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西溪湿地公园的必要性共29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16 MB
- 文档页数:29
西溪湿地的考察报告从西溪湿地东大门入口,沿着湿地小道前行,周边都是绿色的草,碧玉的水潭,红红黄黄的小花,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显得特别可爱,心也似乎飞了起来,直通向河渚街。
小街两旁开着酒肆、茶馆、染坊、龙舟馆、丝绣馆、竹编馆,都是些民间的“土特产”。
来到小街的广场上,一座河渚塔高高耸立,沿着只容一个人通过的木楼梯登上塔顶,俯瞰西溪湿地美景,俨然江南水乡的又一典型代表。
我通过这次西溪湿地的实地考察,从以下五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一、影响西溪湿地旅游知觉的因素1. 刺激物的新奇独特性。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它这独特的地位吸引着相关专家和普通游客前来一睹它独特的风采。
2. 他人的提示。
我们在考察过程中,恰巧听到一位导游在讲解蒋相祠、古戏台和壁画。
听完后感受到西溪丰厚的文化底蕴,感受到的不是沉默的西溪。
3. 旅游者的生理条件。
我们组成员正值年轻,血气方刚的时候,什么都会去尝试一下,如爬河渚塔,感觉很惬意!来回都没坐电瓶车也不觉得疲惫。
在途中发现老人团就明显不同,他们体力有限,有些活动就没有积极参加。
4. 刺激物的反复出现。
一部《非诚勿扰》电影,电影大力宣传的同时也使得西溪湿地红遍大江南北,它成为许多情侣向往的地方。
5. 兴趣。
对于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浙江人,并且家乡也是山水风景区的我来说,山山水水对我来说真没太大吸引力。
说实话,我反而更向往北方广阔的草原和一望无垠的平原。
我想北方人和我的想法会恰恰相反吧,尤其看了电影后,我猜测原本有打算来南方的北方朋友就会更有兴趣了。
6. 知识与经验。
初来来到西溪湿地,我们毫无经验可言,去的比较仓促,之前也没做什么深入了解,想必下次带亲朋好友过去时就会有另一番状况了。
这次从周围的导游的讲解词中就学到了不少知识,下次我就可以班门弄斧了。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总体规划 (2)第一节风景资源评价 (2)第二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性质和发展目标 (2)第三节规划结构与布局 (4)第四节湿地公园容量及生态原则 (6)第三章专项规划 (9)第一节保护培育规划 (9)第二节风景游赏规划 (12)第三节典型景观规划 (14)第四节科研监测及科普规划 (17)第五节游览设施规划 (17)第六节基础工程规划 (18)第七节公共环境保护规划 (20)第八节防灾规划 (22)第九节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23)第十节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23)第十一节分期发展规划 (24)第四章实施规划的对策及措施 (25)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利用的需要,为湿地公园资源“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确保具有高度自然与文化价值的湿地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得以修复培育、世代传承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综合效益,促进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编制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第二条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范围东起紫金港路绿带西侧,西至绕城公路绿带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西路(不含西溪旅游服务中心用地),总面积约为10.64平方公里。
第三条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外围保护带风景区外围保护地带,风景区界线以外,东至紫金港,南至老和山麓,西至绕城公路西侧绿带。
北至余杭塘河,用地面积约为15.7平方公里。
第四条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周边景观控制区周边景观控制区,主要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两湿地水网区域,用地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
第五条本规划是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编制各项规划设计及进行保护与利用的依据和法定文件,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公园内使用土地和进行各项利用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
第二章总体规划第一节风景资源评价第六条景源特征1、田园质朴,水乡浓郁2、古迹丰富,历史悠久3、水网密布,环境清幽第七条景源统计及评价1、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共有主要景点51个,其中:一级景点29个,占景点总数的56.9%二级景点8个,占景点总数的15.7%三级景点5个,占景点总数的9.8%四级景点9个,占景点总数的17.6%2、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空间格局与保护区域范围具有整体性的特征、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景观内涵水乳交融的特征。
科学保护,规划先行根据西溪湿地作为城中次生湿地的特点,坚持科学保护、规划先行的原则,先后编制完善了《西溪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一期工程详细规划》、《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保护区市政工程规划》、《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保护区水利规划》、《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旅游专项规划》等7项规划;出台了《杭州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生物资源调查及生态研究》研究成果;设计论证了有关航道清淤护岸工程施工图和植物恢复与配置施工图及管线施工设计方案、道路桥梁施工设计方案、历史建筑恢复设计方案、家居小品设计方案、保留农居改造设计方案、外围防洪设施设计方案、西溪湿地游船设计方案和西溪湿地保护区标志设计方案等方案;拟订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保护规划》、《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科研教育基地实施方案》等共约20余项规划设计方案,使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从一开始就遵循了科学、求实、创新的理念。
以民为本,妥善安置西溪湿地一期保护工程总计3.46平方公里,涉及蒋村乡的千余名群众。
一期工程率先于2004年初开始对蒋村乡10个村进行撤村建居,实施土地收购总计5690.6亩,涉及王家桥、深潭口、三深、周家村等四个村,全部补偿到位。
同时大力推进农转居公寓建设,开工建设蒋村农居点西溪花园和蒋村花园13万平方米拆复建农居,并着手27万平方米拆复建农居开工的准备工作,切实解决征地拆迁农民的后顾之忧。
另外还在公园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坚持优先安排就业,凡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所涉及的服务、船公、物管等人员,优先安排当地村民。
一期工程录用蒋村原拆迁村民共115名,占总用工数295人的39%。
其中环境保洁员85名中有65名是原拆迁村民,50人的农耕养殖队全部录用了蒋村乡原拆迁村民。
此外,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整个杭州市的市民也受益匪浅。
保护的西溪湿地,将对杭城生态环境起到良好的改善和调节作用,也将极大地有利于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将为杭城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西溪湿地项⽬概况1/背景明清时期,西溪就是⼀个著名的风景区,与杭州西湖、西冷并称为“杭州三西”,并且有“副西湖”的美誉。
2007年2⽉份,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2003年,杭州市政府正式启动了西溪湿地综合保护⼯程;2004年,《西溪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被杭州市政府正式批复。
西溪湿地位于杭州的西缘,与西湖仅⼀⼭之隔,以“野趣、清幽、闲逸”的意境和“⼀曲溪流⼀曲烟”的典型江南⽔乡风光⽽著称,曾是杭州最优美的画卷,⽔是西溪湿地公园的主⾓,稠密的⽔⽹形成西溪湿地公园的主题。
⽔⼜造就西溪湿地公园的“荡”、“滩”、“堤”、“岛”、“洲”的独特景⾊。
西溪除了具有迷⼈的江南⽔乡、⽥园风光以外,在历史上也曾是杭州著名的⽂化胜地。
这⾥⽣态资源丰富、⾃然景观质朴、⽂化沉淀深厚,被誉为杭州的“城市之肾”,是罕见的城市次⽣湿地。
不过,西溪湿地在近现代的演化中受到了很⼤的⼈为破坏。
这是国内第⼀个也是唯⼀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化湿地于⼀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它既不同于湿地⾃然保护区,也不同于⼀般意义上的⽔景公园,兼有⽣态修复、科研教育、旅游观光等功能,对改善杭州市⽣态环境,提⾼城西区域性⽣态质量,都有着极其重要作⽤2/区位交通旅游规划控制范围湿地公园范围东起紫⾦港路绿带西侧,西⾄绕城公路绿带东侧,南起沿⼭河,北⾄⽂⼆西路(不含西溪旅游服务中⼼⽤地),总⾯积约为10.64平⽅公⾥。
外围保护带公园界限以外东⾄紫⾦港,南⾄⽼和⼭麓,西⾄绕城公路西侧绿化带,北⾄余杭塘河,总⾯积15.7平⽅千⽶。
周边景观控制区主要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两湿地⽔⽹区域⽤地⾯积约为50平⽅千⽶,与历史记载的西溪位置范围基本吻合。
现状分析公园内集中了河泽溪塘,⼭林⽥园,民俗风情,建筑遗迹,历史⽂化等多种类型的风景资源,资源的互补,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在众多的风景资源中尤以⾃然质朴的溪流河荡风光,历史悠久的⽂化遗迹,江南⽔乡特⾊的⽥园风情最为突出。
杭州西溪湿地对杭州生态建设的作用及面临问题摘要:该文针对杭州西溪湿地,探究其对杭州生态系统建设的作用,以及目前人类活动对杭州西溪湿地的影响。
关键词:西溪湿地;生态系统;生态问题水是生命之源。
自古以来,人类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一直与水生生相息。
人类的生活、生产等等都离不开水。
城市的建设往往也选择临江靠海,例如上海、杭州、伦敦、纽约,水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息的生机和活力。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仅占地球陆地表面的6%,却为地球20%的物种提供了栖息繁殖地。
杭州西溪湿地历史悠久,其形成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是杭州最早的文明发源地。
对杭州的发展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湿地的定义《湿地公约》中给湿地的定义是:不论其为自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水域;同时,还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位于湿地范围内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海水水体[1]。
依据此定义,可以发现大多数城市中的河流、湖泊等等均可划分为湿地,而且从定义中还可显示出,湿地与城市或其他生态系统的交叉、联系更加频繁和普遍。
由此,也可体现出湿地对城市生态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杭州西溪湿地的基本信息2.1 地理位置西溪湿地占地面积约11.5平方公里,位于杭州市西部,坐落在西湖区的西部,主要属于西湖区的蒋村乡,小部分属于余杭区的五常乡,距市中心武林门约16公里。
地理坐标位置介于东经120°02'至120°16',北纬30°15'至30°17'。
天目山路延伸段从其南边经过,北边为文新路延伸段,东临蒋村商住区和古荡小区,西接五常。
2.2 物种分布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已鉴定的昆虫标本有480种,分属于15目、133科、417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