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诺贝特和苯溴马隆联合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有效性对比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77.29 KB
- 文档页数:2
非诺贝特联合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疗效邓敏;陈彩霞;陈晓铤;陈健明;崔飞婵;覃琼英【期刊名称】《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19(29)10【摘要】目的:探讨非诺贝特联合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茂名市中医院收治的76例高脂血症伴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三组,A组患者(25例)使用非诺贝特进行治疗,B组患者(25例)使用苯溴马隆进行治疗,C组患者(26例)使用非诺贝特联合苯溴马隆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患者治疗前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高尿酸血症患者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后,患者血尿酸监测值明显降低,A组平均下降18.98%,B组平均下降36.45%,C组平均下降58.32%,三组患者平均水平下降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下降幅度C组最高,B组次之,A组最小。
结论:就高尿酸症的治疗效果而言,苯溴马隆治疗效果优于非诺贝特,非诺贝特联用苯溴马隆的方式具备较佳的治疗效果,并且所有运用此治疗方式的患者都没有出现结石,具备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总页数】2页(P112-113)【作者】邓敏;陈彩霞;陈晓铤;陈健明;崔飞婵;覃琼英【作者单位】茂名市中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9【相关文献】1.非诺贝特和苯溴马隆联合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有效性对比观察2.联用非诺贝特和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效果研讨3.苯溴马隆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4.活血清热中药联合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继发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5.非诺贝特和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苯溴马隆在降低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病人尿酸水平中的作用。
方法: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病人,共9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研究组,每组49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苯溴马隆治疗。
对比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经不同方式治疗,两组病人的血肌酐、空腹血糖及血尿素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以及血尿酸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人,配合给予苯溴马隆治疗,降尿酸及血压值方面的作用显著。
【关键词】苯溴马隆;高尿酸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尿酸【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0-0079-02随着我国人民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加上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老年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常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加重病情,增加治疗难度。
其中,苯溴马隆是常用药,可排出尿酸,降低血液中的尿酸水平[1]。
本文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98例患者展开研究,分析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病人,共9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研究组,每组49例。
纳入标准:(1)98例病人符合高尿酸血症增、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年龄60~90岁,男女不限;(3)所有病患愿意参与这次研究,并且签署有同意书;(4)这次研究已经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及同意。
排除标准:(1)年龄超过90岁,或者年龄低于60岁者;(2)精神障碍、失语失聪者;(3)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恶性肿瘤者。
对照组:29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60-83岁,年龄均值(71.29±4.85)岁。
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临床疗效观察张锦飞【摘要】目的观察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10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低嘌呤饮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苯溴马隆治疗.4个星期后测定血尿酸含量和相关指标,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肌酐、尿素氮、微量白蛋白尿、血尿酸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苯溴马隆对高尿酸血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不反应少.【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7(028)010【总页数】3页(P1784-1786)【关键词】苯溴马隆;高尿酸血症;疗效【作者】张锦飞【作者单位】东莞市莞城医院内科二区,广东东莞 5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1.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习惯也在不断的改变。
大批高热量、高蛋白、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也在不断增加,加之活动量减少、饮酒量增加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患者也在逐年增加。
与之相应的,人们血液中尿酸水平一年年的增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也在一年年的随之升高[1]。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病的生化基础,主要是由于血液中尿酸的浓度高出正常范围所致。
而血液中尿酸生成增多和(或)排泄减少是由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
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通常伴发着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肥胖症、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并且还与血管、心脏、肾脏不良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2]。
苯溴马隆是增加肾脏排泄尿酸的药物,且作用较强,对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有一定的影响。
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2013收治的10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
近1个月内均未服用过影响血尿酸的药物或用后确证无效,排除有药物过敏史、糖尿病、肿瘤患者、感染、伴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等生化指标不全且无法正确分析患者。
苯溴马隆和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比较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苯溴马隆和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
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用苯溴马隆治疗,观察组也用苯溴马隆+非布司他治疗,评价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疗效强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痛风石数量和大小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苯溴马隆和非布司他联合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改善尿酸水平,可减少不良反应,效果显著。
关键词:苯溴马隆;非布司他;痛风;高尿酸血症引言:高尿酸血症患者主要是进食过多的高嘌呤食物,造成嘌呤代谢紊乱,检查尿酸指标可见,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水平比健康人群更高,治疗不及时,会合并痛风,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损伤肝肾功能。
为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临床多采取药物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当前临床主要应用苯溴马隆和非布司他治疗,不同的药物产生的疗效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研究指出,将上述两种药物结合使用,可增强疗效,能够下调尿酸水平,对患者预后改善有利[1]。
基于此,本文于本院2021年05月~2022年05月收治的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药物联合治疗与单一药物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分组,观察组(n=30),男性/女性:16/14,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58(39.87±1.66)岁。
对照组30例患者中有18例男性和12例女性,年龄区间为26~60(40.76±1.68)岁。
纳入标准:①研究对象了解本研究内容;②确诊为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者;③意识清楚,可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
排除标准:①对上述药物过敏者;②不配合本研究者;③有精神系统疾病者;④严重心脑肝肾功能障碍者。
上述研究人员的有关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课题通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患者家属知情。
Health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December 2021 Vol.21 No.2442临床论著苯溴马隆联合碳酸氢钠片治疗高尿酸血症疗效观察车晓璐 汤明秋*【摘要】 目的 观察苯溴马隆联合碳酸氢钠片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0年9月医院就诊的98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
对照组发放食物嘌呤含量表+口服碳酸氢钠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苯溴马隆片,疗程4周。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评价血尿酸(UA)、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变化情况和中华生存质量量表各维度的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0%,高于对照组的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后,两组UA 水平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UA 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ChQOL 自评分及形、情志领域,气色、睡眠、精力、饮食、气候适应、眼神、喜、怒、悲忧方面的得分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的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苯溴马隆联合碳酸氢钠片能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UA,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苯溴马隆;碳酸氢钠片;高尿酸血症;生存质量中图分类号 R58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1)24-042-02作者单位:201824 上海市,嘉定区真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讯作者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指男性血尿酸(uric acid,UA)高于420μmol/L,女性高于357μmol/L,我国HUA 患病率约10% 。
HUA 是2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水平有相关性。
非布司他、苯溴马隆和别嘌醇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安全性和效果比较摘要:目的:研究非布司他、苯溴马隆和别嘌醇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安全性和效果。
方法:将2022.1.-2023.5.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非布司他组、苯溴马隆组和别嘌醇组,并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
结果:非布司他组其治疗效果优于其他两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
结论:非布司他、苯溴马隆和别嘌醇三种药物对高尿酸血症进行治疗均能获得一定的疗效,但非布司他的整体效果更加显著,治疗安全性相对更加理想。
关键词:非布司他;苯溴马隆;别嘌醇;高尿酸血症内分泌系统临床疾病当中高尿酸血症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主要是因为患者出现嘌呤代谢障碍而出现的慢性疾病,患有该病后,患者的血尿酸会出现持续增高或不断的波动,很多患者会由血尿酸增高的状态逐渐发展为痛风,并且出现痛风性关节炎、间质性肾炎以及痛风石等不良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关节畸形或尿酸性尿路结石等问题,对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造成比较多的影响。
对于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临床主要以药物为主,通常会采用促进尿酸排泄、抑制尿酸合成、促进尿酸分解、降低尿酸等药物,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以及实际病情来选择比较适合的药物,从而起到帮助患者降低高血尿酸水平、改善其肾功能、缓解临床症状的作用。
在临床治疗药物当中,苯溴马隆是比较常用的促尿酸排泄药物,别嘌呤和非布司他属于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这三种均为临床比较常用的治疗药物,并且其治疗效果也比较理想,能够有效帮助患者降低高尿酸水平,但是药物使用后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对临床治疗的最终效果也会造成一定影响[1]。
基于此,本次研究将对我院收治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分别采用上述三种药物展开治疗,并对整体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展开分析,具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22.1.-2023.5.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非布司他组、苯溴马隆组和别嘌醇组,各50例,非布司他组男38例,女12例,平均(40.47±7.52)岁;苯溴马隆组男40例,女10例,平均(40.69±7.31)岁;别嘌醇组男37例,女13例,平均(40.22±7.50)岁。
非布司他、苯溴马隆和别嘌醇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药效比照观察【摘要】目的:对比非布司他、苯溴马隆与别嘌醇在改善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症状方面的有效性。
方法:99例均被临床上确诊为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是我院此次医学研究的对象,研究启动时间为2022年1月,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对所有患者进行数字编号,随机抽取33例患者分配至非布司他组,33例患者入选苯溴马隆组,剩余的33例患者则归属于别嘌醇组,三组的治疗方案分别为非布司他疗法、苯溴马隆疗法以及别嘌醇疗法,对比组间差异。
结果:与苯溴马隆组、别嘌醇组相比,非布司他组治疗后的炎症指标均较佳,血尿酸指标较优,且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
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经过非布司他治疗后,炎症水平改善程度较苯溴马隆、别嘌醇优,血尿酸水平也得以大幅度降低,且治疗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疗效显著。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别嘌醇高尿酸血症因人体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水平波动较大或者异常升高,属于内分泌系统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部分患者如果未能及时救治,最终会发展成为痛风,会表现出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及间质性肾炎症状,甚至会出现尿酸性尿路结石及关节畸形症状[1-3]。
本文就非布司他、苯溴马隆和别嘌醇作用于高尿酸血症的疗效、安全性进行比对,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符合我院本次研究标准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有99例,首例患者就诊的时间为2022年1月,最后一例患者就诊的时间为2022年12月,随机均等拆分所有患者至3个研究小组中,每组的患者例数均为33。
非布司他组:男/女=21/12,年龄在32~61岁之间,均值为(46.28±13.56)岁;病程在2~8年之间,均值为(4.61±1.87)年。
苯溴马隆组:男/女=19/14,年龄在34~59岁之间,均值为(46.49±13.18)岁;病程在1~10年之间,均值为(4.36±1.7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