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语下册课程纲要分享课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49 MB
- 文档页数:29
2024年部编版五下语文全册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册教材中的重点生字、词语、成语,并能熟练运用;2.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3.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本阅读理解、写作技巧的运用;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掌握、文学作品的鉴赏、写作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教材内容,进行文本阅读理解;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4. 随堂练习: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章节;2. 重点生字、词语、成语;3. 写作技巧;4. 课后作业。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节课的重点生字、词语、成语;(2)阅读理解题: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回答相关问题;(3)写作练习: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
2. 答案:(1)略;(2)略;(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与本节课相关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尽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深度;6. 互动环节的组织;7.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8.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9.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详尽性教学内容应涵盖教材的全部章节,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课程知识。
对于每个章节,应详细列出主要知识点,包括文章主题、作者背景、文本分析、语言技巧等,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分享课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版
内容来源: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主题:课程纲要分享
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一班学生
设计者:王琼/二七区运河城实验小学
教材分析
本册语文教材继续按照专题组织单元。
共八组,分别是:“走进西部”“永远的童年”“语言的艺术”“他们让我感动”“中国古典名着之旅”“走进信息世界”“作家笔下的人”“异域风情”。
在教材整
1
2
4
1
2
3
4
1
2
3
将和同学们分享自己制定的关于本册教材的课程纲要。
一来,是为了明确本学期的学习任务,确立学习策略。
二来,就我们语文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求取更大的进步。
教学环节。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设计:郝广志侯夫华授课时间: 96课时一、课程目标(一)识字与写字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准确认读214个生字。
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151个。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子的优美。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和复述指定的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 初步学习阅读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背诵优秀诗文20篇(段)。
8.学习浏览,扩展阅读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三)习作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
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养成记日记和读书笔记的习惯。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学写常用应用文。
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学习内容】《五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分享【学习目标分析依据】开学伊始五年级的学生处于第三学段的初期,好奇心、求知欲强,已经有了独立学习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时,要从启发兴趣、激发思维入手,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方法,鼓励畅所欲言,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愿意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
【学习目标】1.借助课件和课本,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读出五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2.通过小组合作、班级交流讨论,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竞相发表见解和看法。
【教学重点】了解五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教学难点】围绕《课程纲要》展开讨论,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课前学生根据要求“预习要求”自学;教师准备课件。
【评价设计】通过课堂指名说、课堂交流等形式对学生交流情况进行评价。
【学习活动方案】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在这万物复苏、朝气蓬勃的春季,我们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新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又到了我们一起来分享老师编写的《课程纲要》的时间了。
我们五年级下期快乐的语文学习之旅就要开始了。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思考几个问题:1.本学期将要学习哪些内容?学习时间怎么安排?2.学习目标是什么?3.运用什么方式学习?4.怎么评价学习效果?这些内容组合起来就叫做课程纲要,它是我们本期语文学习的指南针。
有了它我们就会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找到方向,找准目标,学有收获,学有进步。
板书课题二、新授(一)请同学们打开目录,这册书共有几组课文,每组都有哪些内容组成?(读、口语交际与精读、略习作、回顾拓展)(二)那这些内容我们怎么合理安排呢?根据本学期的时间来安排(出示ppt1)(三)了解了时间安排,下面请同学们看第一组单元导语,想想本组课文是围绕什么主题写的?对我们提出了哪些学习要求?(出示ppt2,指生说)(四)请大家打开第二组单元导语,想想这一组课文又是围绕什么主题写的?又给我们提出了哪些学习要求呢?(五)按照刚才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找出下面几个单元的主题和学习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出示ppt3)小组汇报同学们,通过刚才大家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本学期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和时间安排,那么我们本学期通过学习要掌握哪些本领呢?(ppt4出示学习目标)指生读学习目标1.会使用字典、词典自主学习350个生字,其中150个能独立读准字音,认清字型,了解字义,能正确书写;认字200个,读准字音。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教案背景:此教案是在前期撰写《课程纲要》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是在理清本学期的课程在本课程中的地位与价值上,明确了本学期的课程内容与课程整体的逻辑关系,知识点与课程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给学生了一张认知地图,通过描述学习的目的地,画出学习线路图,提供学习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明确本学期的课程教学安排、学习任务,把握学习内容的逻辑框架,进而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提高课程学习方面的成就。
教材分析:本册课本着眼于儿童全面素质的培养,着力于加强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全册教材所选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综观整册教材的阅读文本,无论优美如散文,抒情如诗歌,还是质朴如记叙文,都给予学生丰富的多层面的情感熏陶,使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而涵养品德修养,提升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体验,充实精神世界,让学生享受着一份丰盛的情感大餐。
教学目标明确而富有整体性。
【学习目标】1.通过与学生交流《课程纲要》,了解本学期语文学习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2、积极参加小组、全班的交流讨论,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竞相发表见解和看法,感受学习快乐。
3、了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激发自主学习,有争当学习小主人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更感兴趣,更加乐于语文学科学习。
【教学重点】了解本学期学习内容和评价方法。
了解本学期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教学难点】围绕《课程纲要》展开讨论,通过分享《课程纲要》明确学习目标。
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教学方法】探究、合作学习【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习欲望(出示课件)同学们,这节课老师有一样特殊的礼物要与大家分享,它就像路标一样,告诉我们这学期要学习什么,做多少才会通向知识的藏宝库。
小学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 -------分享课教案设计1. 通过与学生交流《课程纲要》,了解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以及课程评价。
2. 通过了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3. 让学生从暑假中沉静下来,用心去感受综实课堂带给我们的快乐,从而拉近学生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距离。
教材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出自海燕出版社。
主要包括:问题探究、项目设计、设计与制作、参与与服务四个部分。
学情分析: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实践学习为主的课程,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型课程。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有了一些认识。
在上学期的两个实践活动中,学生对实践学习有了真实、持久、理性的兴趣,才能在学习上具有自主性和责任感。
本学期将与同学们共同探讨培养学生实践学习兴趣的操作策略。
学习重点:让学生从综实课堂中感受到快乐,体味生活中的综实。
学习难点:明确课程纲要的目标达成要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合作的主动性。
教学准备:课件ppt活动流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今天课堂上老师要带领大家认识一位新朋友,他就像一幅地图一样,能够指引大家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找到准确的学习目标,理清学习内容、了解学习安排,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它就是《课程纲要》。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循序渐进、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为本节《课程纲要》分享课做好铺垫。
】二:新授学习【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可以说是中期反馈课是中期交流课的灵魂所在。
通过对本册书学习内容的了解,让学生对活动内容、活动目标、活动方法的达成做到心中有数。
】1、宏观把握全册书的内容,引导学生做学习的小主人。
首先我们要了解本学期的学习内容。
对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请大家打开目录,看一看本册书总共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又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主题呢?(全书一共分为四个部分:问题探究、项目设计、设计也制作、参与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