是着生在主干上的一级分枝。
无主干树形的主蔓则直接由地面处长出。
主蔓的数目因树形和品种的生长势而异。
侧蔓是主蔓上的分枝。
侧蔓上的分枝称副测蔓。
主蔓、侧蔓、副侧蔓组成植株的骨干枝。
结果母枝是成熟后的一年生枝,其上的芽眼能在翌年春季抽生结果枝。
结果母枝可着生在主蔓、各级侧蔓或多年生枝上。
将结果母枝下方成熟的一年生枝剪留2—3个芽,即可作为预备枝,发生的新梢将成为下年的结果枝。
各级骨干枝、结果母枝、预备枝上的芽萌发抽生的新生蔓,在落叶前称为新梢。
带有花序的新梢为结果枝,不带花序的新梢为发育枝(或生长枝)。
结果母枝抽生结果枝的比例与品种、栽培条件有关。
落叶前,从新梢叶腋问铂生的枝条称为副梢。
直接着生在新梢上的副梢称为二次梢,二次梢上的副梢称为三次梢。
在良好的条件下,许多品种的副梢也可着生花序,并能结二次果。
91.葡萄的芽有何特性?与整形修剪有什么关系?葡萄的新梢在同一节上能够形成两种芽,即冬芽和夏芽。
夏芽无鳞片包裹,随着新梢的生长不断形成,而又相继萌发抽生夏芽副梢。
夏芽副梢叶腋间又可形成冬芽和夏芽,这样葡萄生长季节可萌发多次副梢,这是夏季修剪需要处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冬芽外被鳞片,除了受强刺激外,一般当年不茁发,需要通过越冬到次年春季才能萌发。
冬芽是几个芽的复合体,又称芽眼。
冬芽内位于中央的最大一个芽称为主芽,其周围有3~8个大小不等的副芽(有的称为后备芽)。
主芽分化较深,有的可分化出花序原始体。
带有花序原始体的冬芽称为花芽,属于混合芽类型;不带花序原始体的冬芽为叶芽。
副芽分化较浅,如营养条件良好也能形成花序原基,但质量较差;春季通常是主芽萌发生长,但有时副芽也同时发出,因而全个芽服中有时可能出现2~3个新梢。
葡萄常用栽培架式及不同品种修剪技术摘要:葡萄属于蔓性果树,由于葡萄的生长方式不同于一般水果,故需要使用不同的助长方式,来保证其高质量生长。
在葡萄发育的过程中,需要对其枝叶进行不同程度的修剪,让养分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以保证果实的质量。
本文就葡萄常用的几种栽培架式和修剪技术做出相应论述,为果农的日常种植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葡萄栽培架式修剪技术葡萄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原产地在东亚地区,后西汉时期被引入内地,并迅速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如今,葡萄市场的需求旺盛,如何培育出高质高产的葡萄已经成为果农们目前所关注的最主要的问题。
采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方式能保障葡萄的健康生长,同时,不同葡萄种类也要运用不同的修剪技术,要做到“因地制宜”。
1.葡萄常用栽培架式葡萄目前最常用的架式大致可以分为篱架、棚架和柱式架三种,在葡萄园创立之前首先要考虑栽培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目的来做提前筹划。
栽培架的走向要根据环境条件做改变,一定要方便果农操作。
平常来说,篱架尽量要南北走向,而棚架是东西走向,但要考虑到不同的栽培方式,首要条件是方便果农的出入,规划出人行通道。
1.1篱架由于架面与地面垂直,且造型酷似栅栏而称为篱架。
其又包括单篱架、双篱架和"T"字型的架子等三种。
单篱架要沿着葡萄茎叶的生长方向,在棚内每间隔五到八米之间立一个支撑点,在葡萄枝上一般都要有支柱支持,要在支撑顶端拉上同方向的细丝线,最下面的丝状体也要离地零点五米左右,长度以一到一点五米较为适宜。
一般行距应不小于一点五米,但在严寒地方,由于在冬天埋地条件不好,故可适度把行距增加到了三米。
而在温室栽培的情况下,为了使棚室的利用率提高,可以适当减小行距。
单篱架的优点是通风性好、方便果农管理。
在防治病虫害和整形修剪方面都有很大优势,这种架形也是较为常见的。
而单臂篱架形也可用在同样在高度拉上二道铁丝,2道铁丝中间的高度都要在零点五米以内,在立柱的中间位置放上一个横点棒固定,其目的就是使篱架的走势稳定向上,减少了人力束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