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工工艺-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159
1、什么是车削运动?车削运动按作用可分为哪两种运动?2、车削过程中,工件上会形成哪几个表面?(如图示)已加工表面:工件上经过刀具切削后形成的新的表面;过渡表面:工件上由切削刀刃形成的那部分表面;待加工表面:工件上即将被切除金属层的表面;复习答案:车削运动:在车削过程中,为了切除多余的金属,必须使工件和刀具作相对的工作运动;按其作用,分为主运动、进给运动;指直接切削工件的被切削层,使之变为切屑运动,如:车削时工件的高速旋转运动;进给运动:使工件的多余材料不断被去除的工作运动,如:车削时车外圆的刀纵向进给运动和车端面刀的横向进给运动等。
待加工表面已加工表面过渡表面已加工表面过渡表面待加工表面外圆柱切削加工端面切削加工车削外圆柱面时,工件做旋转运动,刀具做沿着床身导轨方向(纵向方向)直线移动进给;车削端平面时,工件做旋转运动,刀具做沿着垂直床身导轨方向(横向方向)直线移动进给;我们已经学习了车削的基本概念及车削运动时的工作运动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两种,我们是否可以把这两种运动的大小以“量”的概念来描述呢?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切削用量的基本概念一、什么是切削用量?切削用量是表示主运动及进给运动大小的参数,是背吃刀量、进给量和切削速度v c 三者的总称,故又把这三者称为切削用量三要素。
、背吃刀量(a)p背吃刀量是指工件上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的垂直距离, 也就是每次进给时车刀切入工件的深度,故背吃刀量又称为切削深度;(其单位:mm).可用下列公式:车削外圆时,apd w-d ma p=2式中:d w—工件上待加工表面直径;d m—工件上已加工表面直径;1:车削外圆时已知工件直径为φ95mm;现用一次进给车至直径为φ90mm,求背吃刀量?请同学们自己算….横向进给运动待加工表面已加工表面过渡表面②思考题:车削端面时(如下图中)背吃刀量ap应是图中哪个尺寸?①2)、进给量(f)进给量是指工件每转一周时,车刀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它是衡量进给运动大小的参数(单位:mm/r )进给量又分为纵进给量以及横向进给量两种;如:车削外圆柱面纵进给量——沿着车床床身导轨方向的进给量图中:f表示横向进给量进行端平面的车削加工横进给量——刀具垂直车床床身导轨方向的进给量1、我们学习了切削用量的概念,切削用量包括哪三要素?2、重点讲解了切削用量三要素定义以及各参数的计算方法;我们已经知道了车削运动过程中主运动及进给运动用切削用量三要素来描述,那么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对对提高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直接的重要关系;那么请同学们课后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加工前,制定合理的切削用量要考虑那些因素?2、切削用量的选择一般采用什么样的原则?再见!。
车工工艺学课件
第一章:车床及其结构
1.1 车床的定义
车床是一种用于切削金属工件的机床,是机械加工中最常用的一种设备。
1.2 车床的基本结构
•主要包括床身、主轴、进给机构等组成部分。
•床身是车床的基础结构,支撑和固定车床各组成部件。
•主轴是主要用于带动工件旋转的部件。
•进给机构则用于控制工具在切削过程中的进给速度。
第二章:车削工艺
2.1 车削的概念
车削是利用车刀对工件进行定径切削的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加工中。
2.2 车削的工艺流程
1.首先进行工件的夹紧固定。
2.设定车床的主轴转速。
3.选择合适的切削刀具。
4.调整进给速度和刀具位置。
5.开始车削加工过程。
第三章:车削工艺的应用
3.1 攻丝加工
在车削过程中可以通过特殊的刀具进行内螺纹或外螺纹的切削加工,称为攻丝加工,常用于螺钉、螺母等零部件的加工中。
3.2 镗割加工
通过改变车床的工具刀具角度和位置,可以实现对工件孔内轮廓的切削加工,称为镗割加工,常用于制造轴承座等零部件。
结语
以上即为车工工艺学课件中的部分内容,车削是机械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掌握车削工艺对于提高工件加工质量、效率至关重要。
希望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车工工艺学知识,为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