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中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中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中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篇一: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_gb_50049-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codefordesignofsmall-sizepowerplant

gb50049-94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5年7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4〕670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9〕30号文的要求,由电力工业部负责主编,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的国家标准《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94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七月一日起施行。原国家标准《小型火力发电站设计规范》gbj49-83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电力工业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河

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五日

1总则

1.0.1为了在小型火力发电厂(以下简称发电厂)设计中,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政策,优先实行热电联产,讲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节约能源,节省工程投资,节约原材料,缩短建设周期;因地制宜地利用煤炭资源,实行综合利用,节约用地、用水,保护环境,执行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等现行的国家标准的规定,做到符合国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运行安全可靠,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压力参数为次中压、中压、次高压、单台锅炉额定蒸发量20~130t/h、供热式汽轮机功率1.5~12mw、凝汽式汽轮机功率3~25mw的新建或扩建的燃煤发电厂设计。1.0.3确定发电厂的类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0.3.1根据城镇地区热力规划,热电负荷的现状和发展,热力负荷的特性和大小,在经济合理的供热范围内,应建设供热式发电厂。

1.0.3.2根据城镇地区电力规划,在煤炭资源丰富而交

通不便的缺电地区或无电地区,以小水电为主的地区,解决枯水季节电源,具备煤炭来源条件时,应因地制宜地建设适

当规模容量的凝汽式发电厂。

1.0.3.3根据企业规划发展热、电负荷的需要,可建设

适当规模的企业自备供热式发电厂。1.0.4供热式发电厂机

组的选型,应依据“以热定电”的原则,并根据热负荷大小和特性,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确定。

1.0.5发电厂机组压力参数的选择,宜近期、远期建设

统一规划,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0.5.1供热式发电厂单机容量为1.5mw的机组,宜选

用次中压或中压参数;容量为3mw的机组,宜选用中压参数;容量为6mw的机组,宜选用中压或次高压参数;容量为6mw

以上的机组,宜选用次高压参数。

1.0.5.2凝汽式发电厂单机容量为3mw的机组,宜选用

次中压参数;容量为6mw及以上的机组,宜选用中压或次高压参数。

1.0.5.3在同一发电厂内的机组,宜采用同一种参数。

1.0.6发电厂规划装设机组的台数,供热式发电厂不宜

超过6台;凝汽式发电厂不宜超过4台。

1.0.7发电厂应按规划容量做总体规划设计。新建的发

电厂根据负荷增长速度,可按规划容量一次建成或分期建设。当发电厂主控制楼(室)、岸边水泵房土建部分分期施工有困难时,可按规划容量一次建成。

1.0.8企业自备发电厂的辅助设施、附属生产设施、生

活福利设施,由企业统筹规划建设时,发电厂不应设置重复的系统、设备或设施。

企业自备供热式发电厂补水量较大时,原水预处理系统宜由发电厂进行规划设计。

1.0.9发电厂的机炉配置、主要辅机选型、主要生产工艺系统及主厂房布置,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在满足发电厂安全、经济、可靠的运行条件下,系统和(或)布置可作适当简化。

企业自备发电厂装置水平,结合发电厂设备特点,宜与该企业工艺要求相协调。

1.0.10发电厂的煤尘、废水、污水、烟气、灰渣及噪声等各类污染物的防治与排放,应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劳动卫生与工业卫生方面标准的有关规定,达到标准后,方可排放。

污染物的防治工程设施及劳动卫生、工业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严禁将灰渣排入江河、湖海水域。

1.0.11发电厂的抗震设计,必须执行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1.0.12发电厂的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执行现行国家有关的标准、规范的规定。

2热、电负荷与厂址选择

2.1热负荷和热介质

2.1.1区域性供热式发电厂的热负荷,应在城镇地区热力规划的基础上经调查核实后确定。企业自备供热式发电厂的热负荷,应按企业规划要求的供热量确定。

2.1.2供热式发电厂的规划容量和分期建设的规模,应根据调查落实的近期和远期的热负荷确定。

2.1.3供热式发电厂的经济合理供热范围,应根据热负荷的特性、分布、密度、热源成本、热网造价和供热介质参数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蒸汽管网的输送距离不宜超过4km,热水管网的输送距离不宜超过10km。

2.1.4确定设计热负荷,应调查供热范围内的热源概况、热源分布、供热量和供热参数等,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2.1.4.1工业用汽热负荷,应调查和收集各热用户现状和规划的热负荷的性质、用汽参数、用汽方式、用热方式、回水情况及最近一年内逐月的平均用汽量和用汽小时数,按各热用户不同季节典型日的小时用汽量,确定冬季和夏季的最大、最小和平均的小时用汽量。对主要热用户尚应绘制出不同季节的典型日的热负荷曲线和年持续热负荷曲线。

2.1.4.2采暖热负荷,应收集供热范围内近期、远期采暖用户类型,分别计算采暖面积及采暖热指标。

应根据当地气象资料,计算从起始温度到采暖室外计算温度的各室外温度相应的小时热负荷和采暖期的平均热负

荷,绘制采暖年负荷曲线,并应计算出最大热负荷的利用小

时数及平均热负荷的利用小时数。

当采暖建筑物设有通风、空调热负荷时,应在计算的采暖热负荷中加上该建筑物通风、空调加热新风所需的热负荷。

采暖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的规定。

注:采暖起始温度,一般为室外日平均温度+5℃。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d的日平均温度。

2.1.4.3生活热水的热负荷,应收集住宅和公共建筑的

面积、生活热水热指标等,并应计算生活热水的平均热负荷和最大热负荷。

2.1.5供热式发电厂在非采暖期,当供热参数合适时,

可供热力制冷负荷。制冷热负荷,应根据制冷建筑物的面积、热工特性、气象资料以及制冷工艺对热介质的要求确定。

2.1.6经过调查核实的热用户端的在不同季节的最大、

最小和平均用汽量及用汽参数,应折算成发电厂端的供汽参数、供热蒸汽流量或供热量。采暖热负荷和生活热水热负荷,当按热指标统计时,不应再计算热水网损失。

2.1.7对热用户进行热负荷叠加时,同时率的取用,应

符合下列规定:

2.1.7.1对有稳定生产热负荷的主要热用户,在取得其

不同季节的典型日热负荷曲线的基础上,进行热负荷叠加时,不应计算同时率。

2.1.7.2对生产热负荷量较小或无稳定生产热负荷的次

要热用户,在进行最大热负荷叠加时,应乘以同时率。

2.1.7.3采暖热负荷及用于生活的空调制冷热负荷和生

活热水热负荷进行叠加时,不应计算同时率。

2.1.7.4同时率数值宜取0.7~0.9。热负荷较平稳的地区取大值,反之取小值。

2.1.8供热式机组的选型和发电厂热经济指标的计算,

应根据发电厂端绘制的采暖期和非采暖期蒸汽和热水的典

型日负荷曲线,以及总耗热量的年负荷持续曲线确定。

2.1.9发电厂的供热介质,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2.1.9.1当用户主要生产工艺需蒸汽供热时,应采用蒸

汽供热介质。

2.1.9.2当多数用户生产工艺需热水介质,少数用户可

由热水介质转化为蒸汽介质,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宜采用热水供热介质。

2.1.9.3单纯对民用建筑物供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

水的热负荷,应采用热水供热介质。

2.1.9.4当用户主要生产工艺必须采用蒸汽供热,同时

又供大量的民用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时,应采用蒸汽和热水两种供热介质。当仅供少量的采暖通风、

空调热负荷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采用蒸汽一种介质供热。

2.1.10供热介质参数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2.1.10.1根据热用户端生产工艺需要的蒸汽参数,经技术经济比较后选择最佳的汽轮机排汽参数或抽汽参数。

2.1.10.2热水热力网最佳设计供水温度、回水温度,应根据具体工程条件,综合热电厂、管网、热力站、热用户二次供热系统等方面的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当不具备确定最佳供水温度、回水温度的技术经济比较条件时,热水热力网的供水温度、回水温度,可按下列原则确定:

(1)通过热力站与用户间接连接供热的热力网,热电厂供水温度可取110~150℃。采用基本加热器的取较小值;采用基本加热器串联尖峰加热器(包括串联尖峰锅炉)的取较大值。

回水温度可取60~70℃。

(2)直接向用户供热水负荷的热力网,热电厂供水温度可取95℃左右,回水温度可取65~70℃。

2.1.10.3用于制冷的供热介质参数,应根据制冷工艺的技术要求确定。

2.1.11蒸汽热力网的用户端,当采用间接加热时,其凝结水回收率应达80%以上。

用户端的凝结水回收方式与回收率,应根据水质、水量、输送距离和凝结水管道投资等因素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

后确定。

2.2电力负荷

2.2.1建设单位应向设计单位提供建厂地区近期及远期

的逐年电力负荷资料。

2.2.1.1电力负荷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1)现有及新增主要电力用户的生产规模、主要产品及

产量、耗电量、用电负荷组成及其性质、最大用电负荷及其利用小时数、一级用电负荷比重等详细情况;

(2)地区工业生产发展逐年用电负荷;

(3)地区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建设发展逐年用电负荷;

(4)地区市政生活发展逐年用电负荷。

2.2.1.2电力负荷资料,应详细说明负荷的分布情况。

2.2.2对电力负荷资料应进行复查,对用电负荷较大的

用户应分析核实。

2.2.3根据建厂地区内的电源发展规划和电力负荷资料,做出近期及远期的地区电力平衡。必要时做出电量平衡。

2.3厂址选择

2.3.1发电厂的厂址选择,应结合热力和电力系统规划

及地区建设规划进行。并综合热力和电力负荷、燃煤供应、水源、交通运输、除灰、出线、供热管线、地形、地质、地

震、水文、气象、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企业自备发电厂的厂址,宜靠近企业的热力和电力负荷中心。并应与企业的各分厂厂址同时选定。区域供热式发电厂的厂址,宜靠近用户的热力负荷中心。

2.3.2企业自备发电厂的规划与布置,应与企业各分厂车间相协调,并应满足企业的总体规划要求。区域供热式发电厂或凝汽式发电厂,应与周围其它企业及所在城镇的规划相协调。

2.3.3发电厂的总体规划,应符合下列要求:

2.3.3.1以厂区为中心,使厂内外工艺流程合理。

2.3.3.2交通运输方便。

2.3.3.3妥善处理厂内与厂外、生产与生活、生产与施工的关系。

2.3.3.4方便施工,利于扩建。

2.3.3.5减少场地的开挖工程量。

2.3.3.6节约用地。

2.3.4选择厂址时,确定供水的水源,应符合下列要求:

2.3.4.1供水水源必须可靠。在确定水源的给水能力时,应掌握当地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情况,以及水利规划和气候对水源变化的影响。

2.3.4.2采用直流供水的发电厂,宜靠近水源。

火力发电厂设计各阶段及其主要内容

火力发电厂设计各阶段 及其主要内容 摘要:发电厂设计是一项庞大而繁杂的工程,从最初建设项目的提出到电力勘测选址,从可行性研究到初步设计,从施工图的设计到施工建设,层层环节都要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体现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符合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保证发电厂的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符合国情和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以合理的投资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发电厂;设计;可行性分析;施工图 引言: 发电厂设计是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一项庞大而繁杂的工程,本文将对发电厂设计的原则与要求、发电厂的设计流程,各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进行阐述,使我们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同学对发电厂设计方面的知识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1发电厂设计的原则与基本要求 1.1设计原则 (1).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执行DL5000-2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的规定,此外还应符合其他一些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如设计中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轻发电厂排放的废气、废水、灰渣、噪声和排水等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使各项有害物的排放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及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的有关规定。 (2).发电厂的规划和设计应树立全局观念,满足市场需求,依靠技术进步,认真勘测,精心设计。设计中积极慎重地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因地制宜地采用成熟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布置、新结构,努力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同时还应考虑未来全国电力系统联网,全国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电力市场要求。 (3).发电厂的设计必须按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设计文件应按规定的内容和深度完成批准手续。 (4).在发电厂设计中,应积极采用最新的参考设计、典型设计,以及先进的设计方法和手段,以提高设计质量、缩短工期和控制工程造价,并结合工程特点不断有所创新。 (5).发电厂的厂址选择、容量规划、建设规模和建设期限、选用的机组容量、联网方式、燃料来源和品种、投资控制指标等,均应以经过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作为依据。在设计过程中,当因具体条件发生变化,必须改变原有规定时,应及时报请原审批单位重新审定。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2188239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GBJ 49—83 (试行)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委员会 试行日期:1983年6月1日 关于颁发《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的通知 经基[1983]72号 根据原国家建委(78)建发设字第562号通知的要求,由水利电力部会同有关单位编制的《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J 49—83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三年六月一日起试行。 本规范由水利电力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水利电力部中南电力设计院负责。 国家经济委员会 一九八三年一月二十七日 编制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78)建发设字第562号通知,由水利电力部中南电力设计院会同有关设计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编制过程中,结合我国现有的技术经济水平,向全国有关单位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必要的测试工作,总结了建国以来发电厂设计、施工和运行的实践经验,并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有关部门共同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九章和八个附录。其主要内容有:总则、厂址选择、厂区规划、热机、电气、辅助设施、给水排水、建筑和结构及采暖和通风等。 在试行本规范过程中,希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若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武汉市中南电力设计院,并抄送我部电力规划设计院,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水利电力部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小型火力发电厂(以下简称发电厂)设计,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结合发电厂的特点,应实行综合利用,充分利用热能,讲求经济效益,因地制宜地利用煤炭资源,节约用水,认真保护环境,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做到切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要求。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单台汽轮发电机的额定功率为750~6000kW和单台燃煤锅炉的额定蒸发量为6.5~35t/h的新建或扩建的发电厂设计。 第1.0.3条发电厂设计应考虑全厂的整体一致性。企业自备发电厂应与企业协调一致。 发电厂分期建设时,每期工程的设计宜只包括该期工程必须建设的部分。主控

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要求

编号:SM-ZD-88440 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要 求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要求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在确保电力生产安全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设计是基础和关键,火力发电厂的规划建设必须有着完整的设计方案,尤其是防火设计,任何的疏忽都有可能在日后带来火灾危害。 一、火力发电厂防火设计依据 原电力工业部先后颁发了行业标准《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了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随后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更具针对性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如国家标准《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660)、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建筑设计规程》(DL/T5094)、《火力发电厂建筑装修设计标准》(DL/T5029)等,进一步规范了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火力发电厂的消防系统也从单一的消防给水系统发展到今天的多种型式的灭火系统,并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供电系统等相结合的完整的消防体系。

火力发电厂岗位规范

300MW火力发电厂岗位规范/检修维护部/汽机专责岗位规范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1195 更新时间:2006-5-18 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汽机专责岗位的岗位职责、上岗标准、任职资格。本规范适用于生产技术部汽机专责工作岗位。 2岗位职责 2.1 职能范围与工作内容 2.1.1 在部主任领导下,负责全公司汽机专业技术管理工作和对有关专业人员进行业务指导。 2.1. 2 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电业生产技术和技术管理的政策、规定,负责审核、修改汽机专业运行操作规程、检修规程和运行、检修管理制度,并督促执行。 2.1. 3 负责审核本专业设备大、小修、维修计划、备品配件计划、考核标准、运行方式和操作方法,审核设备系统控制参数、保护及自动装置定值整定,审核运行图纸、定期切换、试验工作制度,并督促检查、组织实施。 2.1. 4 负责组织编制运行、检修、反事故措施、试验方案、特殊运行方式、运行安全、经济技术措施方案以及生产技术合理化建议。 2.1. 5 经常分析和检查设备、仪表、运行日志、报表记录。深入现场和班组调查运行各设备检修中所出现的异常现象,熟悉设备和系统运行操作规律、检修工艺,不断改善运行操作技术和检修管理方法。 2.1. 6 组织推广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设备运行和检修技术水平。 2.1. 7 负责审核和定期修改本专业为提高运行安全、经济运行、检修工艺和科学管理水平而制订的发展规划,并使之按期实施。 2.1. 8 确定本专业的报表、记录用本等格式设计,建立健全专业台账、统计分析和上报专业材料,并承办有关对外协调联系和接待工作。 2.1. 9 参与涉及本专业技术的事故调查,协同相关部门开展反事故演习,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2.1.10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2.2 工作关系 2.2.1 在部主任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并对其负责。 2.2.2 技术上接受总工程师的指导,在分管业务范围内,指挥其他岗位开展工作。 2.2.3 搞好与公司内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工作。 2.3 文明办公要求 2.3.1 坚守岗位,遵守纪律。 2.3.2 谦虚诚恳,团结同志。 2.3.3 礼貌待人,说话和气,热情耐心。 2.3.4 保持室内清洁,各种物品定置定位、摆放有序。 2.3.5 衣冠整洁,按规定着装和佩带工作标志。 3 上岗标准 3.1 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 3.1.1 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方针政策,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廉洁奉公,遵纪守法。 3.1.2 爱岗敬业,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忠于职守,开拓进取。 3.2 必备知识 3.2.1 本专业各项技术标准及技术发展的新动态。 3.2.2 本专业先进技术管理经验。 3.2.3 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的新理论。 3.2.4 汽机专业生产技术理论。 3.2.5 国内外同行业汽机专业生产管理的新经验及技术发展趋势。 3.2.6 劳动定额与定员、物资管理的基本知识。 3.2.7 计算机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应用理论、实践和发展趋势。 3.2.8 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理论力学、动力设备、电工基础,汽轮机原理等知识。 3.3 政策法规知识 3.3.1 熟悉并执行《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电网调度管理条例》、各专业运行规程、各专业检修工艺规程和质量标准、网及省《调度规程》等。 3.3.2 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及相关专业国标、部标、企业标准。 3.4 技能要求 3.4.1 审核本专业技术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4.2 审核本专业管理、技术标准。 3.4.3

火力发电厂钢制平台扶梯设计规程培训课件

火力发电厂钢制平台扶梯设计规程 工作大纲 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火力发电厂钢制平台扶梯设计规程》编制组 2017年11月长春

目录 1项目名称及任务来源 (3) 2制定必要性 (3) 3制订原则 (3) 4相关标准 (4) 5适用范围 (5) 6编写的主要内容 (6) 6.1 前引部分 (6) 6.2 正文部分 (6) 6.3标准用词说明 (7) 6.4引用标准名录 (7) 6.6 条文说明 (7) 7工作内容与计划安排 (8) 8编写组人员组成 (8) 8.1主编单位 (8) 8.2 主要起草人员 (8)

1项目名称及任务来源 《火力发电厂钢制平台扶梯设计规程》是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6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6〕238号文)要求进行修编,起草单位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担任主编。计划编号:能源20160600。 2制定必要性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2001年颁布的由东北电力设计院编写的《钢制平台扶梯设计规定》(DLGJ 158-2001) 已颁布实施15年,该标准是依据93版GB4053以及88版钢结构设计规范并结合当时火力发电厂特点编制的,当前最新国标钢制平台扶梯规范为2009年修订的GB4053.1~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2、3部分。当前《钢结构设计规范》为2003年发布并实施,其部分内容已经与当前执行的国标不符,且电力行业缺少指导火力发电厂钢制平台扶梯设计的规范,因此有必要开展《钢制平台扶梯设计手册》的编制工作。 近些年来国内火力发电机组大力发展,大量新工艺、新设备用于电厂设计中,为适应电力行业的发展及工程设计的要求,需系统制定火力发电厂的相关设计规范,同时随着关于钢制平台扶梯的国标GB4053的修订,火力发电厂钢制平台扶梯的设计应满足有关国标的相关规定。《火力发电厂钢制平台扶梯设计规定》编制后,对规范火力发电厂钢制平台扶梯设计、提高设计质量有重要意义。 3制订原则 3.1 认真总结近年来火力发电厂的实践经验,在深入研究分析当前执行的法规、规定、导则内容的基础上,根据火力发电厂运行、维护对平台扶梯的要求,总结近几年发电厂建设、运行经验,并通过调研,对火力发电厂钢制平台扶梯的设计提出基本要求,达到成熟、先进的设计水平。 3.2 修订工作应坚持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原则。在《火力发电厂钢制平台扶梯设计规程》中,既要有原则规定,又要体现一定的灵活性;既要符合有关国标的要求,也要反映我国近年来成熟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浅谈火力发电厂的消防设计

编号:AQ-JS-01514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浅谈火力发电厂的消防设计Discussion on fire protection design of thermal power plant

浅谈火力发电厂的消防设计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火力发电厂单机容量越来越大,导致对消防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的火电厂消防已从单一的消火栓系统发展至如今多型式的灭火系统,并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相结合而构成完整的消防体系。笔者根据平时工作中遇到的关于火力发电厂在消防设计方面的几个问题作如下探讨,不妥之处请专家与同行批评指正。 1、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简称火规,以下同)第6.1.2条规定:“125MW机组及以上的发电厂消防给水应采用独立的给水系统,并严禁与其他用水系统相连。”笔者感到这样规定太绝对化。火电厂(特别是燃煤电厂)建构筑物种类繁多、占地范围较大,其重要性各不相同,给水系统构成也有较大差异。笔者认为对重要的生产建构筑物(如主厂房及变压器区域、主控楼、输煤

建构筑物、油罐区等),其火灾影响大、安全要求高,所需消防水量、水压亦大,为保证可靠性应采用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而对于大量的辅助及附属建构筑物则不必对此作硬行规定,这些建筑物通常不高(小于24米)、火灾危险性也不大,其消防给水既可由一套独立系统供给,也可由生活消防合并给水系统供给,可视电厂给水系统的具体构成情况,经技术经济较后确定较为合适。 2、集控室(单元控制室)的气体灭火系统设计 对于集控室(单元控制室)的气体灭火系统,火规规定采用固定式卤代烷,而其控制方式为自动报警、自动灭火或人工确认后手动灭火。通常卤代烷为全淹没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多以控制室作为一防护区施以气体灭火。现在在卤代烷灭火系统基本上不被采用之后,二氧化碳(CO2)、FM-200、烟烙尽等灭火介质作为其替代品在工程中均有应用,其中因CO2系统相对较为便宜应用较多,不少电厂采用的仍然是全淹没系统。但集控室(单元控制室)是全厂生产运行指挥中枢,要求不间断值班,只要不是控制室自身火灾原因将导致机毁人亡的危险发生,运行人员都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撤离,

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要求

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 要求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要求在确保电力生产安全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设计是基础和关键,火力发电厂的规划建设必须有着完整的设计方案,尤其是防火设计,任何的疏忽都有可能在日后带来火灾危害。 一、火力发电厂防火设计依据 原电力工业部先后颁发了行业标准《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了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9),随后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更具针对性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如国家标准《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660)、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建筑设计规程》(DL/T5094)、《火力发电厂建筑装修设计标准》(DL/T5029)等,进一步规范了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火力发电厂的消防系统也从单一的消防给水系统发展到今天的多种型式的灭火系统,并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供电系统等相结合的完整的消防体系。 二、火力发电厂防火设计要求 火力发电厂防火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总平面、建筑耐火构造、安全疏散、建筑内部装修、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系统、防排烟系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灭火系统、消防供电系统、消防应急照明系统设计等方面。(一)总平面防火设计要求 火力发电厂厂区的用地面积较大,建(构)筑物的数量较多,而且(构)筑物的重要程度、生产操作方式、火灾危险性等方面的差别也较

大,因此总平面设计的关键在于合理划定重点防火区域。所谓“重点防火区域”是指在设计、建设、生产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火问题的重要区域,划分的原则是将存在重大火灾危险源或者生产工艺、控制系统存在容易导致火灾发生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出现故障可能导致一定范围不利连锁反应的重点区间、要害部位在平面设计中通过防火间距、分隔设施等加以限制、分隔,并分别考虑其独立的建筑与防火设计。主厂房是火力发电厂生产的核心,围绕主厂房应划分为一个重点防火区域;室外配电装置区内多为带油电气设备,其安全运行是火力发电厂及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应划分为一个重点防火区域;点火油罐一般贮存可燃油品,包括卸油、贮油、输油和含油污水处理设施,火灾几率较大,为一个重点防火区域;按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划分,乙炔站、制氢站为甲类,制氧站为乙类,各为一个重点防火区域;贮煤场常有自燃现象,尤其是褐煤,自燃现象较严重,为一个重点防火区域;消防水泵房是全厂的消防中枢,为一个重点防火区域。火力发电厂的材料库及棚库是贮存物品的场所,同生产车间有所区别,为一个重点防火区域。 重点防火区域划定之后,重点防火区域之间、重点防火区域与其他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厂区出入口、重要装置的布置以及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等总平面设计便可根据相关规范的规定顺利进行。 (二)耐火构造设计要求 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包括汽轮发电机房、除氧间、煤仓间和锅炉房),其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为丁级,要求厂房的建筑构件的耐火等级为

中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篇一: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_gb_50049-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codefordesignofsmall-sizepowerplant gb50049-94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5年7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4〕670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9〕30号文的要求,由电力工业部负责主编,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的国家标准《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94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七月一日起施行。原国家标准《小型火力发电站设计规范》gbj49-83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电力工业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河

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五日 1总则 1.0.1为了在小型火力发电厂(以下简称发电厂)设计中,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政策,优先实行热电联产,讲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节约能源,节省工程投资,节约原材料,缩短建设周期;因地制宜地利用煤炭资源,实行综合利用,节约用地、用水,保护环境,执行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等现行的国家标准的规定,做到符合国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运行安全可靠,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压力参数为次中压、中压、次高压、单台锅炉额定蒸发量20~130t/h、供热式汽轮机功率1.5~12mw、凝汽式汽轮机功率3~25mw的新建或扩建的燃煤发电厂设计。1.0.3确定发电厂的类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0.3.1根据城镇地区热力规划,热电负荷的现状和发展,热力负荷的特性和大小,在经济合理的供热范围内,应建设供热式发电厂。 1.0.3.2根据城镇地区电力规划,在煤炭资源丰富而交 通不便的缺电地区或无电地区,以小水电为主的地区,解决枯水季节电源,具备煤炭来源条件时,应因地制宜地建设适

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要求(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要求(标 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要求(标准版) 在确保电力生产安全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设计是基础和关键,火力发电厂的规划建设必须有着完整的设计方案,尤其是防火设计,任何的疏忽都有可能在日后带来火灾危害。 一、火力发电厂防火设计依据 原电力工业部先后颁发了行业标准《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了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随后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更具针对性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如国家标准《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660)、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建筑设计规程》(DL/T5094)、《火力发电厂建筑装修设计标准》(DL/T5029)等,进一步规范了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火力发电厂的消防系统也从单一的消防给水系统发展到今天的多种型式的灭火系统,并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供电系统等相结合的完整的消防体系。

二、火力发电厂防火设计要求 火力发电厂防火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总平面、建筑耐火构造、安全疏散、建筑内部装修、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系统、防排烟系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灭火系统、消防供电系统、消防应急照明系统设计等方面。 (一)总平面防火设计要求 火力发电厂厂区的用地面积较大,建(构)筑物的数量较多,而且(构)筑物的重要程度、生产操作方式、火灾危险性等方面的差别也较大,因此总平面设计的关键在于合理划定重点防火区域。所谓“重点防火区域”是指在设计、建设、生产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火问题的重要区域,划分的原则是将存在重大火灾危险源或者生产工艺、控制系统存在容易导致火灾发生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出现故障可能导致一定范围不利连锁反应的重点区间、要害部位在平面设计中通过防火间距、分隔设施等加以限制、分隔,并分别考虑其独立的建筑与防火设计。主厂房是火力发电厂生产的核心,围绕主厂房应划分为一个重点防火区域;室外配电装置区内多为带油电气设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化学篇DLJ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火力发电厂化学篇) DLJ 58-8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关于颁发《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火力发电厂化学篇)》的通知 (81)电火字第29号 原水利电力部于1963年颁发的《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范(水处理及制氢设备篇)》,已不适应电力建设的需要。我部组织有关单位对原规范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规范定名为《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化学篇)》,现颁发实行。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希告电力工业部电力建设总局。 1981年10月9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1条本规范适用于火力发电厂水处理和制氢设备的施工、验收及基建阶段的化学监督工作。 第2条本规范着重规定各项设备在施工及验收工作中有关电厂化学专业方面的技术要求。凡涉及机械安装、管道施工、焊接工艺、监测仪表及程序控制装置等部分,应与相应篇的专业技术规范配合使用。 第3条设备本身制造质量的验收,应参照设计规定、国家(或部颁)标准和相应的技术条件进行。 第4条各项设备的施工,应按设计图纸和制造厂的有关技术文件进行。如需修改设计或代用设备、材料时,必须通过一定的批准手续。并将设计变更单及修改部分的图纸、代用设备、材料的出厂证件等,附入验收签证书中。 第5条本规范未列入的非定型设备的施工及验收,应按设计规定进行。国外进口设备的施工及验收,应参照制造厂的有关规定进行。 第二节设备材料的验收与保管 第6条设备运到现场后,开箱检查及验收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清点出厂证件及发货单据; 二、根据订货合同、发货单、零备件目录表清点设备数量,并参照有关技术文件对制造质量作外观检查。 第7条设备、材料的保管工作,应按电力工业部部颁《电力基本建设设备维护保管规程》及制造厂的技术文件进行。防止设备腐蚀、变形、冻裂及材料变质。 第8条运到施工现场已涂衬防腐层的设备,验收时必须检查防腐层的质量,如发现缺陷,应分析原因,查清责任,并及时进行处理。 第9条水处理及化学清洗药剂使用前,须通过检验确证无误。药剂的纯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如设计未作规定时,一般应符合附录一的要求。 防腐材料的保管见附录四。 第三节对土建工程的配合要求 第10条设备安装前,应会同土建施工单位检查以下各项: 一、设备基础的几何尺寸、相对位置及标高应正确。 二、在钢筋混凝土梁柱及设备基础上的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其尺寸及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与混凝土结构的连接应牢固。 第11条水处理系统的钢筋混凝土容器及沟道,应按土建设计图纸的规定进行验收。具有防腐层的钢筋混凝土容器及沟道,应检查以下各项: 一、混凝土表面应平整,转角过渡要圆滑,符合防腐层的施工技术要求。待混凝土层自然干燥后,方可进行防腐施工。 二、防腐层施工完毕后,表面不应有裂纹、鼓泡和孔洞,发现缺陷必须消除。 第12条钢筋混凝土容器应做灌水试验。容器灌满水后,第二、三、四昼夜水位的减少量,不得超过总容积的%(即每昼夜漏水量为%,第一昼夜水位下降数不计算在内)。 第13条水处理设备进行调整试运前,土建施工应完成下列工作: 一、水处理室水源可连续供水,防腐地面及防腐沟道施工完毕,排水、排渣沟道畅道,沟道内无杂物,沟盖板齐全,盖板与沟沿应相平齐。 二、水处理室内部粉刷、油漆、地坪及门窗,应按设计要求施工完毕。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1总则 1.0.1 为了在小型火力发电厂(以下简称发电厂)设计中,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政策,优先实行热电联产,讲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节约能源,节省工程投资,节约原材料,缩短建设周期;因地制宜地利用煤炭资源,实行综合利用,节约用地、用水,保护环境,执行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等现行的国家标准的规定,做到符合国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运行安全可靠,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压力参数为次中压、中压、次高压、单台锅炉额定蒸发量20~130t/h、供热式汽轮机功率1.5~12MW、凝汽式汽轮机功率3~25MW的新建或扩建的燃煤发电厂设计。 1.0.3 确定发电厂的类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0.3.1 根据城镇地区热力规划,热电负荷的现状和发展,热力负荷的特性和大小,在经济合理的供热范围内,应建设供热式发电厂。 1.0.3.2 根据城镇地区电力规划,在煤炭资源丰富而交通不便的缺电地区或无电地区,以小水电为主的地区,解决枯水季节电源,具备煤炭来源条件时,应因地制宜地建设适当规模容量的凝汽式发电厂。 1.0.3.3 根据企业规划发展热、电负荷的需要,可建设适当规模的企业自备供热式发电厂。 1.0.4 供热式发电厂机组的选型,应依据“以热定电”的原则,并根据热负荷大小和特性,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确定。 1.0.5 发电厂机组压力参数的选择,宜近期、远期建设统一规划,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0.5.1 供热式发电厂单机容量为1.5MW的机组,宜选用次中压或中压参数;容量为3MW的机组,宜选用中压参数;容量为6MW的机组,宜选用中压或次高压参数;容量为6MW以上的机组,宜选用次高压参数。 1.0.5.2 凝汽式发电厂单机容量为3MW的机组,宜选用次中压参数;容量为6MW及以上的机组,宜选用中压或次高压参数。 1.0.5.3 在同一发电厂内的机组,宜采用同一种参数。 1.0.6 发电厂规划装设机组的台数,供热式发电厂不宜超过6台;凝汽式发电厂不宜超过4台。 1.0.7 发电厂应按规划容量做总体规划设计。新建的发电厂根据负荷增长速度,可按规划容量一次建成或分期建设。当发电厂主控制楼(室)、岸边水泵房土建部分分期施工有困难时,可按规划容量一次建成。 1.0.8 企业自备发电厂的辅助设施、附属生产设施、生活福利设施,由企业统筹规划建设时,发电厂不应设置重复的系统、设备或设施。 企业自备供热式发电厂补水量较大时,原水预处理系统宜由发电厂进行规划设计。 1.0.9 发电厂的机炉配置、主要辅机选型、主要生产工艺系统及主厂房布置,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在满足发电厂安全、经济、可靠的运行条件下,系统和(或)布置可作适当简化。 企业自备发电厂装置水平,结合发电厂设备特点,宜与该企业工艺要求相协调。 1.0.10 发电厂的煤尘、废水、污水、烟气、灰渣及噪声等各类污染物的防治与排放,应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劳动卫生与工业卫生方面标准的有关规定,达到标准后,方可排放。 污染物的防治工程设施及劳动卫生、工业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严禁将灰渣排入江河、湖海水域。 1.0.11 发电厂的抗震设计,必须执行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1.0.12 发电厂的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执行现行国家有关的标准、规范的规定。 2热、电负荷与厂址选择 2.1 热负荷和热介质 2.1.1 区域性供热式发电厂的热负荷,应在城镇地区热力规划的基础上经调查核实后确定。企业自备供热式发电厂的热负荷,应按企业规划要求的供热量确定。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29-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建标[2006] 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的公告: 根据我部《关于印发“2001,2002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2]85号)要求,由东北电力设计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的《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经我部组织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50229-2005,自 2005 年月日起施行。其中,3.0.1、3.0.9、3.0.11、 4.0.8、4.0.11、 5.1.1、5.1.2、5.2.1、5.2.6、5.3.5、5.3.12、 6.2.3、6.3.5、6.3.13、6.4.2、6.6.2、6.6.5、6. 7.2、6.7.3、6.7.4、6.7.5、6.7.8、6.7.9、 6.7.10、6.7.12、6.7.13、7.1.1、7.1.3、7.1.4、7.1.7、7.1.8、7.1.9、 7.1.10、7.1.11、7.2.2、7.3.1、7.3.3、7.5.3、7.6.2、7.6.4、7.6.5、7.6.6、7.10.1、7.12.4、7.12.8、8.1.2、8.1.5、8.5.4、9.1.1、9.1.2、9.1.4、 9.1.5、9.2.1、9.2.2、10.1.1、10.2.1、10.2.2、10.3.1、10.6.1、10.6.3、 10.6.4、11.1.1、11.1.3、11.1.4、11.1.7、11.2.2、11.4.4、11.5.1、11.5.3、 11.5.8、11.5.9、11.5.11、11.5.14、11.5.17、11.5.20、11.5.21、11.6.1、11.7.1 为强制条文,必须执行。原《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9-96 同时废止。 本规范未作规定者、按本规范设计确有困难者或由于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带来的新问题,其防火设计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题评估、论证或经必要的试验,依据本规范的防火设计原则确认可行后,方可采用。

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要求

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要求 在确保电力生产安全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设计是基础和关键,火力发电厂的规划建设必须有着完整的设计方案,尤其是防火设计,任何的疏忽都有可能在日后带来火灾危害。 一、火力发电厂防火设计依据 原电力工业部先后颁发了行业标准《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了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随后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更具针对性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如国家标准《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建筑设计规程》、《火力发电厂建筑装修设计标准》等,进一步规范了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火力发电厂的消防系统也从单一的消防给水系统发展到今天的多种型式的灭火系统,并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供电系统等相结合的完整的消防体系。 二、火力发电厂防火设计要求 火力发电厂防火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总平面、建筑耐火构造、安全疏散、建筑内部装修、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系统、防排烟系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灭火系统、消防供电系统、消防应急照明系统设计等方面。 总平面防火设计要求 火力发电厂厂区的用地面积较大,建筑物的数量较多,而且筑物的重要程度、生产操作方式、火灾危险性等方面的差别也较大,因此总平面设计的关键在于合理划定重点防火区域。所谓“重点防火区域”是指在设计、建设、生产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火问题的重要区域,划分的原则是将存在重大火灾危险源或者生产工艺、控制系统存在容易导致火灾发生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出现故障可能导致一定范围不利连锁反应的重点区间、要害部位在平面设计中通过防火间距、分隔设施等加以限制、分隔,并分别考虑其独立的建筑与防火设计。主厂房是火力发电厂生产的核心,围绕主厂房应划分为一个重点防火区域;室外配电装置区内多为带油电气设备,其安全运行是火力发电厂及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应划分为一个重点防火区域;点火油罐一般贮存可燃油品,包括卸油、贮油、输油和含油污水处理设

有关火力发电厂的国标资料

有关火力发电厂的国标(部分) 返回 DL438-2000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DL439-1991(2005复审) 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技术导则 DL5000-2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DL5007-19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 DL5022-1993(2005复审) 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DL5053-1996(2005复审)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 DL/T502-1992(2005复审) 火力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低浊度的测定方法 DL/T552-1995(2005复审) 火力发电厂空冷塔及空冷凝汽器试验方法 DL/T561-1995(2005复审) 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 DL/T567.1-1995(2005复审) 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火电厂燃料试验方法一般规定

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入炉煤和入炉煤粉样品的采取方法 DL/T567.3-1995(2005复审) 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飞灰和炉渣样品的采集 DL/T567.4-1995(2005复审) 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入炉煤、入炉煤粉、飞灰和炉渣样品的制备DL/T567.5-1995(2005复审) 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煤粉细度的测定 DL/T567.6-1995(2005复审) 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方法 DL/T567.7-1995(2005复审) 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灰及渣中硫的测定和燃煤可燃硫的计算 DL/T567.8-1995(2005复审) 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燃油发热量的测定 DL/T567.9-1995(2005复审) 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燃油元素分析 DL/T589-1996(2005复审) 火力发电厂燃煤电站锅炉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 DL/T590-1996(2005复审) 火力发电厂固定式发电用凝汽汽轮机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 DL/T591-1996(2005复审) 火力发电厂汽轮发电机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 DL/T592-1996(2005复审) 火力发电厂锅炉给水泵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

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要求(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要 求(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471-28 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要求(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 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 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在确保电力生产安全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设计是基础和关键,火力发电厂的规划建设必须有着完整的设计方案,尤其是防火设计,任何的疏忽都有可能在日后带来火灾危害。 一、火力发电厂防火设计依据 原电力工业部先后颁发了行业标准《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了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随后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更具针对性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如国家标准《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660)、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建筑设计规程》(DL/T5094)、《火力发电厂建筑装修设计标准》(DL/T5029)等,进一步规范了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火力发电厂的消防系统也从单一的消防给水系统发展到今天的多种型

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要求示范文本

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要 求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要求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在确保电力生产安全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设计是基 础和关键,火力发电厂的规划建设必须有着完整的设计方 案,尤其是防火设计,任何的疏忽都有可能在日后带来火 灾危害。 一、火力发电厂防火设计依据 原电力工业部先后颁发了行业标准《电力设备典型消 防规程》,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了国家标准《火力发电 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随后又相继出 台了一系列更具针对性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如国家标准 《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660)、电力行业 标准《火力发电厂建筑设计规程》(DL/T5094)、《火力 发电厂建筑装修设计标准》(DL/T5029)等,进一步规范

了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火力发电厂的消防系统也从单一的消防给水系统发展到今天的多种型式的灭火系统,并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供电系统等相结合的完整的消防体系。 二、火力发电厂防火设计要求 火力发电厂防火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总平面、建筑耐火构造、安全疏散、建筑内部装修、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系统、防排烟系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灭火系统、消防供电系统、消防应急照明系统设计等方面。 (一)总平面防火设计要求 火力发电厂厂区的用地面积较大,建(构)筑物的数量较多,而且(构)筑物的重要程度、生产操作方式、火灾危险性等方面的差别也较大,因此总平面设计的关键在于合理划定重点防火区域。所谓“重点防火区域”是指在设计、建设、生产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火问题的重要区

DLT5427-2019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共178页

DL/T 5427-2009 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条文说明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丁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的内容深度。 本标准适用于单机容量125MW及以上燃用固体化石燃料,采用直接燃烧方式的新建及扩建火力发电厂的初步设计,125MW以下机组及改建工程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l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 2893 安全色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12145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8J 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50229-201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DL 5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DL/T 5032 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规程 DL/T 5044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 5054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DL/T 5068 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定 DL/T 5153 发电厂厂用电设计规定 DL/T 5222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 DL/T 536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程 DL/T 5375 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 3 总则 3.1政府主管部门对项目批准或核准的文件以及审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的主要依据,

最新dlt5427-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汇总

D L T5427-2009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内容 深度规定

DL/T 5427-2009 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条文说明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丁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的内容深度。 本标准适用于单机容量125MW及以上燃用固体化石燃料,采用直接燃烧方式的新建及扩建火力发电厂的初步设计,125MW以下机组及改建工程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l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 2893 安全色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12145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8J 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50229-200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DL 5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DL/T 5032 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规程 DL/T 5044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 5054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DL/T 5068 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定 DL/T 5153 发电厂厂用电设计规定 DL/T 5222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 DL/T 536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程 DL/T 5375 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 3 总则 3.1政府主管部门对项目批准或核准的文件以及审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的主要依据,设计单位必须认真执行其中所规定的各项原则,并认真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 3.2设计必须准确掌握设计基础资料。设计基础资料若有变化,应重新取得新的资料,并对设计内容进行复核与修改。 3.3电力设计院是电厂的总体设计院,对电厂工程建设项目的合理性和整体性以及各设计单位之间的配合协调负有全责,并负责组织编制和汇总项目的总说明、总图和总概算等内容。 3.4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 确定电厂主要工艺系统的功能、控制方式、布置方案以及主要经济和性能指标,并作为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2 满足政府有关部门对初步设计专项审查的要求; 3 满足业主辅助没备的采购要求; 4 满足业主控制建设投资的要求; 5 满足业主进行施工准备的要求。 3.5送审的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说明书、图纸和专题报告三部分:说明书、图纸应充分表达设计意图:重大设计原则应进行多方案的优化比选,提出专题报告和推荐方案供审批确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