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链球菌肺炎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25
护理专业知识: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知识总结肺炎链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所引起的肺炎,典型病变呈大叶性分布。
今天针对肺炎链球菌肺炎这个,结合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护理措施这四点展开来讲,内容如下:(一)病因肺炎链球菌是革兰阳性双球菌,是上呼吸道寄居的正常菌群,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细菌进入下呼吸道、肺泡,繁殖滋长,引起整个肺叶或肺段的炎症。
(二)临床表现1.症状: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受凉、淋雨、疲劳等情况。
典型表现起病多急骤,高热、寒战,数小时内体温可高达39~41℃,呈稽留热型。
全身肌肉酸痛,患侧胸痛明显,咳嗽时加剧。
干咳,少量黏痰,典型者在发病2~3天时咳铁锈色痰。
偶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可被误诊为急腹症。
2.休克型肺炎:休克型肺炎出现休克体征。
3.体征:急性病容,面颊绯红、鼻翼扇动、呼吸浅快、口唇青紫。
肺实变时表现为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出现支气管呼吸音,干湿性啰音,累及胸膜时,可闻胸膜摩擦音。
(三)治疗要点1.控制感染:首选青霉素治疗。
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林可霉素、头孢菌素。
如抗生素治疗有效,24~72小时后体温即可恢复正常,抗生素疗程一般为5~7天,或热退后3天即可停药。
2.对症:发热尽量不用退热药,避免大量出汗而影响临床判断。
有低氧血症者,应予以吸氧。
(四)护理措施1.缓解不适,促进身心休息(1)病人应卧床休息,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ml。
(2)高热寒战时可用暖水袋或电热毯等保暖,适当增加被褥。
(3)高热者于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处置冰袋,或乙醇擦浴降温,或按医嘱给予小剂量退热剂。
退热时需补充液体,以防虚脱。
(4)胸痛时嘱病人患侧卧位。
2.促进排痰,改善呼吸:气急者给予半卧位,或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流量2~4L/min。
痰黏不易咳出时,可鼓励病人多饮水,亦可给予蒸汽或超声雾化吸入,或遵医嘱给予祛痰剂,以稀释痰液,并配合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肺炎链球菌肺炎诊疗规范肺炎链球菌肺炎是肺炎链球菌(亦称肺炎球菌或肺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病变常呈叶、段性分布,通常称大叶性肺炎。
当前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典型的呈大叶分布的肺炎链球菌肺炎已不多见。
但这种细菌引起的肺炎在当前社区获得性肺炎中仍居首位。
【诊断标准】(一)临床表现1.常有受寒、疲劳或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因。
发病急骤,高热(38~40℃)、寒战并可有肌肉疼痛及乏力等。
呼吸道症状为咳嗽,咳粘液或脓性痰,血性痰或“铁锈色痰”,可有胸痛。
病变范围广泛者可有呼吸困难。
部分患者有消化道症状及神经系统症状。
严重病例可发生感染性休克及中毒性心肌炎。
2.体检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部分患者可有口周疱疹,严重病例及既往有基础肺病者可有发绀,有些患者可有黄疸。
早期肺部体征常不明显,典型者病变肺部叩诊呈浊音,语颤、语音增强,有支气管呼吸音和湿啰音。
(二)辅助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增高,严重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增高,并有核左移,血小板减少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2.痰涂片及痰培养可查见肺炎链球菌。
特异性多糖体测定有助于快速诊断。
部分患者血培养阳性。
3.血生化检查可见血清酶学升高,部分病例可有血胆红素增高。
动脉血气分析可正常,严重病例可有PaO2及PaC02降低,pH增高,呈低氧及呼吸性碱中毒,休克合并代谢性酸中毒者则pH降低。
4.胸部X线检查早期肺部有均匀淡影,典型表现为大片均匀致密阴影,呈叶、段分布。
【治疗原则】(一)抗菌药物治疗目前首选药物仍然是青霉素,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在我国虽然已达20%,但是高耐株﹤2%,因此对于普通耐药株通过提高青霉素剂量,依然有效。
青霉素剂量可用至800~1200万u/d。
对于高耐青霉素者及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头孢三嗪或左旋氧氟沙星。
由于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已达70%,故对于已明确的肺炎链球菌肺炎不推荐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包括新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及罗红霉素等。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肺炎链球菌肺炎知识点总结肺炎链球菌性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感染所致,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类型。
通常急骤起病,以高热、寒战、咳嗽、血痰和胸痛为特征。
肺炎链球菌是格兰染色阳性球菌,多成双排列或短链排列。
其致病力是由于高分子多糖体的荚膜对组织的侵袭作用,首先可引起肺泡壁水肿,出现白细胞和红细胞渗出,之后含菌的渗出液经Cohn孔向肺的中央部分扩展,甚至累及几个肺段或整个肺叶。
因病变开始于肺的外周,故肺叶间分界清楚,易累及胸膜,引起渗出性胸膜炎,但是不引起组织坏死或形成空洞。
肺炎球菌性肺炎的病理改变有充血期、红肝变期、灰肝变期及消散期。
表现为肺组织充血水肿,肺泡内浆液渗出及红、白细胞浸润,白细胞吞噬细菌,继而纤维蛋白渗出物溶解、吸收、肺泡重新充气。
肝变期病理阶段实际并无明确分界,经早期应用抗生素治疗,典型的病理分期已经非常少见。
病变消散后肺组织结构多无损坏,不留纤维瘢痕。
个别患者肺泡内纤维蛋白吸收不完全,甚至有成纤维细胞形成,形成机化性肺炎。
老年人和婴幼儿感染可沿支气管分布,出现支气管肺炎。
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部分患者可并发脓胸、脑膜炎、心包炎、心内膜炎、关节炎和中耳炎等。
肺炎球菌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发病前病人常有受凉、淋雨、疲劳、醉酒、病毒感染史,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
起病急,高热、寒战,全身肌肉酸痛,体温升高,呈稽留热。
可伴有患侧胸部疼痛,放射至肩部或腹部,咳嗽或深呼吸时加剧。
痰少,可带血或呈铁锈色,为肺炎球菌性肺炎典型痰液表现。
X线检查早期仅可见肺纹理增粗,或受累肺段、肺叶模糊。
随着病情进展,表现为大片炎症浸润阴影或实变影,在实变阴影中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肋膈角可有少量胸腔积液。
在消散期,炎症浸润逐渐吸收,可有片状区域吸收较快而呈现假空洞征。
治疗中首选使用的抗生素是青霉素G,对青霉素过敏者,或感染耐青霉素菌株者,用呼吸氟喹诺酮类、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钠等,感染耐甲氧西林菌株者使用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
对症治疗是肺炎链球菌肺炎最有效的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这一疾病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罕见,它可能会突然打乱我们的生活节奏,给身体带来诸多不适。
然而,只要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就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什么是肺炎链球菌肺炎呢?简单来说,就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部炎症。
肺炎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它可以通过飞沫传播,比如咳嗽、打喷嚏时。
当我们的身体抵抗力下降时,这些细菌就有可能趁虚而入,引发肺炎。
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症状通常比较明显。
患者可能会突然出现高热,体温能达到 39 摄氏度甚至更高,还常常伴有寒战。
咳嗽也是常见的症状之一,一开始可能是干咳,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咳出带有血丝的痰,甚至是浓痰。
胸痛也是不容忽视的症状,尤其是在深呼吸或者咳嗽时,疼痛可能会加剧。
此外,患者还可能感到乏力、食欲不振、呼吸急促等。
那么,为什么说对症治疗是肺炎链球菌肺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呢?这是因为每个患者的病情都可能有所不同,症状的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
只有根据具体的症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才能迅速缓解病情,提高治愈率。
对于高热的患者,首先要做的就是降温。
可以通过物理降温的方法,比如用湿毛巾擦拭身体,或者使用退热贴。
如果体温过高,超过 385摄氏度,就需要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同时,要让患者多喝水,以补充因发热而丢失的水分。
咳嗽和咳痰的治疗也很重要。
如果咳嗽比较剧烈,影响了患者的休息和睡眠,可以使用止咳药。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盲目止咳,因为咳嗽有时也是一种排痰的方式。
对于有痰的患者,要使用祛痰药,帮助痰液排出,以减轻肺部的炎症。
胸痛的患者往往会因为疼痛而不敢深呼吸,这可能会导致肺部的通气功能受到影响。
因此,需要使用止痛药物来缓解胸痛,让患者能够正常呼吸。
除了针对症状进行治疗,抗感染治疗也是关键。
肺炎链球菌肺炎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杀灭细菌。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肺炎链球菌肺炎的治疗方法引言肺炎链球菌肺炎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疾病,主要由肺炎链球菌引起。
该疾病可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及时的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解释肺炎链球菌肺炎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诊断过程肺炎链球菌肺炎的首要任务是准确诊断。
通常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病史调查和体格检查可以提供一些线索,但无法确诊。
因此,实验室检查是最重要的手段。
以下是常用于诊断肺炎链球菌肺炎的实验室检查:1.嗽痰培养:通过咳嗽痰液进行培养,以检测肺炎链球菌的存在。
2.血液培养:通过血液样本进行培养,以确定细菌感染的存在。
3.X射线检查:可以显示肺部炎症,帮助确定是否存在肺炎链球菌感染。
如果经过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应尽早开始治疗。
治疗方法1.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是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的关键。
通常使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等,这些药物对肺炎链球菌有效。
治疗应持续7-10天,确保彻底清除细菌感染。
如果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以选择其他适合的抗生素。
2.对症治疗:除了使用抗生素外,还需要进行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例如,使用退热药物降低体温、镇咳药物缓解咳嗽等。
3.液体摄入:患者应增加液体摄入量,保持充足的水分,以防止脱水。
饮水可以帮助稀释痰液,促进排痰,减轻症状。
4.床旁休息:患者需要足够的休息时间,以帮助身体康复。
在病情较重时,可能需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
5.营养补充: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增加营养摄入,以增强免疫力和促进康复。
注意事项在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时,还应注意以下事项:1.按时服药:患者应按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正确使用抗生素,不可自行停药或过量使用。
2.密切观察:在治疗期间,患者应密切观察自身症状的变化。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发热加重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3.防止二次感染:患者应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其他患病者,以防止二次感染。
肺炎的致病菌和感染机制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致病菌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等。
其中,最为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病毒和冠状病毒。
不同的致病机制导致了肺炎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特点。
本文将对肺炎的致病菌和感染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一、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是最主要的细菌致病原之一,它能引起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并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败血症与中耳乳突并发感染等。
此外,儿童和老年人是其易感人群。
1. 感染途径肺炎链球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释放含有细菌的飞沫进入空气中,并被他人吸入呼吸道中。
2. 感染机制一旦细菌进入呼吸道,它们会附着在上皮细胞表面,通过产生黏附蛋白使其固定。
然后,肺炎链球菌会释放一系列产生毒素的酶以抑制宿主免疫反应,并侵入宿主细胞内部。
3. 免疫机制肺炎链球菌感染会引起宿主免疫系统的抗原-抗体反应。
在感染初期,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和消灭细菌来遏制感染的扩散。
而在严重或反复感染时,肺部组织会受到损伤,导致炎性介质的释放和免疫系统过度激活。
二、流感病毒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A型、B型和C型流感病毒引起。
其中A 型流感病毒是最为常见和危险的类型。
1. 感染途径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在空气中存在较长时间,并可通过呼吸道粘膜进入人体。
2. 感染机制当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它们会选择性地附着于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糖蛋白受体上,然后进入细胞内。
一旦进入细胞,流感病毒将释放其基因组并开始复制,导致细胞功能受损。
3. 免疫机制在免疫应答中,流感病毒会激活宿主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
然而,由于流感病毒的变异性较高,新型流感的出现可能会逃避部分人群对之前流感株的免疫保护。
三、冠状病毒冠状病毒是引起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导致了全球大范围传播。
1. 感染途径冠状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是最主要的途径,还有少数接触传播。
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与他人密切接触时,飞沫中含有冠状病毒,被其他人吸入后可导致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