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疾病诊断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175.00 KB
- 文档页数:43
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克雷伯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种亚急性或慢性疾病。
该疾病主要感染家
禽和家畜,特别是鸡、鸭、鹅、猪等。
本文将介绍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临床表现
1.感染后早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可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导致诊断困
难。
2.中期表现为发热、贫血、黄疸、肝其他病征等,慢性感染返祖现象明显。
3.后期表现为浅表淋巴结肿大、皮肤黏膜瘀点等。
二、实验室检测
1.细菌培养:从临床病例的疫区或疑似病例的动物内脏、血液等标本中,分离出疑似
鸡马立克氏菌的克雷伯菌属细菌,培养与病原菌的特异性反应可得到病原学证据。
2.血清学检测:抗鸡马立克氏菌抗体在感染初期不是很显著,需连续双份血清检测,
可双份滴度比较或单份抗体滴度。
诊断标准:抗体滴度升高为4倍以上。
3.病理学检查:鸡马立克氏病常伴随有器官组织的病理改变,如肝脾肿大、胆汁淤积、充血、灰白色肌纤维样丝状物、肝、胆汁道、脾、淋巴结、皮肤皮下组织及乳头下淋巴结
的单核细胞浸润等。
三、注意事项
1.鸡马立克氏病的毒力不如炭疽,故不会通过空气传播。
2.鸡、猪、狗等动物多数为慢性携带者,且无明显症状,但仍可危害人体健康。
3.防范措施:饮用的自来水及其它生产活动的用水要消毒处理,不饮用未消毒的河、
池水;土地要进行环境治理;食品加工要注意卫生;避免与感染动物接触,并做好个人卫
生学常识的普及工作。
第一章禽病診斷原則時代在變、飼養型態也不斷改變、現場問題和疾病也在改變,所以我們所面臨的挑戰也層出不窮。
我們的客戶的需求為何呢?除了我們的產品,也需要我們提供的服務—包括了疾病和飼養管理的專業知識,所以除了清楚了解我們的產品特性之外,也要不斷的充實自己,來滿足我們的客戶需求。
拜訪客戶時,除了介紹我們的產品之外,對客戶的抱怨要專注傾聽,並保持開放的態度,探究真正的原因。
現場診斷原則●發現雞場的所有異常,包括日齡與體型的相關度、異常的臨床症狀及死亡率等。
●立即、直接找出可能的相關致病原,輔以實驗室結果作為確診。
●找出其它的多重致病因子,包括雞種(基因遺傳),環境,營養,飼養管理等如何傾聽客戶的抱怨?●傾聽順序●飼料●雞隻●客戶對特定單一病原的懷疑●客戶對雞場的臨床症狀描述,如產蛋下降率、蛋殼品質、孵化率、飼料效率下降、性能等。
疾病的診斷原則●引發家禽疾病多半為多重因子,如雞種(基因遺傳),環境,營養,飼養管理等。
●對特定單一病原的懷疑。
●客戶對雞場的臨床症狀描述,如產蛋下降率、蛋殼品質、孵化率、飼料效率下降、性能等。
第二章控制疾病的三大原則1. 降低雞場內的病原量2. 減少雞隻與病原的接觸3. 增加雞隻的扺抗力1. 降低雞場內的病原量●確定病原。
●了解病原的流行病學與疾病發生原理。
●適當時間及地點切斷疾病的傳播途徑及循環(如新城雞瘟-防風林,Mg-種雞)。
●控制病原的散佈,如犬、貓走動。
●有效的生物安全控制觀念及消毒,消毒時應注意消毒劑濃度及浸泡時間。
(80%人類手上存在大腸桿菌,12%有沙門氏菌)。
2. 減少雞隻與病原的接觸●交通工具、人員、或器械(如飼料桶、疫苗瓶等)的隔離。
●限制不同禽舍的工作人員的移動。
●控制可能的病原攜帶者(如候鳥)。
●定期檢查場內水源(許多新城雞瘟ND/傳染性支氣管炎IB是由污染水源帶入,如上游水源其它養雞戶將死亡雞隻丟棄於河流中)。
3. 增加雞隻的扺抗力●有效而及時的防疫計劃。
家禽疫病诊断技巧和治疗方法作者:陈菲来源:《兽医导刊》 2019年第5期陈菲/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兽医站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家禽及其相关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使得养禽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随着养禽规模的不断扩大,家禽疫病的防治更加困难,如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极容易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就家禽疫病的诊断技巧以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希望可以有效促进养禽业的健康发展。
一、家禽疫病的诊断方法1. 问。
在对家禽进行疾病诊断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对家禽发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详细掌握家禽的品种、日粮、数量、饲养密度、发病时间、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用药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等,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
2. 望。
对家禽的生长情况、羽毛的形状以及色泽、鸡冠的颜色、饮水以及采食等行为动态、粪便的颜色以及形状、双眼肿胀以及流泪情况、鼻孔内分泌物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同时对禽舍内的卫生状况、温度、通风效果等整体环境情况进行观察。
此外,还需抓起具备代表性的家禽从而近距离观察其皮肤以及肘部的颜色。
3. 闻。
在对家禽进行疫病诊断的过程中,兽医工作者需要进入到禽舍内通过嗅觉来感受禽舍内的空气,从而判断其湿度大小、空气质量是否达标、有无霉变垫料等。
4. 听。
兽医工作者还需要听取家禽的喘鸣、咳嗽、喷嚏、呼吸以及怪叫情况。
在进入禽舍以后,应放轻脚步,在禽群休息状态时对其呼吸情况进行认真听取。
5. 剖。
对于一些无法肉眼可见的家禽脏器情况,必须通过剖检死禽来进行了解。
兽医工作者必须认真细致的进行死禽的剖检,结合脏器的实际情况来诊断疫病。
在实际的剖检过程中,不可过于粗鲁,要保证其脏器的完整,结合细致的检查来寻找死禽的病因。
应当同时剖检几只死禽,从而找到代表性的典型病变。
6. 验。
验就是实验室检验。
在充分了解禽群以后依然无法对其疫病进行诊断时,应立即采用实验室检验方法,对采集病料进行快速检验即可确定家禽的疫病类型。
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鸡新城疫是一种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家禽类动物,特别是鸡。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对鸡类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下面将对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进行详细介绍。
一、鸡新城疫的诊断1. 临床症状诊断:鸡新城疫病初期可表现为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神经异常、呼吸困难等症状。
病情进一步发展后,出现神经症状如颈部弯曲、后躯抬高、瘫痪和死亡。
根据这些典型临床症状,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鸡新城疫。
2. 病原学检测诊断:经过临床观察后,可以进行病原学检测诊断。
主要方法包括鸡新城疫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免疫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免疫学检测主要是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补体结合试验(CFT)和凝集试验(AGT)等来检测鸡新城疫病毒的抗体水平。
分子生物学检测则是通过PCR(聚合酶链反应)或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检测鸡新城疫病毒的核酸。
3. 组织学检查诊断:对鸡新城疫可疑病例进行组织学检查,可以观察到病灶组织中存在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出血和坏死现象,进一步证实鸡新城疫的诊断。
二、鸡新城疫的防治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鸡新城疫的主要手段。
目前市场上有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类型的鸡新城疫疫苗。
疫苗接种应根据疫情和养殖规模等因素进行选择,定期接种,以提高家禽的抗体水平和免疫力,从而减少感染和死亡率。
2. 消毒和卫生管理:鸡场的消毒和卫生管理是鸡新城疫防治的重要环节。
包括定期清扫鸡舍,保持鸡舍内外的卫生,消毒工具和设施,定期更换被褥和杂质等。
还要做好工作人员的消毒和饲料、水源的卫生管理,以防止鸡新城疫病毒的传播。
3. 动物隔离和检疫措施:对于发现疑似鸡新城疫病例的鸡场,应立即进行动物隔离,并向兽医部门报告。
对于来自疫区的新购动物,应严格进行疫情检疫,确保鸡场内的动物无异常症状和疾病。
4. 病死动物的处理:对于发现因鸡新城疫而死亡的动物,应及时进行处理,包括进行合理的安全埋葬、焚烧或高温消毒等方法。
家禽养殖中的病例分析与诊断随着人们对高质量食品需求的日益增长,家禽养殖业成为了农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支柱。
然而,在家禽养殖过程中,疾病的发生仍然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病例分析与诊断在家禽养殖行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家禽养殖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结合实际的案例,对常见的家禽疾病进行分析与诊断,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家禽养殖中的疾病问题。
1. 案例一:家禽鸡群突然出现高死亡率现象在家禽饲养过程中,突然出现高死亡率现象是养殖户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发现鸡群高死亡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传染性疾病引起的。
接下来,我们将对该案例进行详细的病例分析与诊断。
(1)发现问题在饲养过程中,养殖户发现鸡群开始出现明显的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症状,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鸡群的死亡率逐渐增加。
(2)分析病例根据对该案例的初步观察与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更深入的诊断。
首先,考虑饲料是否存在问题。
饲料质量的不合格可能导致鸡群发生食欲减退的症状,因此需要养殖户检查饲料的成分和质量。
其次,需排除环境因素引起的问题。
比如饲养场的温度、湿度是否适宜,气体浓度是否超标等。
最后,需要进行传染病的排查。
鸡群高死亡率通常与传染病有关,例如禽流感、新城疫等。
(3)诊断疾病通过进一步的实地调查与检测,我们最终确定该案例中鸡群高死亡率是由禽流感引起的。
禽流感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
对于禽流感的诊断,可以通过病原学以及临床症状进行鉴定。
2. 案例二:鸭群出现不明原因的腹泻现象在家禽饲养过程中,鸭群出现不明原因的腹泻现象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对该案例进行病例分析与诊断,以找出造成鸭群腹泻的原因。
(1)发现问题在观察鸭群的过程中,养殖户发现鸭群出现了频繁的腹泻现象,饲养环境较为干净,饲料的成分也没有明显问题。
(2)分析病例针对观察到的症状,我们对该案例进行分析,以找出造成鸭群腹泻的潜在原因。
家禽尸体剖检程序及诊断提示诊断, 提示, 尸体, 家禽家禽尸体剖检程序及诊断提示在家禽疾病诊断中,剖检是最常用的手法,通过对病死禽的剖检而见到的特征病理变化,结合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同时还能有目的的采取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查病死禽的诊断技巧和如下参考:一、体表检查: 1、体表羽毛检查:看羽毛是否有光泽,生长是否正常,可提示某些维生素、矿物质等的缺乏症。
查看头、颈、羽毛根部、胫部角质层有无虱螨等寄生虫及危害程度如何。
2、鸡体状况检查:看体重,状态是否正常,体况正常者多为急性感染死亡。
猝死综合症多为体重大,发育好的,肉鸡死后则两脚朝天,背部着地;反之,体重过小,体态消瘦,常提示病程较长,如患马立克,严重体内寄生虫病及营养消耗性疾病。
腹部体积增大有波动或坚实感,则提示腹水症,产蛋鸡输卵管积液。
3、尸僵及皮肤检查死后搁置时间较长仍不僵硬,提示可能是中毒死亡或败血症。
两腿向后伸直,提示可能腹腔有病变。
若两腿一前一后,提示可能是马立克或慢性败血支原体病。
皮肤有无红肿、水肿、化脓、痘泡、溃烂等异常症状,可提示葡萄球菌感染或外伤或鸡痘,传染性鼻炎常表现为脸部肿胀,鸭的颈部皮下肿胀则鸭瘟的可能性大。
4、粘膜系统检查:若眼结膜有出血点,可能是鸭瘟、鸡新成疫;鸡死后倒提从口腔中流出酸臭粘液,提示可能是鸡新城疫;口腔粘膜有鲜血,提示可能是传喉;泄殖腔被粪便污染可能是消化道疾病(大鸡)。
二、剖检 1、剖检程序将禽尸放在药液中将羽毛浸湿,仰面平放,切开腿内侧和腹部之间的皮肤,两腿分别向外侧使髋关节脱臼,使大腿与身体分离,沿腹中线从泄殖腔处将皮肤提起直至下颌,再将皮肤向两侧撕开,使气管、食管、胸肌充分暴露。
检查胸腺,如变小则提示为有免疫抑制性疾病,如有出血点提示有病毒感染,然后按以下顺序进行。
2.肌肉检查查看肌肉色泽、质地、出血状况。
肌肉质地干燥,灰白色条纹提示营养要素缺乏,白肌病。
肌肉顺纤维方向条状出血(胸部、腿部),多见于法氏囊病。
家禽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家禽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对家禽养殖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它会导致禽类生长受限、产蛋下降以及其他不良影响。
本文将就家禽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病症、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介绍,帮助养禽业者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些问题。
一、常见家禽消化系统疾病及其症状1. 家禽肠炎家禽肠炎是家禽中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其主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厌食、腹泻、腹部胀气和体重下降等。
饲料中含有过量的抗生素或寄生虫感染常常是引起家禽肠炎的主要原因。
2. 家禽肝炎家禽肝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腹部肿胀和腹泻等。
病因可能是由于饲料中存在过多的脂肪或维生素A缺乏引起。
3. 家禽脱水症家禽脱水症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家禽体内脱水情况加重。
它的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口渴和体重减轻等。
提供足够的饮水和优质饲料是预防和治疗家禽脱水症的关键。
二、家禽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观察养禽业者可以通过观察家禽的临床症状来初步判断其是否患有消化系统疾病。
例如,家禽出现食欲不振、腹泻和呕吐等症状时,可能是存在肠炎或肝炎等疾病。
2. 实验室检测如果临床症状观察不能确诊,养禽业者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测来进一步诊断。
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血液和粪便检查,以及病理学分析等。
这些检测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和病因分析。
三、家禽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家禽消化系统疾病,养禽业者可以使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家禽肠炎,可以应用抗生素来抑制病原菌的繁殖。
对于家禽肝炎,可以使用维生素A等药物来改善肝功能。
2. 饮食调节合理的饮食调节是预防和治疗家禽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养禽业者可以调整饲料中的成分比例,增加特定营养物质的摄入量,以提高家禽的消化能力和免疫力。
3. 环境管理良好的环境管理可以减少家禽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
养禽场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清理排泄物和维护饮水设施的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