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3.2 做更好的自己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3课3.2做更好的自己教案3.2 做更好的自己【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做更好的自己》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和“自尊自强”。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
”(2)整体感知教学内容本课通过“运用你的经验”中对一位学生案例的探讨,分析接纳与欣赏自己在行为上的表现和要求,鼓励学生做更好的自己,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
接着运用两个活动“面对不完美”“别人的意见”,引导学生认识到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很难,需要乐观的心态、勇气和智慧,思考坚持原则和重视别人建议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接纳、欣赏自己的内涵。
通过讨论“接纳自己和做更好的自己”,思考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有关问题,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做更好的自己的含义。
【学情分析】正值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希望能更多地了解自己,但是由于受到自身认识发展规律的限制,在自我认识上往往容易出现偏差,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过低,对别人的评价难以正确看待,容易形成自负或自卑的不良心理。
而自我认识的偏差必然会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影响。
由此本节课基于以上学情,引导学生学会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和掌握做更好的自己的方法是必要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知道我们要从多方面认识自己,掌握认识自己的途径;(2)能够积极、正确地接纳自我、欣赏自我。
过程与方法(1)通过材料分析、小组讨论与交流,能够积极接纳自己,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
(2)掌握扬长避短、改正缺点、激发潜能等做更好的自己的途径。
情感·态度·价值观(1)接纳与欣赏自己,肯定自己的独特性、努力和奉献。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3.2《做更好的自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做更好的自己》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通过努力可以做得更好。
教材通过案例、讨论、反思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激发学生自我提升的动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更加关注自我,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处于一个重要阶段。
他们有一定的自我认知,但还不够全面客观;有一定的自我提升意识,但还需要引导和激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激发自我提升的动力。
3.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激励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能完美。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自我提升的动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做得更好。
3.自我反思法: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的文章,激发自我提升的动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课件:根据教材内容制作的课件。
3.时间:45分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你能说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阅读并进行讨论:案例中的主人公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他如何通过努力做得更好?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3.操练(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请你们小组成员互相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做得更好。
然后选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5分钟)教师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的文章,要求字数在100字左右。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何激发自己的潜能,做更好的自己?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第2课时《做更好的自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的主题是“做更好的自己”。
本课旨在让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通过自我认知、自我接纳、自我提升,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提升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对自己的特点和优点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开始关注自己的不足。
他们对自我提升有强烈的需求,但有时可能会因为对自己的要求过高而产生焦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看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努力提升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通过自我认知、自我接纳、自我提升,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2.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看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努力提升自己。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分享、倾听、表达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通过自我认知、自我接纳、自我提升,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2.难点: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看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努力提升自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教材内容。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相关案例材料。
3.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让学生谈论自己在学校、家庭、社会中的角色,引出本课主题——做更好的自己。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相关案例材料,让学生阅读并进行简要分析。
案例材料可以是一些关于人物成长的故事,让学生从案例中感受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以及成为更好的自己的重要性。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3.2《做更好的自己》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做更好的自己》这一课,是依据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而设定的。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实例引导学生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们通过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这一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我认知,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在这个阶段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处于一个过渡期。
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同时也开始关注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这个阶段的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探索欲望,希望通过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因此,他们对这样的课题会非常感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认识到通过努力可以做更好的自己。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提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鼓励他们自信,勇敢地面对挑战。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认识到通过努力可以做更好的自己。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激发他们自我提升的动力。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节课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解:通过PPT展示,详细讲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通过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3.实践: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改善自己的不足,每个小组给出一个实践方案。
4.总结:通过PPT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再次强化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通过努力做更好的自己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以提纲的形式呈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2.如何通过努力做更好的自己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三个方面进行。
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做更好的自己》教案(含教学反思)第2课时做更好的自己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知道积极接纳自我是理性和智慧的选择;学会欣赏自己;掌握做更好的自己的要求通过教学活动,把知识研究、能力发展、情感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合作研究和探究、交流的水平积极接纳自我,并学会欣赏自己,展示风采;认识到每个人之间潜能的异同,了解发掘自身潜能的方法,做更好的自己;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发现自我、完善自我,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做更好的自己教学难点:接纳与欣赏自己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众所周知,著名小品演员XXX身高只有 1.60米,但XXX一点也不觉得憋屈:“咱本来就袖珍嘛,这有什么了不得的,记住了──浓缩的都是精华!”XXX不断努力,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令人捧腹大笑而又富有哲理的作品。
师:这段话给我们哪些启示?总结:,尊重自己,接纳和欣赏自己。
我们成不了别人,却可以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2、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接纳与欣赏自己1.分享“我的生命线”(1)解读生命线的含义及其任务:下面的一条线,代表了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请你找到适当的位置,把它用*标出来,代表你今天的年龄。
你了解自己吗?请标注出以下各项。
(2)通过分享,我们发现了共性的问题,是什么?教师总结:世界上没有完整相同的两小我。
我们每小我性情、兴趣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每小我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随着对自己认识的不断深切,我们的自我形象也会更加清晰。
2.自我反省(1)你相识自己有哪些优点和甜头、有哪些缺点和不足?请完成下列句式(填写出5句)。
我喜欢我自己,是因为()我不喜欢我自己,是因为()(2)思考:你会抱着怎样的立场面临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提示:每小我都是不完美的,成长路上我们要学会以主动的立场去面临缺点和不足。
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接纳自己,主动改正缺点。
人教部编版道德和法治七年级上册3.2《做更好的自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做更好的自己》是人教部编版道德和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活动和富有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和自我价值观正在形成中。
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对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有一定的认识,但往往过于关注自己的不足,忽视了自己的优点。
同时,他们对于如何做更好的自己,缺乏具体的实践方法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
3.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4.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自我观察和反思,正确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难点:培养学生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形成积极的自我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4.情感引导法: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道德和法治七年级上册。
2.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教材中的案例和活动内容。
3.活动材料:准备相关的活动材料,如卡片、贴纸等。
4.教学场地:安排一个宽敞的教学场地,以便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更好的自己。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人物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第三课发现自己第1课时认识自己教学目标1.能够自我反思,保持乐观的态度;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倾听他人意见,进行自我改进;认识自己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2.知道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掌握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方法及途径。
学习线索本课时设两目。
第一目是“人贵自知”,知道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第二目是“多把尺子量自己”,知道通过多种方式认识自己,知道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意义,懂得如何正确对待他人评价。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难点: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
教法学法以体验式、案例式、启发式为主,结合社会热点设置问题进行探究。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导与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斯芬克斯之谜的故事:“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
由此导入新课。
教师随笔二、问题导学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1.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2.我们通过哪些途径来认识自己?3.怎样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三、探究平台探究一:人贵自知1.展示课本P25“运用你的经验”内容。
思考:在每个镜头里,你展现的形象是怎样的?请尝试用几个词语进行描述。
点拨:有才华、内向、冷静、勇敢、负责任、顺从、独立……思考:你对自己展现出来的形象满意吗?点拨:满意。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我。
思考:听听同学的意见,他们对你的看法怎样?提示:诚实、正直、大方、热情、乐于助人。
2.展示中学生红红的故事。
思考:红红对自己的这种认识有什么不利影响吗?她应该怎么办?(1)不利影响:不利于自己的发展,同时影响与他人的友好交往。
(2)建议:认识到自己的特点;增强自己的信心;增强自己的实力。
小结:为什么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2)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导 与 学 过 程探究二:多把尺子量自己1.展示课本P28“探究与分享”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