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总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复习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8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总复习-1(分数乘除法)|人教新课标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总复习-1(分数乘除法)|人教新课标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的总复习第一节,主要内容是分数的乘除法。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第107页的内容,这一部分主要涵盖了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应用。
我们会通过例题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同时,他们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如何将它们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难点则是如何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乘除法,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投影仪、计算器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小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些实际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比如:“如果有2个苹果,每个苹果有3个部分,那么一共是多少个部分?”2. 例题讲解:我会用例题来讲解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例如,如果有1/4个苹果,再给它加1/4,结果是多少?我会引导学生一起思考和解答。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计算和解答,以此来巩固他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应用拓展: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分数乘除法知识来解决。
比如:“如果一个班级有30个学生,其中有15个学生参加了数学竞赛,那么参加数学竞赛的学生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利用黑板和粉笔来板书重要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以便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和理解。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a) 1/2 3/4b) 5/6 ÷ 1/2答案:a) 1/2 3/4 = 3/8b) 5/6 ÷ 1/2 = 10/6 = 5/32. 应用题:如果一个班级有40个学生,其中有20个学生参加了篮球比赛,那么参加篮球比赛的学生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们对分数的乘除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分数乘除法简算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个方法进行相关计算;使学生能分辨清楚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难点:能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完成典型问题的解决。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1.根据出示的三个算式,说一说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2.出示乘法的运算定律并板书(用字母表示的算式)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二、当法官,判是非。
请说明理由。
(3个判断题)
(考点 1.运算顺序的错误 2.乘法分配律)
三、计算训练:
1.比较,并计算:两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与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和
(考察学生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对比练习:看清符号,分清分数连乘和分数乘法分配律的使用
3.一个整数乘一个分数(整数比分数的分母大1)
一个整数乘一个分数(整数比分数的分母小1)
四、学生分享:请同学给大家分享在分数乘除法计算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总复习分数乘除法(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中关于分数乘除法的总复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回顾和巩固分数乘除法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应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分数乘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1. 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2. 分数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料;2. 学生准备笔记本、计算器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PPT展示分数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引发学生对分数乘除法的思考。
2. 回顾:引导学生回顾分数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分数乘除法的理解。
3. 讲解:通过教学视频,详细讲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4. 练习:布置一些分数乘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分数乘除法的掌握程度。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数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板书设计1. 分数乘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3. 分数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布置一些分数乘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出分数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回顾、讲解、练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了分数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提高了学生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分数乘除法的掌握。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步骤和活动安排,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程度。
《分数乘除法的计算》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三单元的内容分数乘法、除法 的计算复习课。
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在练习中充分理解和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熟练正确的进行相 关计算。
2切实地经历观察、推理、验算等学习过程,提升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发展运 算能力和数感。
3.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活动,感受数学学习的方法,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在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上,提升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感受数学 学习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小测[设计意图]上课立即小测,能马上收起学生下课时涣散的心,而且用小测的练习形 式增加习题的趣味性。
小测后马上一起核对答案评分,大大的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
同时还能让学生自己检测对“分数乘法”“分数除法”计算掌握的程度 第二部分:复习 .利用小测内容,梳理分数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导入复习课 1. 观察小测题中每列算式,你能发现乘法与除法之间有什么规律?计算下面各题(教材第3 2 x-=45 3 . 3 = 1043 2113页,第1题)。
(每题10分,全对加10分)718= 95__ 5 9 6 5 2 9 314 18 二(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所以我们说分数除法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 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 分数乘除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分数乘除法的计算。
3. 板书题目:分数乘除法的计算[设计意图]利用小测的题目复习了分数乘除法的关系, 直接导入新课。
开门见山目标明确。
.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复习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12 2 13(6)24^ —= = 2613沁12. 让学生判断,并说说理由.3. 及时板书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4. 教师小结:做计算题时,我们既要观察数据的特点,又要想清计算方法、才去计算。
也就是一看、二想、三动笔。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判断,进一步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 好习惯,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课题:分数乘、除法的复教学目标:1.加深对分数乘、除法关系的理解,巩固计算方法。
2.掌握分数乘、除法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整理和复的研究惯。
教学重点:理解相关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生谈话,回顾本学期研究的内容和最有趣的事情。
2.引入复,对本单元研究的内容进行系统复。
二、探索新知1.复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分数乘法: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分数除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完成教材第113页第1题,交流计算结果和约分的方法。
学生说出分数乘、除法的关系: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复倒数的意义和求倒数的方法。
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求倒数的方法:把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完成教材第115页“练二十三”第1、2题。
3.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完成教材第115页“练二十三”第5题,交流简便计算时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4.复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
分数乘法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用“一个数×几分之几”来解答。
完成教材第115页“练二十三”第6、7题。
以上为改写后的文章,格式已调整,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已删除,并对每段话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使其更加流畅和易懂。
和性质1.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所有与一个确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2.圆的元素:圆心、半径、直径、弧、弦、切线、切点等。
3.圆的性质: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相等,直径是圆的最长的弦,圆的任意两条弦的中点连线经过圆心,切线与半径垂直等。
二)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1.圆的周长公式:C=2πr (其中,C表示周长,r表示半径,π≈3.14)2.圆的面积公式:S=πr² (其中,S表示面积,r表示半径,π≈3.14)三、巩固练1.计算下列圆的周长和面积。
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复习教学设计第一篇: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复习教学设计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总复习湛江镇中心学校黄颜教学目标:1、掌握典型应用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的应用题解题思路与方法。
2、通过对单位“1”的判定,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分析,发展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3、能用以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当发生变化时,能准确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学设计:一、回顾:1、师:今天我们要对分数应用题做一下全面的复习。
怎样解决有关分数、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二、复习找单位1和等量关系式1、根据已知条件,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并说出有关的数量关系式。
1)、母鸡占总数的3;55;62)、汽车速度是火车速度的 3)、白羊只数相当于黑羊的;74)、白兔比灰兔多3;77。
205)、小飞家上个月用水约10吨,这个月节约了6)、学校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23%;;7)、商场的篮球降价14%出售;总结:单位1一般都在“是”“占”“比”“相当于”等字的后边。
一句话:条件中的分数是谁的,谁就是单位“1” 注意:没给出明显记号的题目,要看好到底在和谁比较,谁就是单位“1”三、练习巩固。
(一)、简单、典型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及“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练习。
1.一本作文书原价20元,现价是原价的,现在售价是多少元?542.果园中有100棵桃树,梨树比桃树多1,梨树有多少棵??5453.养鸡场在母鸡2000只,公鸡比母鸡少,公鸡有多少?总结:单位“1”已知时,解决问题一般方法:单位1的量×分率 = 部分量4、一本作文书现价16元,是原价便宜,这本作文书原价是多少钱?545.一本作文书现价16元,比原价便宜20%,这本作文书原价是多少钱?6.果园中有50棵桃树,桃树比梨树多,梨树有多少棵?总结:单位“1”未知时,解决问题一般方法:已知量÷对应分率= 单位“1”的量(二)、用分数乘除法混合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总复习-1(分数乘除法)|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六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的第一课时,主要复习分数乘除法。
教学内容涵盖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运算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技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的理解。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算速度。
教学难点1. 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
2. 分数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
2. 新课导入:教师通过讲解例题,引导学生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技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教师布置一些分数乘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数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分数乘除法的作业题,让学生课后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总复习-1(分数乘除法)2. 板书内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分数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题及解答过程练习题及答案作业设计1. 基础题:布置一些分数乘除法的运算题,让学生巩固基本运算规则和方法。
2. 提高题:布置一些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3. 拓展题:布置一些与分数乘除法相关的拓展题,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对分数乘除法的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技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算速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教学效果。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分类复习,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能准确解答应用题。
2.加深学生对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内在联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异同点,会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能正确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出示课件)1、下面各题中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①花手绢的块数是白手绢的 。
②白手绢块数的 正好是花手绢的块数。
③花手绢的块数相当于白手绢的 。
④白手绢块数的 倍相当于花手绢的块数。
小结:请同学们观察这4道题的单位“1”,你有什么发现?(这4道题都是把白手绢的块 数看作单位“1”)2、提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什么方法?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呢?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求这个数,用什么方法?已知两个数的和(或差)及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个数,用什么方法? 师: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每一类应用题的特点,巩固解题方法,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做下面几组练习。
二、分类、对比复习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1)动物园里有山羊48只,长颈鹿的只数是山羊的 。
动物园里有长颈鹿多少只?(出示课件)①读题之后,我们应该抓住哪句话分析?(分率句)52525252②学生试着画图分析③画图之后,由学生列式计算,并说明理由。
学生:长颈鹿的只数是山羊的 ,山羊的只数是单位“1”,单位“1”具体量已知,也就是 求山羊只数的 是多少,所以列式为48 ╳ = 。
(2)动物园里有长颈鹿12只,正好是山羊只数的 。
动物园里有山羊多少只?①从哪句话入手分析?(分率句)②试着画图分析 。
③这道题如何列式?你是怎样分析的? (用除法计算)学生:长颈鹿的只数正好是山羊只数的 ,山羊的只数是单位“1”,单位“1”未知,而山羊的只数× =长颈鹿的只数,根据此关系式,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和练习,提高学生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复习分数乘法运算:分子相乘的分子,分母相乘的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
2. 复习分数除法运算: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计算折扣、利率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及运用。
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运用分数乘除法。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分数乘法运算和分数除法运算的规则。
2. 实例讲解:讲解几个典型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分数乘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一些有难度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引导学生相互学习、交流。
5.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布置一些分数乘除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生活实践: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机会,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并将过程记录下来。
3. 下周分享: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实践经历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共同学习、进步。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分数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3. 互动教学:教师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4. 激励评价: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复习教学设计内容书本118页3.4,5以及做一做122页7-9题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分数应用题的复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2、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寻找出简便的解法,并理出解题思路;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4、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与数学的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找准单位“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教学过程教学课件演示教学意图一、基础训练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对分数应用题做一下全面的复习。
大家想一下我们解答分数应用题最关键的是什么?专项训练:课件:练习:已知根据条件,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并说出有关的数量关系式。
在每道题后追问:从信息中你还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并作评价:说一说你们找单位1有什么好的方法吗?我们以信息中的第6题为例,谁来说说,应该怎样画线段图呢?根据线段图教师问:线段图画好了,如果要求用去和还剩的吨数应该怎样做?【教学课件演示】(3)我们班学习自觉的同学占总人数的4/5单位一:总人数数量关系:总人数×4/5=我们班学习自觉的人数;(4)剩下的比用去的多1/4单位一:用去的数量关系:用去的×(1+1/4)=剩下的(5)实际比计划节约1/3单位一:计划数量关系:计划的×(1-1/3)=实际的(3)我们班学习自觉的同学占总人数的4/5单位一:总人数数量关系:总人数×4/5=我们班学习自觉的人数;(4)剩下的比用去的多1/4单位一:用去的数量关系:用去的×(1+1/4)=剩下的(5)实际比计划节约1/3单位一:计划数量关系:计划的×(1-1/3)=实际的根据已知条件,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并说出有关的数量关系式。
(1)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3单位一:男生人数数量关系:男生人数×2/3=女生人数(2)已完成零件数的占总数的7/20单位一:总零件数数量关系:总数×7/12=已完成零件数常规性基本训练,复习找单位“1”训练:为新知识做铺垫。
二、根据看线段图列式师:谁来说说,根据线段图应该这么列式呢?出示线段图【教学课件演示】300×(1-2/5)看图列式(不用计算)25÷(1+1/4)解:设航母小组有X人。
X+1/4X=25注重线段图的应用,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写出乘法数量关系式。
同时,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基础练习基础练习只列式不计算师:用我们刚才复习的方法做。
(学生做完后教师指名回答)你是怎么想的?把谁看作单位“1”?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用什么方法计算?归纳总结:请同学们把这4道题分分类,并要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自己不能完成的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有能力的就独立完成。
学生进行思考;在学生回答时要引导学生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教学课件演示】基础练习只列式不计算1、学校有60个足球,篮球是足球的3/4,篮球有多少个?足球的个数×3/4=篮球的个数60×3/42、学校有60个足球,足球是篮球的1/4 ,篮球有多少个?篮球的个数×1/4=足球的个数60÷1/4基础练习只列式不计算1、学校有60个足球,篮球是足球的3/4,篮球有多少个?足球的个数×3/4=篮球的个数60×3/42、学校有60个足球,足球是篮球的1/4 ,篮球有多少个?篮球的个数×1/4=足球的个数60÷1/4培养学生审题要仔细,弄清数量关系。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分数应用题分类的依据是。
这类题目应当怎样解答。
尝试练习,然后提问: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分数和比联系在一起会出现许多的新问题。
出示:文艺书和科技书本数的比是1∶4。
谁来说说可以得出哪些信息?基础练习只列式不计算1、学校有60个足球,篮球是足球的3/4,篮球有多少个?足球的个数×3/4=篮球的个数60×3/42、学校有60个足球,足球是篮球的1/4 ,篮球有多少个?篮球的个数×1/4=足球的个数60÷1/4四、对比练习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1)一种服装的原价120元,现在降价1/5后,这种服装现在售价是多少元?原价×(1-1/5)=现在售价120×(1-1/5)=96(元)(2)一种服装的原价降价1/5后,售价为96元。
这种服装原价是多少?原价×(1-1/5)=现在售价96÷(1-1/5)=120(元)(1)一种服装的原价120元,现在降价1/5后,这种服装现在售价是多少元?原价×(1-1/5)=现在售价120×(1-1/5)=96(元)(2)一种服装的原价降价1/5后,售价为96元。
这种服装原价是多少?原价×(1-1/5)=现在售价96÷(1-1/5)=120(元)通过两题对比,突出较复杂应用题的难点,帮助学产生加强审题意识,提高分析能力。
五、巩固练习练习八的3-5题师:下面请同学们独立进行计算,完成练习八P118第3题和第4题。
(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3)、出示P118页5题。
提问:把谁看作单位“1”?结合讲解,进一步强调在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时,一定要找准单位“1”。
因为分数乘法应用题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的,求哪个数量的几分之几,就要把那个数量作为单位“1”。
在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时,更要注意每一步是把什么数量看作单位“1”,每一步中的单位“1”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课件演示】地球上的海洋面积是36000万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12/17。
地球总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地球面积×12/17=海洋的面积36000÷12/17=51000(㎡)3个同学跳绳。
小明跳了120个,小强跳的是小明跳的5/8,小亮跳的是小强的2/3.小亮跳了多少个?小明跳的×5/8=小强跳的小强跳的×2/3=小亮跳的120×5/8=75(个)75×2/3=50(个)(1)五年级同学收集了165个易拉罐,六年级同学比五年级同学多收集了2/11。
六年级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五年级收集的×(1+2/11)=六年级收集的165×(1+2/11)=195(个)(2)四年级比六年级少收集了1/4,四年级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四年级收集的×(1-1/4)=六年级收集的195÷(1-1/4)=260(个)地球上的海洋面积是36000万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12/17。
地球总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地球面积×12/17=海洋的面积36000÷12/17=51000(㎡)加强解题思维的训练,沟通新旧知识,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强化练习1、完成练习二十七的第7题:3个同学跳绳。
小明跳了120个,小强跳的是小明跳的5/8,小亮跳的是小强的2/3,小亮跳了多少个?渗透健康教育:跳绳运动,是对付肥胖、预防血脂异常、高血压最切实可行的方式,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耐力的有氧代谢运动。
同学们要积极进行跳绳运动,学生独立进行思考计算,请个别同学讲解回答。
2、练习二十七的第8题,练习二十七的第9题。
(1)一个县去年绿色蔬菜总产量720万千克,是今年绿色蔬菜总产量的9/10。
今年全县绿色蔬菜总产量是多少万千克?(2)一个县去年绿色蔬菜总产量720万千克,比今年少了1/10,今年全县绿色蔬菜总产量是多少万千克?渗透健康教育:绿色蔬菜含维生素U较多是抗癌、防癌的复合剂,对胃溃疡【教学课件演示】强化数量关系的分析,强化方程的解法,体现解法的多样性、解法的最优化,提高学生自主意识和优化意识。
通过强化练习提升学习水平,让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一列火车的速度是180千米/时。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这列火车的5/9,是一架喷气式飞机的1/9.这架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是多少?火车的速度×5/9=汽车的速度喷气式飞机的速度×1/9=汽车的速度汽车:180 ×5/9=100(千米/时)飞机:100 ÷1/9 =900(千米/时)3个同学跳绳。
小明跳了120个,小强跳的是小明跳的5/8,小亮跳的是小强的2/3.小亮跳了多少个?小明跳的×5/8=小强跳的小强跳的×2/3=小亮跳的120×5/8=75(个)75×2/3=50(个)(1)五年级同学收集了165个易拉罐,六年级同学比五年级同学多收集了2/11。
六年级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五年级收集的×(1+2/11)=六年级收集的165×(1+2/11)=195(个)(2)四年级比六年级少收集了1/4,四年级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四年级收集的×(1-1/4)=六年级收集的195÷(1-1/4)=260(个)(1)一个县去年绿色蔬菜总产量720万千克,是今年绿色蔬菜总产量的9/10。
今年全县绿色蔬菜总产量是多少万千克?今年的总产量×9/10=去年的总产量720÷9/10=800(万千克)(2)一个县去年绿色蔬菜总产量720万千克,比今年少了1/10.今年全县绿色蔬菜总产量是多少万千克?今年的总产量×(1-1/10)=去年的总产量720 ÷(1-1/10)=800(万千克)用84c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比是3 : 4 : 5。
三条边各是多少厘米?3+4+5=1284÷12=7(厘米)7×3=21(厘米)7×4=28(厘米)7×5=35(厘米)答:三条边分别是21厘米,28厘米,35厘米。
高血压、动脉硬化、视网膜出血、紫癜以及出血性肾炎等疾病有治疗效果多吃的蔬菜会对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所帮助。
七、课堂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今天我们学习了应用题,解答这类应用题要先找准单位“1”和相等的数量关系,再确定算法,然后列式计算,先找单位1,再看知不知,已知用乘法,未知用除法,比1多就加,比1少就减”。
【教学课件演示】帮助学生抓住解题的重点,已知单位“1”的用什么方法解,不知道单位“1”的又用什么方法解。
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网络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