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川大模电实验14-15秋)
- 格式:doc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10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引言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电子信号的传输、处理和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模拟电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通信、娱乐、医疗等领域。
本篇实验报告将介绍我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学习和实践经验。
实验一:放大电路设计与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主要学习了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实验。
首先,我们通过理论计算和仿真软件的辅助,设计了一个放大电路。
然后,我们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进行实验搭建。
在搭建完成后,我们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对电路进行测试和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实验二:滤波电路设计与实验滤波电路是模拟电子技术中常见的电路之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的设计和实验。
通过理论计算和仿真软件的辅助,我们设计了一个低通滤波器和一个高通滤波器。
然后,我们使用合适的电子元件进行实验搭建,并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对电路进行测试和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滤波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实验三:振荡电路设计与实验振荡电路是模拟电子技术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振荡电路的设计和实验。
通过理论计算和仿真软件的辅助,我们设计了一个振荡电路。
然后,我们使用合适的电子元件进行实验搭建,并使用示波器对电路进行测试和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并学会了调试振荡电路的方法。
实验四:运算放大器设计与实验运算放大器是模拟电子技术中常见的电子元件之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运算放大器的设计和实验。
通过理论计算和仿真软件的辅助,我们设计了一个运算放大器电路。
然后,我们使用合适的电子元件进行实验搭建,并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对电路进行测试和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并学会了调试运算放大器电路的方法。
实验五:电源设计与实验电源是模拟电子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电源的设计和实验。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评估模拟电子技术的运用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实验器材- 双踪示波器- 函数信号发生器- 直流稳压电源- 万用表- 电阻、电容等元器件实验步骤第一步:直流电压放大1. 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将直流稳压电源输出设为10V。
2. 测量放大电路的直流放大倍数。
3. 将输入信号从0.1V逐渐增加到1V,并记录对应输出信号的电压值。
第二步:换流电路1. 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设为正弦波。
2. 测量换流电路的输出波形,并与输入波形进行比较。
第三步:集成运放1. 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将输入信号设为三角波。
2. 测量集成运放输出波形,并与输入波形进行比较。
结果和分析1. 在直流电压放大实验中,测得电路的直流放大倍数为15.4倍,输出信号的失真略微增加。
这是因为理想的运放模拟电路在直流部分可以达到无穷大增益,但实际电路因为存在漏电、器件参数的不同导致实际相对稳定的直流增益不可能太高,而且正负电源电压限制了输出信号的动态范围。
2. 在换流电路实验中,我们通过不同的电容选择和欧姆电阻配合,完成了信号的正弦波变换成半波直流脉冲的效果。
但由于电路的非线性和欧姆电阻的不稳定,导致了输出信号有一定的失真和频率降低的现象。
3. 在集成运放实验中,我们实现了三角波的变幻成矩形波的目的。
理论上,集成运放的输入阻抗无限大,输出阻抗无穷小,所以输出信号理论上等于输入信号。
而实际中,集成运放输出信号会受到负载、电源电压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际输出信号与理论信号有一定偏差。
总结通过本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我们学习了基本的模拟电路设计和调试方法,深入理解了运放的基本原理,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电子技术基础模电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模拟电子技术实习,使我对模拟电子电路的设计、调试和优化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为我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实习过程中培养了我团队协作、共同探讨、共同进步的精神,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熟悉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元件及其特性,了解各种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2. 学习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如电压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
3. 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完成简单模拟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
4. 学习模拟电子电路的调试与维修方法,提高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5.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实习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按照指导书的要求,逐步完成了以下任务:1. 学习基本元件的使用方法和特性,通过实测了解元件的实际性能。
2. 根据电路原理图,分析并搭建模拟电子电路,如电压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
3. 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焊接技术,独立完成焊接任务,并对焊接电路进行调试。
4. 学习模拟电子电路的调试与维修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解决电路中出现的问题。
5. 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四、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模拟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电路的分析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充分发挥所学知识,为我国电子技术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实习不足与反思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电路搭建和调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有时不能迅速找到问题所在。
此外,在团队合作中,我发现自己需要进一步提高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为了改进这些不足,我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加强电路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学习,提高自己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同时注重与团队成员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总之,本次模拟电子技术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技能,还锻炼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
《模拟电子技术》实训报告本次实训是关于模拟电子技术的,主要是针对相关的实验项目进行实践操作,并撰写实训报告,下面将详细介绍本次实训的过程和实验结果。
实验一:二极管特性曲线测量实验目的:了解正、反向偏置下二极管的静态特性曲线,了解二极管的电压调制和整流特性。
实验原理:二极管结构简单,由于P型和N型半导体的PN结在通电时,只有从P端进入的电子和从N端进入的空穴才能与杂质原子相结合,而N端进入P端的空穴也只能在PN结的P区被杂质原子夺去所携带的电子后才能与杂质原子结合。
因此,当PN结的P区被正偏时,杂质原子夺去空穴的能量变小,故P区的少数载流子数要增加,而N区的多数载流子数也相应增加,PN结区的耗散功率也增加,实验曲线如图1所示,由曲线可以看出,在正向偏置时,二极管的电流会逐渐增加;当反向偏置时,电流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图2和图3中的整流电路是根据上述原理设计的。
实验内容:1. 收集各种二极管标志和参数,按规定记录并解释其含义。
2. 制作二极管静态特性曲线测量电路,中央频率为1KHz(直流鉴定)。
3. 测量并记录ZJJ130二极管在正、反向电压偏置下的静态特性曲线。
4. 测量并绘制ZJJ130的正向偏置特性曲线,观察时因激光使用时间过短而异常散射。
5. 以1V、5V、10V为共同电压测量并绘制以上电压下ZJJ130二极管的整流电路波形。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ZJJ130二极管的特性曲线,并且通过整流电路测试得到了不同电压下的波形。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正向偏置下,二极管的电流会逐渐增加;当反向偏置时,电流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同时,通过整流电路测试得到的波形可知,当外加不同电压时,波形的包络形状不同,但整流电路的整流现象都是显著的。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二极管的特性曲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了解到了整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并亲自进行操作,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实践操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的基本操作流程;2. 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的基本测量方法;3. 理解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提高电路分析能力;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二、实验内容1.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等;2.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3. 射极跟随器实验;4. 差动放大器实验。
三、实验原理1. 常用电子仪器使用: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等是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掌握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对于进行实验至关重要。
2.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是一种基本的模拟放大电路,其原理是利用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将输入信号放大。
3. 射极跟随器:射极跟随器是一种具有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电压放大倍数接近1的放大电路,常用于信号传输和阻抗匹配。
4. 差动放大器:差动放大器是一种能有效地抑制共模干扰的放大电路,广泛应用于测量、通信等领域。
四、实验步骤1. 常用电子仪器使用:熟悉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的操作方法,并进行基本测量。
2.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1)搭建实验电路,包括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2)调整电路参数,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3)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分析电路放大效果。
3. 射极跟随器实验:(1)搭建实验电路,包括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2)调整电路参数,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3)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分析电路放大效果。
4. 差动放大器实验:(1)搭建实验电路,包括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2)调整电路参数,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3)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分析电路放大效果。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1. 常用电子仪器使用:根据实验要求,使用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2.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1)输入信号频率为1kHz,幅值为1V;(2)输出信号频率为1kHz,幅值为5V;(3)放大倍数为5。
模电实习报告本次模拟电子技术实习是在学校实验室进行的,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模拟电路的设计、搭建和调试。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模拟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等。
然后,我们根据老师给出的设计要求,自行设计并搭建了一个放大电路。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选择合适的元件,如何计算元件的参数,以及如何连接电路。
在搭建电路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元件损坏、电路连接错误等,但通过查阅资料和与同学讨论,我们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
接下来,我们对搭建的放大电路进行了调试。
首先,我们使用示波器观察了电路的输入输出波形,发现波形存在失真。
通过调整元件的参数,我们逐渐减小了失真程度,最终达到了设计要求。
然后,我们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了不同频率的信号,观察了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通过调整电路的参数,我们使放大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放大效果均较好。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
这些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对我们的实验结果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如何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如何撰写实验报告。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模拟电子技术的重要性。
在实际应用中,模拟电子技术无处不在,如手机、电视、电脑等。
同时,我也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真正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我还加强了与同学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总之,本次模拟电子技术实习使我受益匪浅。
通过实习,我对模拟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我相信这些知识和技能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 收音机的组装与调试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完成时间:目录1.实习目的和内容 (3)2.收音机原理 (3)2.1无线电的发送 (3)2.2无线电的接收 (4)2.3输入回路 (5)2.4变频级 (6)2.5中频放大器 (7)2.6检波 (7)2.7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 (8)2.8音频放大器 (9)2.9收音机性能指标 (9)3.收音机组装 (10)3.1元器件及电阻值计算表 (10)3.2使用工具及元器件简介 (11)3.3组装及注意事项 (12)4.收音机测试、调试及故障排除.................................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收音机测试 (13)4.2收音机调试 (14)4.3故障排除 (15)4.3.1电池槽装上电池后没有声音 (15)4.3.2故障测量 (15)4.3.3收不到台 (15)4.3.4指示灯不亮 (15)4.4.5扬声器中的声音较小 (15)4.4.6仪器正常,耳机不出声 (15)4.4.7不能调不同频道 (15)4.4.8其他问题 (16)5.总结 (16)1.实习目的和内容实习目的和内容主要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 要我们对电子元器件进行识别, 相应工具的操作和使用, 电子设备制作、装调的全过程, 掌握查找及排除电子电路故障的常用方法有个更加详实的体验, 有助于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帮助我们学习专业知识。
同时实习使我获得了收音机的实际生产知识和装配技能,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独立工作的能力。
具体如下:1.1熟悉电阻、电容、电感线圈、中周、变压器、二极管、三极管、电位器、耳机插座、喇叭等电子元件。
1.2 在散件的组装过程中进一步学习电子技术。
1.3掌握电子安装工艺了解测量和调试技术。
1.4学习焊接电路板的有关知识, 熟练焊接的具体操作。
1.5看懂收音机的原理电路图, 熟悉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学会动手组装和焊接收音机。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掌握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基本搭建和调试方法。
3. 学习信号的产生、传输和处理的实验技能。
4. 提高对电路性能指标的理解和测试能力。
二、实验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是研究模拟信号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技术。
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晶体管放大电路:利用晶体管的放大作用,将微弱的输入信号放大到所需的幅度。
2. 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和幅度的正弦波信号,用于测试电路的性能。
3. 示波器:观察和分析信号的波形,测量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等参数。
4. 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等参数。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晶体管共射放大电路(1)搭建共射放大电路,包括输入端、放大电路和输出端。
(2)调整电路参数,使放大电路工作在最佳状态。
(3)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输入信号,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和幅度。
(4)测量放大电路的增益、带宽和失真等性能指标。
2. RC正弦波振荡器(1)搭建RC正弦波振荡器电路,包括RC振荡网络和放大电路。
(2)调整电路参数,使振荡器产生稳定的正弦波信号。
(3)使用示波器观察振荡信号的波形和频率。
(4)测量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幅度和相位等性能指标。
3. 差分放大电路(1)搭建差分放大电路,包括两个共射放大电路和公共发射极电阻。
(2)调整电路参数,使差分放大电路抑制共模信号,提高电路的共模抑制比(CMRR)。
(3)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差模和共模信号,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和幅度。
(4)测量差分放大电路的增益、带宽和CMRR等性能指标。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 晶体管共射放大电路| 电路参数 | 测量值 || --- | --- || 输入信号幅度 | 0.1V || 输出信号幅度 | 5V || 增益 | 50 || 带宽 | 10kHz || 失真 | <1% |2. RC正弦波振荡器| 电路参数 | 测量值 || --- | --- || 振荡频率 | 1kHz || 振荡幅度 | 2V || 相位| 0° |3. 差分放大电路| 电路参数 | 测量值 || --- | --- || 差模增益 | 20 || 共模抑制比(CMRR) | 60dB |五、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模拟电子技术基本原理的理解。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模电课程设计实训,使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设计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训内容1.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学习本次实训首先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系统学习,包括放大器、振荡器、滤波器、整流器等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2. 电路设计及仿真根据实训要求,设计并仿真以下电路:(1)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一个具有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增益的运算放大器电路,并进行仿真验证。
(2)滤波器电路:设计一个低通滤波器,对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进行滤波,并进行仿真验证。
(3)振荡器电路:设计一个正弦波振荡器,产生稳定的正弦波信号,并进行仿真验证。
3. 电路板制作与调试根据仿真结果,制作电路板,并进行实际调试。
调试过程中,对电路性能进行分析和优化,确保电路满足设计要求。
4. 电路性能测试对制作完成的电路进行性能测试,包括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增益、滤波特性等,以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
三、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设计方法。
(2)熟悉实验室设备,包括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数字多用表等。
(3)分组讨论,明确各组成员分工,制定实训计划。
2. 电路设计及仿真(1)根据实训要求,设计运算放大器电路,选择合适的运算放大器和元器件,绘制电路原理图。
(2)使用Multisim等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
(3)根据仿真结果,对电路进行优化,提高电路性能。
3. 电路板制作与调试(1)根据电路原理图,绘制电路板图,选择合适的电路板和元器件。
(2)制作电路板,包括钻孔、焊接、检查等步骤。
(3)将电路板安装到实验设备上,进行调试。
4. 电路性能测试(1)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数字多用表等设备,对电路进行性能测试。
(2)记录测试数据,分析电路性能,对电路进行优化。
模
拟
电
子
技
术
课
程
设
计
实
验
报
告
一、设计过程
为了设计三角波电路,我们参考了模电教材,在第十章中找寻所要求的电路图,根据P464图10.8.13锯齿波产生电路设计了三角波产生电路;而Ui1直接由函数发生器产生。
中间滤波电路参考了10.3节四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电路(P425),最后比较器参考了P458图10.8.5
的反相输入迟滞比较器电路。
二、电路完整图
三、计算过程
1.加法器的输出电压,我们选择了一个R1=1K欧姆,R2=10K 欧姆,R3=10K欧姆,由求和运算的公式V0=-(R3/R1*Vi1+R3/R2*Vi2),可以算得V0=-(10vi1+vi2)。
2.锯齿波的频率:
T=4*R14*R1*C1/R7=4*20K*12K*10^(-8)/20K=0.48ms,相对误差为:(0.5-0.48)/0.5=4%<5%.
3.滤波电路的特征角频率:f=1/2*3.14*RC=482HZ 四、调试及测量参数
预留1i u 、2i u 、1o u 、2o u 和3o u 的测试端子,记录实验中1i u 、2i u 、1o u 、2o u 和3o u 波形图。
测试端子
波形记录
可手绘描出大致形状或者截图粘贴
参数记录
1i u
频率f 0=500Hz 峰-峰值= -0.1V~ +0.1 V
2i u
1o u
频率f 1=1850Hz 峰-峰值=-8.2V~+8.2V
2o u
频率f 2= 460 Hz 峰-峰值=-7.8V~+7.8V
3o u
频率f 3= 460 Hz 峰-峰值=-1.87V~+1.87V
五、仿真测试波形图
1.uo1(锯齿波电路)
2.ui1(正弦波电路)
3.ui2(加法电路)
4.uo2(滤波电路)
5.uo3(门限电压电路)
六、总结电路优缺点及收获
设计电路优点:使用了四阶的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故所要求的幅频特性向理想特性逼近。
设计了反相输入迟滞比较器,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了。
设计电路缺点:开环增益低,共模抑制比小。
收获:在这次模电设计课程中,我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使自己更加熟练地运用了电子仪器,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了起来。
这次实验是我和我的搭档一起完成的,在实验前我们就参考资料,设计好了要组装的电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理论与实际的差距。
虽然我们使用的元器件参数都和设计的一样,但有些波形就是调不出来。
为此,我们又改变了一些元器件的参数值,才最终调试到所需波形。
尽管如此,我们调试出的波形的幅值与频率和理论值存在较大差异,更糟糕的是,有些示波器还无法显示波形的相关参数。
最后,我们在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这份实验报告。
最后我们要谢谢老师,这学期孜孜不倦地为我们传授知识,让我们更好地掌握了模电实验的相关操作。
七、元器件清单
10nF电容一个,0.33uF电容四个,稳压二极管BZV55-C6V2两个,运算放大器LM324AD七个,1K电阻7个,3.5K电阻1个,2K电阻1个,5K电阻2个,10K电阻5个,12K电阻2个,20K电阻4个,21K电阻1个,25K电阻1个,60K电阻1个,
100K电阻1个,+12V VDD电压源6个,-12V VCC电压源6个,正负5伏电压源各一个,二极管1PS300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