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玉米期货价格波动的因素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3
玉米期货价格的季节性波动规律从历史情况来看,玉米期货价格波动幅度正在不断扩大,2006年以前的几十年时间,CBOT玉米期货价格长期在200—400美分/蒲式耳波动,2007年以后的波动幅度扩大至400—800美分/蒲式耳。
玉米期货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一方面与恶劣的天气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阶段性供需不匹配有关,主要是生长期的季节性规律与消费周期的不同步造成玉米供需的阶段性不平衡,因此才有了其价格的宽幅变化。
玉米市场价格随生长期的变化而变化玉米生长的各个时期都是市场炒作的重要题材,主要原因就是玉米生长每个时期的情况都会对未来供给产生深远影响。
在3月、4月,市场首先会收集早春的天气状况、土壤的墒情和大豆与玉米轮种的结构特点,预测当年的播种面积,并进行比较,得出播种面积的预测数据,这个数据与往年的差异就成为市场的炒作题材。
在5月底,播种面积已定的情况下,市场关注的焦点转向了玉米的单产和总产。
通过对历年单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进行线性回归,市场对当年单产范围有一个预期,然后结合当年生长期天气、光照、水分、出苗率、优良率等条件的变化,对预期值进行修正,并反映在对期货价格的炒作之中。
进入6月以后,玉米处于成熟阶段,当市场基本消化了前期预测的供给信息以后,整个市场的需求被当成炒作题材,特别是在油价高企的时候,生物燃料题材无疑是支持玉米价格走强的重要力量。
可以说,生物燃料改变了世界玉米的消费格局,已经成为影响其价格的关键因素。
从9月开始,北半球玉米大量上市,产量占全球年产量的70%左右,而此时,玉米的消费也处于消费的旺季,市场价格转而直接紧盯消费需求,并随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此行为一直持续到年底。
玉米现货价格走势呈现季节性特征美国玉米现货价格的走势具有一定季节性的特点,如玉米收获季节(8月),价格一般处于小幅度盘整阶段,当贸易商收购了大量的新玉米后,价格在加工企业需求的带动下水涨船高;从圣诞节到中国的农历新年,玉米价格同样呈现阶段性攀升趋势;2月以后,全球玉米的消费步入低谷,价格也逐步振荡走低;进入4月,伴随对春播玉米的各方面情况的预期,其价格也进入一个历史活跃期,一般呈现逐步走高的趋势;而到了6月,当玉米的播种面积以及优良率基本确定下来以后,市场面临存粮库存的压力日益严重,玉米价格也逐步回落。
玉米期货波动很小吗为什么玉米期货价格波动不大
自从去年四季度玉米上市前后出现短暂的季节性价格回落后,在减产以及上市延迟等因素的推动下,玉米投资价格快速上涨至去年12月上中旬。
通过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前后,全国玉米均价反弹至1950元/吨左右。
到了2~3月,由于生猪饲料需求下降及市场担心后期国家拍卖储备玉米,价格出现回落。
因为前期市场价格涨幅过大,而当季玉米上市延迟导致供应压力延后;非洲猪瘟疫情导致生猪产能下降,持续引发饲用玉米消费下降。
虽然当前全国的疫区已经全部解除封锁,非洲猪瘟疫情逐渐解除,生猪生产和运销秩序正在逐步恢复。
但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去年8月,我国生猪存栏较前一年同期减少38.7%,能繁母猪存栏较前一年同期减少37.4%,猪还是少了。
由于需求下降,用粮企业普遍降低企业库存,本来应该沉淀在中间环节的玉米向上游挤压,从而给玉米价格形成压力,这一块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综上所述,对玉米期货投资需求影响大的还是非洲猪瘟疫情。
饲料配方中,玉米占到60%~65%,而生猪饲料原料需求占整个饲料原料需求的比例超过50%。
而这沉淀的时间又比较长,所以玉米期货波动还是比较小。
入世以来国际玉米价格波动特点及影响因素作者:李艳君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3年第31期玉米作为用途最为广泛的粮食品种,在世界粮食市场和中国粮食市场都占据重要地位。
近年国际玉米价格大幅波动,并呈现不断加剧的态势,对各国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而备受世界瞩目。
探寻国际玉米价格波动的规律性,有助于我国研究制定国内玉米定价机制和对外贸易政策。
一、国际玉米价格波动的主要特征国际玉米现货价格(美国2号黄玉米)与期货价格(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走势大体相同,现货价格略高于期货价格。
以现货价格为分析对象,全面分析在2001—2013年6月期间,现货价格波动的总体特点、趋势性特点和周期性特点。
(一)总体波动特点国际玉米价格波动总体呈上升趋势,并呈现峰值越来越高、间隔越来越短、涨速越来越快的特点。
从时间来看,2007年以前国际玉米价格走势相对平稳,波动较小,2007年以后波动性明显增强。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数据,国际玉米现货价格从2001年1 月份的94.3美元/吨上涨到2013年6月份的297.1 美元/吨,累计涨幅达215.1%。
其间经历了5次较大的波动,第一次波峰出现在2004年4月,峰值达133.4美元/吨。
第二次波峰出现在2007年2月,峰值达177.4美元/吨。
第三次波峰出现在2008年6月,峰值达287.1美元/吨。
第四次波峰出现在2011年4月,峰值达318.7美元/吨。
第五次波峰出现在2012年7月,峰值达333美元/吨,创历史新高。
(二)趋势波动特点国际玉米现货价格在2001—2013年6月经历了“四次上升四次下降”8个阶段。
第一次上升为2001年1月到2004年4月,从83.2美元/吨升至133.4美元/吨,升幅达60.1%;第一次下降为2004年5月至2005年10月,从129.3美元/吨降至93.4美元/吨,降幅为38.4%;第二次上升为2005年11月到2007年2月,从96美元/吨升至177.4美元/吨,升幅为84.8%;第二次下降为2007年3月至2007年7月,从169.5美元/吨降至147.1美元/吨,降幅为15.2%;第三次上升为2007年8月到2008年6月,从147.1美元/吨升至287.1美元/吨,升幅达95.2%;第三次下降为2008年7月到2010年6月,从266.9美元/吨回落至150.6美元/吨,降幅为77.2%。
影响我国玉米价格的十二大因素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玉米、生产和贸易国,而在我国三大粮食品种中,玉米仅次于稻谷,居生产、消费和流通量的第二位,影响我国玉米价格的因素很多,笔者试分析总结如下:1、玉米的价格主要通过供求平衡关系决定。
一般而言,当玉米供给大于需求时,玉米价格将会下跌,而当玉米供不应求时,玉米价格则会上涨。
在国际玉米市场中,美国的产量占40%以上,中国的产量占近20%,南美的产量大约占10%,上述国家和地区的产量和供给量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美国玉米的产量成为影响国际供给最重要的因素。
美国、中国、欧盟、巴西、日本、墨西哥等是世界上玉米消费的主要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对玉米需求的变化,对玉米价格的影响较大。
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玉米价格对我国玉米价格的影响将十分明显。
2、玉米的进出口。
对国内而言,玉米进口会增加国内供给总量,玉米出口会导致需求总量增加,玉米的出口对我国玉米价格有一定的拉升作用,但今年以来我国玉米出口有逐步减少的趋势,我国玉米的进出口政策变化,对我国玉米的进出口也有较大的影响。
对国际市场而言,需要重点关注美国、中国、阿根廷等主要出口国的玉米出口情况和日本、韩国、东南亚等主要进口国家地区的玉米进口情况。
3、玉米库存的变化。
玉米结转库存包括政府(含期货交易所)和民间的结转库存。
一般来说,如果玉米库存增大,供给宽松,价格将下降;而如果玉米库存减少,供应紧张,价格将上升。
4、天气的变化。
作为三大农产品之一的玉米,影响其供给方面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气候条件。
如果种植季节降雨过多或生长季节降雨不足,都可能明显地降低玉米产量,由此可能引起玉米价格的上涨;反之如果风调雨顺,则玉米将丰产丰收,可能导致玉米价格的下跌。
重点需关注美国和我国每年4-9月玉米播种和生长期间的天气变化情况。
5、牲畜和家禽的饲养量。
玉米的消费主要来自饲料、口粮和工业加工,其中饲料占到70%以上。
与高高在上的黄金、铜铝等工业品期货相比,价廉物美的农产品期货开始吸引包括“股神”巴菲特在内的机构投资者目光。
随之而然的,走俏的农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的关注。
在国际期货市场,玉米期货是最早的一个期货交易品种。
至今,玉米期货仍将引领农产品期货风骚,因为它在商品期货市场排名第二。
在国内,玉米期货曾为规模最大的商品期货品种。
下面,我们就针对影响玉米期货价格的因素展开一些分析:影响玉米价格的主要因素:1、天气因素。
玉米作为农产品,无论现货价格还是期货价格都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
播种和生长期间,天气情况的变化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
理想的天气会使玉米丰产,导致供给增加,价格下跌;而不理想的天气会造成玉米减产,从而使供给减少,价格上涨。
由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和出口国,因此,不仅我国国内天气的变化会对我国期货价格的变化产生影响,美国的天气变化情况也会对我国玉米市场产生间接影响,其他生产国如南美天气的变化也需要重点关注。
由于美国和中国处于同一纬度,每年4—9月是玉米播种和生长的关键时期,因此,要密切关注这一阶段的天气变化情况。
而对南美来说,则要关注10月至次年3月的天气变化情况。
一般情况下,玉米期货价格在收割期供应量达到最高时开始下跌,在春天和初夏供应紧缺及新作产量不确定时达到高点。
夏天的中期到晚期时,新作产量情况会逐渐明朗,但也是受天气影响最为关键的时期。
因此,对之应该严重关注,至收割期前玉米期货价格会下跌。
玉米期货价格对天气变化的反应程度最终取决于市场总体的供需情况。
在玉米的生长期间,天气状况又是影响玉米单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天气状况会对玉米期货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2、玉米产量对玉米期货价格的影响。
影响玉米价格的因素中首选因素是产量规模。
天气决定产量规模,因而天气好,产量就高。
在这里我们来看一下玉米产量对CBOT玉米期货价格的影响分析。
首先,我就产量对CBOT 玉米期货价格的影响进行分析。
用到的方法主要是统计与计量回归的方法。
期货市场中的玉米期货交易技巧在期货市场中,玉米期货是一种非常活跃的品种,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玉米期货交易技巧并不容易。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玉米期货交易中常用的技巧,以帮助投资者在市场中获取更大的利润。
1. 了解基本面信息在进行玉米期货交易前,首先需要了解与玉米市场相关的基本面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包括玉米的供应和需求情况、天气预报、政府政策等。
这些因素会对玉米价格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及时获取并分析这些信息对于交易决策至关重要。
2. 分析技术指标除了基本面信息外,技术分析也是玉米期货交易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投资者可以使用各种技术指标,如移动平均线、相对强弱指标等,来判断玉米价格的趋势和买卖信号。
通过研究价格图表模式和技术指标,投资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走势,提高交易准确性。
3. 设立止损和止盈位在进行玉米期货交易时,设立止损和止盈位非常重要。
止损位是为了控制风险,当价格达到预设的损失程度时,要及时止损离场。
而止盈位则是为了保护利润,当价格达到预设的盈利目标时,要及时止盈离场。
设立合理的止损和止盈位可以帮助投资者在波动市场中保持良好的风险控制能力。
4. 确定适宜的交易时间在玉米期货交易中,合适的交易时间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由于玉米期货是全球交易所进行交易的,不同交易所的交易时间会有所不同。
投资者需要了解各个交易所的开盘和收盘时间,以便在最活跃和有利可图的市场时段进行交易。
5. 注意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对于玉米期货价格的走势有着重要影响。
当市场情绪趋向乐观,资金流入市场时,玉米期货价格可能上涨;反之,当市场情绪趋向悲观,资金流出市场时,价格可能下跌。
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的变化,以便抓住市场的买卖机会。
6. 执行严格的交易纪律在玉米期货交易中,执行严格的交易纪律是非常重要的。
投资者应该制定交易计划并遵守自己的交易策略,不随意追涨杀跌或盲目交易。
当前玉米的价格趋势分析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广泛种植在全球各地,尤其是美洲、亚洲和非洲地区。
而玉米价格的趋势对于农民、消费者以及相关产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我们可以从全球层面来看玉米价格的趋势分析。
近年来,全球玉米价格整体呈现出波动性增大的趋势。
首先,全球气候变化对玉米产量造成了直接影响。
干旱、洪涝、飓风等极端天气事件都可能导致玉米产量减少,从而推高玉米价格。
此外,国际市场上的供需关系也是影响玉米价格的重要因素。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玉米等粮食作物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就推动了玉米价格的上涨。
另一方面,全球玉米市场上的贸易摩擦、政治因素等也可能导致玉米价格的不稳定。
其次,从国内层面来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与消费国之一,因此中国的玉米价格趋势对全球玉米市场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玉米价格整体上呈现出先上涨后下跌的走势。
首先,中国的玉米产量受到了土地资源、气候条件、种植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产量波动较大,从而导致了玉米价格的波动。
另外,中国政府的政策调控也对玉米价格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国家储备粮制度、进口关税、补贴政策等都对玉米市场供求关系产生了影响。
同时,中国玉米市场的需求也受到了工业、畜牧、生物燃料等多方面的影响,这使得中国玉米价格的波动性较大。
除了以上因素之外,玉米价格的趋势还受到了投机资本的影响。
金融市场上的投机资本会将目光投向农产品市场,包括玉米期货市场,从而导致了玉米价格的大幅波动。
此外,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玉米市场与其他农产品市场、能源市场、金融市场等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这也会对玉米价格的趋势产生影响。
总的来看,玉米价格的趋势受到了多方面的因素的综合影响。
尤其是气候因素、全球市场供需关系、国家政策调控以及金融市场的投机行为等都对玉米价格产生了直接影响。
未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全球市场竞争加剧以及金融市场波动,玉米价格的趋势也将继续呈现出较大的不确定性。
2023年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单选题(共30题)1、关于信用违约互换(CDS),正确的表述是()。
A.CDS期限必须小于债券剩余期限B.信用风险发生时,持有CDS的投资人将亏损C.CDS价格与利率风险正相关D.信用利差越高,CDS价格越高【答案】 D2、一段时间后,如果沪深300指数上涨l0%,那么该投资者的资产组合市值( )。
A.上涨20.4%B.下跌20.4%C.上涨18.6%D.下跌18.6%【答案】 A3、金融机构为其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后,除了可以利用场内、场外的工具来对冲风险外,也可以将这些风险(),将其销售给众多投资者。
A.打包并分切为2个小型金融资产B.分切为多个小型金融资产C.打包为多个小型金融资产D.打包并分切为多个小型金融资产【答案】 D4、某美国投资者买入50万欧元,计划投资3个月,但又担心期间欧元对美元贬值,该投资者决定用CME欧元期货进行空头套期保值(每张欧元期货合约为12.5万欧元)。
假设当日欧元(EUR)兑美元(USD)即期汇率为1.4432,3个月后到期的欧元期货合约成交价格EUR/USD为1.4450。
3个月后欧元兑美元即期汇率为1.4120,该投资者欧元期货合约平仓价格EUR/USD为1.4101。
因汇率波动该投资者在现货市场____万美元,在期货市场____万美元。
(不计手续费等费用)()。
A.获利1.56;获利1.565B.损失1.56;获利1.745C.获利1.75;获利1.565D.损失1.75;获利1.745【答案】 B5、假如市场上存在以下在2018年12月28日到期的铜期权,如下表所示。
A.5592B.4356C.4903D.3550【答案】 C6、在布莱克一斯科尔斯一默顿期权定价模型中,通常需要估计的变量是()。
A.期权的到期时间B.标的资产的价格波动率C.标的资产的到期价格D.无风险利率【答案】 B7、2010年6月,威廉指标创始人LARRY WILLIAMS访华,并与我国期货投资分析人士就该指标深入交流。
玉米期货交易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玉米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粮食作物之一,一般被认为是期货市场中最具代表性的农产品之一。
世界各地的农民在大量生产玉米以满足全球市场需求的同时,交易人员和投资者也相应地在期货市场中寻求玉米的投资机会。
玉米期货交易虽然在世界各地都拥有广泛的市场,但对于投资者来说,了解其背后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掌握其交易规则和市场动态,是成功参与玉米期货交易的重要前提。
一、基本知识1.什么是期货交易?期货交易是指通过买入或卖出合约,承诺在未来某个时间以特定价格购买或出售某个标的资产的一种金融衍生品。
交易品种包括农产品、能源、金属、股票、货币等等,其中农产品类期货是相对风险较小的交易品种。
2.什么是玉米期货?玉米期货是指投资者通过在交易所买入或卖出玉米合约,并在未来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将玉米购买或出售的一种金融工具。
3.期货交易的盈利方式期货交易的盈利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对市场价格的正确预测来获取差价收益,另一种是通过对市场价格波动的利用获得套利收益。
二、技巧1.行情分析玉米期货市场价格的变动跟玉米的供求关系息息相关。
因此,分析玉米市场的供求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玉米市场的供求关系主要受以下几方面的影响:(1)季节性因素:玉米由于生长周期较长,因此呈现季节性,时令和气候影响产量。
(2)产量和库存:玉米价格的变动也与产量和市场供应量的变动关系密切。
当产量增加和库存增多时,市场的供应量也将增加,价格就很难持续走高。
(3)政策因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供求状况和价格变动。
(4)外部因素:例如天气、贸易关系、经济形势等,也能对玉米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
2.仓位管理在进行期货交易时,对仓位大小的管理非常重要。
要以自己的资金状况和市场动态来判断仓位大小,避免过度杠杆。
3.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保持投资者盈利的重要策略。
通过合理选择价格、时间和合约规模来使投资者在交易中减小亏损风险。
在交易时优先选择低手续费的交易平台,降低成本,增加盈利。
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国际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点及影响因素金三林,张江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北京100010)(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北京100875)摘要:目前,国际农产品价格主要受美元指数、国际石油价格、供需状况、市场投机等因素的影响。
另外,我国国内消费量对国际大豆、玉米价格也有较大影响。
面对新的形势,我国应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容忍度,增强国内农产品供求信息的透明度,加强与美国的合作,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的联动影响和双向冲击。
关键词:国际农产品价格;成分分解;波动特点中图分类号:F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85(2012)03-0029-08近年来,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日趋剧烈,影响因素更加复杂,对我国农产品及食品价格的影响不断加深。
所以,深入研究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特点的意义重大。
成分分解方法为分析农产品价格波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这种方法能将农产品价格波动分解为趋势成分、周期成分、季节成分和随机成分,通过分析不同成分自身的波动特征及成因,能更全面、更深入地剖析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点。
一、成分分解方法一般说,经济变量时间序列的变化是由其自身的趋势成分(确定性趋势,trend)、周期成分(循环成分,cycle)、季节成分(seasonal)和随机成分(不规则成分,irregular)共同作用的结果。
成分分解就是通过统计方法将经济变量时间序列中的季节、趋势、周期和随机成分逐个分离出来,分析不同成分的波动特点。
本文主要采用X-11季节调整法、H-P滤波法和12项移动平均法分步进行成分分解,具体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利用X-11季节调整法分离出时间序列中的季节成分和趋势循环成分;第二步,用H-P滤波法从趋势循环成分中分离出趋势成分;第三步,用趋势循环成分减去趋势成分,得到周期随机成分(同时包含了周期成分和随机成分);第四步,对周期随机成分进行12项移动平均,得到周期成分;第五步,用周期随机成分减去周期成分得到随机成分。
玉米淀粉期货季节性规律是什么淀粉期货价格影响因素
玉米淀粉的价格波动较大,2009年1月—2014年6月,全国玉米淀粉平均出厂价格在1606—3134元/吨,最大波动幅度达95%。
其中,2014年上半年全国玉米淀粉平均出厂价格在2608—3095元/吨,波动幅度约为18.7%,上半年平均出厂价格均值约为2800元/吨。
玉米淀粉价格变化受季节影响显著,具有较强的周期性特点。
从行业发展周期来看,平均每5年为一个大周期,每2—3年为一个小周期。
玉米淀粉价格的影响因素
影响玉米淀粉价格波动的因素较多,大体上有三类,即供给因素、需求因素和其他因素。
供给因素包括玉米供应和成本、淀粉企业开工和利润等,它主要影响成本,对玉米淀粉价格有支撑作用。
需求因素包括下游需求增长量、企业效益、替代品数量和价格等,它主要影响淀粉价格的水平和波动幅度。
其他因素包括物流成本、宏观环境、周期性因素等。
通常情况下,玉米淀粉价格与玉米价格类似,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受季节性和假日效应影响显著。
玉米淀粉价格在一年中有三个重要节点,即五一和端午节(五一双节)、中秋节和十一(国庆双节)、元旦和春节(过年双节)。
一般情况下,在这三个节点前,价格出现阶段性上涨,之后,出现阶段性回落。
影响国内玉米价格的国际因素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市场逐步形成,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入,国际经济对我国国内经济影响也随之变得更加明显,且影响因素和渠道变得越来越复杂。
本文将从经济角度,运用层次分析法详细分析影响国内玉米价格的国际因素,主要包括玉米贸易、国外玉米期货价格、国际能源价格、汇率价格,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建议。
标签:玉米;价格;影响因素一、玉米贸易对国内玉米价格的直接作用我国既是玉米的生产大国,同时也是玉米的消费大国。
自改革开放到2009年,我国玉米贸易呈现的是出口量大、进口量少,一直是玉米进出口国。
从2010年开始,我国玉米进口量到达157.3万吨,超过以往10年累计进口的总量,我国从玉米净出口国变为玉米净进口国。
2012年,我国玉米进口量创历史新高,达到520.8万吨,虽然近年来我国玉米的进口量有所波动,但我国对进口玉米的依赖性仍有升高的趋势。
玉米贸易对国内玉米价格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贸易引起国内玉米供给量的变化,影响国内玉米的供需平衡,使国内玉米价格发生变化。
当玉米出口量远远大于进口量时,会造成国内玉米供给减少,供不应求,引起国内玉米价格上涨;当玉米进口量远远大于出口量时,会造成国内玉米供给量增加,供大于需,引起国内玉米价格下滑。
另一方面体现在进口玉米价格通过国际玉米贸易直接传导入国内,国际玉米价格的变动会直接引起国内玉米价格变动。
在国内市场交易中,如果玉米进口价格低于国内玉米价格时,会引起国内原产玉米滞销,迫使国内原产玉米价格下降;若进口玉米高于国内玉米价格时,会引起进口玉米价格滞销,迫使已进口入国内的玉米价格下降,使下期玉米进口量减少,进而影响下期国内玉米价格。
二、国外玉米期货价格对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的间接作用经济的不断发展,期货以其发现价格、规避风险、套期保值等功能,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纷纷建立自己的期货市场。
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国家取消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放开大多数农产品价格,市场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和现货价格的不公开以及失真、农业生产的忽上忽下和粮食企业缺乏保值机制等问题引起了政府的重视。
影响玉米期货价格变动的因素:
1、玉米的供给
从历年来的生产情况看,国际玉米市场中,美国的产量占到了40%以上,中国的产量占到了近20%,南美的产量占到了大约10%,成为世界玉米的主产区,其产量和供应量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美国的玉米产量成为影响国际供给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其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产量比重都较低,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很小。
美国农业部出具的月度报告、交易商的报告、私人分析机构的预估、天气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对于玉米供给的预期。
2、玉米的需求
美国和中国既是玉米的主产国,也是主要消费国,对玉米消费较多的国家还有欧盟、日本、巴西、墨西哥等国家,这些国家消费需求的变化对玉米价格的影响较大,特别是近年来,各主要消费国玉米深加工工业迅速发展,大大推动了玉米的消费需求的增加。
这些国家对玉米采取的进出口关税以及玉米消费的政策等等都会影响对于玉米需求的预期。
3、玉米库存的影响
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库存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该商品供需情况的变化,是商品供求格局的内在反映。
因此,研究玉米库存变化有助于了解玉米价格的运行趋势。
一般地,在库存水平提高的时候,玉米价格走低;在库存水平降低的时候,玉米价格走高,结转库存水平和玉米价格存在负相关关系。
4、相关商品的价格
与玉米关系最密切粮食品种包括饲料小麦和饲料稻谷。
历年的价格实践表明,上述粮食品种在消费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
例如饲料小麦和玉米的正常比价关系约为0.9:1.0,如果两者比价关系超过这一水平且幅度较大,则会引起两种商品在使用上替代情况的发生。
因此,小麦和稻谷的价格成为影响玉米价格走势非常重要的因素。
此外,由于玉米现阶段主要用于饲料生产,因此同样用于饲料生产的豆粕价格的变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玉米的价格。
尽管两者间不能相互替代,但是
在目前国内豆粕供给充裕的情况下,豆粕价格的涨跌常常是市场饲料产量和需求量增减的直观反映,玉米价格的变动将受到饲料需求量变动的影响。
(二)气候的影响
玉米作为农产品,无论现货价格还是期货价格都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
播种和生长期间,天气情况的改善会使玉米产量由减产转为增产,并导致供求心理预期的变化,玉米价格随之产生下跌压力。
反之,玉米价格会由于长期干旱或其他不利天气因素而诱发供给紧张预期,并产生推动价格上涨的动力。
由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和出口国,因此,不仅我国国内天气的变化会对我国期货价格的变化产生影响,美国的天气变化情况也会对我国玉米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他主产国如南美天气的变化也会对我国玉米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由于美国和中国处于同一纬度,两国玉米的种植与生长期间基本相同,每年4~9月是对两国玉米播种面积和天气(主要反映作物的生育状况)炒作的时候,10月至次年3月的南美玉米产区天气情况就成为期货市场关注的要素之一。
一般情况下,玉米价格在收割期供应量达到最高时开始下跌,在春天和初夏供应紧缺及新作产量不确定时达到高点。
夏天的中期到晚期时,新作产量情况会逐渐明朗,但也是受天气影响最为关键的时期。
因此,对之应该严重关注,至收割期前玉米价格会下跌。
玉米价格对天气变化的反应程度最终取决于市场总体的供需情况。
(三)经济周期
世界经济是在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中不断发展的,经济周期是现代经济社会中不可避免的经济波动,是现代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
在经济周期中,经济活动的波动发生在几乎所有的经济部门。
因此,经济周期是总体经济而非局部经济的波动。
衡量总体经济状况的基本指标是国民收入,经济周期也就表现为国民收入的波动,并由此而发生了产量、就业、物价水平、利率等的波动。
经济周期在经济的运行中周而复始地反复出现,一般由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构成。
受此影响,玉米的价格也就会出现相应的波动,从宏观面进行分析,经济周期是非常重的影响因素之一。
(四)货币的汇率
无论以人民币还是以美元作为玉米价值的货币进行衡量,货币实际币值的波动必然会对玉米的现货价格产生影响,同样也会对期货价格产生影响。
由于金融资产与商品期货之间有着一定的连动性,所以总的来说,当货币贬值时,相应地,玉米期货价格会上涨;当货币升值时,期货价格会出现下跌。
因此,货币汇率是除了供给量、需求量和经济周期等决定玉米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从2002年以来美国CBOT玉米等商品期货品种走势与美元走势的关系可以看出,美元贬值是推动商品期货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
(五)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
国家的粮食产业政策一直以来都在影响着甚至左右着玉米市场和玉米价格,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一直致力于进行粮食的市场化改革,从1985~1997年的“合同定购、国家定购和价格双轨制”,1998年的“三项政策、一项改革”,2001年的“放开销区、保护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至目前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
经过多年改革,我国玉米市场基本上已达到完全的市场化运作,玉米价格已经基本上完全反映市场供需,但相关的产业政策、进出口政策、储备政策、货币政策仍将对玉米市场及其价格走势产生重要影响,需予以关注。
(六)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五个主要方面的影响外,在玉米的播种与生长期间,还应注意国内经济景气情况、政治局势、军事行动以及一些突发事件对玉米的价格走势的影响。
(七)期货市场交易因素
有时基金抛售打压,玉米期货市场甚至会出现跌至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