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奥数(含答案)第27讲 两步应用题(二)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6
第27讲最小公倍数(二)一、专题简析:最小公倍数的应用题,解题方法比较独特。
当有些题中所求的数不正好是已知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一部分”或“减少一部分”的方法,使问题转换成已知数的最小公倍数,从而求出结果。
二、精讲精练例题1 有一个自然数,被10除余7,被7除余4,被4除余1。
这个自然数最小是多少?练习一1、学校六年级有若干个同学排队做操,如果3人一行余2人,7人一行余2人,11人一行也余2人。
六年级最少多少人?2、一个数能被3、5、7整除,但被11除余1。
这个数最小是多少?例题2 有一批水果,总数在1000个以内。
如果每24个装一箱,最后一箱差2个;如果每28个装一箱,最后一箱还差2个;如果每32个装一箱,最后一箱只有30个。
这批水果共有多少个?练习二1、一所学校的同学排队做操,排成14行、16行、18行都正好能成长方形,这所学校至少有多少人?2、有一批乒乓球,总数在1000个以内。
4个装一袋、5个装一袋或6个、7个、8个装一袋最后都剩下一个。
这批乒乓球到底有多少个?例题3 一盒围棋子,4颗4颗数多3颗,6颗6颗数多5颗,15颗15颗数多14颗,这盒棋子在150至200颗之间,问共有多少颗?练习三1、有一批树苗,9棵一捆多7棵,10棵一捆多8棵,12棵一捆多10棵。
这批树苗数在150至200之间,求共有多少棵树苗。
2、五(1)班的五十多位同学去大扫除,平均分成4组多2人,平均分成5组多3人。
请你算一算,五(1)班有多少位同学?例题4 从学校到少年宫的这段公路上,一共有37根电线杆,原来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相距50米,现在要改成每两根之间相距60米,除两端两根不需移动外,中途还有多少根不必移动?练习四1、插一排红旗共26面。
原来每两面之间的距离是4米,现在改为5米。
如果起点一面不移动,还可以有几面不移动?2、一行小树苗,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是90米。
原来每隔2米植一棵树,由于小树长大了,必须改为每隔5米植一棵。
第27讲差倍问题(二)一、专题简析:有些差倍问题比较复杂,不能直接利用公式进行解答,这时需要我们小朋友仔细审题,尤其注意一些隐含条件,同时借助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从而找到解题方法。
较复杂的差倍应用题,数量关系比较隐蔽。
先依题意画出线段图,数量关系就会比较清晰地展现出来,然后借助线段图找出两个数的差以及所对应的倍数,再利用公式进行解答。
二、精讲精练例1:有两袋玉米,大袋比小袋多56千克,如果将小袋的玉米吃掉4千克,这时大袋的玉米重量是小袋的4倍。
两袋玉米原来各重量多少千克?练习一1、有两箱玩具,第一盒比第二盒多60只。
如果从第二盒中取出3只,这时第一盒的只数是第二盒的8倍。
求两箱玩具原来各有多少只?2、一个书架上放着一些书,第二层比第一层多12本。
如果从第一层中拿走6本,这时第二层的本数是第一层的4倍。
求第一、第二层原来各有多少本书?例2:有甲、乙两桶色拉油,如果向甲桶中倒入8千克,则两桶色拉油就一样重;如果向乙桶中倒入12千克,乙桶的色拉油就是甲桶的5倍。
甲、乙两桶原来各有色拉油多少千克?练习二1、有甲、乙两桶水,如果向甲桶中倒入10千克水,两桶水就一样多;如果向乙桶中倒入4千克水,乙桶的水就是甲桶的3倍。
原来甲、乙两桶各有多少千克水?2、三(1)班同学参加英语比赛,如果男生少去1人,男、女参赛人数相等;如果女生少去1人,男生参赛人数是女生的2倍。
三(1)班参加英语比赛的男、女生各几人?例3 :甲的钱数是乙的3倍,甲买一套180元的《百科大全》,乙买一套30元的故事书后,两人余下的钱一样多。
甲原来有多少钱?练习三1、甲的钱数是乙的4倍,甲买了一只30元的书包,乙买了一枝6元的钢笔后,两人余下的钱一样多。
甲原来有多少钱?2、丹丹的钱数是小敏的5倍,丹丹买了一套115元的衣服,小敏买了一双15元的鞋子后,两人余下的钱一样多。
丹丹原来有多少钱?例4:学校里白粉笔的盒数是彩色粉笔的4倍,如果白粉笔和彩色粉笔各购进12盒,那么白粉笔的盒数是彩色粉笔的3倍。
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去看电影你要根据电影票来找你的位置,上课的时候你要根据老师的要求找对自己的座位等.这些问题里面也蕴涵着一些数学问题,如根据自己座位的位置怎样计算全班的总人数类似的一些问题.解答这些问题需要一定的数学方法,在这节课中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在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画图来进行分析.同学们进教室上课,每个人都有一个座号,如果要让人知道你坐的位置,就要说清楚你的座位是几排、几座,你能说说你的座位在哪里吗?进电影院看电影,看着电影票上的几排、几座,你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吗?同学们在操场上排队,如果排成方阵,知道了自己站的位置,你能算出全班的总人数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要求方阵的总人数,一般用行数×列数=总人数.例题1【例1】按要求画图形.(1)第4排第4格内画○.(2)第1排第2格内画◇.(3)第3列第2格内画△.【例2】下图是一个棋盘形居住小区的示意图.每一小圆圈表示一栋楼房,由北向南数各排依次称为第1排,第2排,……第8排;从西往东数依次称为第1栋,第2栋,……第8栋.每栋之间的通道相距100米.小明家住2排7栋,小亮家住7排3栋,图书馆在3排2栋,你能分别找出小明、小亮的家和图书馆的位置吗?算一算,小明和小亮谁去图书馆更近?【例3】小聪去看电影,他的座位号比10少8,排数是座位号的3倍,你知道他的座位是第几排第几座吗?知识框架对号入座例题精讲【例4】星期天,小狗买了两张电影票,立刻打电话给小猫:“今天下午2时,请你到儿童电影院看电影,我在座位上等你.”“好,我在几排几座?”小猫高兴地说.小狗马上说:“你的排数,十位数字减去个位数字等于十位数字除以个位数字;你的座号,十位数字加个位数字等于十位数字乘以个位数字.”小朋友,你知道小猫的座位是几排几座吗?【例5】爸爸乘飞机去北京开会,领到登机牌时发现自己的座位在第二十几排,排数的个位数字等于十位数字的2倍.座位号都是用a、b、c、d、e、f代替1、2、3、4、5、6.爸爸座位的字母号对应的数字正好等于排数两个数字之和.请问爸爸的座位是第几排什么字母座?【例6】一只猫捉了12只老鼠,其中有一只小白鼠.这只猫自言自语地说:“我要分三次吃掉它们,我先让它们站好队编号,我从第一只开始吃,然后隔一只吃掉一只;吃完后我让它们不许动,第二次还是从剩下的第一只吃起,隔一只吃一只;第三次也是照这个办法吃,把最后一只放了.”猫的话被聪明的小白鼠听见了,于是它很快选好了一个位置,最后没有被吃掉.小朋友,你知道小白鼠选的是第几号位置吗?【例7】影院门前人如海,进院对号坐下来,正数我坐13排,倒数还是13排,出个题目你猜猜,影院座位有几排?【例8】四队同学做早操,每队人数都一样,小燕前面八个人,倒着数来她第八,共有几人做早操,小燕站在第几行?【例9】小朋友排成十字做早操,小明前面4个人,后面5个人,左边6个人,后面4个人.一共几人做早操?【例10】一天,小花猫去找小狗妮妮玩.看见好多小狗排了一个方阵图形的队伍在做形体训练.小花猫一眼就看到了妮妮,它站的位置是它的前边有3只小狗,它的后边也有3只小狗,它的左边有4只小狗,它的右边也有4只小狗.小朋友,你知道方阵中共有多少只小狗吗?小花猫要找的那只小狗妮妮是第几行第几列呢?【随练1】军训的学生进行队列表演,排成了一个10行10列的正方形队列,如果去掉一行一列,要去掉多少人?【随练2】游行队伍中,手持鲜花的少先队员在一辆彩车四周围成了每边两层的方阵,最外面一层每边13人,彩车周围的少先队员有多少人?【随练3】同学们做操,小林站在左起第5列,右起第3列;从前数前面有4个同学,从后数后面有6个同学.每行每列的人数同样多,做操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课堂检测【随练4】学生进行队列表演,排成了一个正方形队列,如果去掉一行一列,要去掉11人,问这个方阵共有多少人?【作业1】按要求画图(1)第2列第3格内画◇(2)第3排第4格内画○(3)第4排第1格内画☆.【作业2】妞妞到图书室借《蓝猫警长》,管理员要她自己去取,书柜数是一个两位数,它的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2倍,柜数是层数的7倍,每个书柜层数不超过5层.妞妞应到第几柜第几层去找《蓝猫警长》这本书?【作业3】同学排队做早操,小红站在正中央,从前往后她第5,从后往前也第5,从左往右她第5,从右往左还第5,细心的同学算一算,共有几人做早操?【作业4】森林里正准备召开运动会,熊大伯是裁判长.运动会开始了,熊大伯宣布:“运动会现在开始,请各代表报告人数.”一只小猴登上前台:“报告裁判长!小猴代表队的运动员排成了一排,我和小弟、小妹是这一排的最后三个人,报完数后,我们三人报的数加起来的和是24.”小朋友们,你知道共有几只小猴参加运动会吗?家庭作业【作业5】影院门前人如海,进院对号坐下来,正数我坐15排,倒数还是15排,出个题目你猜猜,影院座位有几排?【作业6】小华在教室里坐的位置从前往后数是在第3排,从后往前数是第4排.每排坐了8个同学,这间教室有多少个座位?【作业7】五队同学做早操,每队人数都一样,小红前面5个人,倒着数来她第5,共有几人做早操,小红排在第几行?【作业8】“六一”前夕,学校举行画展,把展出的画挂成一排,卉卉的画从左往右数挂在第16位,彤彤的画从右向左数挂在第10位,彤彤的画挂在卉卉的左边,中间隔着2幅画,这次画展一共展出多少幅画?【作业9】学校准备在正方形的操场上进行队列训练,要求四个角上各站1名同学,每边共站6个同学,那么这次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参加训练?。
第27讲差倍问题(二)一、专题简析:有些差倍问题比较复杂,不能直接利用公式进行解答,这时需要我们小朋友仔细审题,尤其注意一些隐含条件,同时借助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从而找到解题方法。
较复杂的差倍应用题,数量关系比较隐蔽。
先依题意画出线段图,数量关系就会比较清晰地展现出来,然后借助线段图找出两个数的差以及所对应的倍数,再利用公式进行解答。
二、精讲精练例1:有两袋玉米,大袋比小袋多56千克,如果将小袋的玉米吃掉4千克,这时大袋的玉米重量是小袋的4倍。
两袋玉米原来各重量多少千克?练习一1、有两箱玩具,第一盒比第二盒多60只。
如果从第二盒中取出3只,这时第一盒的只数是第二盒的8倍。
求两箱玩具原来各有多少只?2、一个书架上放着一些书,第二层比第一层多12本。
如果从第一层中拿走6本,这时第二层的本数是第一层的4倍。
求第一、第二层原来各有多少本书?例2:有甲、乙两桶色拉油,如果向甲桶中倒入8千克,则两桶色拉油就一样重;如果向乙桶中倒入12千克,乙桶的色拉油就是甲桶的5倍。
甲、乙两桶原来各有色拉油多少千克?练习二1、有甲、乙两桶水,如果向甲桶中倒入10千克水,两桶水就一样多;如果向乙桶中倒入4千克水,乙桶的水就是甲桶的3倍。
原来甲、乙两桶各有多少千克水?2、三(1)班同学参加英语比赛,如果男生少去1人,男、女参赛人数相等;如果女生少去1人,男生参赛人数是女生的2倍。
三(1)班参加英语比赛的男、女生各几人?例3 :甲的钱数是乙的3倍,甲买一套180元的《百科大全》,乙买一套30元的故事书后,两人余下的钱一样多。
甲原来有多少钱?练习三1、甲的钱数是乙的4倍,甲买了一只30元的书包,乙买了一枝6元的钢笔后,两人余下的钱一样多。
甲原来有多少钱?2、丹丹的钱数是小敏的5倍,丹丹买了一套115元的衣服,小敏买了一双15元的鞋子后,两人余下的钱一样多。
丹丹原来有多少钱?例4:学校里白粉笔的盒数是彩色粉笔的4倍,如果白粉笔和彩色粉笔各购进12盒,那么白粉笔的盒数是彩色粉笔的3倍。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练习及答案解析题目一在一个花坛中,有12只花儿,其中红色花儿的数量是蓝色花儿的2倍,而黄色花儿的数量是红色花儿的3倍。
请问花坛中红色、蓝色和黄色花儿分别有多少只?解析:设红色花儿的数量为x,则蓝色花儿的数量为2x,黄色花儿的数量为3x。
根据题意,我们得到以下等式:x + 2x + 3x = 12合并同类项,得到:6x = 12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6,求得:x = 2因此,红色花儿的数量为2只,蓝色花儿的数量为4只,黄色花儿的数量为6只。
题目二一个篮子里装有一些苹果和橙子,总共有18个水果。
若苹果的数量是橙子的3倍,求篮子里苹果和橙子各有多少个?解析:设苹果的数量为x,则橙子的数量为3x。
根据题意,我们得到以下等式:x + 3x = 18合并同类项,得到:4x = 18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4,求得:x = 4.5由于苹果和橙子的数量必须是整数个,所以这个方程无解。
题目三小明在书房里有一些书籍,他将25本书平均分成5堆,每堆都有几本书?还剩下几本书?解析:将25本书平均分成5堆,每堆都有相等的数量,设每堆书的数量为x。
根据题意,我们得到以下等式:5x = 25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5,求得:x = 5因此,每堆都有5本书。
剩下的书的数量为25 - 5 * 5 = 0。
题目四小华有一些糖果,他先吃了其中的4个糖果,然后将剩下的糖果平均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个朋友得到了3个糖果。
请问小华原本有多少个糖果?解析:设小华原本有x个糖果。
根据题意,我们得到以下等式:x - 4 = 4 * 3解方程,得到:x - 4 = 12将等式两边同时加上4,求得:x = 16因此,小华原本有16个糖果。
题目五小明和小红一起比赛,他们分别用时2小时和1.5小时完成了同样的任务。
请问小明比小红用时多了多少?解析:小明用时2小时,小红用时1.5小时,他们完成了同样的任务。
小明比小红多用的时间为2 - 1.5 = 0.5小时。
第27讲:差倍问题(2)专题简析:有些“差倍问题”比较复杂,不能直接利用公式进行解答,这时需要小朋友仔细审题,尤其注意一些隐含条件,同时要借助线段图帮助我们理解题意,从而找到解题的方法。
较复杂的差倍应用题数量关系比较隐蔽。
先以题意画出线段图,数量关系就会比较清晰地展现出来,然后借助线段图找出两个数的差以及差所对应的倍数,再利用公式进行解答。
【例题1】有两袋玉米,大袋玉米比小袋玉米多56千克,如果将小袋的玉米吃掉4千克,这时大袋玉米的质量是小袋玉米质量的4倍。
两袋玉米原来的质量各是多少千克?【习题一】1、有两个玩具,第一盒比第二盒多60个玩具,如果从第二盒中取出3个玩具,这时第一盒玩具的个数是第二盒玩具个数的8倍。
两盒玩具原来各有多少个?2、一个书架上放着一些书,第二层比第一层多12本书。
如果从第一层中拿走6本书,这时第二层书的本数是第一层书的本数的4倍。
第一、二层原来各有多少本书?3、甲、乙两桶各装有油若干千克,甲桶装的油比乙桶装的油少20千克。
如果从甲桶倒出5千克油放入乙桶,这时乙桶油的质量是甲桶油质量的4倍。
甲、乙两桶原来各装油多少千克?【例题2】甲、乙两人去书店买书,甲带的钱数是乙带的钱数的3倍。
甲买了一套180元的《百科全书》、乙买了一套30元的《故事大王》后,两个人余下的钱数一样多。
甲原来有多少钱?【习题二】1、甲的钱数是乙的钱数的4倍,甲买了30元的书包、乙买了一支6元的钢笔后,两人余下的钱数一样多。
甲原来有多少钱?2、丹丹的钱数是小敏钱数的5倍,丹丹买了一套115元的衣服、小敏买了一双15元的鞋子后,两人余下的钱数一样多。
丹丹原来有多少钱?3、云云的钱数是小月钱数的4倍,云云买了一套19元的水彩笔、小月买了一块1元的橡皮后,两人剩的钱数一样多,云云原来有多少钱?【例题3】商店里运来一批白糖和红糖,红糖的质量是白糖质量的3倍,卖出红糖380千克、白糖110千克后,红糖的质量和白糖的质量就相等了。
小学数学解题思路技巧目录(一、二年级用)word文档下载地址文档贡献者:与你的缘第一章基础知识§1.1 神奇的1和0§1.2 余数的妙用§1.3 周期现象第二章填速算与技巧§2.1 加减巧算§2.2 乘法巧算§2.3 连续自然数求和第三章填数问题§3.1 用运算符号连算式§3.2 找规律填数§3.3 奇怪的算式§3.4 调整法趣谈第四章火柴棒游戏§4.1 简单的变式运算§4.2 复杂的变式游戏§4.3 图形游戏第五章图形问题§5.1 怎样数图形的个数§5.2 图形的识别与划分§5.3 怎样剪拼图形第六章简单应用题§6.1 解应用题的综合法与分析法§6.2 倍数问题§6.3 有关平均分的问题§6.4 事物推理问题§6.5 钟面上的数学问题第七章模拟试题模拟试题一模拟试题二模拟试题三模拟试题四模拟试题五模拟试题六模拟试题七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目录(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地址文档贡献者:与你的缘第1讲加减法的巧算练习1第2讲横式数字谜(一)练习2第3讲竖式数字谜(一)练习3第4讲竖式数字谜(二)练习4第5讲找规律(一)练习5第6讲找规律(二)练习6第7讲加减法应用题练习7第8讲乘除法应用题练习8第9讲平均数练习9第10讲植树问题练习10第11讲巧数图形练习11第12讲巧求周长练习12第13讲火柴棍游戏(一)练习13第14讲火柴棍游戏(二)练习14第15讲趣题巧解练习15第16讲数阵图(一)练习16第17讲数阵图(二)练习17第18讲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练习18第19讲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练习19第20讲乘、除法的运算律和性质练习20第21讲乘法中的巧算练习21第22讲横式数字谜(二)练习22第23讲竖式数字谜(三)练习23第24讲和倍应用题练习24第25讲差倍应用题练习25第26讲和差应用题练习26第27讲巧用矩形面积公式练习27第28讲一笔画(一)练习28第29讲一笔画(二)练习29第30讲包含与排除练习30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四年级)目录(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地址.文档贡献者:与你的缘第1讲速算与巧算(一)练习1第2讲速算与巧算(二)练习2第3讲高斯求和练习3第4讲数的整除性(一)练习4第5讲弃九法练习5第6讲数的整除性练习6第7讲找规律(一)练习7第8讲找规律(二)练习8第九讲数字迷(一)练习9第10讲数字迷(二)练习10第11讲归一问题与归总问题练习11第12讲年龄问题练习12第13讲鸡兔同笼问题与假设法练习13第14讲盈亏问题与比较法(一)练习14第15讲盈亏问题与比较法(二)练习15第16讲数阵图(一)练习16第17讲数阵图(二)练习17第18讲数阵图(三)练习18第19讲乘法原理练习19第20讲加法原理(一)练习20第21讲加法原理(二)练习21第22讲还原问题(一)练习22第23讲还原问题(二)练习23第24讲页码问题练习24第25讲智取火柴练习25第26讲逻辑问题(一)练习26第27讲逻辑问题(二)练习27第28讲逻辑问题(二)练习28第29讲抽屉原理(一)练习29第30讲抽屉原理(二)练习30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五年级)目录(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地址文档贡献者:与你的缘第1讲数字迷(一)练习1第2讲数字谜(二)练习2第3讲定义新运算(一)练习3第4讲定义新运算(二)练习4第5讲数的整除性(一)练习5第6讲数的整除性(二)练习6第7讲奇偶性(一)练习7第8讲奇偶性(二)练习8第9讲奇偶性(三)练习9第10讲质数与合数练习10第11讲分解质因数练习11第12讲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一)练习12第13讲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二)练习13第14讲余数问题练习14第15讲孙子问题与逐步约束法练习15第16讲巧算24练习16第17讲位置原则练习17第18讲最大最小练习18第19讲图形的分割与拼接练习19第20讲多边形的面积练习20第21讲用等量代换求面积第22 用割补法求面积练习22第23讲列方程解应用题练习23第24讲行程问题(一)练习24第25讲行程问题(二)练习25第26讲行程问题(三)练习26第27讲逻辑问题(一)练习27第28讲逻辑问题(二)练习28第29讲抽屉原理(一)练习29第30讲抽屉原理(二)练习30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六年级)目录(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地址文档贡献者:与你的缘第1讲比较分数的大小练习1第2讲巧求分数练习2第3讲分数运算的技巧练习3第4讲循环小数与分数练习4第5讲工程问题(一)练习5第6讲工程问题(二)练习6第7讲巧用单位“1”练习7第8讲比和比例练习8第9讲百分数练习9第10讲商业中的数学第11讲圆与扇形练习11第12讲圆柱与圆锥练习12第13讲立体图形(一)练习13第14讲立体图形(二)练习14第15讲棋盘的覆盖练习15第16讲找规律练习16第17讲操作问题练习17第18讲取整计算练习18第19讲近似值与估算练习19练习第20讲数值代入法练习20第21讲枚举法练习21第22讲列表法练习22第23讲图解法练习23第24讲时钟问题练习24第25讲时间问题练习25第26讲牛吃草问题练习26第27讲运筹学初步(一)练习27第28讲运筹学初步(二)练习28第29讲运筹学初步(三)练习29第30讲趣题巧解练习30。
目录第一章:算一算第一讲巧填竖式(二)第二讲简便运算(一)第三讲简便运算(二)第四讲简单数的分解用第五讲数的读写单元练习(一)(另附)第二章:实践与应用(一)第一讲应用题(一)第二讲应用题(二)第三讲应用题(三)单元练习(二)(另附)第三章:合理推算第一讲简单推理(一)第二讲简单推理(二)第三讲简单推理(三)第四讲合理安排单元练习(三)(另附)第四章:趣味数学与游戏第一讲巧填数第二讲数学游戏第三讲杂题单元练习(四)(另附)第五章:实践与应用(二)第一讲余数的妙用(二)第二讲年龄问题第三讲间隔趣谈(三)第四讲画画凑凑第五讲排队问题单元练习(五)(另附)第六章:认识时间第一讲时钟问题(一)第二讲时钟问题(二)单元练习(六)(另附)综合练习(一)(另附)综合练习(二)(另附)第一章算一算第一讲巧填竖式(二)【专题导引】“算式谜”是一种常见的猜谜游戏。
通常是给出一个式子,但式子中却含有一些用汉字、字母等表示的特定的数字。
要求我们根据一定的法则和逻辑推理的方法,找到要填的数字。
解答这类题目,要分析算式的特点,运用加、减的运算法则来安排每一个数。
一个算式中填几个数时,要选好先填什么,再填什么,选准“突破口”,其他就好填了。
【典型例题】【例1】在下面竖式中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4+79□【试一试】1、在下面竖式中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8□+4□02、在下面竖式中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3+□90【例2】在下面竖式中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6□-9□2【试一试】1、在下面竖式中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5□-7□12、在下面竖式中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7-□49【例3】在下面竖式中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191【试一试】1、在下面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有哪几种填法?□□+□□1492、在下边的算式里,空格里的四个数字总和是()。
精品 试卷间隔与分段 巧求周长知识框架解上楼梯问题就是考虑有几个间隔(或几次),解植树问题就是考虑有几段。
锯木头的时间、排队伍的长度、时钟敲的时间等,实际上都是上楼梯问题,就是台阶总数=每层楼梯的 台阶数(所达到的层数-起点的层数)。
解植树问题就要弄清有几段。
如:100 米的长度,每 10 米载一棵树,就分成 10 段。
如果排成一排,栽 的棵树=段数+1,即 100÷10+1=11(棵)。
如果围城圆形,栽的棵树=段数,即 100÷10=10(棵)。
例题精讲【例1】小朋友,张开手, 五个手指人人有, 手指之间几个“空”, 请你仔细看一看?【例2】 小朋友在一段马路的一边种树。
每隔 1 米种一棵,共种了 11 棵,问这段马路有多长? 1【例3】 一段 200 米的马路两边种树。
每隔 4 米种一棵,共种了多少棵树? 4精品 试卷【例4】 一段马路两边种树。
每隔 6 米种一棵,共种了 30 棵树,这段马路多少米?……306米棵……【例5】 把一根木头锯成 3 段,要锯几次?如果每锯一次用 3 分钟,一共要锯多少分钟? 【例6】 把 1 根木头锯成 2 段,要 2 分钟。
共有 5 根木头,每根锯成 4 段,要几分钟?【例7】 小林家住在三楼,他每上一层楼要走 14 级台阶,小林从一楼走到三楼要走多少级台阶? 【例8】 某人到一座高层楼的 8 楼去办事,不巧停电,电梯停开。
他从 1 楼走到 4 楼用了 48 秒。
用同样的速度走到 8 楼,还要多长时间? 【例9】 时钟 5 点打 5 下,一共需要 4 秒钟。
问中午 12 点打 12 下需要几秒钟?【例10】 时钟 4 点钟敲 4 下,用 12 秒敲完。
那么 6 点钟敲 6 下,几秒钟敲完?精品 试卷课堂检测【随练1】同学们上体育课,有 100 个男生,每 5 人排成一排,排与排之间相隔 1 米,每 5 排成一 队,队与队之间相隔 5 米,问该男生队列的长度有多少米?【随练2】一个圆形的花坛,周长是 180 米。
应用题(二)一、复习1、有两桶油,从第一桶倒10千克给第二桶,两桶油就同样多了。
已知第一桶原有30千克,求第二桶重多少千克?2、一桶油连桶重15千克,吃了一半油以后,连桶重8千克,吃掉了多少千克油?满桶油重多少千克?【专题导引】我们已经会解答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了,如果改变条件的说法,由直接告诉的条件变为需要计算才知道的条件;或者改变问题的问法,或者再增加一个条件,那么一步应用题就变为两步应用题了。
解答两步应用题时,先要找出条件和所求问题,再根据已知的条件,找到隐蔽的条件,最后解决题中的问题。
两个量进行了比较时,一定要弄清谁多谁少,是求多的数量,还是求少的数量,再确定正确的算法。
【例1】花店有红花18朵,黄花27朵,紫花45朵,把这些花插在几个瓶子里,要使每个瓶子里有同样多的红花、黄花和紫花,请问每个瓶子里的花该怎么插?【试一试】1、李老师有21颗棒棒糖,14颗棉花糖,35颗跳跳糖,他要将这些糖果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
要使每个小朋友分到的棒棒糖、棉花糖和跳跳糖要同样多,请问这些糖果能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分到的糖果数分别是多少颗?【例2】一套儿童装共20元,其中上衣8元,请问,上衣贵还是裤子贵?【试一试】1、李婆婆带上30个鸡蛋去卖,上午卖掉了13个,其余的下午卖掉,上午卖的多还是下午卖的多?2、学生去春游,预计坐车得走25千米,8点时已走了10千米,还剩下多少千米路?比已走的路多还是少?【例3】二(3)班有男同学18人,女同学比男同学多2人,二(3)班一共有学生多少人?【试一试】1、小明去商店买一个笔盒和一个书包,笔盒花了10元,书包的钱比笔盒多3元,小明一共花去多少元?2、李师傅把一根木头锯成两段,短的一段13分米,长的一段比短的一段多3分米,这根木头原来有多长?【例4】二(1)班有59个同学,二(2)班有25个女生,26个男生,二(1)班比二(2)班多几个同学?【试一试】1、解放军某部长途行军,第一天走40千米,第二天上午走18千米,下午走15千米,第一天比第二天多走几千米?2、城中小学五月份用水95吨,六月份上半月用水36吨,下半月用水49度,城中小学五月份比六月份多用了多少吨水?【例5】王奶奶家养了45只鸭子、70只鸡,养的鹅的只数和鸭同样多,鸡、鸭、鹅共多少只?【试一试】1、妈妈买了10斤苹果,8斤梨,买的橘子和苹果一样重,共买来水果多少斤?2、图书室有连环画28本,文艺书36本,买来的故事书比连环画与文艺书的总和少8本。
小学二年级奥数应用题及答案(10篇)1.小学二年级奥数应用题及答案篇一某饮料店规定,用3个空饮料瓶就可以换一瓶饮料。
小良买10瓶饮料,他喝完就换,多能喝多少瓶饮料?点拨一:全喝完后,用9个空瓶换回3瓶饮料,剩1个空瓶。
在喝完后,只有2个空瓶,不够换,可以向主人借1个空瓶。
换回1瓶饮料,喝完吧空瓶还给主人。
这样正好,既没有空瓶又不欠别人。
把喝得饮料加起来10+3+1+1=15(瓶),多喝15瓶。
解法一:10+3+1+1=15(瓶)答:他多能喝15瓶。
点拨二:也可以这样想:假如只买两瓶饮料,喝完后,向店主借1空瓶,换1瓶饮料。
喝完后把空瓶还给主人,这样正好。
就是这种规定下,只要买2瓶饮料,就可以喝到3瓶饮料。
小良买了10瓶饮料,有102=5(个)两瓶,就能喝5个3瓶,3×5=15(瓶)解法二:102=5(个)3×5=15(瓶)答:他多能喝到15瓶。
2.小学二年级奥数应用题及答案篇二1、正方形操场四周栽了一圈树,四个角上都栽了树,每两棵树相隔5米。
甲、乙从一个角上同时出发,向不同的方向走去,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乙在拐了一个弯之后的第5棵树与甲相遇(把角上的树看作第一棵树)。
操场四周栽了多少棵树?答案:因为甲的速度是乙的两倍,乙走了操场的一条边,甲走了两条边,乙拐了一个弯之后走到第5棵树,实际走了4个间隔,那么甲应该走了8个间隔,相遇的树就是甲拐弯以后走的第9棵树,所以这一边有9+4=13(棵)树。
操场周围的`树一共有(13-1)×4=48(棵)。
2、某校学生植树,每人分担2棵树的任务,若一个人单干,挖一个坑需要10分钟,取树苗(每人每次多可取4棵)需20分钟,运水(每人每次运的水可浇4棵树)需要20分钟,栽1棵树需要10分钟,问一个人单干需要多少分钟?若两个人合作统筹安排需要多少分钟?答案:一个人需要10×2+20+20+10×2=80分钟;两个人需要20(一个人挖2个坑,一个人取树苗)+20(一个人挖2个坑,一个人2栽棵树)+20(一个人栽2棵树,一个人运水)=60分钟。
小学奥数目录一年级奥数目录(奥数举一反三)第1讲数数有多少第2讲比多比少第3讲几和第几第4讲相同与不同第5讲谁的眼力好第6讲数数线段第7讲不重复的路第8讲观察与思考第9讲简单的应用第10讲数数块数第11讲找规律画图第12讲猴子吃桃第13讲图形折剪拼第14讲妙拼七巧板第15讲数数图形第16讲填填数字第17讲找规律填数第18讲简单的推理第19讲火柴棒游戏第20讲变与不变第21讲排队问题第22讲移多补少第23讲单数和双数第24讲没有那么简单第25讲简单的判断第26讲算式猜谜第27讲小兔吃罗卜第28讲猫捉老鼠第29讲“+”、“-”和“()”第30讲趣摸彩球第31讲付钱的方法第32讲合理分组第33讲天平平衡第34讲巧算速算第35讲趣味问题第36讲有几种走法第37讲鸡兔同笼二年级奥数目录(奥数举一反三)第1讲比比眼力第2讲火眼金睛第3讲规律填数第4讲比比分分第5讲一笔画成第6讲趣味数学第7讲数数图形第8讲连连剪剪第9讲趣谈间隔第10讲移移变变第11讲移多补少第12讲数字游戏第13讲相等问题第14讲巧填数式第15讲余数妙用第16讲解决问题第17讲简单的推理第18讲年龄问题第19讲简便运算第20讲合理安排第21讲排队问题第22讲数的分解第23讲时钟问题第24讲数的读写第25讲鸡兔同笼三年级奥数(奥数教程-华东师大出版)第1讲找规律填图形第2讲加减法巧算(一)第3讲加减法巧算(二)第4讲找规律填数(一)第5讲等差数列第6讲找规律填数(二)第7讲平均数第8讲算式谜第9讲三阶幻方第10讲数阵图第11讲一笔画成第12讲数字游戏第13讲简单推理第14讲数线段第15讲图形的剪拼第16讲巧求周长第17讲还原问题第18讲植树问题第19讲和差问题第20讲倍数问题第21讲年龄问题第22讲相遇问题第23讲追及问题第24讲应用题(一)第25讲应用题(二)四年级奥数第1讲巧算加减法第2讲巧算乘除法第3讲横式数字谜第4讲竖式数字谜第5讲在变化中找规律第6讲利用等差规律计算第7讲有趣的数阵图第8讲假设法解(鸡兔同笼)第9讲用对应法解应用题第10讲用字母表示数第11讲一元一次方程第12讲列方程解应用题第13讲平均数应用题(一)第14讲平均数应用题(二)第15讲用枚举法解应用题第16讲行船问题第17讲过桥问题第18讲盈亏问题第19讲还原问题第20讲数码问题第21讲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第22讲奇数和偶数第23讲图形的个数第24讲图形的周长第25讲图形的面积第26讲添运算符号和括号第27讲最大和最小第28讲统筹安排五年级奥数第1讲小数的巧算第2讲简单统计第3讲平均数的应用第4讲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第5讲等积变形第6讲立体图形问题第7讲环形路上的行程问题第8讲牛吃草问题第9讲鸡兔同笼问题的应用第10讲逻辑推理(1)假设法第11讲逻辑推理(2)计算逻辑第12讲周期问题第13讲页码问题第14讲填数阵图第15讲整除第16讲余数问题第17讲质数与合数第18讲分解质因数第19讲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第20讲完全平方数第21讲数字和第22讲连续自然数第23讲抽屉原理第24讲分类第25讲定义新运算第26讲十进制和二进制简介第27讲谜题问题介绍(1)第28讲谜题问题介绍(2)六年级奥数第1讲分数的计算第2讲分数的大小比较第3讲巧算分数的和第4讲繁分数第5讲分数应用题第6讲百分数应用题第7讲巧配浓度第8讲利润和利息第9讲工程问题第10讲行程问题第11讲比和比例关系第12讲圆的周长和面积第13讲扇形第14讲圆柱和圆锥第15讲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第16讲递推的方法第17讲重叠问题第18讲钟面上的数学问题第19讲上楼梯问题第20讲同余问题第21讲抽屉原理第22讲趣谈不定方程第23讲最大与最小第24讲从整体看问题第25讲反过来考虑第26讲不变量第27讲染色问题第28讲对策问题第29讲规划与统筹。
[精]二年级数学必考应用题+经典奥数题(含答案)【二年级数学必考应用题+经典奥数题】一、应用题1. 题目:小明有12个苹果,他拿了其中的5个给小红,又给了小李3个,最后自己吃了2个。
请问小明现在还有多少个苹果?解析:小明一开始有12个苹果,他拿走5个后剩下7个。
然后再给了小李3个,剩下4个。
最后自己吃了2个,所以小明现在还剩下2个苹果。
答案:小明现在还有2个苹果。
2. 题目:小华一共有15个糖果,他想要将这些糖果平均分给他的3个朋友,每个人能分到几个糖果?解析:小华有15个糖果,要平均分给3个朋友,每个人能分到多少个糖果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15除以3等于5,所以每个人能分到5个糖果。
答案:每个人能分到5个糖果。
二、经典奥数题1. 题目:有一支笔,上面有4个图案,分别是星星、心形、圆圈和正方形。
小明要按照以下规则涂色:- 涂上星星的笔要比涂上心形的笔多2支;- 涂上心形的笔要比涂上圆圈的笔多1支;- 涂上圆圈的笔要比涂上正方形的笔多3支。
请问,小明至少需要准备多少支笔才能完成任务?解析:设涂上星星、心形、圆圈、正方形的笔的数量分别为a、b、c、d。
根据题意可以列出以下等式:- a = b + 2 (涂上星星的笔要比涂上心形的笔多2支)- b = c + 1 (涂上心形的笔要比涂上圆圈的笔多1支)- c = d + 3 (涂上圆圈的笔要比涂上正方形的笔多3支)将以上等式代入最后一条等式,得到:d + 3 = d + 1 + 3化简可得:0 = 0这意味着无论涂上正方形的笔的数量d是多少,等式始终成立。
所以,小明可以只准备4支笔,分别涂上星星、心形、圆圈和正方形的图案。
答案:小明至少需要准备4支笔才能完成任务。
总结:本文介绍了二年级数学必考应用题和经典奥数题,其中应用题主要涉及简单的数学运算和问题解答,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经典奥数题则着重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需要学生进行推理和分析,并将问题转化为数学等式进行求解。
第27讲应用题(二)专题简析这一讲我们继续讨论两步计算应用题。
记住:一定要弄清楚题中条件与条件、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才能找出解题的方法。
解答这组题时,要分析题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果求几个几是多少或求几的倍数是多少,就用乘法。
如果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就用除法来计算。
当求几的几倍是多少后,再求总数或差时,就不止一种解题方法。
小朋友要学会选择最佳解法。
【例题1】妈妈买回一些梨,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4个,还余2个,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梨?【思路导航】根据“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4个”,可以知道盘子里一共有梨4×6 = 24(个),再根据“盘子里24个,还余2个”,就可以求出妈妈一共买梨的个数。
列式如下:4×6+2 = 24+2 = 26(个)答:妈妈一共买了26个梨。
练习11.老师把一些铅笔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7枝,结果还剩1枝,老师手里一共有多少枝铅笔?2.图书室把新到的一批书平均分给10个班,每个班分到15本,最后还剩15本,图书室新到多少本书?3.小刚有50张纸订草稿本,每9张订1本,要订6本,还缺几张?【例题2】田田练了8天的字,前7天,每天练4张纸,最后一天练了5张纸。
田田8天一共练写了多少张纸?【思路导航】因为8天中,有7天每天练4张纸,所以,我们可以用4×7 = 28(张)求出前7天练写的总张数。
最后一天练了5张,再用28+5 = 33(张),就是8天一共练写的纸的张纸。
列式如下:4×7 = 28(张)28+5 = 33(张)答:田田8天一共练写了33张纸。
练习21.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前5天每天看12页,最后一天看了20页正好看完,这本故事书一共多少页?2.张师傅生产一批零件,前4天每天生产25个,后3天共生产60个,张师傅一周共生产多少个零件?3.同学计划5天装订本子300本,结果前3天装订了160本,后2听装订后还剩20本没完成,同学们在后2天共装订了多少本?【例题3】二(6)班有55个同学去野外植树,他们每5人一组,每组种4棵,求二(6)班同学这次一共能种多少棵树?【思路导航】由“全班55人每5人一组”这两个已知条件,就能算出全班一共有55÷5 =11(个)小组。
第27講應用題(二)專題簡析這一講我們繼續討論兩步計算應用題。
記住:一定要弄清楚題中條件與條件、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關係,才能找出解題的方法。
解答這組題時,要分析題中各部分之間的關係,如果求幾個幾是多少或求幾的倍數是多少,就用乘法。
如果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或求一個數裏有幾個幾就用除法來計算。
當求幾的幾倍是多少後,再求總數或差時,就不止一種解題方法。
小朋友要學會選擇最佳解法。
【例題1】媽媽買回一些梨,平均放在6個盤子裏,每個盤子裏放4個,還餘2個,媽媽一共買了多少個梨?【思路導航】根據“平均放在6個盤子裏,每個盤子裏放4個”,可以知道盤子裏一共有梨4×6 = 24(個),再根據“盤子裏24個,還餘2個”,就可以求出媽媽一共買梨的個數。
列式如下:4×6+2 = 24+2 = 26(個)答:媽媽一共買了26個梨。
練習11.老師把一些鉛筆平均分給7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7枝,結果還剩1枝,老師手裏一共有多少枝鉛筆?2.圖書室把新到的一批書平均分給10個班,每個班分到15本,最後還剩15本,圖書室新到多少本書?3.小剛有50張紙訂草稿本,每9張訂1本,要訂6本,還缺幾張?【例題2】田田練了8天的字,前7天,每天練4張紙,最後一天練了5張紙。
田田8天一共練寫了多少張紙?【思路導航】因為8天中,有7天每天練4張紙,所以,我們可以用4×7 = 28(張)求出前7天練寫的總張數。
最後一天練了5張,再用28+5 = 33(張),就是8天一共練寫的紙的張紙。
列式如下:4×7 = 28(張)28+5 = 33(張)答:田田8天一共練寫了33張紙。
練習21.小明看一本故事書,前5天每天看12頁,最後一天看了20頁正好看完,這本故事書一共多少頁?2.張師傅生產一批零件,前4天每天生產25個,後3天共生產60個,張師傅一周共生產多少個零件?3.同學計畫5天裝訂本子300本,結果前3天裝訂了160本,後2聽裝訂後還剩20本沒完成,同學們在後2天共裝訂了多少本?【例題3】二(6)班有55個同學去野外植樹,他們每5人一組,每組種4棵,求二(6)班同學這次一共能種多少棵樹?【思路導航】由“全班55人每5人一組”這兩個已知條件,就能算出全班一共有55÷5 =11(個)小組。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两篇】习题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形成良好的数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合理的思维习惯,领悟一些重要的数学关系、规律和思想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获得必要的技能,从而为后续学习和解决问题奠定基础、提供支持。
本篇文章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两篇】》,供大家阅读。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篇一1.妹妹今年6岁,哥哥今年_岁,当哥哥_岁时,妹妹几岁?2.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要25分钟,如果每人的步行速度相同,那么小明、小丽、小刚、小红4个人一起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需要多少分钟?3.一张长方形彩纸有四个角,沿直线剪去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画图表示)4.晚上停电,小文在家点了8支蜡烛,先被风吹灭了1支蜡烛,后来又被风吹灭了2支。
()最后还剩多少支蜡烛?5.有_个小朋友在操场上玩捉迷藏游戏,已经捉住了9人,藏着的还有几人?6._名战士要过一条河,只有一条小船,船上每次只能坐4名战士,至少要渡几次,才能使全体战士过河?7.布袋里有两只红袜子和两只黑袜子,至少拿出几只,才能保证配成一双同样颜色的袜子?8.布袋里有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篮球和黄球各4个,要保证一次拿出两种颜色不相同的球,至少必须摸出几个球?9.跷跷板的两边各有四个铁球,这时跷跷板保持平衡。
如果拿掉一个铁球,跷跷板上还有几个铁球?_.一根电线,对折再对折,最后从中间剪开,剪开的电线一共有几段?答案1._-_+6=_(岁)2、4个人一起到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所用的时间等于小明1个人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所用的时间,需要25分钟。
3.根据不同的剪法,可以剩下5个角、4个角或3个角4.1+2=3(支)5._-9-1=6(人)6._-4=_(名)4-1=3(名)_÷3=5(次)5+1=6(次)7.如果一次摸出2只恰好是不同颜色,再摸1只一定和其中1只颜色相同。
所以一次至少要摸出3只才能保证配成一双颜色相同的袜子。
小学生二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三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天高鸟飞,海阔鱼跃,学习这舞台,秀出你独特的精彩用好分秒时间,积累点滴知识,解决疑难问题,学会举一反三。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三篇】》供您查阅。
【第一篇:鱼缸】【练习题】小林家有大、小两个鱼缸,原来两个鱼缸里的金鱼条数相等,如果从小鱼缸里拿4 条放到大鱼缸里,这时大鱼缸里的金鱼条数是小鱼缸里的2 倍,小鱼缸里原来有鱼多少条?【答案解析】原来大、小两个鱼缸里鱼的条数相等,如果从小鱼缸里拿4条给大鱼缸,这时大鱼缸里的鱼比小鱼缸里的鱼多8条。
变化以后大鱼缸里的金鱼条数是小鱼缸里的2倍,也就是比小鱼缸里的金鱼条数多1倍,而这1倍数正好是8条。
所以,原来小鱼缸里的鱼的条数是_条。
【第二篇:分苹果】【练习题】要把一个篮子里的5个苹果分给5个孩子,使每人得到1个苹果,但篮子里还要留下一个苹果,你能分吗?【答案解析】能。
最后一个苹果留在篮子里不拿出来,把它们一同送给一个孩子。
这是因为“篮子里留下一个苹果和每个孩子分得一个苹果”这两个条件并不矛盾【第三篇:摆硬币】【练习题】摆硬币:你能用 _ 个硬币,摆成 5 行,并且每行有 4 个硬币吗?【答案解析】五角星摆法外圈5个,内圈5个正好_个小学生二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三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第27讲应用题(二)
专题简析
这一讲我们继续讨论两步计算应用题。
记住:一定要弄清楚题中条件与条件、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才能找出解题的方法。
解答这组题时,要分析题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果求几个几是多少或求几的倍数是多少,就用乘法。
如果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就用除法来计算。
当求几的几倍是多少后,再求总数或差时,就不止一种解题方法。
小朋友要学会选择最佳解法。
【例题1】
妈妈买回一些梨,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4个,还余2个,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梨?
【思路导航】根据“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4个”,可以知道盘子里一共有梨4×6 = 24(个),再根据“盘子里24个,还余2个”,就可以求出妈妈一共买梨的个数。
列式如下:
4×6+2 = 24+2 = 26(个)
答:妈妈一共买了26个梨。
练习1
1.老师把一些铅笔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7枝,结果还剩1枝,老师手里一共有多少枝铅笔?
2.图书室把新到的一批书平均分给10个班,每个班分到15本,最后还剩15本,图书室新到多少本书?
3.小刚有50张纸订草稿本,每9张订1本,要订6本,还缺几张?
【例题2】田田练了8天的字,前7天,每天练4张纸,最后一天练了5张纸。
田田8天一共练写了多少张纸?
【思路导航】因为8天中,有7天每天练4张纸,所以,我们可以用4×7 = 28(张)求出前7天练写的总张数。
最后一天练了5张,再用28+5 = 33(张),就是8天一共练写的纸的张纸。
列式如下:4×7 = 28(张)
28+5 = 33(张)
答:田田8天一共练写了33张纸。
练习2
1.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前5天每天看12页,最后一天看了20页正好看完,这本故事书一共多少页?
2.张师傅生产一批零件,前4天每天生产25个,后3天共生产60个,张师傅一周共生产多少个零件?
3.同学计划5天装订本子300本,结果前3天装订了160本,后2听装订后还剩20本没完成,同学们在后2天共装订了多少本?
【例题3】二(6)班有55个同学去野外植树,他们每5人一组,每组种4棵,求二(6)班同学这次一共能种多少棵树?
【思路导航】由“全班55人每5人一组”这两个已知条件,就能算出全班一共有55÷5 =11(个)小组。
再根据“每组种4棵”,和刚求出的11个小组,就可以算出二(6)班同学这次一共能种多少棵树。
列式如下:
55÷5 =11(个)
答:二(6)班同学这次一共能种44棵树。
练习3
1.36个同学做纸花,他们每3人一组,每组做6朵,这些同学一共能做多少朵纸花?
2.20名少先队员帮助图书馆修补图书,他们每2人一组,每组修补6本,问这20名少先队员一共修补了多少本图书?
3.学校组织同学们进行放风筝比赛,让他们每6人一组,每组2只风筝,这时,天空中一共飘起了10只风筝,你知道这次参加比赛的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吗?
【例题4】
蓝气球有25个,红气球是蓝气球的5倍,一共有气球多少个?
【思路导航】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把蓝气球个个数看作1份,红气球的个数应该就是这样的5份。
蓝气球25个,红气球应该是5个25个,5×25 = 125(个)。
红气球个数求出后,再把红、蓝气球的个数合起来,就是一共有气球的个数,列式如下:
5×25+25 = 125+25 = 150(个)
或:把蓝气球作为1份,红气球就是5份,合起来是6份。
25×(5+1)= 25×6 = 150(个)
答:一共有气球150个。
练习4
1.第一组做5个风筝,第二组做的是第一组的2倍,两组一共做了几个风筝?
2.果园里有梨树35棵,苹果树是梨树的2倍,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
3.王伯伯家养了8只鸭,鸡的只数是鸭的3倍,要使鸭的只数和鸡的只数一样多,那么王伯伯家还要买几只鸭?
【例题5】李奶奶家养了10只鸭,鸡的只数是鸭的3倍,要使鸭的只数和鸡同样多,那么李奶奶家还要买几只鸭?
【思路导航】这道题关键是要先求出鸡的只数:10×3 = 30(只)。
已知鸭有10只,要使鸭的只数与鸡同样多,还应该买30-10 = 20(只)。
也可以把鸭的只数当作1份,鸡的只数就是这样的3份,鸭比鸡少2份,1份是10只,2份是20只,即还要买20只鸭。
列式如下:
10×3-10 = 30-10 = 20(只)
或:10×(3-1)= 10×2 = 20(只)
答:李奶奶家还要买20只鸭。
练习5
1.公园里有灰鸽子20只,白鸽的只数是灰鸽的4倍,要使灰鸽的只数与白鸽同样多,那么公园里还要买几只灰鸽?
2.学校里买来彩色粉笔15箱,买的白色粉笔是彩色粉笔的3倍,现在要使彩色粉笔和白色粉笔一样多,学校还要买多少箱彩色粉笔?
3.芳芳有12本书,兵兵有18本书,要使两人的书同样多,兵兵要给芳芳几本书?
练习题答案:
练习1
1.7×7+1 = 50(枝)
2.15×10+15 = 165(本)
3.9×6-50 = 4(张)
练习2
1.12×5+20 = 80(页)
2.25×4+60 = 160(个)
3.300-160-20 = 120(本)
练习3
1.36÷3 = 12(组),6×12 = 72(朵)2.20÷2 = 10(组),6×10 = 60(本)3.10÷2 = 5(组),6×5 = 30(人)练习4
1.5×2+5 = 15(个)
2.35×2+35 = 105(棵)
3.8×3-8 = 16(只)
练习5
1.20×4-20 = 60(只)
2.15×3-15 = 30(箱)
3.(18-12)÷2 = 3(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