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及护理措施随着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率越来越高,人们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关注也越来越重视。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到正确的防范和及时治疗的准备,所以必须要了解其症状有什么表现,那么,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吧。
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一、晨僵:晨僵是指清晨僵硬感,活动后可缓解,是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也是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常见的症状之一。
患者清晨起床时,或久卧久坐之后站起时,腰骶部常感到僵硬不舒、活动不利,有时需持物借力方能活动,活动一段时间后,这种僵硬感会逐渐减轻、缓解或消失。
病情轻者持续时间较短,严重者可持续全天。
除活动以外,局部按摩、热敷、热水浴也可使晨僵缓解。
晨僵不只表现在腰骶部,脊柱及全身其他关节也会发生晨僵。
二、腰背痛:腰背痛是强直性脊柱炎最常见的症状,是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
疼痛的位置包括腰部、下背部及腰骶部。
因为强直性脊柱炎主要侵犯中轴关节且病变发展趋势大部分是由下而上,所以骶髂关节和腰椎受累几乎见于所有该病患者,其发生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骶髂关节炎症早期一般比较隐匿,所以早期腰痛只表现为腰骶部不适或隐痛,有些患者只在劳累后发作,呈间歇性或两侧交替性酸痛,或表现为臀深部不适感。
三、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疼痛:附着点是指肌肉、韧带与骨骼或关节囊的附着处。
附着点炎症是肌腱端的非细菌性炎症。
这种炎症可导致肌腱韧带的疼痛和肿胀。
由于附着点都在关节周围,所以常常引起关节周围肿胀。
附着点病变可见于软骨关节或双合关节,尤其是活动性较差的关节,如骶髂关节和脊椎的关节突部位等。
很多部位的附着点炎症都可引起临床症状。
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措施1、疼痛时,应卧床休息,防止发生驼背畸形;疼痛缓解后,鼓励病人多活动,进行功能锻炼。
2、行牵引治疗时,应抬高床尾端以产生反牵张力。
如不抬高床尾,则须固定上身,以对抗牵引力。
骨突部须用棉垫保护,以防发生压疮。
应密切观察血液循环。
肢端可因吊带缠绕过紧而压迫血管、神经,引起青紫、肿胀、发冷、麻木、运动障碍以及动脉搏动减弱或摸不到。
强直性脊柱炎护理常规
1、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评估患者疼痛发生的部位、性质及程度;观察脊柱有无异常弯曲以及受累关
节有无畸形,检査脊柱及受累关节有无活动受限;注意皮肤出汗、体温变化。
3、疼痛时,应卧床休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或使用超短波、微波、
磁疗、湿热敷、局部按摩等缓解疼痛。
保持身体各部位处于功能位,睡硬木板床,取仰卧位或俯卧位。
晨僵患者晨起时动作宜慢,使用温水浴或用热水浸泡缓解僵硬的关节。
4、遵医嘱给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5、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钙和铁、易消化的食物,戒烟酒。
6、了解和关心患者的心理情况,做好心理安慰。
7、做好患者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并做好生活护理。
保持环境安静,空
气流通,适宜的温、湿度。
8、根据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跌倒/坠床评估给予相应的照护,落实安全护理措施。
9、指导患者适当锻炼,注意立、坐、卧正确姿势,坚持脊柱、胸廓、髋活动,
若有关节疼痛、脊柱畸形等病情变化,应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临床疾病护理常规》2017年11月第1版拟定:付红英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9月。
当代护士2010年11月中旬刊(学术版)27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循证护理蔡璐摘要总结52例采取非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循证护理,主要包括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业务学习、对护理中常见问题进行循证、评价和实施。
认为循证护理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I当床护理实践,不仅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而且提高了护理人员对专科疾病的护理水平。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循证医学;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411(2010)11—0027—02循证护理(EB N)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将科研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
护士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
结合护士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意愿,三者结合,制定出适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护理计划.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l I。
循证护理是新医学模式下护理实践的模式,是护理发展的趋势,现已逐步应用于l临床实践闭。
本科应用循证护理指导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l临床资料选择2007年3月一2010年3月共3年在本病区住院,采取非手术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2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14例;年龄14—79岁,平均32.4岁,发病平均年龄为23.4岁。
工作单位:215300昆山江苏省昆山市中医医院骨一科蔡璐:女。
本科,护师收稿日期:2010—05—07控制性降压。
血压低于术前基础血压25%的患者,要尽早找出原因,给予扩充血容量和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术后镇痛泵的应用也可引起患者血压降低,这时应关闭镇痛泵,停止镇痛药物的注入,严密观察血压的变化。
2.5精神系统管理:本组患者出现苏醒延迟3例,躁动2例。
全麻停止给药后患者一般会在60—90rai n清醒,指令动作、定向能力和术前记忆均可得以恢复。
若超过此时限,神志仍不十分清醒者,可认为是全麻术后苏醒延迟141。
积极找出苏醒延迟的原因,做好各项护理,包括加强保暖;监护生命体征;预防压疮;维持内环境稳定。
大偻(强直性脊柱炎)护理常规一、疾病名称大偻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入侵,闭阻经络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证型:1、风寒湿型2、风湿热型3、正虚血瘀型二、临床表现以全身关节呈游走性红肿、重着、疼痛甚至关节畸形、强直为主要临床表现。
常见于16-40岁的青壮年,以男性多见。
关节重着腰骶、胯疼痛,僵直不舒,继而沿脊柱由下而上渐及胸椎、颈椎(少数可见由上而下)。
三、一般护理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患者的房间最好向阳、通风、室内干燥,切忌住在阴冷潮湿的地方。
四、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观察疼痛的部位、程度、性质、时间,有无诱发因素。
2、观察皮肤、汗出、体温、舌脉及伴随症状等变化。
3、观察关节活动,生活自理及营养情况。
五、临证(症)施护1、疼痛时,应卧床休息,防止发生驼背畸形;可遵医嘱行冷热敷、局部按摩、中药熏蒸、灸法等治疗。
但在使用物理疗法时避免皮肤损伤。
疼痛缓解后,鼓励病人多活动,进行功能锻炼。
2、脊柱变形的患者宜睡硬板床,保持衣被清洁干燥,出汗多时及时擦干,更换衣单。
3、生活不能自理卧床的患者。
经常帮助患者活动肢体,适时更换卧位,防止压疮的发生。
六、饮食护理1、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钙质和铁质且易消化的食物,饮食应多样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均衡并富于营养。
2、风盛者宜葱,姜等辛温发散之品,3、寒盛者宜胡椒,干姜等温热之品,而禁忌生冷;4、湿痹宜用茯苓、薏仁、白扁豆等;5、热痹者宜用黄豆芽,绿豆芽,丝瓜,冬瓜等,而不宜羊肉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6、血瘀者宜多食山楂,黑木耳,黑豆,红糖等活血化瘀之品。
7、虚证者,宜多食富含营养的食物,牛肉、羊肉、鸡肉、鱼等。
七、用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温服。
2、注意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出现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师。
3、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时应饭后服,以减少对胃的刺激。
4、使用抗风湿类药物及肾上腺素激素时,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如有发生,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
什么是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关节炎,
主要累及脊椎及骨盆关节,常表现为脊柱强直及关节疼痛。
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
1. 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
•合理饮食。
建议患者少食辛辣、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适度锻炼。
体育锻炼可以改变脊柱的形态和血液循环状态,缓解症状。
•保证充足的睡眠。
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可以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缓解疼痛。
2. 患者的康复护理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的功能状态。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AS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心理治疗。
AS是一种慢性病,患者需要面对长期的治疗和康复期,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等问题,因而需要进行心理治疗。
3. 日常护理常识
•注意保持局部清洁。
每天洗澡、更换干净衣物。
•注重调整情绪。
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情开朗。
•科学用药。
患者在服药时务必按医嘱使用,并注意药品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强直性脊柱炎虽然不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但是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很大
的影响,因此提高对AS的认识,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对于康复和日常生活有着重
要的意义。
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查房
一、诊断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结果,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
二、病情概述
患者是一位26岁的男性,因腰酸背痛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
主诉症状发病1个月前,伴双下肢肌紧张、双下肢轻度麻木、顽固性头痛、双侧颈椎、腰椎关节有压痛,关节活动受限,双下肢无定位异常及肌力异常。
入院后行磁共振检查显示腰椎和颈椎硬化、脊髓压痛及椎间隙压迫,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
三、病情护理
1、防止劳损及活动康复
(1)应采用休息减轻疼痛、改善血液循环及促进患者肌肉松弛的方法,进行体操活动及建议针对性的锻炼;
(2)开展乐观情绪的宣教,建立勇于挑战和向往自然的态度;
(3)在保护运动过程中,注意腰椎的保护,减少快速运动的力量;
(4)坚持正确的体位及活动,用轻柔的方式慢慢练习,以减轻肌肉紧张及疼痛;
2、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平时坚持按摩保健,如腰骶背部按摩,可以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维持良好的体态;
(2)采用牵引技术,进行有力度的长期持久的牵引治疗,以改善局部的紧张、肌肉僵硬程度。
强直性脊柱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强直性脊柱炎属累及结缔组织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护理常规】1.术前(1)心理护理:详细解释和指导,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2)完善各项检查。
(3)预防感冒。
(4)教会患者功能锻炼的方法。
(5)手术前、后3d患侧禁止进行肌内注射。
(6)检查全身有无慢性感染病灶。
(7)术前准备:①皮肤准备,清洁切口处皮肤,患侧及会阴部备皮,剪指(趾)甲;②根据医嘱做抗生素皮试、交叉配血;③术前禁饮、禁食,常规禁食10h,禁饮 4h。
(8)手术日晨准备:测量生命体征,检查手术区皮肤准备情况,更换清洁病员服,取下活动性义齿、眼镜、首饰等附属物品,贵重物品交其家属保管,不化妆,去手术室前,嘱患者排空膀胱。
按手术需要将病历、术中用药、X线片等带入手术室,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核对交接。
2.术后(1)术后体位:硬膜外麻醉术后,取去枕平卧4~6h,患肢抬高15°~30°,保持外展中立位。
(2)病情观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至平稳,遵医嘱给予吸氧,注意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观察患肢皮肤温度、颜色、肿胀,以及患者的感觉、活动情况。
(3)伤口护理:观察切口渗出、引流,保持敷料干燥,弹性绷带包扎松紧度适宜。
(4)管路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按时挤压,保持引流管通畅,更换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做好记录,术后 lh内引流液≥300ml及时通知医师。
(5)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①深静脉血栓形成:保证足够液体入量,多饮水,饮食避免油腻,戒烟酒,穿弹性袜,空气压力治疗仪的使用,应用抗凝血药物,功能锻炼。
②感染:观察体温变化,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做好基础护理、消毒隔离工作。
③关节脱位:保持外展中立位;避免屈髋>90°,避免过度内收、内旋;禁止坐马扎、盘腿、跷二郎腿;教会患者正确的站、立、坐、卧、行走姿势;经常检查患肢长度。
强直性脊柱炎护理常规
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活动期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保证睡眠充足。
3.饮食护理:加强营养,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质和维生素类食物,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食品。
戒烟酒。
4.保持病室环境整洁,空气流通,病室红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日两次。
5.指导病人保持正确体位,卧位时应仰卧于硬板床上,不用枕或用薄枕,坐位、站立时,保持挺胸抬头,避免脊柱弯曲。
6.卧床患者应鼓励生活自理,每日在床上做肢体功能锻炼,锻炼肌力,防止肌肉萎缩;定时做扩胸运动,挺直躯干及深呼吸运动以保证胸廓活动范围。
7.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发生并发症:对长期卧床活动少的患者应做好皮肤护理,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定时翻身,对受压的皮肤经常按摩。
8.注意观察药物的治疗效果及毒性反应,嘱患者服药期间增加饮水量,保证饮水量在2000毫升以上。
9.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正确功能锻炼的方法(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八节操)。
10.做好出院指导,避免过寒冷、过度劳累、感染等。
坚持进行功能锻炼,坚持服药治疗,定期复查。
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的累积骶骨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炎性疾病。
临床表现
常见于16~30岁青年人,男性多见,本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全身症状较轻,早期有下背痛和晨起僵硬,活动后减轻,伴有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
开始时疼痛为间歇性,数月数年后发展为持续性。
脊柱由下而上部分或全部强直,出现驼背畸形,女性病人脊柱畸形较轻。
一、关节病变表现
1.骶骨关节炎90%AS病人最先表现为骶骨比僵硬感,间歇性或两侧交替出现腰痛,颈部向头部臀部放射。
2.颈椎病变少数病人首先表现为颈椎炎、先有颈椎部疼痛,沿颈部向头部臀部放射
3.腰椎病变表现为下背痛和腰部活动受限。
4.周围关节病变半数AS病人有短暂的急性周围关节炎,约25%有永久性周围关节损害,一般发生于大关节。
二、关节外表现AS的关节表现大多出现在脊柱炎后
1.心脏病变以主动脉瓣病变较为常见。
2.眼部病变25%病人有结膜炎、虹膜炎,后者偶可并发自发性眼前房出血。
治疗
1.抑制病情活动,影响病程进展的药,如柳氮磺胺吡啶丸。
2.非甾体抗炎药:用于夜间严重疼痛及僵硬病人,可在睡前服用,如
布洛芬、消炎痛。
3.镇痛药与肌松药:如镇痛新、强痛定
4.肾上腺素:强的松
5.小计量冲击疗法:氨甲蝶呤(MTX)
6.雷公藤多甙
健康教育
1.注意日常生活中维持正常姿势和生活能力,如睡觉时不用枕或用薄枕,睡硬木板床,取仰卧位或俯卧位,每天各俯卧半小时。
2.坚持力所能及的劳动和体育活动。
3.工作时注意姿势,防止脊柱变形。
4.保持乐观情绪。
5.戒烟酒、按时作息,坚持医疗体育锻炼。
6.深呼吸;每天早晨、工作时及睡前均应常规作深呼吸。
深呼吸可以维持胸廓的最大活动度,保持良好的呼吸功能。
7.游泳既有利于四肢运动,又有助于增加肺功能和使脊柱保持生理曲度,是AS最合适的全身运动。
8.运动后适当休息,如运动后疼痛持续2h以上不能恢复,则表明运动过量,应适当减少运动量。
9.药物主要副作用:
柳氮磺胺吡啶丸:消化道症状、皮疹、血象及肝功改变。
氨甲蝶呤:用药期间定期查肝功、血象、忌饮酒。
雷公藤多甙:胃肠反应、白细胞减少、月经紊乱等。