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花肉苁蓉的苯乙醇苷类成分
- 格式:pdf
- 大小:122.12 KB
- 文档页数:3
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041407102陈雪琴1.化学成分::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苷类、木脂素苷类、寡糖酯类、多元醇、多糖类等成份。
国产管花肉苁蓉中发有55中化合物,包括19种苯乙醇苷类、20种单萜类、6种单糖和寡糖类、4种烷基苷类、2种木脂索类、2种甾类、2种吡咯酮类;含有从巴基斯坦产管花肉苁蓉中发现的25中化合物,l1种苯乙醇苷类、8种单萜类、6种木脂素类。
9个化合物为首次发现的新化合物嘲,分别为:kankanosideA、kankanosideB、kankanosideC、kankanosideD,kankanosideE,kankanosideF,kankanosideG,kankanol,kankanoseo在上述9个新化合物中,2个为苯乙醇苷类:kankanosideF和kankanosideG。
1个为酰化寡糖:kankanose,6个为单萜(苷)类kankanosideA、kankan osideB、kankano~deC、kankanosi-deD、kankanosideE、管花醇(kankand)。
[1]2.化合物类型[1]及结构[2]:2.1苯乙醇苷类(Phenyhthanoid glycosides。
PhGs):PhGs的糖链部分仅由葡萄糖和鼠李糖组成,与苷元直接相连的中心糖为葡萄糖;除单糖苷外,中心葡萄糖的3位均连有鼠李糖;在三糖苷中第2个葡萄糖连在中心葡萄糖的6位;在中心葡萄糖的4或6位常连有咖啡酰基、阿魏酰基或香豆酰基等苯丙烯酰基类基团。
PhGs为管花肉苁蓉的主要成分,目前分离得到l6个。
[1]2.2环烯醚萜及其苷类(iridoidsandiridoid glycosides):目前,从管花肉苁蓉中分离到环烯醚萜苷5个。
管花肉苁蓉的环烯醚萜苷具有以下特征:l位连有葡萄糖;5,9位为B—H;4位有些存在羧基;6,7,8或l0位常含有羟基,或失去羟基形成双键或环氧醚键。
肉苁蓉有效成分对神经系统作用研究进展肉苁蓉含有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苷等多种化学成分,其有效成分可以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减轻缺血性脑损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血管性痴呆,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等。
其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本文对肉苁蓉有效成分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加以综述。
Abstract:Herba Cistanche includes a variety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such as phenylethanoid glycosides,iridoid glycosides and so on. Its effective constituents can inhibit the neuronal apoptosis,reduce ischemic brain injury,treat Alzheimer’s disease,Parkinson’s disease,vascular dementia,and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learning and memory. Its effective constitue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nervous system,which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f schola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effects of effective constituents in Herba Cistanche on nervous system.Key words:Herba Cistanche;effective constituents;nervous system;review肉苁蓉,又称大芸、地精、金笋,有“沙漠人参”之誉,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 C. Ma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种类主要有肉苁蓉、管花肉苁蓉和盐生肉苁蓉等,具有保护神经系统、提高免疫力、抗肿瘤及润肠通便等多种功能,安全性非常高[1]。
管花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的分离纯化研究管花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的分离纯化研究摘要:管花肉苁蓉是一种常见的传统中草药,其对于改善肝功能、延缓衰老以及抗菌作用等具有显著的药理作用。
其中主要活性成分苯乙醇苷是其药理活性的重要依托。
本文以管花肉苁蓉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了苯乙醇苷的分离纯化研究。
关键词:管花肉苁蓉;苯乙醇苷;分离纯化;药理作用一、引言管花肉苁蓉是一种被广泛运用于中药研究和临床治疗的传统中草药。
以其温肾壮阳、滋阴益精、补肝强肾的功效,它已在治疗与肾虚有关的多种疾病方面显示出显著的药理活性。
苯乙醇苷作为主要的活性成分,不仅可以提供对于肝脏保护的作用,还具有抗菌、抗炎以及抗氧化等功效。
因此,对管花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的分离纯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实验设计及方法2.1 实验材料2.2 实验方法三、结果与讨论3.1 初步提取方法的优化根据实验结果,调整初步提取浓度、提取剂用量、提取时间等参数,使苯乙醇苷的得率达到最大值。
最终,选择甲醇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液的体积为材料的3倍,提取时间为4小时。
3.2 纯化方法的选择通过不同纯化方法进行试验,比较了各种技术对于原料中苯乙醇苷的分离能力和纯化效果。
最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纯化,以得到高纯度的苯乙醇苷。
3.3 确定纯化条件对于HPLC纯化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流动相比例、进样量以及检测波长等参数,保证了苯乙醇苷的高效纯化。
通过该方法,可以得到纯度大于98%的苯乙醇苷。
3.4 药理活性研究通过对纯化后的苯乙醇苷进行药理学研究,发现其对肝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同时还能够抵抗细菌的侵袭、减轻炎症反应以及增强抗氧化能力。
四、结论本研究通过对管花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的分离纯化研究,确定了最佳提取、纯化条件,并发现纯化后的苯乙醇苷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
这为进一步研究管花肉苁蓉的药理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但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全面了解苯乙醇苷的药理作用机制以及其与其他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管花肉苁蓉中活性成分提取纯化工艺研究郭雄飞;贾晓光;倪慧;孙庆武;李晓瑾【摘要】目的考察从管花肉苁蓉中提取、纯化苯乙醇总苷类物质的最佳工艺和条件.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管花肉苁蓉中苯乙醇总苷的提取工艺,并通过筛选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液,选择最适树脂和最佳纯化条件.结果苯乙醇总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60%乙醇,超声提取3次,每次30 min,提取率95%以上,从8种大孔吸附树脂中选出纯化效果最佳的DM130树脂,最大静态吸附量为344.49 mg/g,用60%乙醇洗脱,解析率达96%,纯度达97%.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周期短,成本低,所得苯乙醇总苷纯度高,对工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35)007【总页数】4页(P874-877)【关键词】管花肉苁蓉;苯乙醇总苷;松果菊苷;大孔吸附树脂【作者】郭雄飞;贾晓光;倪慧;孙庆武;李晓瑾【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2;新疆博远欣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和田,848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2管花肉苁蓉为列当科植物管花肉苁蓉Cistanche tubulosa(Sehrenk)R.Wight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俗称红柳大芸,具有益精血、补肾助阳、润肠通便、延缓衰老等功能[1],是我国稀有的名贵中药材,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2],为中医常用的补肾壮阳药物,被人们誉为“沙漠人参”。
其主要活性成分为苯乙醇总苷类物质[3],其中的代表成分为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中国药典》(2005年版)正式收录。
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和学者在管花肉苁蓉的人工种植[4]、化学成分研究[5]、药理作用[2]、加工工艺和产品开发[6-8]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 2.芍药苷(paeoniflorin) 3.柚皮苷(naringin) 4.黄芩苷(baicalin) 5.黄芩素(baicalein) 6.汉黄芩素(wogonin 混合对照品(mixed reference substances) B.样品(sample) C.缺蒲公英、款冬花阴性样品(negative sample without Farfarae Flos and Taraxaciherba 缺白芍阴性药品(negative sample without Paeoniae Radix Alba) E.缺化橘红阴性样品(negative sample without Citri Grandis Exocarpium) F.缺黄芩阴性样品(negative sample without Scutellariae Radix)1 高效液相色谱图Fig. 1 HPLC chromatogramsChinese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222··224··226··228··230·(echinacoside) 2.管花苷A(cistanoside A) 3. 毛蕊花糖苷(acteoside) 4.金石蚕苷(poliumoside) 5.异毛蕊花糖苷(isoacteoside 乙酰金石蚕苷(2′- acetylpoliumoside) 混合对照品(A)及肉苁蓉(B)、管花肉苁蓉(C)、沙苁蓉(D)UPLC色谱图UPLC chromatograms of mixed reference substances(A),Cistanche deserticola(B),Cistanche tubulosa(C) and Cistanche sinensis线性关系考察密吸取各对照品储备液0.1、0.5、1、2、3、4 5 mL量瓶中,以5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摇匀,得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混合溶液,分别精密吸取1 μL,按“2.2”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色谱峰面积,以对照品浓度(μg·mL -1)为横坐标,峰面积值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
管花肉苁蓉提取物的作用在我们当今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每一个都非常的重视对自己的身体的保养,尤其是很多人容易出现肾虚等现象,会导致身体出现疼痛以及各项功能的下降,其中很多中药材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管花肉苁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能对身体进行很好的调理,下面一起了解下管花肉苁蓉提取物的作用。
管花肉苁蓉提取物的作用◆增强记忆力,防治老年痴呆症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以及脑血管疾病的不断增加,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再加上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每个人压力都很大,导致记忆减退、疲劳综合症的发病率快速增长。
如何预防和早期治疗老年痴呆症,如何防止记忆力减退成为各国科学家们关心的课题。
我公司科研人员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发现管花肉苁蓉具有明显的提高学习记忆作用,对记忆衰退和老年痴呆症有明显的疗效。
它主要通过4种途径提高记忆力、防治老年痴呆症:1、保护神经细胞,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2、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和修复;3、增加脑内神经递质的释放;4、改善脑循环。
大量的动物试验表明,管花肉苁蓉提取物对正常动物、老年动物和多种模型动物均具有明显的提高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
如今,我们将管花肉苁蓉的有效成分制成了管花肉苁蓉系列提取物,可以作为保健品原料或者食品补充剂食使用。
管花肉苁蓉不仅能作为神经保护剂和脑循环改善剂,同时具有抗疲劳作用。
对于从事脑力劳动者以及记忆减退、老年痴呆症初期的患者都非常有用。
◆通便不伤身体管花肉苁蓉的另一重要功能是润肠通便,可用于治疗肠燥便秘。
而且它的通便作用非常明显,一般便秘只要服用1—2天即可见效。
现代研究表明,管花肉苁蓉的通便作用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第一、增加肠内渗透压,减少水分的吸收,使大便变软;第二、促进肠蠕动,缩短排便时间。
这就使管花肉苁蓉通便作用与其它通便中药如大黄、番泻叶等不同,不是泻下,而是润肠通便,使大便变湿、变软,易于排出。
所以管花肉苁蓉通便而不伤身体,特别适用于有便秘的老年人、产妇和体弱多病者,当然也适用于一般人群的便秘。
苯乙醇苷类(phenylethanoid glycosides,PHGs)化合物是一类由苯乙醇苷元与糖基结合而成的苷类化合物,它们广泛存在于双子叶植物中,特别是在肉苁蓉这种植物中含量较高。
肉苁蓉中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大多具有通式结构,其构成糖多为葡萄糖和鼠李糖2种,与苷元直接相连的中心糖为葡萄糖。
苯乙醇苷类化合物主要由咖啡酸、苯乙醇苷元和糖三部分组成,包括松果菊苷(echinacoside)、毛蕊花糖苷(麦角甾苷,Acteoside)、肉苁蓉苷A~I(cistanosideA~I),海胆苷(Echinacoside)、异麦角甾苷(Isoacteoside)、2-乙酰基麦角甾苷(2'-acetylacteoside)、类叶升麻苷(acteoside)、异类叶升麻苷、2'-乙酰类叶升麻苷、红景天苷(salidroside)等。
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神经保护、增强学习记忆、抗病毒、强心等。
其中,毛蕊花糖苷是苯乙醇苷类化合物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之一,具有增强学习记忆、抗骨质疏松、肝脏保护、杀菌、免疫、补肾壮阳、抗氧化、抗衰老等多种药理活性。
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根据糖基连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糖苷、二糖苷和三糖苷三种类型。
单糖苷中,葡萄糖的2,3,4,6位均有被芳酰基取代的可能性,从而形成芳香酰基取代的单糖苷。
三糖苷结构中,芳香酰基也有4位或6位2种取代类型,但6位取代的极为少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医师。
管花肉苁蓉为列当科肉苁蓉属多年生寄生植物,为新疆特有资源,是传统补肾阳的中药材,具有补肾、益精、润燥、通便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苯乙醇苷类是管花肉苁蓉的主要活性成分和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中国药典》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具有抗氧化、促进物质代谢、改善学习记忆、增强性功能等作用。
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包括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松果菊苷和麦角甾苷等。
1肉苁蓉中的苯乙醇苷的提取1.1乙醇回流提取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李蒙等利用响应面法对瓜州肉苁蓉苯乙醇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
方法是,以肉苁蓉苯乙醇苷提取率为评价指标,探究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对肉苁蓉苯乙醇苷提取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肉苁蓉苯乙醇苷的实际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80℃、液料比12∶1,提取时间2h ,提取2次,此条件下的提取率为76.5880mg/g 。
本研究为瓜州肉苁蓉苯乙醇苷资源开发及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2乙醇浸出提取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戴海蓉等优化肉苁蓉提取工艺,为肉苁蓉制剂生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是,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出膏率、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为指标,优选肉苁蓉提取工艺。
结果显示,肉苁蓉最佳提取工艺为肉苁蓉饮片以8倍量30%乙醇提取2次,每次1h 。
孔征等优化管花肉苁蓉中毛蕊花糖苷的提取工艺,为该药材的深入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方法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管花肉苁蓉中的毛蕊花糖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Inertsil-ODS-3V ,流动相为甲醇-0.2%甲酸水溶液(40∶60,V/V ),流速为1mL/min ,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30nm ,进样量为10μL ;以毛蕊花糖苷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分别对浸泡时间、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单因素试验,根据上述试验结果,采用Box-Behnken 响应面法对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提取工艺进行验证试验。
管花肉苁蓉不同部位中苯乙醇总苷含量的测定
郭雄飞;吴亚东;倪慧;贾晓光
【期刊名称】《新疆中医药》
【年(卷),期】2011(029)004
【摘要】目的:考察苯乙醇总苷在管花肉苁蓉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UV法测定管花肉苁蓉不同部位中苯乙醇总苷的含量.结果:苯乙醇总苷在管花肉苁蓉不同部位分布为根部>中部>顶部,同一株管花内苁蓉中顶部和根部的最大差异达到8.7倍.结论:管花肉苁蓉不同部位苯乙醇总苷含量的差异很大,且大部分的有效成分分布在根部,这些数据将为更加合理科学地使用开发管花肉苁蓉提供依据.
【总页数】3页(P52-54)
【作者】郭雄飞;吴亚东;倪慧;贾晓光
【作者单位】新疆中药民族药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中药民族药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新疆中药民族药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不同产地车前草中总苯乙醇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测定 [J], 易满;封传华;汤小林;徐兰;陶晓璇;张浪;李刚
2.不同种质和不同部位白芍原植物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测定 [J], 周学刚;陈淑欣;魏东华;孙世芹;宗鸣
3.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肉苁蓉总苷胶囊中苯乙醇苷类的含量 [J], 张雷红;堵年生;王
青
4.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怀地黄中总苯乙醇苷、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 [J], 耿晓桐;王丰青;苏秀红;陶晓赛;李雅静;雷敬卫;谢彩侠
5.积雪草总苷及其制剂的含量研究.Ⅱ.积雪草总苷中积雪草苷、羟基积雪草苷和积雪草苷B含量的HPLC法测定 [J], 陈云艳;邵燕;周靖;黄文武;孔德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专利名称:管花肉苁蓉苯乙醇苷在制备抗黑色素瘤药物中的应用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李金耀,马荣斌,李金玉
申请号:CN201610305197.9
申请日:20160510
公开号:CN105878401A
公开日:
2016082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公开了管花肉苁蓉苯乙醇苷在制备抗黑色素瘤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管花肉苁蓉苯乙醇苷的主要成分为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和异麦角兹苷。
实验表明,管花肉苁蓉苯乙醇苷在体外对黑色素瘤细胞的抑制率达到了90%以上,对体内的肿瘤生长抑制率达到了50%以上,黑色素瘤小鼠生存率从8%提高到40%,具有良好的抗黑色素瘤作用。
申请人:新疆前进荣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友好北路374号6栋1-1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陆菊华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