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病的开始--腹部肥胖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4
2022年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网山东卫生教育网好医生华医网-继续医学教育《实用现场急救技术》题库、题目答案仅供参考1()是人体受伤后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A2()是血液与组织交换物质的主要场所D3()提供矿物质的主要营养素A4()在腘窝下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B5《2022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对心肺复苏流程作出了重要调整,目前标准流程是()A6 1岁婴儿血液量约为()C7搬运之前要检查伤病员的生命体征和损伤部位,特殊是()有无损伤B8抱持法搬运伤病员时,抱持的部位是()D9背部拍击法排除呼吸道异物重复无效时,应采用()C10背部拍击法排除婴幼儿呼吸道异物时,对于拍击次数的描述正确的是()B11背部拍击法排除婴幼儿呼吸道异物时,拍击部位的描述正确的是()D12被称为人体器官“集装箱”的是()A13被毒蛇咬伤后蛇毒在()分钟内即被吸收,毒液迅速扩散至全身,引起全身中毒反应A14鼻咽通气管进行人工通气时,通气管的长度是()C15闭合性四肢骨折临床表现普通不包括()A16补充体液及食物时,要注意()D17不能采用仰头举颏法清理呼吸道的患者是()B18不属于骨盆组成部份的是()D19采用抱持法搬运伤病员之前,首先要确认伤病员()A20采用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治疗能准确检测出()种常见过敏原A21采用脱敏疗法,起始服用含有过敏原食物的()A22常见的药物过敏反应的表现不包括()C23常用的止血带止血法不包括()D24车用担架法需要()人操作完成B25成人生存链第一急救者除外哪项操作()D26成人生存链中,不是必须由专业人员完成的操作是()D27成人失血量(),可导致重度休克D28成人首次除颤200焦耳,若失败,下述做法错误的是()D29出血的生理反应是()A30除颤能量如果高于(),即有可能会造成心肌损伤B31除颤时,电极板和皮肤之间禁用()C32创伤、突发疾病后的心理生理反应普通不包括()A33创伤、突发疾病后的心理自我调节的方式,不恰当的是()C34创伤的常见致伤原因普通不包括()A35创伤分别位列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死亡的()位死因C36创伤和疾病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不包括()C37创伤和疾病后应激障碍普通在()浮现D38创伤事故和疾病发生后,有关救护人员心理行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39创伤中,最多见的创伤部位是()D40打开气道以前必须首先确认()B41大脑内只存储了很少氧气和葡萄糖,心脏骤停后()秒,大脑中残存的氧气就会耗尽A 42担架法搬运伤病员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B43当发生气道梗阻、严重呼吸艰难,可用的急救措施不包括()D44典型的食物过敏症状的表现是()D45电击除颤时,除颤能量的选择,正确的是()A46电击除颤时,电极板的位置放置正确的是()C47动脉出血的特点描述,不许确的是()C48动脉起源于心脏,最终到达组织,由()汇集而成静脉A49毒蛇咬伤的急救措施,错误的是()B50毒蛇咬伤后,应迅速绑扎以阻断静脉回流,减少毒素的吸收、扩散,绑扎的位置是( C 51对搬运过程的注意事项描述错误的是()C52对肠内营养而言,最经济、安全、简便的方法是()A53对成人来说,排除呼吸道异物较好的方法是()A54对低血糖昏迷的现场急救描述错误的是()C55对儿童进行电击除颤时,除颤能量是()A56对扶行法的方法描述,错误的是()C57对骨折固定的注意事项描述错误的是()C58对过敏反应患者,在做初期评估的同时早期给()A59对颅脑创伤患者的救治,首先要()B60对脑血管意外现场急救的描述,错误的是()D61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时,吹气频率为()A62对溺水者救出后的处理,不正确的是()B63对爬行法搬运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是()C64对拖行法的方法描述,错误的是()B65对小腿骨折的固定表述,不正确的是()B66对婴儿施行双指胸部按压时,按压的位置正确的是()A67对婴儿施救时,检查脉搏的位置是()C68对婴幼儿阻塞急救胸部冲击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69对于儿童按压幅度至少按下胸部厚度的()C70对于腹部创伤患者现场急救的描述,不许确的是()D71对于脊柱搬运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是()A72对于老年伤病人的短途运输可选用的搬运方法是()B73对于溺水的现场急救,错误的做法是()B74对于伤势较轻并能自己行走的清醒伤病员,可采取的搬运方法是()D75对于严重的脱水,最好的治疗方式是()D76对于椅托法的操作描述,不正确的是()C77对于有呼吸窘迫体征的过敏反应患者,应接受()治疗B78对于指压止血法及其注意事项描述不正确的是()D79对中毒的急救,首先是()B80对重症伤病员首先应该做的是()C81多发伤的特点表述不许确的是()C82多发伤现场急救不许确的是()A83儿童丢失升血液()为严重出血D84发生山体滑坡时,下述逃生措施错误的是()D85肺组织气血交换的场所是由肺泡、()、基质共同构成A86复苏成功后的体位应呈()C87复苏后的体位操作,不正确的是()C88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特点普通不包括()D89腹部剧痛、胀气、恶心、呕吐、腹肌紧张,多见于()C90腹部开放性损伤的处理,错误的是()D91腹部开放性损伤的特征是()A92腹部内脏脱出的绷带包扎及其注意事项,错误的是()D93腹部提压时,按压板的位置是()A94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其作用机制不包括()C95腹部提压心肺复苏的适应证不包括()C96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时,按压和提拉的时间比为()A97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时,按压力度和提拉力度分别控制()摆布B98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时,提压手柄以()的频率连续交替向下按压与向上提拉C 99肝、脾损伤时的表现普通不包括()B100干燥是衰老的表现,老年人细胞内水分占()B101高血压危象的处理,错误的是()C102高血压危象时,为清除紧张情绪,可服用()C103根据血管结构和功能将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微动脉、微静脉和()D104股外侧皮神经属于()的神经丛分支C105骨盆骨折搬运的人员站位和分工分别是()A106骨盆骨折的搬运至少需要()B107骨盆骨折的伤病员,可采用搬运的方法是()C108关于绷带单眼部包扎法的叙述,错误的是()C109关于大腿根部包扎法,叙述不许确的是()B110关于大腿骨折固定正确的夹板长度,错误的是()A111关于电击伤的描述不许确的是()D112关于复苏体位的正确的描述是()D113关于腹部推压法排除呼吸道异物的方法描述,错误的是()A114关于高血压危象表现的描述,不许确的是()D115关于估计现场安全及其做法的叙述,不许确的是()C116关于骨盆的固定描述错误的是()A117关于固定技术叙述错误的是()D118关于呼救电话注意事项的叙述,错误的是()D119关于接触过敏性皮炎的描述,错误的是()A120关于酒精中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121关于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是()A122关于判断呼吸的做法,错误的是()C123关于全身过敏反应呼吸道阻塞症状的表现,描述错误的是()D124关于三角巾面部面具式包扎法叙述不许确的是()A125关于三角巾上肢包扎法的叙述不许确的是()C126关于三角巾胸部包扎的操作,叙述不许确的是()A127关于食物过敏,说法不正确的是()C128关于食物中毒的现场急救错误的是()C129关于双人施救时,实施心肺复苏的指征,不正确的是()B130关于现场急救人工通气,描述不正确的是()C131关于橡皮带止血具体操作方法的叙述不许确的是()C132关于胸外按压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是()A133关于胸外心脏按压,下述说法的正确的是()C134关于休克现场抢救叙述,正确的是()C135关于婴幼儿胸外按压的描述,错误的是()C136关于晕厥的现场抢救不正确的是()C137关于自动除颤仪的操作注意事项,错误的是()B138管饲的浓度由低浓度过渡到全浓度的时间普通为()D139行人工通气时,关于面罩的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B140号称青少年的第一位杀手是()C141颌面伤搬运时,伤员应采取的体位是()D142呼吸道阻塞的临床表现普通不包括()A143呼吸道阻塞现场急救排除异物无效,病人浮现意识消失,应()D144化学性接触性皮炎中,多数属于()B146火灾事故的互救措施,错误的是()B147火灾事故发生时,现场急救的目的是制止烧伤面积继续扩大和逐渐加深,防止()D 148饥饿过程糖异生主要在肝内进行,约占异生糖的()A149饥饿过程在胰岛素减少、胰升糖素增加等激素调节下的代谢特点,错误的是()D150饥饿时血浆酮体可增高()D151饥饿状态超过()天,就有可能发生再喂养综合征D152急救现场评估中不包括的因素有()D153急诊急救时,不能用作止血材料的是()C154脊柱骨折或者多发骨折较重伤病员,采取的搬运应选择()A155加垫曲肢止血法不合用于()C156加垫曲肢止血法为防止肢体缺血坏死,需要每隔30分钟后松开()分钟A157建立静脉输液给药通路,()插管是首选D158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最迅速有效的方法是()C159矫正室颤,惟一有效的方法是()D160接触性皮炎的主要原因是()D161接触性皮炎急性期的处理,正确的是()A162接触性皮炎慢性期的处理,正确的是()C163接触性皮炎亚急性期的处理,正确的是()B164进一步生命支持的主要步骤不包括()A165进一步生命支持目的在于()A166经历强烈的创伤和疾病后导致的最为严重的精神障碍是()B167颈部损伤的患者,在清理呼吸道时采用的方法是()D168颈椎骨折导致伤病员()麻痹而丧失呼吸能力,易窒息死亡A169救护人员的双手放在伤员的胸部两侧,然后稍加用力挤压伤员胸部,如有疼痛多为( D 170卡扣式止血带止血法的优点不包括()C171开放性血气胸伤员搬运时,伤员采取的体位是()B172可适当延长心肺复苏的条件不包括()D173可用于保护脱出的人体组织或者刺入身体的锐器的三角巾折叠的方法是()C174可用于固定关节部位敷料的三角巾折叠法是()B175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气量约()D176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气时间为()A177口对口人工呼吸步骤叙述不许确的是()D178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是()A179口咽通气管的适应证是()B180快速、大量口服补液会导致()A181颅骨骨折和脑挫裂伤,耳、鼻出血者应让伤病员()C182颅腔与脊柱中的()相通B183毛细血管出血的特点描述,不许确的是()D184扪到股动脉搏动予以压迫阻断血流,主要控制()出血D185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脑神经、脑血管和脑膜A186脑部供氧减少时的表现,普通不包括()C187脑血管意外的共同先兆临床表现不包括()D188脑血管意外的特点是()B189脑血管意外的先兆表现不包括()D190脑血管意外危重症的临床表现普通不包括()C191脑血管意外危重症患者常做断续、叹息样呼吸,其呼吸频率为()B192脑组织膨出的包扎法,不正确的是()D193能有效控制手部出血的血管不包括()D194判断颈动脉搏动正确的方法是()C195判断心肺复苏效果的指标普通不包括()D196判断心跳呼吸骤停的内容不包括()D197气管插管的适应证是()D198前臂骨折时,如果没有夹板,可将前臂固定在()A199轻度休克的病人,脉搏可达()B200全身过敏反应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的症状不包括()D201人的体腔被()分为两个大腔隙D202人工呼吸效果最好的是()C203人颅骨由()块骨组成C204人体的肺可分为()叶A205人体的每一个器官都富含水分,其中含水分比重最大的器官是()B206人体的头皮可分为()层B207人体的外周神经系统中共有()对脑神经B208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A209人体对()饥饿感最敏感A210人体共约有()块骨C211人体骨骼从形状上大致分为()种C212人体脊柱共有()块骨组成A213人体躯干表面积占体表全面积的()B214人体所需要能量的()以上由糖类供给C215人体胸椎有()个B216人体足骨包括( )C217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是()C218如病员脉搏十分缓慢,每分钟仅40次,随之更慢,迅速陷入昏迷,倒地,脉搏消失,常预示发生()D219如肥胖患者发生呼吸道阻塞,腹部推压法应以手臂垂直按压其()C220如果患者颜面部的出血,可通过压迫()止血B221如果是化学性烧伤,需重视()B222如果心源性休克同时伴有心力衰竭的患者,气急不能平卧时,应采用()B223如果心脏骤停超过()分钟以后再开始心肺复苏,几乎没有一个能获得成功A224如呼吸道阻塞病员意识由清醒转为意识不清,应该用()法排除异物D225如伤口与胸膜腔相通,伤口处有气泡或者发出“吱吱”声,称为()A226若被困人员或者救护人员因能量消耗过大致体力虚弱时,可先输入()C227若赋予伤病员的食物或者液体的酸性较高,会导致()C228若过敏病人状况持续恶化,甚至心跳呼吸骤停,应()D229若无除颤心律,多为心电直线时,则要先做()周期心肺复苏后再考虑除颤A230三角巾背部包扎的操作,描述不许确的是()C231伤情评估中,如腹部膨隆呈板状腹,提示()D232伤情评估中的胸部检查,描述错误的是()B233伤情评估中头部检查不包括()D217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是()C218如病员脉搏十分缓慢,每分钟仅40次,随之更慢,迅速陷入昏迷,倒地,脉搏消失,常预示发生()D219如肥胖患者发生呼吸道阻塞,腹部推压法应以手臂垂直按压其()C220如果患者颜面部的出血,可通过压迫()止血B221如果是化学性烧伤,需重视()B222如果心源性休克同时伴有心力衰竭的患者,气急不能平卧时,应采用()B223如果心脏骤停超过()分钟以后再开始心肺复苏,几乎没有一个能获得成功A224如呼吸道阻塞病员意识由清醒转为意识不清,应该用()法排除异物D225如伤口与胸膜腔相通,伤口处有气泡或者发出“吱吱”声,称为()A226若被困人员或者救护人员因能量消耗过大致体力虚弱时,可先输入()C227若赋予伤病员的食物或者液体的酸性较高,会导致()C228若过敏病人状况持续恶化,甚至心跳呼吸骤停,应()D229若无除颤心律,多为心电直线时,则要先做()周期心肺复苏后再考虑除颤A230三角巾背部包扎的操作,描述不许确的是()C231伤情评估中,如腹部膨隆呈板状腹,提示()D232伤情评估中的胸部检查,描述错误的是()B233伤情评估中头部检查不包括()D234上臂骨折的固定时,如果惟独一块夹板,应该将夹板放在()加以固定A235上臂骨折的固定时要求手臂屈肘()D236上臂骨折的固定需要夹板的数量为()C237上臂骨折时,如果没有夹板,可将上臂固定在()C238上肢骨组成中,不包括()D239烧伤程度常用手掌测量法,头颈部占()A240失血的()是影响伤病员生命安危的重要因素D241失血严重度的判断依据是()D242施行心肺复苏时,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是()A243实行人工通气时,首先应()B244实施提拉腹部时,腹腔内压力减小,利于心脏输出,同时腹腔大静脉开放,下肢血液顺利回流,发挥了()作用A245食物过敏的皮肤症状最容易浮现的部位是()B246食物过敏反应的机制是()C247食物中毒的主要表现是()A248使用口咽和鼻咽通气管时,病人的体位应选择()C249使用止血带注意事项中叙述不许确的是()D250适当的腹部压力可以产生()的心输出量D251水是人体内液体的主要成份,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约占成人体重的()B252四人平托法四个人的正确站位是()D253速发型食物过敏通常发生在进食含有过敏原的食物之后()A254锁骨下动脉解剖位置是()A255碳水化合物富含膳食纤维,对于膳食纤维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D 256糖代谢和蛋白质合成的增强,会导致()缺乏A257提示骨盆损伤的是()A258提示脊柱损伤的是()A259提示严重过敏反应的征兆不包括()A260填塞止血法合用于( )止血C261住手心肺复苏的条件是()D262头皮裂伤的现场急救措施,不正确的是()D263徒手搬运不合用于()C264外出血的分类中不包括()A265外周神经臂丛不包括()D266外周神经系统部份共有()对脊神经A267完善的急救系统应该包括()三部份C268为儿童施行心肺复苏前,确定股动脉搏动的时间不能超过()B269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以下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是()B270狭窄空偶尔火灾浓烟雾现场的伤病员搬运,宜采用的搬运方法是()B 271下列不属于腹部组成的是()C272下列不属于女性外繁殖器的是()B273下列不属于胸部骨性结构组成的是()B274下列对颅骨骨折和脑挫裂伤患者现场急救的描述,不许确的是()D 275下述表现不属于低血糖昏迷的是()C276下述表现可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是()A277下述表现提示可能有内出血的是()C278下述表现普通不属于重度中暑表现的是()C279下述表现与休克临床表现不符的是()D280下述病人不能采取半卧位搬运的是()D281下述不能用做骨折固定材料的是()D282下述不属于脊柱功能的是()C283下述不属于人工通气的是()C284下述方法不属于海姆利克氏冲击法的是()D285下述各项,属于重度电击伤表现的是()C286下述各项不属于开放性四肢骨折临床表现的是()D287下述各项不属于胸部创伤的是()B288下述各项可作为中暑的诱因的是()D290下述关于伤病员搬运的描述,错误的是()C291下述急救搬运措施必须要两名人员才干完成的是()A292下述判断心肺复苏效果的指标,说明复苏无效的是()A293下述器官不属于腹腔内器官的是()D294下述情况,急需气管切开术的是()A295下述情况应及时进行心肺复苏的是()A296下述伤病员不能坐在车上运送的是()D297下述属于腹部提压心肺复苏禁忌证的是()B298下述瞳孔的变化,可视作脑血管意外先兆表现的是()D299下述心肺复苏效果的指标,说明复苏有效的是()C300下述症状不需要接受肾上腺素治疗的过敏反应患者是()B301下述症状属于血清病样反应的是()B302下述最容易反应心跳情况的动脉是()D303下肢出血用止血带止血时,结扎部位为()D304下肢骨组成不包括的是()D305先兆中暑和中度中暑的救治不许确的是()C306现场急救的最后一个环节是()C307现场急救时常用的止血方法普通不包括()D308现场急救最常用的固定材料是()D309现场急救最好的搬运方法是()A310现场救治的搬运原则,错误的是()D311现场评估中对重症伤病员检查脉搏的时间不超过()B312现场评估最重要的是()A313现场心肺复苏标准步骤的第一步是()A314现在国际上规定,包括高级基础生命支持在内的有效连续抢救超过()分钟以上,伤病员仍然未浮现自主循环,则可以住手心肺复苏C315蝎子蛰伤后,可用()清洗伤口A316心肺复苏成败的关键是()C317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具有心理治疗的功能D318心源性休克同时伴有心力衰竭的患者,气急不能平卧时,应采用()搬运B319心脏病突发的主要表现是()C320心脏骤停后(),会导致意识丧失B321心脏骤停后(),会造成严重的不可逆伤害D322心脏骤停后(),可浮现全身性抽搐及大小便失禁C323心脏骤停后()呼吸断续或者住手D324心脏骤停后()脑内存储的葡萄糖将用完B325心脏骤停后4~6分钟开始复苏,其成功率为()C326新九分法将体表面积分成()A327胸部创伤现场急救描述,不正确的是()B328胸部局部浮现血肿、青紫、皮肤损伤,普通为()D329胸外按压时,隔()应换人按压,以避免疲劳,影响按压效果B330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是()D331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为()C332胸外心脏按压的下压幅度是()D333胸外心脏按压的注意事项,叙述错误的是()B334胸腰椎骨折易导致()D335休克现场抢救中,应每()分钟检查及记录呼吸、脉搏及反应程度,必要时施行心肺复苏。
肥胖症的诊断和治疗全网发布:2011-06-23 20:24 发表者:孙聪 (访问人次:2064)肥胖症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WHO早就将肥胖症定为一种疾病。
肥胖症常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集结出现。
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肥胖顾问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肥胖咨询会议, 不仅重申肥胖是一类疾病, 并指出肥胖是当今全球侵蚀人类健康的流行病之一, 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1999年WH0将中心性肥胖症定为代谢综合征的成分之一。
肥胖症也可作为某些疾病【如下丘脑、垂体的炎症、肿瘤、创伤,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性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之一,称为继发性肥胖症。
20年来,肥胖症的患病率上升很快。
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2004 年报告示,30 %以上成年人是肥胖患者,且年致死人数超过40 万,并将成为未来的首位致死病因[1 ]. 在中国,近10 年间肥胖人数增加了1 亿人, 截止2002 年我国肥胖人数达到2.6 亿人[2 ] . 肥胖这一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已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社会问题,而且亦开始影响发中国家,在中国肥胖已对公共健康形成了威胁. 故研究肥胖症及其相关疾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已成为紧迫的课题。
肥胖症已逐渐成为重要的世界性健康问题。
一.肥胖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在日常生活中,机体靠食物供给能量,若能量摄入与消耗之间通过中枢神经的调节网络取得精确的平衡,则体重维持在一定的正常范围。
任何能量摄入增加和(或)消耗减少均引起能量正平衡,过剩的能量便以脂肪的形式逐渐积存于体内。
因此,肥胖症是慢性能量平衡失调的结果。
与肥胖症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很多,主要由遗传因素或主要由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目前已知有24种以肥胖为主要临床表现之一的孟德尔遗传病,其中,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分别有9种和10种。
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确认了6种单基因突变引起的肥胖症,但这些病例很少。
中国成人肥胖症防治专家共识概述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通常伴有体重增加。
世界卫生组织(WHO)则将肥胖定义为可能导致健康损害的异常或过多的脂肪堆积。
作为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早在1948年就被WHO列入疾病分类名单(ICD编码E66),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人群中的患病情况已达到流行的程度。
在2005年WHO工作报告中估计全球大约有16亿成人(15岁以上)超重,肥胖的成人至少有4亿。
同时WHO预计到2015年,全球成年人口中将有23亿人超重,7亿人口达到肥胖水平。
资料还显示2005年,全球5岁以下儿童中,至少有2000万人肥胖。
肥胖不仅发生在高收入国家,在低收入到中等收入国家(尤其是在城市)超重和肥胖人口的增加更加引人瞩目。
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危害在于可以导致严重的健康后果,而且随着体重指数(BMI)的上升这些危险呈上升趋势。
与BMI增加有关的主要慢性疾病包括:(1)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和脑卒中,目前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头号致死原因,每年有l700万人因上述疾病死亡。
(2)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流行性疾病。
WHO估计在未来10年中,由于糖尿病导致的死亡将增加50%。
(3)肌肉骨骼疾病:尤其是骨关节炎。
(4)某些癌症:如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结肠癌的发病与肥胖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在许多低收入到中等收入国家面临着疾病的“双重负担”:即在面临感染性疾病和营养不良挑战的同时,也正在经历诸如肥胖和超重等慢性疾病危险因素迅速增加的窘境,这种现象在城市尤为突出。
营养不良和肥胖同时存在于一个国家、一个社区甚至于同一个家庭的现象并不少见。
这种疾病双重负担常常表现为出生前或者婴幼儿期间处于营养不良状态,继而暴露于富含高脂高热量而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食物以及缺乏体力活动的环境中,现有的证据表明上述过程是促使青春期或成年期肥胖和发生多种疾病的原因。
导致超重和肥胖的基本原因是摄入和消耗的能量不平衡,肥胖症按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肥胖流行病学及其相关疾病特征-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肥胖是目前全球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常常并发或伴随多种疾病。
本文就肥胖常见伴发疾病,如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肥胖相关性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抑郁症和肥胖相关肿瘤、相关死因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具体描述,以便广大医务人员早期正确识别肥胖疾病,早期诊断,早期预防。
关键词:肥胖; 伴随疾病; 临床特征;Abstract:Obesity is one of the commonest chronic metabolic diseases worldwide, and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co-morbidities. The commo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orbidities of obesity are described, including diabetes mellitus, hypertension, obstructive sleepapnea/hypopnea syndrome,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obesity-related glomerulopathy,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depressive disorders, and obesity-associated neoplasia. The aim is that obesity-related diseases should be recognized at an early stage by medical professionals, so that they can be diagnosed and treated early in their progression.Keyword:obesity; co-morbidity; clinical characteristic;肥胖是目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
对国际糖尿病联盟代谢综合征新定义的再认识代谢综合征是近年来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
糖耐量减低、糖尿病、肥胖、脂代谢紊乱及高血压等分别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常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体中,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大为增加。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并不了解该综合征的各种成份为什么先后或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体或同一家族中,因此称其为X综合征。
1988年Reaven首先提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认为胰岛素抵抗为其发病基础。
鉴于此综合征与多种代谢相关疾病联系密切,1997年Zimmet等主张将其命名为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新定义颁布的原由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对代谢综合征进行工作定义, 6年来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指南Ⅲ(NCEP A TP Ⅲ)、欧洲胰岛素抵抗工作组(EGIR)和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AACE)等,基于不同的出发点和适用目标,对代谢综合征作出了不同的定义。
其中,WHO和EGIR的定义偏重于基础研究,NCEP ATP Ⅲ和AACE的定义偏重于临床应用。
这些定义的差别,造成了学术交流和临床研究的混淆(特别是在比较不同研究资料时),因此有必要对代谢综合征统一定义。
基于上述原因,2005年4月14日,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在综合了来自世界六大洲的糖尿病学、心血管病学、血脂学、公共卫生、流行病学、遗传学、营养和代谢病学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颁布了新的代谢综合征工作定义,这是国际学术界第一个代谢综合征的全球统一定义。
IDF代谢综合征新标准IDF新诊断标准强调以中心性肥胖为基本条件(根据腰围判断),合并以下4项指标中任意2项:●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150 mg/dl(1.7 mmol/L),或已接受相应治疗;●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男性<40 mg/dl(0.9 mmol/L);女性<50 mg/dl(1.1 mmol/L),或已接受相应治疗;●血压升高:收缩压≥130 mmHg或舒张压≥85 mmHg,或已接受相应治疗或此前已诊断高血压;●空腹血糖升高:空腹血糖≥100 mg/dl(5.6 mmol/L),或已接受相应治疗或此前已诊断2型糖尿病;若空腹血糖≥100 mg/dl(5.6 mmol/L),为明确有无糖尿病,则强烈推荐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但是OGTT在诊断代谢综合征时并非必需。
呼吸系统知识复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林某,女,40岁,伤寒病人。
持续高热3周后体温开始下降,症状减轻,食欲好转。
为促进排便,病人开始下床活动。
在一次排便后,病人突然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该病人可能出现了( )A、中毒性心肌炎B、肠穿孔C、血栓性静脉炎D、肠出血E、中毒性肝炎正确答案:D2、登革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慢性肾衰竭B、精神异常C、急性血管内溶血D、中毒性肝炎E、心肌炎正确答案:C3、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最突出的表现是( )A、感染B、感染与出血C、出血D、肝、脾大E、贫血正确答案:B4、有效纠正缺铁性贫血和(或)防止病情复发的关键措施是( )A、静脉注射铁剂B、足够疗程的铁剂治疗C、有效而彻底的病因治疗D、迅速补充铁剂E、口服铁剂正确答案:C5、我国成年男性达到腹型肥胖是指腰围达到或超过( )A、75cmB、95cmC、90cmD、80cmE、85cm正确答案:E6、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首发症状常为( )A、四肢感觉障碍B、四肢对称性无力C、多汗、皮肤潮红D、一侧肢体无力E、腱反射消失正确答案:B7、苏某,男,49岁。
因风湿性心脏病人院。
给予抗感染和抗心力衰竭治疗后明显好转,拟于近日出院。
责任护士在指导中应强调,预防链球菌感染最重要的措施是( )A、定期检查,必要时做细菌培养B、坚持限制钠盐饮食C、减少运动,多休息D、坚持适当锻炼,防治呼吸道感染E、减轻心理压力,增强康复信心正确答案:D8、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 )A、发热B、栓塞C、乏力D、疼痛E、贫血正确答案:A9、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机制是()A、保护胃黏膜B、抗胆碱能神经C、抑制组胺H₂受体D、拮抗促胃液素受体E、抑制壁细胞Na'-K'-ATP酶的活性正确答案:E10、周某,男,72岁。
发作性晕厥3次住院。
我国成人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的流行特点邱婕萸真;侯旭宏;贾伟平【摘要】肥胖患病率在全球呈快速增长趋势。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过度堆积,并显著增加心血管代谢紊乱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已观察到在一些人群中,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患病率的变化表现不一致。
本文就我国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患病率的变迁进行总结。
%Obesity is in a rapid growth trend in the world and our country. It refers to the excessive accumulation of body fat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metabolic disorders. Some evidence has shown that, in some populations, the change in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obesity and abdominal obesity is inconsistent. In this paper,we summarized on the secular transition of the prevalence ofoverweight/obesity and abdominal obesity in Chinese adults.【期刊名称】《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4页(P872-875)【关键词】超重;肥胖症;肥胖,腹部;患病率【作者】邱婕萸真;侯旭宏;贾伟平【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上海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 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上海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 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上海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 2002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9.25肥胖是由于机体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过多积聚,并对健康造成危害。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行)前言肥胖目前在全世界呈流行趋势。
肥胖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又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中风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
我国目前体重超重者已达22.4%, 肥胖者为3.01%, 因此预防和控制肥胖症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2002年4月,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召开了中国肥胖问题研讨班,邀请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多学科专家,就国内外肥胖症的流行趋势、肥胖症与疾病关系及预防和控制措施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和广泛交流。
在与会者的呼吁和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的支持下,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组织了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对我国21 个省、市、地区人群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二十四万人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据次此提出推荐意见。
工作组同意以BMI值"24"为中国成人超重的界限,BMI"28为肥胖的界限;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为腹部脂肪蓄积的界限。
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与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高血压联盟(中国)及中国营养学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中国人群肥胖与疾病危险研讨会,经充分讨论,工作组的推荐意见获得一致认可。
同时,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即着手编写《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
在广泛征求相关学科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七次修改,形成指南终稿。
希望本指南能够为推动中国肥胖防治工作,控制慢性疾病,提高我国人民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发挥积极的作用。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2003年3月10日《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编写组主编:陈春明孔灵芝成员:闻芝梅周北凡陈吉棣李光伟王文绢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成员史轶蘩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陈春明主任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周北凡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研究所流病室陈君石教授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杨哓光副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吉棣教授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黄建生副主任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孔灵芝处长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李光伟主任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傅祖植教授广东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医院内分泌科贾伟平主任医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武阳丰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研究所吴兆苏教授北京安贞医院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柳启沛教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永慧副研究员广东省卫生防疫站蔡威教授上海市新华医院丁宗一教授北京儿科研究所营养室张志强副研究员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季成叶教授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赵熙和研究员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秘书* 上海罗氏制药公司对本书的编写工作给予了支持, 特此致谢。
肥胖的诊断标准指南引言:肥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大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营养结构的不平衡,肥胖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急剧上升。
肥胖与多种慢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的风险显著增加,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肥胖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肥胖的诊断标准以及指南,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肥胖问题。
一、什么是肥胖?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组织存储过多,导致体重超过正常范围,体脂含量过高的状态。
肥胖主要由能量摄入过多和能量消耗不足两个方面所致。
除了影响外貌和自信心外,肥胖还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骨关节疾病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二、肥胖的诊断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其他卫生机构制定了多种肥胖的诊断标准。
其中最常用的是身体质量指数(BMI)和腰围测量。
1. 身体质量指数(BMI):BMI是通过将一个人的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得出。
根据WHO的标准,成年人的BMI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低体重:BMI<18.5- 正常体重:18.5≤BMI<24.9- 超重:25≤BMI<29.9- 肥胖:BMI≥30需要注意的是,BMI并不能准确反映个体体脂含量,因此有时候需要结合其他指标一起考虑。
2. 腰围测量:腰围测量是通过衡量腰部(在肋骨下2.5厘米处)的周长来评估体内脂肪的分布情况。
腰围测量对于评估腹部肥胖和慢性代谢疾病的风险非常重要。
根据国际标准,对于亚洲人来说,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女性腰围大于80厘米被定义为腹部肥胖。
三、肥胖的诊断指南为了更准确地诊断和评估肥胖,许多医学专业组织和卫生机构发布了一系列诊断指南。
1. 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根据WHO得出的指南,BMI是诊断肥胖的首要指标。
根据BMI范围,将肥胖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肥胖:BMI为30-34.9- 二级肥胖:BMI为35-39.9- 三级肥胖(也称为重度肥胖):BMI为40或更高此外,WHO也推荐使用腰围测量作为补充指标,以帮助评估腹部肥胖的风险。
成人病的开始—腹部肥胖
翻译:李红从某种程度上说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患病根源是一样的—即腹部肥胖。
引起这些疾病的腹部肥胖不是单纯的皮下脂肪型肥胖,而是在内脏之间堆积了很多油脂而形成的“内脏脂肪型腹部肥胖”。
并且已明确指出,这种“内脏脂肪型腹部肥胖”是引起所有与血液相关疾病的最根本的原因。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把因内脏脂肪增加而导致的血糖与血压上升等合并症命名为“代谢综合症”。
内脏脂肪能使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分别增加10倍、2~3倍和3倍。
所以对于现代人来说,腹部肥胖已不仅仅是外形上的问题,它已经成为了“成人病的定时炸弹”。
尤其是韩国人,与西方人相比,内脏脂肪堆积型的人很多。
据“国民健康营养调查”结果显示,近3年来,国内代谢综合症患者增加了18.6%,其增加幅度很大,在3年的时间里增加了4.4%,也就是说增加了两百万名。
就算是体质指数和体重都正常,但是比起腿部来说腹部凸出来的、属“蜘蛛型体形”的人,更易患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疾病。
究其原因,亦为招来代谢症候群的内脏脂肪型肥胖。
因此,肥胖的人或仅仅是肚子凸出来的人都一定要检查一下,看看自己有没有患代谢综合症的危险。
什么是内脏脂肪?
所谓皮下脂肪,就是皮肤下面的脂肪,而内脏脂肪是夹在腹腔内脏器之间的脂肪。
通过饮酒或吃一些高热量的食物所摄取的多余热量,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肝里的约有50~60g,储存在肌肉里的约有120~360g,其余大部分的能源则以脂肪的形式堆积在皮下或内脏周围,这就是损害健康的内脏脂肪。
内脏脂肪堆积在腹腔内壁近血管处,极易溶入血液中,使血中的胆固醇值升高、妨碍胰岛素的活动,从而诱发糖尿病及各种心血管疾病。
胰岛素的功能减退的话胰腺为了进行补救,会分泌更多的胰岛
素,从而引起高胰岛素血症。
其结果是,促进了肾脏的盐分再吸收从而引发高血压。
被称为“代谢综合症”的死亡四重奏首先是从内脏脂肪的堆积开始的。
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的不同之处
皮下脂肪
堆积在皮肤下的脂肪,在发育期发胖多为下皮脂肪增多。
此类脂肪主要分布在臀部、大腿、胳膊上,基本上不存在健康上的问题。
内脏脂肪
在划分胃与腹腔其它脏器的肠系膜之间由脂肪堆积而引起的肥胖。
在30岁后出现的腹部肥胖多为此种情况。
用腰围和臀围的比例来看腹部肥胖度
测量方法:腰围/臀围=腹部肥胖度
臀部周长最长的称为臀围,肚脐以下2cm的周长称为腰围。
女性的腰臀比在0.8以上,男性在1.0以上的话,即可定为腹部肥胖。
肥胖的原因
1)过量饮食
导致肥胖的原因众多,其中过量饮食占首位。
吃得太多的话摄取的热量比消耗的热量多,自然会堆积在体内。
其实这是在脂肪细胞中存储中性脂肪,其结果就是发胖。
2)不良的饮食习惯
不规则的饮食,暴饮暴食、零食及夜宵的过量摄入,以及以吃东西的方式来缓解压力等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导致肥胖的原因。
有很多人为了减少进食量而减少进餐次数,其实这种进餐习惯也会导致肥胖。
少吃一顿,就会因空腹的时间长而更感饥饿,吃得也比平时更多。
这样一来,血糖值随之增加,由此促进胰岛素分泌,脂肪细胞的脂肪合成增加。
在摄取同等量的热量时,分多次进餐摄取就不会长肉,但如果一次性吃太多的话,被储藏的热量就会增加,进而脂肪随之增加。
3)运动不足
在治疗肥胖上,饮食调节占70%,活动(运动)占30%的比例。
在治疗肥胖时,运动疗法具有燃烧过度囤积的能量的作用。
同时,运
动又是维持健康与活力的必要项目,所以在治疗肥胖方面,它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4)其它
饮食习惯和运动不足是导致肥胖的原因。
但也有些肥胖是由于遗传因素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以及激素的原因,心理障碍等原因引起的。
肥胖与健康
1)肥胖对健康的影响
a.肥胖所带来的体重过高对肌肉、关节、心脏等都会形成负担,
即因肥胖而引发高血压和心脏病。
b.长胖后体重增加,会在腰或膝盖部位产生疼痛以及关节炎。
c.肥胖后脂肪在内脏堆积,由于这“内脏脂肪”,血液中的油脂(中
性脂肪)会逐渐增加,高脂血症就是这种状态,一旦有了高脂血症,血流就变得不顺畅血液浑浊。
继而,诱发各种末梢循环障碍及脑卒中(中风)。
d.肥胖会增加胰岛素抵抗而引起糖尿病、月经不调、不孕、子宫
癌、乳房癌、子宫肌瘤等多种妇科疾病。
2)由肥胖引起的多种症状
a.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症状是,即使轻微的运动也会呼吸急促
b.循环系统:产生高脂血症和高血压
c.糖尿病
d.消化系统:会产生脂肪肝和胆结石
e.
f.肌肉骨骼系统:体重的下压给关节带来压迫而产生疼痛
g.泌尿生殖系统
男性:性欲减退,在发育期生殖器仍不长
女性:经量过少,增加妊娠中毒的危险
中医学中有这样一句话:“不通则痛,通则不痛”,意思就是说,如果循环不畅通的话,就会产生疼痛,如果循环畅通的话疼痛就会消失。
肥胖是因为体内之气运行不畅,停滞于某处而产生的。
妨碍气流动的就是毒素。
所以要想治疗肥胖,就必须先祛除体内
的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