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末复习单元检测题(粤教沪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93.50 KB
- 文档页数:7
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初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关于物理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方向B、重力总是指向地心的方向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为零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不断改变2、在下列四个选项中,不属于物理量的单位的是:A、米(m)B、牛顿(N)C、千克(kg)D、秒(s)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0℃的冰没有内能。
C、物体的内能大小只与温度有关。
D、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4、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的熔点是固定的,因此0℃的水一定不会结冰。
B、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这个过程需要吸热。
C、夏季,冰棍会冒出“白气”,说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
D、在一定条件下,固态物质可以转变为气态,这个过程称为凝华。
5、小明在骑自行车的过程中,如果忽略空气阻力,关于他的质量和速度有如下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增大,质量不变B、速度减小,质量增大C、速度增大,质量减小D、速度减小,质量减小6、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物理量?A、速度B、时间C、长度D、感受7、在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
B、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C、力的大小和方向总是不变的。
D、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它的运动状态越快。
8、下列哪种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A、太阳从东方升起B、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C、手电筒的光束笔直地射向黑暗的房间D、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每晚都不同9、一元硬币大约的直径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A、1.9cmB、19mmC、1.9dmD、19μm 10、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如果将一个10N的力与另一个5N的力沿同一直线、同方向叠加,则合力大小为()。
2024年粤沪版物理初二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哪个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A、牛顿(N)B、焦耳(J)C、瓦特(W)D、千克(kg)2、重力加速度在不同位置有差异,一般我们可以认为在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约为:A、9.8m/s²B、10.0m/s²C、10.2m/s²D、10.5m/s²3、题目:在下列四种物质中,不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A. 氧气B. 水C. 盐酸D. 冰4、题目:以下关于磁场的基本性质描述正确的是:()A. 磁铁能吸引所有金属B.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性物质有力的作用C. 磁场中的任何一点都不存在磁场力D. 磁场有方向,但无强度5、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秒内通过了15米的距离。
则该物体的加速度是:A. 5 m/s²B. 10 m/s²C. 2.5 m/s²D. 1 m/s²6、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斜向上的力作用,该力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力的大小为10N。
若忽略摩擦力,则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合力大小是:A. 5NB. 10NC. 17.3ND. 0N7、在物理学中,下列哪个单位是用来表示能量的?A、千克(kg)B、牛顿(N)C、焦耳(J)D、瓦特(W)8、下列现象中,哪种现象不能证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A、将香水瓶打开后,很快就能闻到香味B、春天,柳絮随着风飘动C、将糖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甜了D、将红墨水滴入清水中,很快整杯水都变红了9、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基本单位的是()A、米(m)B、秒(s)C、千克(kg)D、安培(A) 10、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秒后的速度为4米/秒,那么物体的加速度是()A、1 m/s²B、2 m/s²C、4 m/s²D、8 m/s²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正确的有:A、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大部分病毒颗粒的大小在50~200nm之间,市面上口罩并不能过滤掉病毒,只能拦截承载病毒的飞沫。
某病毒颗粒大小约为0.125()A.m B.mm C.μm D.nm2.使用拉长的软塑料尺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将()A.比真实值偏大B.比真实值偏小C.不受影响D.和真实值相同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人在水面下能听到岸上的声音,表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图乙中改变试管内的水量可以改变吹气时声音的音调C.图丙中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图丁中B超诊断仪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4.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5.将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光屏上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B.此时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成像原理C .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向右移动蜡烛并调整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当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时,这个像一定是缩小的像D .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向左移动蜡烛,则光屏一定要向左调整位置才能得到清晰的像6.人脸识别系统被广泛地应用于考勤、门禁、监控等,它是通过将刷脸机镜头捕捉到人脸信息,与系统中储存的人脸模板对比,进行人脸识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刷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 .刷脸时,面部通过刷脸机的镜头成的是虚像C .刷脸时,面部应位于刷脸机镜头的两倍焦距之外D .刷脸时,面部通过刷脸机的镜头所成的像在一倍焦距以内7.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于6月11日17时3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火箭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会导致发射架的熔化。
为了保护发射架,就在发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A .液化放热B .汽化吸热C .凝固放热D .熔化吸热8.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9.如图所示,在副食店中,商家常用“提子”来量度液体的质量。
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初二上学期期末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题目内容:下列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其运动速度也越快B. 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其加速度也越大C. 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则受到的合力一定大D. 物体的合力为零时,其速度保持不变2、题目内容: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B.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量度,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空间位置无关C. 质量是物体受力时产生加速度的量度,受力越大,质量越轻D. 质量是物体质量的单位,常用千克(kg)表示3、在电路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两种基本连接方式中,如果两个电阻R1和R2串联,则总电阻的大小为:A、R1 - R2B、R1 + R2C、R1 / R2D、R1 * R24、在并联电路中,如果两个电阻R1和R2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R_total与R1和R2的关系是:A、1/R_total = 1/R1 + 1/R2B、R_total = R1 + R2C、R_total = R1 * R2D、R_total = R1 - R25、以下哪个物体在通常状况下属于绝缘体?A、铜丝B、人体C、塑料尺D、大地6、当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内的分子运动速度会怎样变化?A、减慢B、加快C、不变D、变成无序7、以下哪个物理量的单位不是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A、牛顿(N)B、焦耳(J)C、千克(kg)D、米每二次方秒(m/s²)8、一物体的体积为0.15立方米,密度为750千克/立方米,那么该物体的质量是多少千克?A、75千克B、112.5千克C、105千克D、117.5千克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B、阳光下人们行走的影子C、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D、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变成彩色光 10、()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F1和F2,若F1>F2,则F1产生的加速度一定大于F2B、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一定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D、物体运动方向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在水中可以看出形状变大、颜色变浅的物体都是凸透镜成像的结果B、月亮表面有阴影是因为月球对阳光的折射现象C、通过小孔看到的影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D、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会受到温度的影响2、关于力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合力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越快B、当物体受到摩擦力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一定大于静摩擦力的大小C、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D、物体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三、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真空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 。
粤教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 一 •选择题(每题 2分,共34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音由振动而发生,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B.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2.下图所示的四个事例中,由光直线传播形成的是(3. 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 )A.质子和中子 B. 质子和原子 C.原子和电子 D.中子和电子4 •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 )她是唱高音的; (4)请勿高声喧哗。
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A. ( 1) (2) B 。
(2) (4) C o ( 1) ( 3) D 。
( 3) (4) 5•使用毫米刻度尺测一本书的长度,下列记录数据中正确的是( )A .18.40 厘米B . 18.40C . 1.84分米 D.18.4厘米6.下列光学仪器或用具用到平面镜的是()A .潜望镜 B. 汽车观后镜C.太阳灶D.照相机镜头7.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E.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C.质子的个数一定等于中子的个数 D.质子的个数一定不等于中子的个数&人对远处大声讲话时,常用双手在嘴边围成喇叭状,这是为了()A.增大说话频率B.增加传入对方耳朵的声音的响度C •改变讲话的音色D •增大讲话人的肺活量,使人更易讲话9.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你将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A .红、绿、蓝B .红、黄、蓝C .红、黄、紫D .黄、绿、紫10•学生使用的橡皮,用过一段时间后,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形状B.密度C.质量D.体积11.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 .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12.一只新中华2B 铅笔的长度约为( )A.17.5mmB.17.5cmC.17.5 dmD.17.5m 13.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指()A.铁的质量比木头大 B .铁的重力比木头大 C.铁的密度比木头大D .木头的体积比铁大C. 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D. 声音在液体中不能传播 )14.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在技术上要解决的关键是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A.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音色和音调15.下列各图中,AB 是放在平面镜前的物体, A B 表示物体在镜中所成的像, 正确的是(A 、激光引导掘进方向B 、小泥人照镜子C 、有经验的渔民在叉鱼答:ABC22. 一名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忘了写单位,请给他补完整:一张普通纸的厚度约60 ________活动铅笔芯直径是 O.07 ____________ ,人正常走路的一步长约800 _________23.查密度表,比较体积相同的酒精和汽油,质量较大的是铁块,体积较大的是 ____________湖深2mo 当小鸟距水面3m 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像,它是由于光的 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的,该“倒影”■A / BA)c7A/ BA'*、、X#呂EpB) <16.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
2024年粤沪版物理初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哪个物理量不是基本物理量?A. 长度B. 时间C. 质量D. 力2、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 如果物体的速度不变,则其加速度为零。
C. 加速度为正时,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加。
D. 当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也为零。
3、题干:在以下哪种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A、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推力但未开始移动C、物体在粗糙斜面上静止D、物体在传送带上随传送带一起运动4、题干:下列哪个物理量在物理学中被称为“能量”的量度?A、速度B、压强C、功率D、功5、在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该物体:A. 做加速直线运动B. 做减速直线运动C. 做匀速直线运动D. 静止不动6、假设一辆汽车以恒定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加速,那么它在第一个2秒内走过的距离与第二个2秒内走过的距离相比:A. 第一个2秒内的距离更长B. 第二个2秒内的距离更长C. 两个时间段内的距离相同D. 无法判断7、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为3N,另一个力为4N,两个力的方向相互垂直。
求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
A. 5NB. 7NC. 9ND. 12N8、一个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2m/s的速度向东运动,突然受到一个向西的恒力作用,经过5秒后物体的速度变为0。
假设物体的质量为m,求该恒力的大小。
A. 1m/s^2B. 2m/s^2C. 4m/s^2D. 8m/s^29、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撤去所有的外力作用,该物体将会:A. 静止不动B. 做加速直线运动C. 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D. 做减速直线运动 10、在研究滑轮组提高重物的过程中,如果忽略摩擦及绳子的质量,当用一个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施加的拉力与直接用手提升重物的力相比:A. 更大B. 相等C. 更小D. 无法确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以下关于光的传播特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A)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步入温馨的物理考场,回想学习物理的乐趣,生活处处有物理。
你早餐食用的一根油条的长度约为30____,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1____。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的单位)2.一块体积为40 cm3的冰块质量为________g,若将这冰块削去三分之一,则余下的冰的密度为________g/cm3.余下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是________kg。
(ρ冰=0.9×103 kg/m3)3.如图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
该摄像镜头相当于________透镜,所成的是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 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cm。
(第3题) (第4题)4.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如图所示,液体的质量为________g,依据公式ρ=________,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5.吹气和哈气,都是从人口中出来的气,夏天用口“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吹气”加速了水上方空气的流动,加快水的________,水温降低;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蒸气________放热,使手表面温度升高。
6.检测视力的时候,要求被测者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 m。
由于房间长度不够,现把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为满足检测要求,被测者应距离平面镜________m;若视力表全长为0.8 m,则视力表在镜中像的长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8 m。
7.同学们根据记录描绘的水的沸腾图像如图所示。
分析该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且温度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判断当时大气压可能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 上 ) 期末复习创新测试题〔 A 卷〕一、选择题〔共32 分,每题2 分; 1— 13 为单项选择题,14、 15 小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全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不选或错选的不得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下面几个物理量中能够用来鉴别物质的是A .质量B .密度C.体积D.温度2、人眼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了A .实物的等大的倒立的实像B .实物的放大的倒立的实像C.实物的减小的倒立的实像 D .实物的放大的正立的虚像3、下面的质量最凑近75× 10 ㎎的是A .一只足球的质量B .一只老母鸡的质量C.一个学生的质量 D .一头大象的质量4、测绘图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假设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那么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A .100 mm 以外B.50mm之内C .略大于50 mmD.恰为50mm5、站在河岸上的人看见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A 、鱼的虚像,较鱼的实质地址深;B 、鱼的虚像,较鱼的实质地址浅C 、鱼的实像,较鱼的实质地址浅D、鱼的实像,较鱼的实质地址深6、 270dm 3的水结成冰后,体积A .增大了 27 dm3B .减小了 27dm3 C.增大了 30dm3 D .减小了 30dm3 7、 A 、B 两个实心球, V A >V B, m B <m A,那么两者的密度关系为 A .ρA <ρB B.ρA=ρB C.ρA>ρBD .无法确定8、把一块体积较大的冰放在一个容器中消融,当冰全部化成水今后,可知〔〕A 、变成水后质量和体积都减少了B、变成水后质量和体积都未变化C、变成水后质量未变,体积减少了D、变成水后质量少了,体积未变9、以下不属于磁性资料应用的实例是A. DVD 影碟 B .磁卡C.电脑软盘 D .磁悬浮列车10、把一金属块吞没在盛满酒精的杯中.从杯中溢出10g 酒精.假设将该金属块吞没在盛满水的杯中.那么从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A .大于 10g B小于 10g C.等于 10g D.无法确定11、对于一只使用了多年的铅球来说,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A .质量B.体积C.密度 D .形状12、图 9— 1 所示是 A 、 B 两种物质的质量 m 与体积 V 的关系图,由图可知,这两种物质的密度关系为A .ρ<ρBB.ρA=ρBC.ρA>ρBD.无法确定m/ ㎏A A13、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们仰望天空时,会感觉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若是因为BA .星星在运动B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C.地球在自转D.大气密度分布不均匀,星光经过大气层时,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03 14、下面列举的各种现象中,能说明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是V/m图 9—1A .铁铲用久了,会变薄B .博物馆门前铜像的手被人摸久了,会变小C.秋风一吹,树上的叶片渐渐变少了D.屋檐下的石块,出现了“滴水穿石〞的现象15、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物质的密度是物质自己的根本属性,其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没关B.凹透镜只能成正立减小的虚像C.有经验的渔民在叉鱼时,总是向着所看到的鱼的下方叉D.将钢棒凑近小磁针的一端时,小磁针的这一端会远离钢棒,这说明钢棒必然有磁性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9 分〕16、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铅笔好似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现象,水中局部的铅笔看上去变粗了,这是因为圆柱形的盛水玻璃杯对它有作用。
初二粤沪版物理上册期末同步考试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B. 物体只要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D.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答案:C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物体振动能够产生声音,但是产生的声音不一定被人听到,只有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的声音才能被人耳听到,即使在人耳听觉范围内的声音,如果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人也是无法听到的,故B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C正确;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才是340m/s,故D错误。
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池水映明月是光的折射现象B. 近视眼可用凹透镜矫正C. 雨后彩虹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D. 电影银幕用光滑的布料做成答案:B解析:池水映明月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故B正确;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电影银幕用粗糙的布料做成,能使射向银幕的光发生漫反射,即使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能使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看到屏幕上的像,故D错误。
3.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春天,冰雪消融是液化现象B. 夏天,冰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 秋天,草木上的露珠是熔化现象D. 冬天,湖面结冰是凝固现象答案:D解析:冰雪消融,冰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错误;冰糕周围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糕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草木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湖面结冰,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故D正确。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卷(带有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生活中的测量有很多,长度的测量是最常见、最基本的测量之一。
在物理实验操作考试中,某同学用两个三角板、一把直尺测量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该圆柱体的直径为________。
(第1题)(第2题)2.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敲击频率为256 Hz和512 Hz的音叉得到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其中图________(填“甲”或“乙”)是敲击频率为256 Hz 的音叉得到的波形图。
(第3题)3.老师经常利用扩音器(如图)讲课,扩音器的作用是增大声音的________。
4.“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例如:①做光学游戏“手影”;②留下美好记忆的“摄影”;③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④剧场表演的“皮影”。
这些情景中应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
5.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已知∠AON=60°,∠NOB=30°,∠NOC=45°,∠NOD=60°,则______(填“OB”“OC”或“OD”)为反射光线。
(第5题)6.生活中处处都有物态变化的现象。
加热锅里的水,水开后揭开锅盖,一股“白气”迅速冒出来。
冒出的“白气”是______(填“热锅”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7.如图所示,图中t A、t B两点坐标的温度分别对应某晶体的熔点和沸点,若该晶体由Ⅲ区域的状态直接到Ⅲ区域状态时,则该晶体发生__________现象。
(第7题)8.如图所示,某同学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桌面上得到一个亮点F,并用直尺进行测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第8题)(第9题)9.小明用调好的天平测量一块石块的质量,如图所示,然后他测出石块的体积为20 cm3,则该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_ kg/m3。
10.如图所示,请画出光点S发出的两条光线的折射光线,并画出光点S所成像S′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八年级第二学期物理期末复习单元检测题二(粤教沪科
版)
(检测范围:综合)
一、填空题。
(每题3分,共30分)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测量结果由数值和 组成的。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 。
2.用木棒打鼓时,鼓就发声,这声音是由于鼓面 而产生的,声音通过 传到了我们的耳朵。
它的传播速度约是 m/s 。
3.用力挤压一个充满气的篮球,那么整个挤压过程气球里的空气的质量 ,体积 ,密度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指出下列各种声音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种特性:
(1)震耳欲聋是指 ; (2)闻其声便知其人,是应用了 ; (3)瓮声瓮气是指 。
5.用天平称量半杯水的质量,步骤如下:(1)先称出 的质量m 1,(2)再称出 的质量m 2,则水的质量m 水= 。
6.图3—1中盒装纯牛奶的体积是 m 3,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 3,则牛奶的质量为 kg 。
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从物理学角度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因为 。
在湖边可以看到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这是光的 现象;游泳池充水后看起来池底升高,水变浅了,
这是光的 现象。
图3—1
8.判断像的虚实,可用下列的方法:能用眼睛看到,不能在屏上成像的是 像;既能用眼睛看到,又能在屏上成像的是 像;用照相机能够照到 像(填“实”或“虚”)。
9.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 处,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m ;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 处,这时她 (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10.甲、乙两种木块的体积相同,它们的质量之比是3∶2,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
1 4
若把甲木块截去一半,乙木块截去,那么甲乙两木块的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是。
质量之比是。
二、选择题。
(每题3分,共30分)
1.通过学习,你认为原子结构与下列事物结构最接近的是( )
A.西红柿B.西瓜C.面包D.太阳系
2.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改变频率B.改变音调C.改变响度D.改变音色3.下面关于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C.大多数分子的直径尺度的数量级为10-8m
D.博物馆门前铜像的手被人摸久了会变小是由于分子的散失
4.在下列的估测中,正确的是( )
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是17.5cm B.课桌的高度约是7.8cm
C.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是16kg D.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是500kg 5.某同学在一次实验课测物体质量时,忘记把游码移到零刻线处,就将天平的横梁调节平衡,在这种情形下的天平称得物理质量比物体的实际质量( )
A.偏小B.偏大C.不变D.不能确定
6.下列关于声音的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只要有声音,就一定有发声体在振动
B.只要有回声,就一定有发声体在振动
C.只要有物体的振动,就一定有声音传入耳中
D.反射的声音也可能引起正常人的声觉
7.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滴水的密度小于一桶水的密度B.因为铝比铁轻,所以铝的密度小于铁的密度C.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8.冰全部溶化成水后( )
A.体积减小,质量不变B.体积不变,质量不变
C.体积减小,质量增大D.体积不变,质量增大
9.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10cm时,在透镜另一
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像。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该透镜的焦距是10cm
B.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20cm时,光屏上可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该透镜可作放大镜使用
D.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5cm时,在光屏上得不到烛焰的像
10.用不同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两种实心球a和b,如果天平的左盘放上2个a球,右
盘放上3个b球,天平正好平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ρa∶ρb=3∶2 B.ρa∶ρb=2∶3 C.m a∶m b=1∶1 D.m a∶m b=2∶3
三、实验题、作图。
(第1题3分,第2题2分,第Array 3题4分,第4题5分,共14分)
1.如图3—2,电工要从房A拉导线到河岸安装
一盏路灯O后再到房B,路灯O选在河岸何处时用导
线最短?小莉将河岸当做平面镜,用光学作图法很简
单地确定了路灯O的位置,你知道小莉是如何作图的
吗?请你画出来。
图3—2
2.用甲、乙两把刻度尺测得同一物体的长度分别为11.52cm和115.3m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刻度尺的分度值小B.乙刻度尺的分度值小
C.甲、乙刻度尺的分度值相同D.甲、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无法比较3.有一个透镜,为了弄清楚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找出至少两种方法判断。
4.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铁块密度,某同学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1) 调节好天平,用天平称出铁块质量m;
(2) 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把铁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V1;
(3) 取出铁块,再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V2;
(4) 利用密度公式计算铁的密度ρ。
请写出铁块密度的表达式ρ=;
分析:按上述操作,对测量出的铁块密度有何影响:
四、综合能力题。
(共11分)
(说明:气体密度是在0℃时,1标准大气压下的密度)
(1) 从表中查知纯水的密度为kg/m3,合g/cm3,它的含义
是。
(2) 密度为8.9×103 kg/m3的物质是。
(3) 铝、铜、铁三种常见金属中,密度最大的是,密度最小的是;
质量相同的铝块、铜块、铁块,的体积最大,的体积最小;
体积相同的铝块、铜块、铁块,的质量最大,的质量最小。
(4) 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它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要,因此,家中出
现煤气泄漏时,应蹲下身体,尽量贴着地面逃了。
五、计算题。
(第题5分,共15分)
1.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若从海面向海底发出超声波经5 s听到回声,求该处海深多少米?
2.一个空瓶子,用天平称得质量为300g,再将此瓶装满水,称得总质量为900 g,把水倒掉,然后装满某种油,称和总质量为800 g,那么这种油的密度为多少?
3.有一群在海边沙滩上玩耍的同学发现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沙子,为了测定沙子的密度以
及这个区域内海水的含沙量(每立方米海水中含沙的质量),这些同学取了一只质量为1kg的大塑料桶,装满海水后测得总质量为12.27 kg,过滤(除去沙子)后,测得桶与水的质量为10.27kg,然后用自来水将桶重新灌满,测得总质量为11.27 kg,求:(1)沙子的密度(2) 海水的含沙量。
(海水密度ρ海水=1.03×103kg/m3)
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八年级物理科参考答案
一、填空:1.刻度尺;单位;秒。
2.振动;空气;340 3.不变;减小;不变 4.(1)声音的响度大 (2)不同的人发音的音色不同 (3) 音调低
5. 空杯子;杯子装半杯水后;m 2-m 1。
6.2.5×10-
4;0.3;不变 7.光的直线传
播;反射;折射。
8.虚;实;实。
9.反射; 3;仍能 10.3∶2;3∶2;1∶1。
二、选择:1.D 2.C 3.C 4.A 5.B 6.C 7.D 8.A 9.A 10.A 三、作图、实验题: 1.
2.C 3.提示:①用手摸厚薄 ②利用太阳光,看是否有把光线会聚。
③透过它看书上的字,是否有
放大。
4. ;在水中取出铁块时会带出一
部分水,使v 2的读数偏小;导致计算出来的密度值偏小。
四、综合能力:
1.(1) 1.0×103;1.0;每1 m 3纯水的质量是1.0×103kg (2) 铜 (3) 铜;铝;铝;铜;铜;铝 (4)小 五、计算题:
1. 3750 m (可写s = vt 或文字公式) 2.0.83×103 kg/ m 3
3.(1)2×103 kg/ m 3
(2)177 kg/ m 3
m
v 1-v 2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