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损伤的急救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326.50 KB
- 文档页数:44
医院腹部损伤患者护理常规【概述】腹部损伤约占各种损伤的0.4%~1.8%,在平时和战时都较多见。
(一)分类腹部损伤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大类。
开放性损伤有腹膜破损者为穿透伤,无腹膜破损者为非穿透伤;其中投射物有入口、出口者为贯通伤,有入口无出口者为盲管伤。
闭合性损伤可能仅局限于腹壁,也可能伴有内脏损伤。
各类损伤根据有无内脏损伤分为单纯性腹壁伤和腹内脏器伤,腹内脏器伤又可分为实质脏器与空腔脏器损伤。
(二)病因开放性损伤常由火器或利器所致,闭合性损伤常由挤压、碰撞、爆震等钝性暴力引起,较少见的医源性损伤可由内镜、刮宫、穿刺等引起。
(三)临床表现1.腹壁损伤一般单纯腹壁损伤的症状和体征较轻,可表现为受伤部位疼痛,局限性腹壁肿胀、压痛,有时可见皮下瘀斑,其程度和范围随时间推移逐渐减轻。
2.实质性脏器或大血管破裂肝、脾、胰、肾等实质性器官或大血管破裂后,发生腹腔内或腹膜后出血,主要临床表现是面色苍白、脉率加快,严重时脉搏微弱,血压不稳,甚至休克。
腹痛呈持续性,脾损伤后一般腹痛和腹膜刺激征不严重,但肝破裂伴有肝内胆管断裂时因含有胆汁的血液刺激腹膜,或胰腺损伤胰管断裂胰液溢入腹腔刺激,腹膜刺激征和腹痛较严重,最重处多为损伤部位。
3.空腔脏器破裂胃肠道、胆道、膀胱等空腔脏器破裂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腹膜炎。
除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便血、呕血等)及全身性感染表现外,最为突出的是腹膜刺激征。
通常胃液、胆汁、胰液刺激最强,肠液次之,血液最轻。
胃肠破裂可有气腹征,肠麻痹可引起腹胀,严重时可发生感染性休克。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腹部开放性损伤的诊断要考虑是否为穿透伤。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应包括以下4点:1.有无内脏损伤多数伤者根据临床表现即可确定内脏是否受损,但仍有部分伤者的诊断较难。
为了防止漏诊,必须做到:①详细了解受伤史;②重视病情观察,包括脉率、呼吸、体温和血压的测定,注意有无休克征象;③全面而有重点的体格检查,包括腹部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的程度和范围,是否有肝浊音界改变或移动性浊音,肠蠕动是否受抑制,直肠指检是否有阳性发现等;④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与血细胞比容下降,表示有大量出血。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腹部损伤无论在战时还是平时都较为常见,多数腹部损伤因伴有内脏损伤而危及生命。
一、病因与分类二、临床表现1.单纯腹壁损伤(考的少)在暴力打击部位的腹壁有局限性肿胀、疼痛和压痛,有时可见皮下瘀斑,上述症状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加重或扩大。
开放性腹壁伤有伤口流血。
单纯性腹壁损伤通常不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膜炎和休克的表现。
2.腹腔内脏器损伤(1)实质性脏器破裂和血管损伤三、辅助检查四、治疗原则五、护理问题1.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腹腔内出血、渗出及呕吐有关。
2.疼痛 与腹膜炎症刺激或手术创伤有关。
3.焦虑/恐惧 与意外创伤所致的疼痛、出血,及担心疾病的预后有关。
4.潜在并发症:腹腔脓肿、失血性休克。
六、护理措施 (一)急救(二)疑有腹腔内脏损伤病人的护理病人应绝对卧床,不随意搬动,尽量取半卧位,如需作离床检查,应有专人护送; “四禁”——即禁食禁饮、禁忌灌肠、禁用泻药、禁用吗啡等止痛药物;尽早输液和使用抗生素。
在观察期间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进行手术探查:①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有进行性加重或范围扩大者;②肠鸣音逐渐减弱、消失或出现腹胀明显者;③全身情况有恶化趋势,出现口渴、烦躁、脉率增快或体温及白细胞计数上升者;④红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者;⑤血压由稳定转为不稳定甚至下降者;⑥胃肠道出血者;⑦经积极抗休克治疗情况不见好转反而继续恶化者。
(三)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1.手术前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通知病人禁食禁饮,建立静脉输液通道,遵医嘱输液输血,及早使用有效的抗生素,胃肠减压,协助做好各项检查,备皮备血,药物过敏试验,心理护理,术前用药,必要时导尿等。
(四)腹腔脓肿的防治急性腹膜炎局限后,残留的脓液未完全吸收,被大网膜、肠袢及肠系膜等粘连分隔,而形成腹腔脓肿,临床上以盆腔、膈下和肠间脓肿较多见。
1.盆腔脓肿(最常见)表现直肠或膀胱刺激症状,如下腹坠胀不适、里急后重、大便频而量少、黏液便、尿急、尿频、排尿困难等直肠指检触及直肠前窝饱满且有触痛的包块,可有波动感治疗盆腔脓肿较小或未形成时——全身应用抗生素+热水坐浴、温盐水保留灌肠或物理透热等疗法,脓肿可自行吸收;脓肿较大时——应协助医生经直肠前壁(已婚女性也可经阴道后穹隆)行切开引流术2.膈下脓肿(右膈下脓肿多见)表现一般多在原发病后又出现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患侧季肋部持续性钝痛,深呼吸时加重,并向肩背部放射,可伴有呃逆检查体检患侧下胸壁肋间隙饱满,有深压痛和水肿,肝浊音界扩大,患侧下胸部呼吸音减弱或有胸膜摩擦音,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治疗膈下脓肿较小时——病人取半卧位,应用有效抗生素和支持疗法,必要时经皮穿刺抽脓并置管引流,可使脓肿吸收术后保持引流通畅,应用有效抗生素,加强支持疗法护理3.肠间脓肿(考的少)是指脓液被包围在肠管、肠系膜与网膜之间的脓肿,可形成单发或多个大小不等的脓肿。
闭合性腹部外伤急救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腹部损伤是指有各种原因所致的腹壁和(或)腹腔内器官损伤。
常因坠落、碰撞、冲击、挤压、拳击等钝性暴力所致。
急救的日的是挽救生命,基本原则是先救命,后治伤。
【护理常规】1.复苏:心搏、呼吸骤停时,立即给予患者心肺脑复苏及进一步生命支持。
2.呼吸支持:维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患者鼻导管或面罩吸氧4~6L/min,必要时协助医师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保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
3.循环支持:主要是积极抗休克治疗。
根据病情,建立至少2条有效的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患者快速补液治疗。
4.预防感染:联合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和治疗可能存在的腹腔内感染。
5.根据伤情抽取血标本:急查血常规、血凝常规、电解质,术前感染四项及合血、备血,做好术前准备。
6.放置导尿管并记录尿量,必要时放置胃管,抽净胃内容物,观察有无出血,并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
7.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注意观察患者呼吸、血压、心率、意识、瞳孔的变化,给予持续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记录24h 出入量。
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并处理。
8.诊断明确以前不得使用镇痛药。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急性期根据伤情卧床休息,可防止伤情的进一步加重,减轻疼痛,保护创伤组织或器官,防止伤后继发性出血和活动性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2.饮食指导急性期禁食、禁饮为急诊手术做好准备。
3.用药指导快速补液时严格遵循补液的原则"先晶体后胶体,先盐后糖",补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用药的疗效,注意药液滴入的速度、注意事项等,以达到合理用药并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
4.心理指导主动关心、同情伤员,解除其恐惧、焦虑等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检查、治疗,利于康复。
5.康复指导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腹部呼吸的方法,加强腹肌锻炼。
病情稳定后,强调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督促患者积极进行身体各部位的功能锻炼。
6.复诊须知出院后2周门诊复诊,如有腹部不适随时就诊。
腹部创伤的急救和护理腹部创伤较为常见,死亡率高。
其危险性主要是腹腔实质器官的大出血,以及空腔脏器破损造成的腹腔感染。
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降低腹部创伤死亡率和伤残率的重要因素。
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腹部创伤的急救和护理,供大家参考。
腹部创伤的急救措施1. 按病情需要,放置于复苏室或抢救室。
2. 绝对卧床休息,若血压平稳,应取半坐卧位,避免随便搬动,以免加重病情。
3. 合理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气管插管。
4. 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一般每15~20分钟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一次,并作前后对比,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5. 密切观察腹部情况,每30分钟检查一次腹部体征。
6. 腹部伤口立即作无菌包扎,脱出的内脏不要立即回纳入腹腔,可用无菌纱布覆盖,扣上清洁弯盘,待手术室作进一步处理。
7. 抗休克,补充血容量。
迅速开放2~3条静脉通道,用粗针头输入平衡液等,并快速抽血作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输入全血。
一般腹部创伤的病人,静脉通道不宜建立在下肢。
8. 对病情不稳定者,不宜搬动。
予床边X线、B超检查,以明确诊断。
9. 腹部损伤后应暂禁食,必要时行胃肠减压,并注意引流是否通畅。
10. 留置导尿,记录尿量。
11. 一旦决定手术,应尽快做好术前准备。
腹部创伤的发病机制腹部创伤多见于交通事故、生活意外、斗殴、凶杀等,通常分为二类:1. 闭合性损伤系受钝性暴力所致,若损伤仅造成单纯腹壁损伤,一般病情较轻;若合并内脏损伤,大多为严重创伤。
空腔脏器破损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实质性脏器破裂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
2. 开放性损伤分为贯穿伤和非贯穿伤,大多伴有腹内脏器损伤。
腹部创伤的病情评估1. 评估、了解腹部外伤史2. 全身情况1) 神志单纯腹部伤者大多甚至清楚;车祸或腹内大血管伤伴休克者,神志淡漠、紧张、烦躁不安;合并颅脑伤者,呈昏迷或半昏迷。
2) 面色多有苍白、出冷汗、口渴。
3) 呼吸腹内脏器伤常呈胸式呼吸。
医院外科闭合性腹部外伤的护理应急预案
(一)立即通知医生,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道。
(二)遵医嘱静脉给予各种止血药物,706羧甲淀粉、全血等。
(三)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心电监护。
监测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根据生命体征情况,遵医嘱应用升压药物,必要时微量泵注入。
(四)协助医生做腹腔穿刺,以明确诊断。
(五)遵医嘱行胃肠减压并保持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及量,嘱患者禁饮食。
(六)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以保证脑部供血。
(七)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
(八)做好患者心理护理。
腹部创伤如何正确急救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事故,比如交通事故,摔伤,碰伤等。
部分情节较重的事故往往会导致内脏受伤,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内脏脱出。
这种受伤的方式在临床中被称作腹部受伤。
在人体的腹腔中,存在着肝和脾这样类似于血库的器官,所以如果腹部受到重击,一旦出现某一处破裂,血液会瞬间涌出充满腹腔。
因为出血的地方在人体内,不能从外部进行止血,所以病情一旦延误,患处很快就会加重恶化。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急救措施,这一点毋庸置疑。
那么接下来,就来为大家讲解一下与此相关的知识吧。
1.腹部创伤的类别在临床外科中,腹部创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急症。
导致腹壁受损以及(或者)腹腔内器官受损的原因有很多,且腹部创伤的发生率大约占全部损伤的0.4%-1.8%,有时还会伴随着出现内脏损伤以及空腔脏器破裂。
临床治疗中,腹部创伤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两类:1.1开放伤一般情况下,开放伤可以分为穿透伤和非穿透伤。
穿透伤通常是指腹膜已经完全被穿透,腹腔内器官往往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非穿透伤通常是指患者受伤后,腹膜依然完好无损,腹腔没有与外界打通,不过也有可能会伤害到腹腔内脏器。
一般会受到损伤的内脏有肝,小肠,胃结肠,大血管。
1.2闭合伤发生了挤压,爆震和碰撞等钝性暴力后往往就会发生闭合伤。
很多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出现闭合伤,比如意外事故,坠跌,挤压,打击,冲击伤等。
闭合伤一般可以分为腹壁伤和腹腔内伤两种。
一般会出现损伤的内脏有脾,肾,小肠,肝,肠系膜。
相比于开放伤,闭合性的损伤不会导致患者体表出现明显的伤口,所以需要确认内脏是否出现损伤,这种诊断的操作是比较困难的。
因而如若不能及时确诊患者的内脏是否出现损伤,那么很有可能会延误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期,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伤害。
所以闭合伤往往更有实际的临床意义[1]。
1.腹部创伤的临床症状在临床治疗中,腹部创伤的患者一般会出现以下临床症状:2.1腹部疼痛因为腹部创伤主要发生在患者的腹部,所以腹腔内的器官会受到强烈的外伤刺激,因而在出现腹部创伤后,患者往往首先会出现腹部疼痛的症状。
简述腹部创伤的急救措施腹部创伤是指外伤导致腹部器官结构及功能受损,可引起严重的生命威胁。
对于腹部创伤的急救措施需要紧急、及时、准确和有效,以避免患者对生命的危及甚至死亡。
一、快速评估在发现可能有腹部创伤的时候,我们需要快速评估伤情,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伤情部位等。
如果发现伤者出现一下状况,需要立即就医:1.告知有撞击或者刺伤过程;2.腹部非常疼痛;3.胸部呼吸急促或者慢;4.血压低;5.大量失血。
二、急救措施一旦发现可能出现腹部创伤的情况,我们需要及时做出急救措施,包括:1、保持患者平卧在急救的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平躺的姿势,以避免腹部结构进一步的受损,同时可以减少血液流失和休克。
2、适量的灌胃如果伤者口腔内没有反射,可以适量的灌胃清洗胃部残留物,避免残留物刺激消化道引起不适。
如果伤者无法进行口腔护理,需要立即送往医院。
3、冷敷伤处在腹部受伤部位冷敷,可以减轻局部肿胀,控制局部出血,并有助于缩小肿胀范围。
但是,伤口较大、短时间内无法冰敷时应当停止敷药。
4、禁食水食腹部创伤后需禁食口服水食。
以免引进负性患者食物,使胃液分泌增加妨碍伤口愈合,同时避免因进食引起剧烈腹痛。
5、紧急就医在发现可能有腹部创伤后,最关键的措施是紧急就医。
因为腹部损伤可能涉及到内脏出血、脏器移位、肠管出血等情况,需要进行及时的制定增加腹部防护、防止损伤扩大及内脏的移位。
三、对症治疗如果确诊为腹部创伤,需要进一步进行对症治疗,包括:1、进行盆腔输尿管和输尿管的导管插入如有必要可以进行盆腔输尿管和输尿管导管插入,预防膀胱和输尿管的并发症。
2、抬高腿部在紧急治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伤者腿部抬高,让压力从腹部转变到大腿上,减轻腹部流量和压力。
3、如有必要进行手术治疗根据腹部创伤的情况,如果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需要尽快安排手术,以保证时间上的紧迫性。
4、加强卫生护理在伤后的恢复期间,我们需要加强腹部的护理,避免感染和二次受伤等,并加强身体的康复。
腹部伤口裂开处理方法
腹部伤口裂开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处理以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以下是一些处理腹部伤口裂开的方法:
1. 清洁伤口:用温和的肥皂水清洁伤口及其周围的皮肤,去除污垢和细菌。
然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伤口。
2. 止血:如果伤口出血,请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轻轻压迫伤口,以止血。
如果出血严重,请立即就医。
3. 覆盖伤口:用无菌纱布轻轻覆盖伤口,并用胶带固定。
这样可以保护伤口免受感染和水分蒸发。
4. 保持干燥:避免在伤口周围涂抹任何油性物质或化妆品,保持伤口干燥。
这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和促进伤口愈合。
5. 定期更换敷料:每天更换敷料,并检查伤口是否有感染迹象,如红肿、疼痛或渗出物。
如果有任何异常情况,请及时就医。
6. 疼痛控制:如果伤口疼痛,可以使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或阿司匹林来缓解疼痛。
如果疼痛严重或持续不断,请及时就医。
7. 避免剧烈运动:在伤口愈合期间,尽量避免剧烈运动或伸展身体,以免再次撕裂伤口。
8. 遵循医生建议:如果医生有任何特定的建议,如口服药物或改变日常活动等,请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
最重要的是,如果腹部伤口裂开严重或伴有其他症状,请立即就医。
医生可以评估情况并给予适当的治疗建议,以确保您的健康和安全。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学习目标1.了解腹部损伤的致伤因素及分类。
2.熟悉腹部空腔脏器和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临床特点。
3.熟悉腹部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处理原则。
4.掌握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一、概述腹部损伤,平时和战时均常见。
其发生率在平时占人体各种损伤的0.4%~1.8%。
由于腹部脏器较多,解剖及生理功能各异,受到损伤后的伤情复杂多样。
腹腔内大量出血和严重感染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及时、准确地判断有无内脏损伤,有无腹腔内大出血,是实质性还是空腔脏器损伤,哪个脏器损伤,并给予及时、恰当的治疗是降低腹部损伤病人死亡率的关键。
(一)分类根据损伤是否穿过腹壁,腹腔是否与外界相通,腹部损伤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大类。
1.开放性损伤有腹膜破损者为穿透伤(多伴内脏损伤),无腹膜破损者为非穿透伤(偶伴内脏损伤)。
其中投射物有入口、出口者为贯通伤,有入口无出口者为盲管伤。
2.闭合性损伤体表无伤口,损伤可仅局限于腹壁,也可同时兼有内脏损伤。
3.其他穿刺、内镜、刮宫、腹部手术等各种诊疗措施导致的腹部损伤称医源性损伤。
(二)病因开放性损伤常由刀刃、枪弹、弹片等利器所引起。
闭合性损伤常系坠落、碰撞、冲击、挤压、拳打脚踢、棍棒等钝性暴力所致。
无论开放性损伤或闭合性损伤都可导致腹部内脏损伤。
开放性损伤中常见的受损脏器依次是肝脏、胃、小肠、结肠、大血管等;闭合性损伤中常见的受损脏器依次是脾脏、肾脏、小肠、肝脏、肠系膜等。
胰腺、十二指肠、膈、直肠等由于解剖位置较深,损伤发生率较低。
(三)临床表现由于伤情和致伤因素不同,腹部损伤后的临床表现有很大差异。
轻者无明显症状、体征,或仅表现受伤部位肿胀、疼痛,腹部局限性压痛等;重者可出现腹腔内大出血和腹膜炎,导致休克甚至处于濒死状态。
闭合性损伤体表无伤口,给诊断带来困难,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
实质性脏器损伤以内出血为主要表现。
空腔脏器损伤以腹膜炎为主要表现。
如果两类脏器同时破裂,则出血性表现和腹膜炎可同时存在。
腹部损伤病人护理工作总结
腹部损伤是一种常见但也十分危险的伤害,对于这类病人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在过去的护理工作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总结,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
首先,对于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工作,我们需要做好观察和监测。
腹部损伤可
能导致内脏器官受损,因此我们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包括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另外,还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疼痛程度和腹部的肿胀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其次,及时处理病人的疼痛是非常重要的。
腹部损伤病人通常会出现剧烈的疼痛,我们需要及时给予止痛药物,并密切观察病人的疼痛缓解情况。
同时,还需要关注病人的情绪变化,给予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度过疼痛的难关。
此外,合理的饮食和营养补充也是腹部损伤病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腹部
损伤可能会影响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我们需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饮食,保证病人的营养需求。
同时,还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肠胃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消化系统的问题。
最后,对于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工作,我们需要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在护
理工作中,我们需要及时向医生汇报病人的病情变化,听从医生的指导,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只有医护人员齐心协力,才能够更好地帮助腹部损伤病人康复。
总的来说,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工作需要我们密切观察、及时处理疼痛、合理
安排饮食,并与医生密切合作。
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帮助更多的腹部损伤病人尽快康复。
腹部损伤的护理措施引言腹部损伤是指腹部遭受外力直接或间接的力量导致的组织受到破坏或功能障碍的情况。
常见的腹部损伤包括腹壁挫伤、脏器损伤、腹腔积血等。
腹部损伤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它能在急救阶段提供最基本的生命支持和维持,预防继发性损伤或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腹部损伤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护理人员全面了解如何有效地应对腹部损伤。
I. 初步评估与急救1.确定患者意识与生命体征:首先应快速评估患者的神志清醒程度、呼吸情况、心率、血压和体温等基本生命体征。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为后续的急救措施提供参考。
2.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在初步评估的基础上,若发现患者情况危重,应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请求专业救援。
3.控制出血:对于明显的腹部出血,可采取简单的措施进行止血,如用手直接压迫出血点,或者使用干净的衣物进行包扎。
但需注意,如果患者可能存在骨折或脊椎损伤,应避免过度移动患者。
II. 院内护理1.监测生命体征:患者进入医院后,应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以及体温等生命体征。
这些生命体征的变化可能预示着患者病情的进展,及时监测可以及早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2.注意观察疼痛:腹部损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症状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疼痛。
可给予镇痛药物,但应遵循医嘱并注意监测药物的副作用。
3.禁食禁饮:对于急性腹部损伤的患者,常常需要禁食禁饮,以减少腹部脏器的刺激,避免腹腔感染或进一步损伤。
4.防止并发症:在护理过程中,需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比如,定期翻身以避免压疮、应用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以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等。
III. 合理用药1.抗生素治疗:腹部损伤易导致腹腔感染,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根据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抗生素的选择应符合患者感染的性质和病原学特点,并注意监测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
2.镇痛药物:对于腹部损伤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需要,合理应用镇痛药物。
腹部损伤病人护理工作总结
腹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急诊情况,对于这类病人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在护理
腹部损伤病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好各项护理工作,以确保病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照顾。
首先,对于腹部损伤病人,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观察。
这包括对病人的
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详细的了解,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和加重。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病人的伤势进行细致的检查,以确定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在护理腹部损伤病人时,我们需要做好疼痛管理工作。
腹部损伤常常伴有剧烈
的疼痛,因此我们需要及时给予病人止痛药物,并密切观察病人的疼痛程度和变化,以调整止痛治疗方案。
此外,我们还需要密切观察腹部损伤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
等指标。
对于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呼吸困难等情况,我们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保证病人的生命体征处于正常范围内。
在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做好伤口护理和感染预防工作。
对
于开放性腹部损伤,我们需要及时清洁和包扎伤口,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同时,我们还需要做好病人的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工作,以帮助病人尽快康复。
总的来说,护理腹部损伤病人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我们需要全面评估病
人的病情,做好疼痛管理、生命体征监测、伤口护理和感染预防等工作,以确保病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照顾。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帮助更多的腹部损伤病人尽快康复。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腹部损伤是指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腹壁和(或)腹腔内器官损伤。
根据是否穿透腹壁、腹腔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分为开放性腹部损伤(常因刀刃、枪弹、弹片等利器引起)和闭合性腹部损伤(常因坠落、碰撞、冲击、挤压、拳打脚踢等钝性暴力引起);根据损伤腹内器官的性质,可分为实质性脏器损伤(肝、脾、胰、肾等或大血管损伤)和空腔脏器损伤(胃肠道、胆道、膀胱等损伤)。
实质性脏器损伤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空腔脏器损伤以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为主要表现。
常用辅助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血、尿及腹水淀粉酶,影像学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等。
主要处理原则包括急救处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护理评估】(一)术前评估1.健康史(1)个人情况:病人的年龄、性别、婚姻、职业及饮食情况;女病人有无不规则阴道流血。
(2)受伤史:受伤的原因、时间、地点、致伤条件,暴力作用于腹部的强度、速度、着力部位和作用方向,伤情以及伤情变化,就诊前的急救处理及效果。
伤者因意识障碍或其他情况不能回答问话时,应向现场目击者和护送者询问受伤史。
(3)既往史:既往有无腹部手术史、药物过敏史、贫血史。
2.身体状况(1)有无腹壁伤口,其部位、大小、有无脏器自腹壁伤口脱出;有无腹部以外的伤口;(2)有无腹痛,腹痛的特点、部位、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有无放射痛和进行性加重;(3)有无腹膜刺激征,有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4)有无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不稳、尿量减少等休克征象;(5)有无全身中毒症状;(6)血尿常规、血尿淀粉酶、影像学检查、诊断性腹穿等检查有无异常。
3.心理社会状况(1)是否了解腹部损伤的程度;(2)是否能够承受突发腹部损伤,以及出血、内脏脱出等刺激;是否担心疾病的预后;(3)家属对病人的关心程度及经济承受能力。
(二)术后评估1.麻醉方式、手术类型,损伤脏器,术中出血、补液、输血情况;2.生命体征情况;3.引流管的放置部位,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4.有无损伤器官再出血、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