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介绍
• 入院诊断:中医:混合痔------湿热下注
•
西医:混合痔
• 主诉:反复便后异物脱出伴间歇性便血1年余 ,加重三天 。
病例介绍
• 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肛门坠 胀不适,每遇劳累或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后 症状加重,大便后异物脱出肛外,可自行 回纳,发作时常带有大便带血。
• 入院查体:T:36.6℃ ,P:75次/分 ,R :17次/分 ,BP:140/100mmHg。
为脾虚气陷,辩证以脾虚 伪主。
治疗原则
证治分类
风伤肠络证
湿热下注证 脾虚气陷证
1、风伤肠络证 主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而出 ,血色鲜红;或伴口干,大便秘结; 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凉血祛风。 代表方:凉血汤加减。 常用方:栀子仁、黄芩、白茅、知 母、桔梗、甘草、侧柏叶、赤芍。
• 2、 湿热下注证
•
临床表现
全身中毒症状
疾病早期,局部感染症状尚轻,患者即有畏寒 、高热、厌食、脱水、意识障碍、低血压、贫 血、黄疸等严重的全身性中毒症状。若未及时 救治,可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中毒性休克 等。局部体征与全身症状的轻重不相称是本病 的主要特征。
局部症状
起病急,早期局部体征常较隐匿而不 引起患者注意,24小时内可波及整个 肢体。
辨证施护
• 2.虚症:脾虚气陷 • 病室宜保温,空气宜流通,注意随天气变化增减
衣被。 • 患者情绪易低落情志不畅,护理人员应多关心爱
护患者,使其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 饮食予以甘温补气作用的食品,如牛肉,鱼肉,
蛋类,山药,扁豆,豆制品等。 中药宜温热服 ,服后休息片刻。
用药护理
• 中成药: • 术后便血可选用六味消痔片、地榆槐角丸、云南白药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