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架式和整形修剪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74 MB
- 文档页数:48
栽培技术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7,4SINO-OVERSEAS GRAPEVINE & WINE葡萄整形与修剪在葡萄栽培管理中占较大的工作量,葡萄的架式、整形与修剪三者之间密切相关,是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决定因素,因此一直是葡萄种植管理的研究热点。
1 常用架式及特点[1-3]1.1 篱架所谓篱架就是纵向延伸,垂直搭架,形似篱笆的栽培方式,一般高度不超过2m。
特点是通风透光,着色好,糖度高,操作容易,适合各种整形方式。
既适于埋土防寒区又适于非埋土防寒区,便于机械化,易于大面积栽培,但结果部位低,易染病害。
单篱架:即栽植行内仅有一条篱笆,葡萄枝蔓均匀着生于垂直的篱臂上。
特点是易于田间操作,但田间湿度低,易日烧,叶幕过于集中,长势过旺,枝叶密闭,土地利用率低,易染果部病害。
双篱架或“V”型架:栽植行内有两条篱笆,互成一定夹角或相互平行。
特点是易于操作,叶幕分布合理,叶面积系数理想,光合效率高,土地利用率高。
但架面内侧喷药不周到,须改进喷药方法。
1.2 棚架就是纵向延伸,水平搭架,外形象一个大棚,高度一般也不超过2m。
特点是既适于埋土防寒区又适于非埋土防寒区,有效叶面积大,光合效率高,土地利用率高,适合龙干和扇形整形方式。
架面高有利于躲避雨水飞溅,减少果部病害,但架下温度低,湿度大,易染叶部病害。
因果实仅见散射光,虽无日烧,但着色往往不如篱架。
大棚架(架长6 m以上):节省苗木,单株产量高,但形成产量需要年份较长(5~6年)。
架长通风点少,不利于架下水分散失,易染叶部病害。
小棚架(架长3~5 m):苗木需要较多,单株产量虽低,但形成产量快(3~4年),利于早丰产;架小,通风点多,利于水汽散失,不易染病。
1.3 柱架即以柱为架,形似圆头,既不水平搭架也不纵向延伸。
优点是省架材,待若干年后将葡萄主干培养成较粗的主干可撤去木桩。
仅适于不埋土防寒区,一般采用头状整形,树型较乱,透光差的地方果实着色不良,叶子变黄,无效叶较多,光合效率低,土地利用率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