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中班上学期健康教案《小小马戏团》
- 格式:docx
- 大小:13.96 KB
- 文档页数:2
《小小马戏团》幼儿园中班上学期健康教案第一章:认识马戏团1.1 教学目标了解马戏团的定义和特点认识马戏团中的各种表演动物和道具培养幼儿对马戏团的兴趣和好奇心1.2 教学内容马戏团的定义和特点:介绍马戏团是什么,有什么特别的表演形式马戏团中的表演动物:介绍马戏团中常见的动物,如狮子、老虎、猴子等马戏团中的道具:介绍马戏团中使用的道具,如秋千、轮盘等1.3 教学活动图片展示:展示马戏团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和描述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马戏团中的动物和道具,进行表演游戏:设计一个简单的马戏团表演游戏,让幼儿参与其中第二章:马戏团表演动物的认识2.1 教学目标认识马戏团中的各种表演动物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培养幼儿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2 教学内容马戏团中的表演动物:介绍马戏团中常见的动物,如狮子、老虎、猴子等动物的特点和习性:介绍每种动物的外观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教育幼儿要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生态环境2.3 教学活动图片展示:展示马戏团中各种表演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和描述故事讲解:讲述每个动物的特点和习性,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各种动物,进行表演和互动第三章:马戏团道具的使用3.1 教学目标认识马戏团中的各种道具学习道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3.2 教学内容马戏团中的道具:介绍马戏团中使用的道具,如秋千、轮盘等道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教育幼儿如何正确使用道具,提高表演效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道具,进行创意表演3.3 教学活动道具展示:展示马戏团中的道具,让幼儿观察和描述操作演示:教师进行道具的使用演示,让幼儿学习和模仿创意表演: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道具,进行创意表演和互动第四章:马戏团表演技巧的学习4.1 教学目标学习马戏团表演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勇气4.2 教学内容马戏团表演技巧:介绍马戏团表演的技巧和方法,如平衡、跳跃等团队合作意识:教育幼儿在表演中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勇气:鼓励幼儿大胆表演,展示自己的才能4.3 教学活动技巧讲解:讲解马戏团表演的技巧和方法,让幼儿学习和模仿团队游戏:设计团队游戏,让幼儿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表演展示:让幼儿进行表演展示,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第五章:马戏团表演的综合实践5.1 教学目标综合运用所学的马戏团知识和技巧进行表演培养幼儿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信心5.2 教学内容综合实践:让幼儿将所学的马戏团知识和技巧综合运用到表演中创造力培养: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造出独特的表演形式团队合作意识:教育幼儿在表演中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5.3 教学活动表演策划:让幼儿参与表演的策划和设计,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团队排练:进行团队排练,让幼儿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任务表演展示:让幼儿进行最终的表演展示,展示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第六章:马戏团表演的安全教育6.1 教学目标了解马戏团表演中的安全知识学习如何在表演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6.2 教学内容马戏团表演中的安全知识:介绍马戏团表演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遵守规则、使用安全装备等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教育幼儿在表演中要注意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教育他们如何在危险情况下保护自己6.3 教学活动安全讲解:讲解马戏团表演中的安全知识,让幼儿了解并遵守安全游戏:设计安全游戏,让幼儿学习如何在表演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安全演练:进行安全演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第七章:马戏团表演的团队协作7.1 教学目标学习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和互相信任7.2 教学内容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介绍团队合作在马戏团表演中的重要性,让幼儿理解团队合作的力量团队协作能力:教育幼儿如何在团队中协作,完成共同的任务沟通能力和友谊培养: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让他们在团队中建立友谊和互相信任7.3 教学活动团队讲解: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让幼儿了解并实践团队合作团队游戏:设计团队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表演:让幼儿在团队中共同完成表演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第八章:马戏团表演的创新思维8.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鼓励幼儿在表演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提高幼儿的自我表达和艺术修养8.2 教学内容创新思维和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想象和创造出独特的表演形式自我表达和艺术修养:培养幼儿在表演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创造力发挥:鼓励幼儿在表演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展示自己的才华8.3 教学活动创意讲解:讲解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让幼儿了解并实践创新思维创意表演: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进行创意表演和展示艺术创作:让幼儿参与艺术创作,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9.1 教学目标提高幼儿的表演水平和综合素质9.2 教学内容反思能力培养:教育幼儿在表演后进行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9.3 教学活动反思讨论:组织幼儿进行反思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表演经验和不足之处表演展示:让幼儿进行表演展示,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和表演水平第十章:马戏团表演的评估与奖励10.1 教学目标评估幼儿在马戏团表演中的表现培养幼儿的评估和自我评估能力奖励幼儿的努力和进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10.2 教学内容评估标准制定:制定评估标准,让幼儿了解自己在表演中的表现自我评估能力培养:教育幼儿进行自我评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奖励与鼓励:对幼儿的努力和进步进行奖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10.3 教学活动评估讲解:讲解评估的重要性和标准,让幼儿了解并实践评估自我评估:组织幼儿进行自我评估,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表演经验和进步奖励与鼓励:对幼儿的表现进行奖励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动力重点和难点解析第六章:马戏团表演的安全教育安全讲解:讲解马戏团表演中的安全知识,让幼儿了解并遵守。
中班上学期健康教案《小小马戏团》 (2)中班上学期健康教案《小小马戏团》 (2)精选3篇(一)教案名称:中班上学期健康教案《小小马戏团》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的体操动作和姿势。
2. 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
3. 培养学生保持积极的身体姿态以及良好的协同能力。
教学准备:1. 班级环境:教室中的空地或室外活动场地。
2. 道具:色彩明亮的球球、跳绳、平衡木等。
教学步骤:1. 情境再现:在课堂上放一张展示小丑马戏团表演的海报,通过观察图画,引起学生对马戏团的兴趣。
2. 智力拓展: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他们对马戏团表演的认识和理解,例如有哪些表演者,他们需要做什么等。
3. 练习体操动作:- 带领学生们一起练习一些常见的体操动作,如单脚跳、双脚跳、弯腰、伸展等。
在练习过程中,老师可示范并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进行练习。
-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选择体操动作,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表演。
每个小组可选择两到三个体操动作进行表演,并互相观摩、鼓励和给予反馈。
4. 团队合作游戏:-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两名学生执勤和其他学生表演者组成。
- 执勤学生负责将球球传给表演者,并引导表演者进行跳跃、抛接等动作。
- 当所有表演者完成一次表演后,学生进行轮换,执勤学生成为表演者,其他学生进行传球。
- 游戏结束后,让学生们分享他们的团队合作经验,鼓励他们分享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总结回顾:- 让学生回顾整个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和体验,并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 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团队合作和体操动作方面的进步,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 以鼓励和肯定的语言总结教学,表扬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表现。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进行体操,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
2. 组织学生参与更复杂的团队合作游戏,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表演机会,通过表演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舞台表现能力。
幼儿中班健康活动教案《小小马戏团》幼儿中班健康活动教案《小小马戏团》精选6篇(一)教案:小小马戏团班级:幼儿中班教学目标:1. 通过参与马戏团活动,培养幼儿的协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2. 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技能。
3. 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1. 马戏团主题的道具:小丑鼻子、五颜六色的围巾、假发、彩带、绳子等。
2. 音乐:欢快的马戏团音乐。
3. 活动场地:室内或室外的开放空间。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为幼儿介绍今天的主题是马戏团,告诉他们马戏团是由各种各样的表演组成的。
2. 让幼儿观察马戏团主题的道具,并激发他们的兴趣。
活动一:小丑表演1. 让幼儿戴上小丑鼻子和假发,穿上五颜六色的围巾。
2. 弹奏欢快的音乐,让幼儿跳舞、扭动身体,模仿小丑的搞怪表情和动作。
活动二:平衡练习1. 将一条绳子摆在地上,让幼儿尽量保持平衡,走过绳子。
2. 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方式走过绳子,如单脚走、后退走等。
活动三:杂技表演1. 给每个幼儿分发一条彩带,让他们手持彩带绕圈舞动。
2.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杂技表演,如扔绳子、接球等。
活动四:人体拼图1. 将幼儿分成几组,每组两个人合作进行人体拼图游戏。
2. 给幼儿分发人体拼图的图纸,让他们利用自己的身体拼出图纸上的形状。
活动五:马戏团表演1. 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要表演一个小马戏团节目。
2.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组织自己的表演内容和动作。
3. 安排时间,让每个小组依次进行表演。
结束活动:1. 让每个小组表演结束后,大家一起鼓掌,互相称赞。
2. 为每个幼儿颁发小小马戏团表演员的证书,表扬他们的努力和表现。
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在家中继续练习马戏团的表演,展示给家人和朋友。
2. 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观看真实的马戏团表演,加深对马戏团的理解和体验。
评估方式:观察每个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表现,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幼儿中班健康活动教案《小小马戏团》精选6篇(二)教学目标:1.了解身体的不同部位和形状。
中班游戏小小马戏团教案中班游戏小小马戏团教案(精选10篇)中班游戏小小马戏团教案篇1活动目标:1、掌握钻、触物跳的动作,发展身体的协调性、敏捷性。
2、体验模仿动物本领的乐趣。
3、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活动准备:1、跳绳、拱门四个彩球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谈话--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学一个新的本领,你们以前看过小动物表演节目的情景吗?请幼儿回忆并互相说说观看动物表演的经历。
2、请幼儿模仿一下山羊走钢丝、熊猫钻圈、海豚顶球的动作。
二、基本部分:1、学习"海豚顶球"--发展身体的协调性。
小朋友先看看老师是怎样学海豚顶球的。
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看到老师是怎么做的。
老师仔细讲解:首先站到球的下面,屈膝半蹲,然后向上起跳,用额头触碰头顶上的小球。
2、幼儿尝试练习--学习本领现在请小朋友来练习海豚顶球的动作。
看哪只小海豚先学到本领。
小朋友真棒,本领学的太快了,这次老师药增加难度,请小朋友根据老师指定的颜色进行顶球练习。
3、游戏:小小马戏团(1)老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2)组织幼儿体验一次游戏。
(3)设置情节进行游戏--小海豚这次要注意安全啊,要注意大鲨鱼来攻击。
增加游戏情趣和运动强度。
(4)幼儿分组进行接力比赛。
三、结束部分:小朋友学本领真棒,小海豚可喜欢大家了。
咱们来和海豚跳个海豚舞吧?四、活动延伸活动中鼓励幼儿自由模仿自己喜欢的马戏表演,如狗熊投篮,小猴骑车等。
课根据幼儿的想法一起创编游戏。
中班游戏小小马戏团教案篇2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同时在尊重和满足他们独立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
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玩小椅子很感兴趣,但老师怕危险,往往会制止。
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小小马戏团》教学设计通过情境“马戏表演”,让幼儿在生动的情景中模仿动物本领,从而学习正面钻、纵跳触物15厘米等动作要领,包含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更多幼儿园幼教公开课视频,课件,教案等,请关注我,设计构思:中班幼儿是身体发育和技能发展最为快速的时期,在此期间各种动作、技能飞速发展,但动作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还存在不足。
体育活动“小小马戏团”,通过情境“马戏表演”,让幼儿在生动的情景中模仿动物本领,从而学习正面钻、纵跳触物15厘米等动作要领,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1、学习正面钻、纵跳触物15厘米、过平衡木的动作要领。
2、能大胆尝试各种平衡、纵跳等运动,发展平衡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
3、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潜力,体验模仿动物本领的乐趣。
活动准备:(一)、物质准备:背景音乐、平衡木、吊球、呼啦圈、动物标志、动物手环等若干。
(二)、经验准备:课前带领幼儿搜集动物本领的图片,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动物的本领。
活动重难点:重点:练习正面钻、纵跳触物15厘米的动作,能动作到位的完成任务。
难点:能大胆尝试各种平衡、投篮运动,发展平衡潜力和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过程:(一)、听音乐热身运动听音乐《马戏团音乐》带领幼儿做热身活动,扭扭腰、转转手腕、扩扩胸后进行快跑、慢跑、巨人走、矮人走..(二)师幼共同探讨动作要领,引导幼儿学习正面钻、投篮、过平衡木的动作要领。
师:小朋友,你们看过马戏表演吗?谁能和大家说一说你看过哪些动物表演?小动物们是怎样做的?能给大家表演一下吗?现在咱们一块来模仿一下。
(教师依次讲解动作要领小羊走钢丝、狗熊投篮、熊猫钻火圈等,幼儿交流学习)。
(三)、创设“小小马戏团”情境,进一步巩固正面钻、纵跳触物的动作要领。
小朋友们刚才表演的非常认真,也很精彩,动物马戏团邀请大家去表演,小朋友想去吗?引导幼儿游戏,创设“过独木桥、钻过山洞、跳过泥坑、到达马戏团”第一遍游戏:幼儿有序进行游戏,练习正面钻、,能平稳地过平衡木。
一、活动名称:中班健康活动教案《小小马戏团》二、活动目标:1. 了解马戏团的基本表演项目,如魔术、杂技、小丑等。
2. 通过模仿马戏团表演,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3. 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提高他们的表现力。
三、活动准备:1. 教学课件:马戏团表演图片、视频等。
2. 活动材料:魔术道具、平衡木、呼啦圈等。
3. 音乐:马戏团背景音乐。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马戏团表演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他们看到的表演项目。
2. 观看视频:播放马戏团表演视频,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马戏团的各种表演。
3. 模仿表演:教师带领幼儿模仿马戏团表演,如魔术、杂技、小丑等,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4. 个人展示:鼓励幼儿单独表演自己擅长的马戏团节目,培养他们的勇敢和自信。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谈谈在活动中的感受,总结马戏团表演的特点和自己的收获。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带领幼儿观看马戏团表演,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马戏团主题,让幼儿持续关注和探索。
3. 区域活动:在幼儿园各个区域设置与马戏团相关的活动,如魔术区、杂技区等,让幼儿自主选择参与。
六、活动实施:1. 教学场所:幼儿园教室或户外活动场地。
2. 教学时间:活动计划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3.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模仿练习、个人展示等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关注他们的兴趣、参与程度以及身体协调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七、活动安全:1. 教师应确保活动场地安全,无障碍物,避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受伤。
2.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防止他们相互追逐、打闹。
3. 教师要确保活动材料的安全性,如魔术道具、平衡木等,避免幼儿误吞或受伤。
4. 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注意自我保护,如在做杂技表演时,要学会用手撑地,避免摔倒。
八、活动反馈:1. 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与幼儿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小小马戏团》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了解马戏团的基本知识,知道马戏团中的各种表演项目。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马戏团的基本知识介绍。
2. 马戏团中的各种表演项目:如小丑、魔术、杂技等。
3. 团队合作游戏:模拟马戏团表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马戏团的基本知识,知道马戏团中的各种表演项目。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团队合作游戏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表演。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道具等。
2. 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活动场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马戏团的基本知识,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基本知识学习:讲解马戏团中的各种表演项目,让幼儿了解并认识。
3. 团队合作游戏:模拟马戏团表演,让幼儿分组进行表演,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和感受,教师进行总结。
5.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马戏团的相关知识,增进亲子关系。
六、教学延伸:1. 手工活动:让幼儿制作自己的马戏团道具,如小丑面具、魔术道具等。
2. 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马戏团表演项目。
3.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马戏团中的各种角色,进行情景模拟。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马戏团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幼儿在团队合作游戏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收集幼儿的作业,评价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知道每个表演者都需要辛勤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2. 注意安全,避免在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
3. 针对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幼儿,给予个别关注和指导,让他们在活动中都能得到锻炼和成长。
九、教学反馈:1.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小小马戏团》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马戏团的基本知识,认识各种马戏表演形式。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马戏团的喜爱,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游戏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马戏团的基本知识和各种表演形式。
难点: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马戏团相关图片、视频、道具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过与同伴合作的经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了解马戏团的基本知识,激发幼儿兴趣。
2. 基本知识学习:让幼儿认识各种马戏表演形式,如空中飞人、魔术、杂技等。
3. 游戏环节:分组进行马戏团表演,幼儿扮演不同角色,如小丑、狮子、魔术师等。
4.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引导幼儿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个简易的马戏团道具,如小丑面具、魔术道具等。
2. 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马戏团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合作意识、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或马戏团,让幼儿亲身体验马戏表演的魅力。
2. 开展马戏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绘制自己心中的小小马戏团。
七、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材料,帮助幼儿了解马戏团的基本知识和表演形式。
2. 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马戏表演的乐趣,提高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3. 采用家园合作法,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培养幼儿对马戏团的兴趣。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不过于复杂。
2. 注重幼儿的安全,避免在游戏中发生意外伤害。
3. 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九、教学反馈与调整:1. 定期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小小马戏团》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马戏团的基本知识和各种表演项目,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技能目标: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马戏团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勇气。
二、教学内容:1. 马戏团的起源和发展史2. 马戏团的常见表演项目:空中飞人、小丑表演、魔术表演等3. 马戏团的角色认识:团长、演员、观众等4. 游戏活动:扮演马戏团演员,进行各种表演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跃起来。
2. 教学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幼儿介绍马戏团的起源和发展史,引起幼儿的兴趣。
3. 教学主体:讲解马戏团的常见表演项目,让幼儿了解各种表演的形式和特点。
4. 角色分配:让幼儿扮演马戏团的不同角色,如团长、演员、观众等,让幼儿体验马戏团的工作和表演。
5. 游戏活动:组织幼儿进行马戏团表演游戏,如空中飞人、小丑表演、魔术表演等,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马戏团的认知和理解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团队协作中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3. 听取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满意度。
五、教学资源:1. 图片:马戏团的各种表演项目、角色介绍等。
2. 视频:马戏团的表演片段、发展历程等。
3. 教具:马戏团角色扮演道具、表演道具等。
4. 音乐:马戏团背景音乐、表演音乐等。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让幼儿更清晰地了解马戏团的相关知识。
2. 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幼儿亲自参与扮演马戏团角色,提高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3. 采用游戏教学法,将马戏团表演融入游戏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采用分组合作法,鼓励幼儿在团队中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表演任务,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
幼儿园中班优秀游戏教案《小小马戏团》幼儿园中班优秀游戏教案《小小马戏团》精选3篇(一)教案名称:小小马戏团适用年龄:3-4岁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马戏团的概念。
2.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
3. 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教学准备:1. 教具:小画板、磁性字母卡片、小椅子、彩色绳子、橡皮球、小玩具等。
2. 道具:帽子、小鞭子、小彩旗等。
活动过程:1. 游戏引入:教师佩戴帽子,手持小鞭子,身穿彩色服装,模仿马戏团表演者的形象进入教室,引起幼儿的好奇心。
2. 马戏团元素展示:教师将小画板上的字卡展示给幼儿,包括动物、马戏帽子、小彩旗等,鼓励幼儿说出认识的元素,并进行简单解释。
3. 动手游戏1:教师向幼儿展示彩色绳子,并示范将绳子绕成圈,让幼儿模仿操作,练习绕圈的动作。
4. 观察游戏1: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小玩具,然后将它们放到一个袋子中,用手摸一个物品后,让幼儿猜是哪一个,并从袋中取出,验证答案。
5. 动手游戏2:教师拿出橡皮球,让幼儿进行传球游戏,从一人开始依次传给下一人,培养幼儿的协作意识。
6. 观察游戏2:教师用彩色绳子将几个椅子围成一个圈形,让幼儿观察椅子的数量和排列方式,然后让他们转过身,教师在圈内调整几个椅子的位置,让幼儿观察变化,找出不同之处。
7. 游戏总结:教师向幼儿提问,回顾今天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总结游戏中的细节和规律。
教学延伸:1. 建设马戏团角色扮演区,为幼儿提供表演的机会。
2. 创设马戏团相关主题的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进一步扩展幼儿对马戏团的认识。
3. 准备马戏团合作表演,让幼儿分工合作,进行表演。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2. 评价幼儿对马戏团元素的认识程度和观察力的表现。
3. 根据幼儿对游戏内容的反馈,评估教学效果,做好后续调整。
幼儿园中班优秀游戏教案《小小马戏团》精选3篇(二)教案名称:《小青蛙找家》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提高观察力和注意力;2. 培养幼儿的协作和团队精神;3. 激发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
《小小马戏团》幼儿园中班上学期健康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马戏团的基本知识,如马戏团的起源、表演内容等。
1.2 培养幼儿对马戏团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1.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协调能力。
1.4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室内布置成一个小型马戏团,可以使用彩色气球、彩带等装饰。
2.2 准备相关的马戏团道具,如小丑的帽子、魔术师的魔术道具等。
2.3 准备音乐和舞蹈视频,用于引导幼儿进行马戏团表演。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引入活动:教师穿着小丑服装,用幽默的语言和动作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进入活动主题。
3.2 主题介绍:教师向幼儿介绍马戏团的起源和发展,讲解马戏团的基本表演内容,如杂技、魔术等。
3.3 小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并决定自己小组的马戏团表演内容,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4 表演实践: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马戏团表演,教师和其他小组给予鼓励和赞赏。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创意工作坊:让幼儿使用绘画、手工等材料,制作自己的马戏团道具,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4.2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如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马戏团的图片、视频等,让幼儿在家庭中进一步了解和体验马戏团文化。
第五章:评价与反馈5.1 教师观察和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对马戏团的认识、团队合作能力、创造力等方面。
5.2 教师与幼儿进行交流,了解幼儿对活动的感受和意见,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5.3 家长反馈: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反馈,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和进步。
第六章:活动一:马戏团的小丑舞蹈6.1 目标:让幼儿学习小丑舞蹈的基本动作,培养幼儿的舞蹈兴趣和协调能力。
6.2 准备:教室内布置成马戏团舞台,准备小丑服装和道具。
6.3 过程:6.3.1 教师穿着小丑服装,向幼儿展示小丑舞蹈的基本动作,如摇摆、跳跃、转圈等。
幼儿中班健康活动教案《小小马戏团》一、活动目标本次活动旨在帮助幼儿在玩乐中提高协调性、动手能力以及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二、活动准备•活动主题:《小小马戏团》•活动时间:90分钟•活动对象:幼儿中班•活动场地:教室或室外空间•活动器材:绳子、球、棍子、口哨、腰鼓等三、活动流程第一阶段:热身活动(20分钟)1.道具热身:幼儿一起玩一个游戏,将各种道具(如球、绳子、棍子等)扔到地上,幼儿在老师的口哨声中迅速跑到道具旁拿起来,然后再回到原点。
2.身体热身:幼儿们在热身舞曲的节拍中进行摇摆、旋转、起跳等活动。
第二阶段:技能训练(30分钟)1.右手接力:幼儿分为几组,每组站成一列,第一个幼儿手持绳子,右手向前伸直,第二个幼儿伸出右手握住绳子,第一个幼儿松手,经过多次传递,最后一名幼儿将绳子收回。
2.球技训练:幼儿站成一排,第一名幼儿手持球,向后转身,将球传给自己身后的幼儿,依次传递,直到最后一名幼儿将球传回给老师。
3.腰鼓表演:老师给幼儿发放腰鼓,教授幼儿使用方法并指导幼儿表演。
第三阶段:小小马戏团表演(30分钟)1.安排角色:幼儿分为马戏团指挥、杂技演员、动物演员三个角色,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特长和兴趣自由安排。
2.设计动作:幼儿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由发挥创意,设计表演动作。
3.排演表演:幼儿与老师一起进行表演排练。
第四阶段:收尾活动(10分钟)1.放松活动:幼儿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放松活动,如深呼吸、放松全身等。
2.整理场地:幼儿与老师一起将教室或室外空间清理干净。
四、活动小结本次活动通过玩乐的方式,让幼儿在动中学,促进了幼儿的身体健康和技能发展。
同时,活动还能提高幼儿们的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在幼儿们的心灵成长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小小马戏团》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马戏团的各种角色,如小丑、杂技演员、魔术师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马戏团的热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
二、教学内容1. 马戏团角色认知:小丑、杂技演员、魔术师等。
2. 马戏团表演技巧:平衡、协调、灵活等。
3. 马戏团团队协作: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带领幼儿做简单的马戏团表演动作,如平衡、协调等。
2. 主题活动:介绍马戏团的各种角色,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表演。
3. 团队协作:组织幼儿进行团队合作游戏,如共同完成一个马戏团表演任务。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2. 观察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评价他们的表演技巧和创造力。
五、教学资源1. 马戏团角色图片:小丑、杂技演员、魔术师等。
2. 马戏团表演道具:平衡木、魔术道具等。
3. 教学课件:介绍马戏团的相关知识。
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活动。
2. 在团队合作游戏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引导他们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六、教学活动1. 马戏团小丑:让幼儿学习小丑的表情和动作,培养幼儿的幽默感和表演能力。
2. 马戏团杂技:指导幼儿进行平衡木、翻跟头等基本杂技动作,锻炼幼儿的平衡和协调能力。
3. 马戏团魔术:教幼儿简单的魔术表演,如变糖果、消失魔术等,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助教扮演马戏团角色,进行示范表演,让幼儿模仿学习。
2. 游戏法: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马戏团技巧和团队合作。
3. 情境教学法:创设马戏团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安全事项,确保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
《小小马戏团》幼儿园中班上学期健康教案第一章:认识马戏团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马戏团的起源和发展。
2. 让幼儿认识马戏团中的各种动物和表演。
3. 培养幼儿对马戏团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马戏团的起源和发展史。
2. 马戏团中的各种动物和表演,如狮子、老虎、大象、空中飞人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向幼儿展示马戏团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动物和表演。
2. 视频观看:播放马戏团的视频,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马戏团。
3. 故事讲解:讲述一个关于马戏团的故事,引发幼儿对马戏团的兴趣。
第二章:马戏团动物的认识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马戏团中的各种动物。
2.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马戏团中的各种动物,如狮子、老虎、大象等。
2. 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向幼儿展示马戏团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称。
2. 故事讲解:讲述一个关于马戏团动物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马戏团动物,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更加了解动物。
第三章:马戏团表演的认识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马戏团中的各种表演。
2. 培养幼儿对表演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马戏团中的各种表演,如空中飞人、小丑表演等。
2. 表演的特点和技巧。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向幼儿展示马戏团表演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表演的名称。
2. 视频观看:播放马戏团表演的视频,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表演。
3. 表演体验:让幼儿参与一些简单的马戏团表演,如空中飞人、小丑表演等,让幼儿亲身体验表演的乐趣。
第四章:马戏团的安全教育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马戏团中的安全知识。
2.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内容:1. 马戏团中的安全知识,如观看表演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 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向幼儿展示马戏团中的安全标志,让幼儿了解安全注意事项。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小小马戏团》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马戏团的基本知识,如马戏团的起源、表演内容等。
1.2 通过模仿马戏团表演,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1.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1.4 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让他们在表演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马戏团图片、视频、音乐、道具等。
2.2 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场地。
2.3 人员:一名教师,若干名幼儿。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马戏团的起源和发展,引导幼儿观看马戏团图片和视频,让他们对马戏团有基本的了解。
3.2 表演模仿:教师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马戏团表演,如平衡木、扔圈、翻跟头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马戏团表演的乐趣。
3.3 团队表演: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表演项目进行团队合作表演,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3.4 总结展示: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展示,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和鼓励。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和目标,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的马戏团表演练习。
4.2 环境创设:在教室或户外场地布置马戏团场景,让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感受到马戏团氛围。
4.3 区域活动:设置马戏团主题的区域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让幼儿从多方面了解和体验马戏团。
第五章:活动评价5.1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从身体协调性、团队合作精神、勇敢自信等方面进行评价。
5.2 同伴评价:让幼儿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5.3 家长反馈: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收集家长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第六章:活动注意事项6.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避免幼儿在表演过程中发生意外。
6.2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6.3 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6.4 活动前,教师应检查道具的完好性,确保道具使用安全。
幼儿中班健康活动教案《小小马戏团》1. 教学目标1.1 情感目标通过马戏团的经历,帮助幼儿建立相互合作和协作的意识,培养爱和关注他人的价值观,增强友谊和家庭之间的团结,培养幼儿的社交情感能力。
1.2 智力目标通过参与马戏团的表演和体验游戏,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动手能力、专注力和注意力,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创新和创造。
1.3 身体目标进一步增强幼儿健康的认知,包括生活和饮食习惯,运动和锻炼的态度等,增强他们惜福和珍视健康的意识,激发他们健康生活的兴趣。
2. 教学重点•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情感沟通能力•提升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健康生活习惯3. 教学内容3.1 马戏团表演•单人、双人或三人的小丑和杂技表演,例如弹跳球、绕圈圈、抛捉球和肢体协调等•整个班级的儿童歌舞表演,例如“老鹰捉小鸡”、“小蜜蜂”、“小燕子”等3.2 创意游戏•桥接游戏——班级团建活动,通过步行和建立人形桥,加强幼儿之间的合作和互动•魔法森林游戏——体验游戏,幼儿需要在眼罩的状态下,依靠团队协作和合作,找到神秘的宝藏•动物朦胧——大班的户外游戏,幼儿体验动物世界,并通过环境解谜游戏,探索动物的神秘之处3.3 健康饮食学习•蔬菜和水果识别打牌游戏——通过玩游戏,帮助幼儿识别不同的蔬菜和水果,并学习吃健康的食品•早餐和午餐健康学习——幼儿通过触摸、闻味、品尝食品,并学习如何健康地选择、安排自己的饮食4. 教学方法4.1 游戏式教学法——通过游戏来探索和学习新知识,提高幼儿的参与和兴趣程度4.2 合作学习法——通过该教案的各个阶段,强调幼儿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增强幼儿的互动和社交能力4.3 情感教育法——通过情感教育来加深幼儿之间的情谊和理解,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5. 教学步骤5.1 组织孩子教师介绍本次教学活动并播放能激起孩子兴趣的影片,同时与家长建立联系和沟通,确保孩子的安全5.2 马戏团表演教师组织孩子分小组进行表演和学习,提醒孩子要关注和关心彼此,并强调团队协作和合作的重要性5.3 创意游戏教师引领孩子在户外展开游戏,充分利用场地和教具,增强孩子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中班体育《小小马戏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马戏团的基本表演项目,如走钢丝、骑独轮车等。
2. 技能目标:通过模仿马戏团表演,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提高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马戏团表演的基本动作,如走钢丝、骑独轮车等。
难点:培养幼儿在表演中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马戏团表演图片、视频、音乐、平衡木、独轮车等。
2. 场地: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教学导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马戏团表演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马戏团表演的项目。
教师讲解和示范走钢丝、骑独轮车等基本动作。
3. 实践操作(10分钟):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马戏团表演实践。
每组选择一个表演项目,如走钢丝、骑独轮车等。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动作,帮助他们掌握表演技巧。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表演,展示本组的成果。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肯定。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表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3. 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如示范、指导、鼓励等,确保他们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六、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的马戏团演员来园进行表演,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马戏团表演的精彩。
2. 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或马戏团,让他们亲身体验马戏团表演的氛围。
七、安全注意事项:1. 教师在活动中要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教师要提醒幼儿在表演过程中注意力度和动作的准确性,避免相互伤害。
3. 活动前,教师要检查场地和教具的安全性,确保无隐患。
幼儿中班上学期健康教案《小小马戏团》
活动目标
1.掌握钻、触物跳的动作,发展身体的协调性、敏捷性。
2.体验模仿动物本领的乐趣。
3.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4.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5.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跳绳、拱门(四个)、彩球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找欢快的曲子热身。
2.谈话——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过小动物表演节目的情景吗?
请幼儿回忆并互相说说观看动物表演的经历。
3.请幼儿模仿一下山羊走钢丝、熊猫钻圈、海豚顶球的动作。
(二)基本部分
1.学习“海豚顶球”——发展身体的协调性。
(1) 幼儿自由探索并模仿海豚顶球。
(2) 老师仔细讲解并示范:首先站到球的下面,屈膝半蹲,然后向上起跳,用额头触碰头顶上的小球。
2.幼儿尝试练习——学习本领。
现在请小朋友来练习海豚顶球的动作,看哪只“小海豚”先学到本领。
小朋友真棒,本领学的太快了,这次老师要增加难度,请小朋友根据老师指定的颜色进行顶球练习。
3.游戏:小小马戏团。
(1)分成两队
老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学小山羊走钢丝要双手平衡,脚踩跳绳;熊猫钻圈不能手碰障物;海豚顶球要按要求屈膝半蹲,然后向上起跳,用额头触碰头顶上的小球。
哪队先到达那队获胜。
(2)小结:游戏时按要求进行。
(三)结束部分
放松音乐,咱们来和海豚跳个海豚舞吧。
教学总结: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