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患者的护理 ()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57
器官移植患者的护理临床上用手术的方法将功能良好的有活力的器官移植到终末期患者体内,以替换相应生命器官因致命性疾病而丧失的功能,达到治愈目的,称为器官移植(transplantation)。
献出移植器官的个体称为供者,供者可以是活体或者尸体;接受移植器官的个体叫做受者。
一、分类按照免疫学的分类,器官移植可分为同质移植、同种异体移植和异种移植。
器官移植的术前准备一、供者与受者的选择(一)供者选择1.年龄一般选择18~60岁之间的供者,无心血管、肝和肾脏疾病,全身无感染性疾病。
如果供者基本状况良好,年龄也可扩大到18岁以下和60岁以上。
2.ABO血型 ABO血型抗原不仅在红细胞且在移植物的内皮细胞表达。
因此,为避免超急性排异反应的发生,供者与受者的血型应当完全相同。
3.交叉配合与淋巴细胞毒性试验交叉配合是指供者与受者间血清与淋巴细胞的相互交叉配合。
4.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器官移植中引起排异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不相符。
5.移植器官的形态、质地以及功能移植的器官至少肉眼观察无畸形,功能检查在正常范围内。
行肝移植的供体要求无肝炎及其他慢性肝脏疾病史,无脂肪肝和肝硬化等。
行肾移植的供体,不应有高血压、糖尿病,无器质和功能性肾脏疾病。
6.其他方面供者应无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方面的疾病,无血液病、恶性肿瘤、结核病、全身性的感染,身体健康,能承受大手术等。
(二)受者的选择除需要移植的器官有病外,受者的其他器官功能应良好,无全身性疾病,也无感染性疾病。
一般情况良好,能承受移植手术。
最终供者与受者的选择是由负责器官移植的外科医生确定。
二、器官供体来源与处理(一)器官供体来源1.活体捐献者2.无心跳供体分为“有控制的”和“无控制的”心跳供体。
(二)移植器官的处理386器官移植要求移植有活力的器官。
在常温下,器官缺血超过30min即可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失去功能。
一般认为将器官从37℃降至0℃可延长器官保存时间12~1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