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
- 格式:ppt
- 大小:684.00 KB
- 文档页数:29
城市生态学理论发展脉络与历程人类生态学理论是在 20世纪初社会科学家借用自然科学领域生态学学科的术语、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 尤其是城市社会所形成的一个理论流派。
在当时这些社会科学家看来, 人类社会与动植物生态世界有着许多相类似之处, 因此, 可以发展形成社会科学领域的人类生态学理论, 而从当时社会发展的客观状况来看,美国在 20世纪初城市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无经验和生活的捣乱确实有点儿像自然界中的生存斗争。
正是在这种主客观条件下, 人类生态学理论在意帕克为代表的社会科学家的倡导下诞生了。
以帕克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在 20世纪初创立的古典人类生态学理论就是在当时产生的。
第一章:古典人类生态学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人类对城市,对生态认识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理论漏洞,但即使如此,城市生态学的先人们也留下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理论,并标志着城市生态学开始孕育并初步发展。
在这一阶段, 生态学家用“社区” 来描述由栖息者和居住着构成的生态体系, 且一个社区包含组织性群体共生性与资源竞争性这三个最基本的形式。
关于社区的生态性质, 帕克的观点是为代表, 他认为生物层面和社会层面构成了人类的社区。
对于古典人类生态学而言, “空间” 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其中, 麦肯齐以“集中” 和“离散” 分析并探讨了社区的空间过程, 并以交通形式的分析工具将美国人居住生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航运为主要交通形式, 第二阶段是铁路的出现,第三阶段则是汽车和公路系统的出现。
由于“空间”这一概念是古典生态学的焦点,因此古典城市生态学家希望发展处一种模型, 能将城市运动的过程揭示出来, 其中的代表有伯吉斯的“同心圆” 说,霍伊特的扇形说以及哈里斯与厄尔曼的核心说。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古典人类生态学逐渐遭受各方的批判, 集中体现在生物性与文化性两个层次的质疑和批判, 各方认为古典人类生态学家过于注重生物性因素在社会中决定作用从而忽略了社会性的因素, 其次也有对古典人类生态学家们关于城市空间成长模式的批判,以及对“自然区域”概念和“生态谬论”的批评,这些批判致使古典人类生态学走向帅路。
第二章城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第一节城市生态学的学科基础一、生态学(ecology)(一)生态学的发展与研究对象1.德国赫克尔(Emst Heinrich Haeckel)于1869年提出,并于1886年创立了生态学这门学科。
Ecology来自希腊语“oikos”(居住地、隐蔽处、家庭)与“logos”科学研究。
2.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两个方面的关系,其一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二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
因此,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二)生态学研究尺度1.基因DNA分子中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①基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②转基因通俗的说就是一种生物体内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或同种生物的不同品种中的过程。
一般来说转基因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来实现的。
2.个体生态学①物种的生活史②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生活型③环境对个体的制约——生态型3.种群生态学同类生物所组成的群体。
①种群的基本特征——年龄结构、性比、大小等。
②种群的格局——空间分布等。
③格局形成的过程——种内竞争、生殖特征等。
4.群落生态学不同类别生物所组成的集合。
①群落的结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种类结构。
②群落的动态——演替过程、物种更替等。
5.生态系统、景观、全球生态学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所形成的一个功能单位。
①结构——食物链。
②功能——能流、物流、信息流、价值流。
③调控——机制、反馈。
二、城市学1.城市学(urbanology)一词最早见于日本矶村英一的《城市学》(1975)。
2.城市学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观察、剖析、认识、改造城市的各种学科的总称.3.最早的城市学是依附于建筑学之中的。
工业革命后,社会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管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等被相继纳入城市学的范畴之中。
城市生态学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环境问题的凸显。
以下是城市生态学在中国的主要发展历程:1. 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80年代): 在中国进行城市化的初期,城市生态学的研究主要关注城市土地利用、环境污染和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此时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环境影响和城市规划的生态化方面的研究。
2. 生态城市理念引入(90年代初): 随着对城市环境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加,中国开始引入“生态城市”理念。
一些城市开始尝试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融入生态原则,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此时的研究逐渐从问题诊断转向规划和设计的实践。
3. 生态城市建设的推动(2000年代初至今): 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生态城市建设成为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
各地开始制定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推动城市发展向更为可持续和生态友好的方向发展。
城市生态学的研究逐渐深入到城市设计、绿地系统、水资源利用等细致的方面。
4. 科技创新与综合评价(2010年代至今):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城市生态学的研究逐渐运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GIS)、生态模型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更为精细的监测和评价。
同时,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也使得城市生态学更加系统和综合。
5. 新时代城市生态治理(2020年代至今):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城市生态学的研究逐渐与城市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紧密结合。
中国城市面临的挑战包括空气污染、垃圾处理、水资源管理等问题,城市生态学的研究不仅关注生态系统的健康,还强调如何在城市治理中实现生态优势。
总体来说,中国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呈现出从关注问题到强调规划、设计,再到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发展趋势。
未来,城市生态学将继续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节 城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科学来自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是人类认识事物客观规律性的总结,城市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也是与人类社会生产实践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密切相关的。
1.城市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尽管城市生态学在生态学领域的各个分支中比较年轻,但城市生态学的思想自城市问题一出现就有了。
在20世纪前的城市改建中,无处不洋溢着城市生态学思想,但是由于当时尚未形成较大的影响,故将20世纪以前的发展时期称为萌芽阶段。
例如古代中国的土地合理布局和农业与非农业劳动力合理比例的思想,巴黎的改建与田园城市规划理论等。
特别是欧洲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工业在城市地区内集中起来,城市也愈来愈大,城市中出现了大片的工厂和其他功能区,完全改变了封建时代城市功能单一的状况。
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和财产的私人占有,近代城市中许多矛盾也随之出现,并不断加剧。
如布局混乱、工业污染、房荒严重,交通堵塞,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城市的正常发展,逐渐地引起了各国统治者的注意,试图找出一些办法,着手对这些充满矛盾的城市进行改造。
(1)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态学思想简述首先,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态思想反映在人口、人与土地和人与食物的关系上。
公元前390年后商鞅第一个提出了具有城市生态思想的认识。
主要观点有(1)在一个地区的土地组成上,城镇道路要占10%;才较为合理;(2)主张增加农业人口,提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比例为100:1,最多不小于10:1,并采取一系列政策鼓励从事农业,其中还规定了不准开设旅店和不准擅自迁居。
随后荀子(公元前238年)则提出减少工商业人口,国家才能强盛的主张。
公元170年,崔姓学者第一个提出人口的合理布局思想,到1885年,包世臣提出了农业与非农业劳动力比例关系应为5:1,限制非农业人口的发展。
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城市的发展。
(二)巴黎的改建自17世纪以来,巴黎一直按着古典美学原则进行建设,把城市的道路和广场构成美丽的图案,推崇圆广场放射线型的路,讲究轴线、构图。
城市生态学(1.2.2)--城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第二节城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科学来自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是人类认识事物客观规律性的总结,城市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也是与人类社会生产实践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密切相关的。
1.城市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尽管城市生态学在生态学领域的各个分支中比较年轻,但城市生态学的思想自城市问题一出现就有了。
在20世纪前的城市改建中,无处不洋溢着城市生态学思想,但是由于当时尚未形成较大的影响,故将20世纪以前的发展时期称为萌芽阶段。
例如古代中国的土地合理布局和农业与非农业劳动力合理比例的思想,巴黎的改建与田园城市规划理论等。
特别是欧洲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工业在城市地区内集中起来,城市也愈来愈大,城市中出现了大片的工厂和其他功能区,完全改变了封建时代城市功能单一的状况。
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和财产的私人占有,近代城市中许多矛盾也随之出现,并不断加剧。
如布局混乱、工业污染、房荒严重,交通堵塞,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城市的正常发展,逐渐地引起了各国统治者的注意,试图找出一些办法,着手对这些充满矛盾的城市进行改造。
(1)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态学思想简述首先,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态思想反映在人口、人与土地和人与食物的关系上。
公元前390年后商鞅第一个提出了具有城市生态思想的认识。
主要观点有(1)在一个地区的土地组成上,城镇道路要占10%;才较为合理;(2)主张增加农业人口,提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比例为100:1,最多不小于10:1,并采取一系列政策鼓励从事农业,其中还规定了不准开设旅店和不准擅自迁居。
随后荀子(公元前238年)则提出减少工商业人口,国家才能强盛的主张。
公元170年,崔姓学者第一个提出人口的合理布局思想,到1885年,包世臣提出了农业与非农业劳动力比例关系应为5:1,限制非农业人口的发展。
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城市的发展。
(二)巴黎的改建自17世纪以来,巴黎一直按着古典美学原则进行建设,把城市的道路和广场构成美丽的图案,推崇圆广场放射线型的路,讲究轴线、构图。
《城市生态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城市生态学的概念1. 定义: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关注城市环境中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相互作用如何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2. 研究对象:城市生态系统,这是一个由自然、社会和经济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
具体包括:- 生物成分:植物(如城市绿地、公园)、动物(如宠物、野生动物)、微生物(如土壤和水体中的微生物)。
- 非生物成分:水(如河流、湖泊、地下水)、土壤(如城市土壤特性和污染)、气候(如城市热岛效应)、建筑物(如住宅、商业建筑)。
3. 研究内容: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 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探讨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等生态过程。
- 城市生态因子的作用:分析城市环境中的生态因子如何影响生物和非生物成分。
-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影响及其解决方案。
- 城市生态规划与管理:提出基于生态学原理的城市规划和管理策略。
二、城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1. 萌芽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背景:工业革命导致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 代表性事件:关注城市卫生条件、绿化和公共健康问题。
2. 形成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 标志:芝加哥学派的社会生态学研究,特别是帕克和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型。
- 成果:城市生态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逐渐形成。
3. 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 特点:研究内容不断丰富,如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分析、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
- 重要著作:如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提出了生态规划的理念。
4. 深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趋势:与其他学科如环境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交叉融合。
- 焦点: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修复。
生态学发展四个阶段
生态学的发展历史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初创阶段:这个时期大约从18世纪至19世纪初开始,人们开始对自然界进行系统的观察与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朴素的生态学知识。
这些知识主要来源于农牧渔猎等生产活动,对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环境的影响有了初步的认识。
2. 形成期:这个阶段大致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标志着生态学的正式诞生。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为后续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发展期:这个时期又可以分为两个子阶段。
首先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发展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态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理论体系日益完善。
然后是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现代生态学的发展期,这个时期的生态学研究更加注重应用和实践,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4. 综合与应用阶段:这个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生态学研究开始更加注重系统综合和应用,强调生态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城市⽣态与城市环境-城市⽣态学及其基本原理城市⽣态学及其基本原理第⼀节城市⽣态学的概念⼀.城市与城市⽣态学的定义绝⼤多数的城市(city)都是从农村、集镇发展⽽来的。
因此,⼀般词典都把城市定义为⼈⼝集中、⼯商业发达、居民以⾮农业⼈⼝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化中⼼。
但是为了更明确区分城市与农村,可科学地把城市定义为:城市是经过⼈类创造性劳动加⼯⽽拥有更⾼“价值”的⼈类物质、精神环境和财富,是更符合⼈类⾃⾝需要的社会活动的载体场所和⼈类进步的合理的⽣活⽅式之⼀,是⼀类以⼈类占绝对优势的新型⽣态系统(ecosystem)。
城市⽣态学(urban ecology)是以⽣态学(eco1ogy)的概念、理论和⽅法研究城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调控的⼀门学科,既是⼀门重要的⽣态学分⽀学科,⼜是城市科学(urban science)的⼀个重要分⽀学科。
城市⽣态学以整体的观点,把城市看成⼀个⽣态系统,除了研究它的形态结构以外,更多地把注意⼒放在全⾯阐明它的组分之间的关系及其组分之间的能量流动、物质代谢、信息流通和⼈的活动所形成的格局和过程。
城市⽣态学采⽤系统思维⽅式,并试图⽤整体、综合有机体等观点去研究和解决城市⽣态环境问题。
由于城市⼈⼝与城市环境(其他⽣物因素和⾮⽣物因素)相互作⽤形成复杂的⽹络系统,因⽽使城市体系的中⼼问题仍然是⽣物(⼈)与环境的问题,因此,从⽣态学⾓度⼜可把城市系统称为城市⽣态系统。
早在1925年麦肯齐(R.D.Mckenzie)就把城市⽣态学定义为“城市⽣态学是⼈们的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如何受城市环境影响这⼀问题的研究”,这⼀定义⽐较侧重于社会⽣态学的内容。
⾃那时起,随着城市⽣态学研究的发展,对城市⽣态学概念的理解也⽇益深化。
如今,⼀般把城市⽣态学定义为:城市⽣态学是研究城市⼈类活动与城市环境之间关系的⼀门学科,城市⽣态学将城市视为⼀个以⼈为中⼼的⼈⼯⽣态系统,在理论上着重研究其发⽣和发展的动因,组合和分布的规律,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调节和控制的机理;在应⽤上旨在运⽤⽣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提⾼资源利⽤率,改善城市系统关系,增加城市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