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古埃及美术
- 格式:ppt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39
第一章原始、古代美术四大文明古国:1.两河流域 2.古埃及文明 3.黄河流域 4.古希腊罗马第一节原始美术一,旧石器时代:1.磨制石器,洞窟壁画(手印经常出现),小型动物及裸体雕刻。
2.拉斯科洞窟(法)、阿尔塔米拉洞窟(西班牙)3.母神雕像:“原始的维纳斯”生殖的崇拜。
维也纳威伦道夫出土最有名。
4.牙骨工艺以及竹工木艺、皮革工艺二,中石器时代:1.露天岩画:人物活动为对象,动物形象减少。
2.北欧岩画:①渔猎部落:以线刻为主的写实的风格,人的作品。
②农牧民:把动物简化为抽象的图形,最后演变成几何图形的抽象风格。
3.拉文特岩画是表现人类活动的情节性绘画,以人狩猎为情节,表现运动和速度为特点。
呈现剪影或带状样式。
三,新石器时代:1.打制石器2.巨石建筑,宗教性纪念物。
巨石栏:“斯通亨治”雄伟的环形结构、宗教的庄严肃穆和悲剧性的壮美而引人注目。
3.陶工艺陶器的产生是新石器时代的又一个标志,同时也标志着农耕时代的到来,一种新的生存方式的开始。
第二节古代两河流域一,苏美尔—阿卡德美术(公元前3500—前200)1.建筑:塔庙(粘土制成砖坯,墙面镶嵌陶片防水装饰,世界上最早的马赛克典型代表:乌尔的月神庙,共四层。
)2.雕塑:男女神像(程式化:身体呈圆锥体圆筒形,着重刻画头、眼。
“苏美尔人立像”:双手奉于胸前,平静安详,眼睛睁得很大,表情纯真、朴实、专注;阿卡得雕刻具有写实性。
《阿卡德国王头像》:塑造写实而夸张,神情庄重威严,个性坚毅,《纳拉姆辛浮雕石板》:对角线构图,产生了动感和空间感。
)3.陶瓷工艺:欧贝德时期(以黄绿色细泥为原料,以赭红色几何装饰为主,多为罐和钵)乌鲁克时期(陶轮,多以欠底阴刻装饰纹样为主)杰姆狄特纳斯尔时期(色彩丰富,风格华美典雅)4.绘画:军旗(乌尔城出土,人物形象以侧面、正身、侧足为主,倾向于平面绘画。
)二,古巴比伦美术(公元前1900—前1600)《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最早比较完善的一部法典。
西方艺术流派(1):原始美术古埃及美术美索不达米亚艺术希腊艺术罗马艺术原始古代(公元前-公元476年)原始艺术。
是指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三万到一万多年之间。
原始美术包括洞窟壁画、岩画、雕刻、建筑等。
大多数现已发现的美术作品集中在欧洲,分别属于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古埃及艺术。
公元前300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征服下埃及,建立了统一的专制王朝。
此后,埃及经历了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前1071-前332)三个统一时期。
古埃及艺术。
一般指公元前332年前的埃及美术。
其特点是:建筑体量巨大,宏伟壮观,具有强烈的崇高感;雕刻朴素写实,整体性强,有观念化、概念化和程式化的倾向;绘画线条流畅优美,色彩丰富。
现遗存一些金字塔、雕刻和墓室壁画。
埃及艺术是人类最早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美索不达米亚艺术。
公元前3000-前331年出现于西亚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一带(即今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约旦、巴勒斯坦一带和伊朗西部)的美术。
美索不达米亚一词,源于希腊文,意为两河之间。
其特点是:各种艺术风格互相渗杂,多种渊源汇集,造型艺术绚丽多彩。
传世艺术品有圆雕、浮雕、陶器、乐器和贵金属工艺品,以及巨大的神庙和宫殿遗址。
希腊艺术。
通常指公元前12-前1世纪希腊及其附近岛屿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的美术。
广义上包括爱琴艺术。
公元前5-前4世纪,是希腊艺术的全盛时期,产生了米隆、菲迪亚斯、波利克里托斯、斯科帕斯、普拉克西特列斯等艺术家和帕提侬神庙、宙斯祭坛等建筑艺术。
其雕刻具有强健的体魄、昂扬的精神和典雅优美的造型,被尊崇为造型艺术的典范。
罗马艺术。
公元前509-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的美术。
继承希腊艺术成就,融会欧洲、北非、西亚美术的地方因素,创造了大量的美术作品。
其内容多为享乐性的世俗生活,形式上追求宏伟壮丽,刻画人物强调个性。
突出成就主要反映在建筑、壁画、肖像雕刻方面。
外国美术史:第三节古代埃及美术埃及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埃及是尼罗河的赐予(西罗多德)。
尼罗河由南向北纵贯埃及,在红海和利比亚沙漠、撒哈拉沙漠之间磁润出一条狭长城的绿洲。
公元前5000年,埃及社会出现了阶级的萌芽,公元前4000年前后出现了奴隶制国家。
到公元前300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征服下埃及,建立了统一的专制王朝。
国王被尊为法老,既是人间君主,又是太阳神之子,利用宗教的神秘力量来统治国家。
此后的埃及经历了古王国(前3000-前2300)、中王国(前2150-前1700)、新王国(前1071-前332)三个统一时期。
一、古代埃及美术的特点埃及是古代奴隶专制国家的典型代表,具有从法老到大臣、平民、奴隶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形的社会结构。
埃及艺术是为法老和少数贵族服务的,它是社会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意识形态里起着非常活跃的作用,它的作用是歌颂王权,巩固奴隶主国家的政权,强调等级制度。
这种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好大喜功的法老不惜动用数十万奴隶为自己建造陵墓、庙宇,雕凿巨像,以此表现他至高无上的地位。
为了神化法老和贵族,在题材和表现方法上又必须严格服从统治者的要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埃及艺术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和程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正面律。
宗教对埃及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埃及人都是虔诚的宗教徒,甚至法老也必须借助宗教力量来统治国家。
埃及人相信"灵魂不灭"认为人的肉体死去以后,灵魂仍随尸体存在,只要尸体保存得好,灵魂便可得到永生。
从这一观念出发,埃及人对陵墓的建造和装饰、尸体的保存特别关心。
他们的艺术大多是为死者服务的,所以,美术史家又把埃及艺术称为"来世的艺术"。
埃及艺术的形式在3000年间基本处于稳定不变的状态,总的说是壮丽、宏伟、明确、稳定,有严格的规范,又具有写实基础上的美化。
这种缺少变化的局面的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埃及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一种封闭的状况,它与世界其他文明地区隔绝,仅有东面的苏伊士海峡与亚洲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