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下册 克里姆特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装饰绘画大师克里姆特作者:来源:《新少年》2013年第04期向艺术家致敬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1862-1918年),奥地利象征主义画家。
他提倡世界各民族美术相互吸取营养,重视发展艺术家的个人风格。
他把埃及、古希腊和拜占庭镶嵌画的装饰趣味引入绘画中,用孔雀羽毛、螺钿、金银箔片等材质,模仿蜗牛壳的色彩或光泽,创造了一种“画出来的镶嵌”绘画,使作品中的绘画和工艺性达到了极点,装饰性极强。
在当时掀起一场不小的风潮。
《布罗赫-鲍尔夫人》这是一幅装饰性绘画。
画中的女人是一位贵妇,身着华服。
画面背景及裙子大量使用了金片、银箔等装饰性要素。
既衬托出妇人的华贵形象,又使画面看上去熠熠生辉。
这些长方形、螺旋形、圆形的各色图案,仿佛史前人类的神秘符号,有着很强的装饰效果,也充斥着神秘的象征意义。
画面上色彩主要是金黄色,点状的背景以及美丽的裙子、华贵的椅子,把整幅画衬托得唯美而轻柔。
让人无论怎样看,都能得到一种新鲜而典雅的艺术享受。
克里姆特的拥护者给了这幅作品极高的评价:“还没有人给我们提供过一幅欧洲女子如此高大完美的肖像。
”而谦逊的克里姆特在给友人的信中却写道:“我没什么特别的,我只是一个日复一日、日以继夜地画画儿的画家……任何想更了解我的人……应该谨慎地看看我的画儿。
”我们也来试一试虽然我们无法使用金箔作画,但并不影响我们学习克里姆特对装饰性图案的运用手法。
充分感受作品,运用色块和线条等绘画元素来创作一幅富有装饰性的作品吧。
《窗台上的花》这里有好多花儿,窗台上、墙壁上、桌子上……沈阳市和平区少年宫王潇《太空船》乘坐太空船,一起去遨游吧!昌图县实验小学刘士扬《欢乐城》欢迎来到欢乐城!本溪市少年宫苏欣《变化的树》愿我们的世界到处都有美丽的树!鞍山市铁西区育才小学阎鸿锐亲爱的小读者,欢迎将你的作品展示给我们。
用数码相机拍下你的作品,发送email到电子邮箱touch_wang@。
或者直接把作品邮寄到《新少年》杂志社“艺术小站”栏目组收。
克里姆特与东方艺术克里姆特(Gustav Klimt)是奥地利的著名艺术家,他在20世纪初的维也纳艺术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克里姆特擅长绘画、壁画和装饰艺术,他的作品充满了东方的元素,深受东方艺术的启发。
在克里姆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东方艺术对他的影响,这里我们将探讨克里姆特与东方艺术之间的关系。
我们来了解一下东方艺术对克里姆特的影响。
克里姆特出生在一个艺术世家,他早年受到了西方画家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的影响,但是后来他开始逐渐接触和深入研究东方艺术。
在当时的维也纳,东方艺术正如一股新的风潮,许多画家都受到了东方文化的启发,克里姆特也不例外。
他对中国、日本、印度等东方国家的艺术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收集东方艺术的书籍和作品,研究其中的绘画技巧和题材。
克里姆特对东方艺术的感受主要体现在他的作品中。
他的油画和壁画中常常出现东方风格的元素,如金色的图案、异国情调的服饰和华丽的装饰。
克里姆特喜欢用金色来勾勒出人物和背景,这一技巧就来源于东方艺术的影响。
东方艺术中常常运用金色来表现贵族和神圣的形象,而克里姆特也借鉴了这一点,用金色来为自己的作品赋予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克里姆特的作品中还常常出现东方传统的主题,如带有神话色彩的人物形象、纹饰丰富的服饰和装饰物等。
这些元素都是来源于东方艺术的启发,克里姆特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将这些元素融合进了自己的作品中,展现出了独特的风采。
克里姆特还曾表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将东方文化和艺术引入到西方的观众中,让他们能够欣赏到东方文化的美丽和神秘。
除了在绘画作品中受到东方艺术的影响外,克里姆特还在装饰艺术方面有着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
他经常受命于一些贵族和富裕家庭的要求,在室内设计和装饰方面也运用了大量的东方元素。
他设计的壁画和装饰图案中常常出现东方的风格和图案,如莲花、凤凰和龙等传统东方图案,这些图案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巧妙的运用,使整个空间散发出一种神秘和雅致的气息。
克⾥姆特的艺术⼈⽣:他的绘画强调浓重神圣的⾦黄⾊及强烈的感情当你看到《阿德勒·布劳赫·鲍埃尔肖像I》这幅画时,是不是觉得有点眼熟呢?这幅画曾经在2006年绘画市场上拍出了1.35亿美元的天价,是2006年之前世界上卖出最⾼价格的绘画。
《阿德勒·布劳赫·鲍埃尔肖像I》《阿德勒·布劳赫·鲍埃尔肖像I》的作者是奥地利的著名画家克⾥姆特,画中的阿黛勒形象端庄⼤⽅,眼神迷离。
性感的红唇,整幅作品采⽤璀璨夺⽬的⾦⾊,以衬托夫⼈的雍容华贵。
⾦⾊的肖像画,就是克⾥姆特绘画的风格特点。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象征主义、维也纳分离派绘画⼤师及其代表性作品。
1862年7⽉14⽇,克⾥姆特出⽣于维也纳,⽗亲是⼀位黄⾦⾸饰⼯匠,母亲是⼀位维也纳歌⼿。
虽然家⾥并不富有,却充满了艺术⽓息,因此不只克⾥姆特本⼈,他的兄弟恩斯特和乔治也都献⾝于绘画和雕刻。
1867年,克⾥姆特进⼊维也纳艺术学校念书,在校期间他不仅已经为维也纳的斯特拉尼宫装饰过顶棚,也为奥匈帝国各地国家剧院进⾏过室内装修,并获得⼀枚⾦⼗字勋章。
⽽且为了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他潜⼼学习,有时更借鉴古埃及和拜占廷时期的艺术,融合异国情调,其画作也获得巨⼤的成功。
1893年,克⾥姆特加⼊了官⽅的维也纳艺术家协会,但不满其保守、僵化的风⽓,他与⼀群志同道合的艺术家创⽴了分离派,并当选为第⼀任主席。
克⾥姆特擅长利⽤寓⾔或神话为题材,并融合了⼈的欲望,夸张了⼈对美的渴望,过度的华丽则提醒⼈们这个渴望的奢侈。
在他的著名作品《吻》中,明显可见克⾥姆特不断重复的两个主题,即浓重⽽神圣的⾦黄⾊及强烈的欲望,同时,画中的⼈体也象征了难以捉摸的温柔、悲哀、恐惧、喜悦、信赖等细微情感。
《吻》克⾥姆特的作品⼤约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阶段是典雅的,以古典神话为题材的作品;第⼆阶段则是他的⾦⾊阶段,克⾥姆特⽤⼤⽐例的⾦⾊为底⾊,加上螺旋、格⼦或藤状的纹饰,⼈物常常只占画⾯的⼀⼩部分。
浅谈克里姆特作品的艺术装饰性【摘要】克里姆特是奥地利著名的装饰画家,他的作品以优美的线条、严谨的结构、简约的装饰、为其独特的表现风格,深受人们喜爱,并且作品中融入了大量东方装饰元素,其装饰意味独具魅力。
本文通过分析其作品的图案、构成、色彩鉴赏其作品的唯美画面效果、华丽的装饰手法探究出其装饰绘画的趣味性和内涵的哲理性。
关键词:克里姆特,装饰图案,画面构成,装饰效果1.克里姆特装饰绘画艺术作品中的东方图案元素。
有学者认为《雅德勒。
布萝奇。
波尔肖像1》作品中的精巧装饰十分耐人寻味,画中的图案繁复而不凌乱,画中的每一部分均可以阅读出所描绘的现实,画中女人的衣服是主人身份与品味的象征,画面中被广泛使用的螺纹,椭圆以及马赛克式的装饰图案,大量的金色和银色的运用,甚至用浮雕的形式表现出复杂的装饰。
人物的头和手依然采用自然主义表现手法,与复杂的装饰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互增魅力,这他高度个人化时期的作品。
克里姆特这种金碧辉煌的装饰效果中充满了一种神秘气息,而造成这种神秘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作品中的东方艺元素。
如端坐在亭台楼榭中的贵族、手执兵器的兵将、三三两两的平民百姓,没有故事情节,与画中模特儿也无关联。
由此看来,他对中国文化十分感兴趣。
但他的这种方式产生一种神秘感,画面也非常和谐。
在克里姆特晚年的肖像画作品中,中国绘画中的形象及传统色彩成为新的装饰语言,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
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在表现形式化最大的区别就是平面性。
年画和瓷器上的形象取代克里姆特作品中的几何形装饰符号,与人物立体的面部和肢体结合,中国画中抽象造型因素与变形的人物产生和谐统一的画面。
这不仅归功于形象的平面装饰性,与画面的颜色处理也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绘画中单纯的!红、黄、蓝、绿,配上油画中层次丰富的灰色既有异域情调,具有装饰趣味。
但是克里姆特晚年的肖像作品,直接将中国的木版年画、瓷器上的人物形象、年画中的戏曲人物放在画面背景上,正面的文化冲撞和视觉交融,成为作品的一大亮点。
克里姆特与东方艺术克里姆特(Gustav Klimt)是奥地利的画家,也是著名的象征主义和艺术 Nouveau(新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作品以绘画女性肖像和装饰性的艺术品闻名,充满了独特的风格和精致的细节。
克里姆特的画作中,对于东方艺术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他对于东方艺术的兴趣来自于他的好友Emilie Louise Flöge,她是一位时尚设计师,对东方艺术和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克里姆特经常在Flöge的工作室内看到各种来自东方的艺术品和纺织品,这对于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克里姆特的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东方艺术的元素。
他经常使用金箔来装饰他的画作,这是一种典型的东方艺术手法。
金箔在东方被广泛应用于绘画和装饰中,它能给作品增添华丽和神秘的气息。
克里姆特还经常在画作中描绘东方的花卉和图案,这些花卉和图案常常被赋予象征、魔力和神秘的意义。
克里姆特还受到了东方艺术中女性形象的启发。
东方文化中,女性被视为神秘和性感的象征,克里姆特通过绘画女性的肖像来表达这种美。
他的女性肖像被赋予了东方女性的特质,俏丽妖娆、柔情似水。
通过这些画作,克里姆特使他的观众感受到了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克里姆特与东方艺术的结合,为他的创作增添了一种新的魅力和风格。
他通过运用东方元素,将其与象征主义和新艺术结合,创造出了独特而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赞誉,如今也备受艺术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
克里姆特与东方艺术之间有着紧密而深远的联系。
他的兴趣和收藏对于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他的画作充满了东方的神秘和魅力。
克里姆特通过将东方艺术元素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创造出了独特而精致的艺术品,使他成为了艺术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克里姆特大班教案教案标题:克里姆特大班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克里姆特并了解他的艺术风格和作品。
2.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克里姆特的生平和艺术成就。
2. 展示克里姆特的代表作品,如《树上的鸟》、《吸烟的骷髅》等。
3.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克里姆特的作品,了解他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
4. 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剪纸等方式创作自己的克里姆特风格作品。
教学准备:1. 克里姆特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2. 克里姆特的代表作品的图片或幻灯片。
3. 艺术绘画材料,如纸张、颜料、画笔、剪刀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到的艺术家梵高的相关知识,与克里姆特进行对比。
- 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克里姆特,并询问他们对他的了解程度。
2. 介绍克里姆特(10分钟):- 展示克里姆特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他的作品特点。
- 介绍克里姆特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包括他的艺术风格和受到的影响。
3. 观察和分析克里姆特的作品(15分钟):- 展示克里姆特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其中的细节和意象。
- 提问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和解读,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 创作克里姆特风格作品(20分钟):- 向学生介绍克里姆特的创作方式和材料使用。
- 提供艺术绘画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创作克里姆特风格的作品。
- 鼓励学生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
5. 展示和分享作品(10分钟):-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克里姆特风格作品,并让他们分享创作的过程和感受。
-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6. 总结和反思(5分钟):- 回顾学生对克里姆特的认识和创作经验,总结课堂所学内容。
- 鼓励学生思考艺术的重要性和对他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了解克里姆特,并尝试更多的创作。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艺术展览或画廊,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运用所学色彩知识解析克里姆特绘画作品《卡颂的教堂》的色彩特点(一)运用所学色彩知识解析克里姆特绘画作品《卡颂的教堂》的色彩背景介绍•《卡颂的教堂》是奥地利画家埃格蒙·克里姆特于1911年创作的一幅画作。
•克里姆特是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的重要代表,他的作品充满神秘色彩和超现实主义的元素。
整体色彩调性•《卡颂的教堂》运用了冷色调,主要以蓝色和紫色为主,给人以神秘、超脱的感觉。
•画面中没有明确的光源,整体呈现出一种朦胧的效果,增添了宗教仪式般的庄严感。
突出色彩对比•在冷色调的基础上,画中描绘了一些突出的色彩对比,来吸引观者的注意。
•克里姆特通过使用鲜艳的橙色和红色,使教堂中的圆形图案和壁画显得更加鲜活、生动。
构图中的色彩运用•整幅画面以垂直方向为主,呈现出一种垂直向上的力量感。
•画面中的色彩运用与构图相得益彰,使人感到一种沉重和庄严。
•通过在画面的下方使用比较暗淡的色彩,强调了教堂的庄严和神秘感。
着眼点的色彩突出•克里姆特通过运用暖色调的红色和橙色,使教堂基督像、教堂窗户等重要元素在画面中更加突出。
•这些暖色调的使用,使人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于教堂内部的神圣场景。
色彩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冷色调的使用使整幅画面给人一种超脱、虚幻的感觉,与克里姆特经常运用的超现实主义元素相契合。
•突出的色彩对比和构图中的色彩运用,强调了教堂的庄严和神秘感,使人们更加能够感受到宗教信仰所传递的情感和意义。
以上是我对克里姆特绘画作品《卡颂的教堂》的色彩解析。
通过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并深入感受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意义。
很高兴能够继续为您分享关于克里姆特绘画作品《卡颂的教堂》的色彩解析。
以下是更多的特点和说明:色彩的象征意义•蓝色是画作中最突出的色彩,代表着宁静、冷静和无限的宇宙。
它将人们引向超脱感和神秘的境界。
•紫色是王室和神性的象征,因此在教堂的画面中出现的紫色更加强调了宗教仪式的神圣性。
浅谈克里姆特绘画特色作者:罗娜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04期【摘要】作为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克里姆特,是“新艺术运动”的杰出代表,其绘画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性。
他在作品中将金色元素运用到极致并且善于创作女性题材,使其作品独具特色。
本文通过对克里姆特绘画作品中金色元素和女性题材的归纳,对其特殊的视觉语言进行分析。
【关键词】克里姆特;装饰;色彩;女性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167-02作为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的主要绘画大师——古斯塔·克里姆特,他的作品以大胆表现生命活力、欲望和各种复杂情感而著称。
在他的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装饰性语言,赋予画面更多的装饰性元素,使画面更具有美感。
将装饰性语言引入到绘画当中也是克里姆特绘画作品最大的特点,他打破了西方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寻求了一种新的表现手法。
在他的作品中善于运用金银线和珊瑚等材料来进行装点,人物服饰的纹饰和画面背景中的图案纹饰交相呼应,使画面的色彩金碧辉煌,充分显示出色彩美和材质美的视觉效果,这种大胆的突破为日后研究现代绘画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纵观克里姆特创作的绘画作品,不难发现在他的作品中善于运用大量的金银箔,突显画作的华丽与高贵,使其具有浓郁的装饰性趣味,这也是最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突显他的绘画个性的地方。
他的绘画作品总能让人们感受到一种主观情绪的宣泄,就像表现主义大师蒙克曾经说过:“美术家实现是服从于他的规则,这规则把情感和思想放在一切之上,只利用现实作为象征。
”[1]所以在今天我们对于他的画作,就应该有更多的思考。
一、“金色”的体现克里姆特出生在维也纳一个制作金银饰品之家,自小就接触了大量的传统手工艺品,并且多次进行装饰工艺的实践,所以对金工技术非常熟悉,这在无形当中对他是一种影响。
就像克里姆特自己曾经说过:“只有通过艺术,不断渗透到生活中去,艺术家才能找到基础,以取得进步。
克里姆特的华丽装饰风
GUSTAV KLIMT
超级大坏蛋希特勒
希特勒的绘画作品
克里姆特GUSTAV KLIMT,1862 -1918
克里姆特早期作品
钢琴家和钢琴老师约瑟夫的肖像1890
坐着的年轻姑娘1894Portrait of Helene Klimt (his niece) 1898
他早些时候的肖像作品是非
常现实的、正式的。
经过不
断探索。
第二张梦幻装饰般
的肖像画已经渐渐出现自己
的风格。
《17岁的艾米丽.芙洛格》, 1891《艾米丽.芙洛格肖像》, 1902
1862年,克里姆特诞生于维也纳一个金匠家庭,人们后来所看到的那些“金光灿灿”的绘画作品,很有可能源于他儿时的生活感受。
尝试了一些虚幻的意象和大胆,装饰风格反抗传统学术艺术风格,成为新艺术运动的一部分。
什么是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这种艺术运动发起于1890 年,一些特性包括手工材料和基于程式化的植物形式的平面模式,是一场艺术与手工艺发展的运动。
《埃赫特男爵夫人》
在这作品中,克里姆特纳入许多设计元素,例如,互补色黄(黄金)和蓝色,重复图案的形状。
《吻》
通过重复线条和形状形成的图案
根据克里姆特这几幅作品风格设计的服装。
克里姆特简介
一、个人简介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1862~1918)维也纳分离派绘画大师奥地利画家。
1862年7月14日生于维也纳郊区布姆加特,1918年2月6日卒于同地。
早年受业于维也纳工艺学校。
1890年加入维也纳美术家协会。
作品吸收古埃及、希腊及中世纪诸艺术要素,将强调轮廓线得面和古典主义镶嵌画得平面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独特得富有感染力得绘画样式。
代表作为《埃赫特男爵夫人》。
1897年退出维也纳美术家协会,另组织维也纳分离派。
其他作品还有藏于奥地利美术馆得《接吻》。
二、个人主要经历
父亲从事金银雕刻兼铜版工艺,克里姆特是他七个儿女中得长子,在这个工艺美术家庭得熏陶下,他与两个弟弟一起进入维也纳奥地利工艺美术馆附属工艺美术学校学习,毕业后进行壁画、壁饰得艺术创作。
三、成就影响
克里姆特得作品强调个人得审美趣味、情绪得表现和想象得创造,他得作品中既有象征主义绘画内容上得哲理性,同时又具有东方得装饰趣味。
他注重空间得比例分割和线得表现力,注重形式主义得设计风格。
他那非对称得构图、装饰图案化得造型、重彩与线描得风格、金碧辉煌得基调、象征中潜在得神秘主义色彩、强烈得平面感和富丽璀璨得装饰效果.使画面弥漫着强烈得个性气质,对绘画艺术和招贴设计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得影响。
四、人物评价
在欧洲得传统文化中,传统手工艺一直不登大雅之堂,是不能和绘画艺术同日而语得。
但是,随着后来得发展,一度被否定得平面装饰艺术再次引起了人们得喜爱和重视。
克里姆
特由于出生于一个从事金银雕刻兼铜版工艺得家庭,从小就接触了许多有关传统手工艺和镶嵌画得知识,因而是他最早把传统手工艺和现代艺术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开创了自己独特得艺术风格。
克里姆特是一位对人生有着独特体会和探索得艺术家,他得作品把生命得诞生、成长、衰老、死亡进行了深入而细致得描绘,把绘画上升到了一种对人生哲理得思考和探索得层次,把宇宙人生得生死循环进行了艺术得表现。
他绘画艺术得最大特点就是浓郁得装饰风格和深刻得思想内涵。
他吸收了日本得“浮世绘”和中国得年画等装饰要素,把绘画得装饰功能发挥到了一个新得水平,为欧洲得新艺术运动增添了许多新鲜得因素,并开拓出了一种新得油画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