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5
强直性脊柱炎护理常规强直性脊柱炎(anky1osingSPOndy1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侵犯箴落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
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
AS是脊柱关节病的原型或称原发性AS;其他脊柱关节病并发的低能关节炎为继发性AS。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饭前、板后应漱口,减少感染的机会。
如果患者发生了眼部病变,应注意安全,做好生活护理。
注意患者神志、意识的变化,防止发生意外。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听取主诉,及时发现并发症。
(二)心理护理多给予关心及支持,增加患者配合治疗的信心。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避免精神刺激,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本病一般呈慢性进行性,缓解与复发可持续数周或数年,甚至长达数十年。
在病程中可发生脊柱关节的强直、活动受限,使患者生活能力、工作能力逐渐下降,影响生活质量。
指导患者正确服药,宣教药物的注意事项,并观察药物副作用。
本病目前尚无公认的有效根治办法。
多种药物均有效,但停药后大多易复发。
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现有症状,防止重要脏器损害,减缓疾病进展。
(三)治疗配合1、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知识的教育,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治疗。
2、指导患者要适量而不间断地进行体育锻炼,取得和维持脊柱关节的最好位置。
3、站立时尽量保持挺胸、收腹、双眼平视前方的姿势。
坐位也应保持胸部直立。
应卧硬板床,多取仰卧位,避免促进屈曲畸形的体位。
枕头要矮,一旦出现上胸椎或颈椎受累,应停用枕头。
4、减少或避免引起持续性疼痛的体力活动。
定期测量身高,保持身高记录是防止不易发现的早期脊柱弯曲的一个好措施。
5、对疼痛或炎性关节或其他软组织选择必要的物理治疗。
6、手术治疗靛关节受累引起的关节间隙狭窄、强直和畸形是本病致残的主要原因。
强直性脊柱炎护理常规
1、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评估患者疼痛发生的部位、性质及程度;观察脊柱有无异常弯曲以及受累关
节有无畸形,检査脊柱及受累关节有无活动受限;注意皮肤出汗、体温变化。
3、疼痛时,应卧床休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或使用超短波、微波、
磁疗、湿热敷、局部按摩等缓解疼痛。
保持身体各部位处于功能位,睡硬木板床,取仰卧位或俯卧位。
晨僵患者晨起时动作宜慢,使用温水浴或用热水浸泡缓解僵硬的关节。
4、遵医嘱给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5、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钙和铁、易消化的食物,戒烟酒。
6、了解和关心患者的心理情况,做好心理安慰。
7、做好患者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并做好生活护理。
保持环境安静,空
气流通,适宜的温、湿度。
8、根据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跌倒/坠床评估给予相应的照护,落实安全护理措施。
9、指导患者适当锻炼,注意立、坐、卧正确姿势,坚持脊柱、胸廓、髋活动,
若有关节疼痛、脊柱畸形等病情变化,应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临床疾病护理常规》2017年11月第1版拟定:付红英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9月。
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
什么是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关节炎,
主要累及脊椎及骨盆关节,常表现为脊柱强直及关节疼痛。
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
1. 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
•合理饮食。
建议患者少食辛辣、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适度锻炼。
体育锻炼可以改变脊柱的形态和血液循环状态,缓解症状。
•保证充足的睡眠。
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可以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缓解疼痛。
2. 患者的康复护理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的功能状态。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AS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心理治疗。
AS是一种慢性病,患者需要面对长期的治疗和康复期,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等问题,因而需要进行心理治疗。
3. 日常护理常识
•注意保持局部清洁。
每天洗澡、更换干净衣物。
•注重调整情绪。
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情开朗。
•科学用药。
患者在服药时务必按医嘱使用,并注意药品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强直性脊柱炎虽然不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但是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很大
的影响,因此提高对AS的认识,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对于康复和日常生活有着重
要的意义。
强直性脊柱炎护理常规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进行性的炎症疾病,主要侵犯中轴关节。
该病会累及骶髂关节、脊柱和外周关节,以及眼、心、肺等多个器官。
中医将其归类为“痹证”。
一、临床表现患者最先出现骶髂关节炎,腰骶部或臀部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
除关节病变外,眼部病变也很常见。
晚期可出现心、肺、肾功能受损。
二、临证护理1、对于风、寒、湿痹者,可以使用热水袋或热药袋进行热敷,也可以使用食盐、大葱进行热煨。
局部要保持温暖,可以使用护套保护疼痛部位。
2、对于脊柱变形者,应该睡硬板床,保持衣被清洁干燥,出汗多时及时擦干,更换衣单。
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卧床患者,要经常帮助其活动肢体,适时更换卧位,使用软垫保护受压部位,防止发生压疮。
三、饮食护理1、饮食宜高营养、高维生素,清淡可口,易于消化。
2、对于风、寒、湿痹者,应该进食温热性食物,适当饮用药酒,忌食生冷。
3、对于热痹者,宜食清淡之品,忌食辛辣、肥甘、醇酒等食物,鼓励多饮水。
四、情志护理要关心患者,给予心理安慰,指导家属让患者感受到家庭温暖。
五、用药护理1、对于风、寒、湿痹者,中药汤剂宜热服。
2、对于热痹者,汤剂宜偏凉服。
3、注意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出现唇舌手足麻木、恶心、心慌等症状时,应及时报告医生。
4、使用药酒治疗时要注意有无酒精过敏反应。
六、并发症护理要观察痹痛的部位、性质、时间以及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注意皮肤、汗出、体温及伴随症状等变化。
七、健康指导1、注意防风寒、防潮湿,出汗时切忌当风,被褥常洗常晒,保持干燥清洁。
2、需继续服药者,应告知其特殊药物的煎煮法,并注意药后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3、均衡饮食,肥胖者需指导患者减轻体重,以减轻关节负荷。
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查房
一、诊断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结果,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
二、病情概述
患者是一位26岁的男性,因腰酸背痛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
主诉症状发病1个月前,伴双下肢肌紧张、双下肢轻度麻木、顽固性头痛、双侧颈椎、腰椎关节有压痛,关节活动受限,双下肢无定位异常及肌力异常。
入院后行磁共振检查显示腰椎和颈椎硬化、脊髓压痛及椎间隙压迫,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
三、病情护理
1、防止劳损及活动康复
(1)应采用休息减轻疼痛、改善血液循环及促进患者肌肉松弛的方法,进行体操活动及建议针对性的锻炼;
(2)开展乐观情绪的宣教,建立勇于挑战和向往自然的态度;
(3)在保护运动过程中,注意腰椎的保护,减少快速运动的力量;
(4)坚持正确的体位及活动,用轻柔的方式慢慢练习,以减轻肌肉紧张及疼痛;
2、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平时坚持按摩保健,如腰骶背部按摩,可以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维持良好的体态;
(2)采用牵引技术,进行有力度的长期持久的牵引治疗,以改善局部的紧张、肌肉僵硬程度。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地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
中医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多由肾虚督寒、寒湿痹阻、瘀血阻络等所致。
在治疗过程中,中医护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我在护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一、情志护理中医认为,情志不舒可导致气血不畅,加重病情。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由于长期遭受病痛折磨,往往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因此,情志护理至关重要。
我们要以亲切、和蔼的态度与患者交流,耐心倾听他们的倾诉,了解其心理状态和需求。
通过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保持心情舒畅。
二、生活起居护理1、环境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温暖、干燥的居住环境。
室内要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潮湿和寒冷。
床铺要软硬适中,以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
2、睡眠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睡觉时,尽量选择仰卧位,避免侧卧或俯卧,以免加重脊柱的侧弯。
可以在颈部、腰部垫上合适的枕头,以维持脊柱的生理曲度。
3、运动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在疾病急性发作期,应以卧床休息为主,避免剧烈运动。
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增加运动量,如进行太极拳、八段锦、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关节功能。
但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三、饮食护理中医强调“药食同源”,合理的饮食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康复也非常重要。
1、辨证施膳根据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
如肾虚督寒型患者,宜多食用温补肾阳的食物,如羊肉、狗肉、核桃、韭菜等;寒湿痹阻型患者,可多吃散寒祛湿的食物,如薏米、红豆、生姜等;瘀血阻络型患者,则应适当食用活血化瘀的食物,如山楂、桃仁、红花等。
2、饮食禁忌患者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冰淇淋、油炸食品、辣椒等。
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
保健常识
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千万不能睡软床(包括软垫弹簧床、拉簧床、沙发床等),如果使用这种软床睡眠,可能使其病情加重,这是因为这种软庆卧上人后易于下沉,当患者睡眠在上面,无论仰卧或侧卧都能使其受压的部位塌陷下沉,造成脊柱的弯曲或扭转变形,使人体正常的脊柱生理曲度发生不正常的改变,形成脊柱弧形侧凸,仰卧时脊柱呈"?"形变,破坏了脊柱的相对生理平直,从而增加了颈肩、背、腰、骶髂的各部位额外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有关的肌肉韧带吃力过大,得不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长久下去脊柱酸痛,肌肉劳损、韧带紧张也成了一种致病因素,造成强直性脊柱炎病情加重。
所以应该用硬板床上面加用8-10cm 厚的垫子,以床面柔软舒适,有利于不改变脊柱生理曲度,有利于全身肌肉的充分放松,便于平卧休息和解除疲劳为目的即可。
认真说起来,这也是辅助性治疗手段,应给足够的重视。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护理与自我调理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在长时期患病的过程中,除药物及其它辅助治疗外,加强护理与患者的自我调理,对促进疾病好转及防止病变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中医角度考虑,重点有四个方面:
①.避免复感外邪
气候潮湿及气温骤变,能加重患者的关节酸痛,生活于干燥、气候相对恒定的气候环境中最为有利;平日需注意保暖,避免受风寒及风吹雨淋;防止出汗过多而感受风寒。
②.起居、活动与锻炼
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主张生活起居要适应四时季节的变化,适当的体力劳动及活动特别是在治疗的同时辅以腰部功能锻炼对早期患者尤为必要,对防止病变粘连、脊柱强直及肌肉萎缩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③.注意饮食
忌吃生冷饮食,应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鸡肉等。
亦可捋黄芪、熟地、当归、枸杞子等药与肉等食物同煮来作为食疗(吃肉喝汤)等等。
④.情绪愉快乐观
乐观愉快的情绪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之一,对于慢性病患者的影响尤为明显。
古人甚至提出:"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强调了精神治疗的重要性。
中医认为,"思虑伤脾",终日为病痛而忧心重重,会损伤脾胃而影响其消化、吸收功能,并可导致"心神失养"而出现失眠、多梦等症候,影响休息,均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清代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一书中指出:"病家误,苦忧思,忧思郁欲何之",提出"常捋不如已者比",是解脱因病魔缠身而致情绪苦闷的一种方法;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病情许可的工作或社会活动等等都是使情绪保持乐观愉快的有效方法。
手术指征:
1. 强直性脊柱炎晚期患者伴有严重的、明显的畸形者,无合并心肺疾病者;
2. 脊柱结核合并有截瘫者;
3. 颈椎严重受压、关节畸形、合并严重髋内翻及股骨头坏死者;
4. 任何部位的骨关节结核,有明显坏死骨及较大脓肿不易自行吸收者;
5. 强直性脊柱炎晚期患者无合并心脑血管性疾病及严重骨质疏松者,经保守治疗无效者;
6.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滑膜软骨瘤者;
7. 单纯滑膜结核、单纯骨型结核或早期全关节结核经药物治疗未能控制,为保护关节功能应及时手术;
8. 严重脊柱驼背畸形者或腰椎畸形"S"者待病情稳定后可作矫正手术或脊椎截骨术。
9. 据专家统计,外科手术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达到了78%,其比例之高是惊人的,使许多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一般情况下都拒绝做外科手术,而要求采取非手术疗法治疗此病。
手术并发症
强直性脊柱炎手术在临床中常见有以下并发症:
1.麻醉意外,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危及生命;
2.手术后易造成关节松动,假体柄折断,髋关节脱位;
3.手术后易引起心肺部疾病及下肢腔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4.手术中损伤周围大血管,造成大出血,危及生命;
5.手术后易合并低血容量性休克,导致生命体征变化,危及生命;
6.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易出现排异反应、电化锈蚀、关节寿命和疼痛的不适等等,另外:因为其部位的缺失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并发率约为45-81%。
具体症状有:疼痛、肿胀、高热、腹胀、便秘、呼吸困难、切口感染、恶心呕吐、褥疮等症状。
严重者会出现颜面苍白、口唇青紫、意识模糊、表情淡漠、心率加快等症状。
目前,这类并发症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所以,置换术的选择应慎之又慎。
临床特征
本病晚期因脊柱两侧的韧带已骨化,或脊柱间增生搭桥,严重畸形,驼背而致残,此时诊断容易,治疗却难。
早、中期维持时间长,可达10-20年。
(1)背部或腰骶疼痛;
(2)早晨起床是腰脊发僵,活动不利,称之晨僵;
(3)上升性疼痛,即自腰骶部向上蔓延疼痛;
(4)游走性胸痛;
(5)足跟痛;
(6)非对称性外周(肢体)关节炎;
(7)脊柱活动受限,甚至部分僵直;
(8)全身疲乏、短气、乏力;
(9)视力减退或有虹膜炎。
尽管有以上这些临床症状,但往往不被患者、医者重视,经泛泛治疗取效后就停止治疗,但并没有完全制止强直性脊柱炎病理进程,因此,必须向广大人群进行宣传、教育,了解本病的早、中、晚临床特征,给以足够的重视,以保证人们的身心强壮健康,享受幸福生活。
临床特点
早期的病人只感觉到腰背疼痛,严重者颈椎、腰椎、脊柱活动功能受限;X线显示骶髂关节间隙模糊,椎小节正常。
中期的病人腰背、下肢关节疼痛较明显、脊柱活动受限,甚至部分强直;X线显示骶髂
关节呈锯状齿样改变,部分韧带钙化,小关节骨质破坏。
此时若能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得到正确、彻底治疗,大多可以治愈,获得良好效果。
可是临床上患者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不清,不能正确对待,医者对X线检查未能重视,仅是对症治疗,未跳出类风湿关节炎病之旧臼;患者知道强直性脊柱病发展之趋势,求得一定疗效后便就此满足,不听医者有关坚持治疗、坚持服药的劝告而擅自停止治疗,养虎为患。
本病发展到晚期时,脊柱强直或驼背畸形,X线显示骶髂关节融合,脊柱竹节样变。
此时的症状和体征,于诊断十分容易,但却失去了治疗之良机,往往已不可逆转。
临床分期
强直性脊柱炎在临床治疗中,一般都要经过“发展活跃期,相对稳定期,柔筋吸收期”的过程,各个时期的特点如下:
以上三个时期,不是绝对的,而是处在不断相互演变的状态,他们之间的演变和演变因素的关系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