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02
- 格式:ppt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53
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在几何精度设计阶段,首先需要确定产品的功能需求和关键特征。
然后,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和使用环境来确定几何精度的设计要求。
在确定几何精度要求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工艺条件和材料的制约因素。
几何精度设计的关键是确定合理的公差。
公差是允许的尺寸和形状的变化范围,在设计过程中用来控制尺寸和形状的变化。
公差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制造工艺的可行性和成本因素。
通常,公差可以分为形位公差、尺寸公差和表面质量公差等。
形位公差是指零件的形状、相对位置和方向之间的公差。
形位公差通常用来控制零件在装配中的相对位置和方向。
尺寸公差是指零件的尺寸变化范围,用来控制零件的尺寸精度。
表面质量公差是指零件表面的允许缺陷范围,用来控制零件表面的质量。
在几何精度检测中,通常采用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来评估零件的几何精度。
常用的测量仪器包括千分尺、百分表、投影仪、三坐标测量机等。
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法、比较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等。
直接测量法是将测量仪器直接应用于零件上进行测量。
比较测量法是将测量仪器测量的数值与已知标准进行比较,从而评估零件的几何精度。
间接测量法是通过一些间接参数来推测零件的几何精度。
除了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外,还需要制定合适的测量计划和测量标准。
测量计划是指确定需要测量的特征、测量方法和测量次数等。
测量标准是指用来评估零件几何精度的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
测量计划和测量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实际使用情况和制造条件。
总之,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是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
通过合理的几何精度设计和精准的几何精度检测,可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提高制造效率和产品质量。
因此,在工程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几何精度设计和检测应被高度重视。
北理工《几何精度设计与测试》FAQ(四)第四章形状与位置精度1、形位公差可以分为哪几类?请分别作简要介绍。
1) 形状公差形状公差是单一实际被测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允许变动量。
表示形状公差要求的形状公差带是单一实际被测要素允许变动的区域。
形状公差是对单一实际被测要素的形状精度要求,它包括对常见典型几何要素的形状精度要求,即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也包括对任意形状几何要素的形状精度要求,即未标明基准的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
2) 位置公差位置公差是关联实际被测要素对具有确定方向或位置的理想被测要素的允许变动量。
理想被测要素的方向或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角度)确定。
表示位置公差要求的位置公差带是关联实际被测要素允许变动的区域。
位置公差是对关联实际被测要素的方向或位置精度要求,它包括三种类型:定向公差,即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定位公差,即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任意轮廓公差,即标明基准的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
3) 综合公差综合公差是对实际被测要素形状和位置的综合精度要求,即跳动公差,包括圆跳动和全跳动。
2、形位公差带有哪些特征?请分别作简要介绍。
形位公差带形状常用的形位公差带的几何区域形状有3类9种:(1)圆及其衍生形状内的区域,包括圆内的平面、圆柱面和球面内的空间区域;(2)平面内两等距线之间的区域,包括两平行直线、两同心圆、两等距任意曲线之间的平面区域;(3)两等距面之间的区域,包括两平行平面、两同轴圆柱面和两等距任意曲面之间的空间区域。
形位公差带大小形位公差带的大小就是图样上给出的形位公差值。
形位公差带大小依其公差带形状不同可以是宽度或直径值。
形位公差带的大小表示对被测要素形状或位置精度的要求。
数值越小,实际被测要素允许变动的区域就越小,其形状或位置精度要求就越高。
形位公差带方向和位置形位公差带的方向和位置根据形位公差项目和被测要素决定。
它可以是固定(确定)的,也可以是浮动的。
所谓固定,是指公差带的方向或位置不能随实际被测要素变动,必须与另外一个或几个要素(基准)保持给定的正确几何关系(方向和位置关系)。
《几何量精度设计与检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278111课程名称:儿何量精度设计与检测英文名称:Design and check of geometric sense precision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程要求:必修学时/学分:40/2.5 (讲课学时:32实验学时:8)适用专业:工业工程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几何量精度设计与检测》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工程类和近机类各专业必修的学科基础课程。
本课程内容包含几何量精度设计与几何量检测等方面,与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质量控制等多学科密切相关,是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几何量精度设计与检测的基础知识、机械产品的儿何精度设计基本方法和产品质量检测的基本技能,为从事机械产品设计^造、质量控制和生产组织管理及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几何量精度设计与检测》是机械类和近机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从知识结构上讲,是联系机械设计类与机械制造类知识、生产计划和质量管理类知识的纽带;从课程体系上看,是从专业基础课程向专业课程过渡的桥梁。
先修课程包括:工程制图I、工程制图II、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后续课程包括:现代制造系统、生产计划与控制等课程。
三、课程教学目标1.了解几何量精度设计的研究对象,掌握互换性、标准化与优先数系和几何量测量的基本知识(支撑毕业要求2.1)2.掌握相关标准的基本术语及定义;掌握孔、轴公差与配合、几何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精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支撑毕业要求2.1, 2.2)3.掌握滚动轴承、普通螺纹、键和花键、圆柱齿轮等典型件儿何量精度设计的基本知识;(支撑毕业要求2.1, 3.2)4.能够读懂工程图纸标注的精度要求;能够根据机器和零件的功能要求,初步开展几何量精度设计;能够查阅相关标准表格,并在图样上正确标注精度要求;(支撑毕业要求3.2, 4.1)5.了解常用检测方法与测量器具的工作原理,了解测量误差的构成及实验数据处理分析基本方法,具有产品质量测量和检验的基本技能;(支撑毕业要求4.2, 4.3, 5.1, 9.2)6.了解精度设计过程中的相关制约因素,了解几何量精度设计与检测相关技术的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