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余热发电技术简单介绍.

余热发电技术简单介绍.

余热发电技术简单介绍.
余热发电技术简单介绍.

一、热力系统

双压技术:热力系统由窑头AQC双压余热锅炉、窑尾SP单压余热锅炉、补汽凝汽式汽轮机、发电机、电气综合自动化保护系统、DCS控制保护系统及其他附属系统组成。双压系统相对单压系统多了低压补汽系统和低压给水系统。系统运行自动化程度、可靠性和稳定性较高。但对余热回收技术和锅炉、汽轮机等主机设备制造技术要求也较高。

单压技术:热力系统由窑头AQC单压余热锅炉,窑尾SP单压余热锅炉,凝汽式汽轮机,发电机,常规DCS控制系统及其它附属系统组成。窑头AQC余热锅炉只产生一种参数蒸汽,锅炉、汽轮机等主机设备及系统较双压系统简单,余热回收技术不高。

二、窑头AQC锅炉

双压技术:因为窑头废气不需烘干水泥原料,通过收尘器全部排放。窑头AQC双压余热锅炉达到了尽量降低排烟温度的要求,通过对二种蒸汽参数充分优化,采取特殊设计措施,在锅炉内布置了足够的低压受热面,使锅炉排烟温度达到95℃左右,较单压系统多回收10﹪的热量。

单压技术:窑头AQC锅炉只产生一种参数蒸汽,设计和制造较双压AQC锅炉简单,锅炉排烟温度120℃左右,回收热量较少。

三、窑尾SP锅炉

双压技术:窑尾SP锅炉是单压系统,蒸气参数:1.6Mpa,3 20℃

单压技术:窑尾SP锅炉是单压系统,蒸气参数:1.27Mpa,320℃

窑尾SP锅炉除了蒸汽参数不同,其他设计方面基本相同。

四、汽轮机

双压技术: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补式汽轮机(双压).

单压技术:配置通用系列单压凝汽式汽轮机,余热回收量较少,影响发电量。

五、系统设计

双压技术:1.充分考虑了水泥生产的主导地位,在发电厂事故和其他紧急情况下,不但保证发电系统的安全,而且保证水泥线的正常生产。2.设计前馈调节系统在水泥线一定波动范围内,保证发电系统正常运行。

单压技术:除了余热锅炉外,其它系统类似常规发电厂。

六、发电量(以5000t/d干法线为例)

双压技术:发电装机功率7.5MW,发电功率7.5MW,年发电量(按7000小时计算):5.25×107 KWh,较单压系统多发电1.05×107 KWh。

单压技术:发电装机功率6MW,发电功率6MW,年发电量(按7000小时计算):4.2×107 KWh,较单压系统多发电1. 05×107 KWh。

七、经济效益(以5000t/d干法线为例)

双压技术:年收入(0.5元/KWh),2415万元。单压技术:年收入(0.5元/KWh),1932万元

双压系统较单压系统多收入483万元,双压系统经济效益较单压系统好。

八、结论

双压技术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余热发电技术,无论是双压余热锅炉还是补汽式凝汽式低温汽轮机、双压补汽DCS控制技术在国内具有先进水平,处于领先地位。

饱和蒸汽发电项目余热发电项目技术方案.doc

饱和蒸汽发电项目 技术方案编制单位:

目录 第一章目概况????????????????? 1 第二章目有条件?????????????? 1 2.1 现有余热 2.2 蒸汽利用情况 第三章余方案定?????????????? 2 3.1 汽轮机部分 3.2 发电机及配电保护部分 3.3 工艺流程图 3.4 方案特点 第四章循水系????????????????? 5 第五章气系????????????????? 5 5.1 电气主接线 5.2 系统组成 5.3 控制保护系统 5.4 站用电配电 5.5 直流配电系统 5.6 过电压保护和电力装置的接地 5.7 主要电气设备选型 第六章平面布置方案?????????????? 6 6.1 场址选择 6.2 总平面设计主要技术指标 6.3 建筑设计方案 第七章目内容及投算?????????????? 7 7.1 建设内容 7.2 项目投资预算 第八章目主要技指及建周期????????10 8.1 项目营运主要经济指标 8.2 项目建设周期 ???????????????????????10

第一章项目概况 现有两台饱和蒸汽锅炉,蒸汽产汽量分别为 6.0T/H 和 5.3T/H ,锅炉工作制度为 330 天/ 年、 24H/天。目前所产蒸汽全部排空,为实现节能减排, 有效利用能源,要求利用现有余热条件,制定发电方案。 第二章项目现有发电条件 2.1 现有余热 根据现场考察及甲方提供的条件,现有余热锅炉产汽情况如下表: 序号蒸汽源 蒸汽压蒸汽温锅炉工作 蒸汽量 (t/h) 备注力(Mpa)度( ℃) 时间(天) 1 锅炉 A 2.8 230 330 5.3 2 锅炉 B 2.8 230 330 6 合计 2.8 230 330 11.3 2.2 蒸汽利用情况 经向甲方了解,目前业主生产工艺没有利用蒸汽的负荷,生产所产生的饱和蒸汽经过管网后直接排空,没有任何利用。详见下表: 序号项目蒸汽 (t/h) 压力( Mpa) 1 余热锅炉产汽11.3 2.8 2 热负荷0 0.6 3 回热抽汽0.9 0.6 4 补汽 1.0 2.8 5 热平衡+11.4 2.8

余热发电系统工艺流程

生产工艺流程: (19)余热发电系统 本方案拟采用单压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与双压系统和闪蒸系统相比,单压系统流程相对较简单,当设计选择的锅炉能完全吸收烟气放出的热量时,采用单压设计更为合理,系统内不同参数的工质较少,控制操作都更简单,窑头锅炉和汽轮机设备造价降低,系统管路减少,投资相对更省。 结合本工程的生产规模及投资环境,拟采用单压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该技术不使用燃料来补燃,因此不对环境产生附加污染,是典型的资源综合利用工程。主蒸汽的压力和温度较低,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高,运行成本低,日常管理简单。 综合考虑本工程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窑头、窑尾的余热资源分布情况和水泥窑的运行状况,确定热力系统及装机方案如下:系统主机包括一台PH余热锅炉、一台AQC余热锅炉和一套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据2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窑头冷却机废气排放温度的分布,在满足熟料冷却及工艺用热的前提下,采驭中部取气,从而提高进入窑头余热锅炉-AQC炉的废气温度,减少废气流量,在缩小 AQC炉体积的同时增大了换热量。并且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循环热效率。 在窑头冷却机中部废气出口设置窑头余热锅炉 AQC炉,该锅炉分 2段设置,其中I段为蒸汽段,II段为热水段。AQC炉 II段生产的 150° C 热水提供给AQC炉 I段及PH锅炉°AQC炉I段生产的 1.6MPa- 3 2 0。C 的过热蒸汽作为主蒸汽与窑尾余热锅炉 P H炉生产的同参数过热蒸汽合并后,一并进入汽轮机作功。汽轮机的凝结水进入余热锅炉AQC炉I工段,加热后分别作为锅炉给水进入余热锅炉 SP炉、余热锅炉A QC炉的I

段。 ②PH余热锅炉:在窑尾预热器的废气出口管道上设置PH余热锅炉,该锅炉包括过热器和蒸发器,生产 1.6MPa-32 0C的过热蒸汽,进入蒸汽母管后通入汽轮发电机组,出 P H余热锅炉废气温度降到18 0 —200C,供生料粉磨烘干使用。P H锅炉热效率可达35%以上。 ③汽轮发电机组:上述二台余热锅炉生产的蒸汽共可发电 4100kW 因此配置4500kW凝汽式汽轮机组一套。 整个工艺流程是:40 C左右的给水经过除氧,由锅炉给水泵加压进入 AQC 锅炉省煤器后加热成135 C左右的热水,热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送往AQC锅炉,另一部分送往SP锅炉;然后依次经过各自锅炉的蒸发器、过热器产生1.6MPa-320C和1.6MPa-320C的过热蒸汽,在蒸汽母管汇合后进入汽轮发电机组做功,做功后的乏汽进入凝汽器成为冷凝水,冷凝水和补充纯水经除氧器除氧再进行下一个热力循环。 PH锅炉出口废气温度180-200 C左右,用于烘干生料。 表2-6主要余热发电设备一览表

余热发电设计方案

水泥有限公司 2000t/d水泥窑余热发电工程(5MW)项目技术方案

目录 1 项目申报基本概况 (1) 1.1项目名称 (1) 1.2项目地址 (1) 1.3项目建设规模及产品 (1) 1.4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 2 拟建项目情况 (3) 2.1建设内容与范围 (3) 2.2建设条件 (3) 2.3装机方案 (4) 2.4电站循环冷却水 (11) 2.5化学水处理 (12) 2.6电气及自动化 (13) 2.7给水排水 (16) 2.8通风与空调 (16) 2.9建筑结构 (16) 2.10项目实施进度设想 (18) 2.11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19) 3 资源利用与节约能源 (21) 3.1资源利用 (21) 3.2节约能源 (21)

附: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1 项目申报基本概况 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水泥有限公司2000t/d水泥窑余热发电工程(5MW)1.2 项目地址 ,与现有水泥生产线建在同一厂区内。 1.3 项目建设规模及产品 根据2000t/d水泥窑的设计参数和实际运行情况,建设规模拟定为:在不影响水泥熟料生产、不增加水泥熟料烧成能耗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水泥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气余热建设一座装机容量为5MW纯低温余热电站。 产品为10.5kV电力。 1.4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2 拟建项目情况 2.1 建设内容与范围 本项目根据2000t/d水泥生产线的实际运行情况、机构管理和辅助设施,建设一座5MW纯低温余热电站。本项目的建设内容与范围如下:电站总平面布置; 窑头冷却机废气余热锅炉(AQC炉); 窑尾预热器废气余热锅炉(SP炉); 窑头冷却机废气余热过热器(简称AQC-SH); 锅炉给水处理系统; 汽轮机及发电机系统; 电站循环冷却水系统; 站用电系统; 电站自动控制系统; 电站室外汽水系统; 电站室外给、排水管网及相关配套的土建、通讯、给排水、照明、环保、劳动安全与卫生、消防、节能等辅助系统。 2.2 建设条件 2.2.1 区域概况 2.2.2 余热条件 根据公司提供的水泥窑正常生产15天连续运行记录,废气余热条件如下。 (1)窑头冷却机可利用的废气余热量为: 废气量(标况):140000Nm3/h 废气温度: 310℃ 含尘量: 20g/Nm3 为了充分利用上述废气余热用于发电,通过调整废气取热方式,将废

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探讨

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探讨 发表时间:2017-10-20T12:40:02.16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5期作者:杨腾飞王志钢李浩 [导读]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工业生产中对中低温能源有效利用、低污染处理问题逐渐重视,特别是对煤炭资源及电力资源需求量巨大的水泥产业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平顶山朝川焦化有限公司河南省 467500)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工业生产中对中低温能源有效利用、低污染处理问题逐渐重视,特别是对煤炭资源及电力资源需求量巨大的水泥产业,更是充分认识到余热处理的重要性,不断对余热发电技术进行探究。本文分析了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特点;发展趋势 全球范围内能耗的升高和温室效应的加剧,对发展更高级的能量系统以提高能量利用率,并减少CO2排放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在工业生产中至少50%的热量以各种形式的余热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不仅造成了能源浪费,而且对环境造成热污染。 一、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特点 1.含尘量较大。对于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具体运行环境来看,其含尘量一般而言是比较大的,这种较大的含尘量也就很可能会对于相应的发电锅炉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其出现较为明显的磨损现象,在日常运行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一些堵塞现象。在实际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运行中,因为其工矿生产烟气的含尘量一般都比较大,进而也就很容易出现积灰问题,最终影响到相应系统的运行效果,必须要在具体的系统中恰当安装相应的除尘装置,避免因为粉尘的问题影响其运行效果。 2.腐蚀性效果明显。结合工矿企业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应用来看,相应腐蚀性表现也是比较明显的,这种腐蚀性问题主要就是指含有低温余热的烟气因为其内部含有较多的杂质,进而也就很容易促使其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腐蚀性效果,尤其是对于烟气中存在的大量SO2气体而言,其腐蚀性更是极为突出,进而也就需要引起相应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为了促使其能够更好避免腐蚀性威胁和影响,应该针对相应余热锅炉进行有效的防腐蚀处理,首先在受热面以及炉膛的材质选择上,促使其能够具备理想的耐腐蚀效果,在表面也应该通过合理的防腐蚀进行处理,保障其能够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最终有效提升其整体应用实效性。 3.安装现场环境较为复杂。为了更好促使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能够得到较好运用,还需要重点针对其相应的系统安装进行有效关注,尤其是对于相应系统中涉及到的各个设备,更是需要促使其能够在最为恰当的位置得到有效安装处理。但是从相应安装现场环境方面来看,其复杂性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突出的,受到的限制比较多,这也就对于相应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设计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能够进行有效统筹规划,确保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能够得到较好运行,并且具备理想的运行效率。 二、发展趋势 1.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应用。结合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经济评价分析和水泥窖实例对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应用展开研究,假设所选水泥窖为熟料产量每天6000吨以上的干法窖,其废气产量为正常排放量的均值,就会发现在利用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后,其窖尾废气余热达210摄氏度,冷却机废气达到360摄氏度,预热器达到330摄氏度,如果对三种余热共同发电就可以有900摄氏度的余热可供利用,熟料热耗单位消耗所放出的能量明显增多,为了提升热力循环系统的工作效率,在应用的过程中就要积极的应用多压系统,但在选取单压和双压方案时要以实际情况为准,当锅炉热平衡计算数值与锅炉结构计算所得数值基本吻合的情况下,锅炉自身能够完全吸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的热量,这个时候采用投资费用相对较少的单压就可以满足要求,但当测量数值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证明废气余热不能完全利用,需要将余热传送到汽轮机补气部分,这时就要采用投资相对较高,设计结构较复杂的双压形式。除此之外在应用过程中的技术选择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注重对余热的梯度利用,所以通常情况下要在窖头冷却剂处设置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抽风口,并对窖头和窖尾的锅炉采用立式自然循环结构,实现自动余热传输;在此基础上在两者共用部分设置一个省煤器及一个再热器同样可以实现对余热重复有效利用的目的,由此可见,通过对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准确全面的经济评价可以根据不同的水泥窖形式和实际情况对其余热进行针对性的重复再利用,通过对其结构组成、相关设备设置优化等提升余热发电利用效率,达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的目的,经济评价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和研究方向,两者相辅相成。 2.除氧器。余热发电系统中,为了保证余热锅炉的给水水质要求,防止热力设备及其管道的腐蚀,必须除去在锅炉给水中的溶解氧和其他气体。目前除氧方法主要有化学除氧、热力除氧。化学除氧法只能除去水中的氧,但不能除去其他气体,且药品价格昂贵,后期运行费用上升,因此不为首选。热力除氧按工作压力分为真空除氧、大气式除氧以及高压除氧。从除氧要求的条件来看,除氧的效果与工作压力的关系并不大[7]。在工程上对除氧压力的选择主要决定于技术经济比较。目前在余热发电中用的比较多的是真空除氧和大气式除氧。大气式除氧器对进口水温要求较高,一般104℃,在余热发电系统中不设低压加热器,因此凝结泵出口水温度难以满足其工作要求,造成除氧效果不佳。如果在炉膛尾部再加设一级前置加热器来保证给水除氧效果,这便使锅炉受热面布置变得更加复杂化,且该加热器受到的低温腐蚀也会比较严重,造成设备检修更换周期短。但在双压系统中,用低压蒸汽给水除氧有利于汽轮机低压补汽参数的稳定而将因余热参数波动引起的低压蒸汽参数波动缓解于除氧过程,为解列热力系统创造了条件。 3.饱和蒸汽补汽汽轮机。余热蒸汽进汽参数不稳定、比容大、湿度大等特点,要求在汽轮机设计中考虑。进汽参数不稳定要求汽轮机的进汽调节系统必须能适应需设置压力调节器控制调节阀,当新蒸汽压力降低时,关小调节阀,防止由于余热锅炉的蒸发量不足,促使压力进一步降低,汽轮机通流末级产生鼓风。反之开大调节阀。同时余热发电用汽轮机为了快速启动,而且能够在滑压方式下运行,喷嘴配汽在空载和低负荷时只有部分进汽度,这种情况对汽机暖机不利,特别在快速启动时尤为明显,因此余热发电汽轮机采用节流配汽,不设调节级。汽机启动时靠调节阀控制转速,使发电机并网;正常运行时,调节阀全开,汽轮机处于滑压运行状态。此种进汽方式使汽轮机进汽部分始终处于均匀受热状态,这样就能满足在整个启动过程,及低负荷时能够保证汽机进汽均匀,以利于汽机快速启动,提高通流效率。在汽机主汽阀前设置旁路系统,主蒸汽通过减温减压阀,流人凝汽器。补汽由于压力低可直接排入凝汽器。从而减少由于汽轮机原因导致的整个工业系统的停机。此外在汽轮机的排汽方式上,单压汽轮机采用上排汽的方式,整个汽轮发电机组单层平台布置,使整个系统的布置简单,能有效的减少占地空间,减少设备投资。 本文在介绍低温余热发电的技术原理和特点基础上,探讨了余热发电的发展趋势。余热发电是工矿企业开展节能减排、降耗增效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相信在我国的科研单位、高校、设计院、制造厂家、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余热发电事业的前景是

中信重工余热发电技术简介

中信重工余热发电技术简介 1.1 概述 水泥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是利用从篦冷机中部抽出的热烟气和窑尾预热器排出的热烟气,通过余热锅炉产生过热蒸汽,过热蒸汽推动汽轮机做功发电。其优点在于完全利用废气余热,无外加热源,生产成本低廉。 水泥生产线配套建设纯低温余热电站,社会效益显著。在水泥生产线上配套建设纯低温余热电站可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在环保的同时可以给水泥生产企业带来很可观的经济效益。如果在全国水泥行业广泛推广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按2009年统计数据,全国干法水泥全年熟料生产能力约为8.6亿多吨,其中,2009年投产的水泥熟料生产线为176条,熟料生产能力为19500万吨。近两年投运电站的生产线每年按250条计,届时投运电站的生产线预计为760余条,全部实施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后,装机容量将达到5200MW,年可节标煤113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216万吨、二氧化硫238万吨。在3200t/d水泥线建成的余热发电站拟装机6.5MW,可实现年供电量4152万kwh,根据2008年全国6000KW以上火电平均标准煤耗每千瓦时349g计算,年节约1.4万吨标煤。同时每年少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约3.9万吨,并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提高了环保水平。 综合利用大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大量的低温废气进行纯低温余热发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行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是水泥工业实现节能降耗、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推广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适应水泥行业发展的需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潜力巨大。 1.2中信重工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介绍 作为中国水泥装备制造的龙头企业,中信重工长期致力于水泥线余热发电技术的研究。1991年,与国家建材局、西安交通大学、南京热管技术开发中心、天津大学等共同承担国家“八五”攻关项目“水泥厂中、低温余热发电工艺及装备的研究开发”,不断完善优化汽轮机设计制造工作,逐步形成了满足不同行业需求的不同参数的小型气轮机系列产品,主要有抽汽、背压、冷凝、背抽等各种型号。2004年中信重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开展水泥线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设计方案

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设计方案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现状不容乐观,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伟大成就,也遭遇前所未曾有过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制约。针对这些情况,中央适时地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等一系列新的观念和决策。节约型社会目的是通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问题。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国办发(2004330号文件),强调在经济活动中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同等重要性,要求经济效率和环境保护并驾齐驱。要求人类发展生态经济,追求以节约资源、能源和减少污染为前提的生念经济效率,要求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凋统一。目前,建没节约型社会多从节能技术、绿色技术、循环经济等方面展开,这有利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深入发展。在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通无疑是很重要的一块,而汽车、飞机、船舶等交通运输工具又是不可或缺的,而发动机是汽车、飞机、船舶等交通运输工具的核心部件,其应用围非常广泛。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发动机的数量急速增加。以汽车为例,2005年汽车保有量达3300万台,预计2010年将超过7000万台。与之相对应的是发动机数量的剧增和废热的大量排放。调查研究表明,发动机燃料燃烧所发出的能量只有34%~38%(柴油机)或25%~28%(汽油机)被有效利用。其它的能量被排放到发动机体外,仅由排气带走的热量就占进入发动机中的燃料所产生热量的30%~45%。这一方面造成了较大的能源浪费,另一方面使周边环境温度升高,带来了城市的热岛效应等不良影响。热污染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水生物,由于水温升高使水中溶解氧减少,水体处于缺氧状态,同时又使水生生物代率增高而需要更多的氧,造成一些水生生物在热效力作用下发育受阻或死亡,从而影响环境和生态平衡。此外,河水水温上升给一些致病微生物造成一个人工温床,使它们得以滋生、泛滥,引起疾病流行,危害

玻璃余热发电方案..

玻璃有限责任公司余热发电项目 技术方案

二零一一年一月

玻璃余热综合利用发电项目技术方案 目录 一、玻璃余热回收概况 (1) 二、本厂窑炉尾气状况 (3) 三、装机方案及主机参数 (4) 1、烟气状况 (4) 2、装机方案 (4) 3、主机参数 (4) 四、工程设想 (5) 1、厂区规划及交通运输 (5) 2、热力系统及主厂房布置 (5) 3、供排水系统 (8) 4、电气系统 (9) 5、给排水系统 (9) 6、消防系统 (9) 7、热力控制系统 (10) 8、土建部分 (10) 五、项目实施计划 (11) 1、项目实施条件 (11) 2、项目实施进度 (12) 六、经济效益分析 (13) 1、技术技经指标 (13) 2、经济效益评估 (13)

一、玻璃余热回收概况 我国目前160余条浮法玻璃熔炉大量排放的400~500℃高温烟气,所携带的热能相当于总输入热量的35~50%,因此多数玻璃企业都会安装热管式余热锅炉来回收部分烟气热能,产生蒸汽,用于重油燃料加热和北方地区冬季供暖。即便如此,烟气余热的利用率也只有20%左右,仍有大量的高温烟气直排烟囱,烟气所带走的热损失非常惊人,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宝贵的烟气余热资源,尤其是在南方地区或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玻璃生产企业这种现象就更为突出。 利用玻璃熔炉高温烟气余热进行发电的设想:为进一步提高余热利用率,可通过设置高效的发电用立式水管余热锅炉来充分回收玻璃熔炉的高温烟气余热资源,将其转换成过热低压蒸汽,通入汽轮发电机发电,产生使用方便、输送灵活的清洁电能,扩大余热利用途径。 玻璃熔炉余热发电工程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不影响玻璃的正常生产,整个热力发电系统应以稳定可靠为前题,不改变常年运行的玻璃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和参数,不因余热发电而影响玻璃产品质量。树立“玻璃生产是主业,发电是副业,副业不能影响主业,主业应兼顾副业”的工作指导思想。无论项目施工,还是发电运行,都不能停止重油加热所需蒸汽的供应。 发电效益最大化:对于中低温余热利用,关键在于工艺和设备允许范围内充分利用余热,并使设备的使用效率最高,使余热发电最大化。对于低参数汽轮发电机组而言,影响其发电量的是三个主要参数:过热蒸汽流量、压力和温度,其中流量对发电量起决定性影响,压力和温度对单位质量蒸汽的焓和汽轮机的内效率(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有影响,但其

气烧辊道窑余热发电技术方案

气烧辊道窑余热发电技术方案 一、辊道窑余热发电概述 余热发电技术是利用企业的高品位热量进行回收,并集中转化为电力供企业自用的技术。我国从上世纪“八五”期开始,对余热发电技术和装置进行系统的研制开发,经过十多年的开发、研究和若干实际工程投产运行,余热发电技术和国产化设备都已成熟可靠,总体上的技术水平已经赶上国际先进工业国家。国家也把利用余热发电,作为节能降耗,实现循环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给予大力支持和发展,使我国的余热发电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但在建筑陶瓷、卫生陶瓷行业生产领域,辊道窑余热发电方面是个空白。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精神,在“十一五”期间,辊道窑是陶瓷行业推广的技术。由于国内对辊道窑余热利用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余热利用率较低,除部份企业把余热用于原料烘干外,大部份企业是把高品位的辊道窑排烟热量(温度400~800℃)和产品冷却热量(温度950~1200℃)直接废弃,从而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和热源污染。 陶瓷企业的余热利用,国内外先进企业主要是将辊道窑烟气和产品冷却产生的热风,通过风机送到原料干燥塔,对陶瓷原料进行干燥,以减少干燥塔一次能源消耗量,使陶瓷企业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由于陶瓷原料的干燥主要是蒸发原料中的水份,利用辊道窑100~400℃的余热足够干燥所需热量;若直接利用辊道窑高品位余热(排烟温度400~800℃和产品冷却温度650~1200℃)用于干燥,则会导致干燥塔热量过剩,同时大大地降低余热的利用价值,使辊道窑的能源浪费转移到干燥塔,干燥塔能源损失量大,而能量品位又低,散失了余热再利用的价值。陶瓷企业的余热利用除原料干燥以外,其它方式的余热利用量很小,利用价值很低(如加热浴室用热水等),相当多的企业根本就不利用而直接废弃。根据陶瓷企业余热利用的现状,如何有效地提高余热的利用效率和利用价值,是本项目研究的目的。 电力作为二次能源,价值高且使用方便。如果将陶瓷企业辊道窑高品位余热(400~800℃的排烟余热和650~1200℃的产品冷却余热)收集转化为价值更高的电力能源,而品位较低、余热锅炉难以利用的余热(100~400℃)再用于原料干燥,既可满足陶瓷生产的需求,并充分利用好现有干燥设备,提高陶瓷企业辊道窑余热利用的价值和效率,解决陶瓷企业余热过剩的问题,将大大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并节约资源,从而推动陶瓷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 辊道窑消耗的一次能源(煤、油或天然气),除炉窑散热、产品水份蒸发、烧结等必须消耗的能量外,约70%的能量是随排烟热损失和产品冷却热损失而浪费。在这些浪费的热量(简称余热)中,采用余热干燥原料的方式,可利用余热的20%,20%因品位低无法利用,另有60%左右的余热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以一条每小时耗标准煤1400Kg的气烧辊道窑为例,进入炉窑总的热量为41×106KJ/h,有12.3×106KJ/h热量直接用于陶瓷生产,有28.7×106KJ/h余热;其中5.74×106KJ/h热量可用于原料干燥,有17.22×106KJ/h热量没有得到充分利用,5.74×106KJ/h热量不能利用。若将17.22×106KJ/h热量通过余热锅炉转化为蒸汽的热量,余热锅炉效率为85%,则可产生2.5MPa、400℃的蒸汽(蒸汽焓为3214KJ/Kg)2380Kg/h,利用凝汽式汽轮发电机发电,其汽耗率为5.6Kg/KWh,则这条炉窑的余热可发电370KW。按平均电价0.55元/度计算,这条炉窑每小时可额外回收203.5元的电,经济效益显著。若

汽车发动机余热发电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

汽车发动机余热利用技术可行性分析 一、背景 自20世纪70年代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发生以来,能源问题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各经济大国都致力抢占能源市场同时,对节能技术的重视程度也大大加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汽车能源消耗在总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汽车节能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关注。节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主题之一。汽车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石油燃料,而我国是一个石油存储量相对欠缺的国家,目前己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提高汽车燃料有效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在我国具有更重要的战略意义。调查研究表明,汽车燃料燃烧所释放的能量只有三分之一左右被有效利用,其余能量都被散失或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能源极大浪费,也带来了不良环境影响。因此将这些汽车废热有效利用是实现汽车节能,降低汽车能源消耗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汽车余热利用技术 从目前汽车所用发动机的热平衡来看,用于动力输出的功率一般只占燃油燃烧总热量的30%-45%(柴油机)或20%-30%(汽油机)。以余热形式排出车外的能量占燃烧总能量的55%-70%(柴油机)或80%-70%(汽油机),主要包括循环冷却水带走的热量和尾气带走的热量。 有效利用自然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少人致力于此方面研究。 由于车用发动机特殊的使用场合,汽车余热利用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特殊的要求,可将这些特点简单归结如下: 一是汽车余热的品位较低,能量回收较困难; 二是余热利用装置要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 三是废热利用装置要抗震动、抗冲击,适应汽车运行环境; 四是要保证汽车使用中的安全; 五是要不影响发动机工作特性,避免降低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 由于汽车余热利用具有上述特点,使得研究的成果虽多,但投入商业化生产的不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国内外汽车余热利用的技术,从热源来看,有利用发动机冷却水余热和利用排气余热两种,从用途上来看,有制冷空调、发电、采暖、改良燃料、涡轮增压、室内湿度控制和空气净化等方式。 1、余热制冷技术 目前,在轿车空调中,占统治地位的是蒸汽压缩式空调系统,轿车空调一般要消耗8~12%的发动机动力,增加油耗,加大排放;另一方面易引起水箱过热,影响轿车动力性;同时由于蒸汽压缩式空调系统采用的制冷工质为氟利昂类化合物,

余热发电DCS系统应用介绍

余热发电DCS系统 应用介绍

目录 第一章工业生产中余热发电背景介绍 (1) 第一节工业生产中能源综合利用现状 (1) 第二节我国冶金行业余能综合利用发展前景 (1) 第三节余热发电发展趋势 (2) 第四节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余热综合利用概况 (2) 第二章水泥厂余热发电介绍 (3) 第一节水泥厂余热发电项目的兴起 (3) 第二节水泥厂余热发电的工作过程 (3) 第三节应用和推广前景 (3) 第三章集散控制系统(DCS)简介 (5) 第一节DCS网络 (5) 第二节DCS节点和系统组态 (5) 第三节DCS系统的发展 (5) 第四节DCS系统的应用 (6) 第四章项目现场设备介绍 (8) 第一节现场锅炉、汽机、主要辅机设备及现场仪表 (8) 一、监控中心二楼 (9) 二、一楼凝汽器、冷油器、泵房、循环水管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监控中心楼下的配电屏柜....................................................................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中控室控制设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常规监控系统屏柜与后台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余热发电控制器及IO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余热发电热控施工方案.pdf

水泥余热发电项目 热控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审 核: 批 准: 编 制: 目 录 1、工程概述 4 2、编制依据 4 3、施工准备 4 3.1施工员要对图纸进行详尽的研究4 3.2施工工具及附属设备4 3.3设备材料质量验收4 3.4施工环境4

4、主要施工内容:4 5、主要施工方法5 5.1盘柜基础槽钢制作安装5 5.2控制室内盘柜、操作台安装5 5.3接地系统安装5 5.4电气线路安装6 5.5仪表供电系统安装6 5.6取源部件安装7 5.7流量取源部件7 5.8物位取源部件7 5.9分析取源部件8 6、仪表设备安装8 7、仪表管路安装8 8、质量保证措施9 8.1文件控制9 8.2材料设备的管理9 8.3计量设备管理9 8.4过程控制9 8.5熟悉、理解图纸9 8.6认真做好自检9 8.7质量证体系9 9、安全措施10 10、现场文明施工10 11、竣工验收10

工程概述 本工程建设规模为2000t/d水泥窑余热发电工程(5.0MW),利用水泥生 产线产生的高温烟气,使余热锅炉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本工程由 水泥有限公司筹建,由 监理有限公司负责建设期间的监理工作, 由 电力安装公司负责安装全厂热控设备安装。 编制依据 2.1 设计图纸和相关设备厂家技术资料 2.2《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 2.3《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I31-90 2.4《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施工准备 3.1施工员要对图纸进行详尽的研究

施工员要对图纸进行详尽的研究,在现场施工前发现图纸设计存在的缺陷和错误,在图纸会审时把问题提出并尽快解 决。对参加施工的人员要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 3.2施工工具及附属设备 施工中需用的主要施工机具、试验设备、标准表准备齐全。 3.3设备材料质量验收 设备材料到货后,检查其包装及密封状况是否良好,开箱进行外观检查,清点数量与清单是否相符,规格型号与设 计要求是否一致,附件及备件是否齐全,有无说明书及技术 文件。 3.4施工环境 室内土建工程包括地面、屋内、墙面、门窗及装饰工程等施工完毕。工艺设备基本安装就位,管架安装完毕。对施 工有影响的模板、脚手架拆除、杂物清除干净。 4、主要施工内容: (1)中央控制室内盘柜、操作台基础槽钢制作及安装 (2)中央控制室内盘柜、操作台安装 (3)接地系统安装 (4)电气线路安装 (5)供电系统安装 (6)取源部件安装 (7)仪表单体调试 (8)仪表设备安装 (9)仪表管路安装

余热发电工艺流程讲解

余热发电工艺流程讲解

余热发电工艺流程讲解 授课人:孙飞 原水箱 纯水装置 凝汽器 凝结水泵 锅炉给水泵 AQC 炉省煤器 AQC 炉汽包 AQC 蒸发器 AQC 炉过热器 汽轮机 发电机 PH 炉汽包 PH 炉过热器 PH 炉蒸发器 闪蒸器 纯水箱 纯低温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是直接利用窑头窑尾排放的中低温废气进行余热回收发电,无需消耗燃料,发电过程不产生任何

污染,是一种经济效益可观、清洁环保、符合国家清洁节能产业政策的绿色发电技术,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前景。 工艺流程(见附图): 余热电站的热力循环是基本的蒸汽动力循环,即汽、水之间的往复循环过程。蒸汽进入汽轮机做功后,经凝汽器冷却成凝结水,凝结水经凝结水泵(150A/B)泵入闪蒸器出水集箱,与闪蒸器出水汇合,然后通过锅炉给水泵(230A/B)升压泵入AQC锅炉省煤器进行加热,经省煤器加热后的高温水(167℃)分三路分别送到AQC炉汽包,PH炉汽包和闪蒸器内。进入两炉汽包内的水在锅炉内循环受热,最终产生一定压力下的过热蒸汽作为主蒸汽送入汽轮机做功.进入闪蒸器内的高温水通过闪蒸原理产生一定压力下的饱和蒸汽送入汽轮机第七级起辅助做功作用,做过功后的乏汽经过凝汽器冷凝后形成凝结水重新参与热力循环。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水由纯水装置制取出的纯水经补给水泵(511)打入热水井(凝汽器140)。 水泥厂余热资源的特点是:流量大,品位较低。以宁国水泥厂4000t/d生产线为例,PH(预热器)和AQC(冷却机)出口废气流量和温度分别为258550Nm3/h、350℃和306600Nm3/h、238℃,余热发电便是充分利用这两部分余热资源进行热能回收。 1)热力系统 整个热力系统设计力求经济、高效、安全,系统工艺流程是

余热发电油系统介绍

余热发电汽轮机组油系统工艺知识介绍 一、油系统的作用及工艺流程 1. 油系统的作用 (1)减少轴承的摩擦损失,并带走因磨擦产生的热量和由转子传来的热量; (2)向调节系统和保护系统装置供油,以保证其正常工作;(3)供给传动机构的润滑用油 (4)供油过程中对管道及轴承起到清洗和防腐蚀的作用。 2.供油的工艺流程 由主油泵或高压交流油泵打出的油被送到润滑油过滤器和油冷却器处,控制油压力调节阀将使油压保持在0. 8MPa以上,另外调整油冷却器入口冷却水量,控制油温度调节阀使汽机、发电机各处轴承入口处供油温度保持在35-45℃之间。 油路在润滑油过滤器入口处分为两条支路: (1)一路到控制系统部分,控制油送到调节器主伺服电机,紧急停车阀及超速调节器导引阀等停车设施,为使控制油压波动最小,在管线上装有过压阀:注入润滑油压力为0.6MPa压力;(2)另一路为润滑路线,0.8MPa高压油由双重孔板及润滑油压调节阀来降至0.1~0.13MPa左右,润滑油被送至汽机的每个轴承、减速机与发电机、减速啮合齿轮及盘车设施。 二、供油系统的设备组成及作用

1.余热发电油系统的组成:主油泵、高压交流油泵、润滑交流油泵、直流油泵、注油器、油过滤器、冷油器、油净化器、低压油过压阀、启动排油阀、油雾风扇、油箱、单向阀及相关的管道和阀门。 2.作用 1、主油泵:离心式油泵,位于减速机齿轮轴的前向端,由主减速齿轮通过一套泵驱动齿轮来驱动,离心泵由主轴直接带动,设备简单,系统紧凑,但自吸能力差,需使用注油器向油泵供油。 2. 高压交流油泵:又称启动油泵或调速油泵,其作用是在主油泵不能正常工作时向调节、保护、润滑系统供油。自动启动连锁条件:润滑油压≤1MPa时高压油泵自动启动; 3. 润滑交流油泵、直流油泵:润滑交流油泵和直流油泵又称低压辅助油泵或事故油泵,作用是在主油泵不能供给系统润滑油时向各轴承及盘车装置提供润滑油。自动启动连锁条件:润滑油压≤0.05MPa时润滑交流油泵自动启动;润滑油压≤0.04MPa时直流油泵自动启动; 4.冷油器:对润滑油进行降温冷却的设备,控制润滑油温度在35°C~45°C之间,属于表面式换热器。油从上而下沿若干隔板构成的弯曲流道流动,冷却水则是自上而下在铜管中流动。要求油侧压力要高于水侧压力,防止铜管破裂时由内进水而使油质恶化。 5.润滑油过滤器、调速油过滤器在切换时:

煤矸石隧道窑的余热发电技术分析示范文本

煤矸石隧道窑的余热发电技术分析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煤矸石隧道窑的余热发电技术分析示范 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煤矸石页岩砖在隧道窑煅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 隧道窑建材企业的余热利用除砖坯干燥(利用隧道窑 100℃~200℃的余热足够干燥蒸发原料中的水分所需热 量;若直接利用隧道窑高品位余热——排烟温度450℃~ 800℃和产品冷却温度450℃~1050℃用于干燥,会导致 干燥窑热量过剩,降低余热的利用价值,使隧道窑的能源 浪费转移到干燥窑,干燥窑能源损失量大)以外,其他方 式的余热利用量很小,利用价值很低(如加热浴室用热水 等),传统的节能利用是将冷却带的热风引到烘干区对湿 砖坯进行烘干,这样利用了一部分富余的热量,对企业的 节能减排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在传统的节能利用方式中,大部分高品质的热能未能有效利用,特别是隧道窑中高品质的辐射能未能利用,随着国家节能政策越来越完善,社会对节能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传统的余热利用已经不能充分满足要求,迫切需要更全面的余热利用方案。这样,在不影响隧道窑煅烧,不影响烘干的情况下,对隧道窑的富余热量进行利用发电,不但解决了窑炉的能源浪费,还能产生电能,为企业进行增效,这将是隧道窑节能的最佳选择:截止到20xx年底,我国煤炭系统共有煤矸石砖厂近12000家。除现已投产的煤矸石生产线以外,各地还将陆续新建一批煤矸石空心砖生产线,新建的制砖厂规模比较大,年产在6000万块—16000万块之间,普遍采用了隧道窑生产技术一最近十多年,政府加大了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在钢铁、电力、冶金、化工、化肥、水泥等行业大规模的推广先进工'艺和技术,淘汰中小规模的生产企业,

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设计方案

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设计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设计方案 1. 需考虑的问题 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窑尾余热锅炉(SP炉)和篦冷机余热锅炉(AQC炉)串联于熟料生产线上,两锅炉阻力均小于1000Pa。设计时,必须考虑下列问题:(1)窑尾主排风机和窑头、窑尾电除尘器及其风机的能力是否适应增设窑尾余热锅炉和篦冷机余热锅炉的条件; (2) 原料磨的热风系统能否满足工艺要求; (3) 该两台锅炉系统的安装是否不破坏原生产厂房。 经对窑系统设计资料认真复核,确认增设两台锅炉系统后所涉及的上述设备能力可以满足要求,不须作任何改造;两台锅炉系统的布置可以不破坏原生产厂房;出窑尾锅炉废气被送至生料原系统作为烘干热源,经核算,只要控制出窑尾锅炉废气温度≥240℃~℃260就可满足入磨原料综合水份≤5%的烘干要求。 双压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介绍 双压余热发电技术就是按照能量梯级利用的原理,在同一台余热锅炉中设置2个不同压力等级的汽水系统,分别进行汽水循环,产生高压和低压两种过热蒸汽;高压过热蒸汽作为主蒸汽、低压过热蒸汽作为补汽分别进入补汽凝汽式汽轮机,推动汽轮机做功发电,双压余热发电系统使能量得到合理利用,热回收效率高。 余热资源参数不同,余热锅炉的低压受热面与高压受热面有不同的布置方式。根据辽源金刚水泥厂窑头(AQC)和窑尾(SP)的余热特点和工艺要求,经过余热利用后,要使AQC余热锅炉排烟温度降到100℃左右。使窑尾SP余热锅炉排烟温度降低到220℃左右后进入原料磨烘干原料,其设置的双压余热发电系统简图如图1。

2014年中国余热发电技术发展水平分析

2014年中国余热发电技术发展水平分析 智研咨询网讯: 内容提示:玻璃行业的余热发电更是我国首先提出并付诸实践。由于技术难度较大,目前包含天壕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内仅有为数较少的企业掌握了玻璃行业的余热发电技术。 我国余热发电技术在水泥行业首先得到发展并逐步改进推广应用到其他高耗能行业。余热发电技术的发展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起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余热发电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从“带补燃锅炉的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发展到不需要“补燃”、技术更为先进的“纯余热发电技术”。前三个阶段主要集中于水泥行业余热发电,目前我国正处于第四阶段,即水泥、玻璃余热发电技术已经成熟,纯余热发电技术被改进逐渐推广应用到其他耗能行业,余热发电行业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 我国水泥行业的余热发电技术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国际上最先进的水泥行业余热电站吨熟料发电量一般在40kWh/t左右,而我国运用全套国产化工艺装备体系建设的多个余热电站吨熟料发电量达到38kWh/t-45kWh/t。 玻璃行业的余热发电更是我国首先提出并付诸实践。由于技术难度较大,目前包含天壕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内仅有为数较少的企业掌握了玻璃行业的余热发电技术。天壕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投资建设的国内首个玻璃行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湖北三峡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9MW玻璃窑烟气余热发电项目,是世界范围内首例大规模利用玻璃窑烟气余热实现热电联产的余热电厂。而于2010年3月投产的、由天壕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的沙河市安全实业有限公司500t/d+550t/d+2×600t/d四炉一机15MW玻璃窑烟气余热发电项目更是达到了吨玻璃液发电量125kWh/t的余热利用新水平7,同时该项目也为目前我国装机容量最大的玻璃行业余热发电项目。 内容选自智研咨询发布的《2014-2019年中国余热发电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余热发电工艺参数

余热发电工艺参数-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余热发电运行数据参数主机技术规范 汽机主要参数 油系统规范

汽水系统 暖管 1汽机一切检查准备工作就绪后,值班长通知热机操作员, 稍开AQC(SP)炉汽门的旁路门, 保持压力维持在0.2~0.3Mpa,以温升速度为5~10℃/min暖管;当管壁温度达130~140℃后,以0.25 Mpa/min的速度提升管内压力至额定后(1.2 5Mpa),全开AQC(SP)炉并汽门,关闭旁路门。 2开始暖管时,疏水门应全开,随着管壁温度和管内压力的升高,应逐渐关小疏水门,以防大量蒸汽漏出; 3在升压过程中若发生管道振动,应立即降压直至振动消除,经充分疏水后,方可继续升压。 4在暖管中完成保安系统的静态试验; 5为防止在调节保安系统进行试验时有蒸汽漏入汽缸引起转子变形,在试验过程中要持续盘车;转子未转动之前,严禁蒸汽漏入汽缸及用任何方式预热汽轮机; 6暖管同时,首先启动循环水泵,再向凝汽器灌水;启动凝结水泵并开启再循环门,使凝结水在凝汽器之间循环,维持好热井水位。 7在升压过程中随时注意检查管道膨胀和支吊状况,在暖管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升高,注意调整控制旁路门及疏水门的开启。 凝结器抽真空 1启动射水泵,使真空迅速提高; 2当真空升高到-0.085Mpa后,可以扣上危急遮断油门; 3当润滑油温达到35~38℃时,逐渐进行低速暖机. 汽轮机下列条件禁止启动 1主要表计或任一保安装置失灵; 2电动主汽门、自动主汽门有卡涩现象;

3调速系统不能维持汽轮机空负荷运行或甩去全负荷后不能控制转速; 4交流高压油泵、交流润滑油泵、直流油泵均不正常; 5油质不合格,或润滑油压低于正常值; 6汽轮发电机组振动超过0.05mm; 7汽轮发电机组转动部分有明显摩擦声; 8因发生异常情况停机,汽机本体设备有明显损坏或尚未查明原因。 9主蒸汽温度低于250℃。 10蒸汽室温度低于200℃。 11启动时真空值不应低于-0.006Mpa。 为了保持汽轮机能在经济状态下运行,主汽门前参数应保持在下列范围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