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第二章临床医学基础知识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10
第二章临床医学基础知识●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 临床医学的学科分类(P24)【常考】——后面的内容要注意,比如什么科是按什么手段来建立分类的,这样出题1.按治疗手段如以药物治疗为主的疾病归在内科学,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疾病归在外科学。
此外,还有理疗学、放射治疗学、核医学、营养治疗学和心理治疗学等2.按治疗对象传统的妇产科学、儿科学,此外,老年病学、围生医学、危重病医学、职业病学等都属于3.按人体的系统或解剖部位如口腔科学、皮肤性病学、眼科学、神经病学、耳鼻咽喉科学等。
还有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泌尿外科、胸外科等。
4.按病种如结核病学、肿瘤学、精神病学等。
5.按诊断手段如临床病理学、医学检验学、放射诊断学、超声诊断学等。
● 临床医学的主要特征(P25)【常考】1. 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2. 具有探索性3. 临床医学启动医学研究4. 临床医学检验医学成果循证医学的概念及核心内容(P26)概念——应用最多的有关信息(最佳的证据),通过谨慎、明确和明智的确认和评估,做出医学决策的实践活动。
核心内容——医生对患者建议或实施任何诊断(如拍X 线片)、治疗(如开某种降压药)或预防保健(如每年做一次妇科检查)措施,都要尽可能基于可靠的证据,证明这种措施确实对患者有益,并且尽可能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比。
【常考】可靠的证据——随机对照试验问诊和病史采集的主要内容(P27)(里面对应的内容要认真看)1. 患者一般情况:如身高、体重、姓名、年龄2. 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3. 现病史:此次患病后的全过程4. 既往史:包括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经患过的疾病(包括各种传染病)、外伤手术、预防注射过敏,特别是与目前所患疾病有密切关系的情况5. 个人史和家族史,女性还应包括月经史和生育史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P27)【必考】第 2 页视触叩听临床实验室检查的主要内容(P28)1. 血液学检验2. 体液与排泄物检验(这里常考)尿液一般检测包括:①一般性检测:尿量、气味、外观、比重、酸碱度等②化学检验: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胆原、尿胆红素等③尿沉渣(显微镜)检测:细胞、管型、结晶体等。
第二章临床医学基础知识1.临床专业学科的建立方式(重点)①按治疗手段建立的学科②按治疗对象建立的学科③按人体的系统或解剖部位建立的学科④按病种建立的学科⑤按诊断手段建立的学科2. 临床医学的主要特征①临床医学的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②临床工作具有探索性③临床医学启动医学研究④临床医学检验医学成果3.临床医学发展趋势①微观深入与宏观扩展②学科体系分化与综合③医学与高科技的结合日趋密切4.循证医学的概念及核心内容(重点)循证医学通常的定义是:应用最多的有关信息(最佳的证据),通过谨慎、明确和明智的确认和评估,做出医学决策的实践活动。
核心内容:医生对患者建议或实施任何诊断、治疗或预防保健措施,都要尽可能基于可靠的证据、证明这种措施确实对患者有益,并且尽可能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比。
目前公认最为可靠的证据是来自“随机对照试验”。
目前循证医学的代表性成果,是大量“临床指南”的制定和实施。
5.问诊和病史采集的主要内容(重点)①患者一般情况②主诉③现病史④既往史⑤个人史和家族史⑥(女性)月经史和生育史6.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掌握)①视诊②触诊③叩诊④听诊(俗称:望触叩听)7.临床实验室检查的主要内容(重点)①血液学检验②体液与排泄物检验③生化学检验④免疫学检验⑤病原学检验8.疾病的X线图像改变(重点)疾病X线图像改变:①大小改变②位置改变③形态改变④轮廓改变⑤密度改变⑥功能改变9.药品的概念(重点)我国管理部门对药品的定义为: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药物选择原则①: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选择用药②:根据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的特点选择药物③: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来选择用药④根据药物的价格或效应来选择用药合理用药首先明确疾病的诊断,有选择性地用药;其次,在初步确定使用哪一类药物后,要根据所选药物的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的特点制定合适的剂量、给药途径、疗程等。
第二章临床医学基础知识第一节概述1. 现代医学分为: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
2.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诊断学。
(内外妇儿诊)3. 临床医学的分类:●按治疗手段:内科学(药物),外科学(手术),理疗学,放射治疗学,核医学,营养治疗学,心理治疗学。
●按治疗对象:妇产科学,儿科学,老年病学,围生医学,危重病医学,职业病学。
●按人体系统或解剖部位:口腔科学,皮肤性病学,眼科学,神经学,耳鼻咽喉科学。
●按病种:结核病学,肿瘤学,精神病学。
●按诊断手段:临床病理学,医学检验学,放射诊断学,超声诊断学。
4. 临床医学的4个特征:临床研究的服务对象是人;临床工作具有探索性;临床医学启动临床研究;临床医学检验医学成果。
5. 临床医学的3个发展趋势:●微观深入与宏观扩展:环境医学、社会医学、职业医学、临床流行病学相继出现。
●学科体系分化与综合:儿科学、妇科学、产科学之间相互渗透形成了围生医学。
●医学与高科技的结合日益密切。
6. 循证医学:应用最多的有关信息(最佳的证据),通过谨慎、明确和明智的确认和评估,做出医学决策的实践活动。
7. 循证医学是一种医学观,其核心内容是:医生对患者建议或实施任何诊断、治疗、预防保健措施,都要尽可能基于可靠的证据,证明这种措施确实对患者有益,并且井可能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比。
目前认为最可靠的证据来自“随机对照试验”。
循证医学的代表性成果是“临床指南”。
8. 循证医学注重成本-效果分析,使卫生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利用。
9. 循证医学针对的对象是病人群体或人群。
10. 影响循证决策的三个要素中价值取向必须体现出资人(通常是病人和民众)的价值取向。
11. 通过筛检可有效地发现的早期疾病的有:高血压、子宫颈癌、直肠癌、青光眼、弱视等。
12. 应激时不会出现外周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加。
13. 人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健康管理师考试考点-第二章临床医学基础知识第二章临床医学基础知识【临床医学的学科分类】:1. 按治疗手段分:以药物治疗为主的内科学,以手术治疗为主的外科学,理疗学,放射治疗学,核医学,营养治疗学和心理治疗学。
2. 按治疗对象分:妇产科学,儿科学,老年病学,围生医学,危重病医学,职业病学。
3. 按人体系统或解剖部位分:口腔科学,神经病学,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胸外科。
4. 按病种分:结核病学,肿瘤学,精神病学。
5. 按诊断手段分:临床病理学,医学检验学,放射诊断学,超声诊断学。
【临床医学的四大主要特征】:1. 临床医学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2. 临床工作具有探索性3. 临床医学启动医学研究4. 临床医学检验医学成果【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1. 微观深入与宏观扩展2. 学科体系分化与综合3. 医学与高科技的结合日益密切【现代医学主要诊断方法和技术】:1. 问诊和病史采集(患者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和家族史)2. 体格检查(视诊、触诊、叩诊、听诊)3. 实验诊断(血液学检验、体液与排泄物检验、生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病原学检验)4. 医学影像检查(X线成像、CT检查、超声成像、磁共振成像MRI)5. 其他临床辅助检查(心电图、核医学、内镜检查)【现代医学主要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2. 手术治疗3. 介入治疗4. 物理疗法5. 生活方式干预治疗6. 心理治疗【药物选择的原则】:1. 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选择用药2. 根据药物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特点来选择药物3.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来选择用药4. 根据药物的价格或效应来选择用药【临床医学和健康管理的相互关系】:临床医学是学科基础,健康管理是学科延伸。
【临床医学和健康管理的主要区别】:临床医学健康管理服务目的不同已病人为中心,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为重点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健康风险因素预防为重点服务对象不同患有各种疾病的人群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
第二章临床医学基础知识考点1 现代临床医学专科化的原因①人类疾病繁多;②诊断技术层出不穷;③治疗方法复杂多样;④临床医生对日益增长的知识和复杂的技术难以全面掌握。
考点2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1.微观深入与宏观扩展:研究工作从细胞向亚细胞再向分子水平不断地深入,新学科相继出现;2.学科体系分化和综合:学科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日趋明显;3.医学与高科技的结合更加密切:不断创造出新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考点3 临床医学的特征①临床医学研究和服务的対多;②临床医学具有探票③临床医学启动医学研究;④临床医学检验医学成果(离体研究的成果不一定适用于整体或在体的情况,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完全取代人体试验的结果)。
考点4 临床医学的学科分类(重点掌握)现代医学临床专业学科的5种分类方式如下:考点5 循证医学1.定义:循证医学是应用最多的有关信息(最佳的证据),通过谨慎、明确和明智的确认和评估做出医学决策的实践活动。
2.核心内容:①医生对患者建议或实施任何诊断(如拍X线片)、治疗(如开某种降压药)或预防保健(如每年做一次妇科检查)措施都要尽可能基于可靠的证据,证明这种措施确实对患者有益,并且尽可能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比”。
②目前公认最为可靠的证据是来自“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
③循证医学的代表性成果,是大量“临床指南”的制订和实施。
④循证医学将“成本-效果分析”作为一个重要的列入内容:要求对现有众多的诊断、治疗或其他干预措施和临床决策,采用客观的证据予以卫生经济学评估,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满足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使卫生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利用。
' 、考点6 现代医学的诊断方法和技术1.问诊内容: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和家族史,月经史和生育史(女性)。
2.体格检查: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3.临床实验室检查主要内容:血液学检验、体液与排泄物检验、生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病原学检验。
考点7 诊断性实验的评价指标评价检验项目临床价值的指标有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性和诊断准确度。
第二章临床医学基础知识一、概述1、分类和主要特征①现代医学根据研究内容、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分为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②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直接面对患者实施诊断和治疗的一组医学学科;③临床医学不断细化原因:人类疾病繁多、治疗方法复杂多样、日益增长的知识和复杂的技术对临床医师难以掌握;④分类:按治疗手段、诊断手段(临床病理性、医学检验学。
放射诊断学、超声诊断学等)、治疗对象、按人体的系统或解剖部位建立(皮肤、神经病学等)、按病种建立;⑤专科化发展带来的问题:重治疗轻预防、关注疾病忽略患者、难以提供连续性的照顾、医疗费用升高;⑥疾病谱的改变导致了“全科医学”和“家庭医学”的诞生;⑦“全科医学”的基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2、临床医学特征①研究和服务对象是人、临床工作具有探索性、启动医学研究、临床医学检验医学成果;(人、探索、研究、成果);3、发展趋势:微观深入宏观发展、科学体系分化与综合、与高科技结合密切;4、循证医学①定义:应用最多的有关信息,通过谨慎、明确和明智的确认和评估,做出医学决策的实践活动;②核心内容:尽可能基于可靠的证据、尽可能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比;③特点:采用客观的证据予以卫生经济学评估,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满足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使卫生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利用;二、现代医学主要诊断方法和技术1、问诊①了解患者症状的最基本方法;其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和家族史;②主诉:患者感受的痛苦和最明显的症状、本次就诊的主要原因及持续时间;2、体格检查①包括视诊、触诊、叩诊、听诊;是了解患者体征的最基本方法;三、实验诊断1、临床实验室检查①血液学诊断目的:血液和造血组织的原发性血液病、非造血细胞疾病所致的血液学变化的检查;包括抗凝和纤溶功能的检验、溶血的检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红白细胞、血小板相关检测等;②血液的一般检测包括:血液常规检测、网织红细胞检测和红细胞沉降率检测;而血液常规检测又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相关检测;③体液与排泄物检验④生化学检验:包括糖蛋白质检验、电解质和微量元素检验、血气分析和酸碱平衡、酶学检验、激素和内分泌、药物和毒物浓度检测等;(即血液中物质的测定);⑤肝功能实验:血清***测定、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⑥肾功能测定:肾小球滤过功能、血清肌酐测定、血尿素氮测定、肾小管重吸收酸化等;⑦免疫学检验:包括免疫功能检查、临床血清学检查、肿瘤标志物等;(肿瘤诊断的依据:获得病理组织学证据);⑧病原学检验3、常用诊断学实验的评价指标①诊断灵敏度;对某种疾病具有鉴别、确认的能力;②诊断特异性:指某检验项目确认无某种疾病的能力;③诊断准确度:所有检验结果中诊断确诊结果的百分比;④ROC曲线:临床应用性能分析评价表;四、医学影像检查1、X线成像①高密度、高厚度组织在X线片呈白色,低密度、低厚度组织呈黑色;(高、白)②多用于检测呼吸系统、骨关节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③该检查为组织的重叠现象;碘造影剂有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④X线检查分为普通检查和造影检查;普通检查为不引入造影剂的一般性透视或拍片检查;造影检查分为高密度造影剂和低密度造影剂两种;⑤摄影检查能将组织的厚度、密度改变永久性地记录在照片上,缺点是只能得到一个方向的重叠图像;⑥疾病X线图像的改变可以是大小、密度、形态、轮廓、功能的改变;2、CT检查①X线束穿过人体特定层面进行扫描,是基于人体对射线吸收衰减不同形成的图像;②优点:能检测组织的密度变化;缺点:较难发现器官组织结构的功能变化、不宜检测四肢小关节、难以显示空腔器官的粘膜变化;3、超声成像①振动频率在20 000次/秒以上;②可将人体器官分成四种声学类型:无回声型、低回声型、强回声型、含气型;③超声检查的主要用途:器官的大小形态、囊性器官的形态走向、检测心脏血管的结构功能;检测脏器内各种占位性病变的物理特性、对积液的多少作出估计;胎儿、进行穿刺或组织活检;4、磁共振成像(MRI)①利用人体氢原子核在磁场中受射频脉冲激动后共振②优点:无射线损害,图像不受人体正常组织的干扰;缺点:检查时间较长;小关节小部位的成像开展不普及,运行费用高;5、心电图检查①广泛用于各种危重患者的抢救、药物作用和电解质紊乱的检测等;②用于诊断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心肌梗死;房室肥大、心肌受损和心肌缺血等;对于斑膜活动、心音变化、心肌功能状态等不能提供直接判断;6、内镜检查①可以直接观察到脏器内腔病变,确定其部位、范围,并可进行活检及某些治疗;②主要用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的检测;③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的检查;下消化道内镜检查主要是结肠;五、现代医学主要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①药物治疗是最常用和做主要的治疗方法;定义: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规定有适应症或功能主治,规定用法和用量的物质;(保健品不是药品)②不良反应:所有不符合用药目的并为患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有害反应;③药物选择原则:根据疾病严重程度;根据药物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特点选择药物;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根据药物的价格或效应选择;④药源性疾病:由用药引起的人体功能或组织结构的损害;分类有:甲型(量效关系密切,药物本身引起);乙型(量效关系不密切,与人体特异体质有关);长期用药致病型(如抗高血压药物可乐定停用会出现血压不稳定);药后效应型(激素抗生素类);⑤当病情危重时可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来选用抗菌谱较广的药物;2、手术治疗①可根据专科、复杂程度(大、中等、小手术)、急缓程度(急诊手术、择期手术、限期手术)、远期的影响(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无菌程度(无菌手术、污染手术、感染手术);②腔镜手术:广泛用于胃肠外科、肝胆外科、血管外科、肿瘤外科等;(错误:神经外科)3、介入治疗①血管性介入技术:经导管血管、心脏瓣膜成形术、射频消融术等;②非血管介入技术:经皮、内支架、结石等字眼;③内镜下的介入技术:经胃镜、鼻腔镜等;4、放射治疗:全身反应包括血液系统、肠胃系统、神经系统等;5、物理治疗:包括电疗、超声波疗法(500—1000kHz)、光疗法、高压氧疗法、生物反馈法、磁疗法等;六、临床医学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①健康管理是临床医学的学科延伸;②临床医学是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
第二章-临床医学基础知识◆现代医学,分为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直接面对患者实施诊断和治疗的一组医学学科。
◆现代临床医学的显著特征:专科化。
◆临床医学的学科分类(5种建立方式):(能根据学科名判断属于何种方式建立的学科)(1)按治疗手段建立的学科:药物治疗为主的内科学,手术治疗为主的外科学。
还有理疗学、放射治疗学、核医学、营养治疗学、心理治疗学等。
(2)按治疗对象建立的学科:妇产科学、儿科学、老年病学、围生医学、危重病医学、职业病学等。
(3)按人体的系统或解剖部位建立的学科:口腔科学、皮肤性病学、眼科学、神经病学、耳鼻咽喉科学等。
(4)按病种建立的学科:研究对象往往是具有相同病因或特点的组疾病,如结核病学、肿瘤学、精神病学等。
(5)按诊断手段建立的学科:如临床病理学、医学检验学、放射诊断学、超声诊断学等。
◆与一般的应用学科相比,临床医学的主要特征:(1)临床医学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
(最大特点)(2)临床工作具有探索性。
(与许多应用科学的显著区别之一)(3)临床医学启动医学研究。
(4)临床医学检验医学成果。
(动物实验的结果并不能完全取代人体试验的结果)◆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1)微观深入与宏观扩展:研究工作不断由细胞水平向亚细胞水平,甚至分子水平深入。
许多新学科相继出现。
(2)学科体系分化与综合:医学学科不断分化,学科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日趋明显。
(3)医学与高科技的结合日趋密切:不断创造出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循证医学定义是,”应用最多的有关信息(最佳的证据),通过谨慎、明确和明智的确认和评估,做出医学决策的实践活动”。
◆循证医学核心内容是医生对患者建议或实施任何诊断(如拍X线片)、治疗(如开某种降压药)或预防保健(如每年做一次妇科检查)措施,都要尽可能基于可靠的证据,证明这种措施确实对患者有益,并且尽可能有较好的成本一效益比。
◆循证医学目前公认最为可靠的证据是来自”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
第二章临床医学基础知识第一节1.临床医学的学科分类和主要特征(掌握)临床医学的概念: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直接面对患者实施诊断和治疗的一组医学学科,如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科学等都属于临床医学。
学科分类:1、按治疗手段建立的学科;2、按治疗对象建立的学科;3、按人体的系统或解剖部位建立的学科;4、按病种建立的学科;5、按诊断手段建立的学科。
主要特征:1、研究和服务对象是人;2、具有探索性;3、启动医学研究;4、检验医学成果。
发展趋势:微观深入与宏观扩展;学科体系分化与综合;医学与高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
2.循证医学的概念及核心内容(掌握)循证医学通常的定义是:应用最多的有关信息(最佳的证据),通过谨慎、明确和明智的确认和评估,做出医学决策的实践活动。
核心内容:医生对患者建议或实施任何诊断、治疗或预防保健措施,都要尽可能基于可靠的证据、证明这种措施确实对患者有益,并且尽可能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比。
第二节1.问诊和病史采集的主要内容(掌握)①患者一般情况②主诉③现病史④既往史⑤个人史和家族史⑥(女性)月经和生育史2.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掌握)①视诊②触诊③叩诊④听诊(俗称:望触叩听)3.临床实验室检查的主要内容(掌握)①血液学检验②体液与排泄物检验③生化学检验④免疫学检验⑤病原学检验4.疾病的X线图像改变(掌握)疾病X线图像改变:①大小改变②位置改变③形态改变④轮廓改变⑤密度改变⑥功能改变5.CT检查的优缺点(掌握)优点:CT图像为人体组织断面像,其密度分辨率明显优于X线检查图像,能良好地显示人体内各部位的器官结构,除发现形态改变外,还能检查组织的密度变化,扩大了影像学的检查范围。
缺点:CT检查是有射线的检查方法,较难发现器官组织结构的功能变化,个别部位如颅底部骨伪影可影响后颅凹脑组织检查;因成像野的限制,不宜检查四肢小关节,难以显示空腔器官的黏膜变化;做强化扫描时有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存在。
第二章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第一节 概述一、临床医学的学科分类1.按治疗手段建立的学科P242.按治疗对象建立的学科P243.按人体系统或解剖部位建立的学科P244.按病种建立的学科P245.按诊断手段建立的学科P25二、临床医学的主要特征P25三、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P25(了解)四、循证医学1.定义P262.核心内容P263.最为可靠的证据P264.代表性成果P26第二节 现代医学主要诊断方法和技术一、问诊和病史采集问诊的主要内容P27二、体格检查P27三、实验诊断1.血液学检验P282.体液与排泄物检验P283.生化学检验P284.免疫学检验P295、病原学检验P29四、医学影像检查1、X线成像P302、CT检查P313、超声成像P334.磁共振成像P34五、其他临床辅助检查1.心电图检查P352.核医学检查P353.内镜检查P35第三节 现代医学主要治疗方法一、药物治疗定义P36给药途径P361.药物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P37(了解即可)2、药物的选择原则P373、合理用药P374.抗生素的合理用药P38二、手术治疗1.不利影响P382.常见并发症P383.显微外科手术、腔镜手术P39三、介入治疗定义P391、血管性介入技术P392、非血管性介入技术P393、内腔镜下介入技术P39四、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的全身反应P40五、物理治疗P40第四节 临床医学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一、健康管理与临床医学的相互关系1、临床医学是健康管理的学科基础P41(了解即可)2、健康管理是临床医学的学科延伸P41(了解即可)3、健康管理与临床医学的融合并存P42(了解即可)二、健康管理与临床医学的主要区别1、服务目的不同P422.服务对象不同P423.服务模式不同P42三、临床医学在健康管理中的实际应用1、临床医学诊断方法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P422、临床医学非药物疗法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P423、临床医学指南或共识的应用P434、临床医学思维方法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P43。
健康管理师考试章节要点重点—第二章临床医学基础知识第二章临床医学基础知识第一节概述现代医学根据研究内容,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分为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直接面对患者,实施诊断和治疗的一组医学学科一、现代医学专科化的原因①人类疾病繁多②诊断技术层出不穷③治疗方法也复杂多样④医生对日益增长的知识和复杂的技术难以全面掌握二、为什么出现全科医生或家庭医生?1993年中华医学会全科医生分会成立,标志着我国全科医生正式成为一个临床医学专科①重治疗、轻预防②关注疾病而忽略患者③关注本专科的问题,而忽略其他专科问题,难以提供连续性的照顾④医疗费用的急剧升高等⑤疾病谱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三、临床医学的学科分类(人-通过什么诊断出-哪个部位-得了什么病-如何治疗)①按治疗对象建立的学科(儿科、妇科、老年病学、围生医学、危重病学、职业病学)②诊断手段建立的学科(临床病理学、医学检验学、放射科、超声诊断学)③按人体的系统或解剖部位建立的学科④按病种建立的学科,如结核病,肿瘤,精神病⑤按治疗手段建立的学科,内科(药物)和外科(手术),还有理疗,放射,核,医学,营养治疗,心理治疗等等四、临床医学的主要特征①临床医学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其复杂性大大超过其他自然学科,②临床工作具有探索性③临床医学启动医学研究④临床医学检验医学成果五、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①微观深入与宏观扩展;②学科体系分化与综合;③医学与高科技的结合日趋密切六、循证医学医生对患者建议或实施任何诊断治疗,或预防保健的措施,都尽可能基于可靠的证据并尽可能的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比最可靠的证据来自随机对照实验的证据,代表成果是大量临床指南的制定和实施第二节现代主要的诊断方法和技术现代医学的诊断包括①病因诊断,②病理解剖诊断,③病理生理诊断项目包括①问诊和病史采集②体格检查: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等③临床实验室检查:比如血液学检查,体液与排泄物检验、生物化学检查、免疫学检查、病原学检查等④辅助检查:比如心电图,x线,超声波等一、问诊内容①患者一般情况②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③现病史:此次患病后的全过程④既往史:包括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经患过的疾病,外伤手术,预防注射,过敏等等⑤个人史和家族史,女性还应包括月经史和生育史二、体格检查是客观的了解和评估患者身体状况的最基本的检测方法①视诊②触诊,尤其是用于腹部检查③叩诊:根据手法和目的分为间接叩诊和直接叩诊。
第二章—临床医学基础知识知识点汇总一、概述1、临床医学的学科分类:1)按治疗手段建立的学科;2)按治疗对象建立的学科3)按人体系统或解剖部位建立的学科;4)按病种建立的学科5)按诊断手段建立的学科2、临床医学的主要特征:1)临床医学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2)临床工作具有探索性;3)临床医学启动医学研究;4)临床医学检验医学成果。
3、循证医学1)循证医学概念:应用最多的有关信息,通过谨慎、明确和明智的确认和评估,做出医学决策的实践活动。
2)循证医学核心内容:医生对患者建议或实施任何诊断、治疗或预防保健措施,都要尽可能基于可靠的证据,证明这种措施确实对患者有益,并且尽可能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比。
二、现代医学主要诊断方法和技术1、问诊和病史采集的主要内容1)患者的一般情况2)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3)现病史:此次患病后的全过程4)既往史:包括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经患过的疾病5)个人史和家族史,女性还有月经史和生育史。
2、体检检查的基本方法视诊、触诊、叩诊、听诊3、临床实验室检查的主要内容1)血液学检验 2)体液与排泄物的检验3)生化学检验 4)免疫学检验5)病原学检验4、疾病的 X 线图像表现1)大小改变 2)位置改变 3)形态改变 4)轮廓改变 5)密度改变 6)功能改变5、CT 检查的优缺点优点:CT图像为人体组织断面像,密度分辨率明显优于 X 线检查图像,能良好地显示人体内各部位的器官结构,除发现形态改变外,还能检查组织的密度变化,扩大了影像学的检查范围。
缺点:CT检查是有射线的检查方法,较难发现器官组织结构的功能变化,个别部位如颅底部骨伪影可影响后颅凹脑组织检查;因成像野的限制,不宜检查四肢小关节,难以显示空腔器官的粘膜变化;做强化扫描时有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存在。
6、超声检查的主要用途1)检测实质性脏器的大小、形态及物理特性2)检测某些囊性器官的形态、走向及功能状态3)检测心脏、大血管和外周血管的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状态4)检测脏器内各种占位性病变的物理特性5)检测积液的存在与否及对积液量的多少作出估计6)产科可确定妊娠,判断胎位、胎儿数量;确定胎龄,评价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发现胎儿畸形;评定胎儿生理功能;超声引导下对胎儿进行治疗7)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做针吸细胞学或组织活检,或治疗某些引流及药物注入治疗。
第二章临床医学基础知识考点内容详解(备注:本章内容考试出题占比大约5 %,带★的考点为大考点)第一节概述◎考点1、临床医学的学科分类1.按治疗手段:如以药物治疗为主的疾病归在内科学,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疾病归在外科学。
此外,还有理疗学、放射治疗学、核医学、营养治疗学和心理治疗学等;2.按治疗对象:传统的妇产科学、儿科学,此外,老年病学、围生医学、危重病医学、职业病学等都属于3.按人体的系统或解剖部位:如口腔科学、皮肤性病学、眼科学、神经病学、耳鼻咽喉科学等。
还有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泌尿外科、胸外科等。
4.按病种:如结核病学、肿瘤学、精神病学等。
5.按诊断手段:如临床病理学、医学检验学、放射诊断学、超声诊断学等。
★考点2、临床医学主要特征:1)临床医学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2)临床医学具有探索性;3)临床医学启动医学研究;4)临床医学检验医学成果。
★考点3、循证医学1)循证医学概念:应用最多的有关信息,通过谨慎、明确和明智的确认和评估,做出医学决策的实践活动。
2)循证医学核心内容:医生对患者建议或实施任何诊断(如拍X 线片)、治疗(如开某种降压药)或预防保健(如每年做一次妇科检查)措施,都要尽可能基于可靠的证据,证明这种措施确实对患者有益,并且尽可能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比。
第二节现代医学主要诊断方法和技术★考点4、问诊和病史采集的主要内容1)患者的一般情况;2)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3)现病史;4)既往史;5)个人史和家族史,女性还有月经史和生育史。
◎考点5、体检检查的基本方法:视诊、触诊、叩诊、听★考点6、临床实验室检查的主要内容: 血液学检验、体液与排泄物的检验、生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病原学检验◎考点7、疾病的X 线图像改变包括: 大小、位置、形态、轮廓、密度、功能等改变。
◎考点8、CT 检查的优缺点优点:密度分辨率优于X 线,能良好地显示人体内各部位的器官结构,除发现形态改变外,还能检查组织的密度变化,扩大了影像学的检查范围。
第一章临床医学基础知识22个常用概念第一节概述1:临床医学得学科分类与主要特征(24页):●按治疗手段建立得学科●按治疗对象建立得学科●按人体得系统或解剖部位建立得学科●按病种建立得学科●按诊断手段建立得学科2、全科医学(25页)1969年,“家庭医学”在美国成为第20个医学专科;1993年,全科医学在我国正式成为一个临床医学专科;3:临床医学得主要特征(25页)临床医学研究个服务得对象就是人临床工作具有探索性临床医学启动医学研究临床医学检验医学成果4:临床医学得发展趋势(25页)微观深入与宏观扩展学科体系分化与综合医学与高科技得结合日趋密切5:循证医学(26页)循证医学通常得定义就是“应用最多得有关信息(最佳得证据),通过谨慎、明确与明智得确认与评估,做出医学决策得实践活动”。
从临床医学得角度来说,“循证医学”可以理解为一种“医学观”6、循证医学核心内容医生对患者建议或实施任何诊断(如拍x线片)、治疗(如开某种降压药)或预防保健(如每年做一次妇科检查)措施,都要尽可能基于可靠得证据,证明这种措施确实对患者有益,并且尽可能有较好得成本一效益比。
目前公认最为可靠得证据就是来自“随机对照试验”得证据。
目前,循证医学得代表性成果,就是大量“临床指南”得制订与实施。
第二节现代医学主要诊断方法与技术7:临床诊断方法与技术(26页):①病因诊断:根据致病原因而提出得诊断,说明了疾病得本质;②病理解剖诊断(病理形态诊断):即根据病变组织器官得形态改变进行得诊断;③病理生理诊断(功能诊断):即根据器官功能状况作出得诊断。
8:问诊内容主要包括(27页):①患者一般情况;②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得痛苦或最明显得症状,也就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得原因及其持续时间;③现病史:此次患病后得全过程;④既往史:包括患者既往得健康状况与过去曾经患过得疾病(包括各种传染病)外伤手术、预防注射、过敏,特别就是与目前所患疾病有密切关系得情况;⑤个人史与家族史,女性还应包括月经史与生育史。
9:体格检查(27页~28页):视诊、触诊、叩诊、听诊10:实验诊断(28页~29页)临床实验室检查主要内容(28页~29页):1)血液学检验血液与造血组织得原发性血液病以及非造血细胞疾病所致得血液学变化得检查。
2)体液与排泄物检验对尿、粪与各种体液以及胃液、脑脊液、胆汁等排泄物、分泌液得常规检验。
尿液一般检测包括:一般性状检测:尿量、气味、外观、比重、酸碱度等;化学检测: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胆原、尿胆红素等;尿沉渣(显微镜)检测:细胞、管型、结晶体等。
3)生化学检验对组成机体得生理成分、代谢功能、重要脏器得生化功能、毒物分析及药物浓度监测等得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4)免疫学检验主要包括:免疫功能检查、临床血清学检查,以及肿瘤标志物等得临床免疫学检测检验。
肿瘤标志物就是指:在肿瘤发生与增殖得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得一类物质。
5)病原学检验感染性疾病得常见病原体检查、医院感染得常见病原体检查、性传播性疾病得病原体检查,细菌耐药性检查等。
(二)实验诊断得临床应用与评价1.正确选择实验室检查项目实验室对有关标本检测得结果,可以有不同得临床意义。
2.常用诊断性实验得评价指标评价检验项目临床价值得指标有“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性”、“诊断准确度”(1)诊断灵敏度:指某检验项目对某种疾病具有鉴别、确认得能力。
胰淀粉酶—急性胰腺炎(2)诊断特异性:指某检验项目确认无某种疾病得能力,它得数学式为所有非患者中获得真阴性结果得百分数。
(3)诊断准确度:指某检验项目在实际使用中,所有检验结果中诊断准确结果得百分比。
3.ROC曲线对定量性检验项目临床应用性能评价得方法,最常用得为“接受操作特性图”或称为“临床应用性能分析评价图”,常应用于两种以上诊断性检验得诊断价值得比较。
11、医学影像检查(30页)有X线检查、超声成像、CT成像与磁共振(MRI)成像12、X线成像(30页)X线检查可获永久性图像记录,对复查疾病进展有重要帮助,就是呼吸系统、骨关节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得首选影像学检查。
1、检查方法按照X线检查手段不同分为普通检查与造影检查两种。
普通检查为不引入造影剂得一般性透视或拍片检查。
造影检查为将造影剂引入体内得腔、隙、管、道内得检查。
2.数字X线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1)数字X线成像(DR):就是将普通X线摄影装置或透视装置同电子计算机相结合,使X线信息由模拟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而得到数字图像得成像技术。
(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就是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辅助成像得血管造影方法。
3、疾病X线图像表现大小改变,如心影增大;位置改变,如关节脱位等;形态改变,如各个系统得发育异常、炎症、肿瘤、外伤等都产生形态结构变化;轮廓改变,如心脏病、心包病变、骨关节疾病得诊断依靠这些器官外形轮廓得变化;密度改变,如肺内渗出、肿瘤致肺内异常密度增高,骨骼炎症、肿瘤致骨骼密度降低或破坏;功能改变,如某些疾病发生功能变化,如心包积液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等。
13、CT检查(31页)1.CT检查优缺点(1)优点:能良好地显示人体各部位得器官结构,除发现形态改变外,还能检查组织得密度变化。
(2)缺点:CT检查就是有射线得检查方法,较难发现器官组织结构得功能变化,个别部位如颅底部骨伪影可影响后颅凹脑组织检查;因成像野得限制,不宜检查四肢小关节,难以显示空腔器官得黏膜变化;做强化扫描时有造影剂得不良反应存在。
14、超声成像(33页)超声检查得主要用途:(1)检测实质性脏器得大小、形态及物理特性。
(2)检测某些囊性器官(如胆囊、胆道、膀胱与胃等)得形态、走向及功能状态。
(3)检测心脏、大血管与外周血管得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状态,对各种先天性、后天性心脏病、血管畸形及闭塞性血管病变得诊断。
(4)检测脏器内各种占位性病变得物理特性。
鉴别占位病变得实质性、囊性,还就是囊实混合性,部分还可鉴别良、恶性。
(5)检测积液(如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胆囊积液、肾盂积液及脓肿等)得存在与否,以及对积液量得多少作出估计。
(6)产科上可确定妊娠,判断胎位、胎儿数量;确定胎龄,评价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发现胎儿畸形;评定胎儿生理功能。
超声引导下还可对羊水、脐血、胎儿组织取样做染色体等实验室检查,或对胎儿进行宫内治疗。
(7)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做针吸细胞学或组织活检,或进行某些引流及药物注入治疗。
15、磁共振成像(34页)MRI就是利用人体氢原子核(质子)在巨大、恒定、均匀磁场中受射频脉冲激动后共振,经接收线圈接收后计算机处理得人体断面图像。
16、核医学检查(35页)核医学就是一门利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诊断与治疗疾病得学科。
17、内镜检查(35页)内镜就是一种光学仪器,由体外经过人体自然腔道送入体内,对体内疾病进行检查。
包括硬式内镜、可曲式内镜、纤维内镜与电子内镜。
借助内镜可以直接观察到脏器内腔病变,确定其部位、范围,并可进行照相、活检及进行某些治疗。
在诊断上,内镜应用最广者就是消化道与支气管得检查。
第三节现代医学主要治疗方法18、药品定义(36页)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得疾病,有目得地调节人得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与用量得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与诊断药品等。
19、药物选择原则(37页)1.根据疾病得严重程度选择用药。
2.根据药物药动学与药效学得特点选择药物。
3.根据患者得个体差异来选择用药。
4.根据药物得价格或效应来选择用药。
20、合理用药(37页)要做到合理用药,首先要明确疾病得诊断,有选择性地用药;其次,在初步确定使用哪一类药物后,根据所选药物得药效动力学与药代动力学得特点制订合适得剂量、给药途径、疗程等。
此外,要考虑可能出现得药物不良反应,最好达到个体化给药。
联合用药既可以利用几种药物得协同作用以增强治疗效果,也能减少单一用药得剂量,从而使每一种药物得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但不合理得联合用药也会产生不良得后果,因此,在联合使用时要了解药物之间得相互作用。
癫痫—单一用药高血压—联合用药21、药源性疾病(37页)就是由于用药引起得人体功能或组织结构得损害,并具有相应临床经过得疾病,它就是医源性疾病得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分类:1.甲型量效关系密切,就是由于药物本身或其代谢物引起得疾病,就是药物固有作用得增强与持续作用得结果。
此型药源性疾病多数可以预测,发生率较高但死亡率较低。
副作用、毒性反应、继发反应、首剂反应、后遗反应、停药综合征2、乙型量效关系不密切,此型药源性疾病难以预测,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主要包括变态反应。
3.长期用药致病型如长期应用地西泮类镇静催眠药者,停药后可出现焦虑;抗高血压药物可乐定突然停用,可出现血压升高。
4.药后效应型包括药物应用后导致得恶性肿瘤与生殖毒性得发生,如抗生育、致畸或通过母乳对婴儿引起得过敏反应。
这些药物包括性激素类、某些免疫抑制剂、某些抗生素等。
22、抗生素得合理用药细菌对抗生素得耐药机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产生灭活酶使抗生素失活;②改变靶物质产生耐药性;③降低抗生素在菌体内得积聚。
合理使用抗生素包括合理选药与合理给药两方面。
选择抗生素时,首先应分析可能得致病菌并据此来选用敏感得抗生素,一般应用药物敏感试验来筛选抗生素。
当病情危重时则应根据患者得感染部位、可能感染得菌群来选用抗菌谱较广得药物。
23、手术分类(38页)根据专科分为:骨科手术、泌尿外科手术、妇科手术、产科手术、脑外科手术、胸外科手术等。
根据操作复杂程度分为:大手术、中等手术、小手术。
根据急缓程度分为:急诊手术、限期手术、择期手术;肿瘤手术。
根据远期影响分为: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造瘘术、消化道短路)。
根据无菌程度分为:无菌手术、污染手术、感染手术。
24、手术对机体得不利影响(38页)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就是局部损伤,包括出血、组织破损、炎症及感染、瘢痕形成等。
另一方面就是对全身各系统得影响,如能量代谢增强、内分泌系统活跃、循环系统负担加重,腹部手术使消化系统功能受到抑制、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等。
手术后得常见并发症有手术后出血、切口得感染、切口裂开、肺不张及感染、尿潴留及感染等。
25、介入治疗概念(39页)就是指在医学影像或内镜得导向下,利用经皮穿刺与导管技术,通过药物、物理、化学等手段直接消除或减轻局部病变,从而达到治疗目得。
介入治疗具有微创、可重复性强、定位准确等特点,对有些疾病,其疗效优于传统内、外科治疗。
第四节临床医学在健康管理中得应用26、临床医学就是健康管理得学科基础(41页)健康管理得学科基础涉及医学、管理学与生物信息学等领域,就是相关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在健康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得应用概括,临床医学作为现代医学创新体系得重要组成部分,为健康管理奠定了坚实得学科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