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第三单元声音

一、单项选择题

音叉上有()和(),()代表的是音调,()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A.字母

B.音符

C.拼音

D.数字

二、多项选择题

人的耳朵是由()构成的,()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A.外耳

B.中耳

C.内耳

D.耳垂

三、填空题

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2.声音是通过物体以()的形式传播,当()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

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3.()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4.一个物体(比如音叉、钢尺、橡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这个物体就是一个()物体。

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来描述。()的单位是分贝(dB)。

6.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

的单位是赫兹(Hz),它表示的是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

7.()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如果把玻璃罩里的()抽掉,里面成了真空,

我们就只能看见闹钟的铃在动,却听不见声音。

8.在月球上,由于没有(),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

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9.我们的耳朵里有一个(),它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10.( )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

11.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可能出现听力问题。一旦听力严重下降,通常需要配戴

(),这种小的电子扩音器能够帮助人们使声音放大。

12.鼓膜还有另外一种特殊的保护:()。

四、连线题

1.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弱

震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强

2.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低

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高

3.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

的变化:

越长音高越高

越短音高越低

五、判断题,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1.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2.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我们的耳朵听到过

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 )

3.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敲打鼓膜

并使它振动。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

振动导致听觉神经的移动——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

感受到了声音。()

4.在声音的世界里,有些声音悦耳动听,使人心旷神怡,有些声音嘈杂刺耳,使人心烦

意乱。()

5.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不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或造成损伤,甚至导致听力下降。所以,

我们可以尽情长时间使用便携式视频或音频播放器(如“随身听”、MP3、MP4等)()

六、看图回答问题

1.观察耳的结构,并标注出各部分名称。

2.观察呼吸系统剖面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电饭煲在煮饭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是() A、机械能 B、电能 C、化学能 D、声能 2、正常人平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A、1.3米/秒 B、1.3厘米/秒 C、13米/秒 D、1.3千米/秒 3、用撬棒撬石头,如图所示,手握在撬棒的未端比握在撬棒的中部要更容易些;这一过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以上都不对 4、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人坐在软席沙发上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 C、用力压气球,气球被压扁 D、足球运动员用头把飞来的足球顶回去 5、先轻敲一下大钟,然后再用力敲一下大钟,两次听到大钟发出的声音() A、音调改变了 B、响度改变了 C、音色改变了 D、声音传播的速度改变了 6、能引起我们听觉的声音频率在( ) A、20赫以下 B、20—20000赫之间 C、85--1100赫之间 D、20000赫以下 7、以下属于光源的是( ) A、白雪 B、月亮 C、平面镜 D、萤火虫 8、要使人的眼睛看到物体,其必要条件是( ) A、物体是光源 B、必须有光射入眼睛 C、物体和眼睛在一条直线上 D、只有白天才能看到物体 9、“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站在岸边的人通过平静的水面能看到“姑苏人家”在水中的倒影,该“倒影”是( ) A、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B、光的折射所成的虚像 C、光的反射所成的实像 D、光的折射所成的实像 10、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噪声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D、噪声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11、一只电铃放置在玻璃钟罩内,接通电路,电铃发出声音;当用抽气机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使玻璃罩内成为真空,则( ) 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B、电铃继续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D、电铃停止振动,但能听到声音 12、“神舟五号”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中,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像在地面一样正常进行( ) A、用刻度尺测长度 B、用放大镜看物体 C、用平面镜改变光路 D、用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 13、下列哪种运动属于机械运动( ) A、枯黄的树叶落地 B、电铃声传入人耳 C、太阳光照射大地 D、桃树上结出了桃子 14、下列感受器存在于皮肤上的是( ) A、味觉 B、冷觉 C、听觉 D、视觉 15、小明和小宇两同学进行跑步比赛,他们讨论比赛方案,小明说,我们跑相同的跑程,看谁用的时间短,短者为胜;小宇说,我们都跑相同的时间,看谁跑的跑程长,长者为胜。对

(完整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元 一.我会填。1.电路是指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等电器元件连接而形成的电流通路。 2.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 3.电路连接一般有(并联)和(串联)两种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是用(并联)方法连接的。 4.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 5.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相同电荷接触时相互(排斥),不同电荷接触时相互(吸引)。 6.闪电是一种()现象,避雷针是根据(尖端放电)的原理制成的。 7.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去慢慢接近碎纸屑,会有(纸屑会被吸起)发生。 8.会产生触电事故,至人死亡的电是(22V)。 9.(两根导线、一节电池)不能组成一个简单电路。10.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的导电性一般要(检测两次)。 11.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三节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是(1.5V,)。12.(用湿布清洁电器和开关)属于不安全用电。13.(铅笔芯)可用来接通电路。14.(湿抹布)是导体。15.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二、我会判断。1.冬天脱下毛衣经常会听到啪啪的响声,这是一种静电现象。(√) 2.电器都是用电的器具,不需要用绝缘体材料。(×) 3.用1.5V的干电池做电的实验很安全。(√) 4.家用电灯都是串联起来,连接比较方便。(×) 5.不能用湿抹布去擦带电的用电器。(√) 6.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起来时,会发生短路。(√) 7.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是否通电前,两个检测头要先相互接触一下,检测小灯泡是否发光。(√)8.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好好保护这些绝缘体。(√)9.对人体来说,低于36V的电压是安全的。(√)10.不管是低压电还是高压电,不直接碰到是绝对不会触电的。(×) 11.电线外面包着的塑料仅仅是为了防止电线生锈。(×)12.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要树下避雨。(√)13.人体和大地都是导体。(√)14.在家里和学校里的电线、插座的电一般都是220V的交流电。(√)15.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只有电池没有电了,灯泡才不会亮。(×) 三、我会思考 1.小明房间里的电灯不亮了,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答:原因可能有电灯坏了;灯座松了;开关坏了;电线断了;断电了等等。

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试卷 班级:座号:姓名:得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A、陌.生(mò)宿.儒(s ù)秕.谷(bǐ)暂.时(zàn) B、确凿.(záo)绽.开(dìng)惭愧.(kuì)赠.送(zēng) C、自卑.(bēi)浸.满(qìng)弹簧(dàn)尴尬.(gà) D、蝉蜕.(duì)搓捻.(niǎn)唾.沫(cuí)贪婪.(lán)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3、回顾课文结合语境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 机关:这里是秘密的意思。 B、他是渊博的宿儒 ..,这些知识不至于不知道。 宿儒:书念得多的老学者。 C、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 ..地吞读下去。 贪婪:贪得无厌。 D、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 ....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词语。 不求甚解: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月球“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C、经过这次月考动员大会,使我端正了学习态度。 D、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嗓音,时时浮现在眼前。 5、下列句子只采用一种修辞方法的一项是(C)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D、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4分) 立春偶成 [宋]张栻 律回①岁晚②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 东风吹水绿参差③。 [注释]①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②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所以叫岁晚。③参差:不齐的样子。 6.诗中写实的诗句是(A ) A、律回岁晚冰霜少 B、春到人间草木知 C、便觉眼前生意满 D、东风吹水绿参差7.下面对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 诗人紧紧把握住立春这一节气真实地描绘了春到人间的动人情景。 B.从“草木知”到“生意满”诗人在作品中富有层次地再现了大自然的这一变化过程。 C.“便觉”写出了诗人因春回大地而无比喜悦的心情。 D.此诗流露出了感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愁。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1)[媪]ǎo,年老的妇女。(2)[卒]完成。 8.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2分) 逢老媪方磨铁杵 9.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去:_离开______ 方:___正________ 欲:__想要_______ 还:____回去_____ 10.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2分) (1)问之,曰:“欲作针。”__代老妪___________ (2)学而时习之____代以前学过的知识 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______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2分) _______铁杵磨针。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无论多么难的事情都会成功。________________ ___ 13.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增、漏、错、别字均不得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论语》中表明学与思辩证关系的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三人行___ ,必有我师焉。 (5)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三分春色一分愁》,完成第14-18题。(16分)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三单元形成性测试卷(3)苏教版(含答案)

第三单元形成性测试卷(3) 一、认真思考,对号入座。 1、任何声音都是由的而产生的。停止,消失。 2、声音的主要功能是。 3、声音能在、、中传播,传播方向是。 4、耳廓的主要作用是。 5、是听起来很不舒服的声音。 6、在宇宙中,宇航员交谈要靠无线电,这说明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7、在有些公共设施附近安装了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样做是为了。 8、说话声是由产生的,琴声是由产生的,风声是由 产生的,流水声是由产生的。 二、仔细推敲,辨析正误。 1、叩门声是由门扇振动而产生的。() 2、遇到巨大的声响,我们要捂住耳朵紧闭着嘴,以保护鼓膜不受到伤害。() 3、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如录音机播放的声音。() 4、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 5、噪声危害了人的身体健康,它是当代社会四大公害之一。() 6、女同学说话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音调高。() 7、不同物质的传递声音的效果不同。() 8、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发出的音调就低。() 三、反复比较,择优录取。 1、说话声音大小是()的不同表现,女高音和女低音是()的不同表现。 A、音高 B、振动大小 C、音量 2、“伏罂而听”的故事中,声音是借助于()传入侦察兵的耳朵。 A、土地 B、空气 C、坛子 3、我们听到打雷声,是()把声音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A、水 B、空气 C、大地 4、游泳时,如果潜入水中,仍然能听到声音,这是声音通过()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A、水 B、空气 C、游泳池的墙壁或大地 四、科学分析,正确联线。 听神经收集声波 耳蜗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 外耳道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收的信号 耳廓传递振动 鼓膜传送声波 听小骨产生振动 五、看图填空。 cc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以水为例(水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物质),引导学生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变 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各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集中研究水在融化、 蒸发和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认识,同 时,通过对水的三态循环的观察和感知,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 念。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B );物体获得热量,温度(D)。 A、没有变化 B、下降 C、有变化 D、上升 2、水的状态变化与(C )有关。 A、温度 B、气候 C、热量 D、环境 3、从不同的角度看温度计的液面,可以读出几个不同的温度。我们应选择哪个角度观察温度 计上的读数作为测得的温度呢?(B ) A、俯视 B、平视 C、仰视 D、斜视 4、我们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A )的水能凝固成(C )的冰,(C )的冰 能融化成(A )的水;(A )的水会蒸发成(E )的水蒸气,(E )的 水蒸气又会凝结成(A )的水。 A、液态 B、动态 C、固态 D、静态 E、气态 F、变态 5、大约在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D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 A、华伦海特 B、摄尔休斯 C、阿尔伯特 D、伽利略 二、多项选择题。 1、水在自然界有(ACE )三种存在状态。 A、液态 B、动态 C、固态 D、变态 E、气态 F、静态 2、使用温度计前需要弄清楚的问题:(ABCD)

A、这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吗?即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吗? B、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表示多少度? C、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多少? D、它能测量的最低温度是多少? 3、测量水温的方法:(BCDEF) A、手拿温度计的下端 B、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C、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D、视线与温度计持平 E、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F、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三、填空题。 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物体的(温度)) 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2、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3、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4、物体的冷热也总是在变化着:一杯热水会慢慢地变(冷),而电水壶里的水又在慢慢 地变 (热)。水冷到一定的程度会结成(冰),而电水壶里的水烧开了,又会变成(气) 冒出来。 5、25摄氏度可以写成(25℃),(25℃ )可以读为25摄氏度。 6、零下8摄氏度可以写成(-8℃),(-8℃ )可以读为零下8摄氏度。 7、当环境温度低于(0℃ ),水的温度下降到(0℃ ),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 8、当环境温度高于(0℃ ),冰的温度升至(0℃ )时开始融化;并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 ),直至完全融化成冰。

四年级下册科学试卷大全

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 科学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 一、请将正确答案填入横线上。(每空2分,共20分。) 1.植物开花是的开始,是为做准备。 2.食物腐败变质是大量繁殖引起的。 3.由于正、负电荷,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4.花岗岩由几种不同的组成的。 5.使用两个小灯泡时,小灯泡有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这两不同的连接方式分别称为和。 6.胎生的动物一般都用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7.光线能否穿过矿物的程度,称为。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1.解剖是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方法,能更好地了解花的结构。() 2.稀盐酸不小心弄到皮肤上不会有什么伤害的。() 3.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4.在运动量加大的时候,应该多增加一些含维生素的食物。() 5.散播出去的种子,在条件适合的时候就会萌发,长成一棵新的植物。() 6.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的直流电。 () 7.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岩石。() 8.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时,小灯泡会亮。()

9.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石墨。 ( ) 10.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 ) 三、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选到横线上,每题2分,共20分。) 1.矿物晶体的 往往是鉴别矿物的重要特征。 A 、颜色 B 、大小 C 、形状 2.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叫 。 A 、电线 B 、电器 C 、电池 3.青蛙卵能在 天左右的时间里孵化出小蝌蚪。 A 、5 B 、10 C 、30 4.四个部分都齐全的花叫 。 A 、完全花 B 、不完全花 C 、雄花或雌花 5.光泽最弱的是 。 A 、金属 B 、玻璃 C 、泥土 6.开关闭合时,电路形成 ,所以灯亮了。 A 、通路 B 、断路 C 、短路 7.变质的食品往往带有大量的 。 A 、营养 B 、水分 C 、细菌 8.有气孔构造的可能是 。 A 、浮石 B 、花岗岩 C 、页岩 9. 的植物,常靠风传播种子。 A 、果实色艳、味道鲜美,小巧 B 、种子表面为蜡质不沾水,果皮含有气室、密度较小 C 、种子长出形状如翅膀的附属物 10.电路检测器连接到有故障的地方,小灯泡就 。 A 、亮 B 、一会亮一会不亮 C 、不亮 四、看图填空:(每空2分,共8分。) 五、请你把下列食物进行分类。(6分) 青菜 牛肉 萝卜 鱼肉 鸡蛋 竹笋 ( ) ( ) ( )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评价等级优良 达标待达标在相应等级上划“√” 一、填一填:(2×20=40分) 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的( )有没有发生变化。这另一物体我们称为(),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的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也不同。 * 2、运动的快慢需要用( )来判断,就是常说的 ( )。 3、物体运动的方式有:( )、( )、( )、( )。 4、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以上的运动方式。 5、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与斜坡的()有关,斜坡越(),小车冲出去的距离越()。 6、小车运动的快慢与()的大小有关,拉力越(),走得越(),拉力越(),走得越()。 二、连线:(2×5=10分)将左右相关的内容用直线相连拍皮球青蛙跳直线运动风车转动转动荡秋千摆动滑滑梯往复运动三、判断题:(2×10=20分) 1、世界上没有完全静止不动的物体。()2、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以椅子为参照物,司机动了,方向盘也动。() 3、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 4、在斜坡上滑行的木块是直线运动,小朋友立定跳远时从脚的运动轨迹看属于曲线运动。() 5、运动形式只有一种。() 6、参照物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 7、速度的大小与所用时间没有任何关系。 8、小车的运动只与路面有关。() 9、摆的快慢与摆的质量有关。() 10、公路上的汽车在运动。()四、简答:(4×5=20分) 1、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 2、说出三种物体在做直线运动有例子? 3、你能用什么方法判断月亮是在运动? 4、说一说人们是按照什么给物体的运动方式分类的? 五、动手做:(2×5=10分) 1、思考并填空: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看路旁小树,小树是。当我们站在地上看路旁小树,小树是。我明白了:。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测试题与答案解析

四年级下册科学测试题 一填空 1、一棵油菜由_____、_____、_____花、_____、_____六部分组成。 2、只有_____没有______的花叫做雄花,只有______没有______的花叫做雌花。 3、植物的花担负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任务。 4、种子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靠_____传播;如蒲公英,靠_____传播,如番茄;靠_____传播,如椰子等。 5、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______,它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___________________。 一、判断题 1、油菜花的花瓣呈伞状。() 2、不同植物的花的形态、颜色、构造等各不相同。() 3、我们吃的萝卜和花生都是植物的果实。() 4、种子不需要水也可以萌发。() 5、有些动物是靠卵繁殖的,有些不是。() 6、植物的花蕊分为雌蕊和雄蕊。() 7、解剖花的顺序应该是从内到外的。() 8、植物的花都能结成果实。()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油菜花的描述错误的是() A、油菜上要先长出花蕾,才开出油菜花 B、油菜花是油菜的繁殖器官 C、每棵油菜上开的花都一样多 2、下列植物的花属于不完全花的是() A、黄瓜花 B、油菜花 C、桃花 3、油菜花的传粉方法是() A、利用蜜蜂 B、利用风 C、利用鸟 4、下面的植物是利用水流来传播种子的是() A、荷花 B、苍耳 C、野葡萄

5、做完实验后,我们要将孵化出来的小蝌蚪() A、放回水族箱中接着养,直到它死去 B、丢弃在校园里 C、送回大自然 6、下面的动物中卵生的是() A、蜻蜓 B、老鼠 C、熊猫 7、蚕豆种子长成茎和叶的是() A、胚根 B、胚芽 C、子叶 8、关于油菜发育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开花—结果—受精—产生种子 B、开花—传粉—受精—产生种子 C、开花—传粉—结果—受精 三、连线题 研究鸡蛋,把相关联的部分用线连起来 蛋壳发育成小鸡 蛋黄保护胚胎,做缓冲剂 蛋白保护作用 胚提供氧气 气室直接提供胚胎养料四、简答题 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说明: 1、本试卷分卷一和卷二,卷一为选择题共20个小题(1--20),卷二为非选择题(21---28)共8个小题共60分: 2、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N---14 O---16 P---31 S---32 3、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1、下列用水方法中,会造成浪费的是() A.用口杯接水刷牙 B.为了节约时间,一两件衣服就用洗衣机洗 C.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或循环利用 D.改漫灌为喷灌、淋灌或滴灌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体 B.食盐水 C.海水 D.汽水 3、由电解水的有关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水中有氢气和氧气 ③电解1体积的水可以得到2体积的氢气和1体积的氧气 ④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4、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5、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水分子运动速度快,撞开壶盖 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隔增大,体积膨胀 D.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后粒子数目增多 6、小明在做过滤操作时,在老师给他的仪器中,他认为还缺少一种,其中老师给的仪器主要有:漏斗、烧杯、滤纸、铁架台,那么他认为缺少的仪器是() A.小烧杯 B.玻璃棒 C.药匙 D.长颈漏斗 7、在荷塘边经过,能闻到阵阵清香,是因为()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有质量 C.同种物质分子性质相同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8、下列过程中物质的分子发生改变的有() A.酒精灯忘记盖帽,长时间酒精变少 B.将蔗糖溶入水中形成有甜味的糖水 C.煮饭时,火过猛饭被烧焦 D.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小于200mL 9、有下列操作,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22分) 1.根据食物的来源我们把食物分成()食物和()食物。 2.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的支持。 3.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 ()()()和()以及()。 4.()和()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 的身体可以存储大量的()和()。 5.()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 分。 6.()和()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它们 的种类非常多,是我们()不可缺少的营养。 7.我们可以通过()和()的方法辨别食物 中含有的营养成分。 8.我们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这些营养必须(), 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成长,这就是()。 9.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引起的。 二、判断。(10分) 1.食物都必须吃熟的,不能吃生的。() 2.有人说多吃含脂肪的食物会发胖,所以我们不能吃含脂肪的食物。 () 3.不同食物的保存日期都各不相同。()

4.为了使自己获取膳食营养,我只吃喜欢的食物。() 5.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保证我们获得均衡的营养。() 6.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 渍。() 7.所有的食物必须经过烹饪才能食用,否则会影响健 康。() 8.凡是密封包装的食品不管放置多长的时间都能 吃。()9.手指脱皮、口腔溃疡时,需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 物。() 10.生吃能减少食物营养的损失,所以我们应以生吃为 主。() 三、选择。(10分) 1.下列食物中含有丰富糖类的是()。 a、鸡蛋 b、米饭 c、肥肉 2.下列信息一般不能在食品包装上获取的是()。 a、食物名称 b、食物价格 c、食物保质期 3.食物在白纸上擦一擦,压一压,会留有油迹,说明该食物含有较多的 ()。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4.下列食物必须烧熟了吃的是()。 a、黄瓜 b、梨 c、猪肉 5.下列食物中,含维生素比较丰富的是()。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我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一些物质(食物、石油、煤等)中贮藏着能量,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释放出来。(√) 2、能量储存在燃料中而食物中没有能量。(×) 3、只有电才能向其他能量转化。(×) 4、磁铁有南极和北极,而电磁铁没有南极和北极。(×) 5、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以改变,通过增加线圈的圈数和电池的数量能够增强电磁铁的磁力。(√) 6、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离不开能量的转化(√) 7、煤是由亿万年前的植物经过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可以通过煤的特点和地层特点推测出来。(√) 8、风、流水、电、汽油都具有能量。(√) 9、电能只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 10电磁铁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二、我的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0分) 1、、磁铁能把下列哪种物体吸起来。(①) ①、回形针②、玻璃杯③、铝锅 2、改变(③)不会改变电磁铁的xx。

①、电池的正负极②、线圈绕线方向③、线圈的圈数 3、"条形磁铁的哪部分磁性最强。(①) ①、两端②、中间 4、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②)没有关。 ①、线圈圈数②、线圈的缠绕方向③、线圈中电流的强度 5、"可以改变小电机的转子转动方向的是(①) ①、电池的正负极的接法②、磁铁的数量③电池的数量 6、和运动有关的能量叫(②) ①、化学能②、机械能③、光能 7、电池是把(③)或光能转化成了电能 ①、声能②、热能③、化学能 8、煤所具有能量最初来源于(③) ①、植物②、动物③、xx 9、电灯也是一个能量转化器,它能把电能转化为(①) ①、光能②、机械能③、磁 10、"1820年,丹麦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②) ①、电磁铁有xx②、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三、我的探究(32分) 1、可能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 (1)我的假设: 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有:

四年级下册科学测试题及答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一棵油菜由_____、_____、_____花、_____、_____六部 分组成。 2、只有_____没有______的花叫做雄花,只有______没有 ______的花叫做雌花。 3、植物的花担负着_______产生种子繁殖新生命___、 ________的任务。 4、种子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靠_____传播,如蒲公英;靠_____传播,如番茄;靠_____传播,如椰子等。 5、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______,它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油菜花的花瓣呈伞状。() 2、不同植物的花的形态、颜色、构造等各不相同。() 3、我们吃的萝卜和花生都是植物的果实。() 4、种子不需要水也可以萌发。() 5、有些动物是靠卵繁殖的,有些不是。() 6、植物的花蕊分为雌蕊和雄蕊。() 7、解剖花的顺序应该是从内到外的。() 8、植物的花都能结成果实。() 三、选择题 A、下列关于油菜花的描述错误的是() A、油菜上要先长出花蕾,才开出油菜花 B、油菜花是油菜的繁殖器官 C、每棵油菜上开的花都一样多

2、下列植物的花属于不完全花的是() A、黄瓜花 B、油菜花 C、桃花 3、油菜花的传粉方法是() A、利用蜜蜂 B、利用风 C、利用鸟 4、下面的植物是利用水流来传播种子的是() A、荷花 B、苍耳 C、野葡萄 5、做完实验后,我们要将孵化出来的小蝌蚪() A、放回水族箱中接着养,直到它死去 B、丢弃在校园里 C、送回大自然 6、下面的动物中卵生的是() A、蜻蜓 B、老鼠 C、熊猫 7、蚕豆种子长成茎和叶的是() A、胚根 B、胚芽 C、子叶 8、关于油菜发育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开花—结果—受精—产生种子 开花—传粉—受精—产生种子 B、开花—传粉—结果—受精 1、根茎叶果实种子 2、雄蕊雌蕊雌蕊 雄蕊 3、 4、风动物水 5、胚一株植物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二、选择题 1、C 2、A 3、B 4、A 5、C 6、A 7、B 8、B 四、连线题 研究鸡蛋,把相关联的部分用线连起来 蛋壳发育成小鸡 蛋黄保护胚胎,做缓冲剂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最新】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带答案|人教版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下面是三(1)班期末检测成绩统计表。 1.三(1)班共有学生69人。() 2.三(1)班学生语文成绩不及格的人最少。() 3.三(1)班语文及格的人数比数学及格的人数要少。() 4.语文成绩良好的人数比数学成绩良好的人数多2人。() 5.三(1)班语数都及格的有6人。() 二、下面是小猴、小兔、小狗摘的水果记录表。(每题4分,共12分) 1.小兔摘的()最多,()最少。 2.()摘的橘子最多,()摘的桃最少。 3.小狗一共摘了()个水果。 三、某商场今年6、7月份家电销售情况如下表。(每题3分,共15分)

1.7月份什么家电销售量最多?什么家电销售量最少? 2.这两个月电视机的销售量相差多少台? 3.这两个月什么家电销售量最好?一共有多少台? 4.从6月份到7月份,()的销售量增加得最多,()的销售量减少了。5.如果你是商场的经理,8月份你会怎么进货? 四、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14分) 438÷6=△908÷3= 400÷9=△553÷5= 五、下面是三(1)班同学动手操作的得分情况。(1题6分,4题4分,其余每空2 分,共18分) 第一组同学的成绩

姓名杨涛刘刚沈阳黄楠 成绩96889778 第二组同学的成绩 姓名陈新张力李欢夏天 成绩75949691 1.将上面的两个表合并成一个统计表。 2.第一组得优的有()人,及格的有()人。 3.第二组得优的有()人,得良的有()人。 4.如果三(1)班一共有这样的9组,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六、下面分别是三(1)班和三(2)班书屋图书情况。(2题4分,其余每题6分,共 16分) 三(1)班书屋图书情况 种类连环画故事书科技书 数量/本304510 三(2)班书屋图书情况 种类连环画故事书科技书 数量/本451540 1.请根据上面的信息完成下表。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测试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这另外一个物体称为()。 2、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或()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作为参照物的。 3、选择不同的(),判断物体是否()的结论也不相同。例如:在开行着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就是()。 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就会感觉巍巍青山在后退。 5、(参照物)不仅对判断物体是否()是必要的,对判断物体()也是不可缺少的。 例如:以地面为参照物,子弹的速度很快;但是以飞行员为参照物,子弹就几乎是静止不动的,顺手就可抓住。 6、世界上没有()的物体,只有()的物体。 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意思是:以()为参照物,“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8、刘翔参加的是(),他的最好成绩是()。 9、()就是常说的(),可以用()内通过的()来测量。 10、短跑运动员跑完60米用了10秒,他的速度是()米/秒。 11、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在距离一定的条件下,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如果兔子不睡觉,当它到达终点时,乌龟还在路上呢。这就说明在相同时间内,所走的路程越长,速度越()。 12、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以外,还强调()。 13、有些看似不动的物体,实际上也在缓慢()或(),如指甲的生长等。 14、物体运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 15、按运动的轨迹可将运动方式分为两类:()和()。 16、锯木头的动作属于()。 17、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有关。拉力(),走得越快。 18、可按照()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探究。 19、在一个摆中,重物来回往返一次,我们算它()。 20、摆的快慢与()有关系,(),摆得越快。 21、摆的快慢与()、()没有关系。 22、同一个摆,每摆动一次需要的时间是()的。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21分) 1.指南针是用来的仪器,它是利用的性质制成的。 2. 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电池数目相同,线圈圈数多的电磁铁磁力。线圈圈数少的电磁铁磁力。 3.电磁铁也有两极,一级为极,一级为极。电磁铁的两极随的方向和连接电极的不同而变化。 4.蓄电池充电时是把能转化成了。 5.普通电池的能也可以转化成电能。 6.由和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磁铁有和。 7.转向器的作用是电流,并电流方向。 8.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有关,电池少则磁力,电池多则磁力。 二、选择题(10分) 1.磁力大小和()有关系。 A变流B电压C电阻 2.摩托车要运动起来,需要使用汽油中的()。 A热能B机械能C化学能 3.下列属于机械能的是()。 A生能B光能C动能 4.电磁铁和磁铁相比,其优点是()。 A有磁力B有两级C两极和磁力大小可以改变 5.与电磁铁磁力大小无关的是()。 A使用的电池数量B线圈圈数C通电时间 三、判断题(5分) 1.切断电源后,电磁铁的磁性马上消失。() 2.各种能量的转化都需要一定的装置。() 3.石油天然气,煤是新能源。()

4.食物里面不能储存能量。() 5.电磁铁是一种将磁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四、连线题(4分) 把下列物品与其使用的能量形式连起来。 A电池1太阳能 B核电站2化学能 C风力发电机3原子能 D太阳能热水器4机械能 五、简答题(4+3+3=10分) 1、下图是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什么? 2、列举生活中可以节约能源的好习惯。 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四年级下册科学测试题及答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带同种电荷的物体(),带异种电荷的物体()。 2、当电池的两端被()直接连接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生()。 3、简单电路的组成有()、()、()。 4、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 5、我们利用()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6、大多数电器都有(),有些是()的,有些是()。 7、在使用电器的时候,应先(),然后(),用完后应先(),后拔()。 二、判断 1、塑料梳子与头发摩擦,梳子会带负电荷。() 2、220V的电是安全的。() 3、可以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4、电路检测器实际上就是一根导线。() 5、绝缘体可以保护人们的安全,防止触电。() 6、电灯的开关一般都是在明处。() 7、只要有电池,小灯泡就能发光。() 8、遇到雷电的时候可以到大树下避雨。() 三、选择 1、冬天干燥而寒冷,用手碰金属时常会有触电的感觉,这属于() A、静电现象 B、生物现象 C、热现象 2、下列属于节约用电的行为是()

A、电视机不看了仍然开着 B、家里没有人,电灯全部开着 C、把家里的白炽灯换成节能灯 3、在检测电路故障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在检测之前不必切断电源 B、检测的时候可以随便找一根导线即可检测 C、检测时应该有一定的顺序,按顺序检测 4、下列材料属于绝缘体的是() A、回形针 B、钥匙 C、篮球 5、组装电路时把小电珠串联起来发出的光() A、较亮 B、较暗 C、没有变化 6、下列做法,属于不安全用电的是() A、保护绝缘体 B、不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 C、用湿布清洗开关 7、两节1.5v的电池,两个小灯泡,要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且最亮,()连接最好。 A、两节电池串联,两个小灯泡也串联 B、两节电池并联,两个小灯泡也并联 C、两节电池串联,两个小灯泡并联 四、简答 1、安装电池的时候应注意哪些问题? 2、举例说明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第三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卷 说明:本卷共四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 总分 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水B.铝C.红磷D.氯化钠 2.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原子比分子小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3.下列元素名称与其对应的元素符号完全正确的是() A.金Ag B.氖Ne C.氯cl D.钙Cu 4.豆类、动物的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A.原子B.分子C.元素D.离子 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6.某粒子核内所含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该粒子一定是() A.原子B.分子C.阴离子D.阳离子

7.下列化学符号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A.O2B.2O2C.2O D.O2- 8.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含有的质子数相等 A.①④⑤B.①③⑤ 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 9.法国里昂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下列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显电性 B.相当于一个氦(相对原子质量为4)原子的质量 C.失去一个中子后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D.元素周期表中目前没有它的位置 10.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A B C D 实 验 现象 用扫描隧道 显微镜获得的苯 分子的图像 品红加入水 中后整个液体变 为红色 水分子在不 同温度下的运动 情况 50mL水和 50mL酒精混合 后的体积小于 100mL 解释 分子的质量 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总是在 不断运动着 常温时分子 不运动,加热时 分子才运动 分子间有间 隙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1 . 声音是以_________的形式传播的,不同的物质传播声音的本领是不一样的。 2 . 我们的耳朵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比如: ①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 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 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叫声; ④装修房子的电锯声 ⑤爆竹声 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 ⑦半夜邻居家里的电视机传来的声音; ⑧马路上机动车的声音 ⑨音乐课上,老师用收音机播放中国名曲《二泉映月》的声音。 以上声音属于噪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乐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 . 噪音对人的伤害:_________________,损伤我们的听力。 5 .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___________来描述。声音是以_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的。 6 .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声音是以(______)的方式向(______)传播的。 7 . 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到用手轻轻挠桌底或桌腿的声音,这说明声音能在_____中传播。

8 . ________ 给人以美的享受,________对人造成危害。 9 . 声音产生的条件:____________。 10 .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__________的快慢有关,当物体快速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就__________,当物体慢慢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就__________。 11 . 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长短影响的是声音的________,拨动尺子力的大小决定了声音的_________。 12 . 土电话游戏中,小朋友的声带_______________产生的说话声,以__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在传播过程中,遇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体并使它们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这些物质传到听的小朋友的耳朵里的。 13 . 人耳分为外耳、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二、实验题 14 . 某班同学要做“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 (1)研究的问题: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发出的声音会改变吗? (2)下面是该小组的实验记录表,请填写下表。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的快慢声音的高低 4厘米 8厘米较高 12厘米较慢 16厘米 注:振动的快慢用“快”“较快”“慢”“较慢”表示,声音的高低用“高”“较高”“低”“较低’’表示。

【强烈推荐】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4、说说黄河水变黄的原因,我国为什么要治理黄河? 5、说说河流各段的岩石会有什么不同? 6、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形成了什么,为什么? 7、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8、人类的哪些行为造成了地表的破坏?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地表不受破坏? 9、侵蚀有什么危害? 10、生物会对岩石造成什么影响?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及答案

2、腐殖质:土壤里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东西,主要是土壤里动植物肢体腐烂以后变成的,叫做腐殖质。 3、侵蚀: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带走了,这就是侵蚀。 4、冰川:地质学家把在地表缓慢移动的大冰体称为冰川。 三、问答题: 1、地震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危害? 地震是由地球内部运动形成的,它能引起地裂、水灾、火灾等。 2、引起岩石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主要有①冷和热的作用②水流的作用③植物的作用④动物活动的作用。 3、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 土壤是由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构成的。 4、说说黄河水变黄的原因,我国为什么要治理黄河? 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时,因为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覆盖着黄土,没有树,没有草,下大雨时,雨水秀容易把黄土冲下山坡,流入黄河,黄河里的泥沙多起来,水就变黄了。 因为黄河流到下游,流速变慢,水中泥沙沉积到河底,使河床越来越高。在雨季水大时,非常容易泛滥成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5、说说河流各段的岩石会有什么不同? 河流上游往往布满了大石头,中游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 6、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形成了什么,为什么? 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容易形成平坦辽阔的冲积平原。因为大江大河的下游,水流流速减慢,起到了沉积作用。 7、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一是地球内部力量,如火山和地震等会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二是来自地球的外部力量,如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也会改变地形地貌。 8、人类的哪些行为造成了地表的破坏?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地表不受破坏? 人类自身的活动如破坏植被、过度放牧等,都加剧了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应该适度开采矿产,妥善保护植被。 9、侵蚀有什么危害? 侵蚀会让土地支离破碎,形成的山洪冲毁房屋,冲毁道路,引发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10、生物会对岩石造成什么影响? 植物的种子落进岩石缝隙中,生根发芽后,植物根系的膨胀作用会使岩石破碎产生风化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