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心时代的中国智慧17
- 格式:ppt
- 大小:1.77 MB
- 文档页数:30
智慧树知到《孔子与论语》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知到《孔子与论语》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论语》是由孔子及其弟子所著述的阐述修己安人之道的儒家经典。
()A:对B:错答案: 错2、《论语》在现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因为()。
A:《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典籍,极具文化价值;B:孔子的教诲在今天依然有着强烈的现代意义;C:读《论语》是修己安人的重要途径;D:《论语》是当今社会道德价值的重要依据。
答案: 《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典籍,极具文化价值;,孔子的教诲在今天依然有着强烈的现代意义;,读《论语》是修己安人的重要途径;第一章1、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人类思维范式的四大奠立者是:()A:老子、孔子、佛陀、苏格拉底B:孔子、佛陀、耶稣、柏拉图C:孔子、佛陀、耶和华、苏格拉底D:老子、佛陀、耶稣、柏拉图答案: 孔子、佛陀、耶和华、苏格拉底2、《论语》与()()()合称四书A:《礼记》、《大学》、《春秋》B:《大学》、《孟子》、《中庸》C:《尚书》、《诗经》、《春秋》D:《易经》、《尚书》、《诗经》答案: 《大学》、《孟子》、《中庸》3、东汉赵岐赞《论语》为:();唐代薛放赞《论语》曰:();明代杨宗吾认为《论语》:()近代梁启超先生指出《论语》:()A: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也、六经之菁华、六经譬则山海,《论语》其泛海之航,上山之阶乎、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B:六经之菁华、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也、六经譬则山海,《论语》其泛海之航,上山之阶乎、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C: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六经之菁华、六经譬则山海,《论语》其泛海之航,上山之阶乎、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也D: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也、六经譬则山海,《论语》其泛海之航,上山之阶乎、六经之菁华、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答案: 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也、六经之菁华、六经譬则山海,《论语》其泛海之航,上山之阶乎、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4、孔子与《论语》对中华文化精神的塑造,大体可以概括为()()()()A:"修己安人'"经世致用'"崇伦尚德'"守中贵和'B:"以人为本'"兼容并包'"经世致用'"守中贵和'C:"以义为先'"崇伦尚德'"经世致用'"守中贵和'D:"以人为本'"崇伦尚德'"经世致用'"守中贵和'答案: "以人为本'"崇伦尚德'"经世致用'"守中贵和'5、"以人为本'是孔子儒学的基本主张,这种主张在政治上就是"仁政'"民本'思想。
轴心时代读后感《轴心时代》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古代中国、古希腊、古印度和古以色列等文明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时间里,几乎同时经历了文明发展的关键时刻,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奇迹。
书中详细描绘了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文化氛围以及各个文明的特点和优缺点,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一时期的历史和文化。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时期文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每个文明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贡献,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困难。
例如,古希腊文明注重理性思考和哲学探究,其思想深刻而富有启发性;古印度文明则强调内心的平静和超越,其智慧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心灵;而古中国文明则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道德和政治体系,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不可估量。
作者通过对这一时期历史的深入挖掘和比较分析,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各个文明的优缺点以及其相互影响。
作者认为,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作者还强调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认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认为,《轴心时代》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其全面而深刻地分析了这一时期的历史和文化,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一时期的人类文明。
同时,作者的思想也很有启发性,让我们重新审视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走向。
这本书所传递的信息和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它强调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让我们更加尊重和理解其他文化和文明。
其次,它也提醒我们要保持批判精神和对历史的反思态度,不断反思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最后,它也鼓励我们要保持开放心态,积极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总之,《轴心时代》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它不仅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一时期的历史和文化,也让我们重新审视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走向。
同时,它所传递的信息和思想也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让我们更加尊重和理解其他文化和文明,保持批判精神和对历史的反思态度,积极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全球治理中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探讨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经济贸易全球化面临逆流,气候变化日益严峻,安全威胁四伏等等。
在这些挑战中,全球治理的问题日益凸显,需要各国共同协作,推出更加普适、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的全球治理方案。
一、中国智慧的内涵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经验和成功模式得到了广泛关注。
中国提出的“中国智慧”就是指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可以为解决世界上的共同问题提供借鉴。
1、倡导多边主义2、加强区域合作在全球治理中,加强区域合作是一个必要的手段。
在中国智慧中,中国积极推动区域合作,例如,上海合作组织(SCO)、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机制的建设,就是区域合作的典范。
通过区域合作,建立共识和规则,化解地区间的矛盾和争端。
3、注重发展在全球治理中,注重发展是首要任务。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中国智慧的一大亮点。
中国在前30年里实现了景气期和发展期的快速增长,稳步走向中高速增长阶段。
中国通过建立起全球最大规模的粮食安全系统、倡导新型城镇化等措施,成功地实现了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与国家强盛。
二、中国方案的实践效果早在2013年,中国就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被称为“一带一路”。
这一倡议不仅改变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发展前景,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带一路开展了多方面的合作,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贸易等领域,同时带来了多项便民措施和政策,如免签、免费销售和反腐措施等。
这些政策孕育了愈加广泛的发展机会。
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带来了实质性的经济收益,同时也赢得了世界范围内各国的支持和参与。
根据统计,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投资的总额已经超过1.8万亿美元,同时在沿线国家合作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涵盖了公路、铁路、港口等多个领域,惠及了数以千计的就业和商贸机会,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助力。
总之,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思路和实践成功办法,为推动全球治理和平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走近国学经典成都工业学院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绪论单元测试1.“国学”一词,在中国古籍中所指的是国家兴办的学校。
()A:错 B:对答案:B2.“国学”一词,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又被成为()。
A:“汉学” B: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C:中国学D:“国故”答案:AD3.“秦”字表示从田里众多成熟的禾谷中,选择果实饱满者作为来年的种子。
()A:错 B:对答案:B4.古代目录学中的“四分法”是指按照()的名称和顺序进行图书分类的标准。
A:经子集史 B:经史子集 C:经子史集 D:经集史子答案:B5.“轴心时代”是指公元前()年间人类文明发展有了重大突破的黄金时期。
A:公元前600至公元前300年间 B:公元600至公元300年间 C:公元前300至公元前100年间 D:公元前200至公元前100年答案:A第一章测试1.《易传》的出现,比墨子、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出现要早至少600年。
()A:对 B:错答案:B2.《易经》中具有朴素而深刻的自然法则和辩证思想。
()A:错 B:对答案:B3.战国时期,孔门后学对《易经》的注解和筮占原理、功用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形成了一组七种十篇文章。
()A:错 B:对答案:B4.《周易》中所说的“四象”是指由阴阳的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四象”是指()。
A:老阴 B:少阴 C:少阳 D:老阳答案:ABCD5.由八卦两两相重组合而成的六十四卦,也构成了“二二相耦,非覆即变”的关系。
()A:对 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诗经》包括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
A:周南、召南 B:郑、齐、魏、唐、秦 C:陈、桧、曹、豳 D:邶、鄘、卫、王答案:ABCD2.以下《诗经》篇目中全部是表现婚恋内容的选项是()。
A:《大雅·板》《大雅·荡》《大雅·生民》《郑风·风雨》 B:《小雅·正月》《邶风·静女》《小雅·十月之交》《大雅·皇矣》 C:《秦风·蒹葭》《邶风·静女》《郑风·溱洧》《郑风·风雨》D:《大雅·公刘》《大雅·緜》《大雅·大明》《秦风·蒹葭》答案:C3.以下《诗经》诗句中采用了“兴”手法的有()。
关于轴心时代的认识轴心时代是一个历史概念,指的是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的一段时间,即东方和西方的政治和文化重心逐渐向东方转移的时期。
在这个时代,亚洲和欧洲的政治力量逐渐向东方转移,东方的文化和文明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轴心时代的起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和印度的佛教兴起。
在这个时期,中国和印度都出现了一系列的哲学思想家和政治家,如孔子、老子、孟子、庄子、释迦牟尼等,他们的思想对亚洲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孔子提出了儒家思想,提倡仁爱和中庸之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的兴起也使得中国的文化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同时,中国的政治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斗争和战争不断,最终形成了秦朝的统一。
在印度,佛教的兴起对印度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佛教强调人间解脱和慈悲为怀,对印度教的种姓制度提出了质疑,也使得印度社会更加开放和包容。
佛教的传播还使得印度和东南亚地区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在轴心时代的西方,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和文化也达到了巅峰。
希腊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对西方世界的学术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罗马帝国的崛起使得西方的政治力量逐渐向西方转移,成为欧洲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
在轴心时代的东方和西方,政治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不断加深。
希腊的艺术和科学在亚洲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应用,如医学、数学、天文学等领域都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
同时,佛教的传播也使得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地区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在轴心时代的东方和西方,政治和文化的转移和交流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影响,而是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过程。
东方的政治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方,西方的政治和文化也对东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交流和融合使得轴心时代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
轴心时代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标志着东方和西方政治和文化力量的转移和交流。
中国的轴心时代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
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当中国文化进入到了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左右这一段发展历程之时,中国文化鲜明的人文主题在这一时期基本确立了;中国人的思维方法——以认识对象的自觉体悟和整体把握为特征的思维方法,基本定型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流派,基本形成了;中国人重伦理道德、重个人修养、重实用理性的价值判断标准在这一时期基本树立了;中国的士人集团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的“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的文化包容机制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了;中国人在当时思考的主要问题,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这便是中国的轴心时代。
中国的轴心时代是当时的社会发展和社会变动的必然产物。
春秋时期,“天子衰微、王权坠落”,于是“学在官府”的局面遂被打破,私学由此产生,由少数贵族所垄断的文化教育也随之下到民间,“士”阶层由此产生。
士阶层的来源有二:一是贵族及其子弟在社会变革中门庭冷落,沦入士的队伍;另一是庶民等社会下层中的一些人士,通过勤奋学习,“积文学,正身行”而上升为士。
春秋末期,官学式微,私学勃兴,原本为贵族所垄断的知识也走向了民间,于是士阶层的人数增多,队伍扩大。
春秋时期的兼并战争和战国时期的征战杀戮,使得是时的统治阶级都充分认识到了“人才”和“谋略”的重要性,不少雄才大略的君主,都竞相招揽士人,激发了士阶层参预政治的激情。
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使文化传播的速度加快,文化发展的规模日盛,文化流派种类增多。
耕道养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模块一测试1.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一个很神奇的现象——一群天才扎堆出现,这一时代就是由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提出,为后人所公认和推崇的()参考答案:轴心时代2.轴心时代出现专门的知识“圣贤”,中国所研究的问题是()参考答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变成()社会的转折点。
参考答案:半殖民地半封建4.孔子学院是()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机构。
参考答案: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办公室5.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参考答案:和而不同;兼容并蓄6.哪一个不是东方三圣贤?()参考答案:孔子7.轴心时代的轴心指的是()参考答案:时间轴和空间轴8.西方三圣贤是指?()参考答案:亚里斯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9.长城是哪两种文化冲突的结果()参考答案:游牧文化;农耕文化10.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就提出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指的是对世界文明要有一种兼容并包的态度。
()参考答案:对模块二测试1.总结学校百年历史的专著是()参考答案:《百年史略》2.《奏定学堂章程》,又称《辛亥学制》,该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参考答案:错3.哪一年云南省农业学校动物专业师生到达荒无人烟的小哨再创学校办学新天地?()参考答案:19584.1911年9月9日,朱德参加推翻清政府的昆明“重九起义”。
()参考答案:错5.曾在我校担任体操教习的著名革命领袖是?()参考答案:朱德6.清华大学的校训是()参考答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7.下列不属于四个自信的是()参考答案:民族自信8.百年校史传承的是()精神?参考答案:开拓创新;家国情怀;理想信念;社会责任9.二十大报告两个结合指的是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参考答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具体实际10.学习校史是为了赓续血脉,传承学校精神,树立文化自信。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
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轴心时代”或“轴心期"概念是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明确提出的一个跨文化研究的概念,用以指称公元前500年前后即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间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文化突破现象。
、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轴心时代的中国与希腊体育比较研究姓名:陈祥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体育人文社会学指导教师:杨弢20090401摘要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差异显著,促成中西方体育巨大差异的原因多样,但从历史角度考察,源头的差异首当其冲。
西方体育的源头在古希腊,而中国传统体育初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从文明史的角度看,古希腊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同处在“轴心时代”。
此时,分处于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中国和古希腊都创造出辉煌灿烂而又风格迥异的文化。
在体育文化方面,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民族性格等致使中国与古在价值观念、运动形态和运行模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而这一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致使后来中国与西方体育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本课题选取轴心时代这一特殊历史时段下的中国与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为人们廓清对古代中国与古希腊的体育异同点的认识,而且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今中西方体育的巨大差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轴心时代的中国与希腊在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思想文化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而这些异同点在体育方面也是可见一斑的。
中国的轴心时代――《寓言的密码》序言┈┈┈┈┈┈┈┈┈┈┈┈┈┈┈┈┈┈┈┈┈┈┈┈┈┈┈┈┈┈┈┈┈┈┈┈┈┈┈┈┈┈┈┈┈--------------------------------------- 2005-08-16◇张远山儒家天真,道家率真,墨家认真,名家顶真。
许多政治上天真的儒家,在生活中一点也不率真,所以多是伪君子。
生活中率真的道家,在政治上一点也不天真,所以多是真隐士。
宗教上认真的墨家比儒家虔诚,他们把鬼神当真,因此避免了儒家的虚伪。
知识上顶真的名家比道家真诚,他们把真理当真,因此避免了道家的虚无。
然而皇权专制需要政治上天真幼稚的儒家,因此儒家战胜了墨家,宗教信仰在中国成了民俗游戏。
皇权专制需要生活上率真随便的道家,因此道家战胜了名家,客观真理在中国成了海外奇谈。
所谓真实,可分为真际与实际两部分。
中华民族是个很不认“真”但极为务“实”的民族。
名、墨两家专注于真际,儒、道两家专注于实际,因此墨家和名家的中道覆灭,在中国历史一成不变的务实轨道上,几乎是逻辑的必然。
名、墨两家的中道而绝,使真际文化成为绝响;儒、道两家的阴阳互补,使实际文明绵延久长。
中国文化对“真实”的接受程度,以道家颇为务实的率真为最后界线。
在率真的限度内,一定程度的狷介放达,成了中国文化最高的审美内容。
作为对令人窒息的专制文化的必要调节,作为对高度紧张的脆弱神经的适度松弛,道家式的率真狂放,有时甚至可以表现为对帝王将相的某种不恭和傲慢,但任何狂狷之士一旦越过了这条最后界线,就会遭遇灭顶之灾。
儒家弱智,道家狡智,墨家奇智,名家大智。
儒家标榜仁义,贬低智慧,因为他们非常弱智。
道家批判仁义,绝圣弃智,却自称大智若愚,然而若愚之智并非大智,只是老奸巨猾的狡智。
墨家非难儒、道两家,无私无畏地神道设教,颇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奇智。
名家跳出世俗政治的污秽樊笼,冒天下之大不韪地叩响真理之门,故有空谷绝响的大智。
在公孙龙的超绝智力面前,所有先秦诸子的智力都显得相当平庸。
轴心时代的主要内容以下是 8 条关于轴心时代的主要内容:1. 轴心时代那可是个超级神奇的时期呀!就像夜空中突然绽放的绚烂烟花!想想看,那个时候出现了那么多伟大的思想家,比如孔子,他的学说影响了中国几千年!这难道不厉害吗?例子:咱就好比现在的生活,要是没了那些传承下来的智慧,那不就像没头苍蝇一样嘛!2. 轴心时代啊,简直是人类思想的大爆发时代!苏格拉底不就是那个时候的闪亮之星嘛!他和人们的对话,不就像是在点燃智慧的火炬吗!你说是不是?例子:要是没有苏格拉底的追问和思考,现在的人可能都不知道怎么去追寻真理呢!3. 哎呀呀,轴心时代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转折点呢!比如说佛陀,他带来的佛法,就如同给迷茫的人们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啊!这影响多大呀!例子:好比在黑暗中摸索的人突然看到了光,那种感觉,多震撼呀!4. 轴心时代啊,不就是各种思想争奇斗艳的舞台吗?像犹太教的先知们,他们的话语就像给人们指引方向的灯塔呀!这多了不起!例子:要是在海上航行没有灯塔,那得多可怕,就像没有这些先知的指引一样。
5. 哼,轴心时代可是塑造了我们现在这个世界的呀!亚里士多德知道吧,他的研究可不就像是为知识大厦打下了坚实的基石嘛!你能不服?例子:没有亚里士多德的那些智慧,我们现在很多科学恐怕都发展不起来呢!6. 哇塞,轴心时代就是人类智慧的爆发井喷呀!墨子的兼爱非攻理念,不就像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每个人嘛!这多棒啊!例子:就像在寒冷的冬天突然感受到了温暖,那种感觉太美好啦!7. 嘿,轴心时代简直是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呀!老子的道家思想,不就像是一股清泉流淌在人们心间嘛!这能不迷人?例子:比如我们在炎热的夏日里,遇到那股清泉,该是多么惬意呀!8. 轴心时代啊,就是个奇迹不断诞生的时代!那么多伟大的人物和思想,就如同星星一样闪耀!不服来辩呀!例子: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些,我们的世界得变得多么暗淡无光啊!我的观点结论:轴心时代对人类的影响极其深远,那些伟大的思想和人物是我们永远值得去探究和铭记的宝贵财富。
轴心时代的中国思想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世界上几个相隔千山万水的国家不约而同地发生了“超越性的突破转变”,古希腊走出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以色列出现了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诞生了释迦牟尼,中国则活跃着孔子,老子,孟子,庄子等先秦诸子。
闻一多在1943年所作《文学的历史动向》中说:“人类在进化的途程中蹒跚了多少万年,忽然这对近世文明影响最大最深的四大古老民族—中国,印度,希腊,以色列—都在差不多同时猛抬头,迈开了一大步。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则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轴心时代这个命题。
他认为:“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
自那以后,情况就这样。
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忆或曰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动力。
”无论是欧洲的文明还是中国的宋明理学轴心期的思想因子总是在人类历史文化的大转型时期发挥巨大的作用,轴心文明开创的东西方思想传统也早已积淀为后世文化赖以生存的肥沃土壤。
在世界历史上,中华文明是唯一绵延至今,不曾中断的文明形式。
回眸人类曾经共同经历的那个蓬勃发展,自由多元,大放异彩的思想文化的黄金阶段,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间的中国,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
在此之前建立的西周王朝,以一套完整的宗法制制度和礼乐文化制度凝聚属下的邦国,维护周天子的权益,保持稳定的社会秩序,民本思想,道德伦理观念等成为周代文明的主要特色,理性的光辉也因此而得以透过神权的重幕照向大地。
但随着来自西北的少数民族攻破了西周王朝最后一个王——周幽王的镐京(今陕西西安),宣告维系了三百多年的西周王朝的结束。
幽王之子宜臼仓皇东迁,于公元前770年继位,定都洛邑(今。
河南洛阳),就此开始了东周王朝五百多年的历史。
迁都后的东周无可挽回的衰落下去,地位等同于一个弱小的诸侯国,再也无力掌控天下。
王纲解钮,礼崩乐坏,此后的中国大地一直到秦统一前,便长期处于这样一种诸侯并立的政治局面,史称春秋战国。
轴心时代,出自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
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世界上主要的几个国家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比如印度的释迦牟尼,以色列的犹太先知,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国的孔子和老子。
数学上的二进制,是17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在《周易》的启发下发明的。
《周易》包括哲学书《易传》和占卜术《易经》。
经,就是代表永恒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著作。
传,就是对经的解释,阐释,说明,补充和发挥。
商人用龟壳在火上烧看裂纹的走向来判断凶吉。
周人用蓍草,25长25短,抽出1根不用,剩余59随意分配。
变化的是现象,不变的是规律。
而且现象不断变化,这本身就是规律。
我们这个世界,永远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变化的规律,也是不变的。
越是高级的东西越简单,越是真理越明。
《周易》的方法三种:抓住根本,掌握规律,建立系统。
根本就是阴阳。
君尊臣卑,父尊子卑,男尊女卑,总之,尊为阳,卑为阴。
是与非,是事实判断。
可与否,是决策判断。
凶与吉,是结果判断。
阴阳的关系,相生,相克,共存,转化。
《周易》的启示有四条:忧患意识,理性态度,变革精神,中庸精神。
《易经》就是从最基本,最原始的因素开始,在经历所有的可能性后,到达成功,然后走向还没有成功,然后重新开始,中国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我们可以微微翘一下尾巴。
为何要翘?因为憋屈了太久。
为何稍微翘?因为既济后面是未济。
有矛盾就有冲突,有冲突就有变化,有变化就有发展,有发展就有前途。
这就不是不怕变,而是怕不变。
前者是被动的,后者是主动的。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中庸就是无过无不及。
人们对中庸的误解:骑墙派,和稀泥,好好先生。
老好人,就是乡原。
贼,古语中指的是人身伤害。
盗,则是偷东西。
寇是外敌入侵。
匪,是犯上作乱。
周,是团结。
比,是勾结。
四大圣人:伊尹,伯夷,柳下惠,孔夫子。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行不通,又要提倡,就是伪君子。
以德报德理所应当,以怨报德必须否定,以德报怨要求太高,以怨抱怨不宜提倡。
中国何来轴心时代?【内容提要】雅斯贝斯的“轴心时代”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介绍到中国时,正值中国社会处于一个特殊的转折时期。
雅斯贝斯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史前、古代文明、轴心时代和科技时代四个基本阶段,其中,第三阶段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东西方同时或独立地产生了中国、印度、巴勒斯坦和希腊四个轴心文明。
虽然这一理论具有反西方中心论的意味,但也必须注意到,在雅斯贝斯所划分的整个人类历史上,只有中华文明跨越着全部四个阶段,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到第二阶段绝灭了,古希腊文明则在第三阶段才开始。
追溯民初以来学者早已开始的东西文明比较,更多关注的是在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华文明的第二阶段上。
20世纪初兴起的疑古思潮将中国古史“砍掉一半”、“打个对折”,“轴心时代”理论则恢复了晚周诸子学的合法性,但它同时继续漠视三代王官学,而三代王官学正是晚周诸子学乃至整个中华文化的源头。
“轴心时代”理论与中华文明对接中的偏差,其影响将是流与源的颠倒、反题与正题的倒置和各期学术史的逐次错位。
【摘要题】历史理论(唐宋史研究网站)Jaspers separated the human history into four fundamental phases,which consi st of the Pre-history time,the Archaian civilization time,the Axial age and the sci ence and technology time.During the third phase,about BC500,there independently or contemporarily created four axial civilizations,China, India,Palestine and G reece.Just as some scholars pointed out that this theory is permeated with antiwe stern center thought,but we also must notice that during the whole human historythat has been separated by Jaspers,Chinese civilization entirely spanned four ph ases,but the civilization of Egypt and Mesopotamia disappeared during the secon d phase,and the ancient Greek civilization barely began at the third phase.The tre nd of doubting ancient history thought which arising in early 20th century cut aw ay and rebated half of Chinese history,the Axial Age theory resumed the validity of the various scholars in later Zhou Dynasty,and went on disregarding the gover nment and official scholars of the San Dai Dynasty,but the government and offici al scholars of San Dai Dynasty just is the headstream of the various scholars in l ater Zhou Dynasty even of the whole Chinese ci,vilization.【关键词】雅斯贝斯/轴心时代/学术源流/疑古派/王官学/诸子学Karl Theodor Jaspers/Axial Age/the fountainhead of learning/the trend of dou bting ancient history thought/the government and official scholars/the various sc holars“轴心时代”(Axial Age)理论是由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斯(Jaspers,Karl Theodor 1883—1969)所提出,主要体现在他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原着为德文,标题为V om Ursprung und Ziel der Geschichte,1949年初版,1953年由Michael Bullock英译,题为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由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和英国Routledge and Keegan Patll公司出版)和《哲学概论》(德文标题Einführung in die Philosophie:Zwlf Radiovort,1950年初版,1954年由Ralph Manheim英译,题为Way to Wisdom: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仍由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两部着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