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西溪湿地公园的必要性剖析
- 格式:pptx
- 大小:7.26 MB
- 文档页数:15
园林景观yuan lin jing guan70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分析与评价◎潘淼 魏静宇摘要: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高建设数量,许多大型湿地公园也逐渐成为旅游胜地,并且低位逐渐增强。
西溪湿地公园是国家级湿地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面积约10平方公里,属“杭州三西”之一。
无论是湿地规模还是公园建设水平都是在城市次生湿地中罕见的。
本文主要对西溪湿地公园的立意、主题、布局、要素组织等方面进行分析,来为今后湿地公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湿地公园;西溪;评价;分析近年来,生态旅游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越发强烈。
湿地公园称为建设的热点,湿地公园被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直至今日,西溪还拥有大量的动植物,两栖类,鸟类,爬行类,鱼类等动物种类繁多,拥有植物数百种。
是国内建设较为成功的国家级湿地公园之一。
该园内景观优美,主要景点统称为“三堤十景”,并有多个核心景点。
本在最初建造的立意过程中就不单单是为了建造一个简单的公园,在布局和要素组织方面也是别具一格,具有自身的特点。
这些也为其成为湿地公园的代表典型奠定了基础。
一、立意立意是指在设计过程中的总体意图以及设计思想观念。
(一)意在笔先园林建设中自古便有“意在笔先”一说。
立意要在开始进行设计前便有所构思,人的在设计的同时让要设计产物与人的思想意识相结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不然就成了单纯的机械设计,便是没有灵魂的设计。
(二)神韵和意趣在构思园林中的各个要素的配置以及与场地相融合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寓情于景的神韵。
让山水在整个场景中有机融合。
西溪湿地公园的立意集文化,功能和环境于一身。
说到文化,西溪湿地文化底蕴深厚,早在上百年前便有无数的名人诗人到此留下千古名诗,例如《梅竹山庄图》《西溪秋雪庵 》等。
在功能方面,提供了公园的所能满足的所有基本需求,在保持真实性、完整性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科学的规划。
环境方面则是极力原保留始环境发展,按照可持续理念进行设计。
在进行设计中立意在所有准备之前,立意便是一个设计成果的灵魂所在,西溪湿地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理念。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第一章:序言——案例筛选理由大黄堡湿地位于京津发展轴上的武清区,是京津之间一处重要的生态湿地资源。
该湿地具备地域广阔、水量丰沛、景观优美、交通便利等特性,大黄堡湿地公园的科学建设、合理发展对京津地区之间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同样属于典型的位于城市边缘的次生态城市湿地。
近年来该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先进经验引起了极大关注。
项目的科学规划、成功运营,在很好的保护了湿地环境的同时为杭州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拉动作用。
该项目在湿地条件等各方面上的相似度上与大黄堡项目十分接近,且发展较为成功。
因此,经过考察研究,我们决定选取杭州西溪湿地作为湿地公园优秀案例。
在此次案例分析中我们将在前三章详细阐述项目各期期发展概况的同时,在第四章对西溪湿地在湿地开发模式及尺度、湿地公园规划及开发方案、湿地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和谐发展、周边建设控制规划等四方面的成功经验予以剖析总结,为日后大黄堡湿地公园的开发规划提供借鉴依据。
第二章:项目概况一、项目概况(一)概况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为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为11.64平方公里为保护区范围,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88.4亿元人民币,建设期六年。
在保护区界线以外为外围保护地带,东至紫金港,南至老和山麓,西至绕城公路西侧绿带,北至余杭塘河,用地面积15.7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以外的周边景区控制区,主要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两湿地水网区域,用地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
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其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二)地理位置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文一西路、文二西路、天目山路、绕城高速、02省道、杭徽高速等主干道所架构起来的密集交通网络,让西溪板块四通八达,驱车5分钟之内即可进入杭州城区,从古墩路沿文一西路向西至五常港河不到5公里。
上海杉达学院学科学期论文论文题目:浅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学生姓名:沈敏华专业年级:07届旅游管理指导教师:张媛2010年 5 月 6 日目录:一、绪论二、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三、杭州西溪湿地开发中存在问题四、杭州西溪湿地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五、杭州西溪湿地的发展前景六、结论七、参考文献浅析杭州西溪湿地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一.绪论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自2004年一期工程开始至现在的三期工程,开发遵循科学保护,规划先行;以民为本,妥善安置;生态优先,最小干预的开发原则。
2005年2月,西溪湿地被命名为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林业局同意杭州市正式开展湿地公园的保护和管理。
国家林业部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严旬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建设好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对于全面加强西溪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系统生态特点和基本功能,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本文介绍了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阐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对西溪湿地的开发对策与建议,对西溪湿地的发展前景作展望。
本文是作者仅凭自己的学习水平做的报告,仅代表个人观点。
希望对研究西溪湿地的学者有所帮助。
二.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21百度,/view/79820.htm?fr=ala0_1,2010.4.282余杭新闻,/class/class_43/articles/94608.html, 2010.4.28(一)西溪湿地简介西溪湿地位于杭州西北,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
明清时期,西溪已是一个著名风景区,与杭州西湖、西冷并称为“杭州三西”,享有“副西湖”的美称。
西溪湿地作为全国大中城市中唯一的城市湿地,水资源、多种植被和水生动物资源保存完好,2007年2月份,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第一章:序言——案例筛选理由大黄堡湿地位于京津发展轴上的武清区,是京津之间一处重要的生态湿地资源。
该湿地具备地域广阔、水量丰沛、景观优美、交通便利等特性,大黄堡湿地公园的科学建设、合理发展对京津地区之间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同样属于典型的位于城市边缘的次生态城市湿地。
近年来该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先进经验引起了极大关注。
项目的科学规划、成功运营,在很好的保护了湿地环境的同时为杭州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拉动作用。
该项目在湿地条件等各方面上的相似度上与大黄堡项目十分接近,且发展较为成功。
因此,经过考察研究,我们决定选取杭州西溪湿地作为湿地公园优秀案例。
在此次案例分析中我们将在前三章详细阐述项目各期期发展概况的同时,在第四章对西溪湿地在湿地开发模式及尺度、湿地公园规划及开发方案、湿地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和谐发展、周边建设控制规划等四方面的成功经验予以剖析总结,为日后大黄堡湿地公园的开发规划提供借鉴依据。
第二章:项目概况一、项目概况(一)概况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为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为11.64平方公里为保护区范围,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亿元人民币,建设期六年。
在保护区界线以外为外围保护地带,东至紫金港,南至老和山麓,西至绕城公路西侧绿带,北至余杭塘河,用地面积15.7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以外的周边景区控制区,主要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两湿地水网区域,用地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
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其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二)地理位置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文一西路、文二西路、天目山路、绕城高速、02省道、杭徽高速等主干道所架构起来的密集交通网络,让西溪板块四通八达,驱车5分钟之内即可进入杭州城区,从古墩路沿文一西路向西至五常港河不到5公里。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第一章:序言——案例筛选理由大黄堡湿地位于京津发展轴上的武清区,是京津之间一处重要的生态湿地资源。
该湿地具备地域广阔、水量丰沛、景观优美、交通便利等特性,大黄堡湿地公园的科学建设、合理发展对京津地区之间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同样属于典型的位于城市边缘的次生态城市湿地。
近年来该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先进经验引起了极大关注。
项目的科学规划、成功运营,在很好的保护了湿地环境的同时为杭州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拉动作用。
该项目在湿地条件等各方面上的相似度上与大黄堡项目十分接近,且发展较为成功。
因此,经过考察研究,我们决定选取杭州西溪湿地作为湿地公园优秀案例。
在此次案例分析中我们将在前三章详细阐述项目各期期发展概况的同时,在第四章对西溪湿地在湿地开发模式及尺度、湿地公园规划及开发方案、湿地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和谐发展、周边建设控制规划等四方面的成功经验予以剖析总结,为日后大黄堡湿地公园的开发规划提供借鉴依据。
第二章:项目概况一、项目概况(一)概况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为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为11.64平方公里为保护区范围,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88.4亿元人民币,建设期六年。
在保护区界线以外为外围保护地带,东至紫金港,南至老和山麓,西至绕城公路西侧绿带,北至余杭塘河,用地面积15.7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以外的周边景区控制区,主要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两湿地水网区域,用地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
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其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二)地理位置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文一西路、文二西路、天目山路、绕城高速、02省道、杭徽高速等主干道所架构起来的密集交通网络,让西溪板块四通八达,驱车5分钟之内即可进入杭州城区,从古墩路沿文一西路向西至五常港河不到5公里。
浅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上海杉达学院学科学期论文论文题目:浅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学生姓名:沈敏华专业年级: 07届旅游管理指导教师:张媛2010年 5 月 6 日目录:一、绪论二、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三、杭州西溪湿地开发中存在问题四、杭州西溪湿地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五、杭州西溪湿地的发展前景六、结论七、参考文献浅析杭州西溪湿地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一.绪论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自2004年一期工程开始至现在的三期工程,开发遵循科学保护,规划先行;以民为本,妥善安置;生态优先,最小干预的开发原则。
2005年2月,西溪湿地被命名为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林业局同意杭州市正式开展湿地公园的保护和管理。
国家林业部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严旬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建设好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对于全面加强西溪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系统生态特点和基本功能,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1本文介绍了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阐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对西溪湿地的开发对策与建议,对西溪湿地的发展前景作展望。
本文是作者仅凭自己的学习水平做的报告,仅代表个人观点。
希望对研究西溪湿地的学者有所帮助。
二.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2(一)西溪湿地简介西溪湿地位于杭州西北,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
明清时期,西溪已是一个着名风景区,与杭州西湖、西冷并称为“杭州三西”,享有“副西湖”的美称。
西溪湿地作为全国大中城市中唯一的城市湿地,水资源、多种植被和水生动物资源保存完好,2007年2月份,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